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态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一个思路。 指点一个物件等等。(3)情绪表露动作 :这个主要是通 过面部表情表露感情或情绪 , 当然 , 身体其他部分也 同样可以表露这 类情感。情感表露往往是无意识地传达交际信息, 但也可以有意识地 用于交际o (4) 调节性动作 :这类动作用在面对面交谈中维持或调节谈
表示害羞; 中国人表示害羞时, 喜欢用手臂捂住脸,头向一侧低垂〔 ( 14) 头部左右摆动所表示的意义也是中英国家不同的 英语国家表示 “ 也许”“ 、犹豫不决”“ 、 差不多”“ 、马马虎虎”“ 、不大清楚”甚至还表示 , “ 同性恋” 阴阳人” 中国人则没有这一动作。 15)伸舌头, 或“ 。 ( 由于自己
总体而言, 体态语的研究在语 言的研究中是必须的。体态语的正 确理解有助于对于其他内容的进 一 步理解。但是 ,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 同的文化。如果我们想与别人正确地交流, 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他们的 文化, 正确运用他们民族的体态语
参考文献 :
1王. Hall, The Silent la nguage, (Coin . Faweett,1959)
的言行不适合而感到尴尬 , 不好意思时 , 中国人常常伸舌头 , 伴之以脖 子一缩 , 此动作多见于小孩和年轻姑娘;英美人难为情时绝不仲舌头 , 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粗鲁的表现, 这种动作带有一定的贬斥 、 戏谑色彩。 ( 16)西方国家的人指示方向或叫某人过来的 一 个常见动作是, 头猛地 向所指地方向摆动, 下巴指向所指地方向;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 , 或 这一 动作是侮蔑他人地傲慢表现。 3.2 不同的体态语 , 同样的意义。 1) 叫人过来时 , ( 英语国家是伸出 手臂 , 把手伸向被叫人 , 手心向上 , 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这在我国给 人讨厌的感觉。 另一种方式是用手掌向上或向左朝 自己方向招动的方 式招呼成年人过来 , 对幼儿或动物是手掌朝下朝 自己的方向招动。在 中国正好相反 , 手心向下是招呼成年人 , 手心向上是招呼幼儿或动物。 (2) 丢人或害羞(半开玩笑) , 美国是伸出两只手的食指 , 手心向下, 用 一个食指擦另 一个食指的背面; 在我国, 伸出食指 , 用指尖在 自己的脸 上划几下, 像挠痒, 不过手指是直的。 (3)我吃饱了( 吃饭后) , 英语国家 是一只手放在 自己的喉头 , 手指伸开 , 手心 向 下, 还要 说着 “ 到这儿 了”在我国, ; 是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 自己的肚子。( 语言与文化 , 邓炎吕, 刘润清著)
通用的, 也可以是独立存在, 成为一种表达意义的符号。 3 体态语的差异
识的身体位置 ;位置是静止的, 但是在它面前有一 个能动的形成过程。
(3)手势(gesture):主要是指用手进行的非言语交际。它可以是各民族 在威廉 莎士比亚的作品Troilus and Criseyde (特罗伊拉斯和克
莱西得 有一句话“ ), There is a language in her eyes, her cheek, her lip."
2.2.1 根据人体各部分动作:这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常见的分类方 法。 萨莫瓦等采用体态行为(body behavior) 这个术语, 将体态语分为外 表和衣着、 身体动作、 面部表情 、 目光交流 、 、 凝视 体触行为等。他们还 将副语言和身体气味也归人到其中。( 胡文仲, 英美文化词典, 1995) 2.2.2 按照各种行为的起因、 用法和代码情况 : 埃克曼和弗里森 的体态语的分类方法在非语言交际学界具有极大的影响。( 1) 象征性 动作 :这一动作都有清晰明确的含义, 如表示‘ 和“ `OK'’ 胜利” 的手势。 而且象征性动作都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2)说明性动作:这类动作直接 与语言行为相配合, 用以说明谈话的含义。例如:表示强调某一句话 、
2.Fast, Julius, Body language, Pocket Books. N.Y,1971 I l.eger Br snahan 著, o 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对比, 厅译, 毕继 北京语言文化学院出版
社, 1 199
4.邓炎昌, 刘润清 , 语言与文化 , 外研社 , 1989 5.桂诗春 , 应用语言学 , 湖南教育出版 硅, 1987
人类交流的方式一般意义上讲有两种 : 言语和非言语交流。 在 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最方便快捷最基本的方式是言语交流。这种方式 不依赖于光线等的限制。 可以在白天, 晚上使用。 同时非言语交际还有 自己的特点, 尤其是口语交际中, 除了语言, 还有身体运动, 如表情 , 体 态, 手势, 甚至还有生活习惯等。波压托斯(F.Poyatos)在他的专著里, 一共列举了引 种非言语交际之多。 总而言之, 他认为人类的交际行为
意思是“ ;“ 不” 点头” 意思是“ ; “ 是” 撅嘴” 具有同样的含义, 意味着“ 不
作用时, 一个完整的意义才能表达。大多数的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 流中,大约 35%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 65%的信息是通过非言 语交际传达的(Samovar et a1,1981)一 些美国的研究者研究表明表达 感情时, 语言传达了7%的信息, 所以我们可以设想由于语言交流的困 难, 跨文化交流将会更加依赖非言语交际。正是因为非言语交际在交 际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本文我们将要主要讨论其中一方面一 体态 语/ 体态语。 2 体态语的概念和分类 2.1 体态语概念。一切不使用语言的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
4 结论
性动作 :它还可以再被分为三种动作 , : 自我适应动作 、 即 变换式适应 动作、 客体适应动作。 这种动作并不是有意用于交际, 但在 一定情景中 可能会由语言行为引发。(胡文仲, 英美文化词典, 1995)
话, 可以暗示讲话人继续讲下去, 重复一次, 进一步解释等等o (5)适应
2.2.3 一般意义上的分类: (1)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它是 一种表示感情的体态语。 (2)姿势(posture) :姿势指的是有意识或无意
6.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研社,1999 7.胡文仲, 英美文化词典, 外研社 1945
非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 指人们利用姿态 、 动作 、 包括身体动作和 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人们交际时的点头 、 招手、 扬眉 、 耸肩等姿态动作构成体态语的单位。 2.2 体态语的分类。据估计人类大约有 270 ,000 种姿势和动作 , 比人体能发出的声音还要多。 这样多的姿势和动作所代表的含义是复 杂的;有的含义是明确具体的, 有的却是笼统模糊的 ;有的用于交际 , 有的则只是 自我表达 ;有的表达的是情感信息 , 有的则反映出个性特 是古代刑法取去“ 首级” 的遗风( 日 本人 用手戳向肚子表示剖腹自 反映了日 杀, 本传统文化中的武士道精神)。
( 10 ) 西方人交谈时 , 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 , 以示听者 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 , 但是在中国人看来 , 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 为, 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在中国, (11) 用手 指在太阳穴旁边转圈表示动脑筋; 美国人则表示发疯。( 12) 中国人在 表示十分惊愕或知道 自己做错事后会伸伸舌 头(尤见于女性和小孩) ; 而美国人朝别人伸舌头则表示对此“ 不屑一顾” 13)表示害羞的姿 。( 势 :在英语国家, 双臂伸直, 向下交义, 两掌反握, 同时脸转向一侧 , 就
外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我们应该学会一些休态语等。 中国和美国文化中体态语的比较研究表明在两者中也存在很多 相似性, 如男人们在见面时不拥抱, 握手是最常用的问候方式 ;分手时 用摇手说“ 再见”“ ; 皱眉头” 表明是不高兴 讨厌, 或是不同意; “ 摇头” 高兴, 愤怒” 一 ;拍 下人的背暗示“ 同意 , 赞同, 鼓励”咬牙切齿意味着 ; “ 愤怒, 或下定决心” 。 3.1 两种文化 中同样的体态语, 但是具有不同的含义。( 1) 跺脚在 中国意思是气愤, 愤怒, 沮丧, 悔恨; 而在西方, 意思是没有耐心。 (2)演 讲者或表演者与听众或观众鼓掌 , 在中国表不谢谢, 互相表示友好的 感情 ;而在西方 , 意思是为 自己鼓掌, 被人为是毫不谦虚。 ) 目瞪口呆 (3 在中国意思是好奇, 有时候是惊讶 ;然而在西方 , 意思是不礼貌, 让人 感到尴尬, 自在。(4)发嘘声在中国意思是不同意, 不 责骂, 轰赶; 而在 西方其含义是需要安静。 轻拍别人的脑袋在中国含义, (5) 成人们轻拍 孩子们的脑袋 , 表示他们 的疼爱 , 如果轻拍青年或成人的脑袋可能会 引起反感或侮辱到别人 ; 而在西方含义是给出安慰 , 抚慰 , 或鼓励 , 有 时候也指钟爱。 (6)跷二郎腿, 、 英 美男子的姿势却截然不同, 他们认为 很正常;而中国人对此均认为极不礼貌。(7) 吐舌头, 英美人往往表示 蔑视对方, 而汉族人表示惊讶 , 藏族人则表示对客人的尊敬。(g)竖起 拇指, 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 , 好”伸出小指表示“ 或“ , 差” 坏”这反映了 一种“ 尊卑有等”“ ,长幼有序” 的文化心态; 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 求搭便车, 将拇指朝下则表示“ o (9)美国人用手指着太阳穴表示用 坏” 手枪 自杀 ,反映的是美国私人拥有枪支不足为奇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
学术平台
念。本文将会简单地讨论体态 尤其是其定义, 语,
思想的工具。 但走 仪 仅有语言来承担是不够的,
世界各地的 人民交流也更加频繁 语言是他们交往, 也是用来进行表达 〔 要〕 着 交流的增进, 摘 随 Q际
[关键词」 语, 化差 分 体态 文 异, 类
1.前言
i ll4f,k 架 -4 -0
言语 交际 当然这是一个宽泛的概 面的文化差异。
这句话替什么意思呢? 通过语言本身还有体态语我们都会理解它的含 义。当一 个中国人和一个加拿大或美国异性朋友进行交谈时 , 他会盯 着对方看吗? 如果两个同性的朋友手牵手 , 互相拥抱着走, 在讲英语的 国家是否被看成合适? 在所有的文化中点头的意思是否是” , 是“摇头 的意思是否是” ? 这些问题不是关于语言, 不” 而是关于体态语, 非言 语交际。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解释。 对于上 面提到的问题, 我们的答案 是“ 。 不” 即使是“ 点头” 意义也不是相同的。 对于尼泊尔人, 印度人, 爱 斯基摩人而言,点头” “ 并不意味着是“ 而是” 。所 以为了为了用 是” 不“ 359
是一种基本三重结构(basic triple structure), ( 包括语言(language) , 副语 言 伴随语言(paralanguage) , / 体态语(kinesics)等三个方面。 与这三者都 有关系的 是体距语/近体语(proxemics)。 在交际中, 只有这三部分互相
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包括眼神、 手势、 身势、 微笑、 面部表情、 服装打扮、 沉默、 身体的 接触、 讲话人之间的距离, 讲话的音 量、 时间观念、 对空间的使用等等。心理学家 Alber M ebrabian 经过长 期研究,给出以下公式: 信息交流的全部效果二 7%言语的+38%声音 + 的+55%表情的 (the total impact of message =7% verbal +38% vocal + 55% facial)效果。体态语(body language)又称体态语、 形体语言, 它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