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浅析油松在黄土高原的造林技术
浅析油松在黄土高原的造林技术摘要:油松原产于中国,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用材林的重要常绿树种。
它分布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功能。
此外,由于油松翠绿、寿命长、多姿、别具一格,也是风景区和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
本文就油松在黄土高原的造林技术谈了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油松黄土高原造林一、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油松属温带树种,喜光,抗寒能力较强,可耐-25℃的低温,耐瘠薄,不耐水湿和盐碱,适宜在栗钙土、黄土、沙土等多种土壤中生长。
油松幼年时生长较慢,一般2年生苗高15~20厘米,第3年开始长侧枝,从第4或第5年开始加速高生长,年生长量达0.3~0.6米,可维持20~30年。
油松的高生长集中在春季,每年4月上旬芽开始膨胀,到5月上旬生长迅速,至5月下旬或6月初停止生长,形成新顶芽,生长期约60天。
油松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侧根伸展范围较广。
其新根主要从较细的须根腋间分生,在水分充足情况下,造林后5天就能长出新根。
因此,造林时保护好细小须根,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十分重要。
二、油松容器苗培育1.容器选择。
塑料薄膜容器具有制作简便、价格低廉、牢固、保温、保湿﹑播种后出苗早,育苗效果好等优点,适于培育各种树种和不同规格的容器苗。
生长中常采用单个株型的有底塑料容器袋,规格为7cm×12cm,价格低廉,但装土慢、费时费工。
实践中以山西省林科所育苗容器厂生产的可降解蜂窝式无底塑料容器组合为最好,规格为4.1cm×12cm,4.8cm×12cm,每袋330杯,规则排列,装土工效较单杯提高8-10倍,3-4a后薄膜自行破裂成碎片,有利于造林后根系穿透,不影响生长。
2.作床、配土、装袋。
(1)作床苗床要求选在交通便利、有水源、电源,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的位置,周围杂草要求清除干净,无病虫害。
苗床为水平底床,宽1.2m,步道宽30-40cm,步道高出地面20cm,苗床长度不限,整地时在苗床大田均匀施入硫酸亚铁10kg/666.7m2,呋喃丹颗粒2.5-3kg/666.7m2。
油松优树子代遗传变异及稳定性分析
摘 要: 通过 5 1个 4年生油松优 树子代在 3个试验 点的区域 试验分析 , 结果表 明: 油松 家系高生长在各试验点上 差异均达 极 显著 水平 , 3个试验 点家系遗传 力 0 66— .5 , .6 0 85 遗传 变异 系数 9 0 % ~1 .% , 传增益 显著 ; .5 02 遗 家系 ×地点 的互作 效应达到显著水平 , 据 E eht R s l模式对 油松 家系进 行稳 定性 分析 , 根 bra和 us l e 结合 生长表 现将 参试 家 系划 分为 5种类
・
1 ・ 7
第3 0卷
12 .
第 3期 2 1 年 3月 01
种
子
( ed Se )
V 1 0 N . M r 2 1 o. o3 a. 0 1 3
方 法
系在 各点 的生长 表现不 尽相 同 。对 各试点 和油松 家系 高生 长 量作 综 合方 差 分析 ( 2 。 由表 2可看 出 , 表 ) 在 地点 之 间及 家 系 之 问 高生 长 差 异 均 达 极 显著 水 平 ( P < . 1 , 系和地 点交互 作用也 达 到极 显著水 平 。 0 0 )家
2 8% .
Ke od : Pn s a ue omscr ; lst e poeyt t gn t a a o ; t it yw rs iu b l fr i al pu e ; rgn s; eei vr t n s bly t a " . r e c ii a i
油松是 我 国北 方地 区主 要用 材 树 种 之 一 , 有 生 具 长快 , 抗逆性 强 , 材质好 等 特性 , 然 分布 我 国北方 1 天 4 个省 区 , 态适 生 区达 3 0万 k 。陕 西 油松 天 然 生 0 m
不同温度下油松幼苗生理形态的响应
不同温度下油松幼苗生理形态的响应作者:高林芝来源:《科技与创新》2015年第17期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形势下,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相关研究,了解了油松幼苗生理形态对温度的响应,为研究华北油松林油松种群的空间格局、油松生长性状的早期选择、环境对油松育苗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这项研究是利用人工气候箱完成了3种不同温度下的处理工作,并探究了油松幼苗的形态响应。
关键词:油松;温度;形态响应;叶绿素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5.17.114油松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最广的针叶树种。
油松作为主要的造林树种,其耐干旱、瘠薄,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有很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改良土壤的作用,已经成为了黄土高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存的多为人工油松林,保存完好的天然林比较少。
目前,对人工油松林的研究主要包括林分生长过程、冠层特性、天然林和人工林在群落特征、多样性方面的差异等内容。
这项研究以一年生油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梯度测量油松幼苗的生理形态指标,主要包括幼苗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茎生物量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等内容,以期了解油松幼苗生理形态对温度的响应。
1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1.1 试验材料2010年春于山西省种子站购买了油松种子,温水浸种24 h,使种子脱离休眠状态后称重(百粒种子克数),播三育苗盘,每盘播种100粒,育苗盘的培养基质采用的是泥炭土与蛭石的混合物,其中,泥炭土与蛭石的体积比为50∶50,每日浇水1次,发芽期为7~15 d。
幼苗生长2周后,将长势一致的幼苗用镊子小心移植到蔬菜苗盘中,培养基质同上,随后缓苗1周。
育苗期和试验期均在试验室内进行。
1.2 试验设计试验开始前,先准备幼苗、人工气候箱等试验材料和设备,而试验中所用的幼苗都是通过种子发芽获得的。
油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与其生物量及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指数在森林培育中常作为评价林分结构是否合理的 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大青山区30a生油松人工林 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测定了油松人工林的叶面 积、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分析了叶面积、叶面积指数 与生物量及林分生长因子的关系,从而为准确估计、 预测林分叶面积指数和林分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
据。
A=21(1+氧n。vL)
叶的叶面积开始时增长速率较缓慢+之后随总叶面
积的增加增长速率逐渐增大。而多年生叶的叶面积
随总叶面积的增加增长速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说明多年生叶为总叶面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总叶
面积影响也较大。
y=2.16EXP(O 004X1.52)
y=5 44EXP(00001:;2.261 9
7 5 3
y=2x10-”EXP(81 651 001)
及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J。叶面积
2研究方法
在对试验地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代 表性的1l块标准地。根据每木检尺的调查结果,各 样地选取5株标准木,将标准木树冠分为上、中、下 三层,每层随机选取两个标准枝。按一年生、二年生 和多年生叶全部分层摘下后从中随机抽取不少于 50片样叶,准确测定各龄抽样叶的叶面积和叶干 重,利用抽样叶叶面积与叶干重的比例关系,结合取 样枝叶干重推算出取样枝叶面积,由取样枝叶面积 换算单株叶面积,进而扩大到整个样地,求得样地总 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其中油松抽样叶叶面积的计 算采用针叶树叶面积(体积排水法)公式如下:
(CDllege ofForestry,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hot
010019,hⅣMongoLia,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1eaf
油松地理种群针叶形态解剖与生理指标遗传变异分析
油松地理种群针叶形态解剖与生理指标遗传变异分析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北方地区非常常见的树种之一,其种群的形态,解剖和生理指标存在着遗传变异。
本文将对油松地理种群针叶形态解剖和生理指标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意义。
首先,针叶形态是油松种群中的遗传变异表现之一。
在不同地理种群中,油松针长、密度和结构均存在差异。
例如,在华北地区的油松针长较短,密度较大,而在东北地区的油松针长较长,密度较小。
这些形态特征的遗传变异是油松种群对不同环境适应性的反映,例如,在干旱地区,较短而密集的针叶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提高油松的幸存率。
而在湿润地区,较长而稀疏的针叶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油松的生长速度。
其次,解剖结构是油松种群的另一个遗传变异表现。
油松中的细胞结构和木材结构均存在差异。
例如,在不同种群中,木材中的纤维长度和通过孔隙大小都有不同的变异。
这些解剖结构上的遗传变异可以影响油松的性状,例如稳定性、木材强度和木材质量等。
因此,在育种油松的过程中,解剖结构的遗传变异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最后,生理指标是油松种群遗传变异的另一个表现。
例如,不同种群油松的叶片垂直吸收光合作用的光线的能力不同,此外,油松种群间的CO2固定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也存在遗传变异。
这些遗传变异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油松的碳、氮、水圈循环和适应性。
在环境变化较大的地区,这些能力的变异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油松地理种群的针叶形态解剖和生理指标的遗传变异可以反映其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能力。
对这些遗传变异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油松遗传多样性的本质和树木的遗传改良效果,也将对我们对保护和管理油松种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油松和侧柏的光合蒸腾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第3 9卷 第 7期 2 1 年 7月 01
东北林业来自大学学
报
Vo _ 9 No 7 l3 .
J OURNALOFNORT AS OR T HE T F ES RY UNI RST VE I Y
J1 0 1 u.2 1
油 松 和 侧 柏 的 光合 蒸 腾 特 性 及 其 与环 境 因子 的 关 系
p t n l ssb t e n n tp o o y t e i r t r n p rt n r t n h i r lt d p y ilg c la d e oo ia a tr e e ah a a y i e w e e h t s n h t ae,t s i i ae a d t er e ae h soo i a n c lgc lfco s w r c a ao
T e du n l v i t n o a s i t n rt o P tb le r sa d P o e t i lae a i ic n cr l i s w t h ira m a o ft n p a o a f . a u f mi n . r n l ev s h d s nf a t o ea o i i r ri e a o i as g i r tn h
徐佳 佳 张建军 王清 玉 李 慧敏 茹 豪 郭 宝妮 黄 明
山地油松苗在陕西北部地区的培育特点与策略
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培育 , 从而保证油松苗的成活率 。
参 考 文 献
1 田颖锐 , 林学【 . 造 M】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9 4 1 8
2 芦根 良, 陈永卫. 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卟 陕西林业科技 , 0 ( ) 油松 2 5 3 0 3 李新会 , 好来 , 建权. 种 实害虫综合 防治技 术卟 陕西林 业科 秦 马 油松
浅根性、 具有适应性强、 喜光、 抗瘠薄、 抗风的鲜明特 点, 主要生长在 土层深厚 、 水良好的酸性、 排 中性或者钙质黄 土上 。因此, 在造林过程 中, 种植油松是很有必要 , 但是 , 在种植过程 中, 培育好油松苗 , 保证油松苗的成活率是 非 常重要 的。本文就针对山地油松苗在陕西北部地 区的培育特点与策略进行 浅显的分析。
口区 和 山顶地 区。 1 土质丘 陵 山地 苗 圃地 的选择 . 2
在土 质 丘 陵 山地 选择 苗 圃地 应 该选 择 在土 层 深厚 , 够 能 背 风 避 寒 , 长 有 山杨 和 桦木 的林 地 , 且尽 可能 选 择 荒 废 生 并
多年 的耕地作为苗圃地 , 但是要注意这些荒废 的耕地 以黑褐
色土 壤 最 为适 宜 , 不要 在低 洼 地 培育 油松 苗 。油松 苗 培育 地 点在 山地 中所处 的位 置 应该 位 于地 势较 为平 缓 , 度在 l。 坡 5 以下 的二 阶台地 。
4 油 松幼 苗 管理 的特 点
在油松 幼 苗生 长过 程 中分 为 出苗期 、 生长期 、 生期 和生 速 长休 止期 四个 时期 ,因此 在不 同的时期 应该 采用 不 同 的管理 特点 。在 出苗期 , 种后 要尽 可能 的保 持 土墒 , 发生板 结 。 播 避免
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生长主导因子分析
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生长主导因子分析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省会,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区不断扩大,油松人工林的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
油松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因而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最权威的造林树种之一。
然而,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气候、水分等。
为探究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西宁市现有的油松人工林,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探索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
1.土壤因素分析在油松人工林种植中,土壤是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采集不同土层的样品,进行化学性质分析,探讨土壤因素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1.1 pH值对油松人工林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生长的pH值在5.4-7.2之间。
pH值为6.5-7.2的土壤对油松生长最为适宜,而pH值低于5.4时,土壤呈酸性,对油松生长不利。
因此,保持土壤pH 值的稳定,保持其在6.5-7.2之间是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
油松人工林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是氮、磷、钾和钙等。
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养分含量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在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进程中,不同养分的含量变化情况如下:氮(nitrogen):土壤中氮对树木的营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油松人工林生长所需的氮元素含量较高,其不足将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枯萎等现象。
此外,油松人工林在林木生长的前期对氮的需求量较大,但长期积累会对油松树木的质量产生影响。
磷(phosphorus):磷是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基础养分之一。
研究表明,磷含量越高,油松生长越快,但长期过量也会对林木雌雄花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磷的缺乏会导致林木生长缓慢,树高低。
钾(potassium):钾是油松人工林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它具有调节水分、控制植株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等作用。
在油松人工林生长中,钾元素含量的不足会导致生长缓慢、生长不良等现象。
陕北黄土区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陕北黄土区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梁非凡;朱清科;王露露;李萍;郑学良;赵彦敏【摘要】[目的]探究气候因子对油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机制,为在半干旱黄土区构建稳定、可持续的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西吴起县典型油松(Pinus tabuli ormis)人工林样地平均木的胸径和根茎处的圆盘样本,并从吴起县气象站获取当地1970-2009年的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利用树轮年代学和年轮气候学的相关方法,研究该地区气候因子对油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1)生长季前降水量和生长季气温是影响研究区油松人工林生长及稳定性的关键限制性因子,且气温主要通过影响油松林土壤水分条件来影响年轮宽窄;(2)油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雨季中后期(8-10月)和当年1月降水量,尤其是当月>10mm的有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对于当年3月,只与>10 mm的有效降水总量显著相关(P<0.05);(3)油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9月及当年5,8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当年4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陕北黄土区吴起县油松人工林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期为前一年生长季后期(8-10月)和当年生长季初期(4-5月).【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3)005【总页数】9页(P33-41)【关键词】油松人工林;气候因子;径向生长;年轮;陕北黄土区【作者】梁非凡;朱清科;王露露;李萍;郑学良;赵彦敏【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8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8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1+2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油松林的适宜性研究是构建高质量油松人工林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吉林建筑大学长春 130118碳对于地球上的生物进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都是通过碳的传递来与大气产生交互,从而形成碳的平衡与循环。
同时,对碳的同位素进行追踪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种对于农业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国外,稳定碳同位素在生态系统研究中应用较早,已对暗呼吸中碳同位素分馈、碳同位素分馏与环境和生理因素的关联、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碳同位素通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Matteo等根据28种文献绘制了1996—2015年稳定碳同位素在林学研究中的热点分布图,发现研究集中在森林土壤碳固存、植物和动物群落的人为影响以及造林后树种的生理生态反应3个方面。
在国内,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应用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国内研究者综述了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植物-土壤系统碳循环、树轮稳定碳同位素、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同位素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植物的细胞、叶肉组织、韧皮部、叶片、植株、冠层、生态系统乃至全球尺度上均有应用。
Smedley[1]等利用对植物叶片中δ13C值的测定,发现多年生植物的δ13C含量大于一年生植物,且早开花植物小于晚开花植物。
Munn6-Bosch总结前人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δ13C变化。
Victor等指出随植物生长阶段的变化其δ13C值有升高的趋势。
分析原因是,植株在幼年时δ13C低与环境有一定关系,幼年时植株比较小,处于群落下层,光照受到影响,且土壤释放的CO2也会使植株δ13C值较小。
为了得知树木生长时的气候条件,蒋高明等通过测定油松年轮中δ13C的含量推测出工业革命前中国北方的CO2变化量。
Saurer[2]等对欧洲山毛榉年轮纤维素中的δ13C与气候参数(尤其是降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最近50年树木年轮δ13C与降雨量变化有显著相关性。
油松和侧柏的光合蒸腾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A = 2L( 1+π / n) 槡nV / πL 。 式中: A 为 叶 面 积 ( cm2 ) ; V 为 针 叶 体 积 ( 用 排 水 法 测 定, cm3 ) ; n 为每束针叶数量; L 为针叶长度( cm) 。由试验得出油
松和侧柏的叶面积和叶干质量 W( g) ( 105 ℃ ,12 h) 之间的转 换关系[9]: 油松 A = 165×W; 侧柏 A = 161×W。叶干质量用烘干
2 材料与方法
在对研究区内水土保持林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坡向、 坡度、坡位相似的油松林和侧柏林作为研究对象( 表 1) ,在油 松林和侧柏林内通过每木检尺选择标准木作为测定样本。在
法测定。 所有数据均通过 Excel2007 进行整理,相关性分析以及
其他统计分析处理均采用 SPSS18. 0 软件。
物用水有效性研究,提高单位蒸腾水的生物产量,即提高植物 本身的水分利用效率,这是半干旱区造林的核心问题[2]。油 松和侧柏是在黄土高原大面积栽植的水土保持树种,对于二 者的光合作用和蒸腾 作 用 特 性,国 内 外 已 有 诸 多 论 述[3-7]。 但对自然条件下相似立地上生长的油松、侧柏光合和蒸腾特 性的比较研究鲜有报道,故文中以侧柏和油松为研究对象,通 过测定侧柏、油松的光合、蒸腾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因 子,比较 2 种树种在黄土高原的适应能力以及水土保持性能 的优劣,并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以期为黄土高原水土保 持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油松、侧柏叶面积采用针叶树叶面积公式[8]计算:
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575. 9 mm,降水量年际变 化较大,且季节分配不均匀,旱季 4—6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总 降水量的 26. 9% ,雨季 7—10 月份占 64. 2% 。蒸发量远大于 降雨量,达 1 723. 9 mm( 用大型蒸发皿 E-601 观测) 。主要防 护林营造树种为刺槐、油松、侧柏、沙棘等。
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对环境梯度的响应引言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是指植物体内不同组织中的碳同位素比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由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
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尤其是对水分和养分利用的适应性。
本文将探讨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对环境梯度的响应,并对其机制进行深入解析。
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的背景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是指树木不同部位(如根、茎、叶)中碳同位素比例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由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进行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植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二氧化碳。
由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存在差异,不同组织中的碳同位素比例也就不同。
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例如,当植物面临水分限制时,其光合作用速率会下降,导致呼吸作用相对增加。
这样一来,树木叶片中的碳同位素比例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通过研究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可以了解植物对水分和养分利用的适应性。
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与水分利用效率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因子之一。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导管系统将水分输送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然而,在干旱等环境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供应可能会不足。
为了适应这种干旱环境,植物需要调整其水分利用策略。
研究表明,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与水分利用效率密切相关。
当植物面临水分限制时,其光合作用速率会下降,导致呼吸作用相对增加。
这样一来,树木叶片中的碳同位素比例就会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叶片中的碳同位素比例(δ13C)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位素比例(δ13C)存在负相关关系。
然而,在干旱环境下,由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导致呼吸作用相对增加,树木叶片中的碳同位素比例会向更负值方向偏移。
这种偏移可以被视为一种适应策略,即通过减少气孔开放时间和调整光合酶活性等方式来降低水分蒸腾速率,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西北油松生长方程
西北油松生长方程
西北油松,作为一种独特的植物种类,其生长过程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奥秘。
其生长方程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模型的表达,更是对大自然规律的探索和理解。
油松的生长方程可以描述为一系列与时间、土壤、气候等因素相关的函数。
这些函数综合起来,决定了油松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到成熟大树的整个过程。
在种子萌发阶段,生长方程主要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和适度的湿度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根。
这一阶段,生长方程表现为一种指数增长的模式,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迅速吸收水分和养分,开始生根发芽。
随着幼苗的成长,生长方程逐渐受到光照、土壤养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环境能够促进幼苗的快速生长。
在这一阶段,生长方程表现为一种幂函数的形式,幼苗的身高和树冠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进入成熟阶段后,油松的生长速度逐渐放缓。
此时,生长方程受到的限制因素更多,如土壤水分的供应、病虫害的影响等。
在这一阶段,生长方程可能表现为一种对数函数的形式,油松的生长速度逐渐趋于稳定,但仍在不断地积累养分和木材。
除了这些基本的生长方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生长模式,如树冠形状的变化、树干直径的增长等。
这些特殊的生长模式也需要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释。
总的来说,西北油松的生长方程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数学模型。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油松的生长过程和规律,还能够为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研究和应用这些生长方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晋北黄土丘陵区油松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Shi Wenkai( Shanxi Provinci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Engineering General Station) ; Da An, Wu Huifeng, Yan Jiaxing,
第 51 卷 第 11 期
2023 年 11 月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Vol.51 No.11
Nov. 2023
晋北黄土丘陵区油松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
王洁茹
石文凯
(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养
素与环境的关系,讨论油松各器官间的养分权衡以
分化学计量不仅在器官方面存在差异,还与环境有
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期为该区油松造林与经营
着密切 的 联 系
[12-13]
。 目 前, 在 黄 土 高 原 退 耕 还 林
区,人工造林是主要的植被恢复措施,但由于条件受
限,仍以纯林种植为主,群落结构单一,存在树木生
istics; Environmental factors
化学计量研究可揭示植物养分分配格局、利用
效率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
,林木营养化学元素碳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607304) ;林业科技创新平
台运行补助项目(2020132075) 。
油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分布范围油松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东至山东蒙山;西至青海大通河、祁连山、湟水流域,宁夏贺兰山一带;南至川甘接壤地区,向东到达山西太行山、吕梁山,河南伏牛山,陕西秦岭、黄龙山,河北燕山;北至内蒙古德阴山。
油松的垂直分布因地而异,油松在黑龙江、辽宁、青海的海拔分布分别为500m 以下、500m 以下、2700m 左右。
常与油松混交的树种有白桦、辽东栎、蒙古栎、山杨、花楸、栓皮栎、小叶椴等[1-3]。
目前,我国油松造林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向低海拔(1200m 以下)的荒山丘陵和西北黄土地区发展。
2形态特征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Garr.)为松科(Pinaceae )常绿乔木,又称黑松(东北)、短叶松(《中国树木志略》),高达30m ,直径1.8m ;树冠塔形或卵圆形,孤立老树冠平顶,扁圆形或伞形。
一年生枝淡灰黄色或淡褐红色;冬芽褐色。
叶二针一束,长6.5~15.0cm ,粗硬。
一年生小球果的鳞顶部有刺,球果卵圆形,长4~9cm ,鳞盾肥厚,横脊显著,鳞脐有刺,熟时暗褐色,常宿存树上数年不落;种子卵形,长6~8cm ,翅长约1cm ,有褐色皮厚,呈纵裂,或皮薄,呈龟纹状浅裂[4-5]。
3生物学特性(1)油松属温带树种。
抗寒能力较强,可耐-25℃的低温。
分布区以北的黑龙江省,引种的油松在个别年份有枝条冻死现象。
油松适应大陆性气候,在年降水量仅有300mm 左右的地方(如大青山)也能正常生长,在年降水量较多的地方生长良好。
(2)油松是喜光树种。
在全光条件下能天然更新,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一至二年生幼苗梢耐荫蔽,在郁闭度0.3~0.4的林冠下天然更新幼苗较多,但四至五年生以上的幼树则要求充足的光照。
过度荫蔽常生长不良,甚至枯死。
在混交林中,油松由于喜光,常处于第一林层。
在低海拔地带,大多分布在阴坡,这主要是由于阴坡的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但在一些“死阴坡”(日照时间极短的阴向陡坡)上,即使有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由于光照不足,油松生长极为不良。
西北地区油松的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
西北地区油松的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摘要:油松是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用材林的重要常绿针叶树种。
西北地区多半干旱及干旱区,由于河流较少,沟壑较多,淡水资源比较贫乏,所以,西北地区的造林成活率一直很低,因此,针对油松的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基于此,对西北地区油松的育苗与栽培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油松;育苗;栽培技术林业产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人们对现代林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充分保证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性,才能为我国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1油松栽培对西北地区造林的意义我国西北地区长期处于气候干旱地域,地域面积较大,且很多区域居住人员较少,生活环境恶劣,由于长期降水量较少,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十分匮乏,多地常年降水量大多集中在350毫升或500毫升左右,因此导致西北地区的多数植物、树木的存活率极低。
因此,需要利用目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植物进行科学处理,采用育苗、造林的方式,改善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情况。
油松(Cp.tabue formis)属常绿针叶乔木,树形独特,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南部及宁夏贺兰山、罗山、六盘山等地区。
宁夏、内蒙、河南、陕西等地区,常应用于园林绿化中。
油松属于阳性树种,它的抗风能力和抗土壤瘠薄能力都很强,低温环境也可以正常生长,油松应用价值非常高,它根系发达,树姿优美,有良好的保持山地水土与美化环境作用。
油松木材坚硬、纹理直且耐腐蚀,可以用其作建筑材料或制造家具等。
由于油松本身具有的极强适应能力,能够快速的适应干旱少水环境,能够在西北广大恶劣区域环境下快速成长,对西北地区的环境适应度较好,因此,在国家大力倡导“守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今天,针对西北地区油松的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黄土高原渭北地区油松林健康评价研究
黄土高原渭北地区油松林健康评价研究严尚凯;赵忠;宋西德;张永;刘恩田【摘要】以陕西省永寿县槐平林场、白水县方山林场、扶风县野河林场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选用郁闭度、径阶分布、群落层次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水土保持量、病虫害程度、枯梢比例、火险等级等8项指标,构建了黄土高原渭北地区油松公益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和方法,对3个地区的油松林健康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处于健康状态的油松小班所占比例最大,为64%,亚健康状态的油松小班比例为32%,而不健康状态的油松小班最小仅占到4%.研究结果对于该区油松林健康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定量依据.【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5)005【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渭北黄土高原;油松公益林;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作者】严尚凯;赵忠;宋西德;张永;刘恩田【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57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也随之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迫在眉睫。
在这一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应运而生。
己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林业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文献中,甚至政府部门政策报告和计划中。
学者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测度、评估和管理进行积极的探讨和实践,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以及有效的评价方法。
如Haskell[1]等提出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远离“希困综合症(distress syn-drome)”,其具体的症状有:第一性生产力降低、营养物流失、生物多样性损失、关键种群波动增加、生物结构衰退(正常演替逆转)。
太岳山油松林土壤活性碳和微生物特性随外源有机物的变化规律
太岳山油松林土壤活性碳和微生物特性随外源有机物的变化规律张岩;张令珍;徐美丽;于一【摘要】为探讨不同外源碳添加对森林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碳库系统的影响规律,在山西太岳山油松林展开了外源碳添加的野外控制试验.试验设计为5种处理,按照250 g·m-2的当量,分别向油松林表层土壤中添加了生物炭、玉米秸秆、辽东栎叶、油松叶和木屑等有机物,以未添加的样方作为对照.研究表明:外源碳的输入,显著提高了碳库各组分的含量和微生物呼吸值(P<0.05).酶活性表现出明显差异,纤维素酶(BG、CBH)、几丁质酶(NAG)、氧化酶(PO、PER)活性分别在秸秆、木屑、油松处理下活性最高.代谢熵大小表现为:油松针叶>辽东栎阔叶>空白>木屑>生物炭>秸秆;微生物熵变化趋势与代谢熵值变化趋势相反.碳库活度、微生物代谢特性和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纤维素酶和代谢熵成负相关关系,与微生物熵则成正相关关系.氧化酶则与此相反.结合试验结果得出:秸秆和生物炭相较于其他三种处理,具备更强的固碳能力,同时秸秆显著地提高了森林土壤碳的周转速率.%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exogenous carbon on improving soil microbial organism, enzyme and labile soil carbon pool in forest, 5 types of carbon sources including biochar, corn stem, oak leaf, pinus leaf and sawdust were added at 250 g·m-2 in pinus forest in Shanxi, with no addition as contro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constituent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microbial respira-tion were greatly affected by organic matter additions ( P<0.05) . Corn stem, wood stem and pinus lea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ellu-lose enzyme activities ( BG, CBH) , chitinase ( NAG) and oxidase ( PO, PER) . Level of soil microbial metabolic quotient ( qCO2 ) of various inputdeclined sequentially in the following order of pinus leaf, oak leaf, the control, sawdust, biochar and corn stem, with microbial quotient( Cbio/Corg ) being in the opposite sequence. Cellulose level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qCO2 , bu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Cbio/Corg . To summarize, corn stem and biochar demonstrated higher sequestration ability than 3 other materi-als. What′s more, straw improves the turnover rate of forest soil carbon significantly.【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6)003【总页数】9页(P284-292)【关键词】森林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碳【作者】张岩;张令珍;徐美丽;于一【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土壤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碳储库[1],直接影响着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2].土壤中虽然含有丰富的碳储量,但决定其源或汇的关键有机碳却只占其中较少的一部分.相较于土壤中大部分不易被分解和利用的稳态碳,这部分有机碳则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主要能量来源[3-5].同时微生物分泌的酶参与土壤中一切的生化过程.因此,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土壤活性碳库之间复杂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外源碳添加会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碳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同时添加外源碳的形式多样,如葡萄糖、纤维素等简单有机物、森林凋落物、秸秆、生物炭以及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外源碳输入土壤后有两种转化方式:一是被土壤生物分解矿化,最终转化为CO2和H2O等简单的无机物,这是土壤有机碳散失的主要途径.二是部分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碳链解体和重组,形成更为复杂和顽固的新化合物,这是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过程[6].上述两种转化过程,均伴随着微生物、土壤酶的全程参与.大量研究发现通常外源碳施入后短期内会引起土壤的激发效应,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7],进而引起有机质各组分变化,增加土壤向空气中释放的碳量[8].研究表明[9],生物炭施用会促进N、P等矿质元素利用相关的土壤酶活性,而降低土壤碳矿化等生态学过程的土壤酶活性.不同质量凋落物的输入能引起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酶活性的改变反过来又影响凋落物的分解[10].不同秸秆量的输入试验表明:秸秆的输入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而降低了氧化酶的活性[11].不同的外源碳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和品质构成长期而复杂的影响[13].在室内模拟试验条件下,碳源的添加导致土壤原有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增加以及总有机碳含量的下降[14-15].但在野外试验条件下,添加生物炭、玉米秸秆、凋落物等会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尤其以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的增加最明显[16-17].Jien et al[18]发现生物炭添加可以明显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损失.而Wardle et al[19]研究表明,添加生物炭会促进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利用效率,进而加快土壤有机碳的损失.作物秸秆的添加则会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输入量,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20].Qiao et al[21]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源输入模拟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碳源输入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活性碳库的含量,额外的凋落物输入可刺激土壤现存的有机质的分解[22].由于针叶和阔叶的木质素含量不同,阔叶为18%~22%、针叶为25%~35%[23],其对土壤有机质周转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而不同性状和质量有机物的添加对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动态调控,以及土壤酶在这一过程中的驱动机理,依然是森林土壤有机碳周转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采取生物炭、秸秆、辽东栎叶、油松叶、木屑五种添加物,分别对土壤活性碳库、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学性状进行探究.并对其微生物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剖析,为探究人为调控土壤碳源的可利用性,科学地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1.1 试区概况该研究是在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的山西省太岳山生态站开展的.该生态站坐落在山西省沁源县灵空山林场,海拔在1 500~1 800 m,地理范围在36°31′N—36°66′N和12°01′E—112°15′E,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8.6 ℃,年平均降水量600~700 mm,其中60%的降水集中在7-9月.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和棕壤土[24].植被类型以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和辽东栎林(Quercusliao-tungensis)为主,其他常见树种主要有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白桦(Betulaplatyphy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等.立地特征:油松的平均胸径为22.04 cm;其他为9.04 cm.油松密度为920 株·hm-2;其他密度为83 株·hm-2.pH=5.67;N:1.31 g·kg-1;TOC:2.26 g·kg-1.1.2 研究方法添加方法:将5种有机物分别打碎,过2 mm筛备用,将样方内0~20 cm的土铲出,分别与有机物混合均匀,再填回原样方并还原样地表面.另设样方保持原状作为对照(CK),每种处理重复5次,一共布设30个2 m×2 m的小样方.外源碳添加物基本性状如表1所示.易氧化态有机碳:采用333 mol·L-1 KMnO4氧化法测定[27].稀释液利用751或紫外分光光度计(TU-1810)在565 nm波长处比色测定,按消耗1 mmol KMnO4溶液相当于氧化9 mg碳计算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测定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方法[28].浸出液用TOC(Jena Multi N/C 2100)测定.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换算系数为0.38.(2)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本研究通过测定五种胞外酶活性评价微生物在土壤C转化中的功能,分别是水解酶,包括纤维素水解酶(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几丁质酶(N-乙酰-葡萄糖苷酶);氧化酶包括参与木质素降解的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用p-硝基苯酚(p-nitrophneol)作为底物[29].在37 ℃恒温培养1 h(其中纤维二糖水解酶为2 h)分别用于测定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纤维二糖水解酶和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在410 nm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下进行比色测定.酚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采用L-DOPA(1-3,4-dihydroxyphenylalanine,左旋多巴胺)作为反应基质测定[29].在460 nm下比色测定.所有总的酶活性单位为μg·h-1·g-1 soil..(3)土壤微生物活性测定:土壤微生物呼吸(MR)的测定采用静态碱液吸收法.称取相当于干土15 g的新鲜土样,调节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40%,将土样放入呼吸瓶中.将右边旋口打开通入空气,注入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然后关闭旋口,塞上橡皮塞,于25 ℃黑暗条件下连续培养6天,此后每2天测1次.土壤微生物呼吸释放的CO2由10 mL 0.1 mol·L-1 NaOH 吸收,吸收后的碱液再用0.1 mol·L-1 HCl标准溶液滴定[30].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CO2)为土壤呼吸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比值[31],其计算公式为:qCO2=MR/MBC.(4)土壤碳库管理指数(Lefory et al., 1993)计算公式[32-33]: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mg·kg-1)=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易氧化碳含量;稳态碳UA/(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库活度A/%=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稳态碳含量.1.3 数据处理所得数据处理及图表制作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均釆用SPSS 16.0,显著性检验采用LSD(P<0.05).2.1 不同外源碳添加对活性碳库的影响表2说明:外源碳的输入,显著提高了碳库各组分的含量.其中B和C的处理普遍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下SOC含量和稳态碳情况一致,均表现为各处理下SOC和稳态碳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SOC分别高出对照组,B 56.7%、C 40.7%、LD 39.6%、P 42.8%、S 42.9%;稳态碳高于对照B 57%、C 38.4%、LD 43.1%、P 47.2%、S 49%.但5种处理间SOC含量和稳态碳并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下DOC含量为B>C>LD>P>S>CK,5种外源碳添加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B和C处理下的DOC显著高于对照和P、S处理.不同处理下MBC和ROC的情况基本一致,均表现为B和C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其中LD、P和S 处理下的MBC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碳库强度顺序为C>CK>B>LD>P>S,其中C 处理显著高于除B处理和对照外的其他处理.2.2 不同外源碳添加对土壤生物化学性状的影响2.3 不同外源碳添加下碳库活度、土壤微生物代谢特性和酶活性之间的相关表4结果可见:碳库活度、代谢熵和微生物熵与参与碳循环的酶活性之间的整体相关性不强,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之间紧密的相关性.其中PO与碳库活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BG和BCH活性和代谢熵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PO与PER和代谢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44,R=0.536),微生物熵与代谢熵结果相反,即BG和BCH活性和微生物熵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4,0.508);PO与微生物熵存在负相关关系(R=0.539).不难得出:水解酶和代谢熵成负相关关系;与微生物熵则成正相关关系.氧化酶则与此相反.3.1 不同外源碳添加对活性碳库的影响土壤有机C含量及其动态主要取决于土壤原有有机质分解,以及外源有机质输入与降解之间的平衡[32].外源碳输入土壤后通常情况下会提高有机碳含量,但由于外源碳的质与量的差异,其对土壤活性碳库各组分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35].本研究中各处理下有机碳和稳态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6,36].其中,DOC含量在5种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由于DOC可作为碳源来促进微生物的周转,而在周转过程中微生物又通过分解有机物及本身的新陈代谢来增加DOC的含量[38],一定程度上DOC既是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底物来源,又是土壤中微生物呼吸的产物[39].因此,外源碳的输入对DOC的影响相对显著.同时本研究中MBC和ROC对5种外源碳输入的响应表现基本一致,其中生物炭增加的有机碳形式主要是微生物量碳[40],秸秆增加的有机碳形式主要是易氧化有机碳[41].这与本试验结果相符合.不同的外源碳输入土壤后对土壤微生物量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同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能力的不同,碳源输入后导致不同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另一方面则是输入的外源碳有效性低于原土壤有机质,外源碳输入后微生物量没有明显变化[42].本研究中各处理下的稳态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结合碳库强度数据不难得出:生物炭和秸秆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土壤碳的周转速率.而秸秆处理对土壤活性碳库的影响相对显著.五种处理中,唯有秸秆处理既提高了稳态碳,又提高碳库活度.充分表明秸秆外源碳的输入加快了碳的周转速率.其可能是由于秸秆是非森林的土著碳源,对森林土壤中与碳相关的微生物刺激相对较大,同时秸秆又是C4植物,其本身含有与CO2的亲和力极强的PEP(CO2的受体),故对土壤中碳周转过程起着某种促进作用.其次,生物炭的输入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活性碳库的含量.3.2 不同外源碳添加对酶活性的影响Tateno[43]研究表明,限制酶的反应的因素不是酶的总数,而是可作为能源的物质供应.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周转过程中的最主要的3类聚合体,即纤维素、木质素和几丁质,它们既是碳的主要存在与转化形式,也是碳循环过程中主要的基质和产物[44].因此与这3类聚合体相关的酶活性的格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碳循环过程的强度和方向.有研究发现:有机物输入对纤维素酶变化的影响,无论是低量输入还是高量输入,土壤酶活性均增强.其中,β-葡糖苷酶和纤维酶增强30%[45].本研究中纤维素酶(BG、CBH)在生物炭和秸秆处理下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其中秸秆处理下BG、CBH活性情况与Zhao et al[46]的研究结论一致.秸秆为非森林土著碳源,本身可能对土壤微生物的刺激较大,其输入后微生物要分泌更多C获取酶从而用于降解有机质[47].关于生物炭的输入有研究发现:生物炭对酶分子的吸附对酶促反应结合位点形成保护,而阻止了酶促反应的进行[48].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添加提高了纤维素酶的活性,这与Wang et al[50,5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于生物炭特殊的物理特性(疏松多孔、较大比表面积、吸附性),其施用后必然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并为微生物代谢提供了易分解的碳化合物,因此毫无疑问它将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53].凋落物对土壤酶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凋落物的不同导致土壤微生物量、区系组成以及代谢过程改变,致使主要由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土壤酶的数量和活性发生变化[54,55].本研究中凋落物输入(P、LD处理)下的纤维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凋落物是森林中的土著碳源,其碳素对于土壤微生物有着极强的利用性,微生物群落无需分泌过多的水解酶(BG和CBH)来获取碳源;加之土壤本身对熟悉的外源物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因此凋落物的添加对土壤纤维酶格局并没有产生剧烈影响.几丁质酶(NAG)与土壤有机碳和氮的转化关系密切,能将几丁质转化为氨基酸,是土壤矿质氮的主要来源[56].不同外源碳处理下,其活性表现为秸秆处理与木屑处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木屑添加物的C/N较高,一方面是其含碳量较高,另一方面又因其含氮量较低,因此木屑处理组相较其他处理的可利用氮素偏少,微生物不得不分泌更多与N素相关的酶,所以造成了木屑处理下的NA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生物炭添加下的NAG活性显著降低,与Award et al[57]研究结果一致.两种氧化酶(PO、PER)不同处理下的活性情况基本一致.均表现出秸秆和生物炭的添加显著抑制了PO、PER的活性,同时油松处理又显著促进了它们的活性.很多报道指出:氧化酶活性(PO、PER)源于真菌,在高土壤肥力条件下被抑制,主要是由于真菌不需要通过分解顽固化合物获取C或N[46].秸秆和生物炭一定程度上较其他处理C/N更均衡,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容易获得,因此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氧化酶的分泌.有研究表明:酚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凋落物C/N比呈负相关[58].这正与本研究情况相一致.同时土壤酚氧化酶活性在春季最高(与本研究土壤取样时间一致),加速木质素降解、腐殖化、碳矿化、溶解性有机碳的输出等,同时其活性低则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59].由此,可推测生物炭、秸秆处理下的低酚氧化酶活性表征着其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微生物呼吸是土壤向大气中排放CO2的主要形式.外源碳输入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有一定的激发效应[61].已有研究表明:向土壤中添加生物炭、秸秆、凋落物等均会提高土壤的呼吸速率.本研究中五种外源碳输入也均提高了微生物呼吸值.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CO2),是土壤微生物呼吸与微生物量碳的比值.反映微生物利用土壤有机成分的效率和土壤生态系统演化的程度,qCO2值越低,表征着微生物碳利用效率越高[64].在本研究中生物炭和秸秆处理下的代谢熵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因此,生物炭和秸秆的输入较其他外源碳更能提高微生物碳的利用效率.微生物商是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百分比.其中微生物商值越大,说明土壤有机碳周转越快[12].生物炭和秸秆处理下的微生物熵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说明秸秆和生物炭的添加处理使土壤微生物呼吸消耗的碳比较少,能更有效的利用有机碳转化为微生物量碳.3.4 不同外源碳添加下土壤酶与碳库活度、土壤微生物代谢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土壤酶系统是土壤中一切生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研究土壤微生物代谢—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土壤酶之间的相关性,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63].纤维素酶BG和CBH是参与土壤C获取过程中的相关酶,通常CBH以葡聚糖链暴露出的非还原性末端为基质水解产生纤维二糖,再由裂解二聚糖和多聚糖的BG将底物水解成葡萄糖,纤维素酶BG和CBH在降解有机碳复合的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其水解产物(糖类)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62].在本研究中BG和CBH均与微生物熵成正比,而与微生物代谢熵成反比;与碳库活度相关性不明显.这意味着BG和CBH含量越高,微生物呼吸消耗的碳比例较小,建造微生物量碳的比例就越高.有研究得出β-葡萄糖苷酶等水解酶等对土壤有机碳的累积有着直接的正效应[30].因此,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对土壤的碳汇功能有着积极的正作用. 氧化酶PO和PER是土壤C氧化过程中的相关酶,同为土壤中主要木质素降解酶.其中酚氧化酶的活性与土壤腐殖质化程度密切相关[60],它能催化腐殖质中难以利用的芳香化合物转化分解为易被利用的化合物[52].而过氧化物酶参与着土壤腐殖质的合成过程[49],利用微生物和某些氧化酶的作用而在土壤中形成的H2O2和其他有机过氧化物中的氧,氧化土壤有机质,对腐殖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氧化酶与纤维素酶恰好相反,即与代谢熵成正比,与微生物熵成反比,与活性碳库相关性不明显.其中酚氧化酶与土壤代谢熵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酚氧化酶越高,微生物利用养分的能力越低.同时有研究表明:酚氧化酶与土壤腐殖质化程度呈负相关,并对微生物量碳的调控存在负相关作用[30],其含量越高,越降低土壤肥力质量[37].这正与本研究不谋而和.但也有研究认为:土壤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广泛参与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和矿化过程而被认为是土壤有机质平衡的限速酶类,在土壤有机质积累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34].由于土壤活性碳库和微生物代谢本身的复杂性,加之其变化还受到土壤性质、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酶活性与“活性碳库—微生物代谢”之间的调控机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土壤酶之间的机理,仍需进一步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0,16 ( 5 ): 603~608Chin J Appl Environ Biol=ISSN 1006-687X2010-10-25DOI: 10.3724/SP.J.1145.2010.00603植物是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叶片是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也是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营养器官,其特征能体现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或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 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的主要生理机制是靠渗透调节作用来完成的,通过渗透调节可使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维持一定的膨压,从而维持细胞生长、气孔开放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的进行[2].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全球变化、环境科学以及植物生理生态学等诸多研究领域[3~4],植物13C 的分馏(Discrimination )研究也已成为植物生态学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5~6].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与数据学模型和遥感技术并称为生态学研究的三大现代技术. 稳定碳同位素方法是利用植物在吸收CO 2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了碳同位素的分馏,通过检测碳同位素比值来解释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植物光合代谢途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 fi ciency, WUE )以及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问题[7~10].西北地区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李善家1 张有福2, 3 陈 拓3**(1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 730050)(2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洛阳 471003)(3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Correlations Between Foliar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PhysiologicalParameter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in Northwestern China *LI Shanjia 1, ZHANG Youfu 2, 3 & CHEN Tuo 3**(1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Lanzhou 730050, China)(2College of Agricultur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Luoyang 471003, Henan, 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ic Sciences,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 Lanzhou 730000, China)Abstract The 10 natural population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distributing in Gansu, Ningxia and Inner Mongolia,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δ13C), organic osmotic substances (proline, soluble sugar, betaine and mannitol) content, ash content, water content, and total carbon nitrogen content of their leaf samples collected there were measur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δ13C and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e leaf δ13C value ranged from -28.68‰ to -25.02‰, with an average of -26.82‰, and the δ13C values became more negative with increasing annual precipi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δ13C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d: δ13C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ash content, and δ13C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annitol content, leaf water content and leaf total nitrogen content, but δ13C was not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praline content, betaine content and total carbon content. To some extent, the different δ13C of P. tabulaeformis re fl ected plants’ growing environment and degree of water de fi cit, and water use ef fi ciency (WUE)’s improvement and organic osmotic substances’ change were not synergtic.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ash content might predict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Fig 4, Tab 1, Ref 40Key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leaf; δ13C;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organic osmotic substance; water use ef fi ciency CLC Q945.79 (24)摘 要 以分布于中国西北境内的甘肃、宁夏及内蒙古等地区10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油松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 )、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甜菜碱、甘露醇)含量、灰分含量、含水量和碳氮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不同自然种群油松叶片δ13C 特征及其与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油松叶片δ13C 值的变化范围在-28.68‰~-25.02‰,平均值为-26.82‰,随着降水量增加,δ13C 表现出偏负的趋势;油松叶片δ13C 值与可溶性糖和灰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与叶片含水量、甘露醇和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1),与脯氨酸、甜菜碱和全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上述结果表明,叶片δ13C 值可以同时反映生长环境和植物体本身水分的亏缺程度,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各种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体内的积累不是协同变化的,并且灰分含量可以作为δ13C 值的替代指标. 图4 表1 参40关键词 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 );生理指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水分利用效率CLC Q945.79 (24)收稿日期:2010-05-21 接受日期:2010-06-07∗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 20080603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770342)资助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Public Bene fi t Research Foundation of China (No. 200806036)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770342)∗∗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entuo@)60416 卷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干旱少雨,植物物种多样性贫乏,生态系统脆弱.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作为我国的乡土树种,在西北地区广泛分布,是我国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基本树种,是天然种群植被的主要优势种和建群种之一,其抗逆性强、生态可塑性大,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11]. 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运用碳同位素技术探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种植物或同种植物δ13C的组成特点、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主要是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12~15],而对于大区域复杂自然环境内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对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及其内部调节机制还不清楚,而且在寻找δ13C值的替代性指标方面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为此,我们以分布于我国西北境内的甘肃、宁夏及内蒙古等地区10个油松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分析油松叶片δ13C值的组成特征和变化规律,并测定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其相关指标,旨在探讨叶片δ13C组成特性及与其他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δ13C值的替代指标,并进一步了解不同区域环境条件下油松叶片的生理生态学特性,以期为研究西北地区植物生态适应策略和响应机制,生态系统恢复和更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与采样地概况研究区位于我国西北境内的甘肃祁连山东段、陇南、天水及宁夏-内蒙古贺兰山林区,地理范围包括33°50'~38°58’ N,103°22'~108°08’ E,海拔高度1 551~2 541 m,多年平均气温跨度在4.9~12.7 ℃,年降雨量跨度在193.5~525.9 mm,多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计算值为采样点附近气象站1951~2000年多年气象统计资料平均值(表1,图1).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海拔从低到高,植被类型依次为山地荒漠植被、山地草原植被、山地森林草原植被、亚高山草甸植被和高山冰雪植被,森林主要树种有祁连圆柏、油松、青海云杉和灌木林四大类型. 宁夏-内蒙古贺兰山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其中分布于海拔1 500~2 200 m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油松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重要的林带,贺兰山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又是西北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 陇南地处西秦岭南麓,由北秦岭山地、微成盆地和南秦岭山地三部分组成,是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地带,植被丰厚,采样点分布于舟曲查岗林场、迭部腊子口、达拉、洛大林场. 天水样区属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中东部,地形破碎,多梁、峁、沟谷、垄板地形,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天水采样点位于麦积山、小陇山及党川林场内.研究区油松为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呈块状或带状分布于采样点阴坡或半阴坡.1.2 样品采集样品于2008年10月采自我国西北境内以油松(P. tabulaeformis)为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的典型分布区,采样点地理位置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仪(Mgaellan GPS320)测定各点经纬度及海拔高度,其气候因子数据取自附近气象站,采样点见图1. 选取10个不同位点,每个位点2~3个自然种群,在每个种群中,间隔20 m以上分单株随机采集,选择在开阔、平坦、距离村落较远区域,以保证生长的环境有充足的光照,同时尽可能避免人为活动对其同位素组分的影响. 考虑到植株个体间的差异,采集样品均为15 ~30棵基本同龄的植株个体的幼叶,混匀为一个样品,采后立即放入液氮中保鲜,部分叶片装入自封袋用于测定叶片含水量,每个样品设3个重复,带回实验室分析测定.1.3 样品处理及指标分析1.3.1 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测定将植物叶片在实验室内用超纯水洗净并自然晾干,70 ℃烘干48 h,使样品完全干燥,粉碎后,过80目筛制成供试样品. 采用真空燃烧法收集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植物碳同位素分析样品制备系统为玻璃安瓶真空系统,接通燃烧炉电源,以CuO作为氧化剂,炉温控制在500 ℃,系统抽真空后通氧气,将盛有样品的瓷勺置于燃烧管中,在高温区燃烧2 min,然后冷冻收集并纯化CO2气体[16],将纯化后的CO2用气体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MAT-253型(Finigan公司)测定试样中的δ13C值. 分析结果均相对于国际标准PDB,分析精度±0.2‰,植物叶片δ13C值依据下面公式进行计算:1000)/()/()/()(1213121312130013×−=SSLCCCCCCCδ式中,(13C/12C)L是植物叶片13C/12C的比率,(13C/12C)S是国际通用标准物质PDB的13C/12C比率.1.3.2 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植物叶片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茚三酮–磺基水杨酸比色法;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甜菜碱含量测定采用雷氏盐–丙酮比色法;甘露醇含量测定采用硫酸铜比色法;比色法测定仪器为美国VARIAN 公司VARY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叶片含水量(Leaf water content,LWC)测定采用烘干称重法,灰分测定采用马福炉干法灰化法,植物叶片全碳(Leaf total carbon,LTC)含量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植物全氮(Leaf total nitrogen,LTN)含量测定采用微量凯氏法,仪器为意大利产DK6,UDK140分析仪,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17].表1 研究区基本气象要素值Table 1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f the sampling sites研究区域Study area 平均海拔 (h/m)Altitude纬度 (N)Latitude经度 (E)Longitude年均温 (℃)AMT年降水量 (mm)AMP祁连山东段 East region of Qilian Mountains219736°41'~37°26'102°44'~103°41' 5.4298.5天水地区 Tianshui179034°20'~34°26'106°00'~106°08'11.62433.9陇南地区 Longnan216433°33'~34°08'103°22'~104°20'9.4485.2贺兰山 Helan Mountains204238°44'~38°58'105°50'~105°54'7.9201.0 AMT: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MP: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6055 期李善家等:西北地区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1.4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5.0、Excel 2003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显著性和回归统计分析并作图表,分析不同天然种群油松叶片δ13C 值和其他指标的差异显著性(P <0.05).2 结果与分析2.1 油松叶片δ13C 组成的基本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西北地区10个不同种群油松各采样点对应的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 )见图2,测定结果显示,其δ13C 值的变化范围在-28.68‰~-25.02‰,变化幅度为3.66‰,平均值为-26.82‰,其中内蒙古阿左旗北寺景区(缩写为BS )油松叶片δ13C 值最大,为-25.02‰,甘肃省天水市石门景区党川林场(缩写为DC )油松叶片δ13C 值最小,为-28.68‰.采样点降水量与油松叶片δ13C 组成之间的相关性和显著性关系见图3,结果显示,油松叶片δ13C 值与年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 降雨量= -0.829,P <0.01). 可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保存了自然环境变化的信息,δ13C 值也是植物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理响应. 随着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增加,δ13C 组成表现出偏负的趋势,说明年降水量是影响本地区油松叶片δ13C 值的主要限制因素.2.2 油松叶片δ13C 组成与生理指标的关系通过对西北地区油松叶样的4种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甘露醇和甜菜碱)含量、灰分含量、含水量、全碳全氮含量共8个生物因子与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 )之间进行相关性和显著性分析. 结果(图4)显示,油松叶片的δ13C 值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 可溶性糖=0.684*,P <0.05),δ13C 值与甘露醇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r 甘露醇= -0.811**,P <0.01),δ13C 值与脯氨酸、甜菜碱含量之间没有达到相关关系(r 脯氨酸= -0.227,r 甜菜碱= -0.327,P >0.05).随着叶片灰分含量的增加,δ13C 值呈极显著偏正趋势(r 灰分=0.787**,P =0.007),而随着叶片含水量的增加,δ13C 值呈极显著偏负趋势(r 叶片含水量= -0.933**,P <0.001),δ13C 值与叶片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 全氮= -0.644*,P =0.045),而与叶片全碳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 全氮= -0.234,P >0.05).可以认为,不同种群间油松叶片δ13C 值的差异可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油松叶片可溶性糖、甘露醇、灰分、含水量、全氮含量等指标在不同生境中的变化趋势.3 讨论与结论在自然条件下陆生C 3、C 4和CAM 植物体内的δ13C 值分别为-35‰~-20‰,-15‰~-7‰,-22‰~-10‰ [18],据此判断,本研究选取的所有10个自然种群油松都属于C 3光合代谢途径,是C 3植物. 样品δ13C 值的平均值为-26.82‰,与全球范围调查的植物δ13C 平均值-28.74‰、全球C 3植物δ13C 平均值-27.20‰ [19]以及我国北方C 3植物进行同位素分析所获得的平均值-27.10‰ [20]相比较,此次调查的西北地区油松δ13C 值图1 研究区采样点位置示意图Fig. 1 Map of the study area in northwestern China (Circles indicate thesampling sites)CLS :古浪县昌岭山;MJS :天水麦积山;DC :天水党川林场;CG :舟曲县查岗林场;LZK :迭部县腊子口;DL :迭部县达拉林场;LD :迭部县洛大林场;BS :阿左旗北寺林场;SYK :银川苏峪口;LC :永登县连城CLS: Changling Mountains, Gulang; MJS: Maiji Mountains, Tianshui; DC: Dangchuan Forest, Tianshui; CG: Chagang Forest, Zhouqu; LZK: Lazikou, Diebu; DL: Dala Forest, Diebu ; LD: Luoda Forest, Diebu; BS: Beisi Forest, Alashanzuoqi; SYK: Suoyukou, Yinchuan; LC: Liancheng, Yongdeng图2 研究区采样点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 )Fig. 2 Composition of foliar stable carbon isotope (δ13C)in the sampling sites图3 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Fig. 3 Relationship betwee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foliar stable carbonisotope composition in P. tabulaeformis leaves60616 卷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明显偏正. 研究表明,植物叶片δ13C 值可以用来间接指示植物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是指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指标,δ13C 值越正,水分利用效率越高[3, 20~21]. 西北地区油松叶片较高的δ13C 组成特性反映了其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示油松可以作为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优良树种的原因之一. 但不同生境油松叶片δ13C 值变化幅度较大,达3.66‰,这与前人报道“环境影响使得植物δ13C 值大概在3‰~5‰之间变化”[22]是一致的. 这从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是植物自身遗传特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18].植物组织中的水分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当水分不足时,植物通过关闭部分气孔减少蒸腾作用,防止过度失水,同时,由于气孔的部分关闭,使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CO 2减少,引起植物叶内CO 2浓度下降,导致植物对13CO 2的识别能力必然降低,从而使叶片δ13C 值升高[23]. 本研究显示δ13C 值与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的趋势. 这是因为对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生境植物而言,降水量是植物可利用水分的主要来源,当外界可利用水分降低时,植物叶内的水分含量也会相应降低. 同时,同一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通常可以用其叶片含水量(LWC )来判断和比较不同物种的水分含量状况,指示环境水分亏缺程度[24],本研究中δ13C 值与叶片含水量之间也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P <0.01),是由于随着环境水分的降低,植物叶片含水量也随之降低,低的叶片含水量具有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更加保守的水分利用方式. 来自不同生境的油松自然种群叶片δ13C 值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在-28.68‰~-25.02‰,变化幅度为3.66‰,其实质是水分利用效率的显著差异. 因此,叶片δ13C 值可以同时反映生长环境和植物体本身水分的亏缺程度,植物可以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干旱胁迫环境.在干旱胁迫下,植物在为了避免蒸腾失水而关闭气孔、因而改变δ13C 值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同时,也通过有机溶质积累量增加来改善细胞渗透调节能力,以降低植物的致死水势而延缓失水[25~27]. 脯氨酸、可溶性糖、甜菜碱、甘露醇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2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油松图4 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 )与生理指标的关系Fig. 4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liar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δ13C)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 of P. tabulaeformis607 5 期李善家等:西北地区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叶片δ13C值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29),与甘露醇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04),与脯氨酸、甜菜碱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说明在逆境条件下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各种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体内的积累不是协同变化的,取决于树种自身的遗传性和复杂外部环境的共同综合作用. 各种生理因子综合对油松叶片13C分馏的作用和影响机制可能比较复杂,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叶片的氮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叶片吸收和固定大气CO2的能力进而影响δ13C值[29~30]. 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叶片中的氮含量与δ13C值呈正相关[5, 31],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油松叶片氮含量与δ13C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Vitousek 等报道了类似的结果[32],也有研究发现植物叶片中的δ13C值与叶片氮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有些植物用于碳同化过程的氮占叶片总氮的比例较小,而大部分氮存在于其他蛋白和结构组分中,也就是说这部分植物具有较小的光合氮利用效率,从而使得这类植物的δ13C值与叶片氮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甚至没有相关性[6]. 因此,要较准确地反映植物叶片氮含量与其δ13C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同时考虑植物叶片氮含量及其光合氮利用效率才能比较[33].由于稳定碳同位素高昂的测定成本等限制,寻找一种便宜且简单的可替代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方法或指标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发现植物组织灰分含量和蒸腾速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4~35],原因是植物在蒸腾作用过程中,各种矿质元素在植物的各器官中被动积累所造成的[36].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植物尤其是农作物,如小麦[34]、冰草[35]以及大麦[37]的叶片灰分含量和δ13C值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36, 38],证实灰分含量可以预测稳定同位素值的变化趋势[3]. 但是δ13C组成与植物叶片灰分之间是否具有真正的正或负的相关性还存在争论,甚至也有不存在相关性的报道[39~4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油松叶片δ13C组成与灰分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灰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一种油松叶片δ13C组成的替代指标.References1 Su PX (苏培玺), Yan QD (严巧娣). Stable carbon isotope variation inplants and their indicating significances along the inland Heihe river basin of northwestern China. Acta Ecol Sin (生态学报), 2008, 28 (4): 1616~16242 Morgan JM. Osmoregulation and water stress in higher plants. Ann RevPlant Physiol, 1984, 35: 299~3193 Farquhar GD, Ehleringer JR, Hubick KT.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in photosynthesis. 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1989, 40: 503~5374 Feng HY, An LZ, Wang XL.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plant stable isotope carbon composition. Chin Bull Bot, 2000, 17 (3): 312~3185 Zhao LJ, Xiao HL, Liu XH. Variations of foliar carbon isotopediscrimination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Artemisia ordosica and Caragana korshinskii at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China’s Tengger Desert. Environ Geol, 2006, 50 (2): 285~2946 Shi ZM (史作民), Cheng RH (程瑞梅), Liu SR (刘世荣). Respon se ofleaf δ13C to altitudinal gradients and its mechanism. Acta Ecol Sin (生态学报), 2004, 24 (12): 2901~29067 Chen SP (陈世苹), Bai YF (白永飞), Han XG (韩兴国). Applications ofstable carbon isotope techniques to ecological research. Acta Phytoecol Sin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 (5): 549~5608 Jiang GM (蒋高明). Application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technique in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research. Chin J Ecolg (生态学杂志), 1996,15 (2): 49~549 Lin GH (林光辉), He Y (柯渊).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andGlobal Change Research.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161~18810 Zheng SX (郑淑霞), Shangguan ZP (上官周平). Terrestrial plant stable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global change. Chin J A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 (4): 733~73911 Chen YM (陈有民) ed in chief. Ornamental Dendrology. Beijing,China: China Forestry Press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12 Su B (苏波), Han XG (韩兴国), Li LH (李凌浩), Huang JH (黄建辉),Bai YF (白永飞), Qu CM (渠春梅). Responses of δ13C valu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plant species to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along the grassland zone of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Acta Phytoecol Sin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 (6): 648~65513 Feng HY (冯虎元), An LZ (安黎哲), Wang XL (王勋陵).A review on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in plants. Chin Bull Bot (植物学通报), 2000, 17 (4): 312~31814 Feng HY (冯虎元), Chen T (陈拓), Xiu SJ (徐世健), An LZ (安黎哲),Qiang WY (强维亚), Zhang MX (张满效), Wang XL (王勋陵). Effect of enhanced UV-B radiation on growth, yield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in Glycine max cultivars. Acta Bot Sin (植物学报), 2001,43 (7): 709~71315 Chen T (陈拓), Chen FH (陈发虎), An LZ (安黎哲), Liu XH (刘晓宏).Variations of tree-ring and foliar δ13C values of Sabina przewalskii with altitude. J Glaciol & Geocryol (冰川冻土), 2004, 26 (6): 767~77116 Chen T (陈拓), Qin DH (秦大河), Ren JW (任贾文), Sun WZ (孙维贞),Chen X (陈雄). The altitudin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δ13C values in leaves of Plantago media L. Acta Bot Bor-Occid Sin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20 (4): 672~67517 He SL (李合生). Plant 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Experiment Principleand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8 Francey RJ, Gifford RM, Sharkey TD. Physiological influences on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in huonpine. Oecologia, 1985, 66 (2): 211~21819 Han JM (韩家懋), Wang GA (王国安), Liu DS (刘东生). Appearanceof C4 plants and global changes. Earth Sci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地学前缘), 2002, 9 (1): 233~24320 Farquhar GD, Richards RA.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lant carboncorrelates with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 genotypes. Aust J Plant Physiol, 1984, 11 (6): 539~55221 Marshall JD, Zhang JW.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and water useeffi ciency in native plants of the North-Central Rockies. Ecology, 1994,60816 卷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75 (7): 1887~189522 O’Leary MH. Carbon isotopes in photosynthesis (fractionationtechniques may reveal new aspects of carbon dynamics in plants).BioScience, 1988, 38 (5): 328~33623 Farquhar GD, O′Leary MH, Berry J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intercellular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n leaves. Aust J Plant Physiol, 1982, 9 (2): 121~13724 Barker DJ, Sullivan CY, Moser LE. Water deficit effects on osmoticpotential, cell wall elasticity, and praline in fi ve forage grasses. Agron J, 1993, 85 (2): 270~27525 Basnayake J, Ludlow MM, Cooper M. Genotypic variation of osmoticadjustment and desiccation tolerance in contrasting sorghum inbred lines. Field Crops Res, 1993, 35 (1): 51~6226 Zhang HY (张海燕), Fan ZF (范哲峰).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content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solutes in ten salt-tolerant plants in Yuncheng Saltlak. Acta Ecol Sin (生态学报), 2002, 22 (3): 352~35827 Zhang MX (张满效), Chen T (陈拓), Xiao W (肖雯). Physiologicalfeatures and RAPD analysis of Lycium Barbarum leaves in different saline habitats. J Desert Res (中国沙漠), 2005, 25 (3): 391~39628 Wu WH (武维华). Plant Physiology.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426~47529 Zhao CM, Chen LT, Ma F, Yao BQ, Liu JQ. Altitudinal differencesin the leaf fitness of juvenile and mature alpine spruce trees (Picea crassifolia). Tree Physiol, 2008, 28 (1): 133~14130 Evans J. Photosynthesis and nitrogen relationship in leaves of C3 plants.Oecologia, 1989, 7 (8): 1~1931 Hamerlynck EP, Huxman TE, McAuliffe JR, Smith SD. Carbon isoyopediscrimination and foliar nutrient status of Larrea tridentate (creosote bush) in contrasting Mojave Desert soils. Oecologia, 13 (8): 210~21532 Vitousek PM, Field CB, Matson DR. Variation in foliar 13C in HawaiianMetrosideros polymorpha: A case of internal resistance. Oecologia, 1990, 8 (4): 362~37033 Kouki H, Dai N, Hiroshi SI, Tadaki H. Photo synthesis nitrogenrelationship in specie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on Mount Kinabalu, Malaysia. Ecol Res, 2002, 17 (3): 305~31334 Masle J, Farquhar GD,Wong SC. Transpiration ratio and plant mineralcontent are related among genotypes of a range of species. Aust J Plant Physiol, 1992, 19 (6): 709~72135 Frank AB, Ray IM, Berdahl JD, Karn JF.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ash and canopy temperature in three wheatgrass species. Crop Sci, 1997, 37: 1573~157636 Merah O, Deleens E, Souyris I, Monneveux P. Ash content might predict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and grain yield in durum wheat. New Phytol, 2001, 149: 275~28237 Walker CD, Lance RCM. Silicon accumulation and 13C composition asindices of water-use effi ciency in barley cultivars. Aust J Plant Physiol, 1991, 18 (4): 427~43438 Rharrabti Y, Villegas D, Royo C, Martos-Nunez V, Garcia del MoralL.F. Durum wheat quality in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Infl uence of climatic variabl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quality parameters. Field Crops Res, 2003, 80 (2): 133~14039 Ray IM, Townsend MS, Henning JA. Variation for yield, water-useefficiency, and canopy morphology among nine alfalfa germplasms.Crop Sci, 1998, 38: 1386~139040 Ray IM, Townsend MS, Muncy CM, Henning JA. Heritabilities ofwater-use efficiency traits and correlations with agronomic traits in water-stressed alfalfa. Crop Sci, 1999, 39: 49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