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最新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10、11章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组编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第2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2-1画运动简图。

13452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43512 运动产生干涉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 改为以下几种结构均可:2-3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a)A EMDFELKJIFBCCDBA解答:a) n=7; P l =9; P h =2,F=3⨯7-2 ⨯9-2 =1 L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 处存在虚约束b) n=5; P l =6; P h =2,F=3⨯5-2 ⨯6-2 =1 E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 、C 处存在虚约束 2-4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DCA(a)CDBA(b) 解答:a) n=4; P l =5; P h =1,F=3⨯4-2 ⨯5-1=1 A 处存在复合铰链b) n=6; P l =7; P h =3,F=3⨯6-2 ⨯7-3=1 B 、C 、D 处存在复合铰链2-5 先计算如图所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BCDE解答: a)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C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BDECAc) n=3; P l =3; P h =2,F=3⨯3 -2 ⨯3-2 = 1 D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d) n=4; P l =5; P h =1,F=3⨯4 -2 ⨯5-1 = 1A BCDEFGG'HA BDCEFGHIJe) n=6; P l=8; P h=1,F=3⨯6 -2 ⨯8-1 = 1 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G'处存在虚约束。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11 19211)0192(73')'2(3=--=--+⨯-⨯=--+-=FPPPnFHL或:1182632 3=-⨯-⨯=--=HLPPnF1-6自由度为11)01122(93')'2(3=--+⨯-⨯=--+-=FPPPnFHL或:11 22241112832 3=--=-⨯-⨯=--=HLPPnF1-10自由度为:11 28301)221142(103')'2(3=--=--⨯+⨯-⨯=--+-=FPPPnFHL或:12 242721122932 3=--=⨯-⨯-⨯=--=HLPPnF1-1122424323=-⨯-⨯=--=HL P P n F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334313141P P P P ⨯=⨯ωω141314133431==P P P P ωω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s mm P P v v P /20002001013141133=⨯===ω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224212141P P P P ⨯=⨯ωω1212141224212r r P P P P ==ωω 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在三角形ABC 中,BCA AB BC∠=sin 45sin 0,52sin =∠BCA ,523cos =∠BCA , 045sin sin BCABC AC=∠,mm AC 7.310≈s mm BCA AC P P v v P /565.916tan 1013141133≈∠⨯===ω1224212141P P P P ωω=s rad AC P P P P /9.21002101001122412142≈-⨯==ωω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 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ω,求00=θ和0180=θ时,从动件角速度2ω的数值和方向。

机械设计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械设计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11-1 解1)由公式可知:轮齿的工作应力不变,则则,若,该齿轮传动能传递的功率11-2解由公式可知,由抗疲劳点蚀允许的最大扭矩有关系:设提高后的转矩和许用应力分别为、当转速不变时,转矩和功率可提高69%。

11-3解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应分别验算其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

(1)许用应力查教材表11-1小齿轮45钢调质硬度:210~230HBS取220HBS;大齿轮ZG270-500正火硬度:140~170HBS,取155HBS。

查教材图11-7,查教材图11-10 , 查教材表11-4取,故:(2)验算接触强度,验算公式为:其中:小齿轮转矩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齿宽中心距齿数比则:、,能满足接触强度。

(3)验算弯曲强度,验算公式:其中:齿形系数:查教材图11-9得、则:满足弯曲强度。

11-4解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目前的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将许用应力降低以弥补磨损对齿轮的影响。

(1)许用弯曲应力查教材表11-1小齿轮45钢调质硬度:210~230HBS取220HBS;大齿轮45钢正火硬度:170~210HBS,取190HBS。

查教材图11-10得,查教材表11-4 ,并将许用应用降低30% 故(2)其弯曲强度设计公式:其中:小齿轮转矩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取齿宽系数齿数,取齿数比齿形系数查教材图11-9得、因故将代入设计公式因此取模数中心距齿宽11-5解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折断,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验算其齿面接触强度。

(1)许用弯曲应力查教材表11-1,大小齿轮材料40Cr 表面淬火硬度:52~56HRC,取54HRC。

查教材图11-10得,查材料图11-7得。

查教材表11-4 ,因齿轮传动是双向工作,弯曲应力为对称循环,应将极限值乘70%。

故(2)按弯曲强度设计,设计公式:其中:小齿轮转矩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取齿宽系数齿数,取齿数比齿形系数应将齿形系数较大值代入公式,而齿形系数值与齿数成反比,将小齿轮的齿形系数代入设计公式,查教材图11-9得因此取模数(3)验算接触强度,验算公式:其中:中心距齿宽,取满足接触强度。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

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题1-1解图图题1-2解图图题1-3解图图题1-4解图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1-15解要求轮 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

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 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 2)图b中的 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

故图 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 2-1答 :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 2-2解 :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和。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和。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3 )综合( 1 )、(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题 2-3 见图。

图题 2-4解 : ( 1 )由公式,并带入已知数据列方程有:因此空回行程所需时间;( 2 )因为曲柄空回行程用时,转过的角度为,因此其转速为:转 / 分钟题 2-5解 : ( 1 )由题意踏板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解:当从动件按正弦加速度规律运动时,它的位移方程为
当 、 、 时的位移 、 、 分别为
(1)用极标法求理论轮廊上对应点的坐标值。
选取凸轮转轴中心为坐标原点,OX通过从动件的运动起始点,则理论轮廊上某点的极坐标方程为
因该凸轮机构为对心直动从动件,故 、 、 、
可求得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2)用极坐标方法出实际轮廓上对应点的坐标值。
紧螺栓连接中,螺纹部分受轴向力作用产生拉伸正应力σ,因螺纹摩擦力矩的作用产生扭转剪应力τ,螺栓螺纹部分产生拉伸与扭转的组合变形,根据强度理论建立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7.10铰制孔用螺栓连接有何特点?用于承受何种载荷?
答: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在装配时螺栓杆与孔壁间采用过渡配合,没有间隙,螺母不必拧得很紧。工作时螺栓连接承受横向载荷,螺栓在连接结合面处受剪切作用,螺栓杆与被连接件孔壁相互挤压。
5.7用作图法求出下列各凸轮从如题5.7所示位置转到B点而与从动件接触时凸轮的转角 。(可在题5.7图上标出来)。
题5.7图
答:
如题5.7答案图
5.8用作图法求出下列各凸轮从如题5.8图所示位置转过 后机构的压力角 。(可在题5.8图上标出来)
题5.8图
答:
如题5.8答案图
题5.9答案图
5.10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基圆半径 ,行程 ,滚子半径 ,推程运动角 ,从动件按正弦加速度规律运动,试用极坐标法求出凸轮转角 、 、 时凸轮理论轮廊与实际轮廓上对应点的坐标。
11.12 试分析如题11.12图所示的蜗杆传动中,蜗杆、蜗轮的转动方向及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题11.12
答:蜗杆、蜗轮的转动方向及所受各分力的方向如题11.12答案图所示。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章全)

a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

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图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1-15解要求轮 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

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 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 2)图b中的 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

故图 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 2-1答 :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 2-2解 :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和。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和。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3 )综合( 1 )、(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题 2-3 见图 2.16 。

图 2.16题 2-4解 : ( 1 )由公式,并带入已知数据列方程有:因此空回行程所需时间;( 2 )因为曲柄空回行程用时,转过的角度为,因此其转速为:转 / 分钟题 2-5解 : ( 1 )由题意踏板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或:1-6自由度为或:1-10自由度为:或:1-11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10rad/1,求构件3的速度3v。

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

12构件1、2的瞬心为P12P24、P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250,s rad /101,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

在三角形ABC 中,BCAAB BC sin45sin 0,52sinBCA,523cos BCA ,45sin sinBC ABCAC ,mmAC 7.310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求0和180时,从动件角速度2的数值和方向。

0时方向如图中所示当180时方向如图中所示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2-1 试根据题2-1图所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1)双曲柄机构(2)曲柄摇杆机构(3)双摇杆机构(4)双摇杆机构2-3 画出题2-3图所示各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

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2-4 已知某曲柄摇杆机构的曲柄匀速转动,极位夹角θ为300,摇杆工作行程需时7s 。

试问:(1)摇杆空回程需时几秒?(2)曲柄每分钟转数是多少?解:(1)根据题已知条件可得:工作行程曲柄的转角01210则空回程曲柄的转角02150摇杆工作行程用时7s ,则可得到空回程需时:(2)由前计算可知,曲柄每转一周需时12s ,则曲柄每分钟的转数为2-5 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题2-5图所示,要求踏板CD 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100,且mm l mm l ADCD1000,500。

2011-最新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10、11章课后题答案

2011-最新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10、11章课后题答案

第十章齿轮传动10.1渐开线性质有哪些?。

答:(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NK=NA (2)因为发生线在基圆上作纯滚动,所以它与基圆的切点N就是渐开线上K点的瞬时速度中心,发生线NK就是渐开线在K点的法线,同时它也是基圆在N点的切线。

(3)切点N是渐开线上K点的曲率中心,NK是渐开线上K点的曲率半径。

离基圆越近,曲率半径越少。

(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当基圆半径无穷大时,渐开线为直线。

(5)基圆内无渐开线。

10.2何谓齿轮中的分度圆?何谓节圆?二者的直径是否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答:分度圆为人为定的一个圆。

该圆上的模数为标准值,并且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

节圆为啮合传动时,以两轮心为圆心,圆心至节点p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

标准齿轮采用标准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是相重合的;而采用非标准安装,则节圆与分度圆是不重合的。

对于变位齿轮传动,虽然齿轮的分度圆是不变的,但与节圆是否重合,应根据具体的传动情况所决定。

10.3在加工变位齿轮时,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作纯滚动,还是齿轮上的节圆与齿条插刀上的分度线相切作纯滚动?答: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

10.4为了使安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可用以下三种方法:(1)应用渐开线齿轮中心距的可分性。

(2)用变位修正的直齿轮传动。

(3)用标准斜齿轮传动。

试比较这三种方法的优劣。

答:(1)此方法简易可行,但平稳性降低,为有侧隙啮合,所以冲击、振动、噪声会加剧。

(2)采用变位齿轮传动,因a'>a,所以应采用正传动。

可使传动机构更加紧凑,提高抗弯强度和齿面接触强度,提高耐磨性,但互换性变差,齿顶变尖,重合度下降也较多。

(3)采用标准斜齿轮传动,结构紧凑,且进入啮合和脱离啮合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传动平稳,冲击、噪声小,而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比直齿轮大,所以传动平稳性好。

10.5 一渐开线齿轮的基圆半径rb=60mm,求(1)rK=70mm时渐开线的展角θK,压力角αK以及曲率半径ρK;(2)压力角α=20时的向径r、展角θ及曲率半径ρ。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陈立德 罗卫平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陈立德   罗卫平
题3.7答案图
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4.1机构运动分析时的速度多边形与加速度多边形特性是什么?
答: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构成的多边形与构件原来的形状相似,且字母顺序一致。
4.2为什么要研究机械中的摩擦?机械中的摩擦是否全是有害的?
答:机械在运转时,其相邻的两构件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就必然产生摩擦力,它一方面会消耗一部分的输入功,使机械发热和降低其机械效率,另一方面又使机械磨损,影响了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寿命,降低了机械工作的可靠性,因此必须要研究机械中的摩擦。
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2章平面连杆机构16章凸轮机构36章间歇运动机构46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48章带传动60章链传动73第10齿轮传动80第11蜗杆传动112第12齿轮系124第13机械传动设计131第14轴和轴毂连接133第15轴承138第16其他常用零部件152第17机械的平衡与调速156第18机械设计cad简介163word可编辑
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133
第15章轴承138
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152
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156
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163
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产品规划 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机械中的摩擦是不一定有害的,有时会利用摩擦力进行工作,如带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等。
4.3何谓摩擦角?如何确定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
答:(1)移动或具有移动趋势的物体所受的总反力与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 。
(2)总反力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成一钝角 ,据此来确定总反力的方向。
4.4何谓摩擦圆?如何确定转动副中总反力的作用线?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F=3H_QP L+P H_PJ_F'= 3x7 -(2x9 + 1-0)-1= 21-19-1=1或:F = 3n-2P L-P H=3x6—2x8—1=1自由度为F = 3n-(2P L + P H-P,)-F' = 3x9-(2xl2+l-0)-l =1或:F = 3n-2P L-P H= 3x8-2x11-1= 24-22-1=11-10自由度为:F=3H_(2P L+P H_P')_F= 3xl0-(2xl4+lx2-2)-l = 30-28-1=1或:F = 3n-2P L-P H=3x9-2x12-1x2= 27-24-2=11-11F = 3n-2P L-P H=3x4-2x4-2=2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3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co^lOrad/s,求构件3的速度匕。

v3 = v PB = 片3I = 10x200= 2 000/7/7?/5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COjCD屮构件1、2的瞬心为P12P:4, P"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 — 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l AB =10Qmm/s , l BC = 250mm/s ,®=10md/s,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匕和连杆角速度在三角形ABC 中,旳 =一巴一,smZBCA= — , cosZZ?CA = —, sm45° sin Z^CA 55\AC\ = l BC l|AC|«31Q7/W/Msill ZABC sm 4 5° 1 1v3 = v PB = 片4用3〔 = 10x ACjtanZBGA «916565F7?,W/S©I片4心| = ^21^24^12 |I 片4 对100x10 “ 「co. = ----- — co. = —= --------- p 2 9 rad / 5"也匕| A/2|AC|-100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r = 20的圆盘,圆盘中心C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l AC = lSinm, /曲=90加〃叭©=10sd/s,求6> = 0°和& = 180°时,从动件角速度血"的数值和方向。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组编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第2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2-1画运动简图。

13452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43512 运动产生干涉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 改为以下几种结构均可:2-3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a)A EMDFELKJIFBCCDBA解答:a) n=7; P l =9; P h =2,F=3⨯7-2 ⨯9-2 =1 L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 处存在虚约束b) n=5; P l =6; P h =2,F=3⨯5-2 ⨯6-2 =1 E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 、C 处存在虚约束 2-4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DCA(a)CDBA(b) 解答:a) n=4; P l =5; P h =1,F=3⨯4-2 ⨯5-1=1 A 处存在复合铰链b) n=6; P l =7; P h =3,F=3⨯6-2 ⨯7-3=1 B 、C 、D 处存在复合铰链2-5 先计算如图所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BCDE解答: a)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C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BDECAc) n=3; P l =3; P h =2,F=3⨯3 -2 ⨯3-2 = 1 D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d) n=4; P l =5; P h =1,F=3⨯4 -2 ⨯5-1 = 1A BCDEFGG'HA BDCEFGHIJe) n=6; P l=8; P h=1,F=3⨯6 -2 ⨯8-1 = 1 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G'处存在虚约束。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10章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10章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10章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10章10-1证明当升角与当量摩擦角符合时,螺纹副具有自锁性。

当时,螺纹副的效率所以具有自锁性的螺纹副用于螺旋传动时,其效率必小于 50%。

10-2解由教材表10-1、表10-2查得,粗牙,螺距,中径螺纹升角,细牙,螺距,中径螺纹升角对于相同公称直径的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中,细牙螺纹的升角较小,更易实现自锁。

10-3解查教材表10-1得粗牙螺距中径小径螺纹升角普通螺纹的牙侧角,螺纹间的摩擦系数当量摩擦角拧紧力矩由公式可得预紧力拉应力查教材表 9-1得 35钢的屈服极限拧紧所产生的拉应力已远远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螺栓将损坏。

10-4解(1)升角当量摩擦角工作台稳定上升时的效率:(2)稳定上升时加于螺杆上的力矩(3)螺杆的转速螺杆的功率(4)因速下降,该梯形螺旋副不具有自锁性,欲使工作台在载荷作用下等需制动装置。

其制动力矩为10-5解查教材表9-1得 Q235的屈服极限,查教材表 10-6得,当控制预紧力时,取安全系数由许用应力查教材表 10-1得的小径由公式得预紧力由题图可知,螺钉个数,取可靠性系数牵曳力10-6解此联接是利用旋转中间零件使两端螺杆受到拉伸,故螺杆受到拉扭组合变形。

查教材表9-1得,拉杆材料Q275的屈服极限,取安全系数,拉杆材料的许用应力所需拉杆最小直径查教材表 10-1,选用螺纹()。

10-7解查教材表 9-1得,螺栓35钢的屈服极限,查教材表 10-6、10-7得螺栓的许用应力查教材表 10-1得,的小径螺栓所能承受的最大预紧力所需的螺栓预紧拉力则施加于杠杆端部作用力的最大值10-8解在横向工作载荷作用下,螺栓杆与孔壁之间无间隙,螺栓杆和被联接件接触表面受到挤压;在联接接合面处螺栓杆则受剪切。

假设螺栓杆与孔壁表面上的压力分布是均匀的,且这种联接的预紧力很小,可不考虑预紧力和螺纹摩擦力矩的影响。

挤压强度验算公式为:其中;为螺栓杆直径。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部分题解参考3-5 图3-37所示为一冲床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齿轮1带动凸轮2旋转后,经过摆杆3带动导杆4来实现冲头上下冲压的动作。

试分析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的错误。

若有,应如何修改?习题3-5图习题3-5解图(a) 习题3-5解图(b) 习题3-5解图(c) 解 画出该方案的机动示意图如习题3-5解图(a),其自由度为:14233 2345=-⨯-⨯=--=P P n F 其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计算可知:自由度为零,故该方案无法实现所要求的运动,即结构组成原理上有错误。

解决方法:①增加一个构件和一个低副,如习题3-5解图(b)所示。

其自由度为:115243 2345=-⨯-⨯=--=P P n F ②将一个低副改为高副,如习题3-5解图(c)所示。

其自由度为:123233 2345=-⨯-⨯=--=P P n F 3-6 画出图3-38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运动尺寸由图上量取),并计算其自由度。

习题3-6(a)图 习题3-6(d)图解(a) 习题3-6(a)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a)解图(a)或习题3-6(a)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a)解图(a)习题3-6(a)解图(b)解(d) 习题3-6(d)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d)解图(a)或习题3-6(d)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d)解图(a) 习题3-6(d)解图(b)3-7 计算图3-3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各机构应有的原动件数目。

解(a) 10102732345=-⨯-⨯=--=P P n FA 、B 、C 、D 为复合铰链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精确直线机构。

当满足BE =BC =CD =DE ,AB =AD ,AF =CF 条件时,E 点轨迹是精确直线,其轨迹垂直于机架连心线AF解(b) 1072532345=-⨯-⨯=--=P P n FB 为复合铰链,移动副E 、F 中有一个是虚约束 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飞剪机构,即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将其剪切。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第11章 蜗杆传动11.1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使用条件是什么?答:蜗杆传动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传动比大。

一般在传递动力时,10~80i =;分度传动时只传递运动,i 可达1 000;传动平稳,无噪声;传动效率低;蜗轮一般用青铜制造,造价高;蜗杆传动可实现自锁。

使用条件:蜗杆传动用于空间交错(90 )轴的传动。

用于传动比大,要求结构紧凑的传动,传递功率一般小于50kW 。

11.2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如何计算?能否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为什么? 答: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可用齿数的反比来计算,即1221i n n z z ==;不能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因为蜗杆的分度圆直径11d mq mz =≠。

11.3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有何特点?为什么?答: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类似,有点蚀、弯曲折断、磨损及胶合。

但蜗杆传动中蜗轮轮齿的胶合、磨损要比齿轮传动严重得多。

这是因为蜗杆传动啮合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发热严重,润滑油易变稀。

当散热不良时,闭式传动易发生胶合。

在开式传动及润滑油不清洁的闭式传动中,轮齿磨损较快。

11.4 何谓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在蜗杆传动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是通过蜗杆轴线且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

中间平面上的参数是标准值,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是在中间平面计算的。

在设计、制造中,皆以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和尺寸为基准。

11.5 试述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为何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q ? 答: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是:蜗杆的分度圆直径与模数的比值,即1q d m =。

引入蜗杆直径系数是为了减少滚刀的数量并有利于标准化。

对每个模数的蜗杆分度圆直径作了限制,规定了1~4个标准值,则蜗杆直径系数也就对应地有1~4个标准值。

11.6 何谓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它对蜗杆传动有何影响?答: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是由于轴交角90∑=,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在轮齿节点处,蜗杆的圆周速度1v 和蜗轮的圆周速度2v 也成90 夹角,所以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齿廓间沿蜗杆齿面螺旋线方向有较大的相对滑动速度s v ,其大小为s 1cos v v λ==。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11 19211)0192(73')'2(3=--=--+⨯-⨯=--+-=FPPPnFHL或:1182632 3=-⨯-⨯=--=HLPPnF1-6自由度为11)01122(93')'2(3=--+⨯-⨯=--+-=FPPPnFHL或:11 22241112832 3=--=-⨯-⨯=--=HLPPnF1-10自由度为:1128301)221142(103')'2(3=--=--⨯+⨯-⨯=--+-=F P P P n F H L或:122427211229323=--=⨯-⨯-⨯=--=H L P P n F1-1122424323=-⨯-⨯=--=H L P P n F 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334313141P P P P ⨯=⨯ωω11314133431==P P ω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s mm P P v v P /20002001013141133=⨯===ω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224212141P P P P ⨯=⨯ωω121214122421r P P ==ω 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在三角形ABC 中,BCAAB BC ∠=sin 45sin 0,52sin =∠BCA ,523cos =∠BCA ,45sin sin BC ABCAC =∠,mm AC 7.310≈s mm BCA AC P P v v P /565.916tan 1013141133≈∠⨯===ω1224212141P P P P ωω=s rad AC P P P P /9.21002101001122412142≈-⨯==ωω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 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ω,求00=θ和0180=θ时,从动件角速度2ω的数值和方向。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11 19211)0192(73')'2(3=--=--+⨯-⨯=--+-=FPPPnFHL或:1182632 3=-⨯-⨯=--=HLPPnF1-6自由度为11)01122(93')'2(3=--+⨯-⨯=--+-=FPPPnFHL或:11 22241112832 3=--=-⨯-⨯=--=HLPPnF1-10自由度为:1128301)221142(103')'2(3=--=--⨯+⨯-⨯=--+-=F P P P n F H L或:122427211229323=--=⨯-⨯-⨯=--=H L P P n F1-1122424323=-⨯-⨯=--=H L P P n F 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334313141P P P P ⨯=⨯ωω11314133431==P P ω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s mm P P v v P /20002001013141133=⨯===ω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224212141P P P P ⨯=⨯ωω121214122421r P P ==ω 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在三角形ABC 中,BCAAB BC ∠=sin 45sin 0,52sin =∠BCA ,523cos =∠BCA ,45sin sin BC ABCAC =∠,mm AC 7.310≈s mm BCA AC P P v v P /565.916tan 1013141133≈∠⨯===ω1224212141P P P P ωω=s rad AC P P P P /9.21002101001122412142≈-⨯==ωω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 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ω,求00=θ和0180=θ时,从动件角速度2ω的数值和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齿轮传动10.1渐开线性质有哪些?答:(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 NK NA=。

(2)因为发生线在基圆上作纯滚动,所以它与基圆的切点N 就是渐开线上K 点的瞬时速度中心,发生线NK 就是渐开线在K 点的法线,同时它也是基圆在N 点的切线。

(3)切点N 是渐开线上K 点的曲率中心,NK 是渐开线上K 点的曲率半径。

离基圆越近,曲率半径越少。

(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当基圆半径无穷大时,渐开线为直线。

(5)基圆内无渐开线。

10.2何谓齿轮中的分度圆?何谓节圆?二者的直径是否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答:分度圆为人为定的一个圆。

该圆上的模数为标准值,并且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

节圆为啮合传动时,以两轮心为圆心,圆心至节点p 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

标准齿轮采用标准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是相重合的;而采用非标准安装,则节圆与分度圆是不重合的。

对于变位齿轮传动,虽然齿轮的分度圆是不变的,但与节圆是否重合,应根据具体的传动情况所决定。

10.3在加工变位齿轮时,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作纯滚动,还是齿轮上的节圆与齿条插刀上的分度线相切作纯滚动?答: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

10.4为了使安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1)应用渐开线齿轮中心距的可分性。

(2)用变位修正的直齿轮传动。

(3)用标准斜齿轮传动。

试比较这三种方法的优劣。

答:(1)此方法简易可行,但平稳性降低,为有侧隙啮合,所以冲击、振动、噪声会加剧。

(2)采用变位齿轮传动,因a a '>,所以应采用正传动。

可使传动机构更加紧凑,提高抗弯强度和齿面接触强度,提高耐磨性,但互换性变差,齿顶变尖,重合度下降也较多。

(3)采用标准斜齿轮传动,结构紧凑,且进入啮合和脱离啮合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传动平稳,冲击、噪声小,而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比直齿轮大,所以传动平稳性好。

10.5 一渐开线齿轮的基圆半径b =60mm r ,求(1)=70mm K r 时渐开线的展角K θ,压力角K α以及曲率半径K ρ;(2)压力角20α=时的向径r 、展角θ及曲率半径ρ。

解:(1)因b 60cos 70K K r r α==,可得出31K α=︒,则 tan 0.60.540.06rad 3.38K K K θαα=-=-==︒因为曲率半径K ρ即为发生线NK 的长度,则b tan 36mm K K r ρα=⋅=。

(2)b 6063.85cos cos 20r r α===︒tan 200.3490.3640.3490.015rad=0.86θ=︒-=-=︒b tan 2060tan 2021.8mm r ρ=︒=︒=10.6一渐开线外啮合标准齿轮,z =26,m =3mm ,求其齿廓曲线在分度圆及齿顶圆上的曲率半径及齿顶圆压力角。

解:26339mm 222d mz r ⨯==== b cos 39cos 2036.65mm r r α==︒=b =tan 2036.65tan 2013.34mm r ρ︒=︒=a a a (2)3(2621)42mm 222d m z h r ++⨯==== a 36.65cos 42α=,可得出a 29.24α=︒ a b a tan 36.65tan 29.2420.51r ρα==︒=10.7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轮,当齿根圆和基圆重合时,齿数为多少?若齿数大于上述值时,齿根圆和基圆哪个大?答:当齿根圆和基圆重合时,即a (22)cos m z h c mz α**±±=(负号用于内齿轮,正号用为外齿轮) 可得出z =42。

当42z >时,齿根圆比基圆大。

10.8一对标准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 1=19,z 2=68,m =2mm ,20α=︒,计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基圆直径、齿距以及齿厚和齿槽宽。

解:121938mm d mz ==⨯=a a (2)2(1921)42mm d m z h *=+=⨯+⨯=f a (22)2(192120.25)33mm d m z h c **=--=⨯-⨯-⨯=b cos 38cos 2035.7mm d d α==⨯︒=6.28mm p m π===3.14mm 2ps e ==10.9题10.8中的齿轮传动,计算其标准安装时的中心距、小齿轮的节圆半径及啮合角。

若将中心距增大1mm ,再计算小齿轮的节圆半径、节圆上的齿厚、齿槽宽及啮合角。

解:(1)标准安装时,分度圆与节圆重合。

121212()87mm 2m z z a r r r r +''=+=+== 1119mm,=20r r α'==︒(2)当中心距a 增大1mm ,即87188mm a '=+=cos 87cos 20cos 8821.7a a ααα︒'==''=︒19cos 2019.22mm cos cos 21.7b r γα︒'==='︒因K K d p zπ=,则219.22 6.36mm 19d p z ππ'⨯⨯'===因K/K K 2(inv inv )K r s sr r αα=--,则/2(inv inv )s sr r r αα''''=--3.1419.22/19219.22(inv21.7inv20)3.01mm=⨯-⨯︒-︒=6.36 3.01 3.35mm e p s '''=-=-=10.10 如题10.10图所示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测得跨两个齿的公法线长度211.595mm W =,跨三个齿的公法线长度316.020mm W =,求该齿轮的模数。

题10.10图解:因b b (1)k W k p s =-+,可得出2b b (21)11.595W p s =-+=3b b (31)16.020W p s =-+=联定上二式并求解,可得出b 4.425p =;又因b cos 4.425p m πα==,可得出m =1.5mm10.11一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m =5mm ,20α=︒,123i =,中心距a =200mm ,求两齿轮的齿数z 1,z 2,实际啮合线长12B B ,重合度ε,并用图标出单齿及双齿啮合区。

解:21213z i z ==,可得出213z z = 又因1211()5(3)200mm 22m z z z z a ++=== 可得出1220,60z z == 根据[]1a12a21(tan tan )(tan tan )2z z εααααπ''=-+- 因a a cos cos 2z z h αα*=+即a120cos 20cos 0.8542021α︒==+⨯a260cos 20cos 0.9096021α︒==+⨯得出a131.32α=︒,a224.58α=︒ 又因20αα'==︒,代入ε公式中,可得[]120(tan 31.32tan 20)60(tan 24.58tan 20)2επ=︒-︒+︒-︒ 1.67= 根据12bB B p ε=,可得出12b B B p ε= 12cos B B m επα=24.65mm =单齿及双齿啮合区如题10.11答案图所示。

题10.11答案图10.12 若将题10.11中的中心距a 加大,直至刚好连续传动,求啮合角α',两齿轮的节圆半径1r '、2r '和两分度圆之间的距离。

解:刚好连续传动,则1ε=,且a131.32α=︒,a224.58α=︒,即[]120(tan 31.32tan )60(tan 24.58tan )12ααπ''︒-+︒-= 得出22.58α'=︒cos 200cos 20203.54mm cos cos 22.58a a αα︒'===''两分度圆之间距离为203.54200 3.54mm a a '-=-= 1r '、2r '为11cos 50.89mm 2cos mz r αα'=='22cos 152.66mm 2cos mz r αα'=='10.13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117z =,2119z =,5mm m =,20α=︒,中心距340mm a '=。

因小齿轮磨损严重,拟将报废,大齿轮磨损较轻,沿齿厚方向每侧磨损量为0.9mm ,拟修复使用。

要求设计的小齿轮齿顶厚a1s ≥0.4m ,试设计这对齿轮。

答:因为12(17119)5340mm 22z z a m ++=⋅=⨯= 所以a a '=,即采用零传动。

又因为大齿轮齿厚每侧磨损0.9mm ,根据齿厚公式,可知22tan 2ms x m πα=+得出:22tan 1.8x m α=-20.495x =-,10.495x =1117585mm d mz ==⨯=,2595mm d = 19.65mm s =,2 6.05mm s = 1185mm d d '==,2595mm d d '== 因a a '=,所以0y =,0σ=。

a1a 1()7.475mm h h x m *=+=,a2 2.525mm h = f1a 1() 3.775mm h h c x m **=+-=,f28.725mm h =a1a 299.95mm d d h =+=,a2600.05mm d = f1f 277.45mm d d h =-=,f2577.55mm d =又因b 85cos cos 2039.94mm 2r r α==︒= 根据b a a 39.94cos 99.95/2r r α==,可求出a 36.95α=︒ 查表得a inv 0.10728α=,inv 0.014904α= 所以aa11a a 2(inv inv )rr s s r αα=-- 2.120.4=> 结论:此种设计合适。

10.14 已知两齿轮中心距155mm a '=,传动比87i =,模数 10mm m =,压力角20α=,试设计这对齿轮传动。

解:1221287z z m a z i z +⎧=⎪⎪⎨⎪==⎪⎩(式中a 为155mm )联立上式,可得出1214,16z z ==12141610150mm 22z z a m ++==⨯= a 与a '不同,又因12min 2z z z +<,则应选用正传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