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论姜夔词在宋元明清的接受

论姜夔词在宋元明清的接受

研究成果总结
姜夔词在宋元明清的接受研究பைடு நூலகம்得了丰 硕的成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 析,揭示了姜夔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
响和演变。
研究发现,姜夔词在宋代受到知名人士 的关注和赞赏,其艺术成就得到了高度 评价。在元明时期,姜夔词也得到了广 泛的传播和接受,对后世词学创作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在清代,姜夔词的接受和研究逐渐走向 深入,推动了词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姜夔词的独特风格和文学价值也
02 姜夔词的创作背景及特点
姜夔词的创作背景
姜夔(1155-1221),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文 学家。
姜夔生活在南宋末期,社会动 荡不安,战乱频仍,民生凋敝 。
姜夔的词作主要抒发个人情感 ,描写生活琐事,以清空骚雅 、瘦劲幽峭的词风为特点。
姜夔词的艺术特点
姜夔词以“清空骚雅、瘦劲幽峭 ”为特点,他的词作以抒情为主 ,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心理状态
论姜夔词在宋元明清的接受
2023-11-11
目录
• 引言 • 姜夔词的创作背景及特点 • 宋元明清时期姜夔词的接受情况 • 姜夔词在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影响与价值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姜夔词在宋元明清的接受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方面,具有较高的 学术价值。
通过研究姜夔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情况,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时期社会文化背景 下的文学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此外,清代的一些曲作家也将姜夔词融入到戏曲创作中,这些作品在演出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进一步扩大了姜夔词在清代的影响力。同时,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姜夔词集的出版也为其在清代 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便利条件。
04 姜夔词在宋元明清时期的 文学影响与价值

近五年姜夔词研究综述

近五年姜夔词研究综述

近五年姜夔词研究综述作者:冯淑然王雪来源:《牡丹》2018年第27期在中国词史上,姜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词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姜词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并有所突破。

近五年来,姜夔词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姜夔词词序研究、音乐研究、艺术特色研究、思想内容研究、传承关系研究以及对比研究等。

其整体特点为全面开拓,研究视角多元,成果颇丰,当然也还存在薄弱之处,需要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通晓音律,能自度曲,历来学者对其人其词有诸多品评。

杨慎言其于“南宋至负盛名”,其词“不减清真乐府”;薛砺若视其为“南宋词的开山大师”。

经相关检索及资料查阅发现,近五年(2013-2017),仅中国知网发表的相关论文有171篇,可见当今学者对姜词关注度之高。

本文试图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综述,以梳理五年的研究成果,发现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信息奠定基础。

一、关于姜词思想内容研究“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是姜夔对艺术的追求,其词即是对这种追求的印证。

姜词中所呈现的不仅是词人瞬间的情感体验,也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

吴梅的《中国戏曲概论·词学通论》,姜词大多表达了他对国家处境的幽愤之情,只是其词感慨全于虚处无迹可寻。

罗欢的《家国之痛,沦亡之悲——从李清照,姜夔词看心路历程之异同》将李清照与姜夔作比,言二人均经历家国破灭,共有时代之悲哀、亡國之悲、家破之痛,但姜之于李多了几分于己于国的无奈。

吴莉莉的《狷行人生路——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人格美学取向》,从美学角度将姜之人格以“狷介”界定,言其人生之路与其人格相矛盾。

才华横溢却布衣终生,心性高洁却仰人衣食,由于缺乏驰骋疆场的机遇与豪情,只能在词中底吟徘徊。

赵维江、谷卿的《“清空”“骚雅”内涵新释——以张炎姜夔之词学为中心》反言,“骚雅”决定了姜夔独特的抒情方式,塑造了姜夔狷洁的文化人格。

张艳姝的《姜夔诗词“无我”与空灵的禅悦之风》,将姜词“空灵”的艺术特色归于佛禅精神,由此衍生出姜夔所具有的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

“野云孤飞”姜白石——浅析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野云孤飞”姜白石——浅析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野云孤飞”姜白石——浅析姜夔词的艺术成就周杰词,始于晚唐而盛于两宋。

纵观两宋词坛纷纭,名家辈出蔚为大观,姜夔就是其中颇具分量的一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集》等著作传世。

他一生清贫自守,工诗词、精音乐、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为深厚,是宋代继苏轼之后又一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早年师从千岩老人萧德藻,而后广为交游,往返羁滞于江淮湖杭之间,不攀权贵,人品高洁,虽是“终生布衣”,却凭借杰出的艺术才华和绝似“晋宋雅士”的人格魅力,在当时即得到了杨万里、范成大、尤袤、辛弃疾等一批文坛大家的高度肯定,受到“长短句妙天下”的普遍称赏,名声震耀一时。

姜夔现世存词较少,但他却仅凭87首词作,以其极高的艺术质量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奠定了词坛大家的历史地位。

现代词学的奠基人夏承焘先生在《论姜白石的词风》中认为:“白石在婉约和豪放两派之外,另树‘清刚’一帜,以江西诗瘦硬之笔救周邦彦一派的软媚,又以晚唐诗的绵邈风神救苏、辛派粗犷的流弊。

……白石在苏辛、周吴两派之外,的确自成一个派系”。

在南宋“复雅”词学风尚的背景下,姜夔词克服了婉约派与豪放派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以健笔写柔情,开创出“清空骚雅”的词风,在当时即倍受推崇。

随着姜夔词的迅速传播与接收,宋末元初的史达祖、高观国、吴文英、蒋捷、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一批词人自觉继承白石衣钵,对姜夔词及其词风的吸收与借鉴逐渐演绎为一种时代风尚和审美主流。

进而形成的“姜张词派”更是发展成为宋末元初词坛最具影响力的一个词派,其影响直至元代中期。

在为数众多的姜派词人中,又以张炎的成就最高,他不仅在词作上“瓣香白石”,更重要的是在词论上总结了姜夔词的特点,并提出了以“清空”意境和“骚雅”格调为作词的最高审美评价,将“词以意为主”作为填词的最高准则。

在《词源》中,张炎认为“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把姜夔词作为词美的典范。

他用“野云孤飞”比喻白石词的清峭拔俗,“去留无迹”则说白石词的空灵澹宕,两者共同构成了白石词意境风格完整性的特点。

姜夔艺术美学思想述评

姜夔艺术美学思想述评

姜夔艺术美学思想述评作者:陈华萍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第08期姜夔(约1155~约1221年)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江西鄱阳人,是宋代著名的诗词作者和艺术理论家。

作为一个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并提出“四维诗美学”“四妙诗美学”和“诗歌辞意论”等诗歌美学思想。

在词的创作方面,他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值得重视的是,在其理论著作中包含丰富的艺术美学思想,其中对书法艺术,姜夔发表了许多看法,有的涉及书法艺术的核心问题,有的涉及书法艺术的技术性问题。

一、书法艺术法则的根本依据关于书法艺术法则,姜夔指出,其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

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耶,类有科举习气。

颜鲁公作《干禄字书》,是其证也。

矧欧、虞、颜、柳,前后相望,故唐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

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

面多者宜瘦,少者宜肥。

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

或者专喜方正,极意欧、颜;,或者惟务匀圆,专师虞、永:或谓体须稍扁,则自然平正,此又有徐会稽之病;或云欲其萧散,则自不尘俗,此又有王子敬之风,岂足以尽书法之美哉?(《佩文斋书画谱》卷7《续书谱、真书》)以上三种观点,其中两种观点他不同意:一种是以整齐一律为美的艺术法则,一种是以任性而发为美的艺术法则。

他所同意的是“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的艺术法则。

怎样算是‘各尽字之真态”呢?也就是他所说的“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而书法艺术创作者应该依据文字之天然本真之形态,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当大则大,当小则小,当斜则斜,当正则正,当疏则疏,当密则密。

21世纪以来姜夔词序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姜夔词序研究综述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21世纪以来姜夔词序研究综述蒋梦婷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中最独到的便是他的词序。

姜夔以艺术散文的笔法写词序,使其题序具有高度的美文特色,富有文学史价值。

目前学界对于姜夔词序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姜词题序本身的艺术性、词序与词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词人题序的对比三个方面述评目前关于姜词题序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广大姜词研究者提供些许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姜夔;词序;述评[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97-01姜夔以极富散文艺术特色的词序在词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其词序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价值,为历代宋词研究者所关注。

在夏承焘先生所编的《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中收录姜夔词84首,其中有题序的作品有72首,除去共一总序的部分,有序37篇,只有3篇没有题序,是宋代词家中题序最多的一位。

故现将目前学界的姜词题序研究成果分三个方面述评如下:一、姜词题序本身的艺术性最初在研究姜夔词序的艺术性时基本都是先将其题序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简单的分析,例如傅明善在《白石词序赏析》一文中将姜夔词序分为四类进行分析评价,认为姜词题序除艺术上的探求外很大一部分不具有现实意义。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来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除了内容以外包括语言、审美等其他方面的艺术性,例如赵晓岚的《论宋词小序》、周京艳的《姜夔词序的散文美》、吴平一《姜夔词题序研究》。

赵红的《姜夔词序探讨》、朱少山《白石词题序研究》,袁向彤的《姜白石词序研究》在姜词题序内容之外还针对词序具有的散文审美境界和韵味、词序涉及音乐知识和理论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聂军亮在《姜夔词序的审美分析》一文中从形式和审美意象两个方面对姜词题序进行了解析,认为姜夔词序在形式上“骈散交错”,“尽显语言张力。

”在意象上具有多层次多色彩的特点。

21世纪以来姜夔词序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姜夔词序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姜夔词序研究综述作者:蒋梦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5期摘要: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中最独到的便是他的词序。

姜夔以艺术散文的笔法写词序,使其题序具有高度的美文特色,富有文学史价值。

目前学界对于姜夔词序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姜词题序本身的艺术性、词序与词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词人题序的对比三个方面述评目前关于姜词题序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广大姜词研究者提供些许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姜夔;词序;述评[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1姜夔以极富散文艺术特色的词序在词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其词序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价值,为历代宋词研究者所关注。

在夏承焘先生所编的《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中收录姜夔词84首,其中有题序的作品有72首,除去共一总序的部分,有序37篇,只有3篇没有题序,是宋代词家中题序最多的一位。

故现将目前学界的姜词题序研究成果分三个方面述评如下:一、姜词题序本身的艺术性最初在研究姜夔词序的艺术性时基本都是先将其题序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简单的分析,例如傅明善在《白石词序赏析》一文中将姜夔词序分为四类进行分析评价,认为姜词题序除艺术上的探求外很大一部分不具有现实意义。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来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除了内容以外包括语言、审美等其他方面的艺术性,例如赵晓岚的《论宋词小序》、周京艳的《姜夔词序的散文美》、吴平一《姜夔词题序研究》。

赵红的《姜夔词序探讨》、朱少山《白石词题序研究》,袁向彤的《姜白石词序研究》在姜词题序内容之外还针对词序具有的散文审美境界和韵味、词序涉及音乐知识和理论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聂军亮在《姜夔词序的审美分析》一文中从形式和审美意象两个方面对姜词题序进行了解析,认为姜夔词序在形式上“骈散交错”,“尽显语言张力。

”在意象上具有多层次多色彩的特点。

姜夔自度曲风格探析

姜夔自度曲风格探析

姜夔自度曲风格探析
姜夔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和乐理家,被誉为“夔子”。

他擅长作曲、演奏以及乐
理方面的研究,对于南宋时期的音乐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姜夔的音乐作品以曲调优美、节奏明快而著称。

他的曲风多样,从宫廷雅乐到民间曲调,从琵琶、筝、箫等乐器的独奏到合奏,他的音乐作品涉及了广泛的风格和音乐形式。

在宫廷雅乐方面,姜夔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大气和庄重感。

他的音乐作品多为乐律严谨
的正宫音阶,音乐旋律流畅,和谐度高。

他的《杨飞的算账》被称为南宋时期的经典之作,旋律宏大,表现了江山社稷之重和君臣忠诚之情。

而在民间曲调方面,姜夔的音乐作品传达了浓厚的民间风情。

他的音乐作品节奏明快,活泼欢快,常常用到一些音乐技巧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例如他的《声声慢》是以独特的音
调和表情来表现忧愁之情的,而《阳关三叠》则是以欢快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豪放的民间
风貌。

姜夔还探索了琵琶、筝、箫等乐器的独奏和合奏形式,创作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乐曲。

他的独奏曲《平沙落雁》以琵琶独奏为主,曲调凄美动人,给人以独特的听觉享受;而他
的合奏曲《龙凤呈祥》则是以筝、箫合奏为主,曲调雄壮,气势磅礴,表达了吉祥美好的
寓意。

姜夔的音乐作品曲风多样,Youshe, 显著的风格是雅俗共赏。

他既能创作出庄严大气
的宫廷雅乐,又能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民间曲调。

他通过使用不同的乐器、多种音乐形式和
技巧,创作出了许多动人的音乐作品,为南宋时期的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作
品至今仍被人们传唱和赞美。

姜夔与南宋文化

姜夔与南宋文化

姜夔与南宋文化在南宋时期,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度,音乐、文学、史学等方面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学者。

其中,姜夔是一位备受欢迎的音乐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对南宋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姜夔与南宋文化的关系,分析他的生平、成就、南宋文化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

姜夔的生平与成就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出生于南宋前期的一个书香门第。

他一生未曾涉足官场,专注于诗词、音乐、书法等艺术领域。

在音乐方面,他精通琴、棋、箫等多种乐器,主张“吟咏性情,莫过于琴”,将琴道与人格修养紧密相连。

在文学方面,姜夔以“清空峭拔,意在言外”的诗风著称,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

他的诗歌作品题材广泛,意境深远,反映了南宋社会的苦难和悲愤。

在史学方面,姜夔著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作品,对南宋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南宋文化的特点南宋时期,文化呈现出诸多特点。

首先,南宋文化注重内省和自我修养,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淡定。

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理学盛行,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南宋文化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国土分裂、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文化人纷纷通过诗词、文章等手段表达爱国之情,国家的命运。

此外,南宋文化还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姜夔与南宋文化的互动姜夔在南宋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的音乐作品继承了传统音乐的精华,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创新之处。

在文学方面,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反映了南宋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姜夔的艺术造诣和对音乐的热爱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南宋文化的背景又为他提供了创作灵感和素材。

在南宋文化的背景下,姜夔社会现实和人民命运,用文字和音乐表达内心的悲愤和感叹。

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南宋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时代精神。

同时,姜夔的艺术成就也影响了后世对南宋文化的认知和解读。

近三十年姜夔诗歌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姜夔诗歌研究综述
研 究也 取 得 了较 大的 进 展 , 本 文 将 对 这 些 成 果 进 行 综述 以及 分
4 5 0 0 0 1 )
析存 在 的 问题 。
关键词 : 姜 夔; 诗歌 ; 《 诗说》 ; 综述
姜夔 , 字尧章 , 自号 白 石 道 人 , 江 西 鄱 阳人 , 他少年孤贫 , 终 生未仕 , 一生转徙江湖 , 才情学 问甚高 , 于诗 、 词、 音乐 、 书法无一 不工 , 因才华出众 而“ 得盛名 于天壤间” 。姜夔著 有《 白石道 人
《 姜尧章 自序》 载“ 参政范公 以为翰墨人品 , 皆似晋 、 宋之雅 士” , 姜 夔 的雅 士 性 格 , 清 客 身 份 使 其 追 求 潇 洒 自由 、 超 脱 功 名利 禄 的神 仙般 的生 活 。 他 的 《 三高祠》 : “ 越 国霸 来 头 已 自 , 洛 京 归後 梦 犹 惊 。 沉 思 只羡 天 随 子 , 蓑笠 寒江过 一生 ” … 就 表 明 自己向往范蠡、 张翰 、 陆龟蒙 的隐士生活 , 追求 内心 的恬淡 与 自 由, 所 以晚年的诗风跟他 的经历有关 , 高雅淡远 。在关照姜夔探 求创作道路 的同时 , 注重其诗词风格 的转变 , 从文学作品和年谱 出发 , 探 索 他 转 变 的轨 迹 , 这 为我 们 的 研究 提 供 了新 的 角度 。 ( 2 ) 关 于 姜夔 诗 歌 思 想 内 容 的 研 究 。 姜 夔 的诗 歌 多 咏 物 抒 怀, 交游唱和 , 感慨身世等 , 学 术 界 多认 为 姜 夔 的 诗 歌 表 现 出 一 定程度的唯美 和形式主义倾 向 , 甚至姜夔抒 发 自身失意愁 苦的 诗歌也被认 为带有颓废主义色彩 。 谭子泽认为 , 虽然姜夔很少有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 但 是 他 往 往通 过 黍 离 之 悲 , 咏 物 怀古 , 委婉 的表 达 出 家 国 之 思 以 及 对现实的关 注。在此基础上 , 吴小 丽在《 姜 白石诗 歌略论》 川 中 进 一 步 从 咏史 、 咏物 的角 度 去 分析 姜 夔 诗 歌 中 的现 实 主 义精 神 。 姜夔往往借古 言今 , 在叙写 兴亡 之感 的时候流露 出家 国之 思。 《 同潘德久作明妃诗》 用昭君出塞的典故 , 来 比喻靖康之 变后 宫 北迁的现实 , 这在他 的词《 疏影 》 : “ 昭君不顾 胡沙远 , 但暗忆 江 南江北” 中也有体现 。孙玄 常认 为: “ 白石所作 , 唯 以明妃远 嫁 匈奴为恨 , 深 寓故 国之 思 , 殆为 陷虏 臣妾 而作 , 故拳 拳君 国乃 尔。 ” 咏物面 目下 的政治诗主要体现在 自石 化实为虚 , 运用 比

《姜夔:南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姜夔:南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姜夔:南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引言姜夔(1097年-1155年),字实之,号济南,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化人物和官员。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对文学、音乐等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姜夔在南宋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活动经历1.出生和家庭背景:•姜夔出生在一个有学问背景的家庭,父亲是著名音乐家。

•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展现出在音乐、书法和绘画方面的天赋。

2.官职和政治活动:•姜夔进入官场后,先后担任过吏部尚书、右司谏、左司郎中等职位。

•他在公务上表现出了高度聪明才智,并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3.文学成就:•姜夔擅长诗词创作,有许多作品广为流传。

他以其深情厚意、优美清新的作品风格受到当时文坛界的赞赏。

•他还著有散文集《麟角楼集》,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4.音乐才华:•姜夔对音乐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浣溪沙》和《秋塞调·沉吟钟》等。

•他的音乐作品以其悠扬动人的旋律和深远意境而受到广泛赞誉。

5.学术贡献:•姜夔在文化领域也有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古代乐理方面。

•他系统总结了唐代以来的音律理论,将其编成书籍传世,并对后世音乐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影响与遗产1.文化传承:•姜夔在南宋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诗词和音乐作品对当时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创作风格被后来的文人纷纷效仿,形成独特的艺术流派。

2.学术影响:•姜夔对于古代音律的研究和总结,对后世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他的著作被后人广泛参考,并为乐理学和音乐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3.音乐影响:•姜夔创作的音乐作品在南宋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被后人传颂流传至今。

•他的音乐风格与曲调设计为后世诸多文化艺术形式提供了灵感。

结论姜夔是南宋文化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文学、音乐和学术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奉献精神,成为南宋时期文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之一。

姜夔通过自己的才艺和学术贡献,留下了深远影响,并为后世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姜夔自度曲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研究——以《鬲溪梅令》等四首作品为例

姜夔自度曲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研究——以《鬲溪梅令》等四首作品为例

姜夔自度曲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研究——以《鬲溪梅令》等四首作品为例姜夔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和唱曲家,他创作的曲子琴韵婉转、声情并茂、雅俗共赏,受到了广大乐迷的喜爱。

其中,他自度的音乐作品更是独具特色,体现了他的艺术水平和创造力。

一、《鬲溪梅令》《鬲溪梅令》是姜夔自度的代表作之一,其特点如下:1.曲调优美。

该曲融汇了南音和北音的特色,曲调优美婉转,表情自然、流畅。

这也是唐代音乐风格的一大特点。

2.旋律多变。

《鬲溪梅令》旋律繁复,采用了多种音域,独具匠心。

尤其是后半部分,以变调为主,将其音乐形式发挥到了极致。

3.表达感情深厚。

这首曲子是以鲜花为主题,通过深度诗意的歌词表达出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曲调和歌词的配合非常默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夜泊牛渚怀古》《夜泊牛渚怀古》是另一首著名的姜夔自度曲子,具有以下艺术特征:1.突出单一主题。

该曲聚焦于历史、文化和情感等领域中的一个主题,突出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气氛和文化内涵。

2.结构巧妙。

该曲由三段组成,前面两段都是怀古特色比较浓厚的旋律,而最后一段则是悠扬的旋律,将整首曲子的结构安排得很巧妙。

3.表达情感深刻。

这首曲子通过细腻的音乐表达和简练的歌词,表达了音乐家对故国的思念和忧虑,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每一句歌词都凝聚了深深的情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音乐中。

三、《谒金门》《谒金门》是一首典型的五绝调,具有以下艺术特点:1.曲调平稳。

这首曲子采用了五声平调,简洁明快,非常适合表达深刻的情感。

2.结构简练。

整首曲子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前半段和后半段。

前半段是引子,后半段是主题,简洁明了,结构紧凑。

3.歌词表达情感深厚。

歌词表达了作者对昔日风光的怀恋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四、《洞仙歌》《洞仙歌》是姜夔自度的一首婉转动听的乐曲,其艺术特征如下:1.曲调婉转。

《洞仙歌》选用了五声调式和六声调式相互交替的旋律,音调流畅婉转,起伏跌宕,给人以美妙的感受。

姜夔自度曲研究述评

姜夔自度曲研究述评

第28卷㊀第4期Vol.28㊀No.4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20年4月Apr.2020姜夔自度曲研究述评宁㊀萌(淮南师范学院泉山校区音乐学院,淮南232038)摘㊀要:姜夔自度曲自诞生以来,就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无穷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研究者的瞩目,论者如云㊂从宋末的滥觞到元㊁明两朝的沉寂,从清代的复兴到民国以来的繁荣,数百年来,姜夔自度曲的研究绵延不断,时冷时热㊂各路方家见仁见智,褒贬不一㊂延至当代,更呈现出视野开阔化㊁方法多样化㊁领域专业化的研究局面㊂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在取得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值得后来研究者反思与展望㊂关键词:姜夔自度曲研究;滥觞期;沉寂期;复兴期;繁荣期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8626(2020)04-0081-03㊀㊀姜夔(1155-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词人㊁音乐家㊂其词自成一家,在当时就受到了杨万里㊁范成大㊁辛弃疾等名人大家的推赏㊂他创作了许多音乐性与文学性皆精美的 雅词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㊂姜夔一生精通音律,创制了许多自度曲,在其著作‘白石道人歌曲“中留下了14首自度曲,如‘鬲溪梅令“‘杏花天影“‘扬州慢“‘长亭怨慢“‘淡黄柳“‘石湖仙“‘暗香“‘疏影“‘惜红衣“等㊂数百年来,姜夔自度曲受到历代词论家的热切关注和精心研究,颂者如云,批评者也不乏其人㊂见仁见智,各有千秋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留有一些遗憾㊂笔者经过细致梳理,将姜夔自度曲的研究试分为滥觞期㊁沉寂期㊁复兴期与繁荣期几个阶段㊂一㊁滥觞期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原来的乐典散落,民间音乐艺术崛起㊂为改进当时较混乱的音乐生活局面,姜夔向朝廷献‘大乐议“‘琴瑟考古图“‘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希望复兴宫廷音乐㊂显然,他 对胡乐㊁夷音的鄙视和排斥,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意识,总结溺夷音而荒政的历史教训,以 复雅 求宋词与国事的中兴 ㊂[1]虽然姜夔之举没有为朝廷所重视,却为后人提供了一份了解当时音乐状况的可贵资料,也更促使他将对音乐的热爱贯注于他的词作之中㊂他的词作特别是自度曲在当时就受到文人大家的推崇,正如宋末词人兼词学理论家张炎在‘词源“中所言: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㊂ 又云: 白石词如‘疏景“‘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㊂ [2]不仅如此,张炎在‘词源“中很多地方以姜夔自度曲为例对词的字法㊁句法㊁章法㊁格高㊁用典等方面进行了讨论㊂比如论用典,他认为: 词用事最难,要体认著题,融化不涩 白石‘疏影“云: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用寿阳事,又云: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下归来,化作山花幽独 用少陵事,此皆用事,不为事所使㊂ [3]可以说,张炎开启了对姜词(自度曲)研究的肇端,并从此为以后各家对姜词的研究定下了基调 清空骚雅 ㊂张炎之所以如此推崇姜夔,一方面,姜词特别是自度曲确有独到之处,艺术水平极高㊂或者说,姜夔的创作与张炎的词学理论主张相合,易产生强烈的共鸣;另一方面,张㊁姜二人相似的不幸身世以及姜夔与张家不寻常的渊源(姜夔与张炎祖辈张鉴㊁张镃皆挚友),也使得张炎的情感天平偏向了姜夔㊂应该说,张炎的研究加入了一定的感情色彩,有点爱屋及乌的味道㊂而同是宋末的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之‘论姜词得失“中却委婉地指㊀㊀收稿日期:2019-11-28基金项目:淮南师范学院2017年教育厅人文重点课题 王志信声乐作品中女性音乐形象的研究 (2017SK27)㊂出了不足: 姜白石词清劲知音,亦未免有生硬处㊂ [4]由上观之,滥觞期对姜夔自度曲的研究源于南宋末年的张炎,并且是从文学性这一层面将自度曲置于整个姜词之中进行了面貌描摹㊂二㊁沉寂期元㊁明两代的词学批评处于凝定期㊂数百年间词学理论飘零,而语及姜词者少之又少㊂细数之,元代陆辅之‘词旨“中有对姜夔的数语简介, 精通音律,庆元中,上乐书,请定雅乐,有阻之者,仅免解,以布衣终老江湖,文章诗歌,盛称于时,词尤卓绝 ㊂[5]明代词学理论家杨慎则在其著‘词品“中对姜夔评价道: 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周美成不能及者,善吹箫,自制曲,初则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音律云㊂ [6]陆辅之㊁杨慎二人的寥寥数语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精通音律已成为姜夔的一个标签㊂换言之,姜词(自度曲)的音乐成就令人称赞㊂然而,相对于数百年的岁月长河,他们的声音是难以激起一点涟漪的㊂三㊁复兴期确切地说,对姜词研究的复兴始于清代浙西词派的兴起㊂崇尚醇雅㊁宗法南宋㊁推崇姜夔㊁张炎是浙西派词论的宗旨,更为浙西派创始人朱彝尊所极力倡导㊂朱氏力主醇雅,将姜词树为创作之典范,于是便出现了 数十年来,浙西填词者,家白石而户玉田 之盛况㊂正如汪森在‘词综序“中所言: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㊂ [7]细察之,浙西一派推崇姜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姜夔 审音尤精 ㊂换言之,他们叹服于姜词高雅的音律,而姜夔自度曲无疑是其最集中地体现㊂此外,同代的先著㊁程洪在‘词洁“中对‘扬州慢“‘暗香“的评析,邓廷桢在‘双砚斋词话“中对‘扬州慢“‘长亭怨慢“的评析,冯煦在‘蒿庵论词“中对‘暗香“‘疏影“‘淡黄柳“等曲的评析,都流露出了由衷的赞赏之情㊂然而,在一片颂扬中也夹有异声㊂常州词派的周济对姜词颇有微词,他认为姜词在内容方面意不深㊁义不原㊁情不真, 如明七子诗,看是高格响调,不耐人细思 , 只字句上著功夫,不肯换意 ㊂[8]而且,他还认为姜词过于偏重音律,有形式主义倾向, 专恃磨砻雕琢,装头作脚,处处妥当 ㊂周济之语虽不乏偏激,但也道出姜词(自度曲)的一个不足,即偏音律,无深意㊂而同属常州词派的晚清词论家陈廷焯从思想性上对自度曲进行了深入研究㊂ 南渡以后,国势日非,白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不独‘暗香“‘疏影“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㊂特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人自不察耳,感慨时事,发为诗歌,便已力据上游,特不宜说破,只可用比兴体 ㊂[9]显然,陈氏从上述两首词中找到了强烈的家国身世之感㊂这一观点在张惠言‘张惠言论词“㊁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㊁周尔墉‘绝妙好词评“以及后世学者愈平伯‘唐宋选释“㊁唐圭璋‘唐宋词简释“[10]中皆有类似表述㊂如果说陈廷焯等人过多地从自度曲思想内涵上进行挖掘并被人讥为有牵强附会之嫌的话,而晚清另一词学大家刘熙载则更折服于自度曲的艺术性,他认为: 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㊂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㊂ 诚哉斯言,姜夔虽终身布衣,长期寄身于富贵之家,但人品清高,胸襟狷介,毫无一般清客之类的媚态, 襟怀洒落,如晋㊁宋中人 ㊂他一生大多在江南城市中度过,接触的都是清雅之士,词中所写大多为远离尘嚣的清幽雅致境界,清虚空灵㊁淡远,即使涉及歌妓舞女,也调雅韵高,不涉艳俗㊂这就决定了其词之清㊁之雅㊂更值得一提的是,有清一代,曾有人对姜夔自度曲的词谱进行了专门研究,如方成培‘香研居词尘“㊁戴长庚‘律话“㊁张文虎‘舒艺室余笔“等,其彰显了自度曲研究的专业化倾向㊂王国维论词,词的文学性要重于音乐性,他认为周邦彦㊁姜夔以降的南宋词人,宅心于词的音乐性和形式技巧上,是迷失正途㊂特别是那些深受词家好评的自度曲在他的眼中只能算作二流, 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一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11], 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 [12], 白石写景之作,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13],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㊂[14]正如唐圭璋‘评人间词话“所言, 白石天籁人力,两臻高绝,所写景物,往往体会入微,而王氏以隔少之,殊为皮相㊂ [15]深而28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年究之,这是与王国维 尊崇五代和北宋,贬南宋的词史观 是分不开的㊂概言之,复兴期的姜氏自度曲研究因具有批判色彩而显得多姿,尽管有些观点因失据而显得牵强㊂同时,随着王朝的消亡,个体思想意识的觉醒,也预示着充满理性和思辨性研究的到来㊂四㊁繁荣期民国以来,思想的解放大大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姜夔自度曲的研究也呈现出专业化㊁多元化的繁荣局面㊂承前所述,唐圭璋在评‘人间词话“中驳斥了王国维对姜夔自度曲的偏见㊂他认为: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极写扬州乱后荒凉景象,令人哀伤,何尝有隔 ,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皆从山容㊁云意体会出来,极细切㊁极生动,岂能谓之为隔? ‘长亭怨慢“写别词云: 日暮㊂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㊂韦郞去也,怎忘得㊁玉环分付㊂第一是㊁早早归来,怕红萼㊁无人为主㊂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㊂ 变深情缱绻,笔妙如环㊂其他自度名篇,举不胜举㊂而‘暗香“‘疏影“两词借梅寄意,怀念君国,尤为后生所传诵㊂ [16]由于姜是自度曲时代 到了白石已经一步一步地向下走了㊂因为词在最初是大众的,到了白石变为个人的;虽然个人的不见得比大众的坏,但最低限度是个人的了㊂ [17]此话虽有偏激,但再次道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即过强的音乐性局限了词的发展㊂但反过来说,自度曲完美的音乐性已得到众家的肯定,正如松如在‘白茶斋说词“所言, 南宋作者,究心倚声 最高为姜尧章,‘词品“谓其高处有美成不能及者,多自制曲 深合歌以永律谐声之道,此其所以集大成也㊂ [18]不过,上述诸人多从宏观角度就自度曲的音乐性进行概括,而从音乐角度进行深入研究㊁具有专业性倾向的则有:唐兰的‘白石旁谱考“,夏承焘的‘白石道人歌曲校律“‘姜夔词谱学考绩“,丘琼荪的‘白石道人歌曲通考“,杨荫浏㊁阴法鲁的‘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19]等专著㊂显而易见,繁荣期的姜夔自度曲研究视野更加开阔㊁领域更加广泛㊁角度更加特别㊁方法更加多样,呈现出鲜明的专业化㊁多元化倾向㊂不过,除去特殊年代所浸染的意识形态影响,还有一些研究现象值得反思,还有一些空白需要填补㊂五㊁反思与展望首先,研究者要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不能以今人视古人㊂比如,对于名曲‘暗香“‘疏影“两词,论者习惯于从家国㊁政治的角度去解读,并且言之凿凿㊂如果研究者是一名封建王朝的士大夫,尚情有可原,但若处于现当代,则应反思其合理性与否了㊂其次,研究者要禀承客观公正之原则,不能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㊂捧杀和棒杀都是非理性的评判㊂有清一代,由于浙西词派的尊崇,姜词受到了极大的颂扬,成为很多人的词学范本,不利于对姜词理性的评析㊂而王国维一反众论,将其批得体无完肤,其论固然给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有值得肯定之处,实际上却走上了另一个极端㊂另外,建国以来在文学领域贯注的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也大大影响了研究的客观性㊂最后,研究者的素养尚需提高㊂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姜夔自度曲,都必须具有该领域深厚的学识㊂比如:词学,需具备词律㊁词调㊁句调以及词史知识;音乐学,决不能简单地以现代乐理去观照,因为现代乐理多来自西洋,自度曲则属于中国古典音乐,探寻古代音乐的发展历史㊁析清东西方音乐的异同则对于解读研究姜夔自度曲不无裨益㊂总之,姜夔自度曲的研究视野还要更开阔,研究成果不能局限在文献整理与资料考据㊁词曲笺注㊁作品赏析㊁音乐研究等方面,而应广泛借鉴㊁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针对时代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见解,形成科学的研究体系㊂唯如此,我们才能迎来姜夔自度曲研究的辉煌㊂参考文献:[1]㊀方智范,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著.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76. [2][3][4][5][6][7][8][9]㊀唐圭璋,编.词话从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259,261,278,301,491,3962, 1634,3797.[10][宋]姜夔,著.陈书良,笺注.姜白石词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7):135.[11][12][13][14]王国维,著.周兴陆,毛文琦,注评.人间词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5):24,132,138,152. [15][16][17][18]张璋,职承让,张骅,张博宁,编纂.历代词话续编(下)[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11):921,921-922, 1280,1336.[19]邓红梅,侯方元,著.南宋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8):288.(责任编辑:谢蓓)38第4期宁㊀萌:姜夔自度曲研究述评。

最新 “清空的旋律”——关于南宋姜夔自度曲的研究-精

最新 “清空的旋律”——关于南宋姜夔自度曲的研究-精

“清空的旋律”——关于南宋姜夔自度曲的研究一、姜夔的生平简述及创作总论“除却乐书谁殉葬?一琴一砚一兰亭。

”这是苏洵在《到马塍哭尧章》一诗中对一名杰出南宋音乐家、词人死后情景的凄惨描述。

这个生前擅写词,晚景凄凉堪比柳永者就是——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

他早年丧父,贫困潦倒、一直靠他人接济;他博学多才,却屡试不第、布衣一生,但性情高洁,广交朋友,曾被人和魏晋间人士相提并论,死时,贫困潦倒到不能出殡的地步,是靠一些友人出资,才被安葬在钱塘门外的西马塍。

然而就是这样物质贫瘠的姜夔,却留给我们很多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

姜白石多才多艺,在诗、词、书法、音乐等领域均有建树。

其中当属词的成就最高。

他的词主要收集在《白石道人歌曲》中,共八十多首。

姜夔精通音乐,喜欢自度曲(即自己创作新曲).在这八十多收词调作品中,就有十几首是他的自度曲。

尤其难得的是,在宋词音乐大多业已失传,只有文字部分尚且遗留的今天,姜夔的十四首自度曲竟然注有旁谱[2],是我们研究宋代词体歌曲较为可靠的宝贵资料。

二、姜夔自度曲歌词部分(部分)的特点歌词是自度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度曲的歌词和曲调的关系就好比文学和音乐这对姊妹一样,是紧密不可分割的,缺一不可。

然而,前辈音乐家研究自度曲时,往往忽视了对歌词部分的分析。

谈到姜夔自度曲歌词的时候,不妨借鉴一下文学家们的观点。

南宋张炎曾这样形容姜夔的词:“词要清空,不要质实。

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味。

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3]既然张炎将姜夔的词的特点评价为“清空”和如“野云孤飞”,那么究竟什么是清空,什么是“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呢?清空是词的风格术语,意同清虚、清刚、清健、空灵等。

在《宋词大辞典》中为清空、清刚这一风格下了这样的定义:清刚即“清劲刚强,词的风格术语。

不少词论家认为,清刚(或曰清健、清空、清虚、空灵等)是宋词婉约、豪放之外的第三主要风格,它介于两者之间,严求格律、讲求词法,不象婉约风格那样纤弱香软,亦不能作豪放派的壮词宏声,如山中白云,如盘空清气,高远峭拔,清虚骚雅、空灵清健,姜夔、张炎的词风可视为这一风格的代表。

姜夔的研究综述论文

姜夔的研究综述论文

姜夔的研究综述论文姜夔的研究综述论文崔海正先生于1997年初发表的《近十年姜夔词研究述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月)对1987年至1996年近十年的姜词研究作了详尽和精辟的论述。

本文对1997年至1999年世纪末三年的姜词研究作一简单回顾。

近三年关于姜夔的研究论文多达30篇。

相比1987年至1996年这十年的20余篇,可谓多矣!这表明姜夔正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姜词题序的研究。

姜词现存约84篇,除3篇外,其他皆有题序。

其中长序31篇,短序包括词题50篇。

20世纪末期的几年时间里,关于姜词题序的研究论文达4篇之多,约占总数的1/9。

其中论述新颖的是陈洁的《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

陈文指出姜夔词的题序创作之所以典型,不仅在它数量多,更因为词人对这一文体所倾注的浓厚兴趣和真挚的感情。

特别指出81篇题序只有一些词题和短序在作词之前完成,而长序则多作在词作完成之后,甚或是后来补作而成。

作者还运用统计的方法,发现在姜词中,长序与慢词、自制曲、短序和小令形成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

即慢词、自制曲多用长序,令词多用短序。

姜夔制作题序的目的,已超出了单纯记录创作经过、缘起的藩篱,而把自我情感的酝酿过程置于重要地位。

题序与词的关系,由外而内,呈现出一种感情上的关联。

陈文接着指出作者对制词的缘起、思路的提示和情感基调的铺垫,使题序成为一条深入理解词作相对可靠的捷径。

其同时也指出了词序的弊端,认为两者互相重合,令人生倦;同时有少数词的情调与题序也不完全一致。

最后作者认为,当读者跟着序文的线索读完全词之后,便会觉得不过如此,失去了在神秘状态中探求未知数的成就感。

词的多义性和隐喻性才是具有魅力的源泉。

因此,当词与题序产生矛盾时,研究者应回到原文。

姚大勇的《姜夔词小序研究》(《新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认为姜词小序内容不拘一格,文笔轻灵活泼,多富自然之趣。

论姜夔自然含蓄的诗歌风格及其成因

论姜夔自然含蓄的诗歌风格及其成因

论姜夔自然含蓄的诗歌风格及其成因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人,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

在南宋文学史甚至于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姜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很多人看来,他的这种地位主要体现在他在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而得出姜夔的成就就只体现在词的创作上。

本文将从姜夔诗歌的抒情方式及意象选择的角度来论证其诗歌具有自然含蓄的风格,并探究姜夔自然含蓄诗歌风格的形成原因。

一、姜夔自然含蓄诗风的体现(一)抒情方式姜夔在诗歌创作中多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

首先,他善于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蕴含在一系列自然景观中,使他的古体诗自然流畅而不圆滑,律诗和绝句精致又不显得雕琢,比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之一: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除夕归途中的一幕,展示了冬天将要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画面。

第一句话写在路堤上的美丽风景,“雪半销”显示了早春的信息,因此可以看到路堤上的细草,又因为是细草,所以草的长势才是“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实地描写出草的状态,点出季节特征,也展现出了草的生机勃勃。

第二句虽然写的是眼前的自然之景,表达的却是作者的主观感觉,这两个句子巧妙地结合了诗人的主观歌词和客观描写,并且在表达感情方面极其微妙而且层次分明。

整首诗中使用的意象大多是常见的自然场景,语言简单朴实,但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态度,可谓十分自然含蓄了。

其次,姜夔还擅长借古讽今,比如他的咏史抒怀诗《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姜夔十几岁的时候,目睹了江淮地区当地的生产凋敝,风景凄凉。

他曾经感慨过“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

在这首诗中,过去的怨恨和忧虑已经变成了淡淡的惆怅,有种若有所失的感觉。

在前两个句子中,作者写下了晚云,白鹭和灿烂的星星以及巍然的山川,似乎与诗的主题没有什么联系,但正是前两句描绘出的夜景衬托出了下一句“怅望苏台柳”的苦涩与无奈,通过姑苏不变的夜景和人事的变化形成对比,用来讽刺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

姜夔词序探讨

姜夔词序探讨

姜夔词序探讨
姜夔词序是指姜夔的文学作品中形式流畅,语言富有韵致的押韵方式,既受唐
诗词的启发,又有其巧妙的创新安排,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该词序存在了两千多年,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晚唐诗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它是一种严谨而有条理的文学体式,它利用元音连用的手法,把注重逻辑精准
性的传统文学表达方式和押韵形式的灵活性完美结合,使文字既可以表达思想概念,也可以充分展示其优美的韵律音乐,可谓韵脚和言语的绝妙结合,意境宏广,恬淡古朴,在文学表现类型上多样异彩,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姜夔词序还具有方法论意义,这其中建构了结构性排列语言规则,支持
了一种精致有序的文字构造,有助于艰深与复杂的语言理论体系,可以实现语言统一且精准的结构描述和抽象表述的双重浏览。

因此,姜夔词序是文学语言与技术性观念结合的一种文学美学,既吸收了传统文学的优美,又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语言理论精髓,是我们探究古典文学并解析其本质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 摘要:姜夔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 摘要:姜夔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摘要:姜夔是南宋词坛的一代巨匠,也是继苏轼后一位难得的全才。

他善书法,精通音乐,在诗词理论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词,成就最高,被张宗橚誉为“文中之昌黎,诗中之杜少陵”、朱彝尊称说“词莫善于姜夔”。

他的词清新空灵,幽远高妙,浑厚骚雅。

他喜用健笔来写柔情,更把音乐和词融于一炉,韵律感极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蕴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

他的词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奠定了他在中国词坛一代宗师的地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词坛文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 姜夔词美学意蕴浑厚骚雅清空On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Jiangkui’s PoetrySummary : Jiangkui is a literary master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also in the literary circles of Su Shih's. He good calligraphy, good music, poetry theoretically have high attainments, and in particular word,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was hailed as "text of Changli, wrote the Dushaoling", "word Mok good Jiangkui." His words fresh ink, music Gaomiao, simple and honest show Nga. He wrote Sun Hei in Kin-to, but the music and words into a furnace, a sense of rhythm comes, giving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enjoyment of the us, combined with the rich aesthetic subjects. His words with unique aesthetic subjects and laid him in the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word Tan generation master attracted batch after batch of the literary circles words, the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Keyword : Jiangkui Poetry; Aesthetic Connotation;S impicityand honesty; Refinement ; Empty and clear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故称姜白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夔研究综述
崔海正先生于1997年初发表的《近十年姜夔词研究述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月)对1987年至1996年近十年的姜词研究作了详尽和精辟的论述。

本文对1997年至1999年世纪末三年的姜词研究作一简单回顾。

近三年关于姜夔的研究论文多达30篇。

相比1987年至1996年这十年的20余篇,可谓多矣!这表明姜夔正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姜词题序的研究
姜词现存约84篇,除3篇外,其他皆有题序。

其中长序31篇,短序包括词题50篇。

20世纪末期的几年时间里,关于姜词题序的研究论文达4篇之多,约占总数的1/9。

其中论述新颖的是陈洁的《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

陈文指出姜夔词的题序创作之所以典型,不仅在它数量多,更因为词人对这一文体所倾注的浓厚兴趣和真挚的感情。

特别指出81篇题序只有一些词题和短序在作词之前完成,而长序则多作在词作完成之后,甚或是后来补作而成。

作者还运用统计的方法,发现在姜词中,长序与慢词、自制曲、短序和小令形成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

即慢词、自制曲多用长序,令词多用短序。

姜夔制作题序的目的,已超出了单纯记录创作经过、缘起的藩篱,而把自我情感的酝酿过程置于重要地位。

题序与词的关系,由外而内,呈现出一种感情上的关联。

陈文接着指出作者对制词的缘起、思路的提示和情感基调的铺垫,使题序成为一条深入理解词作相对可靠的捷径。

其同时也指出了词序的弊端,认为两者互相重合,令人生倦;同时有少数词的情调与题序也不完全一致。

最后作者认为,当读者跟着序文的线索读完全词之后,便会觉得不过如此,失去了在神秘状态中探求未知数的成就感。

词的多义性和隐喻性才是具有魅力的源泉。

因此,当词与题序产生矛盾时,研究者应回到原文。

姚大勇的《姜夔词小序研究》(《新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认为姜词小序内容不拘一格,文笔轻灵活泼,多富自然之趣。

姜夔拓展小序的领域,是对传统小序概念的突破,体现了词人新的词学观。

并认为姜对词小序创作的重视,实是当时推尊词体思潮的一种反映。

二、从音乐角度研究姜词
姜夔对音乐具有相当的造诣,其词作无形之中会受影响。

这四年来,从音乐角度研究姜词的论文也有4篇。

其中以赵曼初《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一文最有特色。

赵曼初首先认为姜夔词调可能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声辞配合观念;其词调正处于宋词格律由平仄规律演化为四声规律的重要转折阶段;认为姜词调具有长期的典范意义,在词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

然后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进行了研究。

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从音阶、音高、音长、音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姜词语音四声与乐音的联系形式,探求了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规律,认为词的格律形式已由平仄规律发展为四声规律,并且是宏观守平仄规律、局部守四声规律,其中体现了宋词格律的基本原则和完美标准。

该文所提供的研究结果与方法,有助于揭示汉语歌曲声辞配合的一般规律,并可为词谱学研究开辟一个联系实际歌唱的新境界。

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方式,代表着宋词歌唱的成熟的格律形式,是继周邦彦词之后本色当行的一代典范,其引商刻羽的协律技巧为元曲的格律形式精密化开了先河。

三、对单一词作的解读
近三年对姜夔单一词作进行新的解读的论文共4篇,其中三篇解读《扬州慢》,一篇解读《疏影》。

王昌伟《姜白石〈疏影〉词意臆说》(《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高恒文《姜夔〈扬州慢〉的现代阐释》(《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二文颇有新意。

对于《疏影》一词的词意历来众说纷纭。

作者从文中所用的典故着手,推断出该词确有包含国家兴亡之寄托。

王文指出词中借用了赵师雄遇梅神以及寿阳公主的故事。

赵师雄遇梅神的男主
角姓赵,而寿阳公主之梅花妆的故事发生在刘宋。

则二故事合之便寓赵宋。

认为该词包含规劝赵宋王朝珍惜现有一切的深意。

但作者最后指出,在缺乏材料的情况下,任何结论都只能是推测。

高文则试图从现代阐释学的角度对姜夔的《扬州慢》作出一种新的阐释。

指出《扬州慢》一词频繁引用前人的诗句,说明姜夔在对扬州进行“阅读”时,历史上关于扬州的各种文本制约了他对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实的一种特定的感受和理解。

但其通过《扬州慢》的写作又重扬了他所提供的对这个城市的一种新的文本形式。

作者把这首词与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周词只是巧妙地袭用了刘禹锡的诗句,而姜则成功地实现了与杜牧的对话,认为姜词在艺术上高周词一筹。

小编滑膜炎偏方编辑/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