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收集结果,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依次为闭孔区、髂内、髂外、髂总以及腹股沟;对于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患者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小于等于4 cm的患者,浸润深度大于1/2的患者显著高于浸润深度小于等于1/2的患者,病理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显著高于病理分级为Ⅰ级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显著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各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大于32周岁患者转移率与年龄小于等于32周岁患者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类型为腺癌患者的转移率与组织类型为鳞癌患者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宫颈癌手术的治疗得到提高,并避免患者做不必要的淋巴结清除,在术前、术后,对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足够的分析与评价,以达到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计划的目的。

标签: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宫颈癌也称子宫颈癌,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该疾病导致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亡[1]。该病早期就会发生淋巴转移,盆腔淋巴结是其主要场所,发生淋巴转移,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对治疗计划的制定产生极大影响[2]。本文将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分析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年龄20岁~65岁,平均年龄为(37.2±

2.8)岁。所有患者经我院确诊患有宫颈癌,对患者的年龄、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等资料进行收集。

1.2方法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依据临床相关因素收集结果,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收集整理本文所需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配以?字2检验,当显示P<0.05时,则提示在比较方面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部位的分布所有患者中,发生单组淋巴转移的有26例,同时发生两组淋巴转移的有9例。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依次为闭孔区15例(42.86%)、髂内9例(25.71%)、髂外7例(20%)、髂总3例(8.57%)以及腹股沟1例(2.86%)。

2.2相关临床因素对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由表2可知,对于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患者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小于等于4 cm的患者,浸润深度大于1/2的患者显著高于浸润深度小于等于1/2的患者,病理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显著高于病理分级为Ⅰ级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显著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各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一直较高,原因有二,其一多是不重视宫颈癌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其二是妇女易忽视宫颈癌疾病及宫颈癌普查工作的不足[3]。目前,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年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则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宫颈切除术,该方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的情况[4-6]。

本文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依次为闭孔区、髂内、髂外、髂总以及腹股沟。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与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等因素息息相关,对于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肿瘤直径大于4 cm 的患者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小于等于4 cm的患者,浸润深度大于1/2的患者显著高于浸润深度小于等于1/2的患者,病理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显著高于病理分级为Ⅰ级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显著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但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和组织类型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未显著关系[7,8]。

综上所述,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宫颈癌治疗预后的治疗以及术后进行辅助治疗的标准,多数可进行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术后转移率处在较高水平。因此,为了宫颈癌手术的治疗得到提高,并避免患者做不必要的淋巴结清除,在术前、术后、对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足够的分析与评价,以达到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计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秀玉,艾文霞,熊慧华,等.ⅠA~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6):686-691.

[2]温宏武,孙晓梅,刘喆,等.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4):281-283.

[3]李洋.ⅠA~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84-3586.

[4]张秀珍,付玉兰,赵西侠,等.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2):232-234.

[5]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154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2(6):882-884

[6]刘晓江.宫颈癌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3):6-8.

[7]刘爽,韩娜娜,刘开江,等.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子宫颈癌前期病变、子宫颈癌热点研讨会暨子宫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2014:147-149.

[8]王春佟,刘月合,李彩霞,等.ⅠB2、ⅡA2期宫颈癌根治术中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1):52-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