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合集下载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部分(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那种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②著名导演李安凭借一部《断臂山》获得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

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真是匪夷所思....。

③2005年10月12日9时整,随着点火的口令声,火箭在振聋发聩....的轰鸣中腾空而起,载着“神州六号”飞船和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急速地向太空飞去。

④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

⑤我向他提出了一些一直想问而又不便打听的问题,他都开诚布公....地一一作了回答。

⑥“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A. ①③⑤B. ③④⑤C. ①②⑥D. ④⑤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②为成年头部连体双胞胎实施分离手术在世界医学史上绝无仅有....,全球第一例成人头部连体双胞胎的分离手术即将施行。

③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翼而飞....,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④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加入WTO之后,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⑤这伙丧心病狂的贩毒分子最近又潜入广西、云南边境,偷偷地购臵了一批枪支弹药,更是如.虎添..翼.,无法无天了。

⑥陆源污染物排海严重,人们对我国河口、海湾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感到痛心疾首....。

A. ①③⑤B. ①②⑤C. ③④⑤D. ③④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5道大题,17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过去几年,真人秀这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是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预言,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电视节目是我们社会中最为活跃的文化粒子。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有人看,有意思,有意义。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我们看到《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移植和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眼下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它不但最难解决,而且也最“性命攸关”。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

“真”,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我们发现,在电视业更为发达的国家,真人秀是以普通人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明星真人秀并不是主流。

素人真人秀节目对普通人的人性、情感和存在状态的真实呈现,以及赋予普通人的生活更高的透明度和合法性,被广泛视为电视文化的一种高贵态度。

也许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月考试卷】广东省清远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月考试卷】广东省清远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清远市梓琛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月月考高三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姓名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清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清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清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一下·成都期末) 阅读下列新闻材料,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近日,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其中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业性院校)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还有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

记者搜集整理了39所院校的校训后发现,“求实”、“创新”、“厚德”、“博学”雷同率较高,其中有11个校训竟都出现了“创新”一词。

与此相对的是,超六成大学生直言对校训“不感冒”,认为只是“摆设”。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0个字)(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下·曲靖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

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式任务,给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总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为难〞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

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

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为难: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阔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

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为难〞呢?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标准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

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管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

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开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

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表达,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

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认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

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时机,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抚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清远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模块考试(语文必修1)

清远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模块考试(语文必修1)

清远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模块考试(语文必修1)清远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模块考试(语文必修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字音正确的一组是()A.裸(lu)露翱(go)翔菽(sh)粟濡(r)养B.混淆(xio)攻讦(ji)雾霭(i)祈祷(do)C.回溯(s)粗糙(co)包扎(zh)弥(r)望D.摔碎(si)琴弦(xin)罹(l)难一沓(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迷罔百无聊赖翱游入不敷出B.干瘪汗流夹背弦耀鬼迷心窍C.藐视絮絮叨叨急躁废寝忘食D.菲薄痴心妄想沉缅惊皇失措3.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A.前几天,电影《英雄》的男主人公陈道明来宁签名售书,受到南京影迷热烈欢迎。

B.国家尝试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资金,以充分发挥国家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C.保安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他们擅自打人的行为是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我在记忆的浅海里穿梭,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自以为写得出神入化,但从现在看起来,是连新奇气息也没有的。

B.他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C.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D.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

5、将下列几句话重新排序,使上下文衔接得最顺畅的一项是: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不知道。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

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

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

“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

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

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

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

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

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

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英国脱离欧盟,被认为将重创全球经济和英国自身经济前景,很多国际政要、经济组织、知名企业负责人此前就在纷纷指出这方面的危害性.经合组织(OECD)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警告英国脱欧将让美国、riben、金砖国家等经济体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并且在2016~2018年,英国每年国内生产总值也将损失0。

5%,到2020年,英国的GDP比未退欧情景下还要低3%.中信里昂(一家金融机构)报告称,英国脱欧将令英镑大幅贬值,并减慢经济增长及推高通胀,意味英国出现经济衰退的机会将大增.普华永道也曾分析英国脱欧的代价,估计至2020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萎缩约100亿英镑,相当于其GDP的5%,英国的金融业也将损失近1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将退欧公投视为是否在今年夏天加息的一个因素。

美联储主席耶伦早些时候表示,公投退出欧盟将对经济产生“显著影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全球主要央行已经在探讨若英国公投支持退出欧盟,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决定可能引发的金融动荡,例如美元流动性急剧收紧等。

一些参与讨论的官员担心,英国脱欧可能会引发类似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出现的美元严重短缺局面。

自2008年金融海啸后,全球一些最大央行自那时起已经建立了一个体系,使其能够在必要时从美联储借入美元,但其中一位央行官员称,如果英国脱欧公投在金融市场引发足够大的冲击波,仅靠该体系并不能保障为全球经济提供足够的美元供应。

该人士指出,能够获得美元供应的机构有限,关键问题是这些美元能否到达这些机构之外,流入更广泛的经济领域。

该人士又称,美联储之外的各国央行也注意到美国国会对这项美元借贷计划所持的强硬立场。

更值得警惕的是,受欧洲经济持续低迷、难民问题、恐怖袭击频发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脱欧"情绪正在欧洲地区蔓延.此前对包括来自比利时、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和瑞典八国的6000多名民众的调查显示,高达48%的意大利人、41%的法国人、34%的德国人以及26%的西班牙人赞成脱欧.此外在丹麦、荷兰、奥地利等国,反欧盟的声浪也越来越大。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

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尤其值得注意。

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

如《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

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

《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身为北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

"“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

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

广东省清城区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清城区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清城区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1. (6分)(2017·唐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一些人把“寡”解为土地财产少当是误读,所谓“寡”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

孔子的“贫”是指土地和财产少。

孔子的“均”应有两解:一是“平均”,如《荀子•君道》“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二是“公平”,相当于《管子•形势》所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这段话经常被当作儒家宣传平均主义的经典表达加以批判。

有的学者指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

“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

“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这番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

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加以解释。

要知道,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季康子掌权者之流通过对外战争攻伐等不义手段掠夺土地和人口而讲的,不是泛泛而论。

他分别把“均”“和”“安”和“贫”“寡”“倾”当作两种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平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其实不然,他不过是强调通过采用“均”“和”“安”的手段和途径达到解决“贫”“寡”“倾”的问题。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

《礼记•礼运》描述当时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里的“选贤与能”即当时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拔公职人员的规程。

中国古代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具体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

夏商以来,开始了“家天下”。

(《礼记•礼运》记述当时“大人世及(即宫位世代相传)以为礼”。

《尚书•盘庚》云“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可以证明这一点。

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那些担任王重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春秋时,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

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

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

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

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

汉武帝以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东汉未,由于“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通典•选举二》),故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

这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其具体做法就是各州郡县的地方长官,将本地的人才按照丸种不同的等级推荐上来,政府据此授以官职。

应该看到,九品中正立制之初,具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隋唐之后,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

所谓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

它的基本特点;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就是说白了能否释褐为官要凭考试成绩。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size does the woman want?A. Size 8.B. Size 10.C. Size 12.2.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his job?A. He enjoys it.B. He doesn’t like it at all.C. He wants to find a new job.3.When will the woman have dinner?A. At 6:00 pm.B. At 7:00 pm.C. At 8:00 pm.4.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bookshop.B. In a museum.C. In a shopping mall.5.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A. To buy a silk dress.B. To attend a party.C. To wear a new dres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B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

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

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

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

讲实用性也讲审美性,这是汉代美学思想对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美趋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道:“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

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赤兔金鸟、羽人戏龙……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章”。

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

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书法也是如此,汉代篆书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

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备,虚实相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

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

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

“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

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

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

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

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

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

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

本民族的传统和他民族传统是一个空间概念。

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

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将是一种滑稽剧。

接通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

对传统作僵滞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

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节选自吕进《熟读新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删改)1.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B.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C.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D.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

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胡适的新诗诗集《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源于古诗。

C.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D.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2分)()A.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了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的巨大差异,但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B.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

C.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

D.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4.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对:对答B.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素:向来C.天祥夜亡入真州夜:在夜晚D.天祥临刑殊从容殊:不同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C.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D.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

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

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分)(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4分)(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4分)(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分)(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烦忧戴望舒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8.在这首小诗中,“秋”和“海”两个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9.这首诗只由两节组成,第二节正好是第一节的回文。

这种形式有什么作用?(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

(2)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雨巷》戴望舒)(3)那河畔的金柳,;,在我的心头荡漾。

(《再别康桥》徐志摩)(4)《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退为进,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5)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6)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沐浴阳光。

(《如果有来生》三毛)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6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6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高亚鸣新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母亲的召唤深切而真实。

周有光想到祖国此时最缺乏的是经济建设人才,就毅然放弃高薪从美国回来搞经济建设。

他受邀到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同时担任新华银行秘书长,还兼任人民银行华东区处长,身兼三职,乐此不疲。

精力充沛的他和吴大琨、许涤新等经济学家一起创办《经济周刊》,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1955年10月,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周有光受邀此行,全然出乎意料,却也正是会议主办方的高明之处。

周有光虽然执著于经济学,但对文字、语言的爱好从未消减。

20年代在圣约翰大学学习,周有光饶有兴趣地学起语言课程。

40年代到美国工作,买到很多字母学的书籍,边写经济类文章,边写语言学文章,出版《中国拼音文字研究》。

参加完文字改革会议后,周有光正式改行,真正把经济学丢开,把全部精力放在语言学的研究上。

中国的文字改革由来已久,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繁难的方块字注音。

1892年,福建人卢憨章出版专著《一目了然初阶》,这是首位中国人创制字母式拼音文字方案;1913年,政府制订注音字母方案,赵元任等语言学家不用中国汉字的符号,而用国际上流传最广的拉丁字母;新文化运动兴起,钱玄同论述了26个拉丁字母的世界通用性,蔡元培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公布于世;20世纪30年代,国内掀起了拉丁化运动的高潮,其简单易学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拉丁化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

1935年,近七百位文化界人士签名发布《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方块汉字难认、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

”1954年,周有光出版《字母的故事》一书,为文字改革起了好头。

但真正要做拼音方案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周有光平时阅读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全凭兴趣,属于轻松的浏览,可工作要认真研究才行。

由于资料有限,周有光想方设法联系国外研究点,请他们代买资料寄过来,周有光把拉丁字母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摸了个底,在研究和总结了各国拼音历史以及各方面传来的方案之后,周有光提出汉语拼音拉丁化的原则,拿出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