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教建筑艺术浅析

合集下载

道教建筑

道教建筑

一、道教建筑
道教建筑早期称呼杂乱而繁多,有“治”、“馆”、
“靖室”、“仙馆”等各式名称。

以后宫、观、洞、庙、庵、祠、院、台称呼逐渐普遍。

宋以后也有极少数的石窟和塔
(一)道教建筑的特点
1、道观布局
一种是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
筑手法。

以道教正一派祖庭上清宫和全真派祖庭白云观为代
表。

山门以内,正面设主殿(即三清殿),两傍设灵官、文
昌殿,另外沿中轴线上,还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玉皇殿或四御
殿。

另一种是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然后再围
绕八卦方位放射展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

以江西省三
清山丹鼎派建筑为代表。

三清山的道教建筑雷神庙、天一水
池、龙虎殿、涵星池、王佑墓、詹碧云墓、演教殿、飞仙台
八大建筑都围绕着中间丹井和丹炉,周边按八卦方位一一对
应排列。

2、道教建筑多选名山洞天福地,体现崇尚自然,追求超凡脱俗的思想。

3、道教鼓吹“酬神演戏”故道教建筑中多设道地的木构建筑“坛台”,以为“纵情欲乐”“天性自然”
4、建筑装饰常用扇-善、鱼-裕、水仙-仙、蝙蝠-福、鹿-禄莺-友情、灵芝-不老、鹤、龟-长寿、松柏-健康、竹-君子、狮、麒麟-辟邪、凤-祥瑞的图案。

浅谈道教建筑

浅谈道教建筑

浅谈道教建筑来源:中华建筑报更多内容请访问:欣赏道教建筑,首先要了解中国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曾和儒、佛并行,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道教以先秦的道家学者老子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以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为主要经典。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这也是道教不同于佛教之处。

经过历史变迁,道教发展为今天的“全真”和“正一”两派。

道教的宫观建筑是从古代中国传统的宫殿、神庙、祭坛建筑发展而来的,是道教徒祭神礼拜的场所,也是他们隐居、修炼之处所。

道教建筑的布局曾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即“靖”(道教信徒所居之处)和“治”(道教修炼和朝礼之处)的布局;以“天尊殿”为中心的建筑布局;以“三清殿”为中心的布局。

但它们共同特点非常清楚,这就是南北中轴线上设正殿建筑,东西两侧设配殿建筑及其他附属设施。

道教建筑的传统形式道教建筑,又称宫观建筑,所以道教建筑文化,实际上也是宫观建筑文化。

道教宫观多为我国传统的群体建筑形式,即由个别的、单一的建筑相互连接组合成的建筑群。

这种建筑形式从其个体来看,是低矮的、平凡的,但就其整体建筑群来讲,却是结构方正,对称严谨。

这种建筑形象,充分表现了严肃而井井有条的传统理性精神和道教徒追求平稳、自持、安静的审美心理。

这种以单个建筑组成的院落为单元,通过明确的轴线关系串联成千变万化的建筑。

群体使它在严格的对称布局中又有灵活多样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不影响整体建筑的风格。

这种有机组合成的群体建筑,一步一步地向纵深方向展开,依次递进,突出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效果,使其更加宏伟壮观。

其组合原理与建筑样式,与宫殿、佛寺,宅第大体相同,不过道教因为讲“观星望气”所以多楼阁,如望仙楼、聚仙楼、万仙楼、梳妆楼;如灵宫殿、三清殿、玉皇殿、三官阁、三茅阁、文昌阁、真武阁、斗姆阁等。

古代建筑中的道教元素

古代建筑中的道教元素

古代建筑中的道教元素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不乏道教元素的存在。

道教信仰起源于中国古代,早在东周时期,就有一些类似于道教的信仰。

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道教逐渐与宗教、哲学、医药、武术等方面相互渗透,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探讨古代建筑中的道教元素。

一、建筑中的道教符号古代建筑中常出现的道教符号有五行图、卦图、方位图等。

五行图是道教传承一个与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的图形,其中五行互相蕴含,蕴涵了自然的运行模式和生命的普遍性。

五行图的运用广泛,常常在特定位置拓印,作为一种庇护和保护的象征。

卦图是道教文化和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是由六条长劝的连续形成的。

卦图是由中国古代先哲发明的,它部分融合了古代儒家和道教思想。

卦图的形态和编排有严格的约定,有时也呈现出一些信息和寓意。

在古代建筑中,方位图也被广泛运用。

方位图分为正方位和副方位,是以一定的规律构成的,每个方位图都有特别的意义和象征。

在某些建筑中,方位图被放置在大门或大厅的转角处,有一种寓意是引导人们的方向,另一种则是祈祷和庇护的作用。

二、建筑中的道教风水格局古代建筑中的道教元素大量涵盖了道教的核心概念:风水格局。

风水命理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代建筑中,有一种特殊的风水格局被广泛应用,即“九宫格”。

九宫格是由九个等大的正方形形成的图形,每个正方形都印有一个阴阳图案,在图像上标注了各种符号和数字。

九宫格的原理是根据宇宙生命运动的道理、先天八卦、人体五行等,依靠天、地、人三者相互关系的变化而综合而成的坐向编排法。

在建筑中使用九宫格,可以根据自然环境、地形条件、建筑面积等因素,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达到风水理论的最佳效果。

三、建筑中的道教建筑式样与道教文化密不可分的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道教建筑又称道观,是以神仙信仰为主题,以室内空间为核心的建筑形式。

它的结构复杂、装饰精美、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建筑的宗教与信仰影响

中国古建筑的宗教与信仰影响

中国古建筑的宗教与信仰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宗教与信仰影响。

古建筑既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宗教信仰的载体。

宗教与信仰在中国古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了建筑的设计、结构和装饰等方面。

下面将从道教和佛教两个主要宗教角度,探讨中国古建筑的宗教与信仰影响。

一、道教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道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宗教信仰,其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十分深远。

道教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崇尚自然和谐与平衡。

在建筑领域中,道教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教影响了古建筑的布局和设计。

道家思想强调风水和谐,认为宇宙之间存在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而建筑的位置和朝向对风水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建筑位置和布局时,古人倾向于依据道教的原则,力求与自然环境和谐。

其次,道教对古建筑的装饰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道教建筑通常采用红、绿、金等明亮鲜艳的颜色,以及云纹、祥云等装饰元素。

这些装饰元素代表着祥瑞和吉祥之意,符合道教追求幸福吉祥的信仰。

最后,道教信仰在中国古建筑中的体现,更多体现在道观的建筑形式上。

道观是道教的重要场所,倾斜的屋顶、石柱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常常会出现龙、凤、花草等吉祥图案,以及石雕和木雕的艺术品等。

这些建筑形式和装饰元素都是道教信仰的象征。

二、佛教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佛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外来宗教之一,它的传入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佛教主张历经轮回追求解脱,反映了人类对虚无和超越的渴望。

佛教对古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佛教影响了中国古建筑的建筑风格。

佛教寺庙通常采用亭、塔、阁、殿等建筑形式,以及回廊、飞檐和攒尖的设计,这些都体现了佛教寺庙的氛围和特色。

其次,佛教对古建筑的装饰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佛教寺庙的壁画、石刻和彩塑等都是佛教信仰的宣传和表达方式。

佛像的造型和雕刻都非常精美,寺庙内的壁画通常描绘了佛教故事和神话。

这些装饰元素使得佛教寺庙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道家建筑文化

道家建筑文化

道家建筑文化的设计理念集中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集“无为”、“有与无”、“大象无形”、“柔与静”、“道法自然”等诸多道家的思想于一体。

在聚落环境的选址相地过程中,通过对哲学思维、一般程序、普遍应用和实例分析,可见古代风水之术中所包含的道家建筑文化因子。

在建筑空间中,通过对院落、厅、天井、街道的分析,也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玄、静、反、守常等在建筑中的反映。

道家思想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

道家思想渊源广博,道家的建筑文化主要有以下六大方面:“天人合一”的建筑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古村落山林文化。

二、空间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建筑文化。

老子的道家文化思想以空间为主,形式为辅,奠定了空间在建筑中的核心主体地位,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瑰丽珍宝。

三、时间与空间统一的建筑文化。

道家的这种建筑文化形成了中华名族特有的“思维”建筑空间特征。

四、有限与无限对立统一的建筑文化。

它形成了由近及远、由有限至无限的建筑空间文化。

五、生命节奏与变化的建筑文化。

这是一种对生命的节奏与变化的认识,也是一种处世态度。

这种思考方式最终演化为人的性格特征。

六、动与静辩证统一的建筑文化。

运动空间和静止空间互为组织,互相穿插,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互交错,互为因果。

“柔性空间”的出现即具有这种建筑文化的特征。

与儒家建筑文化的“中和”、“中正”之美不同的是,道家建筑文化讲究“自然之美”。

道家以“道”为旨归。

道本无为,道本自然。

山水自然象征“无”、“道”,中国的山水式园林,诸如苏州留园,就是一种体“道”悟“道”的建筑方式。

诸如故宫这样的宫府体现的是儒家的建筑文化,追求对称、整齐与秩序。

而园林则体现道家的建筑文化,追求自然、变化与生动。

江南的园林建筑无疑是道家思想最集中的体现。

它努力避免对称、整齐与秩序,表现出道家无为、自由、逍遥的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道教寺院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道教寺院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道教寺院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是
什么?
中国古代寺院是活动的重要场所,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而闻名。

以下是中国古代寺院主要的建筑设计特点:
1. 山门:寺院的入口通常由一座宏伟的山门所标志。

山门通常由守门的石狮子和华严菩萨像所装饰,象征着走入寺院即进入了的世界。

2. 大殿:寺院的核心是大殿,用于举行仪式和供奉神灵。

大殿通常建筑庄严,屋顶多为重檐硬山顶,正中有尖顶,四周有庑殿环绕。

大殿内部常常供奉有神像或圣人像。

3. 侧殿:大殿的两侧通常设有侧殿。

侧殿是修道者研读经书、禅修或独自祈祷的场所。

4. 龙虎殿:龙虎殿是寺院中用于祭祀龙神和虎神的殿堂。

这些神灵在中被认为是有特殊能力的,保护寺院和修道者。

5. 鼓楼和钟楼:鼓楼和钟楼通常建在寺院前院或者山门两侧。

鼓楼和钟楼被用来报时,并在特定的时刻敲响鼓和钟,通知信众参与仪式。

6. 回廊:寺院通常有一个或多个环绕大殿的回廊。

回廊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和漫步的场所,并在寺院建筑中起到衔接的作用。

7. 寺院园林:古代寺院经常建有精美的园林,供修道者修行和休憩。

园林中通常有小桥流水、绿树花草和庭院,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道教寺院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包括山门、大殿、侧殿、龙虎殿、鼓楼和钟楼、回廊以及寺院园林等。

这些设计特点不仅反映了道教信仰的核心价值观,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道教建筑设计方案

道教建筑设计方案

道教建筑设计方案道教建筑设计方案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与宇宙、人类及道通的宗教学说。

它拥有丰富的艺术和建筑遗产,道教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道教建筑的背景历史、特点和设计方案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种道教建筑设计方案。

道教建筑的背景历史道教和道教建筑在中国历史的漫长岁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道教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最早起初是宫观寺庙的代名词。

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道教建筑的规模更加宏伟,特色更加鲜明。

尤其是明代,道教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

道教建筑的特点道教建筑注重宇宙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是道家哲学和佛教建筑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注重以和谐祥瑞的建筑风格为主导。

道教建筑通常采用庄严肃穆的氛围,拥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建筑结构也更加注重建筑的平衡和对称。

另外,道教建筑注重寓意和象征性,讲究色彩的运用,追求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和谐统一。

建筑中的柱子、栏杆和屋顶等元素都有着明确的象征意义,丰富了道教建筑的内涵。

道教建筑设计方案基于以上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的道教建筑设计方案:1. 建筑布局:在整个建筑群的规划上,我们采用正方形的布局,打破传统的庙宇布局,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

建筑群的中心是一座主殿,周围辅以四角塔楼,形成一个平衡美丽的格局。

2. 建筑结构:主殿采用三进和大门的结构,进深合理,划分清晰。

主殿的屋顶采用重叠式檐口,增强建筑的层次感。

同时,屋顶上设置金字塔形状的封顶,象征着道教追求的升华境界。

3. 色彩运用:建筑的外墙采用红色和黄色的配色方案,红色象征着热情和力量,黄色象征着祥瑞和富饶。

建筑的内部采用淡黄色的配色,给人一种温馨而神圣的感觉。

4. 雕刻和装饰:在建筑的门窗、栏杆和屋顶等处设置精美的雕刻和装饰,采用传统的道教图案,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和文化内涵。

总结道教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的道教艺术

中国古代的道教艺术

中国古代的道教艺术中国古代的道教艺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道教信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道教以尊崇自然、追求心灵境界为核心,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

一、道教绘画艺术道教绘画艺术承载了道教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境。

传统的道教绘画作品多以山水、仙人、神兽等自然与超自然的题材为主。

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山水画的构图以自然景色为基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而仙人画则将高洁的仙人形象融入画作,传递了对人性的超越和追求。

二、道教音乐艺术道教音乐艺术是道教仪式和道教文化的载体之一。

道教音乐采用特殊的音阶和节奏,在宗教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道教经乐是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之一。

经乐通过和声、重叠声、悲壮旋律等手法,将虔诚的信仰融入音乐之中,给人以宁静、神圣的感受。

三、道教舞蹈艺术道教舞蹈艺术以舞蹈表演的形式展示了道教信仰和思想。

其中,最著名的是道教神仙舞蹈。

神仙舞蹈以优美、流畅的动作为特点,描绘了仙人在天地之间翩翩起舞的形象。

舞者通过舞蹈的动态表达,表现出对美、对自然、对生命等的追求。

四、道教建筑艺术道教建筑艺术是道教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寺庙为主要表现形式。

道教寺庙建筑注重气势恢弘、庄严肃穆的风格。

典型的道教建筑是以宫殿、楼阁为主要建筑形式,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在建筑结构和布局上,道教寺庙注重均衡对称,通过独特的建筑形式,营造出与道教信仰相契合的空间氛围。

五、道教书法艺术道教书法艺术以书法作品为媒介,表达道教的智慧和境界。

道教书法追求笔法自然、气势恢宏,兼顾笔触和结构的和谐。

书法家以符号和字体的书写方式,传递出与道教信仰相符的氛围和意境。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道教艺术以绘画、音乐、舞蹈、建筑和书法等多种形式呈现,通过艺术的表达,传递出道教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道教信仰的独特魅力,也拓宽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领域,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中国传统建筑的宗教意义宗教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的宗教意义宗教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的宗教意义宗教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古代智慧与技术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对宗教信仰的一种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佛教寺庙、道教庙宇和古代皇家建筑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中宗教文化的体现。

一、佛教寺庙:高雅庄严的宗教艺术之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使得佛寺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佛教寺庙建筑注重空间布局与艺术美感的完美结合,以表达对佛陀教诲的敬仰和顺应。

寺庙一般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等构成,每个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符号意义。

1. 山门:是佛寺的入口,通常有两座高大的门柱,象征者人们进入修行的门槛。

门柱两侧的石狮子象征着护院和护法,寓意保护佛法。

门顶上悬挂的额匾上用金字书写着佛教经文,体现了对佛教教诲的尊重。

2.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主殿,供奉着佛陀的法像。

大雄宝殿通常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分别是供奉佛陀、菩萨和护法神的场所。

殿内的壁画和浮雕以佛教故事为主题,展现出优美的艺术效果,带给人们宁静与敬仰之感。

3. 钟楼、鼓楼:分别用于清晨敲钟和黄昏击鼓,宣告时间。

寺庙中的钟楼和鼓楼也成为了传统建筑的独特特色,其庄严、神圣的音乐声在大自然中回响,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二、道教庙宇:天人合一的建筑抱负道教是中国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诞生了许多特色鲜明的道教庙宇。

道教庙宇致力于实现天人合一的抱负,建筑风格上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1. 角楼、门楼:道教庙宇往往建在山间或风水宝地,而角楼、门楼则是连接外界和庙宇的重要通道。

角楼的特点是高挑、圆角和华丽的装饰,寓意将天地与人的联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 壁画、彩绘:道教庙宇装饰着丰富多彩的壁画和彩绘,常以仙境、神话和仙神形象为题材,展现了道教世界的神秘与美好。

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不仅为庙宇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也为信徒提供了一个安静祈福的场所。

3. 轩堂、殿堂:道教庙宇中的轩堂、殿堂是供奉神像的场所,也是信徒参拜和瞻仰的地方。

道教的道观建筑和庙宇风格

道教的道观建筑和庙宇风格

道教的道观建筑和庙宇风格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之一,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信仰和文化。

在道教中,道观和庙宇是信仰生活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信仰者对神灵的崇拜和敬意。

本文将探讨道教的道观建筑和庙宇风格,并通过对相关建筑的描述和分析,展示道教信仰对建筑艺术的独特贡献。

一、道观建筑的特点道观是道教重要的宗教建筑,用于供奉神明和进行宗教仪式。

道观建筑所倡导的“虚静无为”理念在建筑外形、布局和装饰上得到体现。

一般而言,道观建筑通常包括门楼、庭院、大殿及其它辅助建筑。

以下是道观建筑的主要特点:1. 外形简洁:道观建筑以简约而不失庄严为特点,追求精神的宁静。

大多数道观外部呈现传统的砖木结构,仅使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和雕刻装饰。

2. 门楼设计:道观建筑常常由门楼引入,门楼上有对联和匾额,以示庄重和仪式感。

3. 庭院布局:道观建筑通常由一道门、一个院和一个殿构成。

庭院布局通常符合“太极图”的原则,追求阴阳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和谐状态。

4. 大殿结构:大殿是道观建筑的重要部分,供奉神明和进行宗教仪式。

大殿常常以山墙结构为主,寓意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内部布局通常包括神龛、斗门和正殿等元素,展示道教信仰的核心理念和宗教仪式。

二、庙宇风格的变化与演变与道观相比,庙宇的规模更大,功能更广泛。

庙宇包括道教的宫观、观寺等,通常也供奉多种神灵,并且和其他宗教有时也会有交叉。

庙宇风格在不同地区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和演变:1. 北方风格:在北方地区,庙宇常以黄色为主色调,屋顶呈拱形或层叠形式,显得庄严而宏伟。

例如,北京的天坛就是以黄色为主,结构复杂,雕刻精美的代表作。

2. 南方风格:南方的庙宇风格多采用黑色、白色、灰色等素净颜色,屋顶常呈折角形式。

例如,苏州的圆融寺和杭州的灵隐寺都是典型的南方庙宇,外观简洁、内部布局合理。

3. 易地风格:庙宇的风格也会受到地域特点和居民文化的影响而变化。

例如,四川的庙宇往往以绿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结构独特,融合了川西藏区的风格元素。

道教建筑特点

道教建筑特点

道教建筑特点
道教建筑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其总体布局差不多上采取中国传统之院落式,即以木构架为要紧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建筑群。

神殿是宗教活动的要紧场所,常处于建筑群之要紧轴线上,为整个建筑群之主体。

大型宫观大多为一串纵向布置,随地平面逐渐升高之院落。

殿堂内设置神灵塑像或画像。

膳堂建筑物包括客堂、斋堂、厨房及附属仓房。

一般布置于建筑群要紧轴线侧面。

宿舍为道士、信徒及游人住宿用房,其布置较为灵活。

常于建筑群之僻静处单独设院。

有的还利用建筑群附近名胜古迹和奇异地形地物(如山泉溪流、巨石怪洞、悬岩古树等),建置楼、阁、台、榭、亭、坊等,形成建筑群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之园林。

在道教建筑中,四者区分明确,配置适宜,联系方便,给人以庄严肃穆,清新舒适之感。

此外,它还将壁画、雕塑、书画、联额、题词、诗文、碑刻、园林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建筑物综合统一,因地制宜,巧作安排,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和多彩的艺术形象,从而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华南沿海道教建筑,雕刻精美,壁画生动。

建置于名山风景区之道教建筑,那么结合奇峰异壑、甘泉秀水以及参天古树等自然景观,灵活布局,运用各种独特建筑型制及作法,建筑出许多超逸高雅、玄妙神奇之建筑群。

道教建筑之总体布局、体量、装饰以及用色等,均表达其建筑思想乃承袭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

此说谓天地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元素构成,万物分配五行,五者循环相生。

其中季节、方位、色彩的配置与道教建筑关系尤密。

道教的道观建筑和庙宇建筑

道教的道观建筑和庙宇建筑

道教的道观建筑和庙宇建筑道教作为中国古老的宗教之一,其信仰体系凝聚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道观建筑和庙宇建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建筑物既是道教信仰的场所,也是道教文化的载体。

本文将从道观建筑和庙宇建筑两个方面介绍道教建筑的特点和意义。

一、道观建筑道观是道教信仰的中心场所,也是道士修行的地方。

道观建筑通常呈现出宁静、简约的风格,旨在营造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在布局上,道观一般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构建出一种由外至内逐渐升华的空间序列。

在道观的外立面设计上,常见的特点是“四点一线”,即主体建筑物的四个角上都设置有角楼,中间则是一条直线轴线。

这种布局方式以及建筑中的拱券、琉璃瓦等元素,既体现了道教建筑的独特风格,也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趣味相契合。

道观的内部空间通常分为大殿和侧殿。

大殿是主要的供奉场所,供奉有道教的神仙和众多的神像。

大殿内通常有一座供桌,上面供奉着花果、茵蒿等物品,以及供奉神仙的神像。

而侧殿则是祭祀、修炼和举行仪式的场所,有些道观还设有涵碧阁、庐山阁等独特的建筑物。

二、庙宇建筑道教庙宇是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众礼拜祈祷的地方。

与道观相比,庙宇建筑更加庄严肃穆,具有更为宏伟的规模和布局。

庙宇建筑的外观常常是高大而壮丽的,带有一种庄严神秘的气息。

在结构上,庙宇通常由山门、大殿和后殿组成。

山门是庙宇进入的入口,常常是庙宇的标志性建筑,锦旗、彩楼等装饰在这里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大殿是庙宇中最重要的建筑,供奉有主神和其他神仙。

后殿则是辅助的祭祀场所,供奉有其他神明或祖先。

庙宇建筑中常常出现的一种特殊建筑物是塔。

塔是道教庙宇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实际功能外,更多地象征着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追求高度境界的向往。

除了这些主要的建筑物,道教庙宇的园林风景也是其独特之处。

庙宇周围经常有一些亭台楼阁、假山小品和池塘水景等,使得庙宇成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之地。

三、道观和庙宇建筑的意义道观建筑和庙宇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道教是我国汉民族自已的创立的一种宗教,它的中心思想来自道家,而“道家之源,出于老子”(《魏书释老志》)。

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十分活跃,南方有葛洪、陶弘景、陆修静,北方有寇谦之,都是中心人物。

它的兴衰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又是宗教哲学思想和信仰的体现。

1: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谶纬之术黄老思想2: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是“道”,“道”原先是先秦道家的哲学概念,“道“是“神异之物,灵儿有性”, “为一切之族首,万物之父母”。

道教发挥道家的思想,并把道和老子合而为一,于是老子在道教中变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

六朝时又演化出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产生了三清尊神。

以后道教又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包罗许多天神、地祗、人鬼在内的神仙系统。

3:道教的诸神诸神:三清:道教最高贵的神,依次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三清神像主要供奉在道教宫观中的三清殿内,中间是元始天尊,左边是灵宝天尊,右为道德天尊。

四御: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四方之神,八仙。

4:道家仙境一:十洲三岛二:十大洞天三:三十六小洞天四:七十二福地5:道教奉祀建筑的起源源于华夏先民的墓葬祭祀活动。

最初的祭祀是在室外进行,以后便逐渐转向室内祭祀祖先神灵。

源于清寒的神仙思想,作为与神沟通的最初普通建筑,逐渐发展变成祀神之所。

6:道教建筑的种类狭义上是指道教徒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蘸等祝祷祈攘仪式的建筑,包括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阔、门、台、亭、塔、榭、坊、桥,可分为供奉祭祀的殿堂,祈禳的坛台,修炼调经的静室,生活居住的房舍和供人游览憩息的园林建筑五大部分。

道教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道教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道教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第一篇:道教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道教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宗教文化尤其是本国教派道教,与其共同发展,内容极其丰富。

由于传统社会以农立国的生产活动和宗法社会的长期存在,使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

道教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道教为本国教派,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渗入中国的文化、信仰、道德取向等方面,与中国建筑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

道教的精神也体现在建筑中,尤其在美轮美奂的皇家建筑和宗教建筑中,百姓通过对建筑的解读更加深了对宗教的理解。

文中尝试解读道教文化的主旨及其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Abstract: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Religious culture, especially their sect of Taoism, its co-development, which is extremely rich.Due to the long-standing traditional society founded o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formation of a unique religious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Taoi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culture.Taoism for their own sect,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incorporated into the Chinese culture, beliefs, moral orientation, and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the interac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The Taoist spirit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building, especially in the magnificent royal buildings and religious buildings, the peopl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religion.Can try to interpret the Taoism culture of the subject and its reflected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关键词:道教;文化;建筑Keywords: Taoism;culture;construction一、道教文化对室外建筑的影响宗白华在谈到建筑时说: “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之表现。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道家思想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道家思想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道家思想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池三山”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渊源,是与中国的道教是分不开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

道家还推崇神仙思想,传说东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

道家的自然观影响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上,便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仙境。

于是,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的堪舆术是研究环境和宇宙规律的学问,古时候的建筑格局都需要符合堪舆的标准。

“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常见的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

这体现了人们向往长生、祈愿基业永久。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数千人寻仙境、求仙药。

毫无结果,只得借助园林来满足他的奢望。

秦始皇修建“兰池宫”时为追求仙境,就在园林中建造一池湖水,湖中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

受此启发,汉高祖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筑岛。

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

此后这种布局成为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

北魏洛阳华林园中有大海,宣一武帝令人在其中作蓬莱山,上建仙人馆。

隋炀帝杨广于洛阳建西苑,据《隋书》记载“西苑周两百一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赢州诸山,高百余尺。

台观殿阁,罗络山上”。

北宋徽宗赵估在汴京城郊营造寿山良岳,立蓬壶于曲江池中。

南宋高宗也在临安德寿宫中凿池注水,叠石为山,坐对而生三神山之想。

金人灭宋,迁都北京,在西苑太液池的蓬莱山上建广寒宫。

元时期大内御苑太液池中三岛布列,由北至南分别为万岁山、圆抵和屏山。

道观建筑布局

道观建筑布局

道观建筑布局在中国古代,道观是由道德修行者来教导人们追求道德境界的地方。

作为道教的重要场所,道观的建筑布局一直被认为是有深意的。

本文将探讨道观建筑布局的意义和特点,带您领略古代道观的神秘之美。

道观建筑布局注重环境的和谐。

在古代中国的传统建筑中,风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道观建筑的布局通常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以实现最佳的氛围。

一般来说,选址靠近山脚或半山腰,以便借助山势之气来助长修道者的修炼。

山川环绕的景观营造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助长人们修行道德。

道观建筑布局具有巧妙的对称性。

在布局设计上,道观往往遵循对称原则,以求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

整体建筑通常由大门、中殿、左右厢房和后殿等构成。

大门是连接外部世界和内部修炼空间的桥梁,有着象征意义。

中殿是道观的重要场所,供奉了本尊神像,是修道者进行礼拜和修行的地方。

左右厢房则用于安置道士和举行道教仪式。

后殿则是通向内房和道观的重要出口,象征着追求更高境界的修道者。

这种布局的对称性给道观带来了平衡与美感,使人在其中感受到一种和谐的宇宙力量。

道观建筑布局鼓励内心的冥想和沉思。

道教强调内在的修行与悟道,而道观布局则为修行者提供了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

在道观中,重要的建筑元素如花园、庭院、池塘等都被巧妙地融入其中。

进入道观,人们不禁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氛围。

这种环境使修行者能更好地专注于自我反省和内在的冥想,以寻求个体与宇宙之间的平衡。

道观建筑布局代表了道教的宇宙观念。

道观建筑除了追求美感和和谐外,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道观中的建筑元素如门楞、壁画、石刻等都与道教的宇宙观念密切相关。

例如,门楞用于装饰大门,起到了保护和祈福的作用。

壁画和石刻则刻画了神仙、仙境和奇异的自然景观,以表达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道观的宗教氛围,也是道教哲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道观建筑布局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为修行者营造一个有利于修炼的氛围。

古代中国道教文化与寺庙建筑艺术

古代中国道教文化与寺庙建筑艺术

古代中国道教文化与寺庙建筑艺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之一就是道教文化,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它是以道家思想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宇宙观和人生观为核心,以自然、神秘和超验为表现形式的中国本土宗教。

而道教寺庙则是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是道教信仰和文化的场所,蕴含着丰富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内涵。

道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道教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初期的传播主要是从东汉时期的黄老道与五斗米道,到北周的洞天道领袖于吉,公元三世纪时涌现了众多道士和神仙,形成了炼丹术和道教思想结合的封建皇朝,例如隋朝的道教明师陈摶创立的太清宫,唐朝时期的全真教,五台山的道教山神庙,都是道教文化的典范。

道教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道教文化和宗教文化对古代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寺庙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遵循着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工艺、神话、哲学和美学,因此,在风格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寺庙建筑在结构中强调道家思想,注重天人合一,建筑风格主要以天元、地元、人元和玄元四个大元素为基础构件,通过布局和设计达成特殊的宗教意义。

最后,道教文化强调的是和谐与平衡,自然和人类的互动,所以建筑物要注重周围环境与自然的结合,讲究的是一种协调、谐和的系统,并增加了建筑风格的特殊性。

寺庙建筑艺术的类型古代道教寺庙建筑中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道教霞府(或称洞天)、山神庙,另外一类是道观。

其中,道教霞府建筑风格考究,依山而建,将宗教和自然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如会宁庵、西岳庙等。

道观建筑则相对简单,突出了宗教的氛围,展示了道教文化的特色,如青城观、武当山道观等。

建筑形式和艺术特点古代道教寺庙建筑风格多样,具有浓厚的个性,这是因为道教文化本身就极为注重个性化,因此,寺庙建筑在样式上也有很强的独特性。

古代道教寺庙的建筑形式一般分为大殿、观堂、厢房、杂屋、塔亭等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当属大殿,因为大殿是寺庙的宗教核心和最重要的场所,是宗教仪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自然的建筑——浅析道教建筑的理景艺术

自然的建筑——浅析道教建筑的理景艺术
成为官方道教 , 道士们需走 出修真 的深山幽谷 , 这就是使
建筑从 不同角度 、 不同层次去簇拥 主体建筑 , 如众星拱月 , 犹
这样 在整个 群体建 筑 中既存有 变化 又不影 响整体 建筑 的风
这种有机组合而成的群体建筑 , 一步一步的向纵深方 向展 得道 教宫观逐渐倾向于建在便于弘道布教 的都府城镇或是近 格 。 开, 依次递进 , 出了建筑空 间的艺术效 果 , 突 使其更加宏伟 壮 郊处 。像是职责祀神的大型庙 宇 , 大多选在名 山之麓 , 例如五
( ) 二 官方道教建筑的选址背景及原 则 方位一一对应排列 , 从而构成一个严密的建筑体 系。
( ) 制 布 局 二 形
道教宫观大多为我 国传统 的群体建筑形式布局 ,即由个 别 的、 一的建筑相互连接组合而成的建筑群。 单 以单个建筑组 成 的院落为单元 ,通过明确 的轴线关系 串联 出千变万化 的建
道家道法 自然的思想 。
般来说 , 其平面组合布局有两种形式 : 一种是传统的均
衡对称式建筑 , 即按 照中轴线前后递 进 、 左右均衡对称 展开 。
这种类型 的建 筑在 山门以内 , 正面设 主殿 , 两旁设灵 官 、 昌 文
殿 , 中轴线上 , 沿 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玉皇殿或三清 、 四御殿 。 有 的宫观还充分利用地形地 势的特点 , 造成前低后高 、 突出主殿
隋唐 改朝 时, 唐高祖诏令道教在 三教 中的优先地位 , 奠定 筑形态 ,而群体使每个单体在其严格 的对称布局 中又存有灵 如各单体建筑之 间 , 重要求烘 托主体 , 着 附属 了道教在官方政治体系 中的地位 ,而道教人士亦开始着意 于 活 多样 的变化 , 与皇极结合 , 以弘扬道教 。 借
道教建筑常用 自然地貌的跌宕起落 、急转变化造成一种 藏露结合 、 相得益彰的氛 围。如江西三清 山的众妙之 门 , 其设

论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与中国建筑的艺术美

论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与中国建筑的艺术美

论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与中国建筑的艺术美年级:02建筑学姓名:张二密学号:20020910108摘要: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庄,近代以来,许多外国人,包括近如日本、韩国,远如欧、美,乃至于大洋洲的人,也都喜欢研究起老庄来了。

那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足鼎立之一足的道家哲学,对中国建筑的艺术美有没有影响呢?回答是肯定的。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对中国建筑的艺术美的深刻影响。

关键字:自然无为壶中天地多样的建筑形式“和谐”之美“非和谐”意识一、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道家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人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老庄”。

老子是道家的宗师,又被后来的道教奉为教主;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一是崇尚天道(自然界的法则)的自然无为。

二是提倡人道(人事的规范)的自然无为,即人类应当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

道家崇尚天道的自然无为,不仅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而且在理论上也有着反对神学目的论的重要意义,这已为历史所肯定。

二、自然无为与壶中天地中国园林蕴含着道家思想,极力效法自然,极度自由,变化多端晋南北朝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总令信奉礼教的中国知识分子失望,于是一部分士大夫受老庄思想影响,崇尚自然,形成与儒家五行学说比较形式化的天地观相对立的,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地观念。

因此园林中的山水不再局限于茫茫九派、东海三山;又由于封建权力和礼制的打压,私家园林的规模与建筑样式受到诸多限制,这正好又与庄子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相吻合。

于是从南北朝时期起,私家园林就自觉地尚小巧而贵情趣。

一些知识分子甚至借方士们编造的故事,将园林称作“壶中天”,要人们在小中见大。

在这种情况下,园林中不仅建筑面积所占比例很小,单体建筑体量不大,屋面常用灰瓦卷棚顶,装修简洁,不施彩画等,然它们的淡雅精深,其中文学艺术作品(匾额、楹联、勒石、诗词书画)之多和寓意之深刻,是皇家建筑所不能比的。

`三、自然无为与多样的建筑形式圣人无心,虚心顺物,认识自然之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道教建筑艺术浅析
王春晖冯卫平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我国宗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道教传道朝拜的
场所,道教建筑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作为道教信徒传播宗教理念、朝拜信仰的场所,深受地理,气 候,人文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自身独特的建筑艺术特征。

[关键词]道教建筑;艺术特征;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2095 -4085(2017)07 -0042 -02
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源于中国汉代,兴于元 唐,衰于清末。

作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的重要组 成,在儒释道文化占重要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融合了 “包罗万象,贯彻九流”的思想,大多宗教教义能够 在道教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传统道 教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 选址、群体布局、平面形制、构造技术、装饰艺术等方 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传统道教建筑独一 无二的建筑艺术特征。

1道教建筑的艺术特征
1.1道法自然的环境选址
多于崇山峻岭,人迹罕至处建立宫观。

绝大数
的道教建筑多在深山建造,依照地势营建,与自然环 境相结合,成为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道德经》深 刻体现这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如武当山道教建筑 群;辽宁鞍山的千山无量观等。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 体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遂, 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使它 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 一^幅天然图画。

1.2严谨理性的群体布局
(1) 严谨适宜的群体布局。

道教建筑的群体布
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道教建筑的主要宫观大 都位于中轴线上,特别是纵深的轴线。

附属建筑等 分列两侧,由低矮平凡的建筑个体构成严谨、理性的 建筑组织布局。

在主要的轴线上形成依次递进的建 筑空间序列,体现出其理性而严谨的空间组织。

其 群体布局中以明确的轴线关系组织群体布局,以院 落单元构成整体安静理性的平面布局。

另一种是按 照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然后再围绕八
卦方位放射展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空间。

(2) 以高耸楼阁为主体的建筑布局。

修炼身 心、追求成仙是道众们信奉道教的一个重要宗教诉
求。

我国古代传说中相信仙人好楼居,因此高耸的
楼阁往往成为道教建筑艺术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因 素,是竖向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

在众多现存的道 教建筑中,在纵深的轴线上,高耸楼阁式建筑成为整 个道观建筑的主体部分。

而且很多山林道教建筑群 体布局中往往通过利用山体地势,在地势的高处兴 建楼阁,高耸雄壮的楼阁与周围低矮的平凡建筑之 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突出其壮观宏伟的艺术效 果,进而鲜明的统领了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加强了其 宗教崇拜的感知力。

1.3平面建筑形制
《营造法式》图像明确显示出大式殿堂建筑的 两种结构形式——殿堂型和厅堂型构架。

殿堂结构 多用于大型的殿屋,定型为四种规则的分槽平面。

殿堂型的内外柱同高,是一种水平分层做法。

柱子 和上部屋架间通过铺作层(斗棋)衔接,柱网层清 晰;厅堂型没有规定的平面,内柱上升,是梁架分缝 做法。

各缝梁架只要椽长、椽数、步架相等,内柱的 位置、数量等长短可以不同,可适应减柱、移柱等灵 活的柱网布置。

上述的平面柱网形式普遍运用在大
部分道教殿堂当中。

形成成熟的官式道教建筑平 面。

而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根据自身特点,
采用了不同的建筑平面形制,例如巴渝地区的道教
建筑,并结合道教祀神空间等需要,减柱、移柱形成
灵活多变的平面格局,形成了自己的平面形制特色。

1.4构造技术传统的道教建筑中,采用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传统的木构架形式支撑建筑结构。

木构架用木立 柱、木横梁等构成建筑骨架,建筑的重量通过横梁集
中到立柱上,墙只起隔断作用。

斗拱是其中重要的 构件,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用以承托 梁头、飞檐的重量,是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过渡的
地方。

同时层层出跳的斗拱也兼备了一定的装饰功
能,与建筑构件一起构成了优美严谨的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的屋顶中直线与曲线巧妙结合,形成向上

42

微翘的飞檐,建筑整体呈现出稳重端庄的艺术特色。

1.5装饰艺术特征
道教建筑的装饰主要由彩画和室内壁画等组成,体现出道教建筑雅致的宗教特色。

以北方道教 建筑中的彩画为例,苏式彩画与和玺彩画居多。

苏 式彩画多以梅兰竹菊等为装饰内容,显得含蓄雅致,多用在次要建筑及连廊上;而和玺彩画因等级较高,被运用在主轴线的重要建筑中,多以龙纹为主,格调 华丽,体现壮观的建筑特征。

其室内彩画则大多以神话传奇、道教故事、人物传说等为主题,体现出趣 味性的宗教室内装饰艺术,是一种世俗文化的渗透性表现。

比较代表性的是山西永乐宫的壁画,墙上 满绘巨幅元代壁画,共达960m2。

同时,道教建筑的 装饰艺术中多用太极八卦图等宗教符号,显示出浓 重的宗教艺术特征。

2形成道教建筑艺术特征的影响因素2.1中国传统建筑观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素来强调中庸之道,“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体现在传统的建筑观中,最大的特色即中轴线的概念。

中国传统建筑大 都以严谨的等级秩序形成建筑群体。

以中轴线组织 群体布局,重要的主题建筑居中,成为中心所在,两 侧对称排列的则是建筑群的其它副题建筑。

道教建 筑作为传统建筑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受到其重 要的影响。

以目前现存的道教建筑群体来讲,大部 分都以此营造思维为基础实现整个建筑群体布局的 营建。

2.2佛教建筑艺术特征的影响
中国大部分宗教建筑大都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设且^_______
(上接第41页)民用建筑时应该尽可能加强建筑对 冬季季风的抵抗力,最大程度减轻冬季风对高层民用建筑室内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设计为高层民用建 筑夏季室内通风提供了保证,减少常规能源的排放,同时确保高层民用建筑冬季室内保温。

2.4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设计高层建筑排水系统时,大部分建筑施工 现场的气候和降水条件以及地形条件通常都与建筑 物的面积相结合,如何合理控制水流,防止建筑物受 到沉积废水的破坏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之一,通 常的建筑设计都会选择及时排出生活废水以及雨水,但在高层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合理的利用 生活废水以及雨水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通过对 人工水源、自然地形水流以及雨水资源进行收集、节 流和储存管理,并采取相应管理使用措施,将水资源 放在高层民用建筑日常生活用水中,争取最大限度或多或少受到其他宗教建筑的影响。

从宗教历史发 展的角度来看,佛教的发展最为兴盛,所以最先形成 自己成熟而独特的宗教建筑艺术。

同时也给道教建 筑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诸多宗教建筑中,佛教 建筑的艺术特征成为影响道教建筑特征的重要因素,道教建筑早期形制模仿居住建筑和佛教建筑的特征,最后在不断的发展中才形成自己完善而成熟的建筑特征体系。

其纵深的群体布置模式、院落式 的分散布局,都可以被描述成道教建筑与佛教建筑共有的建筑艺术特征,共同形成了中国宗教建筑独特艺术特征。

2.3道教教义特征的影响
与其他宗教不同,道教建筑有较少的排他性。

我国道教建筑分布广泛,其大小形制虽然各异,但都 成为道士传道、道众祈福祭拜的重要场所,成为各地 区宗教活动的活跃之处。

这些场所中,既有街边巷口简朴的土地庙,也有林间古朴雅致的清修道院,更 有巍峨山巅之上的宏伟建筑群。

这种特征实质上是 一种包容性的体现,且符合道教本身的教义内容。

3 结语
我国道教建筑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哲学、人文因 素以及宗教模式的影响下,兼具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建筑艺术特色,成为我国传统建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些建筑艺术特征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让其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诞生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胡锐.道教宫观文化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8.
[2]陈全慧.巴渝地区道教建筑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3.
—~^一e
iiM f i u f i腦
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3结语
结合前文中的种种措施方法,通过对影响高层 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这样的结论,在高层民用建筑中合理的进行科学绿色建筑设计可以保护建筑周围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更多的利用自然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能够加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因此,我们应该在更多的高 层民用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柯美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思考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4).
• 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