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 讲课
雾凇的教案
雾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雾凇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学会欣赏雾凇的美丽和独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雾凇的相关知识。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和独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雾凇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了解雾凇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学会欣赏雾凇的美丽和独特。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雾凇的相关知识。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播放雾凇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雾凇的美丽和独特。
(2)介绍雾凇的形成原理和特点,使学生对雾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
(1)讲解雾凇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雾凇的相关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雾凇的观察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观察。
3. 教学活动:
(1)讲解:教师讲解雾凇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雾凇的相关知识。
(2)观察:组织学生进行雾凇的观察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观察。
(3)讨论:分组讨论雾凇的形成原理和特点,以及学生对雾凇的理解和感受。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雾凇摄影的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实践。
雾凇教学课件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雾凇的生态 价值和美学价值,提高公众的 保护意识。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雾 凇的行为进行惩罚,为雾凇保 护提供法律保障。
科学研究
开展雾凇形成机制、保护方法 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为雾凇保
护提供科学依据。
雾凇的开发利用
旅游开发
将雾凇景观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吸引游 客前来观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雾凇教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雾凇简介 • 雾凇的分类与分布 • 雾凇的观赏与拍摄 • 雾凇的科学研究 • 雾凇的保护与开发
01
雾凇简介
雾凇的定义
雾凇
雾凇是一种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自然现象,通常在冬季或初春的 早晨,在树木、草地上形成一层
白色的霜花。
形成原理
当气温下降到冰点以下,水蒸气遇 到冷空气会凝结成冰晶,附着在物 体表面,形成雾凇。
01
02
03
04
美丽壮观
雾凇的形状和颜色都非常美丽 ,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短暂易逝
雾凇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 一旦条件改变,雾凇就会迅速
消失。
具有科学价值
雾凇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是 气候、环境等科学领域研究的
重要内容。
具有文化价值
在中国等东亚地区,雾凇被视 为一种自然奇观,被广泛描绘 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
世界分布
除了中国,雾凇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分布,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其中,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雾凇保护区之一。
03
雾凇的观赏与拍摄
最佳观赏时间
清晨时段
清晨是雾凇形成后最美丽的时刻 ,此时阳光透过薄雾,将雾凇的 晶莹剔透展现得淋漓尽致。
雾凇课件第一课时课件
欢迎来到雾凇课程的第一课时!在本课中,我们将介绍雾凇,学习如何观察 和拍摄雾凇,以及雾凇的保护。准备好迎接美妙的雾凇世界吧!
一、介绍雾凇
什么是雾凇
覆盖在植物表面上,形 成冰晶的景象。
雾凇的形成原因
雾凇的形成需要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通常发生在低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如冬季的寒冷 地区。
五、结语
对雾凇的魅力的总结
雾凇以其独特的美丽和神奇的自然现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流连忘返。
对雾凇保护的呼吁
让我们一起呼吁大家保护雾凇的栖息地,以便未来的代世人也能欣赏到这美不胜收的自然奇 观。
3
拍摄雾凇的最佳角度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尝试不同的构图和视角,以展现雾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 美感。
四、雾凇的保护
1 雾凇对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
雾凇是自然界的珍贵宝藏,它们不仅美丽,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和遮荫作用。
2 如何保护雾凇
保护雾凇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尊重自然、减少碳排放、支持当地环保项目,以及遵守相 应的保护规定。
3 观察雾凇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观察雾凇时,需要注意安全,并遵循当地保护雾凇的规定和注意事项,以免对自然环 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拍摄雾凇的技巧
1
拍摄雾凇的最佳设备
使用反光镜头、三脚架和远摄镜头等专业摄影设备可以捕捉到雾凇的细节和美丽 景象。
2
拍摄雾凇的最佳时间
进行雾凇摄影的最佳时间是拍摄日出和日落时刻,此时的光线柔和而温暖,能够 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
雾凇的种类
雾凇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晶莹剔透的冰针状雾凇、细小纤维状的冰丝雾凇以及厚实覆盖在树 木上的树冰雾凇等。
二、雾凇的观察
1 观察雾凇的最佳时间
《雾凇》说课稿
《雾凇》说课稿引言概述:雾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在寒冷的天气中,水汽凝结成冰晶悬挂在树木、草地等物体表面的现象。
雾凇景观优美,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本文将从雾凇的形成原理、特点、观赏方法、保护措施和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雾凇的形成原理1.1 湿度条件:雾凇的形成需要空气中的水汽达到一定的饱和度。
1.2 温度条件:雾凇的形成需要空气温度低于冰点,使水汽凝结成冰晶。
1.3 风向条件:雾凇的形成需要有风吹过,使水汽悬挂在物体表面。
二、雾凇的特点2.1 美丽景观:雾凇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如梦如幻。
2.2 易融化:雾凇受到阳光或气温升高时容易融化,需及时观赏。
2.3 易受破坏:雾凇容易受到外力破坏,需谨慎保护。
三、雾凇的观赏方法3.1 时间选择:最佳观赏时间为清晨或傍晚,此时雾凇更为美丽。
3.2 地点选择:选择有树木或草地的地方观赏,雾凇更容易形成。
3.3 安全注意:观赏雾凇时需注意安全,避免滑倒或受伤。
四、雾凇的保护措施4.1 禁止破坏:不得随意摘取或破坏雾凇,保持自然原貌。
4.2 环境保护:保护雾凇生长环境,减少污染和破坏。
4.3 宣传教育:加强对雾凇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雾凇的意识。
五、雾凇的文化意义5.1 艺术表现:雾凇景观常常成为文学、绘画作品的题材,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5.2 生态意义:雾凇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保护雾凇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5.3 旅游价值:雾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结语:雾凇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美丽、神秘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意义。
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雾凇,共同维护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生态平衡。
愿我们的文明和谐与自然共存,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雾凇小学语文说课稿
雾凇小学语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堂以“雾凇”为主题的小学语文课。
这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雾凇这一自然现象,感受自然之美,并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雾凇的形成原理,掌握描述雾凇的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雾凇的形成原理及其特点。
2. 描述雾凇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雾凇形成原理的科学性解释。
2. 学生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雾凇。
四、教学准备1. 雾凇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相关的语文阅读材料,如描写雾凇的散文或诗歌。
3. 写作练习用的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雾凇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简单介绍雾凇是什么。
2. 知识讲解:通过视频资料,讲解雾凇的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其科学性。
3. 观察与讨论:展示不同地区的雾凇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雾凇的特点。
4. 阅读欣赏:阅读描写雾凇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妙。
5.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学到的词汇和句式,写一篇关于雾凇的短文。
6. 作品分享:选取几篇学生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学习。
六、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关于雾凇的作文,要求用词准确,描写生动。
2. 收集更多关于雾凇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七、板书设计雾凇- 形成原理- 特点- 描述方法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考虑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情况,以便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这堂课,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关于雾凇的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谢谢大家。
《雾凇》说课稿9篇
《雾凇》说课稿9篇《雾凇》说课稿1说教材:__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字里行间,作者对松花江畔的雾凇这一鬼斧神工般的自然奇观,以饱蘸赞之情之妙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
如诗如幻的语言,如银似雪的图景,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仙境。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说学情: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四年级的孩子,他们从未亲眼见过雾凇,虽然通过文本能够得到一定了解,但仍缺乏感性认识,更无法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特殊原因,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针对教材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决定把信息技术与语文相整合,制定了以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①能有感情地读出雾凇的美。
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重点词语“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进而去体会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并学会运用词语。
③会用“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来说话写话。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与学习方法。
②直观演示的教学与学习方法。
③“比较”的教学及学习方法。
(教学是双边的活动,教师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才能在交流中生成教学目标,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课件展示雾凇的千姿百态,让学生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动人。
②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这么美的景是怎样形成的呢?)③引伸到景美与人美的交融境界,渗透思想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南方人来说很陌生,不要说学生,我自己也没见过,所以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而要感受到雾凇的美,就要通过观赏图片与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去体会,因此,我把“边赏边读边感受”作为本节的第二个教学重点;我们学语文,最终的目的不是学而是运用它。
《雾凇》说课稿
《雾凇》说课稿引言概述:雾凇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在寒冷的冬季,当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冰晶挂在树木上形成的一种神奇景观。
雾凇漂亮而神奇,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和拍摄。
本文将从雾凇的形成原理、特点、欣赏方法、拍摄技巧和保护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雾凇的形成原理1.1 气象条件:雾凇的形成需要空气中含有充足的水汽,同时气温要低于零度。
1.2 冰晶形成:当水汽凝结成弱小的水滴后,受冷空气影响逐渐凝结成冰晶。
1.3 挂在树木上:冰晶逐渐增大,最终挂在树木上形成雾凇景观。
二、雾凇的特点2.1 晶莹剔透:雾凇的冰晶晶莹剔透,如同水晶普通漂亮。
2.2 细腻多样:雾凇形状各异,有的呈片状,有的呈针状,呈现出多样的漂亮形态。
2.3 易融易碎:雾凇在阳光下很容易融化,也很容易被风吹落,所以欣赏时间有限。
三、雾凇的欣赏方法3.1 选择时间:雾凇多在清晨或者傍晚浮现,选择这两个时间段欣赏效果最佳。
3.2 选择地点:雾凇通常浮现在树木上,选择树木茂密的地方欣赏效果更佳。
3.3 注意保暖:由于雾凇浮现的气温较低,出门欣赏时要注意保暖。
四、雾凇的拍摄技巧4.1 使用三脚架:在低光条件下拍摄雾凇时,使用三脚架可以避免拍摄含糊。
4.2 调整光圈:适当调整光圈大小可以控制景深,突出雾凇的漂亮。
4.3 利用逆光:逆光拍摄可以使雾凇更加晶莹剔透,增加拍摄效果。
五、雾凇的保护意义5.1 生态环境:雾凇是大自然的馈赠,保护雾凇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
5.2 旅游资源:雾凇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保护雾凇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5.3 文化传承:雾凇是中国北方特有的景观,保护雾凇有助于传承和宏扬当地的文化。
结语:雾凇是大自然的奇妙之美,赏雾凇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也可以体味到大自然的伟大。
希翼大家在欣赏雾凇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让雾凇这种漂亮的景观永远存在。
23雾凇课件
• 材料一:隆冬时节,走进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 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这就 是 “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 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 材料二:吉林雾凇形成示意图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1)人们常说 “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说出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并简述吉林雾凇的形成 过程。(8分) • (2)2007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 拆除,下游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失。简要说明原因。(2 分)
• 环保价值 • 雾凇是空气的天然清洁工。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 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有净化空气的内 在功能。空气中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大量微粒,其直径大部分在2.5 微米以下,约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四十分之一,体积很小,重量 极轻,悬浮在空气中,危害人的健康。 • 据美国对微粒污染危害做的调查测验表明,微粒污染重比微粒污染轻 的城市,患病死亡率高15%,微粒每年导致5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 是已患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和儿童。雾凇初始阶段的凇附,吸附微粒沉 降到大地,净化空气,因此,雾凇不仅在外观上洁白无瑕,给人以纯 洁高雅的风貌,而且还是天然大面积的空气“清洁器”。 • 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 测,在有雾凇时,吉林松花江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 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可多5倍以上。 • 雾凇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 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因此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 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 (1)注意把握观赏时机(2分) 形成过程:①冬季,松花湖 流出的江水水温较高,水汽大量蒸发(2分);②地处河谷, 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消散(2分);③气温低于-20°C,水汽 遇寒冷的空气及树枝而凝结(2分)。 • (2)河流封冻,水汽减少(2分) 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 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 两岸飘流。 •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 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 菊怒放,晶莹多姿。 •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 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 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 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雾凇》PPT课件4 (共33张PPT)
雾凇欣赏
吉林雾凇有的像( 像( ),还有的像( 真是千姿百态!
),有的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梨花
【唐】岑参(cénshēn)《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 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 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银 线
银 条
银 松 雪 柳
下雪了。最初像
变成 房顶上
,逐渐 ,最后家家户户的 。
这蒸腾的雾气, , , 地 给 上了白银。最初像 ,逐渐变 成 ,最后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 上 。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 夜看雾, 晨看挂, 待到近午看落花。
假如我是小导游,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小画家,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小诗人,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歌唱家,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______,我会_________________ ___。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 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1) (2)
小组合作: 1.四人一小组,默读课文,讨论: 为什么松花江畔会有饱和的水汽? 为什么会凝结成雾凇? 画出文中的语句,小组交流。 2.可以在旁边作批注,写出感受。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 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 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 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 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 阵雾气。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 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 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雾凇(教案)苏教版第七册
雾凇(教案)苏教版第七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掌握雾凇的特点和成因。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雾凇的形成过程和成因。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让学生从阅读中对大自然加深对大自然中事物的了解和感慨。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声音等展示不同地域的雾凇景象,唤起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雾凇景象。
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自由探究雾凇的成因与特点,并让学生合作,达成共识。
3.基础阅读与拓展阅读:让学生首先掌握所阅读的文章的表层含义,并进一步发掘文章中的内涵,挖掘题目的隐含思想。
五、教材分析本次教学所选教材为苏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雾凇》,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雾凇的成因、特点以及雾凇的景象和图案。
适用于初中六年级学生,教材具有以下特点:语言简洁易懂、形象生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雾凇,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形式唤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注意观察,猜测图片的故事背景。
第二步:学习1.让学生自由分组自行探究雾凇的成因和特点,每组学生预计10-15分钟进行探究,并记录所获得的结果。
2.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分享各组的探究结果,然后共同探究雾凇成因和特点。
3.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能够初步了解雾凇的景象和图案,同时发掘文章的精神内涵。
第三步:巩固让学生分组小组讨论,开展以下活动:1.设计一幅有关雾凇的图案,展示你们所喜欢的雾凇景象。
2.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们所喜欢的雾凇景象,注意使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第四步:结语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于雾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知道了雾凇的形成过程及特点,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同时,他们在合作讨论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雾凇》课堂讲稿
《雾凇》课堂讲稿自己整理的《雾凇》课堂讲稿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雾凇》说稿(共5篇)首先说说教材作者在文章《雾凇》中,以优美的形象和准确精炼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的各种形态和独特的壮丽,科学而简单地描述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结局,揭示了作者对雾凇和字里行间自然的热爱。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我们班学生的现实环境,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的1.知识的目的:本课学习9个新单词,理解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结合详细的语境理解单词。
了解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寒冷时会结霜的科学知识。
2.能力和目的:通过观看电视视频和阅读课文,可以分析、总结和综合雾凇形成的条件和结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检查和分析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和归纳技能。
联系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想象力。
3.情感目的:通过语言和笔墨了解吉林雾凇的独特美,激发学生喜爱雾凇、热爱自然的心灵和情感。
情绪化地阅读和背诵课文。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目标1和目标2上。
我读了课文,体会到了吉林雾凇的奇特之美,了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很难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准确理解文中最后两首诗的含义。
我将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壮观的雾凇。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如诗般优美的句子,让学生感受雾凇的奇美,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咀嚼,读出味道。
以下是我设计的三个教学环节:第一,紧紧跟随心理,吸引学生,调动师生情绪。
《雾凇》我分两节课教。
第一节课主要是关于整体感知,从课文中学习新单词,引导学生理解雾凇的美丽和丰富。
第二节课复习介绍: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我们优美地背诵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落。
这时,学生们已经吸取了教训,他们刚刚看到了雾凇的陌生和美丽。
他们心里一定很渴望。
我会抓住他们的心理,和学生交流:看着这样一个雾凇奇观,你会忍不住产生什么样的问题?我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逐步拉近师生感情。
学生自然会说:雾凇是怎么产生的?吉林为什么能形成这么美的雾凇?在整个班级里,我开始围绕这个中心问题进行教学。
雾凇教学课件(2023版ppt)
演讲人
目录
01. 雾凇的形成 03. 雾凇的观赏价值 05. 雾凇的文化价值
02. 雾凇的分类 04. 雾凇的科学价值 06. 雾凇的保护与利用
1
雾凇的形成
雾凇的定义
雾凇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空气中的水汽遇冷
凝结而成。
雾凇的形成需要满足 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
件。
雾凇通常出现在冬季, 尤其是在气温较低、
绘画作品:如《雾凇图》、《雾凇山水》等,展 现了雾凇的美丽和神秘。
雾凇的旅游文化
雾凇景观: 独特的, 推广雾凇文 化,吸引游
客参与
雾凇摄影: 摄影爱好者 拍摄雾凇, 宣传雾凇文
化
雾凇旅游线 路:开发雾 凇旅游线路, 带动当地经
济发展
6
雾凇的保护与利用
调节气候:雾凇可以反射 阳光,降低地面温度,起 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保护植被:雾凇可以保护 植被免受低温和霜冻的危 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美化环境:雾凇可以形成 美丽的景观,提高环境的 美感和观赏价值。
雾凇对气候的研究价值
雾凇的形成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研究雾凇 可以了解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传说三:雾凇是仙女的纱裙, 象征着美丽和浪漫。
传说四:雾凇是神仙的礼物, 象征着祝福和希望。
雾凇的文学艺术作品
古诗词:如《雾凇》、《雾凇赋》等,描绘了雾 凇的美丽景象和意境。
现代诗歌:如《雾凇之歌》、《雾凇的传说》等, 表达了对雾凇的赞美和向往。
散文:如《雾凇的童话》、《雾凇的遐想》等, 通过描绘雾凇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感悟。
的发展。
03
生态价值:雾凇可以 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 保持土壤湿度,有利
于植物生长。
雾凇_教学课件
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
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
雾凇奇观。
我认为:“
”词 (句)好,它写
出了
”
缀满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 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
十里江堤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 光闪烁,美丽动人。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 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 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 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 观。
雾凇形成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 1.第二自然中有一句话概括了雾凇形成
的原因,谁能从文中找出来? 2.讨论研究一下画出雾凇形成原因流程
填一填:
吉林雾凇洁白晶莹,像( ), 像( ),像( )……真是千 姿百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句诗用在这儿把雾凇比作什么? 现在用来描写雾凇, 觉得合适吗?
活学活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23)))我春学漫天校步的里于晚,山上老间,师小当辛路我勤,正地抬在培头看养一书我看的们,时, 在候真高,是高忽:的然“山听间见散窗布外着雨零声”零沙。落沙落。的啊房,子下,雨 真了有!“真是“ ”的意”境呀。!
图。 ( )的水汽-----( )----( ) 3.吉林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呢?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 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 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 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 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 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 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雾凇》PPT(上课用)3
No Image
课堂检测
最初像 ,逐渐变成 ,
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
了。
No Image
银 线
No Image
银 条
No Image
银 松 雪 柳
最初像
银线
,逐渐变成银条 ,最
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 银松雪柳 了。
吉林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千姿百态!
),
毛茸茸,亮晶晶 晶莹闪亮 洁白如玉 洁白无瑕(á) 银花绽放 粉妆玉砌 银装素裹 千姿百态 姿态奇特
.雾凇
No Image
吉林雾凇
长江三峡 云南石林 桂林山水
举世无双大峡谷——长江三峡
山水甲天下——桂林
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石林
吉林雾凇
长江三峡
桂林山水
面物体上,
云雾或
我会读
笼罩 凝结 模糊 弥漫 雾凇 江畔 蒸腾 缀满 缭绕 淹没
琼枝玉树 银松雪柳 洁白晶莹
No Image
琼枝玉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No Image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用在这儿把雾凇比作什么? 现在用 来描写雾凇,你觉得合适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No Image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
No Image
从当年月至第二年月间,松花江 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 水温在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 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 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每当夜幕降临, 气温下降到零下摄氏 度左右时,这雾气便 随风飘荡,涌向两岸, 笼罩着十里长堤。树 木被雾气淹没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雾凇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很高兴和大家共同上这节课,分享学习的快乐。
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老师说起立,你们坐下,说坐下,你们起立;说拍手,你们跺脚,说跺脚,你们拍手;(做游戏)
2.游戏结束,准备好上课的同学请坐好。
上课!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雾凇,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这个美丽的名字。
板书课题:23.雾凇(注意,雾和凇都是形声字,“雾”是今天的生字,上面是雨字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竖在竖中线上,雨字头写在横中线的上方。
)
3.齐读课题。
让我们先和这个神奇的景观亲热地打声招呼吧!
读的再响亮些。
二、检查预习
1.要想进一步欣赏雾凇的美景,同学们还要过老师的字词关。
出示词语:
2.红字是咱们今天所学生字,请同学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
3.写字
(1)这些生字中有个生字容易写错,我们共同来写一写。
出示生字:幕(2)观察生字: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a.谁来说一说?
b.同学们观察的真用心,人们常说,写好字需要七分看、三分写。
不管写什么字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这样才能把字写好。
(3)师:汉字在书写时不仅要写正确,而且还要写规范。
汉字应该摆在田字格的中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四边要留有一定的空隙。
老师用一首儿歌的方式帮助你们记住。
“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墙壁”。
现在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几个字。
(4)师边范写边讲解。
“幕”上下结构,笔画较多,要写的紧凑。
(5)下面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听清要求:(出示写字要求)描红时,一笔到位不回笔,临写时一看二写三对照,一遍更比一遍好。
注意写字姿势。
(6)生自由练写
(7)、投影比较并找生评价。
师批改,
4. 生字词掌握好了,相信长句子也一定能读好。
(出示)老师教给你们一个方法:读长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停顿,音断气不断。
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谁能把它读好了?自由读,指名读。
(1)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2)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5.长句子读得这么好,相信课文读的更好。
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形成、壮美)
三、细读课文
同学们预习得真充分,让我们带着收获与疑问走进隆冬的吉林,漫步松花江边,
1.出示图片
看后你有什么感受?指名答。
这么美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解决这个问题。
请用“——”画出描写雾凇形成的原因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雾凇形成过程的语句。
(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
4.自学、小组交流。
5.汇报。
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哪个小组先把你们的收获告诉大家。
指名说(相机出示)
①形成原因: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小结:这是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把雾凇形成的条件读出来。
指名。
②形成过程:引:请同学继续畅谈想法,说说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雾凇形成的过程符合这两个条件。
③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
”(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④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笼罩着十里长堤。
”(符合条件“遇冷”)
⑤随着温度降低,雾气有什么变化?(越来越浓)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
到这种变化?指名说。
“弥漫、随风飘荡、涌向、笼罩、淹没”这些词准
确写出了雾气的变化程度。
请你读出这种变化。
指名读。
(2)这越来越浓的雾气受冷后又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种变化?
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形成雾凇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指名读(3)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
(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
好好读一读,要把它缓慢变化的过程表达出来。
指名,范读齐读。
5.好的句子要熟读成诵,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练习背诵。
(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笼罩着()。
树木()。
(),灯光,树影()。
这蒸腾的雾气,(),(),()、()。
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
6.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7.指导学生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说一段话(至少用其中一个)。
8.过渡:课文语言美,同学们的语言也毫不逊色。
作者是如何描写雾凇的壮美的?
(1)出示一、三两段,指名读。
(2)出示视频。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雾凇吧!
(3)清晨的雾凇很美,作者看后生出怎样的感叹?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那光秃秃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琼枝玉树,这真是---(引读)
五、总结:同学们,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
难怪1990年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爷爷到吉林视察,在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感慨万千,于是题词赞扬,
(出示)“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
七、作业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吉林雾凇这样的自然奇观更是不少,老师希望大家回去向家人介绍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同时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开个读书交流会,好吗?
板书设计
23.雾凇
形成
水汽——遇冷——凝结
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