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在苏德战争中犯下几次致命的战略错误

合集下载

二战莫斯科会战的反思

二战莫斯科会战的反思

莫斯科会战的反思

1941年6月至1941年12月间,德国和苏联卷入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鏖战,战争之惨烈前所未见,莫斯科会战是战争的高潮之一。当时世界上最训练有素的德国国防军试图打败苏联红军,为德国在东方赢得辽阔的版图,但是,苏德战争却以德国的惨败而告终。德国不但没能闪电般地占领苏联,反而遭到灾难性的失败,这一失败标志着希特勒第三帝国走向衰落的开端。本系列文章将从德国在莫斯科会战前后所经历的事实,系统地剖析德军兵败莫斯科城下的原因。

一、苏德战争前德国的内政与外交

早在希特勒在国会竞选总理之前,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就千方百计地讨好德国陆军,希望在今后的一系列计划和阴谋中得到陆军的支持,但是德国陆军素来具有的职业独立性,使他们不愿意受到政治家的干涉,因此,当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并野心勃勃地梦想征服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时,陆军的将军们表示得很冷淡,他们即没有希特勒的狂妄野心,也不希望受这个“门外汉”的领导,但是后来出现了一系列即成的事实,德军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兵不血刃,对波兰和挪威的胜利也是易如反掌,这些胜利使得陆军的将军们对希特

勒的态度有所好转,并开始支持他。这种支持虽然为希特勒领导陆军扫清了某些障碍,但是冯·布劳希奇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的事实也表明,陆军失去了他们以往的职业独立性,陆军总司令部也成了希特勒发布命令的一个执行工具,这种一人独断专行的军事作风,在未来的大规模进攻作战中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严重的隐患。

在经济和工业生产方面,德国是一个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让希特勒更为头疼的是,德军的进攻主要依赖于装甲部队的领先突击角色,但是以德国的工业能力再也无法将坦克的生产达到质的突破,按照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将军的要求,以德国在未来时间内所要达到的进攻目标,德国的军工厂需要将坦克产量提高到800-1000辆/月,最低的标准也不能低于600辆/月,然而在希特勒的强烈要求下,仍管军事工业的运作加了百分百的力气,也只能将坦克产量提高到230辆/月,而战前德国派到苏联的一个观察团却吃惊地发现,苏联仅一个坦克工厂在一天内所生产的坦克数量就达到了22辆,这种工业能力是德国望尘莫及的。而在燃料供给方面,德国已无法通过贸易手段购得大量的石油,最近的也是最容易的方案就是首先实现对巴尔干和南欧的控制,德国需要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每一滴石油以维持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的运行。这里要提到1941年春的巴尔干战役,意大利擅自对希腊开

希特勒一生所犯的十大错误

希特勒一生所犯的十大错误

希特勒一生所犯的十大错误

58 / 军事文摘 / 2013.10

2013年是希特勒诞辰124周年。追随这位第三帝国元首的人始终认为他是一位救世主,是德国的救星;憎恶他的人认为他是一个魔鬼,是撒旦的化身。无论历史如何评价,都掩盖不了他“过人”的才华,也正是因为这些“过人”的才华,希特勒愈来愈刚愎自用,最终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本文罗列希特勒一生所犯的十大错误,供读者品读他的人生,品读纳粹德国的衰落。

错误一:屠杀犹太人

希特勒的反犹思想早在他青年时代就已展现出来,那时的德国刚刚经历一战失败的阵痛与彷惶,而犹太人却在此时做国际金融的“投机倒把”生意,令德国马克汇率一落千丈。举例来说:工厂每天发给工人两次工资,而工人要在发工资后一小时内把钱花出去,不然通货膨胀会把这笔钱吃个精光。国际金融家把德国经济拖入了深渊,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全部是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累积了相当于30万亿美元的财富,可以说这个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反犹先锋”希特勒自然不会允许犹太人财团控制德国经济的命脉。他杀害大量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侵吞其资产,使德国成为欧洲第一个从金融家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的国家。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里间接地展露出他的反犹本性,他写道:“ 民族主义,确信种族的价值,十分明了人格的重要,并且使这二者成为国家的柱石。这即是民族主义

世界观的基本要素。”纳粹党也把反犹思想写进了党章,“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无论职业如何,只有日耳曼血统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因此,犹太人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因为这些,希特勒得罪了全世界的犹太人。战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纳粹战犯,起诉书认定纳粹共屠杀了570万犹太人。

希特勒在二战中犯下的3个致命低级失误,酿造他最后的残局

希特勒在二战中犯下的3个致命低级失误,酿造他最后的残局

希特勒在二战中犯下的3个致命低级失误,酿造他最后的残局

在二战中,德国的战斗力数一数二,先是打出晴天霹雳的波兰闪击战,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第一次使用闪击战就大获全胜。1939年英国像德国宣战进入潜艇时代,开始大西洋的海战,德军的U型潜艇以及相伴的“狼群战术”一度让其束手无策。

1940年德军再次迅速全面进攻法国,法德战役正式开始,德军2天消灭默兹河以东至阿登山区间的法军部队,5天时间全面突破,将法国一切为二,法国还是使用的航空兵、装甲兵、工兵这些兵种的完美结合,德军再次使用闪击战创造出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从这些战役中来看,德国的势力相当可观,如果二战中德军这么一路顺当下去,世界历史可能都会被改写,所以大概是老天都看在眼里,怎么会让邪恶嚣张太久,不是不报,而是换一种方式让希特勒得意的必定也会让他栽倒在这上面。

让人意想不到的希特勒,居然带着他的精兵强将干起这种事,这让战争之后后人去分析战况的时候,很是诧异。可能希特勒真的在演讲上上很有感染力,但这一定不代表着他是一个极其高明的大战略家。

德军在战略上的3个致命低级错误都是由希特勒下达,所以造成最后的残局也很是让德军无奈。当德军在对抗英法联军的时候,德军即将就要到达敦刻尔克的时候,德军心中已经满是壮志,就在这个关头,德军突然就接到了上级暂停的命令,距离敦刻尔克就只有20英里的距离,这让这些成熟有经验的老德军摸不着头脑,这些强兵撤离出自己的国家,这个德军彻底失去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希特勒的分工不明确,把指挥军事的大权也握在自己手中,在不列颠的空战中,希特勒再次失误,在英军已经无法阻止有效抵抗的时候希特勒在关键时刻又下达了暂停攻击而是转变攻击英国的民用设施,这可给英军了喘息的机会,英军恰恰是把握住这个好时机,顺利的扭转了战局。

二战中希特勒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二战中希特勒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二战中希特勒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希特勒犯过很多错误,这可以看作是他个人领导力的全面失败:譬如总是否决他的军事专家组提出的建议。他拥有相当数量的非常出色的将军们,但是他总是不断地推翻并且违背他们提出的每一项建议。

敦克尔克就是例子:尽管巴库油田是最重要的石油储备基地,希特勒选择进攻斯大林格勒,而不去支持利斯特A集团军群攻占巴库油田。后来又不允许保卢斯从斯大林格勒撤退,类似的例子还包括库尔斯克会战,如果当时希特勒放手让他的将军们去打那场仗,德国很可能有机会进行更大的扩张,甚至包括种族清洗。

另一个系统性的错误是他干预工程项目。由于他的介入,德国坦克被造的越来越大,导致生产数量越来越少。虽然有些理论依据认为这是因为德国人畏惧极难摧毁的前苏联KV重型坦克--毕竟每个人都知道,俄罗斯并不是只有T34中型坦克的,他们也有KV系列的重型坦克,后来更是改进为IS系列的重型坦克,最后依靠着IS系列坦克成功压制了德国人的坦克。而戈林拍马屁的态度则导致了德国空军战术轰炸机数量上的严重匮乏,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失去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希特勒要是在这两次关键战役中不失误应该早就征服欧洲称霸世界了

希特勒要是在这两次关键战役中不失误应该早就征服欧洲称霸世界了

希特勒要是在这两次关键战役中不失误应该早就征服欧洲称霸

世界了

敦刻尔克战役中放跑了三十多万的英国陆军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当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1940年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希特勒的这一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大惑不解,古德里安更是仰天长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被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要是这三十万大军被消灭在敦刻尔克,我想英国已经没有抵抗的能力和意志力。投降也只是迟早的事情。结果放跑了英军,保存了有生力量,后来德国为了防卫英国的进攻在英吉利海峡布置了一百万的德军,并且陷入了两线作战的严重境地。

莫斯科会战中分兵乌克兰为苏军防御准备了时间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与其盟友入侵苏联,使苏联及苏联红军领导层大吃一惊。德军以闪电战战术快速深入苏联领土。装甲部队以钳形方式推进,尽管苏联红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苏联红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1941年9月下旬夺取布良斯克。10月3日奥廖尔陷落。德军沿着奥廖尔-图

拉的公路推进。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10月7日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日。13日,苏联红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日,苏联红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联红军58万人。苏军只有85000人突出德军防线。古德里安的军队甚至看到了莫斯科红场。

苏德战争希特勒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苏德战争希特勒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苏德战争希特勒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苏德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伤亡最惨重的战场,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苏德战争希特勒战败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苏德战争希特勒战败的原因

苏德战争希特勒战败的原因有很多,在出军攻打之前希特勒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失误。但是这次希特勒出兵攻打苏联的决策并没有错,因为在这个阶段,斯大林也有计划攻打德国。所以变相地说希特勒的这次出兵有点儿迫不得已。

苏德战争希特勒战败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他低估了苏联军队的实力。在一战之前,德国飞速发展,军力强大到征服整个西欧。在一战的时候,也曾经屠杀俄国士兵。所以苏德的梁子已经结下了。在那个时候,苏联的军事力量很弱,还没有进行工业化。但是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之后,苏联立刻进入工业化。苏联最厉害的就是军民团结一心,在工业化时期,即使工人休息机器也不会休息,飞速运转。在这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飞速发展。在苏德战争期间,传言德国炸了苏联一架T34,后方会推出10架T34,这话并不假。这都是苏联工业化期间的成果。

苏德战争希特勒战败的原因另外一个就是苏联的领土太大。这并不是在开玩笑,在双方作战的时候,斯大林委托东欧小国的一个官员,想跟希特勒进行和谈。但是被拒绝了,拒绝理由是:即使你们退到乌拉尔山也会胜利的。

苏联的领土相当大,对于德国来说想要胜利十分困难。即使德军占领了莫斯科,苏联还有强大的后方。而苏联只要进入德国,就已经是胜利了。再者,苏联境内寒冷的环境也是削弱德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德军的后勤补给十分不给力,棉衣准备了但是并没有准时送到。

1941年希特勒征俄失败的检讨

1941年希特勒征俄失败的检讨

第八章 1941年希特勒征俄失败的检讨 钮先钟 [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1995 引言 曼施泰因元帅的意见 古德里安上将的意见 李德哈特上尉的意见 富勒将军的意见 结论 引言 1941年6月22日发动征俄战役时,希特勒的功业真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历史上从未有一位元首曾在如此短时间内获得这样多的成功:22天之内征服波兰,1天之内征服丹麦,23天之内征服挪威,5天之内征服荷兰,18天之内征服比利时,39天之内征服法兰西,12天之内征服南斯拉夫,2l天之内征服希腊,11天之内征服克里特岛。其武功之盛可谓旷代所无。 对比来看,苏俄虽为庞然大物,花费100多天的时间始勉强使芬兰屈服,而其损失之惨重尤其惊人。相形之下,不仅显示俄国之无能,也更增强了希特勒征俄的信心。他希望迅速毁灭俄军的主力,并在三四个月之内达到伏尔加-阿尔汉格尔斯克(Volga-Archangel)之线。此后即可留下五六十个师来据守已征服地区,而集中其余的兵力去清算大英帝国。事后看来,希特勒对苏俄未免估计过低,但以当时的情况而论,他这种想法似乎也不算太荒谬。当德军向苏俄进军时,有许多人认为他是大有成功的机会。诚如他自己所云:“当巴巴罗萨(Barbarossa)作战开始时,全世界都会屏息以待!” 但是希特勒的征俄壮举最终却以失败收场,其原因安在,研究军事史的人已经作了很多的解释。见仁见智虽各有不同,但其中含有许多意义深远的教训值得后人警惕则一也。现在就把若干名人的意见综合叙述如下,以供读者研究战史和战略时参考: 曼施泰因元帅的意见 被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三大名将之一的曼施泰因元帅,也是当时德国将领们所一致推崇的第一位天才战略家。他在他的回忆录《失去了的胜利》中曾作下述的评论: 希特勒所犯的第一大错就是对苏俄的资源和红军的战斗素质作了过低的估计。因此,他一切的想法都是认为可以速战速决。不过即令这是可能的,也必须设法使苏俄同时发生内在的崩溃。但希特勒的政策却恰好足以产生相反的效果。他在东欧占领区中的政策是由特务人员去执行的,完全抵消了军人的一切努力。换言之,其军事行动是以尽快摧毁苏俄统治为目的,但其政治行动反而帮助苏俄当局巩固其统治。在其他战争中,政治和军事的冲突固然常有,但却从未有如此背道而驰的。结果是希特勒在东战场上政治行动完全违反其战略要求,于是也就使他丧失了一切可能速战速决的机会。 希特勒的战略目标是以政治和经济的

指挥失当希特勒在二战犯下的四个错误胜利的曙光在错误中远走

指挥失当希特勒在二战犯下的四个错误胜利的曙光在错误中远走

指挥失当希特勒在二战犯下的四个错误胜利的曙光在错误中远

二战之中德国的强悍是有目共睹的,在战争初期闪击波兰,拿下法国震惊世界,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欧洲搅的天翻地覆,到了苏德战争之时,双方对战的规模达到了最大,当时欧洲其实就是苏德的角力,但是最终德国败下阵来,其中的因素很多,而希特勒大战略的错误绝对是关键因素之一。

希特勒

希特勒出身于行伍,虽然也参加过战争,但是由于他的出身,所以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和当时很多军人世家出身的元帅在军事素养上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希特勒主宰德国后,独裁统治让希特勒成为了唯一的决定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希特勒逐渐开始刚愎自用,这时缺乏军事才能的短板就开始显露。

希特勒最主要的失误主要有四次,而几次一次的影响比一次大,直接把德国拖向了灭亡的深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这几次大的失策。

一: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错误命令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的A集团军群,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马奇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这让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

就在当时主帅古德里安准备一鼓作气将联军歼灭的时候,希特勒的一纸禁令让一切化为了泡影,当时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这个时候却被希特勒禁止前进,古德里安仰天长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而德军空军却在进攻。被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此后联军进行了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保留了兵力和战斗力。

二战轴心国战败原因分析

二战轴心国战败原因分析

二战轴心国战败原因分析

从轴心国之间战略统一协调和彼此合作性上分析战败原因:同盟国在二战期间相继召开的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从而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军事合作和战略联盟,为最终打败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二战期间轴心国之间一个联合会议都没有召开.轴心国与同盟国相比,更偏向于各自为战,德国正忙着去入侵苏联,日本正忙着去入侵东南亚和中国,而且把美国也牵扯进了战争.轴心国之间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称霸战略.所以最终必败无疑.

从轴心国元首的二战三元凶和同盟国元首的二战三巨头的才智和谋略上比较分析.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小到一个集体和公司,大到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才智都是至关重要的,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我们现在再把二战三巨头和二战三元凶的才智和谋略进行比较一下几可以知道轴心国会被同盟国最终打败的根本原因了.

轴心国战略的八大败笔失误

第一:盟军在敦克尔刻大撤退,希特勒让40万英法联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遛走.

一九四零年得军闪击法国,德军的攻势于一九四零年五月十日展开。几天之后,荷兰军队宣布投降。到了五月十六日,比利时的那些最重要的军事要塞纷纷陷落,五月十七日,德军占领了布鲁塞尔;五月十八日,德军继而攻占了安特卫普。五月二十日,德国的坦克集团军推进到了运河地区,占领了布伦和加来。英国军队逐渐被夹击包围在敦刻尔克。英军的厄运此时看来已是命中注定的了,但就在此关键时刻,希特勒却于五月二十四日下令从沿海方向对敦刻尔克实施合围的德国坦克集团军停止前进。希特勒打算把他的坦克留下来与法国陆军进行决战,故此把歼灭英军的任务交给戈林的空军去完成。然而,空军在完成此项使命之中却证明是力不胜任的。一九四零年五月三十日中午,德军最高统帅部终于了解到了英进撤退的规模,于是边加强了对敦克尔刻的轰炸.然而大雾却救了英国人,大雾笼罩着敦克尔刻,而且还笼罩着德国所有的空军机场,在这些飞机场中停着3000架轰炸机.与此同时,德国的第八航空兵团的"斯图卡"式轰炸机对救援船只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小,而投在滩头上的炸弹有因为深陷

论希特勒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战略失误

论希特勒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战略失误

作者: 詹方瑶

出版物刊名: 史学月刊

页码: 99-102页

主题词: 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高级将领;斯大林格勒会战;进攻战;军队;苏军;战略失误;兵力

摘要: <正> 1943年夏,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就其规模、紧张程度和战果来说,可列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苏德双方都以最先进的技术兵器装备起来的庞大军队投入激战。为了这次战役,德国集中了50个精锐师,其中16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1万门火炮,2,700辆坦克和2,000多架飞

希特勒一生所犯的十大错误

希特勒一生所犯的十大错误

希特勒一生所犯的十大错误

2013年是希特勒诞辰124周年。追随这位第三帝国元首的人始终认为他是一位救世主,是德国的救星;憎恶它的人认为他是魔鬼,是撒旦的化身。无论历史如何评价,都掩饰不了他“过人“的才华,也是因为他这些“过人”的才华,希特勒愈来愈刚愎自用,最终走上灭亡的道路。本文罗列希特勒一生所犯的是大错误,供读者品读他的人生,品读纳粹德国的衰落。

错误一:战略进攻的方向性错误

当时在占领了波兰后,已经将凡尔塞条约中法国侵占的德国领土抢回,德国不应该全面对英国法国发动进攻,当时应该利用英法的绥靖主义,不打他们,先进攻苏联,这样英法很有可能在背后支持德国,美国也会暗中的支持德国,当时西方最大的敌人是社会主义的苏联,谁要带头进攻那里,那他们会非常支持的。这样苏联也不会得到英国和美国的物资支援,很有可能就扛不住了,那样再调过头来对付英法,相信经过了苏联一战的德军,消灭英国法国会更迅速些,而如果好好利用法国的海军,再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全力进攻英伦三岛,英国将被迫屈服。英国屈服后,美国没有了落脚的地方,也只能跟德国搞好双边关系了。这种假设,德国没有采用,先进攻了法国,也没有办法,德国最恨的是法国,这个咱们东方人确实很难理解,德国一战输的很不甘心,而且法国又利用条约占了德国很富裕的不少地方,德国先打法国也很正常,总得先平民愤是吧。打法国很痛快,很快解决战斗,不过德国接着犯错误了。

错误二:北非战场

在非洲战场,隆美尔表现不错,打的英国简直是屁滚尿流了,英国的司令就换了一个又一个。但那个战场,最关键的是补给,没有补给就没有了一切。北非战场,与欧洲隔着一个地中海,一切物资都要从这个海上通道运过去,地中海上有个马耳他岛,这个岛位于地中海最中间,一开始德国对这个英国占领的岛狂轰烂炸的,岛都快平了,这时候物资运送的很舒服,德国的非洲军团日子过的也不错,打了不少的胜仗,但本来计划夺取这个岛的计划,竟

细数二战中纳粹德国的十大失误:每一个都致命还不自知

细数二战中纳粹德国的十大失误:每一个都致命还不自知

细数二战中纳粹德国的十大失误:每一个都致命还不

自知

本文导读:

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宝贵的进攻苏联的时间,被绝大多数参与讨论者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

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之灾更比它的积极意义更为深重。

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放走30万盟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四、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

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线保留着50万人,如果能够把这些军队调到苏联前线,在1941年12月,德国人应该已经占领了莫斯科。

六、第3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

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

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

八、假如德国是和美国结盟,而不是与经济、军事、科技都不发达的日本、意大利结盟,二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和日本、意大利结盟绝对是个错误。

九、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并且在失败后,拒不接受事实,导致33万人的覆灭。其中还包括在战役初期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进攻这样的战略上的错误。

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错误

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错误

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错误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和复杂的挑战之一,它不仅涉及到政治、

经济和军事等多个层面,还需要精确的战略和战术部署。然而,在历

史的长河中,我们也见证了许多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错误,这些错误

不仅导致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几个经典的案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一、拼死守城战略的失败

在战争中,拼死守城战略往往被用来保卫重要城市或战略要地,目

的是抵御敌人的攻击并最终取得胜利。然而,过于激进或固执的拼死

守城战略常常导致最终失败。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二战期间的德国。在1945年,纳粹德国已经陷

入困境,但希特勒仍指令将柏林坚守到最后一人。这导致了毁灭性的

柏林战役,德国城市被彻底摧毁,无数无辜的生命遭到了残酷的毁灭。然而,希特勒固执地执行这一战略,未能意识到柏林的防御力量已经

不足以抵挡苏联红军的进攻,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失败和希特勒的自杀。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战争中,必须保持灵活和理性的思维,及时

调整战略,并做出明智的决策。拼死守城战略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代价,而不加以考虑的固执执着只会加剧损失。

二、战术失误导致兵力被削弱

战术是指在具体战斗中指挥和组织部队进行作战的方法和手段。战

术失误往往会导致兵力被削弱,进而影响到战局的发展。

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例,南方的联盟国曾经采取了一种名为高地战略

的战术。他们选择在地势高峻的地方设置防线,试图利用地势优势来

阻挡北方联邦军队的进攻。然而,北方联邦军队将这种战术识破,并

利用侦察信息和地形优势,精确地把握住了南方联盟军队的虚实。最终,在一系列战略和战术胜利的影响下,南方联盟军队溃败。

希特勒,军事上的庸才

希特勒,军事上的庸才

文化长廊

 希特勒,军事上的庸才

汪强 九江学院

摘 要:希特勒是纳粹德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头号战犯,在二战初期纳粹德军横扫欧洲,连拥有庞大陆军的法国也在希特勒“闪电战”的打击下6个星期就灭亡了,德军辉煌的胜利让许多人认为希特勒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关键词:希特勒;闪电战;坦克

[中图分类号]:K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4-190-01

一:“黄色方案”中放虎归山

1940年5月10日,伦德斯泰特上将指挥下的A集团军群以1700辆坦克为尖刀,翻越阿登森林、强渡马斯河拉开了“黄色方案”的序幕,德国第19装甲军在古德里安的率领势如破竹,颇有横扫法国的架势,5月24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进抵阿运河一线,与北路B集团军群形成合围之势,将近40万英法联军围困在敦刻尔克,此时只需德国装甲坦克在前进十几公里就能彻底碾碎英法联军,但正在这紧急关头——1940年5月24日12时37分,希特勒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德军装甲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消灭敦刻尔克之敌改由地面炮兵和步兵配合空军来完成。古德里安接到命令时大吃一惊,但这个让古德里安捉摸不透的命令却给了联军以喘息之机,蒙哥马利的第3步兵师被迅速调来构筑防线,同时英国皇家海军在5月26日18时57分实施“发电机行动”,在拉姆齐海军上将指挥下开始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经过9天9夜的努力联军共撤走338226人,撤走的士兵成为了后来反攻欧洲大陆军队的骨干,他们是英伦三岛主要的防守力量,同时还在北非和西西里岛与轴心国作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分析——在 世纪30 分析——在20 世纪30 年代后期,苏联面临的国际国内形 势都非常复杂而严峻。 (1)从国际背景上来看,德意日法西斯化,疯狂地扩军 从国际背景上来看,德意日法西斯化,疯狂地扩军 备战,处心积虑地准备入侵苏联,苏联亟需做好反抗外敌 入侵和保卫国家的准备。 (2)从国内背景上来看,社会主义建设虽取得了巨大的 从国内背景上来看,社会主义建设虽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但敌对势力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仍在用各种方 式进行反抗,党内斗争复杂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肃 清反革命分子的运动,无论对于保持国内稳定还是对于防 止敌人内外勾结搞垮苏联来说,都是有其必要的,也可以 说是备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大清洗” 总结——“大清洗”中确实存在相当多的错案,有不少无 辜的人被杀,给苏联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此斯大林确实 应该承担责任。但是把“大清洗” 应该承担责任。但是把“大清洗”中的所有错案责任都归 于斯大林,则是有失公允的。干部中有些人为了保全自己, 或显示“政绩”,或以此机会公报私仇,在“大清洗” 或显示“政绩”,或以此机会公报私仇,在“大清洗”中 推波助澜,采取了很多过头的做法。而赫鲁晓夫正是这些 人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的一个。
客观看待秘密报告
一、大清洗问题 在谈及“大清洗” 在谈及“大清洗”问题时,赫鲁晓夫讲到: “而斯大林采取最极端的方法,是在革命 已经取得了胜利,苏维埃国家业已巩固, 剥削阶级已被消灭,社会主义关系在国民 经济的各个部门已经确立,而我们党在政 治上业已巩固,无论从数量上和思想上已 经受到了锻炼的时候。” 经受到了锻炼的时候。”

揭秘二战历史中,希特勒犯下了哪些奇葩失误?

揭秘二战历史中,希特勒犯下了哪些奇葩失误?

揭秘二战历史中,希特勒犯下了哪些奇葩失误?

本文导读:首先是在敦刻尔克放走了英国人,当时德军稳操胜算,只要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全力发动,就能给负隅顽抗的英法联军致命一击。但是就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希特勒竟然给古德里安下令,要求他停止进攻。尽管古德里安十分不解,但他还是遵守了希特勒的命令。结果英法联军成功撤退,这为日后盟军的反攻保留了有生力量。

如果说在敦刻尔克放走英国人是希特勒犯下的第一个重大失误,那么在未打败英国之前就开辟第二战线攻击苏联则是希特勒犯下的致命错误了。两线作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大忌,而希特勒在还没有打败一个强敌的情况下就贸然招惹另一个更强大的敌人,只能说希特勒是找死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苏联和英国(当然也有美国)两个强国最终打得希特勒满地找牙。

在苏德战场上,希特勒犯下的错误就更多了。首先在进攻一个幅员如此辽阔的国家前,希特勒竟然没有给他的士兵准备冬天的棉衣,最终穿着单衣的德军被希特勒坑惨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莫斯科城下的冬天居然会如此之冷。按理说,希特勒应该知道拿破仑进攻沙俄的最终结果,但是固执和盲目自信的他并没有把前人的教训当作一回事,其最终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希特勒又犯了分散兵力的错误,导致了德军精锐部队在斯大林格勒陷入重围。在陷入重围后,希特勒又固执地不允许保卢斯突围。结果德军最为精锐的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损失兵力二十七万。德军将领在此次战役后评价说:“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被打断了!”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败,也是德国在二战中走向失败的起点。

在盟军开始反攻后,希特勒在诺曼底表现迟钝,当大量盟军从诺曼底涌入欧洲大陆后,希特勒还一度认为这是盟军的佯攻!结果盟军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也就此走上了灭亡的快车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希特勒在苏德战争中犯下几次致命的战略错误

苏德战争是二战的主战场,因为这个战场牵制住了轴心国中最厉害

的国家---法西斯德国的陆军的主力部队,苏德战争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

个欧洲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败,因此希特勒在这个战场上

的战略失误直接导致纳粹德国的灭亡和轴心国的战败。

1.1. 希特勒在入侵苏联时间安排上的战略失误

1941年巴尔干出现了错综复杂的事件,导致希特勒推迟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六周的时间,从而对于日后对苏联的进攻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个不祥之兆,暗示着德国在苏联战场上被打败。

希特勒在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下达了执行《巴巴罗萨》计划的最后命令。《巴巴罗萨》计划规定:“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做好准备……通过一次快速进剿制服苏联”。进攻的时间确定在一九四一年五月。但是希特勒并没有能够遵守他所规定的进攻时间。因为,在此期间巴尔干出现了错综复杂的事件。三月间,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加入了三国(德—意—日)条约同盟。有了此种背景,希特勒决定去援助在希腊的墨索里尼。然而,就在条约签立后不久,贝尔格莱德的亲英派和英国签订了互相友好和互不侵犯的条约。因此,希特勒决定先打南斯拉夫,然后再去教训希腊。

四月六日,对南战争开始了。四月十七日,南斯拉夫军队缴械投降;四月二十一日,希腊军队步了南军的后尘。占领了希腊半岛和克里特岛之后,希特勒赢得了优越的战略地位,既可以从这里直取苏伊士运河,又可以从这里去进攻苏联。但是,另一方面他却因此而失掉了六周的时间,这对于日后对苏联的进剿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是由于巴尔干出现了错综复杂的事件,使希特勒失掉了六周的时间去侵略苏联的话,这样德军就有四个多月的时间来消灭苏联了,这对于擅长使用闪电战突袭的德军来说,有四个月的时间,确切的说应该有20周的时间来收拾苏联已经足够了。

1.2. 希特勒在列宁格勒会战中的战略失误

希特勒想把列宁格勒从世界地图上抹掉,他下令将列宁格勒四面围困并以重炮向城内轰击,如果苏联人宣布投降,应该予以拒绝。在列宁格勒城前,德军的挺进也因受到顽强的抵抗而陷于停滞状态。希特勒下令将列宁格勒四面围困并以的。但是,苏联人成功地通过拉多加湖给城市提供了

微薄的供应。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持续了将近三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城内有成千上万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死于饥寒冻馁。

1.3. 希特勒在"台风计划"——莫斯科会战中的战略失误

希特勒推迟了"台风计划"一个多月,由于苏联天气阴雨和严寒,导致德军的空中优势和地面装甲部队的"闪电战"难以发挥,严寒的气温不适应德军作战,再加上苏军的顽强抵抗从而导致"台风计划"的破产!

1941年8月间,德军参谋总部建议,现在是进行莫斯科决战的时候了。莫斯科作为首都不仅对于苏联的抵抗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而且它作为苏联的工业中心和公路、铁路枢纽也具有着重大的战略价值。可是,希特勒却要在南方寻机决战。八月二十一日,他下令中路大军的一部向南迂回,南路大军的一部则向北运动,实施包抄迂回,目的是在普里皮亚特河的沼泽地上对在两路大军之间运动的红军主力实施合围。

合围按预定计划取得了成功。六十五万五千名红军士兵作了德军的俘虏。希特勒把此次军事行动称之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但是,他的许多将军们却认为这是一个“东方进剿中最大的战略失策”。因为尽管南路大军与此役之后完成了向顿涅茨盆地的推进,然而对于中路大军进攻莫斯科来说,时间已经是太迟了。

十月二日至十月二十二日,筋疲力尽的德军部队边战边进,逼近了莫斯科。莫斯科城内的居民们开始针对着德军的包围进行着各方面的准备,一道道的城防壁垒被建立起来。

兵临城下的德军先头坦克部队很快推进到了莫斯科的郊区,但却在那里受到阻击而停止了前进。道路泥泞的雨季来到了,车辆和人员寸步难行,无法前进。最后,俄罗斯的冬天终于降临到了莫斯科城下,这一年冬天的来势迅猛异常,寒风凛冽。可是,德军却根本没有配发进行冬季作战的装备,就是后来临时在家乡凑集运来的冬服和滑雪装具也无法改变德军面临的恶劣处境。数以干计的德国士兵在俄罗斯的第一个冬天被严寒夺去了生命。

闪电战的破产宣告了东方战争的失败。德军方面的王牌——机动性、速度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此时面对着笨重但人数众多的苏联战争机器已经变得无计可施。希特勒不可能在辽阔无垠的苏联领土上打赢一场消耗战争。战争的头一个月苏军被俘数字高得惊人,但是当这些歼灭战打过之后,苏军的后远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苏联的欧洲部分开赴战场。战争还证明,红军在技术装备方面也远远不象希特勒所估计的那样落后。莫斯科会战的失利击破了希特勒进入莫斯科的梦想,而且也似乎暗示着希特勒将要遭受历史

上拿破仑曾经遭受的命运!此时希特勒也不得不承认,战神已经离他们而去,跑到对方的营垒中去了!

《孙子兵法》曰:"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但是希特勒既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更谈不上知天知地了。实际上从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苏德战争开始,他只有最多三个月的时间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大城市并灭亡苏联,即从1941年6月22日到9月22日为止,也就是说德军必须破釜沉舟,速战速决!如果到了10月之后,苏联的天气变成多雨的寒冷的话,他的闪电战注定要破灭,苏德战争他注定要失败的。更不用说把战争拖到1942年,或者更久,时间拖的越久对德军越不利,但是对苏联则越有利。

因为德军的战线将拉的更长,并且德军的后勤保障的运输线路将遭到苏联游击队的破坏,还有德国本来就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小国,如果和苏联进行持久战的话,只能把德国给拖垮。并且苏德战争推迟到1942年的时候,德军进攻的势头已经被压下去了,苏联就开始进行战略反攻,就注定德国必然战败!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像德国这样的法西斯国家,它的生命就建立在进攻上的,进攻一旦停止,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孙子兵法》势篇曰:"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这里所说的"势"就是《孙子兵法》曰:"故善战之势,如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说的也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巨大冲击态势!而这里所说的"节"转瞬即失的战机!而在闪电战中这种"势"和"节"就是是闪电战的灵魂和取胜的关键所在!但是此时,也就是在莫斯科会战时的德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失去了势能了!

关于希特勒在莫斯科会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有历史学家分析认为:1941年初夏,希特勒不同意陆军向莫斯科进军的计划,他下令,取消对莫斯科的直接进攻.他把中央集团军最精锐的装甲部队分为两支,一队进攻列宁格勒,另一队向乌克兰进军,在希特勒看来,这两个地区比莫斯科更加重要,但是恰在此时,希特勒染上了疾病,经过医生的检查他染上了胃病,痢疾和冠心病,(希特勒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生了病!)当希特勒病倒的时候,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陆科会战失败的恶果!

这次"台风计划"和敦克尔刻大撤退以及对英国的空中闪电战一样,仿佛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事事因果相报,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又谓之常!

1.4. 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战略失误

1942年德军发动夏季攻势时,希特勒过于轻敌,低估了苏军的兵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