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思想之阅读观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纲要:改革教学方法1、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2、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启迪:在教师方面来说,一定要变“讲”为“导”(1)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看,多读,多想;(2)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写,多改,多想。
3、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1)国文教育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
4、切实提高语文鉴赏水平和语感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整体改革观中的重头戏。
教学得法,事半功倍,学生受益且一辈子受用;教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学生受罪甚至学了比不学还要糟糕。
叶圣陶极力提倡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他说:“许多东西用语言文字是绝对说不清的。
像一只杯子,你怎么用文字来正确的说清楚它的形状呢?……要讲清一个茶杯,恐怕一百个字还不够;在这一百个字当中,有生字,有虚字,而等到学生把生字认得记得了,把虚字弄清楚了,整个茶杯也就没有了。
”又如要让学生认识橘子,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橘”字,旁边再画一个圈圈,再作一番讲解,其结果,“孩子们所识得的只是一个圈圈,那就何不把一只橘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看,岂不简单明了得多。
”显然,这种从直观入手进行教育的方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规律,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像更为深刻。
叶圣陶曾经严肃地指出,学校里的各种功课,“国文教学受的传统影响最深,书塾的一套办法传到学校的国文课,这是国文教学劳而少功的一个原因。
”为着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排除书塾的一套办法,让学生们多多受益,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每个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要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并自觉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课文中字词的障碍,同时能通过预习提出心得、疑问和难点。
等到上课时,学生应该在老师的主持和指挥下积极地参加对课文的讨论,由于每个学生在预习时的收获和困惑各不相同,所以课堂讨论时通过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大半,而剩下的那一小半,只要由教师三言两语的指点和引导就能开窍。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阅读教学观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阅读教学观以养成习惯为高标的的阅读教学观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
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
可见,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
并且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
”“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因此,他在阅读教学方面多有论述。
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
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
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
”叶老的这种“习惯论”是基于他对阅读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凭文字吸收’与‘用文字发表’都是随时需要的事。
大凡一辈子需要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在阅读教学任务方面。
在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思想指导下,1945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重任务:一方面训练了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出写作的范本。
这三项任务,以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主,同时兼顾文化即人文内容的传播及写作范本的提出,全面而平衡。
在阅读教学过程方面。
叶圣陶把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
预习是训练阅读的主要阶段,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准备阶段。
它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开始,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
报告和讨论是训练阅读的中心环节。
它是师生集体阅读的阶段,是预习的延伸,有利于纠正预习中的错误、弥补个体阅读中的不足。
练习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
或吟诵文本,向纵深处理解;或参读相关文章,向广度延伸;或应对教师考问,把前后所学钩连起来。
经过经常的练习,最终形成习惯。
叶圣陶的“读整本的书”的阅读思想
叶圣陶的“读整本的书”的阅读思想叶老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而他一贯重视的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所以,他的整个语文教育思想都是以养成习惯,培植能力,训练技能为目标,最终通过教师指导(教给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习。
(一)读整本的书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究竟起什么作用呢?“学生并不读整本的书,除了作为国文教材的一些单篇短章,以及各科的教本之外,很少和书本接触。
”“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从叶老的这些话可以看出,叶老重视读整本书是与他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一脉相承的,读整本的书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培养语文能力。
1.扩大阅读空间。
“教材全是单篇短章”,只读课本上的文字,“老是局促在小规模的氛围之中,魄力也就不大了”。
读整本书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难以把握。
没有足够的阅读空间,也就没有自己学习尝试的机会。
学生没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不可能自己学会阅读。
叶老是这样说的,“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说不上反复历练的。
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
”读整本的书“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望而却步了”。
2.应用阅读方法。
叶老重视方法应用。
“应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
”“记叙、说明、抒情、议论几种文体”“在整本书中一样具备,而且往往就具备在一本书之中,所以要研讨各体的理论,整本的书完全适用”“学生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读整本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
这样看来,在课内获得的精读的方法,可以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得到运用,有利于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以便形成更好的习惯。
3.养成阅读习惯。
“最讨厌的是读过一篇,读下一篇,得准备另一副的心思,心思时常转换,印入就难深入”只读课本上的单篇短章对于培养习惯似乎还缺少力度。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家、语文教育专家,被誉为“国民教父”,在中国语文教育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他对语文教育的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发展。
他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
他提倡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操,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健全价值观的能力。
叶圣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
他提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能够自由、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叶圣陶倡导阅读教育。
他认为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和途径。
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通过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思辨与感受能力。
他提倡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阅读,注重对文本细节和情感内涵的把握,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品味。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他认为语文教育要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他主张通过实际问题、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强调要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实际经验,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要求语文教育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他的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教育读本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叶圣陶的教育读本,对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叶圣陶教育读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叶圣陶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在《教育新论》中,他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不是仅仅传授知识的事业。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品德、智力、体力、美感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合作性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叶圣陶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育心理学》中,他提出:“教育必须尊重个性,发展个性。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性格各不相同。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叶圣陶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育新论》中,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四、注重教育实践叶圣陶强调,教育要注重实践。
在《教育新论》中,他指出:“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叶圣陶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叶圣陶阅读参考答案
叶圣陶阅读参考答案叶圣陶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和翻译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教育理念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涉及教育、文学、翻译等多个领域,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以叶圣陶的阅读观为主线,探讨他的阅读理念和对教育的深远影响。
叶圣陶在他的著作《叶圣陶读书笔记》中提到:“阅读是人类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他强调了阅读对于个人发展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培养思考能力,并且在阅读中培养情感和审美的体验。
叶圣陶主张广泛阅读,不拘一格,涉猎各种领域的书籍,以培养自己的多元思维和综合素养。
叶圣陶对于阅读的态度非常谨慎和严谨。
他认为,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
他强调要有批判性思维,对所读之书进行分析和评价。
他鼓励读者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盲从于他人的观点,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他的这种阅读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叶圣陶还提出了“读书三境界”的概念,即“读书有三个层次:一是读到的书,二是读到的书的背后,三是读到的书与其他书的联系。
”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书籍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他强调要善于将所读之书与其他书籍进行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
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的阅读理念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他主张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操,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叶圣陶的阅读理念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之,叶圣陶的阅读观深受广大读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推崇。
他的阅读理念强调了阅读对于个人发展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鼓励读者要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善于将所读之书与其他书籍进行联系。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他主张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叶圣陶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叶圣陶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在语文教育中,他提倡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升华。
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叶圣陶认为,教师是语文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教育专业能力,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语文学习和思考。
他主张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叶圣陶还重视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了对语文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他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倡导文学的熏陶作用,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语文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今后,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不断探索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语文教育模式,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繁荣和进步。
【文章结束】。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家、语文教育家,也是第一位系统提出语文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人。
他对于语文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对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提出了“立德、明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应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明确的人生目标,并通过反复训练和积累来提高自身修养和品德。
他主张“以文修身”,通过学习文学经典,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智慧和情感体验。
他提出的“读书法”,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体味,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化的语文教育。
他主张“以教育之治教育”,即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通过命令和惩罚。
他反对“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叶圣陶还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来了解和反思社会现实。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来增加学生的经验和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
他提出的许多理念和方法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他主张注重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当今信息时代,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叶圣陶还提倡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他的教育理论主要围绕着学生的道德、品德和修养展开,并且更多地强调了文学教育的功能。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但也容易忽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在实践中更注重了纸上谈兵的教育方法,对于课程设计和评价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
叶圣陶语文思维教育观
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一、阅读教学:从课文受到思维训练,养成思考的习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要实现训练思维的目标,主要是由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来实现。
叶老对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论述。
(一) 阅读训练的基本功:要弄清作者的思路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而理解能力是核心。
叶老认为,所谓理解,最主要的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思路。
叶老说: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论集/545)看人家的文章,把他的思路弄清楚,主要的意思也就弄清楚了。
(论集/692)他说:“就文章本身而言,了解文章里作者思想发展的途径最为切要。
……了解了这个,你才跟作者合得拢在一块儿,你才有接受它,信从它,欣赏它,感受它,辨正它,批评它的资格。
”(论集/208)他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文集/1/630)所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地也就表现为能否真正理解文章作者的思路;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主要地也就是训练学生能够看明白作者的思路,这可以说是阅读训练的基本功。
正如叶老所说:看整篇课文,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
……这些就叫基本功。
练,就是练这个功夫。
(二)阅读教学的任务:凭借课文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思考的习惯教学生理解文章作者的思路,既是理解整篇文章的需要,也是借以训练学生思维的需要。
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凭借着课文训练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叶老说: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的材料就是课文。
一篇篇的课文都是作者动了脑筋写出来的。
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就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动他的脑筋的,看作者是怎样想和怎样写的。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纲要:改革教学方法1、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2、叶圣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启迪:在教师方面来说,一定要变“讲”为“导”(1)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看,多读,多想;(2)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写,多改,多想。
3、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1)国文教育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
4、切实提高语文鉴赏水平和语感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叶圣语文教育整体改革观中的重头戏。
教学得法,事半功倍,学生受益且一辈子受用;教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学生受罪甚至学了比不学还要糟糕。
叶圣极力提倡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他说:“许多东西用语言文字是绝对说不清的。
像一只杯子,你怎么用文字来正确的说清楚它的形状呢?……要讲清一个茶杯,恐怕一百个字还不够;在这一百个字当中,有生字,有虚字,而等到学生把生字认得记得了,把虚字弄清楚了,整个茶杯也就没有了。
”又如要让学生认识橘子,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橘”字,旁边再画一个圈圈,再作一番讲解,其结果,“孩子们所识得的只是一个圈圈,那就何不把一只橘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看,岂不简单明了得多。
”显然,这种从直观入手进行教育的方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规律,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像更为深刻。
叶圣曾经严肃地指出,学校里的各种功课,“国文教学受的传统影响最深,书塾的一套办法传到学校的国文课,这是国文教学劳而少功的一个原因。
”为着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排除书塾的一套办法,让学生们多多受益,叶圣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每个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要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并自觉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课文中字词的障碍,同时能通过预习提出心得、疑问和难点。
等到上课时,学生应该在老师的主持和指挥下积极地参加对课文的讨论,由于每个学生在预习时的收获和困惑各不相同,所以课堂讨论时通过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大半,而剩下的那一小半,只要由教师三言两语的指点和引导就能开窍。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摘要:
一、叶圣陶的教育理念
1.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叶圣陶的教育实践
1.倡导生活教育
2.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3.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叶圣陶教育名篇的启示
1.对现代教育的指导意义
2.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审视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正文: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叶圣陶教育理念的核心,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教育实践中,叶圣陶倡导生活教育,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同时,叶圣陶还强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叶圣陶的教育名篇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的教育理念提醒我们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叶圣陶的教育名篇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教师应既是导师,又是朋友,引导学生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
最后,叶圣陶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叶圣陶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我国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教育名篇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语文教育的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著作中,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本文试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一、叶圣陶的教育思想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叶圣陶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和关爱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爱护学生的尊严、使学生兴奋而自愿地服务教育事业”,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是主体而不是客体。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智慧和道德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2. 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叶圣陶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他强调教师应该用爱心和尊重态度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他认为,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一种工具,更是学习一种人生态度和情感表达。
他主张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启发。
3. 强调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叶圣陶主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他认为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他强调在语文教育中要注重解释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注重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叶圣陶提倡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语文教育中,叶圣陶主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和阅读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 倡导以文育民,提倡“文学即教科书”叶圣陶倡导以文育民,提倡“文学即教科书”的理念,他认为文学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最好的教材。
试论叶圣陶的阅读教学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阅读教学思想重庆复旦中学田小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便开始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和出版工作。
前后七十多年里,他写了大量论述语文教学的文章,特别是对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其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仅对其阅读教学思想作一简要说明。
一、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叶圣陶先生有句广为传诵的名言,那就是,“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简言之,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所谓“不教”就是指“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杂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从教师那里获得了必要的知识,并且具备了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已用不着教师教了。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不教”就是指学生已获得阅读的知识,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这一观点,叶老作过多次论述。
例如:“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略论学习国文》);“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略读指导举隅>前言》);“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们以为首先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书简》)。
虽然前两处说的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但是,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要任务之一,阅读教学的目的,即养成阅读的习惯显然应该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
从心理学角度看,习惯是一种同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倾向。
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往往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阅读习惯也不例外。
也就是说,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必须多次重复“阅读”这一动作,这就是叶老所说的“反复的历练。
”反复历练,并不是指简单地机械重复,不是指不假思索地多读。
不假思索地多读,费时多而收效微,是不可取的。
为达到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要求,叶圣陶强调教师应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自读自学,使学生自能读书,具有阅读能力。
叶圣陶阅读教学观对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
叶圣陶阅读教学观对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
叶圣陶(1900-1979)是中国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教学理念方面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创新的发展。
叶圣陶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传统教育的问题在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他认为传统教育过于强调死记硬背,不能培
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叶圣陶批判了以
死记硬背为主要教学方法和以功利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叶圣陶在继承中国传统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他主张将中国传统文化融
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品
味的基础,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叶圣陶注重对古代文学经典的研究,将
经典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
富性。
叶圣陶的阅读教学观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参与。
他主张教师应该充当学习的引导
者和促进者,通过提问、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还主张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将教室外的社会和环境资源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求知欲。
叶圣陶的阅读教学观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创新的发展。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强调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参与。
叶
圣陶的教学观不仅对中国儿童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有益
的启示。
叶圣陶“为人生”教育思想概论——兼及其视域下的语文教育观
如学 生进入这样一种境 界 , 能 够 自己去探索 ,
自己去辨析 , 自己去历 练 , 从而 获得正 确的知
识和熟 练 的 能力 , 岂不 是 就 不 需 要 教 了吗 ?
使 他们养成终 身 的 习惯 。 ” 而在《 改 善生 活方
式》 一文中 , 叶圣 陶指出 : “ 原来 ‘ 教育 ’ 这个词
民” 。正是这一着眼 于人 、 人生 和人 的发展 的
新 。叶圣陶积 极投 身 时代 激流 , 以深厚 的 国
学根底 、 广 阔的文 化视野 和现代 的教育理 念 ,
思想 , 使叶圣 陶 教育 思想 根 本 区别 于传 统教
育观念 , 具 有鲜 明的 时代 意义 和价 值 。从 这
2 0 1 3 年 第4 期
验; 长期主持编辑和 出版 中小 学语 文教 材 , 流
布深远 , 影 响至 巨, 为现 代语 文教 育作 出了历
史性 贡献 。
不 能不 注意 教育 与人 生 的关 系。 ” 后来 , 他 又
多次提 到教育 要培 养学 生 的 “ 公 民意 识” , 要 让学生成长为 民主社 会 的 自由人 , “ 如果我 当
叶圣陶“ 为人生 ” 教育思想概论
— —
兼及 其视域 下的语 文教 育观
杨 斌
( 江 苏省 苏州 市第一 中学 , 2 1 5 0 0 0 )
【 人物 小传】叶 圣 陶( 1 8 9 4  ̄1 9 8 8 ) , 著名
躬身从事 文化 教育 工 作 7 0余 载 , 深 思 慎取 , 博采众长 , 总结 、 提炼 和积淀 出丰厚珍 贵 的教
育思想 。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其对中国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曾经说过:“教育不是东西,是一种力量,把人引向理想人格。
”这也正是他对语文教育的理解。
以下,本文将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语文教育目的、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影响等方面浅谈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育人为己任,全面发展叶先生的教育理念是“以育人为己任,全面发展为目的”。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发展。
他希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会阅读、写作等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2.教育应该是愉悦的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是愉悦的,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
他强调教育的存在应该让学生成为快乐的人,而不是强制他们去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3.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叶圣陶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认为孩子的个性和思想是绝对值得尊重的。
他试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鼓励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二、语文教育目的叶圣陶对语文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视的。
他将语文教育定义为“借助语言学习、语文阅读和写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同时,他还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认为,良好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阅读是学习的起点。
叶圣陶强调必须通过阅读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鉴赏能力,帮助他们培养广泛的文化兴趣。
2.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他鼓励学生多写、多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思维的拓展。
3.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解读
北方地区鱼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鱼类养殖在北方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病害问题。
针对北方地区鱼类病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措施,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要加强鱼类养殖水质的管理。
水质是鱼类生长和健康的基础,如果水质不好,就容易导致鱼类发生病害。
鱼类养殖场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鱼池水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体的流动,避免死水区的产生,有利于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积累。
要加强鱼类的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方式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鱼类的种类和大小,合理选择饲料,并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污染和消化道疾病。
还要注意定期清理饲养池,清除底泥和浮游生物,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要加强鱼类疫病的防控。
鱼类常见的疫病有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
对于细菌性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药物防治,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对于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只能通过加强免疫力来防控。
鱼类养殖户可以通过给鱼类添加免疫调理剂和疫苗来提高其免疫力。
对于寄生虫病,可以使用药物防治,但要注意控制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时间,避免对鱼体造成伤害。
第四,要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养殖场应定期对鱼类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疑似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向当地的兽医部门进行报告。
要加强与各级兽医机构的合作,共同监测和防治鱼类疾病。
要加强鱼类疾病的预防工作。
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可通过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控制养殖密度,避免鱼类相互传染;选择抗病力强的鱼种进行养殖等方式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北方地区鱼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需要从水质管理、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疫病监测和报告以及预防工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鱼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鱼类养殖的健康发展。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近代教育研究的杰出学者,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的领袖”、“现代汉语文化教育创立人之一”,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浅谈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1、语文是最能反映人文精神的学科叶圣陶认为,语文是一门最能反映人文精神的学科,能够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意见,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他强调语文教育必须以人文主义的观念为中心,旨在培养具有博大精深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融通自身和他人、关注内在和外在的人才。
2、语文教育的精神基础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精神基础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包含三个方面:自我创造精神、社会责任精神和人类关怀精神。
他认为,语文教育不能孤立于各学科之外,必须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学科相互渗透,这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的过程。
3、关注语文的体验价值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体验和思考,使学生在感性的体验中获取相关知识和思想,在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锻炼,以逐渐形成一种博大、宏深而又富有柔情的人文气质。
4、语文教育与思维发展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启发式、体验式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较好的思维习惯,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同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不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智力、情感和道德的培养,即与人的精神的成长息息相关。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使学生在沟通中把握信息的能力,不断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感性和理性,使他们成为一个思想维度比较广阔,个性比较独立的人。
综上所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人文精神、多学科渗透、注重体验价值、与思维发展、精神成长等方面。
这些思想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具体和实用的参考和借鉴,更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修养体验。
怀念叶圣陶先生读后感
怀念叶圣陶先生读后感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
他以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读过他的著作和传记后,我深感叶圣陶先生的伟大和他对中国教育的深远影响,不禁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可以总结为“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材”,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倡导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
他认为“学书本不如学生活”、“读史书不如乘历史的车”,强调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实践中,我尤为钦佩的是他布置了一系列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来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
他提出了“社会实践”、“生活写作”等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了解社会、掌握实际技能,通过写作来记录生活和思考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现新问题的敏锐触觉。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当时可以说是颇具前瞻性的。
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注重个性发展等,与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相契合。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培育文学梦,启动特长车”的教育目标,通过课内外的活动和选拔赛等途径,考察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特长,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展的机会。
这种注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教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
他提倡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通过给予学生决策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和探索。
叶圣陶先生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然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在预习中遇到不髓解决的同题,会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在课 堂上,教师也可节省夫量进行忽视学生主动性的逐字逐句讲解的时问, 教师的答疑解惑和适时诱导与学生的质疑提问相结合。在教师的答疑解
惑和自己的消化领悟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阅读学习的质量。
叶圣陶先生把学生应做的预习工作分为三步:“一是通读全文,二是认 识生字生语,三是解答教师所提示的问题。……讨论进行的当儿,有错 误给与纠正,有疏漏给与补克,有疑难给与阐明,虽说全班学生都有份
应对教师的考问”。第一项是“吟诵”。“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
的一种学习方法。”。叶圣陶针对文言和白话语体,指出:“吟诵的语调
有客观规律。语调的差男q,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锄。所以 “吟诵第一求其合于规律,第二求其通体纯熟。”∞第二项是“参读相关 的文章“。叶薹陶指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
本的“预习——讨论——练习”的基本模式,提出了精读与略读的术语
区分,为现代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作者单位:曲阜师 范大学) 注释: ①《<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80年版第5 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叶圣陶先生指出“课内指导之后,
为求涵咀得深,研讨得熟,不能就此过去,还得有几项事情要做,把学 生应做的练习工作分项说明如下:1.吟诵;2.参读相关的文章;3.
⑦⑧⑨《<精读指导举隅>前-t),《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80年
版第1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路翠萍(1989一)。性剐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学历,硕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之阅读观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路翠萍 曲阜师范大学 金田 Jin Tian 2014(6)
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
②
③ ④ ⑤ ⑥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980年版第 6一“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980年版第 8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980年版第 1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980年版第 1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叶圣陶/t-文教育论集》 1980年版第 15—16页,北京I教育科学出版社;
文章。……像这样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
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到 多么大啊!”@。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和锁匙”,
我想,叶老的这种观点,对我们现在的单元教学,组元编写教材也是有
启发性的。第三项是应对教师的考问。“考查的方法很多,如背诵,默 写,简缩,扩大,摘举大意,分段述要,说明做法,述说印象,也举不 尽许多。”o。“分数”是教师测评的依据,但对教师来说“教师记下了 分数,当然不是指导的终结。而是加工的开始。对于不及格的学生,尤 须设法给他们个别的帮助。分数少一点本来没有什么要紧;但是分数少
到的见解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具体的选文中总结出了“预习——讨 论——练习”的阅读学习的模式,提出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的澍读方法,从而为现代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阅读观;预习}讨论I练习;精读;略读
重建后的语文课程目标的横向特点主要有: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 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可见,阅读是
叶圣陶教育思想之阅读观
路翠萍
摘要: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语文圈读教学,对阅读问题提出了独 正表明学习成绩差,这是热诚的教师所放心不下的。”@。对学生而言叶 圣陶指出“分数原是备稽考的,分数多不是奖励,分数少也不是惩罚, 分数少到不及格,那就是学习成绩太差,非赶紧努力不可。这一层,学 生必须明白认识。否则误认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分数,把切己的事情看作 身外的事情,就是根本观念的错误了。”凹。可见,在叶圣陶看来,“分 数”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不是阅读学习的目的和终结,而只是一种学 习提高的手段。 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集中讨论。学生在 解惑释然中获得真知,把学的知识积极地运用到练习中。在阅读学习的 这个模式中,如果说,预习是助跑,讨论是慢跑,那么练习就是最后的 卯足劲的冲刺阶段,是对前两个环节的巩固与提升。通过练习和反复操 练,学生才会熟练掌握并内化学到的知识和本领,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 迁移。
悟’而‘领悟’不了的。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的部分:这才 显出‘讲述’的真作用。”9
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跤。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与扶
着牵着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唯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精 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更给学生提纲挈 领的直达,其目的唯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读书的方法,然后要学生亲自去 阅读,去尝试,去体会。 综上而言,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中的阅读观,明确了精读文
通过对课本中具体的文本的“预习——讨论——练习”的训练,学
生熟练掌握了知识点和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但这并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 和归宿。精读文本的目的和落脚点应当是对课外资料的“略读”上。 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叶圣陶指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 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 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有了 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课本里所收的, 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 些单篇短什就足够了。只因单篇短什分量不多,要做细磨细琢的研读功 夫,正宜从此人手,一篇读毕,又读一篇,涉及的方面既不嫌偏颇,阅 读的兴趣也不致单调;所以取作“精读”的教材。叶圣陶明确指出 “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 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二者应该结合起 来,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中发挥作用。他说:“学生从精读而略读, 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
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不仅在现在语文阅读受到重视,早前叶圣陶
先生就十分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i他与朱自清先生合著的《精读指
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两部专著,就阅读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
解。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具体的选文中进行“预习——讨论——练
习”的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阅读 方法。 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叶圣陶明确指出“在指导以前,得 先令学生预习”∞。他将预习形象的表述为“动天君”,即开动脑筋的意
儿.但是最后的责任还在教师方面s”o。 在学生做好三项预习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学习。课堂“教”与 “学”高效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引导的主要方法是讨论。学 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疑问、想法,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交流中得到解答
与升华。使自己得到提高。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引导地 位l“教师犹如集会中的主席,排列讨论顺序的是他,归纳讨论结果的 是他,不过他的主席还多负一点责任,学生预习如有错误,他得纠正, 如有缺漏,他得补充,如有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他得指示出来,加 以阐发。”。这样,经过学生预习的讨论中,教师的讲解就很有目的性 了,与之前国文教学惯常的“逐字逐句讲解”相区别,叶圣陶提倡的 “讲解”是有选择性的,“假如学生能‘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 了,就无须乎教师的‘讲述’;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intian20140605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