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论治双心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中西医结合·
浅谈中医药论治双心疾病
孙 邈① 孙海申②
(河南省许昌万荣心脑血管病医院 许昌 461000)
摘要:双心疾病证候复杂,涉及多个脏腑,中医药在治疗双心疾病中具有独特的治疗特点,在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心血管疾病不适症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症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进一步达到全方位、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目的。
关键词:双心疾病 中医药 心脏神经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9.273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9-0214-01
“双心疾病”即心脏神经症,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并伴随有循环系统的功能失调[1-3],即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标准,且存在发病率高而医生对其辨识度低、患者对抗抑郁等精神药物的心理接受程度低、药物的疗效及患者受益度低等问题,中医治疗双心疾病有其独到之处,而且符合简、便、廉、效的治疗原则,副作用小。
1 中医对双心疾病的认识
中医病因病机。
心脏神经症的基本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
以肝郁脾虚为本,痰瘀壅塞为标。
所谓“本虚”,是指该病初起时主要以虚证为主,随着物质文明的富足,人们多食肥厚甘腻之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运动也随之减少,加之情志不畅或多思虑而损伤脾脏,脾虚则气郁滞,气滞故不能运输水湿,水湿浸滞,聚而成痰,痰浊盘踞心胸致使胸阳不展;同时肝气郁闭,气机不畅,阻滞脉络,导致心、肝、脾虚;若本病患者病久不愈抑或失治误治,正气耗伤,心肾不交,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最终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俱损之局面。
中医学认为,双心疾病为心主血脉、主神明这两大生理功能失调的表现,其发病涉及众多脏腑,与心、肝、脾、肾等关系密切。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亦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心为主宰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而且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的目的,一系列复杂的精神活动都是在心的统帅下完成的。
只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才能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心若出现病变,则会影响精神神志活动,成为心血管疾病共病心理问题。
”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中指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双心疾病涉及心脏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异常,心神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情志过极皆可伤及心神,终使脏而腑功能异常。
双心疾病患者往往因久病多虚多瘀,脉络不通,心神失养,致使心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不适;而患者又因病痛折磨,久之肝气不舒,气机失调,肝郁化火,母病及子,肝火引动心火,心神失养,从而出现失眠、健忘、两胁疼痛不适、郁郁寡欢等躯体症状,情志不畅又可加重本身心脏疾患,二者互为影响。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五行相生、经脉相连、功能相济和七情相系等方面。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现代医家学者多从肝论治双心疾病,认为双心疾病的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失调,气血失和,心失所养。
病性多虚实并见,病位涉及心、肝,与脾肾相关[4]。
2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对双心疾病的治疗,是将人体作为一个机整体进行调节,一则从情志障碍入手:七情过极,刺激过于持久,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导致情志失调,尤以恼怒最易致病,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可引起情志活动的异常,故治疗时应着重调理肝气;二则从血脉入手:心脉失于濡养是心主血脉失常的表现之一,归根于心脏本脏血脉,或因气血虚乏于濡养,或因痰瘀阻于脉络碍于濡养,气虚生痰,气虚血瘀,因痰致瘀,病机的根本责于气虚,痰瘀阻于心脉,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5,6],治法:以化痰活血通络,疏肝解郁为主,兼顾养血安神,疏调情志,益气健脾,调畅气机、温阳活血、移情易性为基本原则,并兼顾心脏病,实证予柴胡疏肝散、丹桅逍遥散、半夏厚朴汤等以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清肝泻火、化痰散结;虚证予甘麦大枣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等以养心安神、补益气血;《丹溪心法·六郁》中朱丹溪创立的六郁汤、越鞠丸等可用于郁证的治疗。
另需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加减药物,但要注意选择药物不能过于峻猛,理气不耗气,活血不破血,化痰不伤正,补而不滋腻。
中医治疗双心疾病的特色疗法:中医治疗双心疾病,除上述辨证论治施以方药外,亦可配合许多其他方法,以辅助治疗,提高疗效。
2.1 精神疗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神宁静、思想清静能够使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维持正常,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移情易性”可以消除可能是病因的不良心理状态,纠正可能是病症的不良心理状态,具体应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不同心理状态和不同环境条件等,选取相应措施。
例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学习书画、琴棋或读书吟诗等。
2.2 音乐疗法。
《外治医说》中指出“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中医学在两千年前就采用木、火、土、金、水五行分类法将音乐分成5种曲式,五行曲式音乐是表达“中和之道”的艺术,强调中和之美,和谐、自然的音乐不仅能宜于平衡身心,促进人体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将正气完善起来,也能极大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研究也证实[7,8],音乐疗法可改善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的睡眠状况和心理状态,也可降低老年高血压病人治疗期间的焦虑、抑郁程度。
2.3 运动疗法。
中医认为,动中有静,静中蕴动,动静相宜方能平衡,因而使形神舒畅、心神安和。
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有助于控制危险因素、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中国传统运动中的五禽戏、八段锦和杨氏太极拳等均可达到锻炼作用,且练法简易、身心皆修,长期坚持能有效降低病人血压;改善中老年人心功能[9,10]。
2.4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特有的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疗全身疾病。
大量研究证实[11-14],针灸在治疗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疾病有较为肯定的疗效。
2.5 足浴疗法。
中药沐足多用具有活血行气、清热解毒、舒心止痛的的药物直接作用于足部,并不断按摩足部穴位,活跃神经细胞,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小结
中医学在“双心病”的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理、法、方、药的理论体系也基本形成。
中医治疗双心疾病有其独到之处,符合简、便、廉、效的治疗原则,副作用小。
临证须抓住主要病机,制定主法主方,兼顾整体,加减用药,同时注意与病人亲切交流,心理疏导。
身心合一符合中医整体观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疗双心疾病具有很大的前景,发挥中医优势治疗双心疾病将是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丁荣晶.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心理卫生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2):89
[2] 孙萍.朱宗元教授心系疾病学术思想继承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 韩春生.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41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9):49-50
[4] 赵莹科,张京春,邬春晓,等.从肝论治心系疾病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5,410(4):502-506
[5] 吴焕林,阮新民,杨小波,等.319例冠心病患者证候分布规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6):498-500
[6] 毛静远,牛子长,张伯礼,等.近40年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献分析[J].中医杂志,2011,52(11):958-961
[7] 吴林雁.音乐疗法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3):131-132
[8] 宋永全,李坤.音乐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血压及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7):1967-1968
[9] 孙锋,孙春锋.太极拳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的干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4):6862-6864
[10] 卞伯高,潘华山,冯毅翀.健身气功五禽戏对中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效果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1):26-29
[11] 张海燕,赵振涛,郜建娇.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观察及文献回顾[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6):116-120
[12] 乔胜楠,孔莹,邹伟,等.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4):25
[13] 徐凤鸣,王奇.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9):27[14] 万毅.情志病中医特色诊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72
4
1
2健康之路 2016年9月 第15卷 第9期 Health way September 2016 Volume 15 No.9
①②孙邈(1987-),女,籍贯:河南许昌,学历:医学博士,职称: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老年病。
孙海申(1957-),男,籍贯:河南许昌,学历:医学学士,职称: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老年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