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
肢体语言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肢体语言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和有些印地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用点头表示“不”。
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阿拉伯人同英国人谈话。
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
英国人按照英国的习惯会往后退,因为他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
阿拉伯人往前挪,英国人往后退。
谈话结束时,两个人离原来站的地方可能相当远!在这个例子里,双方的距离是关键。
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研究,据说在美国进行社交或公务谈话时,有四种距离表示四种不同情况:关系亲密,私人交往,一般社交,公共场合。
交谈双方关系亲密,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亲密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关系。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个人交谈一般以相距45~80米为宜。
在进行一股社交活动时,交谈双方相距1.30米至3米;在工作或办事时,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交谈者一般保持1.30米至2米的距离。
在公共场合,交谈者之间相距更远,如在公共场所演说,教师在堂上讲课,他们同听众距离很远。
多数讲英语的人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当然,离得太远也有些别扭。
离得太近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除非另有原因,如表示喜爱或鼓励对方与自己亲近等,但这是另一回事。
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在英语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避免身体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
即使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
如果一方无意触摸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会说Sorry;Oh,I’m sorry;Excuse me等表示“对不起”的道歉话。
在中国,常常听到西方妇女抱怨中国人抚弄了她们的婴儿和很小的孩子。
不论是摸摸、拍拍、接接或是亲亲孩子,都使那些西方的母亲感到别扭。
她们知道这种动作毫无恶意,只是表示亲近和爱抚而已,所以也不好公开表示不满。
但在她们自己的文化中,这种动作会被人认为是无礼的,也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
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
目录一、体态语地概述 (2)二、中西体态语地文化差异及交流障碍 (2)(一>体态语文化差异地根源 (3)(二>体势语地文化差异 (3)(1>面部表情 (3)<2)手势 (4)<3)身体其他部位 (6)(三>体距地文化差异 (6)(四>体触地文化差异 (7)三、总结···············································8b5E2R G b C A P四、参考文献············································8p1E a n q F D P w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专业名称:初等教育英语方向作者:郑婷摘要:体态语是人类多种交际方式中至关重要地一种.成功地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无声表达自己以及准确理解别人地体态语地能力.只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够达到交际地最佳效果.而中西体态语文化因历史、政治、民族等条件地不同,具有一定地差异性.为了克服交流障碍,可以从体势、体距、体触三方面来了解体态语地文化差异.DXDiTa9E3d关键词:体态语;体势;体距;体触一、体态语地概述提到交流,我们自然会想到语言,即我们每天说地不计其数地话.但是,除了有声语言,还有一种对我们日常地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地身体语言──体态语.RTCrpUDGiT体态语是一种表达和交换信息地可视化<有地伴声)符号系统,它由人地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等构成.或者通俗地讲,当人体动作能够传递相关信息时,这些动作有了语言地功能,就成为体态语了.在现实生活中,体态语使用极其广泛,而且有时更能无声胜有声地巧妙表达信息,同时留给对方更大地想象空间.心理学家得出一个有趣地公式:一条信息地表达=7%地语言+38%地声音+55%地人体动作.这表明,人们获得地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地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5PCzVD7HxA人类地体态语具有一定地共性,语言不通、地域不同、文化相异地人们可以通过体态语进行一定程度上地有效交流.然而,共性地体态语主要是指一些先天性动作<如欢乐之笑,痛苦之哭)和自发动作<如双臂抱胸,双腿交叉等),而更多地体态语却是后天习得地,根植于本民族地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宗教环境中,从而具有了各自地民族特性,自然而然体态语地文化差异就产生了.随之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因为体态语地差异而产生误解.jLBHrnAILg二、中西体态语地文化差异及交流障碍一个日本人问一个美国旅客,机场是否提供行李车服务.美国人想告诉他,机场不但提供行李车服务,而且还是免费提供!于是他用了人人皆知地表示“OK”地圆形手势作答.然而对那个日本人来说,这个手势表示“钱”,因此,日本人断定行李车服务收费昂贵.而这时,旁边一位突尼斯人看到了这一幕,于是认为美国人在对日本人暗示“他是一个卑鄙无耻地小偷”,让他小心点,否则杀死他.xHAQX74J0X 如果该案例中地日本人、美国人、突尼斯人事先知道“OK”这一手势可表示不同地含义,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由此可见,了解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对克服交流障碍具有至关重要地作用.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为了扫除交流障碍,了解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来掌握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呢?LDAYtRyKfE按照学术化地观点,我们可以从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地根源、体势语、体距和体触四个方面来研究其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Zzz6ZB2Ltk(一>体态语文化差异地根源中国是历史悠久地礼仪之邦,同时也是封建中央专制集权格局和传统主体文化最稳固、延续时间最长地国家.完备地纲常观念、谨严地等级秩序、系统地礼乐教化、向心型地内敛文化模式,熏陶出中国人谦谨、从众、克制、重礼节、尚伦理、表现含蓄等民族性格特征.而英语国家由于交通较发达,异族入侵和民族迁徙频繁,其古老文化较难保持强有力地历史延续性,呈现出富于变动性和扩张性地多元文化混杂地格局.这些国家较早地击溃专制集权而步入了现代社会体制.这样地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使英语国家地人富于冒险精神、崇尚独立、张扬个性、注重个人表现等,形成外向、自信、直率、随便等民族性格特征.dvzfvkwMI1(二>体势语地文化差异我们地面部表情以及手势、腿、脚、躯干地姿势都属于体势语.所以,可从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位三个方面来研究中西体势语地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及其所引起地交流障碍.rqyn14ZNXI(1>面部表情达尔文说:“面部与身体地富于表达力地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地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地语言,是比嘴里讲地更复杂到千百倍地语言.”地确,借助和利用面部表情可以更好地表达和传递自己地思想感情.但是,同样地面部表情在不同地国家可能会有不同地含义.例如,在西方一些国家,眨眼是一种感兴趣地表示,而在中国一些地方,冲陌生人眨眼则是一种挑衅行为,冲女人眨眼更是不可为.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很可能会造成误解.如在中国和讲英语地国家不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赞同、满意、高兴、愉快,但在某些场合,中国人地笑会引起西方人地反感.有一个这样地例子,在餐厅里,一个外国人偶然摔了一个碟子,他本来就感到很窘,而在场地中国人发出笑声,使他更加觉得不是滋味,又生气,又反感.EmxvxOtOco当然,中国人地这种笑,不论是对本国人还是对外国人,并非是嘲笑当事人,也不是幸灾乐祸.这种笑有很多意思.可以表示:“别当一回事儿”,“一笑了之”,“没关系”,“我们也常干这种事”等.不过,对于不了解这些意思地人,这样一笑会使他们感到不愉诀,而且会对发笑地人产生反感.SixE2yXPq5面部表情地一个重要方面是目光接触.在英语国家,盯着对方看或看得过久都是不合适地.即使用欣赏地目光看人——如对方长得漂亮——也会使人发怒.而在中国,目不转睛地看可能仅仅是对某人某物感到好奇或者是惊讶,自然不会引起别人地强烈反感.6ewMyirQFL <2)手势手势动作语言是一种表现力极强地肢体语言,它不仅丰富多样化,而且简便、直观性强,所以运用范围广、频率高、收效好.一个很好地例子就是荣获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受观众喜爱地歌舞类节目特别奖地《千手观音》,二十一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地姑娘用她们地手势语向全国亿万观众传递信息,表达了新春地祝福.但在不同地国家民族间,不少手势也存在很大地分歧.倘若不了解其中地差异,就很容易造成交流障碍.kavU42VRUs中国人与英美人有一些相同地手势,但表达地意义确不同.中国人表示“2”时,常伸出中指和食指,英美人则用这一手势表示胜利<现在地中国也引用了此表示法);中国人表示八时伸出食指和拇指,而英美人通常用这一手势表示“2”.曾经一位在上海进行商务谈判地美国人在饭店用餐时点了啤酒,服务人员问他要几瓶,这位商务人员伸出食指和拇指.很快服务人员送上八瓶啤酒,美国商人看了目瞪口呆.y6v3ALoS89中英用手势表示数字法差别悬殊.英语国家地人是将一个个手指掰开,中国人是将一个个手指弯下.英语国家地人数“一”时伸出右手食指,数“2”时再伸中指,再伸无名指表示“3”,加上小手指表示“4”最后伸开拇指表示“5”就多数情况而言,中国人数数时是从右手拇指开始,一个个手指弯曲.弯下拇指表示“1”,再弯下食指表示“2”,依次类推表示“3”、“4”、“5”.也可用左手食指掰动右手指数数.当然,现在也有许多中国人使用掰开手指地方法来计数.在英语国家中表示“6”至“10”必须用两只手,即用一只手表示“5”,另一只手再从“1”数至“5”.中国人也用双手表示“6”至“10”,但一般只有儿童才用.M2ub6vSTnP中西方手势地差异除表现在数字方面外,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现将不同之处举例如下:A. 动作一样,意义不同:向上伸中指:在中国有些地方表示“胡扯”,四川等地用这一手势来表示对对方地侮辱;在美国、法国表示愤怒或极度不快.0YujCfmUCw向上伸小指:在中国表示小、微不足道、拙劣、最差地等级或名次,还可表示轻蔑;在美国,表示懦弱地男人或打赌.eUts8ZQVRd大拇指向下:在中国表示向下、下面;在英美等地表示不同意,不能结束,或是对方输了;在法国、墨西哥表示坏运气、死了、无用.sQsAEJkW5T4)伸出地中指压在伸出地食指上:在中国表示数字“10”,在美国、法国等国家表示祈祷幸运.B. 意义相同,动作有差异:“过来”(叫别人过来>:中国地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美国地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对此反感>.GMsIasNXkA“丢人”(半开玩笑>:中国地肢体语言:伸出食指,用指尖在自己脸上划几下,象搔痒,不过手指是直地.美国地肢体语言:伸出两只手地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地背面.TIrRGchYzg“我吃饱了,’(吃饭后>:中国地肢体语言: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自己地肚子。
中西课堂体态语的交际功能及文化差异浅析
显 才
Chinese teachers of English in t heir body languages in t he classroom management ,
t hrough which we can see t he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and using body language in
习它 ,适应它 ,并熟练运用它 。最后 ,改进教学方法 , 充分运用体态语的交际功能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
研
统 ,但美国教师的想法是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无拘无
外语的环境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束的自由讨论的气氛 。
外语教师可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学习和研究体态
究
在英语国家的学校里 ,用左手写字或右手写字 , 语 。通过观看外籍教师上课的录像 ,模仿和学习体
老师没作统一要求 。而在中国的学校 ,老师发现有
态语 ;通过 VCD 、录像 、计算机 、电视 、电影等观看英
中
谁用左手写字 ,立即叫他 (她) 改过来 。这种统一的
语国家的节目 ,对体态语进行研究和学习 ;在师范类
西 要求 ,体现出集权统一和服从的传统观念 。
学校 、外语专业的学生应通过开设体态语的课 ,促使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 body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f unction , cult ural difference
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际交流的不断增
随 加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越来 越引起国内语言学界的关注 ,不再成为一个 被冷落的课题 。在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中 ,倍受关注 的是体态语 ,但是将体态语引入教学中的研究还处 在萌芽状态 。我们发现 ,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的外 语课堂气氛有明显的差别 ,这是什么原因呢 ? 本文 着重探讨外语课堂体态语的交际功能 ,外籍教师与 中国教师外语课堂体态语交际功能差异以及其产生
从中西方肢体语言看文化差异DOC 文档
从中西方肢体语言看文化差异(根据调查研究:当我们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语言只是起到7%的传达的作用。
语气却占去剩下的38%。
更重要的是:肢体语言在沟通中起到了55%的影响。
(相对于沟通的内容和环境)那么,什么是肢体语言?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能够传递某种特定信息的面部表情、手势语,以及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等等。
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西方的许多肢体语言在我国也已经被认同,还有一些被普遍适用。
比如:西方人往往指胸口来表示“我”。
大拇指朝上,表示“好”;但大拇指朝下则表示“坏,糟透了”。
还有用大拇指指尖与食指指尖相接成O形,伸直其余三个指头,表示OK,即“正常”、“顺利”、“没问题”。
伸出食指和中指成V形,表示victory(胜利)。
如果招手示意别人过来,他们是伸出手,掌心朝上,捏拢四指,前后弯动食指。
当然,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中,肢体语言其含义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不过,很多肢体语言表达的含义还是一致的,比如,点头表示:同意或者表示明白了,听懂了;眉毛上扬表示:不相信或惊讶;避免目光接触意味着:冷漠,逃避,不关心,没有安全感,消极,恐惧或紧张等;摇头表示:不同意;鼓掌:赞成或高兴等等,但是在这里,我们主要通过分类来说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程度上所存在的差异,了解从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我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一、动作一样,意义不同(the same action,different meaning)。
如下例:1. 跺脚(stamp one’s foot):在中国人看来,表示气愤,恼怒,灰心,悔恨。
比如说:气得直跺脚。
而它的英文含义则是不耐烦,比如:give a stamp of impatience(不耐烦得跺脚)。
2. 目不转睛地看(look with fixed gaze):其中文含义是:好奇;有时是惊讶。
中西文化中肢体语言差异分析
中西文化中肢体语言差异分析摘要:肢体语言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手段。
在日常交流中,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中,肢体语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往往只重视语言交际,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特别是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在跨文化交流中打破障碍的最有效方法是掌握肢体语言的含义。
肢体语言之间有相似之处,但有些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了解中国和西方国家肢体语言的差异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肢体语言;跨文化交流;传递信息;文化差异在西方,“肢体”一词被引入各个领域,成为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学者的研究对象。
许多中外学者对“肢体语言”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肢体语言起源于先天的遗传;有人认为肢体语言来自于人类后天的经验;还有人认为肢体语言是一种自然能力。
[1]一、文献综述在中国,受语言学研究氛围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很少考虑肢体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逐渐认识到肢体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在引进国外著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教师肢体语言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外国教材》、《外国中小学教育》等刊物上发表的一系列译文引发了中国学者对教师肢体语言研究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评论》、《教育科学》等权威刊物发表了一些学者对教师肢体语言的初步探索文章,代表了此后人们研究的趋势。
此后,学者们或在《教学的艺术》等作品中专设章节论述教师肢体语言,或以专著的形式系统论述教师肢体语言,如《教师体态语的艺术》。
肢体语言出现在语言诞生之前,根据进化论的分析,人类在诞生之初就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然而,近几十年来,一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开始科学系统地分析肢体语言的构成,人们开始关注肢体语言学。
事实上,对肢体语言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就开始了。
1644年,博沃出版了《手势的研究:手的自然语言》,该书被学者们认为是最早的肢体语言专著。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研究以中泰体态语差异为例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研究以中泰体态语差异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际在日常生活、工作乃至学术领域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体态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研究,特别是以中泰体态语差异为例,分析两国在体态语方面的异同,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并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运用体态语,减少误解,增进理解。
文章首先将对体态语的定义、功能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进行概述,然后重点分析中泰两国在体态语方面的差异,包括身体姿势、面部表情、手势和动作等。
接着,文章将探讨这些差异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体态语。
文章将总结研究成果,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跨文化交际中体态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有效运用体态语,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二、中泰体态语差异概述在跨文化交际中,体态语作为一种非言语交流方式,具有显著的文化差异性。
本文以中泰体态语差异为例,对两国在体态语方面的不同表现进行深入分析。
在面部表情上,中国人通常注重内敛和含蓄,面部表情相对较为克制,喜怒哀乐等情绪往往不会过于夸张地表现在脸上。
而泰国人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情感,他们的面部表情通常更加丰富和夸张,喜怒哀乐一目了然。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导致误解,中国人可能觉得泰国人的表情过于夸张,而泰国人则可能觉得中国人的表情过于冷淡。
在身体动作方面,中泰两国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人在交流时通常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以显示尊重和礼貌。
而泰国人则习惯保持较近的身体距离,甚至可能会触碰对方的身体以表示亲近和友好。
这种身体接触在中国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侵犯个人空间,而在泰国文化中则是正常的社交行为。
在姿势和手势上,中泰两国也有不同的表现。
中国人在站立或坐着时通常保持身体挺直,手势相对较为简洁明了。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社会在发展进步着,每一个阶段人们的进步也同步反映在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上。
例如,人类最初阶段是用肢体语言来沟通的身体时代;第二阶段是用真正的语言来沟通的嘴巴时代;第三阶段是用书写文字来沟通的手写时代;第四阶段是用键盘沟通的十指时代;第五阶段就是当代用手机短信来沟通的拇指时代。
确实,从古至今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阶段人们的沟通都离不开最初的肢体表达方式。
肢体语言是指能够传递某种特定信息的面部表情、手势语或者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等。
这是人们最初交流沟通的方式,也许口头表达出来的语言会说谎,但是肢体语言是相对比较真实的。
特别是不同语言国家的人之间交往时,肢体语言往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时,肢体语言相对比较灵活,也就是说,肢体语言种类比较多;同时,同一种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代表的含义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握手是社交中的礼节,但中英握手的礼节形式差异较大。
西方英语国家握手的方式是:两人以手相握,然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
中国人的礼节性动作是:两人先握一下手,然后相互靠近,两人的手扔不松开,或者干脆变成相互抓住不放了。
对此,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窘迫不堪。
他们认为,身体之间的距离显得过于亲密,抓住别人的手不放与握手毫不相干,同性人如此握手甚至会招致同性恋之嫌,因此,一般视为禁忌。
另外,西方国家的男女相见时一般要由女士采取主动,除非男士身份很高或者年龄很大,中国人之间的交往没有女士优先的礼俗。
两人相见时是否握手,一般由上级或者长者决定。
除了在一般社交中的握手礼仪的差异,亲吻和拥抱的肢体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国家,这些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会做得从容不迫、运用自如,但在中国,公共场合做起来却觉得别扭。
这是因为两种文化的背景不同,中国长期受封建礼教的压抑,在情感表现形式上一向非常含蓄。
中西文化差异——交流语言,肢体语言
西方人见面-------拥抱
中国人见面------握手
如何叫别人过来
如何叫别人过来
中国人的肢体语言为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 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put the head toward someone with the fingers downward waving several times.),而美国人的肢体语言为把手伸向 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put the hand toward someone with the center of the palm upward,shaking the index finger back and front)。 美国人的这种肢体语言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侮辱, 或挑衅,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 语言又反映着不同的文化。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 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问的交流 常常遇到困难
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 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 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
中西文化差异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 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 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 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 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从此课题中我们了解了我国与外国的文化差异,了 解到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和内在的联系,反过来有利 于我们更好的交流,这是一个双向获益的过程。 通 过从交流语言和肢体语言两个方面研究中西方的文 化差异,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东方和西方的特点,这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与西方人交流和沟通,消除了由 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肢体语言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肢体语言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动作一样,意义不同汉语意义气愤,恼怒,灰心,悔恨谢谢,互相表示友好感情好奇;有时是惊讶反对;责骂;轰赶(少见;一般见于成人对孩子)疼爱;(对成人或青年,会引起反感,是侮辱人的动作)肢体语言跺脚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鼓掌目不转睛地看发“嘘”声拍别人的脑袋英语意义不耐烦为自己鼓掌;被认为是不谦虚不礼貌;使人发窘;不自在要求安静安慰;鼓励;钟爱➢意义相同,动作有差异意义“过来”(叫别人过来)“丢人”“没羞”(半开玩笑)“我吃饱了”(吃饭后)中国的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伸出食指,用指尖在自己脸上划几下,象搔痒,不过手指是直的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美国的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对此反感)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心向下(常同时说“到这儿了”)➢只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动作肢体语言在美国的意义●咂指甲——重大思想负担;担心,不知所措●用大拇指顶着鼻头,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挑战,蔑视●摇动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拢)——警告别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把胳膊放在胸前,握紧拳头,拇指向下,向下摆几次——反对某一建议、设想;反对某人;表示强烈反对●眨眼(很快地合上一只眼,微微一笑点点头)——表示下列几种感情:会意,赞许,鼓励,传递信息,表示团结等肢体语言在中国的意义●用食指点点或指指自己的鼻子——“是我”,“是我干的”(西方人认为这个手势有点可笑)●说话时用一只张开的手捂着嘴(一般是老年人用)——说秘密话(有时没有明显的意义)●两只手递(即使可以用一只手拿起的)东西给客人或别人——尊敬●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旁边——表示感谢●伸出两个竖起的食指在身前慢慢接近(往往在戏曲中出现)——男女相爱;匹配良缘。
中西肢体语言差异课件 (一)
中西肢体语言差异课件 (一)中西肢体语言差异课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以及肢体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交流中存在着很多障碍。
肢体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之一,其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介绍中西肢体语言差异的一些情况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在交流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注意和理解这些差异。
一、坐姿在中西方国家,坐姿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
在中国,人们习惯于在交流时以躬身方式表示尊重,即坐姿低头微向前倾;在西方国家,人们则通常在交流时表现出更为自信的状态,将后背挺直,双目直视讲话对象。
在交流中,需要我们理解对方的文化风俗,并尽量避免因自身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误解。
二、手势手势是人们在交流中表达情感和意图的重要方式,然而中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很少使用直接而大胆的手势来表达,而在西方,人们可以用手势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愤怒、喜悦、焦虑等等。
因此,当在交流中出现手势沟通时,我们应该做到:仔细观察对方手势的意义;根据身份、场合等情况选择适当的手势;注重手势与其他非语言信息的协调。
三、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同样也是交流中的重要元素。
在中国,人们更加注重冷静沉稳,很少表现出过度的情感,如愤怒、兴奋等,而西方国家的人们则经常以表情明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交流中理解对方的面部表情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面部表情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对方的意图,还能让我们根据对方的情感的变化来感知他们的状态,为我们的交流提供更有效的方式和更准确的反应。
四、身体姿态身体姿态在表达人们的状态或情感方面也有着差异。
在中国,人们在交流时通常将身体纵向展开,展现出沉稳、安静的状态,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常常以横向或斜向的姿态展现自己。
在交流时采取合适的身体姿态也是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恰当的身体姿态能够增强交流的连结感,使得沟通效果更佳。
总体来说,面对中西肢体语言的差异,我们需要尊重并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在交流时的表现方式。
中西文化中非言语交际的差距解析
中西文化中非言语交际的差别解析一、体态语(bodylanguage)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
面部表情中最主要的是眼神。
身体动作又称身势,其中最主要的是手势。
(一)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在所有非言语的交际方式中,脸是我们感情最重要的广播员。
人们会用笑容、拉长脸、脸红、皱眉等表情来表达高兴、生气、害羞和思考等感情或内心活动,这能够说是人类文化的共性。
但因为感情的表达是在文化背景中习得的,它们的表现往往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我们通常认为西方人肢体动作多,面部表情丰富,喜怒哀乐尽现于脸部,而且面部表情与自己的语言内容以及交谈对象的反应相配合。
而西方人认为亚洲人喜怒不形成于色,难以琢磨,即使家庭遭遇了不幸也要对客人笑脸相迎,这常让外国人困惑不解。
有时,同样的面部表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包含的信息也不同。
通常我们认为,人们会因特别高兴的事情而大笑,而菲律宾人的大笑所表达的则是同情的意思;在中国文化中,咂嘴唇表示有滋有味,而英国人却表示没有滋味;我们中国人用笑脸迎接贵客到来,而美国的印第安人却用哭泣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二)眼神(eyelanguage)英语格言“Nevertrustapersonwhocan’tlookyouintheeyes.”(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告诉我们:眼神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不过,同一目光行为在中西两种文化中所表达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
中国人在交谈时,不直视对方,并且有意地回避目光的持续接触,以此表示自己的谦卑或对对方的尊敬。
英美人交谈时,则习惯于直视对方,眼光直接接触,表示感兴趣。
如果不看着对方,这通常被认为是羞怯或者是缺乏热情,或者甚至更糟:是懦弱。
这种眼神文化的差异,使得英美国家的人会因为中国人避免与自己实行目光交流而认为对方瞧不起自己;而中国人则会因英美国家的人总是盯着自己而感到对方无礼。
在俄罗斯,母亲让小孩说真话时常说“看着我的眼睛”。
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毕业论文
目录一、体态语的概述 (2)二、中西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及交流障碍 (2)(一)体态语文化差异的根源 (3)(二)体势语的文化差异 (3)(1)面部表情 (3)(2)手势 (4)(3)身体其他部位 (6)(三)体距的文化差异 (6)(四)体触的文化差异 (7)三、总结 (8)四、参考文献 (8)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摘要:体态语是人类多种交际方式中至关重要的一种。
成功的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无声表达自己以及准确理解别人的体态语的能力。
只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够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
而中西体态语文化因历史、政治、民族等条件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为了克服交流障碍,可以从体势、体距、体触三方面来了解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体态语;体势;体距;体触一、体态语的概述提到交流,我们自然会想到语言,即我们每天说的不计其数的话。
但是,除了有声语言,还有一种对我们日常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身体语言──体态语。
体态语是一种表达和交换信息的可视化(有的伴声)符号系统,它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等构成。
或者通俗地讲,当人体动作能够传递相关信息时,这些动作有了语言的功能,就成为体态语了。
在现实生活中,体态语使用极其广泛,而且有时更能无声胜有声地巧妙表达信息,同时留给对方更大的想象空间。
心理学家得出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
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
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
”人类的体态语具有一定的共性,语言不通、地域不同、文化相异的人们可以通过体态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有效交流。
然而,共性的体态语主要是指一些先天性动作(如欢乐之笑,痛苦之哭)和自发动作(如双臂抱胸,双腿交叉等),而更多的体态语却是后天习得的,根植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宗教环境中,从而具有了各自的民族特性,自然而然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就产生了。
浅谈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及交际原则
2152009年· 04月·下期学 术 · 理 论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现代企业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 马洛比恩发明了一个原则:总交流量=7%的文字交流 + 38%口头交流 + 55%的面部表情交流,这说明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我们都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相互交流。
肢体语言是非言语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中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的肢体语言都表达了同一种意义,它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
一、肢体语言文化差异存在的根源具有不同的信仰是肢体语言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美国人类学家Barnettt Pearce, Verrion Cronent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等等都受它们自身的信仰影响。
并且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信仰体系。
在一种文化中被认可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就会被误解为是粗鲁的,不可接受的。
东方世界的国家崇尚谦虚,宽容,忍耐,相互支持和团体责任感。
就是由于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而西方国家的人崇尚独立,自尊,自由发展,尊重隐私,要求有个人空间等等。
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
二、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区别我们将从五个方面来介绍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1.目光语我们通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眼睛来读懂说话者的心思。
目光语可以用来表达多种复杂的感情,而且也是判断交际双方亲密程度的一种重要方式。
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中会使用更多的目光交流,美国人讲话就会非常注意目光接触的时间和方式。
在普通对话中,他们会对看一分钟然后再挪开。
如果两个美国人互相凝视,那就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
在北美,孩子们必须学会直视对方的眼睛,否则就会被认为缺乏激情和自信。
他们坚信这样一句话“Never trust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s.”而如果是两个阿拉伯人在对话,他们会温和的看着对方,因为他们认为眼睛是他们存在的关键。
体态语的交际功能及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摘要: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
对体态语的交际功能进行探讨以及对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可帮助人们减少或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关键词:体态语;功能;文化差异一、引言人际间的交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 一是通过语言行为, 二是通过非语言行为。
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 它同语言行为相辅相成, 共同完成交际过程, 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
体态语在人类交际过程中往往起到语言行为所起不到的作用, 著名学者记认为在意义和情感的表达手段中, 有以上靠面部表情、动作、手势、姿势等体态语完成的贾玉新,。
美国学者的研究还表明, 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 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 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达的信息却多达胡文仲、毕继万,。
同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相比, 体态语具有更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在语境中起着决定含义的作用等功能。
为此, 交际者往往依赖体态语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 体会不可言传的交际内容, 以达到高质量的交际目的。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 相同的体态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表示不同的意义, 完成不同的功能, 这不仅给跨文化交际造成了困难, 而且往往会引起彼此的误解, 甚至带来不良的后果, 从而严重影响双方的交际。
本文拟对体态语的交际功能及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加以探讨。
二、体态语的交际功能(一)传递情感功能体态语具有传递情感的功能。
汉语中的“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和英语中的’, 姗等都说明体态语在人们交际中的传情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 中国的年青人相爱时, 他们常常利用目光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在最初阶段他们会把目光移开以表羞涩, 其后会向对方扫视一眼, 之后把头扭到一边。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表达感情一般都比较含蓄委婉, 在高兴时常常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们的真实情感往往“含而不露”。
既使中国女子在微笑时, 也常常用手把“微笑”遮起来。
体态语的交际功能及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的交际功能及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体态语是指人们在交流中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方式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它是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体态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内心想法,增进沟通的效果,打破语言障碍,建立更加紧密的人际关系。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会用手势来强调自己的说话内容,比如挥动手臂表示兴奋或着急,点头示意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等等。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倾向于用微笑、眼神交流和姿势动作来表达情感。
比如微笑可以表示友好和亲近,直立身体可以显得自信和有礼貌,低头则表示尊重和谦虚等。
此外,在英汉两种文化中,一些体态语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英语中,竖起拇指表示“好的”或是“赞同”,但在中国可能会被理解为“真棒”或是赞美的意味。
再比如,在中国,握拳弯腰行礼是一种尊重的表达方式,而在西方国家可能被误解为受挫或懦弱。
因此,跨文化交流中,理解并尊重对方的体态语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对方的体态语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比如,在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时,可以适当运用手势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让对方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意思。
而在与中国人交流时,可以通过微笑、眼神交流和动作姿势来传递友好和亲近的信息,促进沟通与融洽。
总的来说,体态语在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进沟通效果,还能够打破语言障碍,增强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而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体态语习惯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学习和适应,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促进国际友谊的发展,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成功。
愿我们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东西方各民族体态语的差异
东西方各民族体态语的差异现在人们在社交中一般靠语言进行交流,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可以没有穷尽,信息的内容也可以跨越时空。
但是人们在信息传递中可以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比如体态语。
体态语是一种表达和交换信息的可视化(有的伴声)符号系统,它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等构成。
或者通俗地讲,当人体动作能够传递相关信息时,这些动作有了语言的功能,就成为体态语了。
在现实生活中,体态语使用极其广泛,而且有时更能无声胜有声地巧妙表达信息,同时留给对方更大的想象空间。
虽说体态语在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
由于各民族所植根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所使用的体态语自然也不同。
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造成一定的误解。
在了解各族体态语差异之前,我们先讲一个有关这方面的小故事。
有一次一个日本人第一次到美国,在机场问一个美国旅客,机场是否提供行李车服务。
美国用一个OK手势答复,意思是免费提供。
日本人却误认为是很昂贵。
旁边一个突尼斯人看到了,认为美国人暗示他:“他是一个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偷,”让他小心点,否则杀死他。
从这则小故事可以看到体态语在各民族中差异甚大。
我们想要随心所欲的使用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语言”,必须了解和掌握这其中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的差异。
原因是东方人内敛,谦虚,谨慎和西方人的外向,自信,坦率,这种根本上的差异使得体态语的表达也不同。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
首先是社交距离。
西方人比较注重隐私,而中国人对这方面比较单薄。
一般有这样四种界限表示四种不同情况:关系亲密、私人交往、一般社交、公共场合。
交谈双方关系亲密,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亲密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关系。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个人交谈一般在相距45~80厘米为宜。
在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时,交谈双方相距1.3米至3米之间;在工作或办事时,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交谈者一般保持1.3米至2米的距离。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中西体态语的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中西体态语的差异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中外体态语的差异说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通常首先想到语言,但语言只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它不是传递和理解信息的唯一方式。
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传达各种信息,这取决于非语言交流的手段。
肢体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肢体语言,属于人类交际活动中的一种非语言交际。
它通常通过口头交流或单独表达来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肢体语言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如果你在跨文化交际中不理解这一点,就会影响双方的交流,甚至导致误解。
接下来,我将举例说明中外肢体语言的差异,并谈谈我对肢体语言几个重要方面的看法。
一、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当人们进行交流时,双方在空间上的距离非常重要。
它不仅告诉我们双方的关系和心理状态,也反映了民族和文化特征。
在谈话中,不同的民族对双方应该保持多远有不同的看法。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在交流中的距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1)亲密距离(0-45cm),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
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
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
(2)个人距离(45-120纪元)指的是一般人际关系之间的距离,如同事、朋友和同学之间的距离。
在交流中,应该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轻易触碰对方的身体。
一般来说,伸出手来握住对方的手是合适的,尤其是在男女之间的一般交流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个人距离的测量。
(3)社交距离(120―360era),通常是用于处理非个人事务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商务会谈或社交聚会时。
(4)公共距离(360-750cm),即演讲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距离,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凑的太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时过于靠近,拉丁美洲人交谈时几乎贴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体态语的概述 (2)二、中西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及交流障碍 (2)(一)体态语文化差异的根源 (3)(二)体势语的文化差异 (3)(1)面部表情 (3)(2)手势 (4)(3)身体其他部位 (6)(三)体距的文化差异 (6)(四)体触的文化差异 (7)三、总结 (8)四、参考文献 (8)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专业名称:初等教育英语方向作者:郑婷摘要:体态语是人类多种交际方式中至关重要的一种。
成功的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无声表达自己以及准确理解别人的体态语的能力。
只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够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
而中西体态语文化因历史、政治、民族等条件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为了克服交流障碍,可以从体势、体距、体触三方面来了解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体态语;体势;体距;体触一、体态语的概述提到交流,我们自然会想到语言,即我们每天说的不计其数的话。
但是,除了有声语言,还有一种对我们日常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身体语言──体态语。
体态语是一种表达和交换信息的可视化(有的伴声)符号系统,它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等构成。
或者通俗地讲,当人体动作能够传递相关信息时,这些动作有了语言的功能,就成为体态语了。
在现实生活中,体态语使用极其广泛,而且有时更能无声胜有声地巧妙表达信息,同时留给对方更大的想象空间。
心理学家得出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
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
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
”人类的体态语具有一定的共性,语言不通、地域不同、文化相异的人们可以通过体态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有效交流。
然而,共性的体态语主要是指一些先天性动作(如欢乐之笑,痛苦之哭)和自发动作(如双臂抱胸,双腿交叉等),而更多的体态语却是后天习得的,根植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宗教环境中,从而具有了各自的民族特性,自然而然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就产生了。
随之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因为体态语的差异而产生误解。
二、中西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及交流障碍一个日本人问一个美国旅客,机场是否提供行李车服务。
美国人想告诉他,机场不但提供行李车服务,而且还是免费提供!于是他用了人人皆知的表示“OK”的圆形手势作答。
然而对那个日本人来说,这个手势表示“钱”,因此,日本人断定行李车服务收费昂贵。
而这时,旁边一位突尼斯人看到了这一幕,于是认为美国人在对日本人暗示“他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偷”,让他小心点,否则杀死他。
如果该案例中的日本人、美国人、突尼斯人事先知道“OK”这一手势可表示不同的含义,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由此可见,了解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对克服交流障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为了扫除交流障碍,了解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便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来掌握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呢?按照学术化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中西体态语文化差异的根源、体势语、体距和体触四个方面来研究其文化差异及其交流障碍。
(一)体态语文化差异的根源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同时也是封建中央专制集权格局和传统主体文化最稳固、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完备的纲常观念、谨严的等级秩序、系统的礼乐教化、向心型的内敛文化模式,熏陶出中国人谦谨、从众、克制、重礼节、尚伦理、表现含蓄等民族性格特征。
而英语国家由于交通较发达,异族入侵和民族迁徙频繁,其古老文化较难保持强有力的历史延续性,呈现出富于变动性和扩张性的多元文化混杂的格局。
这些国家较早地击溃专制集权而步入了现代社会体制。
这样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使英语国家的人富于冒险精神、崇尚独立、张扬个性、注重个人表现等,形成外向、自信、直率、随便等民族性格特征。
(二)体势语的文化差异我们的面部表情以及手势、腿、脚、躯干的姿势都属于体势语。
所以,可从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位三个方面来研究中西体势语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及其所引起的交流障碍。
(1)面部表情达尔文说:“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达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
”的确,借助和利用面部表情可以更好地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但是,同样的面部表情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西方一些国家,眨眼是一种感兴趣的表示,而在中国一些地方,冲陌生人眨眼则是一种挑衅行为,冲女人眨眼更是不可为。
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很可能会造成误解。
如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不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赞同、满意、高兴、愉快,但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
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在餐厅里,一个外国人偶然摔了一个碟子,他本来就感到很窘,而在场的中国人发出笑声,使他更加觉得不是滋味,又生气,又反感。
当然,中国人的这种笑,不论是对本国人还是对外国人,并非是嘲笑当事人,也不是幸灾乐祸。
这种笑有很多意思。
可以表示:“别当一回事儿”,“一笑了之”,“没关系”,“我们也常干这种事”等。
不过,对于不了解这些意思的人,这样一笑会使他们感到不愉诀,而且会对发笑的人产生反感。
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目光接触。
在英语国家,盯着对方看或看得过久都是不合适的。
即使用欣赏的目光看人——如对方长得漂亮——也会使人发怒。
而在中国,目不转睛地看可能仅仅是对某人某物感到好奇或者是惊讶,自然不会引起别人的强烈反感。
(2)手势手势动作语言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肢体语言,它不仅丰富多样化,而且简便、直观性强,所以运用范围广、频率高、收效好。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荣获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受观众喜爱的歌舞类节目特别奖的《千手观音》,二十一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姑娘用她们的手势语向全国亿万观众传递信息,表达了新春的祝福。
但在不同的国家民族间,不少手势也存在很大的分歧。
倘若不了解其中的差异,就很容易造成交流障碍。
中国人与英美人有一些相同的手势,但表达的意义确不同。
中国人表示“2”时,常伸出中指和食指,英美人则用这一手势表示胜利(现在的中国也引用了此表示法);中国人表示八时伸出食指和拇指,而英美人通常用这一手势表示“2”。
曾经一位在上海进行商务谈判的美国人在饭店用餐时点了啤酒,服务人员问他要几瓶,这位商务人员伸出食指和拇指。
很快服务人员送上八瓶啤酒,美国商人看了目瞪口呆。
中英用手势表示数字法差别悬殊。
英语国家的人是将一个个手指掰开,中国人是将一个个手指弯下。
英语国家的人数“一”时伸出右手食指,数“2”时再伸中指,再伸无名指表示“3”,加上小手指表示“4”最后伸开拇指表示“5”就多数情况而言,中国人数数时是从右手拇指开始,一个个手指弯曲。
弯下拇指表示“1”,再弯下食指表示“2”,依次类推表示“3”、“4”、“5”。
也可用左手食指掰动右手指数数。
当然,现在也有许多中国人使用掰开手指的方法来计数。
在英语国家中表示“6”至“10”必须用两只手,即用一只手表示“5”,另一只手再从“1”数至“5”。
中国人也用双手表示“6”至“10”,但一般只有儿童才用。
中西方手势的差异除表现在数字方面外,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
现将不同之处举例如下:A. 动作一样,意义不同:1)向上伸中指:在中国有些地方表示“胡扯”,四川等地用这一手势来表示对对方的侮辱;在美国、法国表示愤怒或极度不快。
2)向上伸小指:在中国表示小、微不足道、拙劣、最差的等级或名次,还可表示轻蔑;在美国,表示懦弱的男人或打赌。
3)大拇指向下:在中国表示向下、下面;在英美等地表示不同意,不能结束,或是对方输了;在法国、墨西哥表示坏运气、死了、无用。
4)伸出的中指压在伸出的食指上:在中国表示数字“10”,在美国、法国等国家表示祈祷幸运。
B.意义相同,动作有差异:1.“过来”(叫别人过来):中国的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
美国的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对此反感)。
2.“丢人”(半开玩笑):中国的肢体语言:伸出食指,用指尖在自己脸上划几下,象搔痒,不过手指是直的。
美国的肢体语言: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
3.“我吃饱了,’(吃饭后):中国的肢体语言: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美国的肢体语言: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心向下(常同时说“到这儿了")C.只存在于美国文化中的动作:(1)顺指甲:重大思想负担;担心,不知所措(2)用大拇指顶着鼻尖,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挑战;蔑视(3)摇动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拢):警告别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
(4)把胳膊放在胸前,握紧拳头,拇指向下,向下摆几次:反对某一建议、设想;反对某人;表示强烈反对。
D.只存在于中国文化中的动作:1.用食指点点或指指自己的鼻子意义:“ 是我”,“是我干的”(西方人认为这个手势有点可笑)2.说话时用一只张开的手遮着嘴(一般是老年人用)意义:说秘密话(有时没有明显的意义)3.两只手递(即使可以用一只手拿起的)东西给客人或别人意义:表示尊敬4.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旁边意义:表示感谢5.伸出两个竖起的食指在身前慢慢接近(往往在戏曲中出现)意义:男女相爱;匹配良缘这里所举的例子不全,但是可以说明手势语的差异,也说明了解另一种语言中的手势语的重要性。
(3)身体其他部位中西肢体语言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男子相逢时不拥抱,一般见面时握手即可;挥手表示再见;皱眉表示不高兴;耸耸鼻子表示不喜欢、讨厌或不快;噘嘴表示不痛快、情绪不佳、忿恨;拍拍男人或男孩子的背表示赞扬、夸奖、鼓励;咬牙表示生气、愤怒或下决心;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
看到这里,我想提一个问题:各种文化背景的民族中,点头是否都表示“是”,摇头是否都表示“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点头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和有些印地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用点头表示“不”。
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例如,头部左右摆动所表示的意义在中英国家中是不同的。
英语国家表示“也许”、“差不多”、“马马虎虎”、“不大清楚”、,甚至还表示“同性恋”或“阴阳人”。
中国人则没有这一动作。
又如,中国人可以用点头招呼某人过来,不过这一动作使用的范围是有限制的。
因为它往往显得有点高高在上和藐视他人。
英语国家没有这层意思。
他们常将点头作为一种指点动作,即用前额指点。
而他们招呼人过来的动作是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