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药物工艺研究(1)

合集下载

合成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研究

合成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研究

合成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研究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合成已经成为很多领域的重要技术

手段。药物合成不仅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物质基础,还

能直接应用于药物生产,成为创新药物的重要环节。因此,药物

合成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药物设计和优化

药物设计和优化是药物合成技术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药物设计需要考虑到药效、毒副作用、药物代谢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合理的设计出最优秀的药物结构。药效是药物最重要的

指标之一,药效强的药物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针对不同疾病,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药物结构。

毒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果,需要在设计中

充分考虑。例如,合成一种抗癌药物时,要避免药物对正常细胞

造成损伤,特别是不得影响到骨髓中的造血功能。

除此之外,药物代谢也是药物设计和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药

物代谢主要包括一些酶促反应,例如酯水解、氧化、邻位羟基化等。药物在机体中的代谢水平与半衰期密切相关,对药物代谢水

平进行预测和研究可以有效指导药物合成方法的设计。

二、药物合成方法

药物合成方法是药物合成的核心技术环节。目前,常用的药物

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光化学法等。

化学合成法是药物合成的主流方法,它可以通过高效精准的反

应体系,有效控制反应中间体的生成,实现对药物结构和性质的

精准调控。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缩短反应时间,提

高反应产率和纯度等。

生物合成法是一种以微生物为媒介的药物合成方法。生物合成

法具有反应缓慢、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微生

物自身的合成能力,从而实现对药物分子的修饰和生物功能的增强。但是,生物合成法在反应选择性、控制难度等方面存在一些

甲氧苄啶的合成——从工艺研究到生产过程的教学案例(1)

甲氧苄啶的合成——从工艺研究到生产过程的教学案例(1)

2008年第2期(总第100期)

[

作者简介]冀亚飞(1964-),男,副教授,博士。

甲氧苄啶的合成———从工艺研究到

生产过程的教学案例

冀亚飞,马红梅,虞心红,施小新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37)

[摘要]甲氧苄啶的合成工艺与生产过程是制药工艺学的经典案例教学内容。作者基于从事甲氧苄啶从科研到生产的亲身实践,探讨了一条以反应原理和反应动力学指导生产工艺研究的制药工艺研究方法学,以体现工艺研究与教学的核心理念———贯彻先进的合成技术、低的生产成本、简便和宽泛的反应条件、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

[关键词]制药工艺学;案例教学;甲氧苄啶;工艺研究;生产过程

Sy nthesis of T rimethoprim :A Typical Case from

Technical Investig ation to M anufacture Process

Ji Yafei ,M a Hong mei ,Yu Xinho ng ,Shi Xiaoxin

Abstract :T he sy nthetic technique and the manufacture process of trimethoprim is alway s a classical case in the teaching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 lo gie s .Based o n the personal pr ac tice a research methodology is dev elo ped for super vising and instructing the manufactur e pr ocess by reactio n principle and kinetics .T he cor e idea ,using advanced sy nthetic technique with low co st ,simple reactio n and the comprehensiv e use of resources ,should be embodied in the r esea rch and teaching of pha rmaceutically industrial pro ce ss .Key words :P ha rmaceutical technolo gies ;T eaching o f ty pical ca se ;T rimethoprim ;T echnica l investig a -tio n ;M anufacture pro cess

合成药物研制过程各阶段任务

合成药物研制过程各阶段任务

合成药物研制过程各阶段任务

合成药物研制最终目的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药品,供医疗应用。研究成果投入大量生产以前,必须研制出一条成熟、稳定、适合于工业生产的技术工艺路线。研制过程分阶段进行,包括:实验研究阶段,小量试制剂段,中试生产阶段,最后才能过渡到工业生产。各个阶段前后衔接,相互促进,任务各不相同,研究的重点也有差异,制备的规模逐渐由小变大。新药申请注册前应完成中试生产。下面以合成药物为例,说明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1、实验室研究阶段:

这是新药研究的探索阶段,目的是发现先导化合物和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找出新药苗头。其主要任务是:合理设计化合物尽快完成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利用各种手段,确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测定化合物的主要物理参数;了解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而对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不作过多的研究。为了制备少量的样品供药理筛选,不惜采用一切分离纯化手段,如反复分馏,多次重结晶,各种层析技术等。显然,这样的合成方法与工业生产的距离很大。

2、小量试制阶段:

新药苗头确定后,应立即进行小量试制(简称小试)研究,提供足够数量的药物供临床前评价。其主要任务是: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

(1)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用不同的路线和方法合成,实验室最初采用的路线和

方法不一定是最佳者,当时对反应条件,仪器设备,原材料来源等考察不多,对产率也不作过高要求,但这些对工业生产却十分重要,应通过小试研究改掉那些不符合工业生产的合成步骤和方法。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2)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

药物中间体合成工艺的研究

药物中间体合成工艺的研究

药物中间体合成工艺的研究

引言

伴随着药物生产技术的发展,以中间体为原料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促使药物中间体行业逐步发展壮大。在药物中间体研发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还要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保证中间体得到高效合成。因此,还应加强中间体合成工艺研究,以便提出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工艺,在降低药物中间体合成成本的同时,保证操作简便,继而使中间体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

1 药物中间体及研发需求

药物中间体为药物生产过程中得到的中间产品,可以作为原料、辅料等各种材料使用。不同于一般药品,药物中间体属于化工原料或产品,无需药品生产许可证,因此可以由化工厂生产[1]。从制药工业发展角度来看,药物中间体为关

键原料,具有较高技术密集度,同时具备较高附加值,用途也相对专一,需要实现精细化生产。依靠高质量药物中间体,研制的新药能够得到专利保护,但配套中间体却无需专利保护,能够增强药物研制的开放性,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现阶段,常见药物中间体包含杂环化合物、手性化合物、维生素类中间体、生物化合物等多种类型,多数拥有较高利润,促使化工企业陆续开始进行药物中间体生产[2]。

从总体来看,多数药物中间体已经拥有成熟的合成工艺,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但相较于国外药物中间体,国内药物中间体附加值依然较低,在化工原料不断涨价的情况下,产品利润空间遭到了一再压缩。面对这种局面,对药物中间体进行研发还应从药物生产角度加强合成技术研究,使中间体研制得到加快的同时,提出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不同于药物中间体无专利保护,中间体合成工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运用工程技术提高中间体生产管理水平,因此有助于推动国内药物中间体行业发展。

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研究

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研究

揖摘要】介绍了阿司匹林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及发展前景,对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具体的合成路线作了比较:以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工艺相对比较成熟,但需要开发更为环保的酸催化剂;以碱催化合成阿司匹林,产品纯度高,但工艺不够成熟;以维生素C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工艺同样不够成熟。开发环境友好、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的催化剂。是发展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阿司匹林,合成,催化剂

1、国内外研究背景

阿司匹林(Aspirin)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又名乙酰水杨酸,它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的代表,用于临床已有100a历史,为医药史上3大经典药物之一。现仍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神经痛、关节痛、急性和慢性风湿痛及类风湿痛等。

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

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

乙酰螺旋霉素合成工艺的研究(1)

乙酰螺旋霉素合成工艺的研究(1)

乙酰螺旋霉素合成工艺的研究

刘小平

(湘潭矿业学院化学工程系,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 本文对乙酰螺旋霉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物组分和质量的影响。实验表明,用DMAP 作催化剂时,较佳的反应温度为40~50 ,反应时间为5~6h 。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废液少等特点。表3,参4。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合成 工艺分类号 T Q25

作者简介 刘小平 男 40岁 硕士 工程师 有机化学

0 前言

乙酰螺旋霉素系大环内酯类半合成口服抗生素,主要用于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脓皮病、丹毒、猩红热、咽炎、扁桃体炎和中耳炎等疾病的治疗[1]

。我国卫生部根据乙酰螺旋霉素市售产品中由于不同厂家实行的质量标准不统一,其主要组分含量不同,影响治疗效果,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来测定组分含量;在乙酰螺旋霉素的四个主要组分中,单乙酰螺旋霉素 、!之和不低于35%,双乙酰螺旋霉素 、!之和不低35%,四者之和不低于75%。受国内某药厂的委托,笔者对乙酰螺旋霉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乙酰螺旋霉素单、双组分的比例影响较大。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一条较理想的合成路线。该路线与文献[2]、[3]报道的路线比较,具有收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及生产废液少等优点。

1 实验部分

1 1 原料与试剂

螺旋霉素:工业级,湖南省岳阳制药一厂;4-二甲胺基吡啶(DMAP):厦门大学科技开发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化学纯。1 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

第三章 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

第二章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第一节概述

工艺路线: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工艺研究的首要任务:在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首先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以确

定一条经济而有效的生产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设计与选择的研究对象:

(1)即将上市的新药

在新药研究的初期阶段,对研究中新药(investigational drug,IND)的成本等经济问题考虑较少,化学合成工作一般以实验室规模进行。当IND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优异性质之后,便要加紧进行生产工艺研究,并根据社会的潜在需求量确定生产规模。这时必须把药物工艺路线的工业化、最优化和降低生产成本放在首位。

(2)专利即将到期的药物

药物专利到期后,其它企业便可以仿制,药物的价格将大幅度下降,成本低、价格廉的生产企业将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设计、选择合理的工艺路线显得尤为重要。

(3)产量大、应用广泛的药物

某些活性确切老药,社会需求量大、应用面广,如能设计、选择更加合理的工艺路线,简化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可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节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属于有机合成化学中的一个分支,从使用的原料来分,有机合成可分为全合成和半合成两类:

(1)半合成(semi synthesis):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

理过程制得复杂化合物的过程。

(2)全合成(total synthesis):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

引言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是现代药物研发领域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可以确定药物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纯度及产量等关键参数,为药物的生产提供指导,并促进药物的优化及工业化生产。

本文将介绍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方法、意义以及一些典型的研究案例。

方法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药物分子设计:首先需要设计合成目标药物的分子结构,并确定合成的关键中间体。通

过分子模拟等计算方法,可以预测分子的性质,并优化设计。

2.合成路线规划:根据目标药物的结构和合成中间体的性质,制定合成路线,并考虑合成

的可行性和效率。

3.合成步骤优化:确定每个合成步骤的具体条件,包括反应时间、温度、溶剂等。通过调

整反应条件,优化合成步骤,提高产量和纯度。

4.中间体的合成和纯化:根据合成路线,逐步合成中间体,并进行纯化和结构表征。纯化

方法包括结晶、溶剂挥发、柱层析等。

5.药物的合成和纯化:最后通过合成中间体的连接和后续的化学变换,完成目标药物的合成。合成后,需要进行纯化和结构表征。

6.比较研究和最优条件确定:通过比较不同合成工艺的结果,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包括产量、纯度、操作简便性等因素。

意义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意义在于:

1.优化合成工艺:通过工艺研究,可以寻找和优化合成路径中的瓶颈步骤,提高反应效率和产量。合成工艺的优化能够减少合成过程中的废料产生,提高药物的制备效率。

2.提高纯度和质量:工艺研究还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并确保其化学结构的一致性。高纯度的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合成工艺学的研究内容

药物合成工艺学的研究内容

药物合成工艺学的研究内容

药物合成工艺学是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关注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工艺优化、合成方法、条件选择等方面。以下是药物合成工艺学的几个重要研究内容。

1. 合成路径设计:药物合成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一个高效可行的合成路径。合成路径设计需要考虑原料的可获得性、反应的选择性、产率和废物生成等因素。研究人员通过各种化学变换、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寻找能够实现高产率、高选择性的合成路线。

2. 反应条件优化:药物合成中的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产率和纯度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物合成工艺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针对每个关键反应寻找最佳的反应温度、压力、反应时间、溶剂和酸碱催化剂等条件,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3. 副反应和废物处理:药物合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希望的副反应和生成多余的废物。药物合成工艺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针对副反应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设计合适的控制措施。此外,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环境友好的废物处理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过程监控与优化:在药物合成过程中,及时监控反应进程和参数,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药物合成工艺学的研究还包括开发可靠的在线监测方法和反应过程模型,以实现工艺的实时控制和优化。

药物合成工艺学的研究内容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反应工程以及过程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深入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和质量,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抗高血压药物络沙坦合成的工艺研究 (1)

抗高血压药物络沙坦合成的工艺研究 (1)

原料,经 3 步反应制备中间体 (7)。中间体( 4) 和中间体( 7) 经 N- 烷基化反应、还原反应、脱三苯甲基合成了目的物络沙坦(1)。
【关 键 词】 络沙坦 ;工艺; 血管紧张素Ⅱ
【中 图 分 类 号】 R544.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3- 2673(2008)02- 08- 03
向 500ml 三 口 烧 瓶 中 加 入 2- 丁 基 - 4- 氯 - 5- ( 羟 甲 基) - 1- [ [ 2′- [ ( 三苯甲基)- 四氮唑 - 5- ] 联苯基 - 4- ] 甲 基] 咪 唑 10g (0.015mol)、80ml 0.05M 磷 酸 二 氢 钾 水 溶 液 和 120ml 乙 腈 , 加 热 回 流 3.5h, 冷 却 至 8- 10℃, 析 出 白 色 沉 淀 , 过 滤 出 去 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二氯甲烷, 搅拌, 分液, 有机相用无水 硫酸镁干燥, 过滤, 浓缩, 向残余物中加入乙醚, 析出白色固 体, 过 滤 , 得 到 9.1g 络 沙 坦, 收 率:91.4%, M.P: 183~184 ℃。 1H- NMR(DMSO2 d6) δ: 7. 80~7. 48 (m , 4H) ,7. 08 (d , 2H) , 7. 04 (d , 2H) , 5. 24(s , 2H) , 4. 34 (s , 2H) , 2. 50 (t , 2H) ,1. 47 (m , 2H) , 1. 26 (m , 2H) , 0. 81 (t , 3H) . FAB2MSm/ e : 421 (M - H) , 187 , 234 , 392 , 330. IR ( KBr) .νcm- 1 : 3425. 37 , 1659. 81 , 1603. 74. 元素分析(C22H23ClN6O) ,计算值( %) :C 62. 49 , H 5. 44 , Cl 8. 40 ;实测值( %) :C 62. 52 , H 5. 66 ,Cl 8. 20。

制药工艺学实验-广谱抗菌药氯霉素的合成

制药工艺学实验-广谱抗菌药氯霉素的合成

实验一 广谱抗菌药氯霉素的合成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的化学名D-苏

式-(-)-N-[a-(羟基甲基)-β-羟基-对硝基苯乙

基]-2,2-二氯乙酰胺。氯霉素(图1,(a ))是

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脑

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对多种厌氧菌感染

有效,亦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氯霉素的化学结

构特点是分子中C —1和C —2是两个手性中心,

因而它的光学异构体共有4种。药典收载的本品

为D —苏型(1)(图1,(b )),其他三种立体异

构体均无疗效。

1.氯霉素合成路线简介

氯霉素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含硝基的天然药物。由于氯霉素的疗效显著,结构较简单,所以发现后就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确定了结构,并根据其结构进行了人工合成及大规模工业生产。我国自五十年代初期从事氯霉素生产以来,基本上采用以乙苯为原料制成对-硝基苯乙-13-酮,然后经溴缩、还原、分拆、二氯乙酞化的“对酮法”工艺路线。下面选取部分合成路线进行简介。

1.1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1.1.1对硝基苯甲醛与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

其合成路线如下: 路线评价:

此路线合成步骤少,所需物料品种与设备少;但是,缩合时消耗过量的对硝基苯甲醛,若减少用量,则得到的产物全是不需要的赤型对映体,另外,还需要解决还原剂钙硼氢等原料的来源问题。

图1 (a ) (b )

1.1.2对硝基苯甲醛与己醛缩合经对硝基肉桂醇的合成路线

对硝基苯甲醛与乙醛进行经羟醛缩合得到对硝基肉桂醛后,采用还原剂将醛还原成醇。然后从反式对硝基肉桂醇出发经加成、环氧化、L—酒石酸铵拆分等步骤而得氯霉素。反应路线如下:

药物生产中的合成方法研究

药物生产中的合成方法研究

药物生产中的合成方法研究药物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药物的需求,不断发展新的药物以及改进药物生产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合成方法研究是药物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药物生产中的合成方法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药物生产中,药物化学合成方法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准确、高产和可行的合成路线,以生产具有更好治疗效果的药物。在药物生产中加入较少的成分,会减轻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风险,这对一个成功的生产过程至关重要。同时,新的合成方法也能够增加人们对该药物的认识和了解。

二、研究内容

1、反应开发与优化

药物生产中,反应开发与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反应开发的目的是发现新合成的方法,同时优化反应运用的载体和反应条件,以获得更高的药物产量、效益和对输入变异的承容力。通过合理的反应开发,可以让生产出的药物更具有性价比,同时,也可以让药物生产的稳定性更强,行业的成本更低;而通过反应优化,可以大大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同时可以稳定产物的质量。

2、合成路线研究

合成路线研究是药物生产中的重要领域。研究人员需要确定合适的合成路线,考虑到生产的时间和成本。在制定合成路线时,考虑的因素包括药物的生产成本、稳定性、对操作工程师的安全性、易于实施的特点以及可以以下一步的药物制造指南。在研究合成路线时,将考虑所有重要的因素,以便获得稳定和可行的药物生产路线。

3、工艺开发与监控

工艺开发与监控也是药物生产中的重要领域。在药物生产过程中,工艺开发是确定准确的工艺流程的关键,监控是为了能够对

化学合成药物研发技术探究

化学合成药物研发技术探究

化学合成药物研发技术探究

一、引言

化学合成药物是指通过化学手段,合成出来的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这种药物一般具有稳定性好、纯度高的特点,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化学合成药物研发技术的相关问题。

二、化学合成药物的研发流程

1. 药物分子设计

药物分子设计是整个研发流程中的首要步骤,它是根据治疗需求,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化学软件,进行药物分子的设计和筛选,寻找出合适的分子结构。

2. 化合物的筛选

在药物分子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化合物的筛选。一般来说,筛选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前期设计好的分子结构来合成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另一种是高通量药物筛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机器自动化设备进行药物的筛选。

3. 医药化学实验

当得到前两个步骤所筛选出的待选化合物后,需要进行医药化学实验,进行药物纯化、结构解析、微生物发酵等研究,确保化合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4. 临床前研究

在完成了化合物的实验研究后,需要进行临床前研究,对化合物进行毒性、安全性、药理学等方面的评估,并确定药物的剂量给药范围和使用方法等。

5. 临床研究

完成临床前研究后,需要进行临床研究。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确定药物的疗效、副作用等方面的数据,从而可以对药物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三、化学合成药物研发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绿色合成技术

绿色合成技术是目前化学研发领域的热点,它包括采用绿色溶剂、光化学反应、微波辅助反应、固相化学合成等方法,从而减少化学废物的产生,优化化学反应的条件,从而实现药物合成的绿色化。

2. 人工智能技术

盐酸氯普鲁卡因的合成工艺设计(1)

盐酸氯普鲁卡因的合成工艺设计(1)

盐酸氯普鲁卡因的合成工艺设计

1 产品简介

1.1 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

[中文名称]:盐酸氯普鲁卡因

[英文名称]: chloroprocaine hydrochloride

[分子式]: C13H19ClN2O2.HCl

[结构式]:

1.2 物化性质

盐酸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hydrochloride),为白色或类白色针状结晶,无臭,味苦,有麻醉感.熔点176-178℃。20℃时1g该品约溶于22ml水、100ml95%乙醇,微溶于氯仿,不溶于乙醚,在空气中稳定,无臭。因盐酸氯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含有酯键,在水溶液中,酯键可发生水解,酯键水解则局麻作用消失,溶解在盐酸中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1.3 用途

氯普鲁卡因属于普鲁卡因类局麻药,其麻醉强度为普鲁卡因的2 倍,代谢速度是普鲁卡因的5倍, 副作用为普鲁卡因的1/2,常用浓度为1%~3%药液浓度和剂量由麻醉部位及程度定,若与1/ 200000的肾上腺素合用,可延长吸收时间和降低毒性,作用迅速、持久,氯普鲁卡因属于中短效局麻药,一般作用时间为 45-60min。在所有的局麻药中,氯普鲁卡因毒性最低,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盐酸氯普鲁卡因的为305.1mg/kg。因盐酸氯普鲁卡因相对于其他局部麻醉药具有麻醉效能强、麻醉LD

50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麻醉毒性小等优点。

(1)盐酸氯普鲁卡因在骶管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骶管阻滞麻醉常用药物是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它们有快速耐药性和神

经阻滞较差的弱点。通过用为3%氯普鲁卡因组(A组)和2%利多卡因组(B组)比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是现代药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药物的化学合成及其反应机理、工艺优化、制剂开发等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的合成路线设计:化学合成药物需要经过多步反应,每一步

反应都影响到下一步反应的顺利进行。因此,药物的合成路线设计是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第一步。合成路线的设计需要考虑反应效率、产率、反应条件和反应废物的生成等问题。

2. 反应机理研究:药物的合成反应机理研究是了解其反应过程的基础。根据反应机理,可以选择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优化反应过程,提高产率和纯度。

3. 工艺优化:药物的制剂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原料质

量的稳定性、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废物的处理等。因此,工艺优化是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优化工艺,可以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

4. 制剂研究:制剂研究是将化学合成的药物转化为最终的制剂形式,如固体剂型、液体剂型或注射剂型等。制剂研究需要考虑药物的稳定性、药效、生物利用度和药物释放特性等因素。

总之,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是现代药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药物的合成路线、反应机理、工艺优化和制剂研究等的深入探究,可以为新药的开发和制造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药物的合成和制备工艺

药物的合成和制备工艺

药物的合成和制备工艺

药物的合成和制备工艺是药物研究的重要环节。药物的合成主

要是指将原料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变为目标化合物的过程,而制备工艺则是将目标化合物转化为药品的生产过程。正确的合

成和制备工艺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功效,对于药品的生产和使

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物合成的基本原理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反

应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使用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进

而制备出具有理想结构和活性的化合物。不同药品的合成方法也

会有所不同,不同的合成方法也会对药品的异质性、结构和活性

产生重要的影响。

药品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提取、分离、纯化、固化、填充等步骤。其中,提取是指从草药、动物、微生物等天然物质中提取出对于

人体有效的活性成份。分离是对不同成份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消

除对人体有害的成份以及添加对人体有益的辅料。纯化是指对分

离出的单一活性成份再次进行纯化,达到化学成份和疗效的理想

配比。固化是将纯化后的药品加工成易于存储和使用的固体或液

体形态。填充是将固化后的药品进行易于组织的分装和包装。

除了基本的合成和制备工艺外,目前药物工艺的研究还涉及到

药物的精细结构控制、制剂配伍问题、添加剂的研究等课题。

精细结构控制是指研究药物分子组成和结构中微观因素的作用,包括分子尺寸、形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等。研究药物分子组成

和结构的微观因素可以为药物的治疗效果、药效持续时间、副作

用等方面提供指导,从而实现对药物疗效和质量的控制和提高。

制剂配伍问题是指各种药品配伍对人体安全的影响问题。药品

作用机理互不相同,药效的不同性以及副作用可能存在的复合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任何基元反应,反应速度总是与它的
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如伯卤代烃
的水解:
d[RCH dt
2
Z
]
k[RCH
2
Z
][OH
]
H
OH- + H C
H

Br
HH
δ-
HO
C
Br δ-
H
过渡态

HH
HO C
+ Br-
H
二级反应(SN2)
亲核试剂从离去基团的背面向它连接的碳原子进攻,先与碳原子
形成弱的键;与此同时,离去基团与碳原子的键有所减弱,两者与 碳原子呈直线状,碳原子上另外三个键逐渐由伞形转变为平面,所 需要消耗的能量即活化能,所以这一过程进行较慢,是控制反应速 度的一步。当反应进行和达到最高能量状态(即过渡态)时,亲核 试剂与碳原子之间的键开始形成,离去基团与碳原子之间键发生断 裂。碳原子上另外三个键由平面向另一边偏转,这时释放能量,生 成产物,这一过程进行的很快。
C6H5
C6H5
σ + NOC6H2(NO2)3
C6H5 C6H5
O N C6H2(NO2)3
其反应速度取决于第一步的解离反应,故极性溶剂有
利于反应。
溶剂中反应速度:C2H4Cl2>CHCl3>C6H6
介电常数
10.7
5.0 2.28
正是由于离子或极性分子处于极性溶剂中时,在溶
质和溶剂分子之间,能发生溶剂化作用。在溶剂化过
NHCOCH3 HOSO2Cl
SO3H
H2SO4
NHCOCH3 SO2Cl
ASC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的收率取决于反应 液中氯磺酸与硫酸两者的比例关系。
3)若反应中,有一反应物不稳定,则可增加其用 量,以保证有足够的量参与主反应。
4)当参与主、副反应的反应物不尽相同时,应利 用这一差异,增加某一反应当用量,以增加主 反应当竞争力。
称为配料比。通常物料以摩尔为单位, 则称为投料的摩尔比。
2)溶剂 化学反应的介质、溶剂化作用
3)催化 酸碱催化、金属催化、相转移催化、
酶催化等,加速化学反应、缩短生产周 期、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4)能量供给 化学反应需要热、光、搅拌等能量的传输
和转换等。
5)反应时间及其监控 适时地控制反应终点。可使获得的生成物
药物的生产工艺也是各种化学单元反应与化 工单元操作的有机组合会综合应用。
one-pot reaction(一勺烩)-即多 个化学单元反应合并成一个合成工 序的生产工艺。也称一锅法。
后处理—包括产物的分离、精制。它 是药物工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 经过后处理才能最终得到符合质量规格 的药物。
探讨药物工艺研究中的实践及其有关理论, 需要研究反应物分子到生成物分子的变革及其 过程。
CS2 OH
+ CH2COCl
C6H5NO2 AlCl3
OH COCH3
OH
COCH3
3.溶剂对产品构型的影响
由于溶剂极性不同,有的反应产物中顺反异构 体的比例不同。Wittig试剂与醛类和不对称酮 类反应时,得到的烯烃是一对顺反异构体。
+ C6H5CHO (CHale Waihona Puke BaiduH5)3P=CHCH2CH3
+ C6H5 C2H5
苯 甲醇 苄醇
反应速率 1 5 37
281 743
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实现化学反应的加速或减缓。
2.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例1 甲苯与溴进行溴化时,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 上,还是在甲基侧链上,可用不同极性的溶剂 来控制。
CH2Br
CS2
CH3
85.2%
+ Br2
CH3
CH3
Br
C6H5NO2
+
98%
Br
例2 苯酚与乙酰氯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在 硝基苯溶剂中,产物主要是对位取代物。若在 二硫化碳中反应,产物主要是邻位取代产物。
(p54) 溶剂化自由能Gsolv, 是溶剂化能力的量度。它是 由不同性质的重要能量组分叠加的结果。
1)空穴能 2)定向能 (偶极) 3)无定向相互作用能 (静电、极化、色散) 4)有向性相互作用能 (氢键)
物质的溶解不仅需要克服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能(晶格能),而且需要克服溶剂分子本身 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这些所需能量可通过溶剂 化自由能而得到补偿。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反应物的浓度与配料比 第三节 溶剂的选择和溶剂化效应 第四节 反应温度和压力 第五节 药品质量监控和工艺研究中的过度试验 第六节 试验设计及优选方法
第一节 概述
在设计和选择了合理的合成路线后,就需要 进行生产工艺条件研究。
合成路线通常可由若干个合成工序组成,每 个合成工序包含若干个化学单元反应。这些化学 单元反应往往需要进行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 以便优化、选择最佳的生产条件,也为中试放大 作制备。
反式增加
+ C2H5CHO (C6H5)3P=CHCH2CH3
+ C6H5 C2H5
C6H5 H
H
H
順式
H
C2H5
反式
DMF, 96%
PhH, 100%
阿斯巴甜(Aspartame),通常从氨基保护的天门冬酸酐
与苯丙氨酸甲酯氨解制备,多为-异构体。用该法生 产时,还生成-异构体;但是-异构体味苦,且不 易除去。Albini等研究了溶剂和浓度对其反应的影响, 发现α,β-异构体产生比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酸碱催 化和影响分子内氢键的溶剂效应。
C6H5 H
H
H
順式
H
C2H5
反式
以前认为产品的立体构型是无法控制的,因而,只能得到 顺反异构体混合物。
控制反应的溶剂和温度可以使某种构型的产物成为主要的。 研究表明,当反应在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时,有利于反式异构 体的生成;在极性溶剂中进行时则有利于順式异构体的生成。
順式增加 DMF > EtOH > THF > Et2O > PhH
一、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按其过程,可分为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 两大类。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称 为简单反应。
复杂反应—两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则称为 复杂反应。如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 等。
质量作用定律—当温度不变时,反应当瞬间反应 速度与直接参与反应当物质瞬间浓度的乘积成 正比,并且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式 中各反应物的系数。
CB-x
CH3COOC2H5 + H2O
x
x
正 反 应速 度 = k1[CA-x][CB-x] 逆 反 应速 度 = k2x2
dx dt =k1[CA-x][CB-x]-k2x2
正反应速度随着时间逐渐减小,逆反应速度逐渐增大,直到 两个反应速度相等。
利用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使得化学反应向有利于生产 需要的方向移动。
例如极性溶剂可以促进离子反应,显然这类 溶剂对SN1反应最为适合。
又如氯化氢或对甲苯磺酸这类强酸,它们 在甲醇中的质子化作用首先被溶剂分子所破坏 而遭削弱;而在氯仿或苯中,酸的“强度”将 集中作用在反应物上,因而得到加强,导致更 快的甚至不同的反应。
例如 Beckmann重排
C6H5
C6H5

NOC6H2(NO2)3
5.平行反应
平行反应—一反应物系统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
化学反应。在生产上将所需要的反应称为主反 应,其余称为副反应。
Cl
Cl
k1
NO2
+ H2O
+ HNO3
k2
dx dt
k1 (a
x
y)(b
x
y)
dy dt
k2 (a
x
y)(b
x
y)
Cl
+ H2O
NO2
二、反应配料比
配料比主要根据反应过程的类型来考虑: 1)可逆反应
H2C CH2 , AlCl3
C2H5
H2C CH2 , AlCl3
(C2H5)2
H2C CH2 , AlCl3
(C2H5)n
控制乙烯与苯的摩尔比,过量苯可以循环套用
第三节 溶剂的选择和溶剂化效应
一、反应时的溶剂和溶剂化效应
1.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有机反应按其反应机理可分为两大类:游离
基反应;离子型反应。在游离基反应中,溶剂 对反应并无显著影响;在离子型反应中,溶剂 对反应影响是很大。
程中,物质放出热量而降低位能。
如果反应过渡状态(活化络合物)比反应物更容 易发生溶剂化。随着反应物或活化络合物位能 下降(ΔH),反应活化能也降低ΔH ,故反应 加速,溶剂的极性越大,对反应越有利。
反之,如果反应物更容易发生溶剂化,则反应物 的位能降低ΔH ,相当于活化能增高ΔH ,于是 反应速度降低。
主 反应
CH2 HCHO, NH4Cl
Cl
Cl
CH3
对 氯 -α -甲 基苯 乙 烯
H3C O
NH H+ Cl
酸性重排
NH
副反应
CH2 2HCHO
Cl
Cl
CH3
O H3C O
平行反应,增加氯化铵用量
5)为防止连续反应(副反应)的发生,有些反应 当配料比宜小于理论量,使反应进行到一定程 度,停下来。如乙苯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将 乙烯通入苯中制得。所得乙苯由于引入乙基的 供电性能,使苯环更为活泼,极易继续引入第 二个乙基。
反应过程的内因(物质的性能) 反应过程的外因(反应条件)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需要探索化学反应条件 对反应物所起作用的规律性。只有对化学反应 当内因和外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 了解后,才能正确地将两者统一起来考虑,才 有可能获得最佳的工艺。
化学反应的内因
主要指参与反应当分子中原子的结 合态、键的性质、立体结构、功能基活 性,各种原子和功能基之间的相互影响 及理化性质等。
纯度高、收率高。
6)后处理 蒸馏、过滤、萃取、干燥等分离技术。
7)产品的纯化和检验 化学原料药的最好工序(精制、干燥、
包装)必须在符合GMP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第二节 反应物的浓度与配料比
基元反应—凡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
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 应。
非即基若元干反个应基—元凡反反d[RCd应Ht应2Z ] 才物k[RC能分H2Z ][转O子H ] 化要为经生过成若物干的步, 反应,称为非基元反应。
例如:aA+bB+ ┄ →gG+hH+ ┄
dCA dt
kCAaCBb
反应机理
1.单分子反应 在一基元反应过程中,若只有一分子参与反应,则
称为单分子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dC / dt kC
热分解反应、异构化反应、分子重排、酮型和烯醇 型的互变异构。 2.双分子反应
当两分子碰撞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反应成为双分子 反应,也即二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乘积(相 当于二次方)成正比。
化学反应的外因
反应条件,也就是各种化学反应单 元在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共同点:配料比、 反应物的浓度与纯度、加料次序、反应 时间、反应温度与压力、溶剂、催化剂、 pH值、设备条件、反应终点控制、产物 分离与精制、产物质量监控等。
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七个重大课题:
1)配料比 参与反应当各物料相互间物质量的比例
dC / dt kCACB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某些光化学反应、表面催化反应、电解反应 3.零级反应
若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仅受其它 因素影响的反应为零级反应,其反应速度为常 数。
dC / dt k
4.可逆反应
k1 CH3COOH + C2H5OH
k2
t0
CA
CB
t
CA-x
收率明显降低。
4.溶剂极性对互变异构体平衡的影响
溶剂极性的不同影响了化合物酮型-烯 醇型互变异构体系中两种型式的含量, 因而也影响产物收率等。
ΔH E1


E2
反应物
反应进程
活化络合物溶剂化, 反应活化能降低
E1

E2

ΔH
反应物
反应进程
反应物溶剂化,反 应活化位能增高
溶剂化(水化),指每一个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 一层溶剂分子疏密程度不同地包围着。由于溶质离子 对溶剂分子施加特别强的力,溶剂层的形成是溶质离 子和溶剂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
可采取增加反应物之一点浓度(即增加其配料 比),或从反应系统中不断除去生成物之一的 办法,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增加产物的收率。 2)当反应生成物的生成量取决于反应液中某一反 应物的浓度时,则增加其配料比。最适合的配 料比应是收率较高,同时单耗较低的某一范围 内。
NHCOCH3
HOSO2Cl
HOSO2Cl
一个化合物的溶解热,就是溶剂化能和晶 格能之间的差值。
(A+B-)s
晶格能 溶剂化能
(A+)g +(B-)g
溶解热 (A+)solv +(B-)solv
溶剂化能>晶格能, 放热 溶剂化能<晶格能, 吸热
溶剂的改变能够相应地改变均相化学反应的速率 和级数。
碘乙烷与三乙胺生成季铵盐的反应
溶剂 已烷 乙醚
RNH
+ H2N CHCH2Ph
OOO
COOCH3
α
RNHCHCH2COOH
CONHCHCH2Ph
COOCH3
β
RNHCHCH2CONHCHCH2Ph
COOH
COOCH3
采用非极性溶剂(1,2-二氯乙烷)或微弱极性溶剂(甲苯)
在低浓度下(0.02mol/L)反应,分子内氢键明显, α-异构 体收率可提高到85%;但是如加入三乙胺,则α-异构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