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西语言的差异
从汉英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
从汉英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
从一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文化,看到该社会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
汉英语言丰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观察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确需要很大的精力与学问,确非笔者力所能及。
本文只想就几个方面的一些语言现象的对比,对双方文化作一简单分析。
一.自然环境汉语中,“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而“西风”则正好相反,有一种砭人肌骨的味道。
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便是例证。
然而英语的情况却与汉语相异。
我们会读到Samuel Butler的biting east winds(刺骨东风),Charles Dickens的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在许多冬日我都看到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等等。
关于西风,则有John Milton的And west winds with musky wing(带有芳香翅膀的西风),John Masefield的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一种温暖的风,西风吹时,万鸟争鸣;)等等。
两种风在两个语言中的味道截然不同。
究其原因,双方的自然环境相异也。
中国西部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吹来,无比舒心。
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凛凛然,刺人肌骨;英国是个岛国,东风来自欧洲大陆北部,故而寒冷,而西风则由大西洋徐徐吹来,温暖宜人。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夏日之可畏”,“夏天”常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
中西方交际中文化差异不同之分析
中西方交际中文化差异不同之分析摘要:我们知道,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当然他们在交际方面也有许多的不同。
从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一﹑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二﹑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交际中可能要出现错误。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掌握不同的语言,更要掌握不同的文化习惯,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并设法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注重交际文化和背景文化,并尽力使这个切合点成为两种文化的交融点,这对成功进行国际交往会产生很大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文化背景一、引言名族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其不同的文化现状。
跨文化交际包含着许多方面,不仅是文化,而且还存在于社会环境中。
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形式的相同语言和文化背景有时传递的信息则是相背的。
如果我们不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交际中可能要出现错误。
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二、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一)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人是所有有价值事物当中最为重要的;而在东方人则认为社会是最重要的,所以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之间的观念就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现实生活认为人们应该以集体为优先,不能有英雄主义。
然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崇尚英雄主义。
因此在与国外朋友交际时,我们不可以对于外国友人的英雄主义行为进行责问。
多多了解这些差异并尊重差异才会使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交流素质的人才。
(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差异由于各民族的演变历史和发展的环境不同,造成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包含不同的价值,具有不同的内涵。
[1]西方国家有爱狗的传统,而中国人却崇敬龙。
中西方语言差异精选三篇
中西方语言差异精选三篇【篇1】中西方语言差异总结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的影响1思维立足他方与己方的差异。
中国人善于换位思考,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对方的感受。
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中国人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如“你一定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Youmustbetired.Haveagoodres)t”。
然而,这却可能让西方人误解为你对其身体状况表示担忧。
西方人很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强壮,如果质疑其健康状况,他们是会很介意的。
西方人思维一般都是立足自身,直接谈自己的意愿或感受。
好多英语国家的服务员招呼顾客时,经常用u CanIhe1pyou?(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2.思维方向顺序与逆序的差异。
中国人偏重顺序思维,汉语对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各因素排列,一般都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句子以时间和事理为线索,按照实际的“时序”及“事序”来安排。
而西方人习惯逆序思维,英语句子虽然也可遵循时间先后顺序,但不总是如此。
它可以打破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句子呈句尾开放式。
3.思维表达婉转与直接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思维。
在语言上,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会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让人们产生联想,以达到某种寓意。
而英语正相反,它比较直接,直奔主题,然后加上修饰成分,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后面,状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后,尽管偶尔也可以状语前置。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用语的影响1.在称呼方面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会根据对方的身份、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以及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谓,以示敬意。
但是在西方,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
2.在致谢方面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中国人认为对家里人或者好朋友的帮助是one'sownobIigation,noneedtothankorbethanked,彼此根本不必说谢谢,说了反而显得生分。
从汉语语法角度阐释中西文化差异
从汉语语法角度阐释中西文化差异《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3月21日作者:邵晶【小中大】这些例子均说明了汉字的字体不会随着汉字的用法而改变,是体用一源的。
在英语当中,每个词都有不同形式的变化(6种),它是随着句式时态的不同而变化。
不仅如此,而且英语中类似例子5的形式几乎没有,这也是汉语不同于英语的一个方面。
B.虚实相间汉语语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虽说虚词是主要手段,实词也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那是他在感情方面所作出的很少的几次表示中的一个例子。
这句话,很明显不是中国人所讲的,听起来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不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如果让中国人来讲的话,那就是:他很少表露感情,那是难得的一次。
“提不动你就滚吧”这句话,乍看是在骂人,其实并非如此。
这是一个高年级同学在接待新生的过程中,帮忙提箱子,箱子很沉,这位新同学就说了这句话,说明箱子下面有轮子,是让轮子来滚动。
“谁的肠子?”这是去饭馆吃饭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人多繁忙时。
一次,点了一份肥肠,服务员端着那份肥肠就在大声地喊:“这是谁的肠子?”我左看右看,没有人理会,恍然大悟:是我的。
只好硬着头皮喊道:是我的。
先卖老师,再卖学生,卖完即止。
一所高中有两家食堂:一是教师食堂,一是学生食堂。
学生食堂的饭菜不是特别可口,很多学生就跑到教师食堂去打饭,就使得教师食堂很挤,教师也很难打到饭。
教师食堂为了避免这种拥挤的情况,就写了一个告示:同学们:欢迎你们来教师食堂就餐,但是为了保证拥挤现象发生以及教师打不到饭,我食堂现决定:先卖老师,再卖学生,卖完即止。
看了这个告示后,我们忍俊不禁,这个学校的师生就这样被食堂卖完了,还要卖完即止。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这句话,我们让男生和女生分别来加标点符号,男生的是一样的,女生的是一样的。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一位教授有两位学生,其中一个是他特别喜欢的,一个是他特别厌恶的。
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
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摘要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利用语言之间的交流可以领悟彼此之间在情感、意境、思想等多个方面的感悟。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历史发展变革历程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文明特色。
各种历史因素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语言文化各具特色,这种特色促进了中国对外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让西方国家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语言文化的特点,并针对相应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的成因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必备工具,通过不同的语言可以传达不同的含义或思想。
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差异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之间摩擦出的文化差异是许多语言爱好者或研究者追求的重点。
语言文化特点的差异不仅呈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特色,也让世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更加频繁,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元化发展。
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应当结合历史变革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剖析。
(1)历史因素。
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均处于发展阶段。
而西方国家的变革发展更早于中方,无论是经济、政治或科技、文化等事业均比中方发达。
①历史因素对后期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不容忽略,两个国度人员的交流往往会受到历史环境的约束,从而形成明显的语言差异。
(2)发展因素。
发展是促进一切事物变动改革的核心因素,也是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关键要素。
毋庸置疑,尽管西方国家承接着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但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阶段更加先进。
西方国家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均超出中国许多,国家发展因素引导了语言文化交流的方向,中西方发展水平的巨大反差造成了语言文化上的明显差异。
(3)文化因素。
面对强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正忙于经济、政治等事业发展,对于文化事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西方国家在长期变革发展中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文化体系,不仅积极发展了本国的文化特色,对海外先进文化也积极吸收学习,更加巩固了西方文化的深厚基地。
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问候语是建立友好关系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问候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将从中西方问候语的背景介绍、文化差异、重要性和案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背景介绍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和习俗传统。
这些差异使得中西方问候语在表达方式和蕴含意义上有所不同。
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强调的是礼仪和等级观念。
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占据主导,强调的是个性自由和平等观念。
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也直接影响了问候语的使用。
文化差异表达方式:中西方问候语的表达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人习惯于用一些笼统的问候语,如“你好”、“最近怎么样?”等,以示关心。
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使用具体的问候语,如“How are you doing?”、“How was your day?”等,以示。
使用场合:中西方问候语在使用场合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在正式场合和日常交往中都会使用问候语,而在西方,正式场合通常使用正式的敬语,日常交往中则使用较为随意的问候语。
蕴含意义:中西方问候语的蕴含意义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的问候语“你好”除了表示基本的问候外,还包含着关心、尊重和礼貌的意义。
而西方人的问候语“How are you?”则更多地表示寒暄和打招呼,不包含过多的情感色彩。
重要性阐述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互了解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问候语是展现文化特征最直接的方式。
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避免误解和冲突。
问候语也是交流技巧的体现,正确的问候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友好关系。
职场规范也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问候语的使用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社交能力。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以说明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重要性。
小王是一名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初到英国,他发现英国同学见面时总是用“How are you?”进行问候,而他习惯用“你好”来打招呼。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中西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之一。
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哪些呢?下面是的中西文化的差异资料,欢迎阅读。
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
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
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
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
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
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
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
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
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
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
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从中西文化角度浅析中西语言差异
从中西文化角度浅析中西语言差异摘要:人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语言,不同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不同特征的语言,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文化。
语言不是一种脱离文化的存在,因此,必须从文化差异这个角度出发来了解语言差异。
中西语言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形式和结构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西语言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语言差异;习俗1、引言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受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
语言是从悠久的历史生活代代相传不断总结出来的,因此,它还是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
掌握一门语言,不仅仅意味着能完成基本交流,理解字面上的含义,还应该能够理解语言所隐含的意义,能理解他们的谚语,理解他们的生活作风等等[1]。
也就是说,要掌握语言,首先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
汉语和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量大语种,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不仅仅是在表现形式上截然不同,文化背景、历史也是迥然不同的。
因此,要了解中西语言的差异,必须要先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总和,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可分为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反映群体意识的思想、理念、行为及风俗习惯等。
狭义文化主要指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风俗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从狭义文化的角度上出发,基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词汇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分析由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差异。
2、生活方式上的差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在改善各国的经济结构的同时还带来了外来文化,冲击着各个国家的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的引入,一定程度促进了本土人民生活方式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但是,中西的生活方式由于其本质上的迥异差距,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注意社会道德的约束,而西方社会则崇尚个人自由主义,强调每个人自我的追求幸福的权利,比较开放。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第一篇: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也不同。
“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
这里的使用规则是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的方式和内容是否得体。
”(选自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正是由于社会文化的迁移和发展,语言也随之拓展、转化。
在发展过程中,其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距离越远,地区差异性就越大。
国际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就源于此,宗教信仰、价值观、历史文化、种族、气候、地域等方面的不同都为不同的语言文化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拿中国与西方国家来说,语言的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一、问候语的差异见面打招呼问候是最普通的礼仪。
但是中西的问候对象、方式、内容却是不一样的。
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即使是不认识的路人。
他们打招呼的目的,无关对象,也不是为了要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礼仪形式。
而在中国,如果无缘无故的对这陌生人打招呼会引起人家的警惕,以为你有什么不好的目的。
所以,在中国一般不会理会陌生人,最多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语言上的交流。
其实不论任何人,面对有人微笑打招呼,都会受到感染,像是见到阳光心情跟着好起来一样,很自然会一笑回应。
因此,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哈啰,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唷!那可是非常失礼的。
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比较独特,十分贴近生活和个人,一般常说“你上哪去呀?”或“你去干什么啦?”或是“吃饭了吗?”“这段时间忙吗?”虽然用的疑问句,但并不需要确切的回答,因为它只是一种问候方式,为了表示看见了对方,以此语代替一切语言,不代表问题本身。
但是在西方国家看来,这是想要探知别人隐私的失礼行为。
如果你一见面就问:“你吃饭了吗?”他们往往会误解成你要请他们一起用餐。
浅谈东西方语用文化的差异
浅谈东西方语用文化的差异随着世界的全球化,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然而,尽管在语言上我们都使用的是英语,但是东西方语用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下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尝试解释它们的原因。
首先,东西方语用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倾听和沟通方式方面。
让我们首先看看东方语用文化。
在东方文化中,倾听和沟通的方式更加倾向于间接和含蓄的方式。
与此相反,在西方文化中,沟通则更加直接和明确。
例如,在一个典型的西方公司里,员工们倾向于通过邮件和电话来沟通。
而在东方国家,像中国和日本这样的文化中,人们倾向于使用面对面或电话沟通的方式。
此外,在东方国家中,人们倾向于使用更多的礼貌用语和敬语来表示尊重和恭敬。
这样做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但如果不了解这些规矩,很可能引起误解。
其次,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方面,东西方国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里,人们更愿意陈述他们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在另一方面,东方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表现得更加谦虚,通常不会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而是通过还有间接的方式来表达。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不会直接说“不”,而是会用比较含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立场。
此外,在这些文化中,人们可能会使用一些琐碎的细节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这是因为他们更关注的是彼此间的互动,而非单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语言的直接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东方语言中,人们更喜欢使用隐喻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些隐喻和比喻通常是由某些特殊的文化、历史及传统的背景支持的。
而在西方语言中,人们倾向于使用更加直接、干净利落的语言,这样会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更加明确和直接。
那么这些东西方语用文化之间的差异究竟起源于何处?主要的原因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以及沟通方式的不同。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彼此间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中的人们则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和意见。
此外,这种文化差异也可能归因于不同文化形成背景的差异。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 (1)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论文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原因分析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
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
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
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
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从文字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文字比拟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2法学 91 瑞导读语文字像是一个精灵,深深贯穿在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文字不仅用笔记下了历史中的点滴。
同时,在文字里,我们可以解读,在使用这一文字民族的文化,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解读他们的传统,读懂他们的哲学和思考方式。
从目前世界开展的现状来看,无论从政治上还是文化上分为东西方两个不同的领域。
汉语作为文化的代表,与西方文化的代表英语有着从形式上到表象上完全不同的区别,这也是东西方政治文化人文上的区别。
让我们用文字来解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点滴。
一、认识汉语目前根据语言学家的分类,世界的语言体系九个语系即: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
汉语言和文字是汉藏语系的代表。
汉语与其他语系唯一表象上的区别在于汉语没有字母的概念。
世界上十三亿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文字,我们共同的语言——汉字。
中国的汉字起源于上古时代的象形文字,经过5000余年的开展,形成的非常严谨和复杂的文字体系。
中国的文字和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区别于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语言体系,可以说独树一帜。
从分析中国的文字和语言与西方文字语言的比照,可以了解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方面。
二、从文字解析中西文化差异〔一〕从汉语的字词分析中国的严谨性汉语的根本单元是字,由象形文开展而来的字。
汉语的字有着极其严谨的归类和属性。
汉字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单独意义的单体字。
如子,言,先等等,也就是不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这些字对于汉字起到最根底的表达作用,是汉字里的“字母〞。
汉字的偏旁部首完全是由这些根底字演化而来。
汉字由部首将其严格的进展归类。
这样构成的字,无论从意义上还是发音上都被严谨的归纳。
中国的文化十分重视书面的严谨,而对于发音那么采用古老的身教方式。
汉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字就是词,字又组成词。
例如桌字。
说明了桌子的概念。
在这个词的规下,衍生出课桌,饭桌等词,从这个属性来看,汉语言是十分注重归属严谨的。
浅析汉语与英语的文化差异
浅析汉语与英语的文化差异摘要:本文阐述了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的差异,主要包括音节、翻译、语法结构、地域文化差异等。
学习语言和理解语言背后的民族文化是分不开的。
只有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汉英的差异,才能了解文化与语言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关键词:汉语;英语;文化差异一、前言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古语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语言没有语法约束就无法沟通。
承载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黑暗,也就是说,语法是语言的法律规定,所以语言有规律可循。
然而,语言不是独立的,它与社会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对一种文化的研究离不开对这种文化的载体的探索,语言和句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的结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二、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的差异1.语言文化表达中的音节的差异首先,从语音的角度来看,汉语是一个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有一个音调,不同的音调表达不同的含义。
例如,如果“好”是用在“好吃”这个词上,如果“好”是三声,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个好东西,比如“这个蛋糕很好吃”;如果“好”是四个声音,这个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贪恋美食,作为一个贬义词,比如“你真的很好吃”,这个懒惰的家伙。
与汉语不同,英语为不定音节语言,单词有可能是单音节、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词,区分它们的标准是看单词实际发音中元音音素的个数:音标中只有一个元音音素的是单音节词,如dog、face、nose等;音标中只包含两个元音音素的是双音节词,如hello等;音标中包含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元音音素的是多音节词,如vegetable等。
2.翻译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受到中国和欧美地区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使得使用者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描述有所不同。
两种语言的字面意思和含义有时可能相同,可以直接翻译成汉语中的“趁热打铁”,英文中的“Look before you leap”,可以直接翻译成汉语中的“三思而后行”。
但也有很多时候,汉语和英语的字面意思相近,但实际含义不同,比如英文中的“to fish inmuddy water”,如果翻译成汉语就是“浑水摸鱼”,但实际上,这个短语在英文中是用来形容多管闲事、自讨没趣的人。
中西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
中西文化因为历史、地理等原因而有许多差异,在语言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
首先,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文化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念,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中华文化注重礼仪和家庭价值观念,强调孔子的“仁”的思想,重视家庭责任和尊重长辈。
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体权利和自我实现。
因此,中西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观念上有着差异。
在语言中,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
中华文化注重尊称的使用,如用“您”而非“你”,用“先生”或“女士”而非直呼其名。
这种尊称反映了对长辈和上级的尊敬,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礼让精神。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直呼其名,不那么注重尊称。
另外,中华文化重视面子和谦虚,因此常使用“谢谢”,“不好意思”等表达方式来传达客气和谦虚。
而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感谢和道歉是更常见的方式。
其次,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华文化注重历史和传统,时间观念相对较为长远,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因此,在交流中会使用较多的成语和典故,以警示人们注重历史经验教训。
而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观念相对较为短暂,注重即时和效率。
因此,在交流中会更加直接和实用,少使用成语和典故。
在语言中,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时间表达方式上。
中华文化中常使用“明天”、“后天”、“大后天”等词汇来表示近期与时间相关的事物。
而在西方文化中,常使用“tomorrow”、“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词汇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这反映出中西方在时间观念上的不同。
中西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态度和沟通方式上。
中华文化注重间接、含蓄、非言语的沟通方式。
在交流中,人们常使用肢体语言、眼神和微笑来传达信息。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直接和明确的沟通方式,更注重言语的准确和详细。
在语言中,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隐喻和比喻的使用上。
从文化维度视角解读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3、宗教信仰
3、宗教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主,注重修身养性、崇尚自然。而西方文化则受基 督教影响较大,强调信仰和救赎。宗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4、社会习俗
4、社会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庆、婚丧嫁娶等习俗富含仪式感,体现了对传统和祖先 的敬仰。而西方文化中的节日和习俗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娱乐性。这种差异在跨文 化交流中可能导致对对方文化的误解和排斥。
内容摘要
最后,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也至关重要。人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 自己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内容摘要
总之,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 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才能避免误解和冲突,促进 和谐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 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重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内容摘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 处理文化差异。通过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可以更好 地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建立更为紧密的。也需要承认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避免将一种文化维度视为普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标准。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 的障碍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维度背后的含义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 适应全球化的环境,促进更为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内容摘要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这个背景下,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变得尤 为重要。本次演示将探讨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 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发表时间:2012-02-08T16:04:36.13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叶阳普[导读] 中西方因为地域和地理环境及民族的不同,使得语言存在巨大差异,也就形成各自独有的文化。
叶阳普信阳广播电视大学 464000 摘要语言文字之间的不同造成文化的不同,也造成说话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语言作为一种纵向的诱导或者暗示因素对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在很多场合表现为制约因素。
语音、语形、语义、语法的差别对文化产生一定作用,引发相关文化效应。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音语形语义语法互构语言学中西方因为地域和地理环境及民族的不同,使得语言存在巨大差异,也就形成各自独有的文化。
人文环境、只是、科技、语言文字等都属文化因素,但就语言文字讲,其对语言文化有制约、暗示、引导等作用。
首先,文字的渊源、起因、发展造成语言文化的差异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远古的文字起源都是一些国画形式的文字,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独有的文字。
比如中国,国画文字到象形文字,从繁体到简体,现在依然可见诸多象形文字,包括已被多元转化来的象形字,属视觉转化、意向转化。
而西方,从国画汉字到流线型文字,到符号化的文字,强调的是一种运行轨迹,是事物间的转化联系,文字语言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文字发展的不同势必造成语言的差异,中西语言文化不同的差异也就不可避免,甚至是有很大差异。
就常见的中西方语言习惯来讲不尽相同。
西方习惯称呼是把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写信时先写收件人,后写地址,可按中国的习惯是称呼时姓在名字前面,不可以颠倒,写信是地址为先,收件人置后。
西方可直呼家长辈的名字,认为这样更切亲,而放在中国就是不懂礼,严重的就是大逆不道、不孝。
可见,语言文化体现也制约了其价值观。
其次,具体到语言的语音、语形、语义、语法,其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1.语音差异。
语音分为语调、音调、音节。
中国语调有感叹、疑问、陈述等。
文化比较的角度看中西文化语法差异
文化比较的角度看中西文化语法差异作者:罗燕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9期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中西方语言应用和语法的差异也较大。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交际模式和修辞原则等,即中西方文化语法具有不同的规律。
本文主要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语法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西文化语法表意、结构、思维和表述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体现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比较汉语语法西方语言语法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003-02汉语最初没有所谓的基本框架,直到西方相关语言理论传输到中国后,才逐渐有了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框架。
虽然汉语语法是基于西方理论而逐渐形成,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如传达意义、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因此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特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为了能够进一步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差异,以期使人们更进一步明确汉语和西方语言的语言性质,了解两种语言的本质。
1 中西文化语法表意差异世界上很多语言都分有阴性、阳性、中性、单数、复数等,但汉语与这些语言不同,汉语在被创造时,没有固定的语法规则,即对过去式、未来式、单数、复数等规则没有要求,主张对称性和公正性。
语言作为人类传达和表达意义的重要方式,汉语和西方语言对形式的依赖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西方语言具有客观性,主张以客观明确的态度认识世界,因此西方语言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为深刻,语法表达也更为精确。
而在中国文化中,汉语具有主体性和综合性,主张将主体与世界联合在一起认识世界,更加注重表达个体内心的领悟,因此汉语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小。
人们可以发现汉语表达常常有很多言外之意,与西方语言明确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同,汉语语法相对而言更为灵活。
从汉英语言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4年第2期(总第71期)从汉英语言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陈云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当今世界,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流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西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和重要。
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语言又是随着各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中西两种文化差异的体现。
本文将从汉英两种语言在姓名,称谓,宗教信仰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入手,分析由此体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姓名和称谓的差异汉语中个人的名字是先写姓再写名,例如“李小明”,其中“李”是家族的姓,“小明”才是本人的名字;而英语中则是先写名再写姓,例如“Ja mes Bond”,“Ja mes”就是本人的名字,而“Bond”是家族的姓。
汉语中对于与父亲同辈分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称谓,如“叔、伯、舅、姑父、姨父、表叔、表舅”等,与母亲同辈分的称谓有“阿姨、婶婶、姨妈、姑妈、舅妈”等;而英语中的称谓则简单得多,仅用两个词“uncle”和“aunt”。
汉语和英语中姓名和称呼语的差异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
中国文化是群体性文化,高度重视家庭关系,并将此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中国人历来崇尚“四世同堂”,“阖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中国人也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血缘的亲疏远近,讲究论资排辈,因而称谓区分严格而细密;而西方文化中崇尚个性,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成年子女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独立生活,若仍住在家里或依靠父母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父母上了年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也不会拖累子女,而是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浅析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
浅析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外壳,也是文化的内容之一。
语言的差异必然导致文化的差异,所以了解文化的差异对于语言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Abstract】Language, which is one aspect of culture, expresses culture in oral and writing forms. Th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will inevitably result in differences in culture, so it is good to get acquainted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s. The paper analyzes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four aspects: geography, history, custom and religion, on which the conclusion is based.【Key words】Chinese and English laguages;culture;difference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
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会造成交流和学习上的困难。
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文化差异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1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26 No.12 2005年1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c.2005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西语言的差异肖芳英(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永州 425006)摘要:语言与文化具有镜象关系,二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只有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本文着重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西语言的差异。
西方文化突出地具有一种“外倾性”,因此印欧语发展了精密性和逻辑性;而中国文化具有“主体的自我中心性”,因此汉语发展了一种能指优势。
关键词: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外倾性;主体的自我中心性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5)12-0201-02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在比较中西语言的特点时曾说:“中国文字好像一个美丽的贵妇,西洋文字好像一个有用而不美的贱婢。
”[1] 从上下间语境来看,高本汉的意思是说,中国语言因为是一种单音节词根语,它有声调,语法又比较简单,而且中国人一直非常重视在能指方面的锤炼,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被造就成一种音韵铿锵、和谐和美丽的语言,在这方面它远胜西方语言一筹。
在我们看来,当印欧语突出地发展一种精密的逻辑功能的时候,汉语主要把精力放在能指的营造上,即在单音节词根语的基础上,非常重视对称和对偶,注重声调的抑扬起伏。
因此如果说印欧语是一种适宜于认识对象与描述对象的理性语言,那么汉语则主要是一种简练、含蓄、优美动听、韵味十足的艺术语言,他非常适宜于表达人们的感受、体验与情感。
汉语长于暗示、隐喻、旁敲侧击又留有余地,在这个方面,她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也许是无与伦比的。
汉语和印欧语的这种不同,我们可以在对汉语与英语的比较中更清楚地看出来。
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形合与意合英语与汉语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前者语法构成具有明显的形式标志,英语的词、词组与句子的组合通常都受到一定的语法规则的严格限制。
在英语中各种词具有很精密的划分:名词分为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动词有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有表语性形容词与定语性形容词。
英语的动词有时态与语态的变化,能很细致地划分出过去、现在、完成与将来时态,语态则有主动与被动态的区别。
在句子组合方面,英语拥有大量的介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等。
英语明显具有一种以形统意的特点,这种语言的使用者是首先从语言抽象出一定的语法规范,并将其形式化标准化,然后以这种形式规范严格地统领着意义的表达。
在英语中各种词、词组、主句和从句都有明确的形态标志,因此在识别时收稿日期:2005-09-20作者简介:肖芳英(1981—),女,广西桂林人,助教。
都可以一目了然。
而汉语在句子的组合上所用的主要是一种意合法,所谓意合法就是指汉语的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一般都缺少形式上的标志,其组合主要依靠构成成分之间的意义关系。
汉语、古代汉语的语法构成比较简单。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词和词素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基本上一个音节技术一个词:古汉语中的词性比较灵活,在没有进入句子之前,一个词往往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或形容词,形态上一般也没有什么标志;古汉语的组合也比较自由,它缺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态划分,没有阴性与阳性、单数与复数的区分,而且在句子组合上,主语、谓语、宾语以及形容词副词等都可以颠倒甚至忽略。
总之汉语有较大的自由和随意。
中国语言学家王力曾经指出:“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
惟其是硬的,所以西洋语法有许多呆板的要求,如每一个clause里必须有一个主语;惟其是软的,所以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
”[2]汉语句子组合的这种意合法特点给中国文学创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为这种句式比较灵活,它摆脱了一些连接词的累赘,也较少受到语法的限制,中国作家在句式的组合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通过对句式的巧妙组合,用较少的语言表达较丰富的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正因为汉语是以意合法作为基础,句子成分之间缺乏明确的语义关系,因此汉语的歧义结构特别多。
例如:他欠你的钱;准备了两年的事物;找到了孩子的妈妈等等。
汉语中有些句子一旦脱离了情境,就可以这样或那样理解,各种语义关系难以精确界定,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
正如洪堡特所说:“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一个词排在那儿,要你斟酌,要你从各种不同的关系去考察,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
”[3]汉语在语法上的这个特点,使汉语不太适宜精密地描述对象和表达思想。
二聚集与流散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它非常明显地体现了操作这种语言的人对逻辑思维的倚重,西方人因为非常重视话语的条理性、清晰性,因此其语言中的句子总是有明确的逻辑中心,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不管有多么繁杂,它们又总是要与中心201成分保持清楚的逻辑关系,因此英语的句子不论长短,在逻辑上知识非常完整的。
在句子具体的组合方式上,英语总是以主语和谓语为主干,重点则是通过严整的结构表达一种中心明确、层次清楚的逻辑意念。
而汉语因为缺少丰富的形态变化,在组合上很难实现句子的立体组合,因此他往往化整为零,用大量散句、流水句来表达一定的意念。
这种句子通常更灵活、生动和富于变化,但不适宜表达非常精密的思想。
三繁复与简短英语的各种句子成分因为大都有明显的形态标志,因此可以实现相当复杂的组合,英语句子的构成通常采用“楼房建筑法”,句子一般有较为完整的结构,许多相关的成分通过各种联系词与句子的主干连接起来,各种短语、从句总是繁复的叠加在一起,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立体建构。
英语书面语的句子常能囊括100至200个单词,有时整个大段落就由一句话构成。
而汉语中更多的是散句、省略句与流水句,有人测算汉语最佳长度为7到12字。
王力说:“中国人作文虽讲究炼句,然其所谓炼句只是着重在造成一个典雅的句子,并非要扩充句子的组织。
恰恰相反,中国人喜欢用四个字的句子,以为这样可以使文章遒劲。
由此看来,西洋人做文章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
”[4]而一般来说,长句通常更周详、细致,人们在结构严整的长句中,可以通过各种限制、修饰,把一个意思惊奇地表达出来,而短句虽然精练、明快,但有时表达上比较含糊,对要说明的事物只能大而化之,点到为止。
中西语言的另一个不同点在于:西方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形象语言。
有声语言因为不能形象化,没有一种具体的东西可以作为依托,因为它只能朝着抽象化与概念化的方向开拓自己的表现领域。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不是有机和谐融合在一起,而是分离与对立的,因此,在对待客体的态度上,他们不是将主体与客体混为一谈,而是将二者清清楚楚地分开来,并且面向客体,真正将客体作为一个对象研究它们的性质与特点。
正是因为西方人认识到客体的独立性,主体与客体的不同与差异,他们将主体悬置起来,以一种纯然外向的态度研究客体确定不变的属性,同时热衷于建立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发展关于对象的知识系统。
在这样一种认知态度的带动下,西方语言经过长期演变,发展成一种逻辑严密、精确的理性语言。
而汉语因为是形象语言,它同具体的对象有更多的直接联系,同时因为中国人在哲学上一直坚持天人合一的观点,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不是分离的、对立的,而是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客体没有作为独立对象划分出来,因此中国文化一直没有把沉思客体不变的属性作为自己的认知方向,这一点对汉语形态最终的定型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总之,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文化差异对于语言的差异有着重大的影响。
只有从文化差异角度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我们在把握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同时,还应当看到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种在东西方文化间互惠交流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这两种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又大大促进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借鉴与吸收。
作为外语学习者,我们既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又要以实际行动努力促进不同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从而更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参考文献:[1]拉尔夫•林顿.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M].重庆出版社,1989:8.[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7-67.[3]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57.[4]江南.从语言文化的同构看中西语言的差异[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6.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XIAO Fang-ying(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art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425006China) Abstract: Language and culture relate with each other just like mirror and image, which have a intense link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When we stud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anguages,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can we effectively find the internal colle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My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from the view of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bears a unique feature of “extroversion”, thus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 develops the characteristic of precision and logic. While Chinese culture focuses on “subject’s self-centeredness”, so develops its advantage of signifierKey words: language difference;cultural difference;extroversion subject’s self-centeredness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