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WORD版教案 2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和描述事物中存在的简单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和推理等数学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发现和运用规律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规律:学生能够识别出给定事物中的规律,并能用语言描述规律。

2. 发现规律: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发现事物中的规律。

3. 应用规律:学生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认识和描述事物中存在的简单规律。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规律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律的特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和描述给定事物中的规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规律,并交流如何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问题。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发现和应用规律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2. 目录:1. 认识规律 2. 发现规律3. 应用规律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每个环节的关键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找规律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应用。

2. 拓展练习: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找规律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2. 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找规律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找规律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 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 数学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作用
1. 对数游戏。 一、创设情境、
激趣揭题
2. 揭示课题。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对一个 为观察“算
扩大 10 倍的数。
一算”做好
铺垫。
一、出示第一组算式:5×1, 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让每一个学
5×10,50×10 1. (课件出示)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 会有什么发现?
汇报交流。
二、扶放结合、 2. 说一说是怎样来计算
探究新知
50×10 的
二、第二组算式:3×2,
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 与学生共同探讨。)
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己的发 现,说出算法。
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 与学生共同探讨。)
生都算一 算,经历交 流算法的过 程。老师应 尊重学生的 想法,鼓励 学生独立思 考,提倡算 法多样化。
巩固所找的规律,与小组内的
同学交流。
四 小结评价、布 置预习
1. 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解决 问题的? 2. 预习“住新房”26 页。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内化所学新 知,加深理解。
三、反馈矫正、 落实双基
1.基础性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然后全 巩固利用规律
(1)试一试第 1 题。 班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 解决问题的熟
(2)试一试第 2 题。 想的。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描述和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并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如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存在。

2. 描述规律: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创造规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规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描述和创造规律。

2.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规律,创造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规律。

3. 活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板书内容:观察规律、描述规律、创造规律、应用规律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规律现象,用语言描述并记录下来。

2. 创造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事物,并解释其规律。

3. 收集与规律相关的数学题目,尝试解答。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答案:21
例题5:
题目:找出下列数字序列中的规律,并计算下一个数字。
1, 4, 9, 16, 25, ?
解析:观察数字序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前一个数字的平方。具体来说,第二个数字是第一个数字加上第一个数字的平方,第三个数字是第二个数字加上第二个数字的平方,第四个数字是第三个数字加上第三个数字的平方,依此类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前一个数字的平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找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 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会反思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例如,我可能会考虑是否需要更多的小组合作活动,或者是否需要引入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的参与度:我将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是否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中去。如果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我可能会考虑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答案:36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指导学生改进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这节课结束后,我将会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我将会思考是否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联,以及是否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如果发现某些部分学生反应冷淡,我可能会考虑采用更多的实际例子或互动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找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找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找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要学习的是《找规律》。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找出简单数据规律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103页至第104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了如何通过观察数据找出它们的规律,以及如何用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找出数据的规律,难点则是如何让他们理解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以及一些实物模型,如小球和积木,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演示。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课题,例如观察教室里的座位排列,让学生们找出其中的规律。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找出的规律,并引导学生用图形或符号来表示这些规律。

然后,我会引入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通过解题来巩固他们找规律的能力。

在学生们解题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回指导,帮助那些遇到问题的学生。

我会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醒学生们在做题时要细心观察,找出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找规律》,以及我们在课堂上找出的一些典型的规律示例。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道题目:1.观察一组数据,找出它们的规律,并解释你的理由;2.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导入部分的生活实例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课题至关重要。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数字间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间的规律2. 观察和发现规律的方法3.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数字间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之间是否存在规律。

2. 观察数字:让学生分组观察数字,引导学生发现数字间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操作实验:让学生进行一些操作实验,验证自己的发现,进一步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6. 应用规律: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2. 内容:数字间的规律、观察和发现规律的方法、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找规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和课堂互动,是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一些简单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包括简单的图形变换、数字序列的规律等。

2. 教学重点:找出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找出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具模型、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和数字的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新课:讲解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板书内容: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找规律的方法、练习题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提高作业:找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和数字排列,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出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内容有序、有效地进行。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word教案3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word教案3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进行乘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

教具预备:教学图片教学进程:一、创设情景:师:调皮和笑笑礼拜六去儿童乐园玩,走到公园门口,发觉门口上贴着一张启事:只要做出这几组题,儿童就可以够免票,调皮和笑笑乐了,你们能和调皮、笑笑一块做吗?(出示图片):5×1 3×2 12×45×10 3×20 12×4050×10 30×20 120×40二、探索新知:一、学生计算3、交流:①为何50×10等于500呢?生1:10个50想加,它就是500生2:因为50×10=50×2×5 所以等于500生3:也能够只用十位上的5乘十位上的1,再在结果后面添2个0。

②同桌彼此解释30×20 12×40 120×40的计算进程。

3、引导学生观察:你发觉了什么?①同桌交流②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觉的规律。

生1:在做如此的题时,末尾的0可不看,算出结果来再添0。

生2:只看不是0的那些数,乘出来后有几个0添几个0。

生3:咱们发觉的规律和他们几个一样。

4、小结:若是按照大家发觉的规律,来计算150×30的话,算法有几个步骤?生:两个步聚:先口算15×3=45,再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0,也就是150×30=4500。

三、应用练习:一、完成试一试第一、2题抽查学生是不是掌握运算顺序二、要求学生直接口算填表。

3、看谁写得多。

()×()=800()×()=1260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公开课教学设计

30×20 =600
120×40 =4800
附页:
《找规律》教案 课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
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新授
课时
第 1 课时
知识目标
探索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并解释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能从已
能力目标 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发展分析问题、推出问题和运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激发深层次
温馨提示:
思考,尊重
(1)先独立想一想,有需要
不同学生的
的可以借助格子图边比较边
思维方式和
思考:从每组算式中乘数和积
能力水平,
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 学生相互交流。
先让学生运
律?
总结规律
用已有的知
(2)再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
识和经验试
想法。
尝试独立举出类似的 着进行计
算能力。
情感目标
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 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掌握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理解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算理,培养类推能力。
课件
5 个方格图、11 组 50 个方格图
谈话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进不同学生
你能想到哪些式子?你发现
得到发展,
什么?
敢于挑战课后拓展中 渗透反比例
2、小华读一本科技书,每天 的选作题
数学思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快帮售货员阿姨算一算,能装多少个鸡
蛋?
师:学校要买运动服请你先看看
5.解决练一练第5题(5分)
(1)学生独立列式
(2)全班交流
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现在请你来帮学校解决这两个问题
四、回顾总结,梳理方法(2 分)
今天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谈学习收获
6.观察算式中的规律
律?
7.小组交流
师:
8.学生汇报
9.小结规律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不
变,另一个乘数乘 10,积也乘
10。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不
变,另一个乘数末尾添一个零,
积的末尾也添一个零。
(二)运用规律(7 分)
师:我们不光能发现规律,我们
1.学生写算式
还要会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在给
出的算式下,根据你的发现,再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说一说口算的过
习乘法知识两位数乘整十数(板
程。
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
二、探索新知,引发思考(17 分)
(一)发现规律(10 分)
出示第一组算式。
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师: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
2.学生说算理
(两位数)
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 动 计 划
教 师 引 导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3 分)
1.口算练习。
师:谁能说一说,像这样乘数末
5×3=3×4=14×4= 15×2=
尾有 0 的乘法要怎样计算呢?
10×3= 50×8= 40×2= 50×4=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北师大版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是为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设计的一节关于“找规律”主题的数学课。

本节课使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数学教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使用递推公式和规律表达式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了解和认识数学中的“找规律”思维方法;•学会使用举例法探究数列的规律;•掌握基本的递推公式和规律表达式;•能够使用递推公式和规律表达式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导入环节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归纳出有关数列的基本概念。

讲授环节1.教师通过举例法,引导学生探讨数列规律的寻找方法。

2.教师介绍递推公式和规律表达式的概念,给出相应的算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它们来描述数列规律。

3.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利用递推公式和规律表达式来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环节1.学生自主完成课本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同时,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难点。

2.教师精选一些题目,与学生共同讨论解题过程,并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

总结环节1.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归纳出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并讲述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方法和策略1.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学生发现和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法和讨论法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例如项目演示、图片、音频和视频,直观形象的呈现问题,并加强学生对于掌握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转化式教学策略:本节课通过转化式教学,让学生从对某一个例子的掌握逐渐理解无数个例子的掌握,达到从个别到全体的“由点到面”的知识扩展。

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本课堂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意识和互动能力。

2.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本节课对于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有显著的提升,并且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通过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2、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三、教学难点: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计算特别快,我们比试比试?49 97 124 511 333 156生开火车对答案。

师: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乘数,乘数,积。

(板书)(二)引入新知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算式,你们是怎么计算的?51 32 510 32049 123 117490 1230 1170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四九三十六,9扩大10倍,所以积也比36扩大10倍,是360。

生:先不看末尾的0,算完后再在末尾添上0。

师:下面这些题目你还会算吗?(出示题目)51 325010 3020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生1:50个10是500生2:30乘2个10,就是302=60,所以30乘2个10等于60个10,就是600 师:观察上面算式中乘数和积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分小组讨论,大约两分钟左右请学生汇报)师:下面我们就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生1:第一个数相差10倍,第2个数相差10倍,积相差100倍。

师:应该叫乘数,不是相差10倍,应该是扩大10倍。

生1:第一个乘数扩大10倍,第二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师:谁再来说一说?生:第一个乘数扩大10倍,第二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三)运用新知师:如果我们想把这种规律运用到类似的题当中去,我们计算时可以怎样做呢?37 153 2333070 15030 23030生:可以先不看末尾的0,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就可以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找规律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孩子们在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数形综合等知识之后,需要通过找规律这一高级的数学思维来深入拓展数学思维和认知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什么是规律,以及为什么要找规律;2.能够发现、掌握并描述规律;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拓宽数学应用范围;4.提升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认知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规律的概念及本质学习目标1.了解规律的概念;2.掌握规律的本质:规律的本质在于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抓住其中的规律性,并描述出来。

学习内容1.观察和分析各种规律;2.控制、变换变量,探究规律,总结归纳。

2. 数列的规律及相关问题解决学习目标1.掌握数列的概念及相关术语;2.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3.掌握数列求和公式;4.了解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1.数列的概念及相关术语:首项、公差、通项公式、通项公式中的系数;2.探索找到规律的方法,总结数列通项公式;3.熟练掌握数列求和公式;4.结合实际问题,掌握数列的应用。

3. 数表的规律及相关问题解决学习目标1.掌握数表的概念及相关术语;2.掌握数表的规律;3.能够通过数表找规律并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1.数表的概念及相关术语:行、列、表头、数据等;2.通过观察行、列之间的关系,总结数表规律;3.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练习相结合;2.实践与引导相结合;3.让孩子发现规律,引导孩子总结规律。

五、教学评价1.研制评测工具;2.评定教学效果;3.收集教学反馈。

六、教学建议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意识;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3.动手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增加学生学习兴趣;4.每天做一些练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让学生在找规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观察、分析,提升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认知能力,同时也为他们今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春)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

2019年(春)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

2019年(春)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六册第60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孩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通过学习,让孩子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培养孩子分析、推理、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减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图形卡片若干张、水彩笔,圆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故事引入师:孩子们,你们吃过西瓜吗?喜欢吃西瓜的孩子向老师笑一笑。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和西瓜有关的故事,大家想听吗?好,请看挂图(出示挂图)大熊和小熊是一对好兄弟,星期天的早晨,熊妈妈奖励他们一个西瓜,他们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大熊说:“我吃了3块”,小熊说:“我吃了2块”,孩子们,你们知道大熊和小熊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3/8、2/8)在这里2/8、3/8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分数的?2、根据情境图提问题师:根据刚才的画面内容,你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师让孩子畅所欲言并筛选问题,可能出现)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师:咱们同学真会提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吃西瓜中遇到的这三个问题。

(板书:吃西瓜)二、动脑动手,探索算理1、解决问题一师:先来看,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谁会列算式?能说说式子等于多少吗?(让孩子猜想,可能出现5/8或5/16)动手验证师:那么大熊和小熊究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给大家看?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图形纸片,同学们可以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涂一涂或者动脑想一想,总之,请你自己试着想办法证明2/8+3/8等于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说50×10=500的算理。
个别汇报,全班交流。
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全班汇报。
独立完成,说说算法。
独立完成,同桌互说。
独立完成,统一订正。
独立完成,说说中括号的作用。
找规律(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因数是整十熟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增加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四、实践应用
1.练一练1、2题
第2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练一练3、4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3.练一练第5题
脱式计算,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号的作用。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忆口答
能口算的口算,不能口算的动笔算。
50×10= 30×20 = 120×40 =
2.提问为什么50X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1)生思考回答
(2)师评价订正
3.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三、启思导疑
1.探索规律:
(1)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2.练习:30X40 140X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14X3=42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X20=4200
3.试一试,课本练习1、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通过组织观察三组乘法算式,讨论得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从而找出规律。
教学煤体:
小黑板。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疑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今天我们学习: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二、启思导疑:
1.师出示:
5×1 = 3×2 = 12×4 =
5×10 = 3×20 = 12×4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