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血管周围间隙yyx

合集下载

血管周围间隙

血管周围间隙

血管周围间隙血管周围间隙脑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PVS)又称V-R间隙(Virchow-Robin space),是一种常见的脑部MRI征象,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正常人。

形成血管周围间隙的原因是脑动脉穿支由蛛网膜下隙进入脑实质时,邻近的软脑膜内陷在小血管(不包括毛细血管)周围并在两层软脑膜之间形成潜在的间隙。

血管周围间隙中可有小梁结构与血管壁相连。

脑静脉周围的软脑膜较薄弱而且结构不完整,也可以形成静脉周围间隙(perivenous space.PVeS)。

血管周围间隙有时成为某些疾病的蔓延途径。

图1 右侧基底节V-R间隙男性,40岁,发作性语言障碍1周,意识清楚。

A.轴面T1WI,B.轴面T2WI,C.轴面T2 FLAIR,右侧基底节可见卵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在游离脑脊液抑制像(C)上呈低信号,形状较规则,边缘较光整(箭) 。

图2 左侧基底节V-R间隙女性,59岁,A.轴面T1WI,B.轴面T2WI,C.轴面T2FLAIR,D.轴面DWI,E.矢状面T1WI。

左侧基底节区可见圆形长T1、T2信号影,在T2FLAIR和DWI上也呈低信号,边缘光整(箭)。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直接观察血管周围间隙成为现实。

血管周围间隙在T2WI表现为高信号,而且其MR信号强度改变在各种MR成像序列上与脑脊液的MR信号强度保持一致。

这是鉴别V-R间隙与脑内病变的重要依据。

有学者认为血管周围间隙与蛛网膜下隙直接相通,其内含脑脊液。

但另有学者通过电镜及动物示踪实验研究发现血管周围间隙与蛛网膜下隙不直接相通,间隙内所含液体也不是脑脊液,而是组织间液。

由于血管周围间隙是因穿支动脉进入脑实质时局部软脑膜内陷而成,故其发生部位通常是在穿支血管进入脑实质处。

图3 双侧额顶颞叶V-R间隙女性,41岁,A~C. 分别为轴面T1WI、T2WI及T2 FLAIR,D. 冠状面T2WI。

血管前间隙的名词解释

血管前间隙的名词解释

血管前间隙的名词解释血管前间隙是一个医学术语,用于描述人体解剖学中的一种结构。

在解释血管前间隙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相关概念和背景知识。

人体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组合在一起形成组织,而组织进一步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

血管前间隙是存在于这些组织和器官之间的一种区域。

它通常位于血管与周围组织或器官之间,是一种血管周围的间隙空间。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体内的血管系统。

血管系统是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系统。

它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动脉将氧和营养物质富集的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而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带回心脏,完成一次循环。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血管,它们通过微妙的血管壁来实现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

血管系统与其他组织和器官之间并不是紧密贴合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血管前间隙。

这个间隙的作用是提供一种缓冲和保护机制,使得血管能够自由地运动和扩张,并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建立联系。

血管前间隙也起到了血液循环中的重要角色,它可以容纳额外的液体,维持血容量的稳定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护士经常需要通过血管前间隙来进行各种医疗操作和治疗。

例如,心脏导管术或动脉穿刺术通常需要将导管或针头插入到血管前间隙,以便获取血液样本、注射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

血管前间隙的解剖结构和位置的准确认识对于这些操作的成功和安全至关重要。

此外,血管前间隙还与炎症和感染有关。

当血管前间隙遭受感染或炎症时,可能会导致该区域的肿胀、疼痛和渗出液的积聚。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抗生素治疗、局部抗炎药或引流手术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血管前间隙,医学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研究和探索。

他们通过解剖学和显微镜技术,研究血管前间隙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与其他组织和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研究对于提高医疗技术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血管前间隙是存在于血管与周围组织或器官之间的一种区域。

血管周围间隙与腔隙性脑梗塞如何区别

血管周围间隙与腔隙性脑梗塞如何区别

血管周围间隙与腔隙性脑梗塞如何区别血管周围间隙,又称Virchow-Robin腔(VRS),也有称之为血管周围淋巴间隙。

VRS将血管与周围的脑组织分离开来,是神经系统内的正常解剖结构。

MRI能够显示这一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结构,并发现VRS的增多和扩大与多种神经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见于老年脑、高血压、糖尿病、痴呆、脑白质病变、脑积水、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隐球菌感染、儿童脑发育性疾病等。

按照所在部位,VRS分为三种类型。

①随着豆纹动脉通过前穿质进入基底节区,这里称基底节型;②随着髓质动脉进入大脑半球灰质,延伸至白质,称大脑半球型。

③也有些学者提出第三种类型,随着来自大脑后动脉的穿通动脉进入中脑的VRS,称中脑型。

大脑半球型VRS与年龄明显相关,是脑老化的一个特征,未发现基底节型VRS与年龄有关。

下图为典型VRS(来源百度图片)电镜与示踪剂的研究证明,大脑半球的VRS与蛛网膜下腔并不直接相通。

VRS是软脑膜随着穿通动脉和流出静脉进出脑实质的延续而成。

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很小的梗死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

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以及脑干等部位。

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

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

腔隙性脑梗死与脑微出血同属微小血管的病,二者可以共存。

在多发性腔梗患者中,脑微出血发生率约为68%。

二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二者的病灶分布也大致相同,均在皮质下、基底节、丘脑、桥脑等区域广泛分布。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可引起认知缺陷和脑机能障碍,脑微出血也同样可引起,且与微出血的数目存在一定关系,随微出血数目增加,患者认知缺陷和机能障碍逐渐加重,并认为这些功能障碍与额叶和基底节区组织损害有关,是由于破坏了额叶皮层下的联络纤维。

尽管根据MRI很难完全将VRS与无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区别开来,Bokura等对114个病灶进行了尸检脑组织的MRI和病理对照研究,发现根据病灶的大小、形态和部位能够区分大多数的VRS或腔隙性梗死灶,其中病灶大小是最重要的因素。

血管周围间隙

血管周围间隙

炎症反应
感染、创伤、免疫系统疾 病等因素可引起血管周围 间隙炎症反应,导致水肿 、渗出等症状。
血管病变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 疾病可导致血管周围间隙 结构改变,影响血液循环 。
肿瘤浸润
某些肿瘤细胞可浸润至血 管周围间隙,影响周围组 织的结构和功能。
CHAPTER
02
血管周围间隙的形成与演变
形成机制
在成年后,血管周围间隙的结构和功 能逐渐稳定,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 其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周围间隙逐 渐形成并扩大,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 的需要。
相关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血管周围间隙的结构 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生理状态
生理状态的变化,如妊娠、运动等 ,也会对血管周围间隙的结构和功 能产生影响。
血管周围间隙的生理作用
01
02
03
调节血管压力
血管周围间隙能够缓冲血 管压力,维持血液循环的 稳定。
物质交换
血管周围间隙与淋巴系统 相连,能够进行物质交换 ,促进组织液的回流和营 养物质的运输。
免疫反应
血管周围间隙内的巨噬细 胞等免疫细胞能够对外来 病原体进行识别和清除, 参与免疫反应。
血管周围间隙的病理变化
对于血管周围间隙病变引起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心脑血管事件等 ,需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未来展望
新型药物研发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型药物问世, 为血管周围间隙病变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血管周围间隙病变的治疗将更 加个性化,治疗方案将更加符合患者的个体差异。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周围间隙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进而影响血液循环。

血管周围间隙-PPT文档资料

血管周围间隙-PPT文档资料
血管周围间隙
内容介绍
1 2 3 4 5 血管周围间隙简介 血管周围间隙的解剖 血管周围间隙的MRI表现 血管周围间隙的鉴别诊断 总 结
血管周围间隙简介
血管周围间隙 (perivascular space,PVS),又称 V-R(Virchow-Robin)间隙
最初由德国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 (1821~ 1885年) 与法国解剖学家Charles Philippe Robin (1821~1885年)对其进行描述 血管周围间隙包绕在经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的 小血管壁周围
矢状位(A)及横断位(B)T1WI显示脑干管状低信号灶;
C.T2WI显示脑脊液样高信号灶
不典型的血管周围间隙
Ⅱ型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可仅见于一侧大脑半球, 甚至有报道称在大脑凸面见到单侧、单发扩大的 血管周围间隙 血管周围间隙可显著扩大并产生占位效应,从而 可能被误诊为囊性肿瘤等病变 大部分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在脑室或蛛网膜下腔 附近,需与囊性肿瘤、寄生虫囊肿、囊性梗塞、 神经上皮囊肿等疾病相鉴别 有报道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多呈不同大小、成簇 出现的囊样结构,多见于间脑丘脑区
血管周围间隙的解剖
血管周围间隙的发生率
直径<2mm的血管周围间隙可见于任何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周围间隙增多,直径增大 (>2mm),可称为大血管周围间隙
根据大小可将血管周围间隙分为3级,即:Ⅰ级: 直径在2 mm以下;Ⅱ级:直径在2~3mm之间; Ⅲ级:直径超过3mm
一些研究认为血管周围间隙的扩大可能与某些神 经精神疾病、初发型多发性硬化、轻度外伤性脑 损伤等存在相关性
基底节静脉周围没有柔脑膜,与皮质静脉一样, 它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软脑膜下腔直接相通

血管读片-血管周围间隙

血管读片-血管周围间隙

a Basal view of the cadaveric brain. Arrows indicate the basal segment of the V-R spaces. OC optic chiasm, M mamillary body, P pons, I olfactory nerve, III oculomotor nerve. b, c Coronal 3 T MR
Introduction
• named after Rudolf Virchow (German pathologist, 1821–1902) (1) and Charles Philippe Robin (French anatomist, 1821–1885)
• perivascular spaces /血管周围淋巴间隙
• type I • type II • type III
• The first type (type I) is frequently seen on MR images and appears along the 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 entering the basal ganglia through the anterior perforated substance
Appearance at MR Imaging
• well-defined oval,rounded, or tubular structures, smooth margins, commonly appear bilaterally, and usually measure 5 mm or less
早读片
主班:江远亮 指导老师:刘崎教授
病例
• 57岁女性 • 2001年起反复发作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索和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定义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定义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定义
血管周围间隙指的是血管外围组织间隙中存在的液体空间。

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血管周围间隙的宽度为0.5-1.5毫米。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血管周围间隙可能会扩大,形成水肿现象,导致组织肿胀和功能障碍。

常见的扩大血管周围间隙的原因包括感染、创伤、炎症、肿瘤、血管内压力升高等。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的治疗方法包括应用利尿剂、抗炎和抗生素药物、血管扩张剂等,早期治疗可有效防止病情加重,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症状。

- 1 -。

血管周围间隙

血管周围间隙
80岁男性,由于渐进性步态异常而就诊。
MRI平扫显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椭圆形病灶,累及中脑、右丘 脑和豆状核,边界清晰;FLAIR序列上则呈低信号,临近薄壁未见显著 异常;DWI序列和ADC图未见弥散受限;以上影像学特征提示该病灶为血 管周围间隙扩大
中脑丘VS具体位置,通常将其分成3种类型:
➤ I型——随着豆纹动脉走行经前穿质进入基底节,称为基底节型,此种最为常 见;
➤ II型——随着髓质动脉走行进入大脑半球白质并延续至皮层下白质,称大脑半 球型;
➤ III型——随着大脑后动脉的穿通支走行进入中脑,称中脑型。
脑CT显示中脑和右侧丘脑低密度病灶,提示血管周围 间隙的扩大区域,本例患者双侧基底节区域没有钙化
学 习 总 血管周围间隙 结
• 血管周围间隙(PV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正常结构,在一些情况下PVS会 扩大,并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 具有一定的生理及免疫功能,与蛛网膜下腔并不直接相通,其中的液体为组织 间液,含有量T细胞。
• 临床上多数PVS无症状,但少数可有多种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如头痛、眩晕、 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四肢无力及共济失调等。
• 脑积水:PVS扩大和脑积水形成互为因果关系,脑积水患者组织间液回 流不畅可促进PVS扩大,PVS扩大在某些情况下也是脑积水形成的原因。
• 帕金森病:PVS扩大和帕金森病患者预后可能有一定关系。有研究报道 称扩大的PVS降低了患者对左旋多巴的反应性,从而影响了帕金森病患 者的预后。
• 多发性硬化: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期间,较多活化的T细胞聚集于PVS,可 造成脑内扩大的PVS数目增加,提示PVS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的一个MRI标 志物,且PVS也可能对多发性硬化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

脑血管周围间隙的MRI表现

脑血管周围间隙的MRI表现

脑血管周围间隙的MRI表现脑血管周围间隙又称V-R(Virchow-Robin) 间隙, 是指脑穿支血管由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时, 邻近的软脑膜内陷在小血管周围(不包括毛细血管) 形成的介于两层软脑膜之间的间隙。

V-R间隙是一种常见征象, 可见于任何年龄段, 如果对征象认识不足就会很容易误诊。

本文收集了110例有典型血管周围间隙表现的病例, 综合分析MR表现, 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1.1 临床资料收集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头颅MRI检查患者中有典型V-R间隙表现者110例, 其中男性:76例, 女性:34例;年龄在2-72岁之间, 平均为47.4岁。

1.2 检查方法使用机器为美国GE公司0.5T-signa contur超导MR扫描仪, 用头颅正交线圈行常规MR轴位扫描;1.3 图像分析由三名有经验的MR医师在PACS工作站上对110例血管周围间隙的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及信号进行记录, 当有疑义时, 相互探讨再经高年资医师去除不典型者, 因本次研究仅观察血管周围间隙的MR 表现, 所以未涉及临床症状、体征与血管周围间隙的联系。

2.1 血管周围间隙的发生部位110例患者血管周围间隙均为多发, 发生部位包括前联合附近92.7%、(102例) (图1) , 近大脑凸面的半卵圆中心77.2%、(85例) (图2) , 脑干14.0%、 (15例) (图3) , 外囊9.0% (10例) 等, 各部位具体发病例数见表1。

图1:轴位T1WI、T2WI、FLAIR右侧前联合附近可见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 FLAIR呈低信号。

图2:矢状位T1WI, 轴位T1WI、T2WI、FLAIR双侧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及扣带回的簇集样V-R间隙, T1WI、FLAIR呈低信号, T2WI 呈高信号, 周围脑实质信号正常。

图3:矢状位T1WI, 轴位T1WI、T2WI脑干内可见多个类圆形长T1长T2血管周围间隙, 无明显占位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周围间隙的发生率
直径<2mm的血管周围间隙可见于任何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周围间隙增多,直径增大 (>2mm),可称为大血管周围间隙
根据大小可将血管周围间隙分为3级,即:Ⅰ级: 直径在2 mm以下;Ⅱ级:直径在2~3mm之间; Ⅲ级:直径超过3mm
一些研究认为血管周围间隙的扩大可能与某些神 经精神疾病、初发型多发性硬化、轻度外伤性脑 损伤等存在相关性
血管周围间隙的鉴别诊断
腔隙性脑梗死
位于大脑皮质下深部或脑干的小梗死灶 起源于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基底动脉,少数由大脑
前动脉、椎动脉的穿通动脉阻塞引起 多见于基底节、丘脑、内囊、外囊、脑桥腹侧和脑室
周围白质区 前穿支和基底节区上2/3的空腔通常为腔隙性脑梗死,
而下1/3的空腔为血管周围间隙(Ⅰ型) 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比血管周围间隙大,直径>5mm,
更易见到
血管周围间隙的鉴别诊断
多发性硬化
在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的多发性硬化病灶与Ⅱ型血 管周围间隙相似
血管周围间隙包绕在经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的 小血管壁周围
血管周围间隙的解剖
血管周围间隙包绕在经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的 小血管(动脉、小动脉、静脉、小静脉)壁周围, 并不与蛛网膜下腔直接相通
脑动脉皮质支外被以柔脑膜,它是由软脑膜延伸 而来,由此可知皮质动脉的血管周围间隙是蛛网 膜下腔内动脉的血管周围间隙的直接延续
Ⅰ型见于豆纹动脉经前穿支进入基底节处 Ⅱ型分布于脑的穿髓动脉进入大脑凸面并延伸至皮质下白质处 Ⅲ型见于脑干 其他较少见部位:丘脑、小脑、岛叶、最外囊及海马
根据扫描的层面不同血管周围间隙可呈椭圆形、圆形、线状 或管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常双侧对称、边界清楚,直径在5mm以下
Ⅰ型血管周围间隙
A.横断位T1WI显示双侧基底节 多发斑点状低信号灶; B.T2WI显示高信号
血管周围间隙yyx
血管周围间隙简介
血管周围间隙 (perivascular space,PVS),又称 V-R(Virchow-Robin)间隙
最初由德国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 (1821~ 1885年) 与法国解剖学家Charles Philippe Robin (1821~1885年)对其进行描述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机制
节段性坏死性血管炎或其他原因引起动脉壁通透 性增高;
脑脊液回流受阻使组织间液排出障碍,从而导致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血管迂曲及脑萎缩; 沿动脉长轴分布的血管周围间隙纤维化和闭塞阻
碍了液体流动
血管周围间隙的MRI表现
血管周围间隙的信号特征
肉眼观察血管周围间隙在MRI的各种成像序列上与脑脊 液信号一致
在T2WI 测量这些信号值却比脑脊液信号低,这也说明 血管周围间隙内包含的是组织间液
DWI上弥散不受限 增强后血管周围间隙无强化 小至中等大小(直径 2~5mm)的血管周围间隙的邻近脑
实质一般无信号异常
血管周围间隙的MRI表现
血管周围间隙的部位和形态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常分布于三个特征性的部位:
脑实质内的组织间液通过细胞外间隙弥散而从脑 灰质中排出,之后沿着血管周围间隙流动
动物示踪研究和人脑病理分析证实血管周围间隙 从脑内运输溶质,事实上是脑的淋巴回流通道
血管周围间隙的解剖
Photomicrograph (original magnification,20; hematoxylin-eosin stain) of a coronal section through the anterior perforated substance shows two arteries (straight arrows) with surrounding VR spaces (curved arrows)
大脑皮质静脉周围缺乏柔脑膜,这表明静脉的血 管周围间隙与软脑膜下腔直接相通
基底节静脉周围没有柔脑膜,与皮质静脉一样, 它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软脑膜下腔直接相通
血管周围间隙的解剖
基底节动脉被覆两层柔脑膜,两层柔脑膜之间为 血管周围间隙
内层的柔脑膜紧贴血管外膜,外层的柔脑膜毗连 脑的神经胶质界膜,是脑和前穿支表面软脑膜的 延续
矢状位(A)及横断位(B)T1WI显示脑干管状低信号灶; C.T2WI显示脑脊液样高信号灶
不典型的血管周围间隙
Ⅱ型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可仅见于一侧大脑半球, 甚至有报道称在大脑凸面见到单侧、单发扩大的 血管周围间隙
血管周围间隙可显著扩大并产生占位效应,从而 可能被误诊为囊性肿瘤等病变
大部分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在脑室或蛛网膜下腔 附近,需与囊性肿瘤、寄生虫囊肿、囊性梗塞、 神经上皮囊肿等疾病相鉴别
有报道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多呈不同大小、成簇 出现的囊样结构,多见于间脑丘脑区
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横断位(A)及矢状位(B)T2WI显示间脑及丘脑区多发囊样病灶,囊液信号与 脑脊液信号一致;其周围脑实质信号正常;病灶未见实质成分。 C.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病变压迫中脑导水管致幕上脑积水
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通常两侧不对称,形态上楔形的空腔更倾向于本病 信号强度特征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血管周围间隙的鉴别诊断
囊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多见于早产儿,是一种由于围生期缺血缺氧引起脑白 质病
急性期白质发生血管充血和凝固性坏死,随后坏死区 空洞形成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终末期的典型MRI表现为:
病变多对称出现 胼胝体变薄 T2WI在脑室周围白质出现异常高信号灶 脑室周围白质显著丢失可致附近脑室代偿性扩大 囊性成分外围绕增生的神经胶质,尤其在FLAIR 成像上
C.FLAIR成像显示为脑脊液信 号,其周围脑组织信号正常 D.DWI显示无弥散受限
Ⅱ型血管周围间隙
横断位T2WI显示双侧半卵圆中心多发斑点状高信号灶;B.同一层面 FLAIR显示为斑点状低信号,周围脑实质信号正常。左侧半球两个病灶( 箭示)显示为中央低信号,周围高信号,此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
Ⅲ 型血管周围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