人教版化学九下《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学习目标】1.知道石蕊、酚酞是两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并能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2.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难点:帮助学生从实践上升到思维,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指示剂变色原理。
【仪器药品】老师准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食醋、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酒精、试管、研钵、烧杯等。
学生准备:牡丹花、月季花、菜花等。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故事设疑: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失误”,有的“失误”会成为终生遗憾,但有人因“失误”而发明了新的物质。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试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了一会儿,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
波义尔抓住这一意外的发现没有放弃,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终于获得了成功。
2.实验回顾:实验桌上有一支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如何能使它变成红色?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3. 追问:那么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改变了颜色?(碳酸)除了碳酸,还有那些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二、新知学习:1.实验探究(1)阅读P50页认识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两种酸碱指示剂。
(2)阅读课本[实验10-1],明确实验方法。
(3)分组演示,并将结果填写在课本表格中。
(注意紫、蓝、红的区分)(4)总结规律:指示剂是如何区分酸和碱的?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酚酞和石蕊溶液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它们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2. 活动与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1)阅读明确制取的步骤:用研钵捣烂——酒精浸泡——过滤汁液——实验(2)学生观看视频明确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3)分小组利用不同的花叶自制指示剂,并滴入不同的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确定是否可以作为指示剂使用。
3.迁移训练请你根据你的认识谈一谈,为什么大千世界会有万紫千红的花儿?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人教版化学九下《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word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Array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懂得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基础梳理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想一想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的一定是酸性溶液吗?提示:不一定。
中性溶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如食盐溶液等。
二、常见的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注意(可作为讨论进行):(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2)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相当于稀释)。
(3)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4)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常做干燥剂。
(2)腐蚀性(脱水性)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等(均含有C、H、O等元素)物质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若不小心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注: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①加速溶解②散热。
)三、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金属+ 酸==盐+ 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H2SO4 + Mg ==MgSO4 + H2↑ 2HCl + Mg == MgCl2+ H2↑现象: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0.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0.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及常见性质;2.掌握常见酸和碱的名称和化学式;3.能够进行酸碱的简单鉴别。
二、教学内容1.酸的定义及常见性质;2.碱的定义及常见性质;3.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和化学式;4.酸碱的简单鉴别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 (5分钟)•引入话题:“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酸和碱,你们有遇到过吗?”•引导学生回答并谈一谈自己的经历。
2. 探究酸和碱的定义及常见性质 (15分钟)•分别让学生观察以下实验现象:–实验一:向酸性溶液中加入蓝色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实验二: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颜色变红。
•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总结出酸和碱的共同点和区别。
2.1 酸的定义及常见性质•询问学生对酸的认识,引导学生回答酸的定义,并进行讲解。
•介绍酸的性质,如酸味、导电性、与金属的反应等。
2.2 碱的定义及常见性质•询问学生对碱的认识,引导学生回答碱的定义,并进行讲解。
•介绍碱的性质,如苦味、导电性、与酸的中和反应等。
3. 学习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和化学式 (20分钟)•给出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让学生根据名称写出相应的化学式;•引导学生通过课本和其他参考资料的查找,查找并补充其他常见酸和碱的名称和化学式。
4. 进行酸碱的简单鉴别 (15分钟)•引导学生提出酸碱的鉴别方法,并进行讨论;•分年级两组,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分别利用红、蓝石蕊试纸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进行鉴别;–实验二:分别利用蓝、红石蕊试纸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进行鉴别。
•学生观察结果,总结不同试纸对酸碱的鉴别效果。
5. 小结与评价 (10分钟)•学生回答小结问题:“酸和碱的定义是什么?常见的酸和碱有哪些?酸和碱如何进行简单鉴别?”•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提醒学生巩固复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酸和碱的思考,并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10.1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会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动手正确的操作。
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试管,滴定管,白色滴定板等等。
教学过程:引入:1.同学们你们吃过苹果,柠檬,橘子,西瓜等水果吗,还有喝过醋吗味道怎么样?味道酸酸的因为水果(果酸)和醋(醋酸)有酸(果酸)2.你们都用过洗发水那使用时有什么感觉?用完后呢头发有什么变化?使用时会感觉滑腻感,洗完后头发滑滑的,因为含有碱从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
展示:苹果,柠檬,橘子,西瓜,测试清洁灵,石灰水,炉具清洁剂,初步的让学生认识到常见的酸和碱板书;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提问:1.我们学习化学到现在接触过哪些酸和碱。
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石灰水(氢氧化钙)。
2.那今天我们学习的酸和碱这两个词到底从哪儿来的来源是什么?“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
最早,在制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
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3.那我们怎么鉴别酸和碱呢?展示书上50页的实验10-1,先讲解实验步骤把学生按组自己动手做实验。
然后师让学生说出来颜色变化让学生总结变色规律最后老师总结。
小结;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变红色,遇到碱变蓝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到酸不变色,遇到碱变红色。
根据这个实验老师进一步的总结指示剂概念。
知识点一:像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种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和碱》优秀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②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③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重点和难点
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准备
教师: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
教材延伸
①实验10-2中的表格的下面加“保存方法”的内容对学生初次接触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②在盐酸和硫酸用途的表格右边还应加一个空表内容,让学生填“我知道的用途”,这样更利于学生将已经认识的科学知识与新知识有机结合。
③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色情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情况。
教学设计
游图”的形
式,它让学生
感到耳目一
新。
学生画探究“导游图”:学生分组“画图”,形成多种小结方式。
下面展示一组学生的“导游图”:。
(完整word版)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研究酸的性质的大致顺序、通过实验探究酸的性质,根据酸的性质思考其用途的科学方法。
2.通过酸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回忆、类推,归纳和小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探究酸的性质的有关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根据实验归纳酸碱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紫色石蕊试剂、两种待测液、稀盐酸、稀硫酸、带锈的铁钉等。
五、教学过程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不借助任何化学药品,你能否使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学生自己操作,向试管中吹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问题2:紫色石蕊试液为什么变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问题3:除了碳酸,还有其他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吗?探究活动1: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吗?实验得出:稀盐酸和稀硫酸与碳酸一样,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问题4:这些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学生猜想:可能是盐酸中的Cl -、H+、水使其变色,讨论交流后首先排除水的作用,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
探究活动2:现有两瓶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如何区分?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讨论出方案:1.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2.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放入洁净小铁钉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区分两种物质的方法归纳总结出酸具有相似性质是因为酸中的H+使石蕊溶液变红。
问题5:你能否将这种方法拓展一下,区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为什么?问题6:稀盐酸和稀硫酸还有其他共性吗?回忆第八章所学的几种金属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图片展示铜、铁、锌、镁在稀盐酸中的表现.用化学方程式快速描述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性质,然后分析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人教版《 10.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一)第 1 课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一、教学设计思路: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
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探讨在生活中检验酸碱的方法,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其检验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
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教案课题酸碱指示剂的探究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教学目标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1、师准备:食醋、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溶液;滴管、试管、试管架、研钵、纱布;紫色康乃馨花、仪器、药品紫卷心菜2、学生准备:2- 3 种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很多同学都曾吃过桔子和皮蛋,有谁知道:为什么桔子、柠檬等水果吃起来是酸酸的味道,皮蛋吃起来时却有一股涩味?聆听后回答:因为水果中有各种果酸;皮蛋中含有碱。
从生活中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过渡〕酸和碱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其实酸和碱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重要物质。
在生活中可以学生演示:通过品尝辩别一些物质,而化学试剂是不允向试管中吹气。
创设情境,回顾已学的许品尝的。
我们怎么确定物质是酸还是碱?紫色石蕊溶液知识,引入课题〔提出问题〕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在不借助实验室中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问题研究〕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学生回答:二氧〔设问〕除了碳酸,我们熟悉的食醋、盐酸、培养学生分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石灰水等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发生什么样的析问题的能力酸。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基本定义和性质;2.掌握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实验识别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酸和碱的性质和实验识别方法;3.常见的酸和碱。
三、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基本定义和性质;2.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实验识别方法。
四、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酸和碱的性质;2.概念导入法: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酸和碱的思考;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酸和碱的性质和实验识别方法。
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比如酸雨对环境的影响、肥皂中碱的作用等,激发学生对酸和碱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概念解释(10分钟)1.定义酸和碱:酸是指含有H+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含有OH-离子的化合物;2.酸和碱的性质:酸味酸,酸溶液通常呈酸性;碱味苦,碱溶液通常呈碱性;3.酸和碱的实验识别方法:使用天然指示剂或酸碱指示剂,如红色和蓝色石蕊试纸。
第三步:实验探究(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和实验识别方法;2.实验一:使用红色和蓝色石蕊试纸测试不同物质的酸碱性;3.实验二:使用天然指示剂,如红蓝红菜汤、黄绿青葱汁等,观察变化并归纳总结;4.实验三:观察酸和碱的颜色和气味特征。
第四步:归纳总结(10分钟)学生归纳总结酸和碱的性质和实验识别方法,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第五步:拓展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酸和碱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小结,强调酸和碱的重要性和应用。
1.观察学生在实验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观察记录的完整性;2.收集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归纳总结和思维发散;3.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究和应用。
七、板书设计•酸:含有H+离子的化合物,酸味酸,酸性溶液;•碱:含有OH-离子的化合物,碱味苦,碱性溶液;•实验识别方法:红色、蓝色石蕊试纸、天然指示剂。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新课导入】1、如图的实验中,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该现象说明什么?2、把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会看到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什么?石蕊和酚酞都是酸碱指示剂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注意: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溶液。
探究活动1: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色讨论: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请问如何鉴别?(操作,现象,结论)资料卡片:(1)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慎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花的花瓣上,喜爱花的他马上进行冲洗,一会儿却发现紫色的花瓣变红了。
结果发现:许多种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能变色,其中变色效果最好的是地衣类植物——石蕊,这就是最早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2)“酸”“碱”的由来“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
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
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二、自制酸碱指示剂步骤:1)取适量花瓣撕碎,放入研钵中研碎;2)加入2-3滴管酒精溶液(作为溶剂),浸泡,用纱布过滤;3)分别取少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于两支试管中;4)用滴管吸取少量上层清液,分别滴入两试管,观察现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第1课时)【课堂目标】1、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课前预习】1、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石蕊和酚酞溶液叫做 ________________ ,通常也简称_____________ ,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____ ,遇碱性溶液变__________ -,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____________ ,遇碱性溶液变____________ 。
3、按照课本49页“活动与探究”的步骤(1 )、(2)在课前自制指示剂,每小组制1-2种, 带到课堂上用于实验。
4、常见的酸有(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食醋中含有______________ ,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5、常见的碱有(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石灰水中含有 _____________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
【当堂导学】一、酸碱指示剂(情景导入)用波义耳发现石蕊溶液可做酸碱指示剂的故事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学生对预习学案进行矫正、巩固,并进一步预习实验探究的要求、步骤;熟悉实验用到的仪器,复习有关的实验基本操作如液体的倾倒、滴管的使用、试管的洗涤等。
(实验探究一)小组合作完成课本48页【实验10-1】,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在49页表中,并归纳结论(精讲点拨)1、酸碱指示剂跟酸或碱溶液反应显示不同的颜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酸和碱的常见特征;3.了解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2.酸和碱的常见特征。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2.教具:白板、黑板、彩色粉笔、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酸性物质和一张碱性物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种物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你们平时怎么区分酸和碱?通过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引入本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25分钟)(1)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介绍酸的定义:酸指的是能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它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然后介绍碱的定义:碱指的是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它有碱味,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引导学生思考,酸和碱是如何产生离子的,为什么会有酸碱味道以及石蕊试纸的变化。
(2)酸和碱的常见特征•酸的特征:酸有酸味,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具有导电性。
•碱的特征:碱有碱味,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具有导电性。
3. 实验演示(15分钟)教师组织实验演示,将几种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与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接触,观察试纸的变化,同时进行PH试纸的测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加深对酸和碱的特征的理解。
4. 讨论与总结(10分钟)学生就刚才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酸和碱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会产生什么物质?5.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了解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食品和洗涤用品中酸碱性成分的使用。
6.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知识,字数至少200字。
五、板书设计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酸的定义:能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有酸味,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的定义: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有碱味,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酸的特征:酸味,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导电性碱的特征:碱味,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导电性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讨论和拓展应用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掌握酸和碱的常见性质;3.能够根据指示物的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4.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二、教学内容1.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酸和碱的常见性质;3.通过实验观察酸碱性变化。
三、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酸和碱的常见性质。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2.实验演示;3.学生实验操作;4.学生讨论。
五、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酸、碱和中性溶液各一份,酸碱指示剂;2.教学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酸和碱的一些图片、实验现象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带入新课内容。
2. 学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酸是指能够溶于水形成氢离子(H+离子)的物质,呈酸性;碱是指能够溶于水形成氢氧根离子(OH-离子)的物质,呈碱性。
3. 学习酸和碱的常见性质(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酸和碱的常见性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1 酸的常见性质•酸有酸味,酸味酸臭;•酸可以腐蚀金属;•酸可以变色指示剂;•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3.2 碱的常见性质•碱有碱味,苦涩;•碱可以腐蚀皮肤;•碱可以变色指示剂;•碱溶液的pH值大于7。
4. 实验观察酸碱性变化(20分钟)教师将酸、碱和中性溶液放在不同的试管中,加入酸碱指示剂,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5. 实验报告和讨论(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报告,并与同伴进行讨论,互相比较实验结果,分享观察感受。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性质,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酸和碱的理解。
八、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性质,并通过实验观察酸碱性变化。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掌握了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并对酸和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问题导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酸和碱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酸和碱的定义,明确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酸和碱的性质:讲解酸和碱的基本性质,如酸的腐蚀性、碱的腐蚀性和碱性等,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5.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紧密结合,从导入到讲授新知,再到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过渡自然,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酸和碱的知识。
4.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入,如胃酸过多、土壤酸碱度等,让学生认识到酸和碱的重要性。
2.实验情境:设计有趣的实验,如酸碱指示剂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酸和碱的特性。
3.问题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为什么酸和碱能发生反应?”“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
(五)作业小结
1.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自我反思:让学生撰写学习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3.预习任务: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食醋、纯碱等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酸和碱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酸和碱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但对于酸和碱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深化他们对酸和碱理解的教学案例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九下化学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引发他们对酸碱性质的思考。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酸碱物质,如柠檬汁、食醋、肥皂水和纯碱等,并让他们尝一尝、闻一闻,直观地感受酸碱的不同性质。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酸碱性。
-探索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三种减少酸雨污染的措施。
4. **拓展阅读题**:
-阅读有关酸碱平衡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相关资料,了解如何通过饮食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了解酸碱中和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如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等。
5. **反思与总结题**:
-写一篇短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挑战。
2.实践探究,理解概念:组织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实践中理解酸碱的定义和性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突破重难点。
3.知识整合,提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点的整合,将酸碱性质、中和反应与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体系完整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敬畏自然的情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
1.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酸碱现象,如柠檬汁、肥皂水等,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的概念。
此外,我还会介绍酸碱指示剂的使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实验演示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化学九下《常见的酸和碱》word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1)第 1学时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酸碱指示剂,并能用酸碱指示剂区别酸和碱2、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3、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建立酸和碱指示剂的概念导学过程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能跟或起作用而显示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石蕊遇酸变成色,遇碱变成色;酚酞遇酸色,遇碱变成色。
二、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将10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3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问题讨论】:1、什么叫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遇酸和碱的变色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实验及说明,试分析这5种物质,哪些是酸溶液,哪些是碱溶液? 氯化钠溶液是酸还是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二】:(1)取两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2) 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 试验指示剂在上述5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问题讨论】:哪种可以作为指示剂?三、达标检测1、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A、蒸馏水B、盐酸C、氯化钠D、氢氧化钠2、某溶液中滴入酚酞,酚酞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A、紫色B、红色C、蓝色 D 紫色或红色3、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4、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酸和碱,以及常见的酸和碱的特点;2.掌握常见的酸和碱的常用名称和化学式;3.了解酸和碱的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1.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和性质;2.掌握酸和碱的常用化学式;3.理解酸碱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和定义;2.了解酸和碱的化学式和常用名称;3.掌握酸碱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验器材:酸性和碱性物质、试剂、试管、移液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进行导入,比如:我们平时常吃的柠檬、葡萄、苹果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呢?2. 引入新知识(10分钟)老师可以结合实际物质进行讲解,介绍常见的酸和碱,并将其常用名称和化学式呈现在课件中,如下:•酸性物质:柠檬酸(C6H8O7)、硫酸(H2SO4)、盐酸(HCl)等;•碱性物质: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氨水(NH3)等。
3. 核心概念讲解(2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简要介绍酸和碱的性质和定义,如下:•酸: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有酸性味道,能够腐蚀金属;•碱: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有苦碱味,能和酸中和。
4. 动手实验(3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合理选择试剂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酸和碱的反应现象。
具体步骤如下:1.将酸性物质(如柠檬酸)和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分别溶解在水中,制备酸性和碱性溶液;2.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分别倒入不同的试管中;3.逐滴加入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观察其颜色变化、气体释放等反应现象;4.记录实验现象,并归纳总结酸和碱的特点。
5. 拓展延伸(15分钟)通过课件呈现,介绍酸和碱的应用领域,如下:•酸的应用:酸可以用于制造化肥、肥皂、饮料等;•碱的应用:碱可以用于制造肥皂、玻璃、肥料等。
6. 小结(10分钟)通过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点。
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和碱》word教案
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和碱》word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明白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明白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查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周围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4.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明白溶液导电的缘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缘故。
2.明白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①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查找指示剂的探究。
③认识周围的物质,开发和利用周围的物质【教学难点】什么缘故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教学预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烧杯玻璃棒点滴板胶头滴管氢氧化钠固体【课时】:三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A) 1、常见的酸碱有哪些?(B) 2、石蕊和酚酞遇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形引言:上节课我们明白了一些常见的酸,现在我这儿有一瓶盐酸和一瓶硫酸,这节课我和大伙儿一起来研究常见酸的性质。
展现:盐酸和硫酸引导:学生依照实物和投影的内容进行观看分析。
播放实验录象:分别在两个已调零的天平上放上敞口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称出起始质量,久置一段时刻后观看天平指针的变化,并让学生完成表格。
(A)投影: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缘故有挥发性无挥发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缘故有挥发性有吸水性讲解:通过观看和录象我们就会发觉: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口形成白雾;因此,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
九年级化学下册《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①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某某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②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③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重点和难点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准备教师: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苹果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教材延伸①实验10-2中的表格的下面加“保存方法”的内容对学生初次接触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②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某某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情况。
教学设计学生画探究“导游图”:学生分组“画图”,形成多种小结方式。
下面展示一组学生的“导游图”:课堂5分钟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纯净的盐酸是______________颜色的液体,有______________气味。
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气体跟空气里的______________接触,形成盐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用________不断地搅拌,使________扩散,切不可将________注入浓硫酸中.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④硝酸具有氧化性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5.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6.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A.变红色B.变蓝色C.变无色D.不变色7.将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颜色发生改变B.发生化学变化C.质量减少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8.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C.盐酸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懂得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基础梳理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想一想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的一定是酸性溶液吗?提示:不一定。
中性溶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如食盐溶液等。
二、常见的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2)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相当于稀释)。
(3)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4)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常做干燥剂。
(2)腐蚀性(脱水性)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等(均含有C、H、O等元素)物质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若不小心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注: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①加速溶解②散热。
)三、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金属+ 酸==盐+ 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H2SO4 + Mg ==MgSO4 + H2↑ 2HCl + Mg == MgCl2+ H2↑现象: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H2SO4 + Zn ==ZnSO4 + H2↑ 2HCl + Zn == ZnCl2+ H2↑现象:反应较快,有大量气泡产生。
H2SO4 + Fe ==FeSO4 + H2↑ 2HCl + Fe == FeCl2+ H2↑现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3)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Fe2O3 +6HCl ==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 + 2HCl == CuCl2 + 2H2O(注CuCl2溶液:蓝色)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碱+ 酸==盐+ 水HCl + NaOH == NaCl + H2O 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议一议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提示:不能。
铁锈除净后,露出里面的铁,铁会与酸反应而消耗。
★★★考点拓展及重点例析●考点拓展一、酸碱指示剂的应用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变色的是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而不是酸或碱溶液。
酸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食盐、水等中性液体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或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指示剂不只是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在酸、碱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的物质都可作指示剂;不溶性的物质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例1】(2009·温州中考)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下列液体,能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盐酸C. 蒸馏水D. 食盐水【规范解答】选B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酸碱指示剂的应用知识。
关键点: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
◇变式训练(2008·海南中考)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向NaOH 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呢?(2)查找资料:NaOH 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 2O 、 Na + 、OH — 和极少量的H + 。
(3)猜想:是大量的OH —使紫色石蕊试液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 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 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论:原假设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解析】①说明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②中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二者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对照猜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色,只能是其中的氢氧根离子使得石蕊变色。
【答案】(4)①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②Na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③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 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O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5)成立二、酸的化学性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2.酸与含Fe 元素的物质反应时,Fe 元素显示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单质Fe 发生置换反应时,在生成的化合物中Fe +2价。
如 H 2SO 4(稀) + Fe == Fe +2SO 4 + H 2↑(2)含Fe 元素的化合物发生化学时,在生成的化合中Fe 元素显示的化学价就是反应前Fe 元素的化学价。
如 Fe +32O 3 +6HCl (稀) == 2Fe +3Cl 3 + 3H 2O【例2】(2009·宁波中考)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发反应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C.滤液中含有FeCl 2和HClD.滤液中含有FeCl 2和CuCl 2【解析】选B 。
Fe 粉和CuO 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 2和CuCl 2,滤液中加入Fe 粉无现象,说明滤液中一定无剩余盐酸和CuCl 2,否则会有气泡和红色物质产生,说明生成的CuCl 2又被Fe 粉全部置换生成铜,故滤渣中一定有铜。
铁粉若过量,滤渣中还会有铁。
选项B 符合题意。
●重点拓展【例3】(2009·兰州中考)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B .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解析】选D。
做题时要看清是选错误的。
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非常危险,故D 错。
【例4】(2009·烟台中考)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A。
要使小气球鼓起来,需瓶内气体压强增大,瓶内应产生气体或原气体受热,石灰石和稀盐酸及镁和稀硫酸都能产生气体,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可产生热量,生石灰和水反应时也产生热量。
【例5】(2010黑龙江)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
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 和金属A。
有气体产生时,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Ⅰ);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Ⅱ)。
则天平右端加入的金属A可能是( )A.Zn B.Mg C.Cu D..Al【解析】开始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说明金属A比铁活泼,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Ⅱ)。
说明质量相同的铁和金属A,铁产生氢气的量多。
答案:A【例6】(2010湖北武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
(1)打开止水夹a,可观察到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2)当试管中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时,夹紧止水夹,试管中有沉淀生成。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当打开止水夹时,酸液流下与铁粉混合可产生气体。
答案:(1)有气泡生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2)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通过导管进入Ⅱ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可。
※〒〒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生活中常见的酸有很多,以下食品或调味品中可能含有酸的是( )①水果②食盐③食醋④糕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
很多水果中含有柠檬酸;食醋中含有醋酸;食盐和糕点中不含有酸。
2.(2010·南昌中考)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溶质质量都减少 B.溶剂质量都增大C.溶液质量都增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解析】选D。
浓盐酸有挥发性,放置后,溶质减小,溶剂不变,溶液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B、C错,浓硫酸有吸水性,放置后,溶质不变,溶剂增多,溶液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A错,故选D。
3.下列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B。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地搅拌,使产生的热迅速扩散。
千万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以防沸腾,使液体喷溅出来。
4.(2010·鞍山中考)白蚁能分泌出蚁酸。
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
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B.铜制塑像C.大理石栏杆D.铝合金门窗【解析】选B。
蚁酸能与锌、铝、大理石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
故选项B符合题意。
5.小红学习了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后,归纳总结出如图所示的关系。
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颜色不正确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解析】选A。
酸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使石蕊溶液变蓝色,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图中A应该为红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
6.(2010·河南中考)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解析】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