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析
鼓膜穿刺加经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44例疗效观察
一哪 留 一
鼓 膜 穿 刺 加 经 咽鼓 管 吹张 注 药 治 疗 分 泌 性 中耳 炎 14例疗效观察 4
付 选 香 。 改焕 周
( 樊 市 中心 医院 襄
摘
湖 北 襄 樊 4 12 ) 4 0 1
要 目的: 讨鼓膜 穿刺加经咽鼓 管吹 张注 药治疗分 泌性 中耳 炎的 临床 疗效 。方法 : 20例分 泌性 中耳 炎 探 将 8
参考文献 :
表 2 两组患者插管 7 后尿常规检查结果 比较 [ ( ) 2h ,% ] l
消失 , 特别是 老年 患者 , 排尿反射形 成延迟 , 膀胱顺 应性 降低 , 拔 除导尿管后容易发生尿潴 留。 目前 临床多采 用定 时放 尿 的 方法 以训 练膀胱功能 , 但拔管后 发生尿潴 留的概率 较高 , 因为 定 时放 尿不 能恰 逢膀胱充盈时 , 逼尿肌得不 到锻炼 , 膀胱 处于 无 张力状态 。调整对 照组 的放 尿时机 , 平常情况下每 2h放尿 1次 , 输液或饮水后缩短放尿 时间 , 但除个别情况下恰逢患者
1 资 料 与 方 法
吸引 , 负压为 0 0 — .3k a 反复抽 吸 2次 。治疗 组穿刺 后 . 1 0 0 P , 第 2天行 咽鼓 管吹 张 , 然后抽 取地塞米 松 5m 及 o一糜蛋 白 g / , 酶 400U混合 液从 咽鼓管 导管 口注 入药液直 达咽鼓 管至 中 0 耳后 , 药液在 中耳 腔停 留 5r n 然后 用 9号 钝性 针接 吸引 器 i, a 进行 中耳 抽吸 , 负压为 0 O 0 0 P , .1— .3k a 以后每 2d1次重复咽 鼓管吹张及从 咽鼓管 导管 口注药抽 吸 , 持续 5次 , 穿刺孔 8 使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效果分析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效果分析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和鼓膜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部分泌物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为中耳腔内分泌液的潴留和慢性分泌物的滞留。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
那么,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如何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下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中耳负压,导致中耳黏膜分泌物潴留和慢性化。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和抗炎治疗,如口服抗生素和局部滴耳药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鼓室通气管置入术、鼓膜切开术等。
二、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的治疗原理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是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方法。
它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将药物(如抗生素、抗炎药物等)直接注入到中耳腔内,达到抗感染和抗炎的治疗效果。
鼓室穿刺可以减轻中耳内压力,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和中耳腔的通气,从而达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
1. 直接作用于病灶: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入到中耳腔内,直接作用于病灶,达到抗感染和抗炎的治疗效果。
相比于口服药物和局部滴耳药物,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的药物浓度更高,更容易达到病灶,治疗效果更显著。
2. 促进分泌物排出:应用鼓室穿刺可以减轻中耳内压力,促进分泌物的排出,有利于中耳腔的通气。
这对于慢性积液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来说,可以有效改善症状,缓解耳痛和听力下降。
3. 术后恢复快: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伤害小,恢复快。
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耳痛和听力下降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1. 手术选择: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如果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可以考虑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
2. 术前准备:手术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对患者耳部病变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排除手术禁忌症。
耳内镜下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耳内镜下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摘要】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耽误治疗可能导致听力障碍,分泌性中耳炎外科治疗方法有鼓膜穿刺,鼓膜切开及鼓室置管等。
其中鼓膜穿刺术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方法。
【关键词】鼓膜穿刺耳内镜地塞米松我科从2010年2月———2014年7月,用耳内镜引导下,行鼓膜穿刺术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0年2月———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5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男36例,女15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50.1±4.5)岁,平均病程(1.5±1.1月)。
其中单耳发病41例,双耳发病9例。
自述听力下降31例,耳闷耳堵塞感45例。
行鼓室导抗图示:B型曲线。
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瘤)占位。
1.2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患耳朝上,常规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外耳道,用0度耳内镜仔细观察鼓膜及中耳积液情况,用浸有盐酸丁卡因的棉片作鼓膜表面麻醉15分钟;麻醉满意后,用1ML或2ML注射器连接短斜面7号穿刺针,在耳内镜引导下于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作鼓膜穿刺,从中耳腔抽出积液,看到积液抽吸干净后,从穿刺口内缓慢注入地塞米松,看到穿刺口内有药液溢出或询问患者是否有液体从鼻咽部流下,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说明注射药物成功。
穿刺注药后,常规用抗生素,稀化粘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2.6周[1],每周随访1次,随诊1.3个月。
1.3疗效评定治愈:症状消失,鼓膜标志清,纯音听阈检查示:气骨导差缩小15dB以上或气骨导差小于10dB,鼓室导坑图为A型[好转:症状减轻,鼓膜标志正常或欠佳,纯音听阈检查示:气骨导差缩小10dB以上,鼓室导抗图为A型或C型[无效:症状无改善,鼓膜内陷或标志不清,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0dB以下,鼓室导抗图为B型[2]。
2.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治愈45例,治愈率为:88.2%,好转6例,好转率为:11.8%,有效率为100%。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SOM)指的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的中耳炎性疾病,目前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较多,到实际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1]。
其中耳内镜鼓膜穿刺技术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术式,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对中耳炎的治疗效果,选取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间在该院治疗的7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例,对应用耳内镜鼓膜穿刺技术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该次研究中的7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9~64岁,平均35.2岁;患病时间3~34个月,平均9.2个月;治疗组中22例,女15例;年龄20~66岁,平均34.9岁;患病时间3~37个月,平均9.6个月。
1.2方法对照组:口服吉诺通,0.3g/次,3次/d,口服开瑞坦,10mg/次,1次/d,口服强的松,30mg/次,1次/d;治疗组:常规表麻状态下,进行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术后每日通过鼓室灌注地塞米松,剂量为1mg/次,连续灌注10d。
对两组患者中耳炎症状治疗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2-4]。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治愈:患者听力水平已经恢复正常,耳部原有的堵塞感已经完全消失,声导抗为“A”型鼓室导抗图,声反射的引出情况正常;有效:症状减轻程度明显,听力改善效果显著,纯音测听结果显示气导听力提高20dB 以上;无效:症状表现没有改善,听力水平未见提高,声导抗为“B”型[5]。
1.4统计方法该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均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均进行χ2检验。
2结果2.1中耳炎病情治疗情况对照组中耳炎病情治疗效果为:12例患者显效,16例患有有效,9例患者无效,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75.6%;治疗组中耳炎病情治疗效果为:16例患者显效,19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有效率94.6%。
鼓膜穿刺术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
第39卷第4期2021年4月CHINESE HEALTH CARE中华养生保健作者简介:杨志强(1978.6-),男,汉族,籍贯:山东省禹城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喉科。
鼓膜穿刺术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鼓膜穿刺术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间德州联合医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64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组为研究组32例与参照组32例,对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能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显著提高治疗安全性,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鼓膜穿刺术;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4-0066-02杨志强王俊华(德州联合医院耳鼻喉科,山东德州,253010)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主要病因为中耳积液以及中耳非化脓性炎症,该病症的相关临床表现为耳闷、耳痛以及听力下降等,且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相对于成年人更高,因此该病症是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1]。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综合性的对症治疗措施是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方法,主要的方法是控制感染、清除中耳积液等,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确切,但有关研究指出加以鼓膜穿刺术治疗该病症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疗效[2]。
为探究其实际应用价值,德州联合医院就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现作如下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德州联合医院于2019年4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编号并规定单数号为研究组(n=32)、双数号为参照组(n=32)。
鼓膜穿刺加压灌注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鼓膜穿刺加压灌注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朱旭;韩红威;刘万雳;蔡秋颖;胡延红
【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4(2)4
【摘要】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中耳腔炎性渗出液的产生和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形成SOM的重要因素,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被认为是形成SOM的主要生物因素。
针对中耳黏膜感染及变态反应炎症进行治疗的同时改善咽鼓管功能是治疗SOM的关键。
由2000年始,我们采用鼓膜穿刺加压灌注疗法(简称中耳PPP疗法),对76例(91
耳)SOM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有效率达90.11%。
【总页数】3页(P274-276)
【作者】朱旭;韩红威;刘万雳;蔡秋颖;胡延红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鞍山,11400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鞍山,11400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鞍山,11400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鞍山,11400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鞍
山,11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21
【相关文献】
1.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颜斌;李正茂
2.鼓膜穿刺加压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J], 李琴
3.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J], 闫迪; 郝昌军; 沈静
4.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J], 温则委;朱玉辉;黄海;黄韶虹
5.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J], 温则委;朱玉辉;黄海;黄韶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炎琥宁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关键词 】炎琥宁;鼓室注药;分泌性 中耳炎;临床疗效
分 泌 性 中耳炎 是 一种 是 以传 导性 聋 及鼓 室 积液 为 主要 特征 的 中耳非 化脓 性 疾病 。为耳 鼻 咽喉 科常 见病 、多发 病 之一 。治 疗 处理 不 当 ,给 患者 身心 带来 痛 苦 ,临 床上 对 于分 泌性 中耳炎 的治 疗方 法 以局部 治 疗 为 主 ,配 合全 身 用 药 。本 科 自20 年6 03 月 一 06 月对 收治 的 2例 患者 采 用炎 琥 宁针 剂鼓 室注 药治 疗 20 年6 3 分 泌性 中耳炎 ,临床 效果 满意 ,现 报道 如下 。
间数据 采用 X 检 验 。 2
利用 咽鼓 管 导 管抽 吸 中耳 积液 ,行 鼓 室穿 刺 术并 给 予炎琥 宁 注 射 液4 g 0m 鼓室 注药 ,既 可 以迅 速 消除分 泌性 中耳 炎 的症 状 ,又 可针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复合病因起作用 。通过 临床观察 ,治疗 组 总 有效 率为 9 . 35 %,高于 对照 组 的6 . 3 %,差异 有显 著性 ,并 0 且 复 发率 较对 照 组相 对 较低 ,该治 疗方 法 治疗 分 泌性 中耳 炎 , 可 避 免 出现鼓 膜萎 缩 、瘢 痕 、遗 留永久 性鼓 膜 穿孑 及耳 漏 ,减 L 少 鼓膜 切 开置 管 的 并发 症 等 [ ],分泌 性 中耳 炎 中 医称 之为 3 耳 胀耳 闭 『 。现 代 临床 医学 已倾 向于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分 泌 性 中 4 】 耳炎 ,炎琥 宁 注射 液 能有 效地 抑 制 毛细 血管 通透 性 ,减 轻炎 性 渗 出和水 肿 ,特异 性 地兴奋 垂 体 一 肾上腺 皮 质功 能 ,增 加垂 体 前 叶 中A T 的 生物 合 成 ,促进 A T 释放 ,体外 具有 灭 活流感 CH eH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效果分析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效果分析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种类型,其最常见的症状是耳朵疼痛、耳道分泌物和听力下降。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一、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的原理鼓室穿刺是通过穿刺鼓膜,将中耳腔内积液引流出来,并在穿刺后向中耳腔内注入药物,以达到清除中耳积液和抑制炎症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对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2. 控制炎症注入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中耳腔内的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症状。
选择合适的抗炎药物,可以迅速降低中耳腔内的炎症水平,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3. 改善听力清除分泌物和控制炎症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听力。
分泌性中耳炎常常会导致听力下降,而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可以迅速改善这一症状,使患者的听力恢复正常。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清除分泌物、控制炎症和改善听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1. 适应症(1)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包括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2)积液持续时间较长,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3)有中重度听力损失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2. 禁忌症(1)患有外耳炎、鼓膜穿孔或过敏史的患者不适宜进行鼓室穿刺及注药治疗。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进行鼓室穿刺及注药治疗。
1. 术前准备在进行鼓室穿刺及注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格检查等。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耳部检查,了解鼓膜的状况,以确保手术安全。
2. 术中操作在进行鼓室穿刺时,需要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
同时需要准确把握穿刺的位置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3.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包括对鼓室穿刺处的伤口进行消毒和包扎,避免感染和出血。
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王乃会王乃会,,吴胜文建湖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建湖 224700摘要 目的 探讨对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鼓室灌洗治疗的对照组(n =65)与采用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术治疗的观察组(n =65),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干耳率,分析患者耳鸣、耳聋、听力下降、耳闷塞感改善情况,另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治疗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46%)及干耳率(93.85%)均较对照组(84.62%、8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4、5.482,P <0.05)。
治疗后观察组耳鸣率(4.62%)、耳聋率(1.54%)、听力下降率(3.08%)、耳闷塞感率(1.5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提高干耳率,改善患者症状,且能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灌洗;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干耳;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 856856..76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4.42Therapeutic Effect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and Suction of Tympanic Cav⁃ity on Secretory Otitis MediaWANG Naihui, WU Shengwen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Jianh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anhu, Jiangsu Province, 2247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and pressure suction on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 130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admitted to Jianh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 =65)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ympanic lavage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n =65) treated with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and pressure suction surgery.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dry ear rate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analyze the improvement of tinnitus, deafness, hearing loss, and ear tightness in patients, and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reatment by comparing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8.46%) and dry ear rate (93.85%)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84.62%, 8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8.044, 5.482,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inni⁃tus rate (4.62%), deafness rate (1.54%), hearing loss rate (3.08%), and ear tightness rate (1.5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ympanotomy and tympanic pres⁃sure aspiration for secretory otitis media has a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It can increase the rate of dry ears,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 Secretory otitis media; Tympanic lavage; Tympanic membrane pressure suction; Dry ear; Adverse reactions分泌性中耳炎属于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病,为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可造成听力* 临床研究 *收稿日期:2023-02-05;修回日期:2023-02-26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度医学科研立项项目(Z2021027)。
鼓膜双孔穿刺注药后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然后更换注射器和穿刺针头 ,从一针孔缓慢 注入接近体温 的地 塞米松 5 mL和 O 糜蛋 白酶 4 0 t 0 u混合液。 注药后 头偏 向另一侧 ,
调好鼓 膜 治 疗仪 的频 率 8 ~ 2 0 20次 / ,从 低频 开 始 ,时 间 分 1mi, 5 n 带好 听筒后开始启动 , 同时嘱患者作吞咽动作 。每天采 用
维普资讯
20 年 3 08 月第 4 卷第 8 6 期
・
临床研究 ・
鼓 膜双孔穿 药后 治疗仪治 泌 耳炎 刺注 鼓膜 疗分 性中
田崇明 桂长俊 姚兰刚
( 安徽省淮南新 华医院耳鼻喉 一头 颈外科 , 安徽淮南 2 25 ) 3 0 2 [ 摘要】目的 探讨鼓膜双孔穿刺注药 后行鼓膜 治疗 仪治疗 分泌性 中耳炎 的疗效 。方法 治疗 组采用鼓膜双孔穿刺鼓 室内注 射地塞米松 和 O t糜蛋 白酶 , 同时行鼓膜 治疗 仪治疗 分泌性 巾耳 炎 9 7例 , 照组 4 对 4例单独 采用鼓 膜双孔 穿刺鼓室 内注
切 开置管 , 因手术费用较高 , 术后并 发症多 , 患者往往 不做首选 。
痊愈 : 临床症 状消失 , 语频 听力恢 复至 发病前水平 , 膜正 鼓 常, 鼓室声导抗 罔恢 复转为 A型。有效 : 症状 消失或明显减 轻 , 鼓膜 内陷改 善 , 活动度好 , 频 听力提高 1~ 5 B, 未达到 正 语 0 1d 但 常, 鼓室 声导抗 阿从 B型转 为 c型或从 c型转 为 A型 。无 效 : 听力无提高 , 症状 改善不 明显或 无改善 , 声导抗 阿无改变 , 膜 鼓
内 陷 , 动 度~ 06年 1 月采用鼓膜 双孔穿 刺和鼓室注 月 20 1
药后使 用速效鼓膜治疗仪 ( G S Z型 ,威海东舟 医疗 器械有 限公 司) 治疗分泌性 巾耳炎 , 疗效满意 , 现报道如下。
鼓室注药、鼓膜置管引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比较
者术后并 发症 发生率低 。
15例分 泌性 中耳炎患者 (4 8 24耳 ) 鼓 ,
两种术式总有效率 、 听阈上升值 无统计学 差异 , 鼓室 注药者较置管者
耳漏 、 化脓性 中耳炎发生率明显 降低 ( 尸均 < .5 。结论 鼓 室注药 、 膜置管治疗 分泌性 中耳炎疗效 相同 , 00 ) 鼓 但前 [ 关键词 ] 分泌性 中耳炎 ; 鼓室置管 ; 鼓室注药 [ 中图分类号 ] R 6 . 74 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6 X(0 9 1 -100 0 22 6 20 )50 0 -2
表 面麻 醉 , 直视 或 显微 镜 下 切开 鼓 膜 前 下 或后 下象
限 , 出鼓 室 内 分 泌 物 , 据 外 耳道 大 小 和 视 野 状 抽 根
1 00
研究 认 为 , 泌 性 中 耳 炎 的 病 因 是 多 因 素 分 的 [ , 中咽鼓 管 功 能 不 良是 分 泌 性 中 耳 炎 的基 3 其 】 本 病 因。鼓膜 置管 可将 环 境 气 压取 代 中耳气 压 , 既
听 阈提高 l 0~2 B; 效 为 听力 和耳 闷塞 感 无 明 Od 无
11 临床 资 料 .
15例 分 泌 性 中 耳 炎 (4 8 24耳 ) 患
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目的对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鼓膜穿刺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鼓膜穿刺的基础上加以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①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为6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为1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为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标签:鼓膜穿刺;地塞米松;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泌性中耳炎在耳鼻喉科属于多发病、常见病,其多发生在冬春两季,也是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1]。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耳痛、耳鸣等症状,是一种非化脓性耳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2]。
如果该病经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可能造成耳聋。
目前临床上,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单纯鼓膜穿刺、抗生素、置管及静脉使用激素等。
有文献报道,鼓膜穿刺配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冲洗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本研究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共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纳入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提前排除感染性中耳炎,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肺等严重疾病的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49.8±5.6)岁,试验组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为27~70岁,平均为(50.4±5.4)歲,两组患者在性别差异、年龄大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效果分析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效果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中耳腔内过多的黏液分泌。
鼓室穿刺及注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穿刺鼓室并注入药物来清除中耳内的积液,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旨在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
鼓室穿刺及注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以迅速清除中耳内的积液,缓解患者的症状。
通过穿刺并抽取积液,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注入药物可以起到抗炎、杀菌等作用,有助于加速炎症的消退。
该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注药。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类固醇等。
抗生素可以起到杀菌作用,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而类固醇则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症状。
经过多项研究对鼓室穿刺及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法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通过鼓室穿刺及注药治疗后,患者的听力明显恢复,疼痛感消失,平衡功能改善。
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治疗前症状较轻的患者治愈率相对较高。
虽然鼓室穿刺及注药的治疗效果较好,但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在鼓室穿刺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鼓膜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某些患者可能对注入的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在进行这种治疗方法时,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鼓室穿刺及注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清除中耳内的积液,并注入适当的药物,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室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室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7-06-09T10:44:55.73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作者:迟阿宁[导读] 探讨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鼓室置管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40例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35例有效率为77.77%,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鼓膜穿刺;鼓室注药;分泌性中耳炎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combined with tympanic cavity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Methods: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in our hospital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of 45 cases,control group patients take tympanic tube surgery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were treated with intratympanic injection,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88% in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7.77% in 35 cases,the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Key words: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tympanic injection;secretory otitis media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顺应性增加引起的持续性咽鼓管塌陷以及无效的动开放导致中耳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该疾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失去听力能力,该疾病主要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也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咽鼓管功能异常、乳突气化功能不良及中耳黏膜气体交换功能不良等。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5例临床观察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5例临床观察富东娜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7(012)035
【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鼓膜穿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0%)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2000、1000、500 Hz频率听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听力水平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患者听力提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听力水平.
【总页数】3页(P95-97)
【作者】富东娜
【作者单位】130051 长春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3例临床观察 [J], 杨琪
2.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临床观察 [J], 潘永奎
3.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探究 [J], 李俊秀
4.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J], 王涵
5.分析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J], 陈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实施鼓膜穿刺治疗;常规组患者实施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予以干预,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鼓膜穿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炎类型,其特征是中耳腔内分泌物的异常积聚。
该疾病通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导致中耳腔内的气压不平衡和耳咽管功能障碍,患者常常出现耳朵堵塞感、听力下降、耳鸣和偶尔耳痛。
分泌物可能是黏稠的,黄色或绿色。
这种炎症通常是无菌的,但也可能由细菌感染引起。
分泌性中耳炎多发生在儿童和成年人,尤其是在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后。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过度使用耳塞、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环境、过度吸烟和过度饮酒等,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健康。
因此,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十分重要[1-2]。
基于此,为了探究在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干预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总计60例,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大66岁,最小21岁,其均值为(40.32±3.22)岁,男女比例为18:12例;常规组患者年龄最大68岁,最小22岁,其均值为(40.35±3.21)岁,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鼔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鼓膜穿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单纯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
随访调查3个月~1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比较两组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采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法比单独采用鼓膜穿刺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地塞米松;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4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115-02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是听力下降、耳鸣耳痛及鼓室积液等,属于中耳非化脓性耳病,如果患者未及时得以治疗,随着时间和病情的加重,轻则听力下降,重则引发耳聋,不仅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严重扰乱了其正常工作和生活。
临床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1]。
为了探究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分别采用单纯鼓膜穿刺手术治疗和鼓膜穿刺加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然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两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6±2.1)岁,平均病程为23.6周;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9.4±3.8)岁,平均病程为24.2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
292 2015年14期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析
耿红亚
河北省眼科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1
摘要: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取该病患者52例(62患耳),采用鼓室注药治疗,观察组26位患者30例患耳采用双孔穿刺,对照组32例患耳采用单孔穿刺,观察两组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及控制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90.6%,80% ;并发症发生率为: 6.25%,13.3%。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几率。
结论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应用双孔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临床疗效显著,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注药;穿刺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4-0292-01
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发生于各年龄阶段,患者发病部位集中于中耳部位且延伸至咽鼓管,由于患者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患者鼓室积液和听力障碍,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52例(62患耳)我院接诊患者,依据我国《耳鼻喉科学》诊断标准,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且排除占位性鼻咽病变和中耳乳突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26例一组;观察组16例男性,10女性;年龄分布8~61岁不等;病程1周至2年;21例听力障碍,23例耳内有栓塞感,19例伴有耳鸣;对照组17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分布为7~59岁不等;病程2周至3年;18例听力障碍,24例耳内有栓塞感,20例伴有耳鸣;两组纯音听阈测听显示,均为传导性耳聋,鼓室声导抗图显示为:38患耳为B 型,或24患耳为C 型曲线,以上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鼓室注药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应用鼓室注药方法,不同的是观察组32例患耳,应用双孔鼓膜穿刺排液法,而对照组30例患耳,采用单孔鼓膜穿刺排液法。
1.2.2鼓室注药结合穿刺排液治疗
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术耳经75%乙醇消毒外耳道及鼓膜后,针对外耳道皮肤和鼓膜,应用2%丁卡因棉片作表面麻醉,医生通过内窥镜,观察术耳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用5号针头抽取鼓室内分泌物的情况,两组患者62患耳,鼓室注药均为:5mg 地塞米松加糜蛋白酶4000U ,再加注射氨溴索2 ml 混合液;术中让患者做数次吞咽动作,术后指导患者口服7天抗生素及粘液促排剂,另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在耳部使用外用药物,以保持耳部干燥,并预防上呼吸道被感染,对未治愈者可多次重复治疗,经3周治疗仍未见效者,可改用鼓膜置管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鼓膜标志不含混,其鼓室导抗图显示为 A 型曲线;显效为: 患者症状部分消失,鼓膜标志基本正常,其鼓室导抗图显示为 A 型或 C 型曲线; 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³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x2进行检验,两组组间差异为(P 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32例患耳,19例治愈,8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为90.6%;对照组30例患耳,11例治愈,13例显效,6例无效,总有效为80%;两组组间差异(P 小于0.05),具统计学意义。
2.2 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32例患耳,鼓膜穿孔或听力下降各1例,对照组30例患耳,鼓膜穿孔或化脓性中耳炎各1例,2例听力下降;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并发症几率为6.25%,13.3%。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由于患者被感染,或受免疫反应阻塞了咽鼓管,故临床治疗时应引流、清除中耳腔内积液,恢复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
炎性分泌液在中耳长时间停留时,分泌液的性质和潴留状态,均会发生较大动态反应,会造成肉芽组织不断增多[1]。
因此,为了抑制肉芽组织生成,应采用彻底引流分泌液的方法,抑制中耳粘连或硬化,以及胆固醇肉芽肿等病变[2]。
由于单孔鼓膜穿刺,不能完全抽取鼓室内积液,即便鼓膜被穿刺抽液,鼓室内仍有黏稠积液残存,使得穿刺孔会被残余积液迅速堵塞,穿刺孔不能引入外界空气进至鼓室内,若患者咽鼓管功能下降,被抽吸积液后中耳腔负压会被加重,导致咽鼓管功能严重被阻塞,故而应采用双孔鼓膜穿刺。
鼓室注药治疗时,将地塞米松注入中耳内,该药抗过敏和抗自身免疫性的作用,能抑制患耳结缔组织生成;而α-糜蛋白酶通过对创面清洁软化,能将坏死组织或粘稠积液溶解和清除,加速扩散局部积液,有助于鼓室积液被引流,并吸收所注射药物,从而达到治愈患耳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6%,80% ;发生并发症率: 6.25%,13.3%;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应用双孔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邹春花. 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8(6):536.
[2]张会科. 分泌性中耳炎穿刺治疗心得[J]. 内蒙古中医药,2014,4(3):10.
[3]李锦秀.咽鼓管吹张加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5):707-708. [4]林楠,敬尚林,唐向荣,等.中西医综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30[J].特别健康:下,2013(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