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诗词曲五首教案2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湖北省荆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北省荆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北省荆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由千古唐诗引入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3、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

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

5、师生品读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

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三、品读诗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3、思考探究:(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参考: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

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 25课《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 25课《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25课《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二目的要求: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

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1 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材分析: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过零丁洋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学目的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背诵五首诗。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背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并加以鉴赏。

教学内容与步骤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情景激趣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

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

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到连州,好容易等到10年后,他奉诏回到长安,因游玄都观,写下了《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以“轻薄桃花”讽刺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

刘禹锡因诗获罪,再次被贬到更荒远的播州去当刺史。

14年后诗人再一次被召回长安,他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显示了他坚持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

据说本诗再次引起执政者的不悦,刘又遭贬谪。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

两人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中自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诗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1,2,……)标出诗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

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难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零丁本义孤独、孑孓,做为失败者的文天祥在过这零丁洋之时难免心情抑郁愤懑,但我们在他的诗歌中找不到落魄者的哀鸣,失意中的悲叹,相反的我们看到的是,坚强者的斩钉截铁的信念。

课堂实录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

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某某某某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某某某某)帮助朝廷抗敌。

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

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某某,继续抗元。

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市),囚禁了三年。

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的名句,表明他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2.介绍写作背景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X弘X 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X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二、整体感知【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旨在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背景知识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加强朗读训练,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4、积累名句,增强语言感悟力。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积累名句。

2、背诵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感悟意境.2、体味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赏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指导师自读《过零丁洋》。

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今天我们……二、师生共同赏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3、概述诗意。

4、司诗,体会诗情。

5、深切体味诗人的情感,美读诗歌。

6、品评名句,感受哲理美。

7、背诵。

板书:坎坷遭遇—-渲染—-辛酸归来感慨——用典——悲痛事,情,景,理,水乳交融慨叹身世-—写景——愤激席间赠言-—抒怀—-昂扬三、共同赏读《赤壁》1、指导朗读2、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3、思考回答问题,体会诗情。

(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情。

(2)开头为什么从一片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3)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怎样的思想情感?根据讨论,板书如下:前两句———兴感之由赤壁非凡的历史,豪爽的胸襟后两句--—借题发挥4、齐读,再次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四、学生自读《过零丁洋》五、作业布置1、背诵默写这三首诗2、选任一联,写一段赏析文字。

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导思:背景与诗歌内容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学做思四:我们怎样赏析这首诗歌?
导学:学生大声朗读诗歌,并思考
⑴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⑵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⑶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⑷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导思:背景与诗歌内容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学做思三:我们怎样赏析这首诗歌?
导学:1.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根据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翻译这首诗。 3.内容理解(将答案写在诗歌空白处) ⑴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内容? ⑵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⑶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⑸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导做: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
导思:诗歌赏析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
第二课时《赤壁》。
学做思一:作者知多少?
导学:默读注解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导做:学生讲解作者情况。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某某某某)人。名相杜佑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导思: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创作此诗的?
学做思三:作者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你了解多少?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诗词曲五首四、合作探究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坎坷遭遇。

被贬生活的辛酸与愤懑。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明确:用典。

写归来感慨,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你悟出了一个一种怎样的道理?【这是本诗的名句,形象而含义深刻。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明确: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赤壁》一、导入赤壁,向来是英雄云集的地方,就连唐代诗人杜牧看到赤壁之景也不禁感慨万千。

这里曾经发生过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周瑜在这里大败曹操,一举改写东吴的历史。

后人评价此战,似乎不约而同的站在了周瑜一方,但是诗人杜牧的观点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赤壁》。

二、了解作者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

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

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

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

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

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

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5《诗词曲五首》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
是传统名篇。

课时
朵瑰丽的奇葩,那就是
(772—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友。

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
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此处老师要再给学生补充一点有关杜牧的情况:
⑤如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1.搜集整理爱国主题的诗句。

2.以“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为题,写一段文字,谈谈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
素养的整体提高。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
.读准字音、读出韵律,熟读成诵。

由学生介绍。

老师再作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5《诗词曲五首》精品教案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5《诗词曲五首》精品教案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5《诗词曲五首》精品教案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师生共同赏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导入新课: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师生齐背)作者那高洁傲岸的志向和追随古代名贤的志趣及抱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禹锡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文坛佳话。

他因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到连州,好容易等到10年后,他奉诏回到长安,因游玄都观,写下了《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巧借点缀春光的“轻薄桃花”曲笔展意,讽刺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

这首诗引得朝中权贵群起而攻之,刘禹锡因诗获罪,再次被贬到更荒远的播州去当刺史。

14年后诗人再一次被召回长安,他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显示了他坚持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

据说本诗再次引起执政者的不悦,刘又遭贬谪。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

⑴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⑵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

⑶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

这是朗诵的前提,本诗中注意“柯(kē)”的读音。

把握节奏。

节奏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乐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三、情感与价值目标:五首诗,或抚今追某昔、慷慨激昂,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学习重点:记诵古诗中经典名句学习难点:对古诗经典名句进出简单的赏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课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引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诗词曲五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读诗歌(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节奏和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上一学期,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作者那高洁傲岸的志向和追随古代名贤的志趣及抱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因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好容易等到10年后,他奉诏回到长安,因游玄都观,写下了《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巧借点缀春光的“轻薄桃花”曲笔展意,讽刺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

这首诗引得朝中权贵群起而攻14年后诗人再一次被召回长安,他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显示了他坚持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

据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酬,答诗。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合作探讨,解读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诗词曲五首教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诗词曲五首教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背诵导入
全班齐背已学的前三首古诗。
二、学习·点拨
(一)学习《明月几时有》
1、放录音歌曲《明月几时有》
2、齐读整首词
3、了解写作背景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某某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4、品析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陡然发问,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当然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作者把美好皎洁的月亮看作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两首词曲。
2、完成《指导用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把酒问天 不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
上阕 由月感发—求美好生活
欲归又恐 起舞弄影 情景交融
《水调 月照无眠 不应有恨 情趣盎然
歌头》 下阕 感月怅别—表思念情怀
人有离合 千里婵娟
凭吊潼关估计————峰峦、波涛、宫阙成土
《潼关怀古》
(咏史诗) 抒发深沉感慨————兴、亡,百姓苦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2、介绍写作背景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某某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而是某某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四人一组讨论:该诗歌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读?为什么?并说明理由。
5、请学生有感情地表演朗读,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5)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教学札记
25、诗词曲五首(2)
课题
25、诗词曲五首(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学习如何欣赏作品。
3、熟读并背诵全文。
重点
熟读并背诵全文。
难点
学习如何欣赏作品。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复习导入。
背诵并默写《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
二、赏析《赤壁》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者简介
读全诗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思考探究: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颔联前后句有何联系?
4、颈联两人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酬乐天某某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 事、情、景、理
初逢席上见赠》 感叹身世——写景——愤激 水乳交融
(酬赠诗)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
《赤壁》 前两句——————兴感之由 非凡的史识
(永史诗) 后两句——————借题发挥 豪爽的胸襟
首联——回顾一生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X养浩被征召任某某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二、学情
分析
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某昔、慷慨激昂,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学生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三、教学
七、作业设计
184页一、二、题
25课作业。
6、思想感情: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7、再读(或背)全诗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某某某某)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优质教案:初二下学期语文八年级下册25.诗词曲五首(2)教学设计

优质教案:初二下学期语文八年级下册25.诗词曲五首(2)教学设计

八下语文导学案课题:词曲五首(3课时)姓名:班级:组号:教师寄语:徜徉于诗的海洋,感悟诗的意境。

学习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课前准备1、熟悉这五首诗词曲的作者2、熟读背诵这五首诗词曲。

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诗人。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3.《过零丁洋》作者﹏﹏﹏﹏,号﹏﹏﹏﹏,﹏﹏﹏﹏朝)文学家。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赤壁》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4.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含义?3.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4、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山坡羊潼关怀古》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四、拓展延伸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背诵导入
全班齐背已学的前三首古诗。
二、学习·点拨
(一)学习《明月几时有》
1、放录音歌曲《明月几时有》
2、齐读整首词
3、了解写作背景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2、介绍“曲”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对曲内容的理解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
4、品析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陡然发问,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当然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作者把美好皎洁的月亮看作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4、读背全曲。
三、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的五首诗歌,从种类上看有——
从题材上看有——从艺术手法上看——
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会更加勃发,精神将更加饱满,前行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年月日
第25课诗词曲五首
章、节
第五单元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教学
目标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重点
难点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放达宽慰之语。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
5、学唱此词。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二)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
1、了解作者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宕开一笔来说,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两首词曲。
2、完成《指导用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把酒问天不知何年
上阕由月感发—求美好生活
欲归又恐起舞弄影情景交融
《水调月照无眠不应有恨情趣盎然
歌头》下阕感月怅别—表思念情怀
人有离合千里婵娟
凭吊潼关估计————峰峦、波涛、宫阙成土
《潼关怀古》
(咏史诗)抒发深沉感慨————兴、亡,百姓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