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科学技术哲学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和技术背后的思想、原则和方法的学科。

它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科学的起源和发展、科学方法的原理、科学论证的有效性等。

科学技术哲学的目的是探索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用理性和观察来理解自然界。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提出了自然哲学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是由四个元素组成的,并且有自然的目的和原因。

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并且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科学方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7世纪,并且与启蒙思想密切相关。

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和培根提出了实证主义的观点,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假设和理论。

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在科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科学技术哲学不仅仅关注科学方法,还关注科学论证的有效性。

科学论证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实现。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则到特殊情况的推理过程,而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情况到一般原则的推理过程。

科学家通过这些推理方法来验证和证明他们的理论。

科学技术哲学还关注科学的价值和伦理。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道德问题的出现。

因此,科学技术哲学提出了一些伦理原则和价值观,旨在引导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其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整体利益。

科学技术哲学还关注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

例如,工业革命的出现引发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因此,科学技术哲学试图研究这些社会和文化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总之,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和技术的本质、方法、价值和影响的学科。

它涉及到很多领域,包括科学方法的原则、科学论证的有效性、科学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等。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科学技术哲学旨在加深我们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促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需求。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
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分支,旨在探讨科学和
技术的本质、原理和方法。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是一个复杂
而多层次的问题,因为科学本身是一个多样化和不断发展的领域。

然而,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
质和特征。

首先,科学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
实验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

科学的目标是通过理性和
经验的方法来探索和解释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改善人类生活。

科学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假设、推理和验证,这些方法有
助于科学家们建立可靠的理论和模型来描述和预测自然界的现象。

其次,科学还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特征。

科学理论和假设
应该能够被证实或证伪,而不是仅仅基于信仰或主观意见。

科学家
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他们的理论,并根据实验结果对理论进行
修正和改进。

这种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是科学与其他形式的知识和信
仰的根本区别。

此外,科学还具有开放性和进步性的特征。

科学是一个不断发
展和演变的领域,新的发现和理论不断涌现,旧的理论也会被修正
或废弃。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实验和思考来推动科学知识的
进步,以逐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和规律。

总的来说,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的定义可以被概括为一种系统
性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开放性和进步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和方法,以及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和影响。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1. 引言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的学科。

它涵盖了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以及其对社会、人类文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科学技术哲学为题,探讨其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2. 科学技术哲学的原理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了实证主义、唯理主义、唯心主义等不同的思想流派。

以下对几种常见的科学技术哲学原理进行简要介绍:2.1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应该以经验事实为依据,追求客观真实。

它强调科学研究应该基于观察、实验和测量,通过积累和验证经验数据来得出科学定律和理论。

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康德、波普尔等。

2.2 唯理主义唯理主义认为科学应该追求唯一的真理和规律,存在着客观的、独立于人类思维的客观实在。

唯理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牛顿、爱因斯坦等。

2.3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主观的、个人的创造,科学定律和理论的产生依赖于人类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康德、黑格尔等。

3. 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科学的思考。

到了近代,科学技术哲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以下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3.1 古代哲学的科学思考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科学的思考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判断事物存在的三个层次:事物现象、事物本质和事物目的。

3.2 哲学与实验科学的融合到了近代,哲学开始与实验科学联系紧密起来。

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归纳法和实验法,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3 20世纪哲学的科学化20世纪,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科学化的学科。

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分析哲学等派别兴起,将哲学与逻辑学、数学等形式科学结合起来。

3.4 科学技术伦理的兴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开始关注科学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科技哲学大纲

科技哲学大纲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大纲与讲义第一讲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一、什么是科学1、科学一词的由来2、科学是严密的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3、科学的结构:(1)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4)地球科学(7)生命科学(2)物理学是科学的皇帝(5)化学(8)社会科学(3)天文学(6)微观理论二、技术1、技术一词的由来2、技术的科学定义: 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通过迎新积累的经验知识技巧以及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工具和规则体系.3、技术的分类(1) 信息技术 (2) 材料技术 (3) 能源技术(4) 海洋技术 (5) 空间技术 (6) 生物技术4、高技术产业: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区别: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表现为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因此没有社会属性.技术则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一方面,人们在运用技术来改变和控制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这是技术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如何运用技术,把技术运用于何种方面,却要受到种种社会实践条件的制约.如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教育文化乃至民族传统都会直接以或间接地影响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这是技术的社会属性.2、联系:科学是基石,是技术的理论基础,并起指导作用.技术为科学提供新课题和手段,推进科学发展四、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1、意大利 2 英国 3 法国 4 德国 5 美国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2、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六、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1、技术创新2、技术转移3、技术引进七、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八、知识经济的兴起1、什么是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智力资源为其第一要素.2、知识经济的兴起对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并且必将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九、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史鉴使人明智(培根)1、科学技术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懂得科学技术史就不会真正理解社会发展历史。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第一讲概论序言★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技时代提出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要求和挑战的哲学回应。

——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顾名思义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大部类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以“科学技术的活动和发展”为研究对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具体包含科学技术活动和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活动,其最基本含义就是科学技术认识(“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实践(“科学技术社会学”)两个基本的方面。

■科学技术发展,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关于科技的历史(“科学技术史”)、现在和未来(“科技政策和管理”)的研究。

▲科学技术的活动和发展的研究形成了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政策学这四门学科。

(有学者试图将此构建为“科学技术学”的四个二级子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及相关思潮的涌动,多是在自然辩证法的旗帜下开展的。

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进展引入注目,是一个虽然见解分歧颇多,却焕发出勃勃生机,前景为人看好的学术领域。

二、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兴起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多维对象和研究任务●这里面包括三个研究对象与三项研究任务。

一个学科包括三个对象和三项任务,在学科分类中也仅有自然辩证法这一种情况。

●学科名称的演变●国务院学位指导委员会●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务院学位指导委员会★60年代到80年代,教育部及其有关单位一直都使用“自然辩证法”作为学科和课程的标准名称。

到了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修订学科与专业目录时,把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名称改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则干脆取消了后面的(自然辩证法),直接称为“科学技术哲学”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其名称则为“自然辩证法(亦称科学技术哲学)”,下设自然观、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专门自然科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其他学科等若干三级学科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学与技术的本质、价值和影响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哲学学科。

它不仅关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探索科学与技术对社会、伦理、人类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科学技术哲学帮助我们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提供了对其进行评价和应用的思考框架,并引导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中面临的伦理和 moral 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主要研究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论和逻辑结构。

它通过对科学的认识论、实证论和转向论的研究,揭示了科学知识的本质、产生和验证的过程。

科学技术哲学还关注科学与技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探讨科学与技术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等问题。

此外,科学技术哲学还研究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伦理、政治和社会问题,包括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发展、人类意识和人类自由等方面的影响。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科学方法、科学范式和科学领域的发展。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验证等一系列逻辑和实践步骤,它们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

科学范式则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科学家共同接受和遵循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它们反映了科学研究的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性成果和基本思想。

科学领域的发展则涉及到科学的内涵、外延和边界问题,以及科学的交叉和整合等方面的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还关注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伦理问题。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还带来了伦理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例如,生物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生命伦理的讨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人工智能伦理的问题等等。

科学技术哲学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伦理和 moral 的指导。

总之,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关注科学与技术的本质、方法论和伦理问题的学科。

它帮助我们理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指导我们正确进行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和评价,同时也提醒我们面对科学与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和 moral 问题时需要思考和解决。

科学技术哲学是一个宽广而深刻的领域,需要我们持续深入研究和思考,以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深刻反思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学科,探讨着人类在科学技术进步中所面临的伦理、道德以及社会问题。

科学技术被认为是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同时也引发了众多关于其发展方向、风险以及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讨论。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和技术是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探索,是理论性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活动中,实现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是实践性的知识体系。

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而技术又反馈给科学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二者的互动中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便利和进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能够模拟人类智能,但也引发了关于工作岗位被取代、隐私泄露以及武器化等问题。

因此,在追求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同时,科技工作者更有责任思考和评估技术发展对社会、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影响,并积极倡导科技伦理,承担起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但科技创新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保护未来世代的资源。

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当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科技发展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应当注重技术传播公平与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全球科技发展共享与合作。

结语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世界中,科学技术哲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它不仅是科学家、工程师和决策者的思辨之地,也是每个人应该关心的社会议题。

只有在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上注重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我们才能更好地引领科技发展的方向,实现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原称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传统和科学哲学传统的对峙和融合贯穿了过去三十年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传统属于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传统,有意识形态的优势,社会现实问题;科学哲学传统属于逻辑经验主 义传统,强调学科自主性,重视学科建设。两个传统和平共存,但带来了这个学科的致命问题:名实长期冲突, 学科定位不明。
影响和地位
二级学科,但这个学科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远远不是一个二级学科能够概括的。1990年之前,“科学技术 哲学”的名字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界曾经走在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前列,引领风气和时尚。但是, 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先天缺陷,三十年的发展依然未能在学科定位上取得共识,并且最终制约着学科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的社会影响成了一个有待反思的问题。这种新的时代要求,加快了科学史、科学 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学科建设。70年代之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成为热门。人们发现,单纯的科 学史与科学哲学的专门研究,不能够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能够及时回答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越来 越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下子成了一个学科群,在不同的研究计划中蓬勃生长 起来。
科学技术哲学
哲学含义
01 定义
03 研究内容
目录
02 影响和地位 04 历史背景
05 两大传统
07 名实冲突
目录
06 性质 08 未来展望
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 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因此,将 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单独对象考察和研究无论对科技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哲学原称自 然辩证法,其研究实际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科学学、数学哲学、工程哲学、技术哲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中 国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学术组织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是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的交叉学科一级学会。

科学技术哲学绪论

科学技术哲学绪论

加强跨学科研究
面对复杂和跨学科的科学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需要积极借鉴其他 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跨学科 的合作和交流。
深化伦理和道德研

随着科技伦理问题的凸显,科学 技术哲学需要进一步深化伦理和 道德问题的研究,为科技发展提 供伦理指导。
关注科技与社会的
关系
科学技术哲学需要更加关注科技 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科技如何影 响社会和人类,以及如何通过科 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医学科技领域
生物医学
探讨医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哲学问题,如人体、疾病和治疗的理解。
神经科学
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意识、自由意志等哲学问题。
公共卫生
分析公共卫生政策的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探讨健康促进的哲学 基础。
社会科学领域
经济学
研究经济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探讨 市场、货币和经济的哲学问题。
03
应用范围
实证研究法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等领域,对 于评估科学技术的实际效果、推动科 技创新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研究法
01
定义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基于已有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
集、整理和分析,以揭示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02 03
特点
文献研究法具有历史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强调对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 和理论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科学技术的内在逻辑 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哲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为科技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科学技术哲学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科技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议,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应 对科技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促进科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认识论的应用
科学认识论在科学研究、教育、决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 家和决策者提供了评估和判断科学知识的标准和工具。
科学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的定义
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科学研究可以通过 观察和实验来揭示这些实体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实在论的流派
科学实在论可以分为强实在论和弱实在论两大流派,其中强实在论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 完全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弱实在论则认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被人的 意识所揭示。
科学的社会学主要分为传统社会学和新社会学两大流派,其中传统社会学强调社会结构对科学知识的决定作用,而新 社会学则强调科学家个人和社会互动对科学知识的塑造作用。
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科学的社会学在科学研究、科技政策制定、科技传播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家、政策制定者 和公众提供了理解和评估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基础。
案例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时空观念的变革
总结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知,提出了相对论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对物理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经典物 理学中的一些未解之谜,还预言了如引力波、黑洞等新现象。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 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伦理道 德问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 问题。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关于机器人权利、隐 私和安全等问题的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引发了关于人类基 因改造和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等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的出 现要求科学技术哲学对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人类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

科学技术哲学讲义1(导论)PPT课件

科学技术哲学讲义1(导论)PPT课件

它探讨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 展、气候变化等议题,以及这 些议题背后的价值观、世界观 和意识形态。
环境科学哲学还涉及到环境正 义、生态伦理、自然权利等议 题,旨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提供哲学支持。
医学技术哲学
医学技术哲学主要研究医学技术的伦理、社会和哲学问题。
它探讨了基因编辑、器官移植、辅助生殖等技术的道德和伦理考量,以及这些技术 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影响。
人工智能哲学
人工智能哲学关注人工智能的认 知、伦理和存在等方面的问题。
它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意识和自我 意识、道德地位和责任、以及人
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等议题。
人工智能哲学还涉及到人工智能 的设计和开发,旨在为人工智能
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哲学指导。
环境科学哲学
环境科学哲学主要研究环境问 题的哲学、伦理和社会方面。
科学知识的演化
科学知识的演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新的科 学发现不断推翻和修正旧的理论,形成更加完整 和精确的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的验证与评价
科学知识的验证与评价是科学知识演化过程中的 重要环节,通过实证和逻辑推理来检验科学知识 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
01
伦理问题的定义
伦理问题是指涉及到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
人工智能道德与伦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了解决人工智能的道德与伦理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这包括制定相 关政策和法规,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 参与度等。
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哲学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哲学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科学技术哲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例如,不同国家和 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科技交流和合作中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

第一堂课 科学技术哲学-人与自然 53页PPT文档

第一堂课 科学技术哲学-人与自然 53页PPT文档

但是在把人民引向战争的大罪犯手里, 它们也是一种可怕的破坏手段。我和同 意诺贝尔的见解的人们一样,认为人类 从新发现得到利益会比害处多。”
——居里夫人
三、生态自然观的原则
1. 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 2.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3. 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寂静的春天》
二、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
1. 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 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和社 会后果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2.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乐观主义和 悲观主义
3. 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正负效应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Marie Curie 1867-1934
“人们可以自问:认识自然的秘密是否于 人类有益?人类是已经成熟到能够从这 种认识得到益处呢,还是这种认识仍会 对人类有害?诺贝尔的发现倒是有代表 性:那些烈性炸药使人们能做出惊人的 工作;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Global warming
“An Inconvenient Truth”
2019
Greenland 2019
2019
2009年美国关于 设定碳排放限制的调查
资料来源: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 the Press, conducted March 9-12 among 1,308 adult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 -人口激增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失调 -全球暖化
(亿吨)
美国 俄中罗国斯
印度 日本 加德拿国大 英国 墨意韩西大国哥利 伊朗 法国 澳西乌大南班克利非牙兰亚 苏丹阿波拉兰伯 巴西
60 50 40 30 20 10 0

中科大科学技术哲学

中科大科学技术哲学

中科大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原理、方法以及其与社会、人类文明等方面关系的学科。

中科大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视的。

中科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的发展规律、科学理论的形成、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的应用等,以探索科学知识的生成和验证过程。

2. 技术伦理学:考察技术发展对社会、环境和人类价值的影响,研究技术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等,从而引导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3. 科学与社会:研究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科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并深入思考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

4. 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科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促进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
展的协调。

中科大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开设了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教师队伍,致力于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的科技创新人才。

同时,中科大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项目,推动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和应用。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大纲(研究生)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大纲(研究生)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大纲(研究生)▪绪论▪两个名称的并存▪研究对象▪学科性质▪意义和价值▪学习、研究方法▪两个名称的并存▪“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Dialektik der Natur)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127)2.自然研究和辩证法(6)3.自然辩证法(6)4.数学和自然科学。

不同的东西(42)▪“科学技术哲学”源于西方的科学哲学。

▪研究对象▪自然界和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自然哲学:包罗各门自然科学在内的、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哲学,也称“科学之科学”。

▪“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像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

”(恩格斯)▪“不用说,旧的自然哲学——无论它里面包含多少真正好的东西,包藏多少有用的胚胎——是不能满足我们的。

”(恩格斯)▪“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意志唯心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惟一的人。

”(恩格斯)▪恩格斯想把旧的自然哲学改造为新的自然观。

▪“在我来说,事情不能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中,而是在于在自然界中找出它们,从自然界里阐发它们。

”(恩格斯)▪哲学自然观通过自然科学来研究自然界,哲学家通过对关于自然界具体规律的知识研究,概括出自然界最一般的规律。

▪于光远等编译、1984年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把全部文稿分为以下8个部分:1、总计划草案。

2、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

3、自然科学和哲学。

4、自然界的辩证法。

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5、认识自然的辩证法。

论认识和辩证逻辑。

6、物质的运动形式。

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7、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

8、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表明对自然科学的探讨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西方哲学关于人的哲学研究重点的转变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主要研究自然科学的本质、科学理论的结构和科学发展的模式。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对技术的影响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科学知识为技 术创新提供了基础。
技术对科学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为科学提供了更先进的实验工具和 数据处理方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协同发展
科学和技术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
科学伦理学
1
科学伦理学的定义
科学伦理学研究科学实践中的伦理问
科学伦理学的分类
2
题,包括诚信、科研道德、动物实验 伦理等。
科学伦理学可分为个体伦理学、组织
伦理学和社会伦理学,涵盖了不同层
面的伦理问题。
3
科学伦理学的实践
科学伦理学不仅是理论研究,也是科 学研究中必须遵守的伦理规范和道德 准则的实践。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 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对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学技术哲学》PPT课 件
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义及其作用
科学技术哲学
传统哲学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区别
了解传统哲学的定义以及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区别,探索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与现状。
科学方法论
深入了解科学方法的发展历程,从经验主义和演绎法、归纳法和证伪法到科学理论的选择与 修正。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探讨科学与技术的定义,以及科学对技术和技术对科学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的协同发展。
归纳法和证 伪法
归纳法通过观察到 的现象进行总结和 归纳,证伪法通过 对假设进行实验和 观察来测试其正确 性。
科学理论的 选择与修正
科学方法不仅包括 发现和建立理论, 还包括选择和修正 理论以适应新的观 察和实验证据。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定义
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 是利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的实践。

科学技术哲学教程

科学技术哲学教程

科学技术哲学教程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教程自古以来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传统文化和西方哲
学学术发展技术的结晶。

是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具有成熟哲学思想的对学者来说,中国科学技术哲学是他们思维的重点,反思人类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若想深入学习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必须从其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性的起源开始;而在认识其理论基础的过程中,重点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从实践出发:中国科学技术哲学教程所体现的是实际出发点,例如根据马
克思主义,科学和技术分析应从实践解析其功能,就是指在认可基本实践原则的前提下,聚焦重点理想,研究实践叙述,不断检验实践规律和可行性,以促进科学和技术发展。

二、以学科为主体:学科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因为
学科的研究内容是科学的实践观念、以及科学技术哲学的范畴及其具体解析。

因此,它将成为科学研究的核心,塑造科学的理论路径,涉及学术界的科学分析和科学解释。

三、实践引导:中国科学技术哲学教程对科学技术理论的研究要求,是以实践
为导向,因为它认为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只有在理论认知叙述和理论认定实践三者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哲学时,要注重科学技术理论的实践引导作用,努力使之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导向力量。

得益于中国科学技术哲学教程,高校及高等教育领域得以逐步完善,建立了一
套科学的、客观的和谐环境,成就了更加完善的科学思维体系,鼓励学生在此环境下不断思考和反思,锻炼自身思维能力,以及明辨是非原则和真理认知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养程度,同时有效实现了研究的效益最大化,使高校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受到普遍认可。

科学技术哲学(最终版)

科学技术哲学(最终版)

科学技术哲学引论:1.科学技术哲学分为自然观、科技方法论、科技观第一章1.科学的整体化、技术综合化、科技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主要趋势。

现代科学的主要发展趋势:(1)一方面物质科学继续揭示更深远、更广阔的层次以及各种极限状态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另一方面系统科学和生命科学正逐步阐释与人类有更亲密关系的各类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律。

后者重要性正在超过前者,系统科学和生命科学将是21世纪的带头科学;(2)当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综合,综合表现为多层次、多维度的学科交叉与渗透,更表现为横断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群不断涌现。

现代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1)以基础自然科学新成果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的带头技术;(2)各门类技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围绕一个大问题的解决或一个大目标的实现,形成庞大的综合性技术群;(3)综合各门类应用技术的复杂大系统的研制开发,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4)管理技术、决策技术、经济运行宏观调控技术、大众传媒技术、广告技术等,都超越了经验方法加随机应变的前技术阶段,初步实现了理论指导下的优化和程序化操作,即实现了初步的技术化;(5)大多数技术创新出现于新产品的研制过程。

2.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从不同角度可以展开为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批判精神等诸方面,成为宝贵的指导实践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财富。

第二章1.天然自然:原始素材、天然存在(西北干旱、南方湿润)人化自然:自然被人工影响后的(全球变暖)人工自然:人造自然(建筑、船只、人造飞机)2.自然观的演变:古代自然观——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孔子、周易、百家争鸣)(神话形态、巫术形态、理性形态)中世纪自然观——神学自然观:(神学、宗教)近代自然观——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牛顿、哥白尼、伽利略)现代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形态,在进行中(爱因斯坦)第四章1.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
约公元5—15世纪千年间,欧洲中世纪,阿拉 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保留了许多古希 腊科学;中国成为东方科学文化的最杰出代 表。 欧洲,基督教统治,神学意识渗透到社会每 一个角落,不仅人们的自然观意识是神学迷 信的,甚至自然科学也成为神学的俾女。中 世纪,一切研究都带上了强烈的宗教色彩。 如有怀疑,便会被告密,带上异端的罪名, 就可能被宗教异端裁判所判处极刑。
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的特点 实用主义 整体直观的把握 李约瑟问题: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直遥遥领先世界, 为什么到了近代却落后了?” 或者说:“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 生?”

儒家思想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负 面作用
儒教观点中最有害的一条是,宇宙、天地、 社会、世道是停滞不变的。 儒教的第二次错误的认识是倒退论,或曰 今不如昔论。 轻视和贬低工商是儒家思想的又一糟粕。 儒家思想还反对竞争,在儒家经典中很少 提倡竞争,阐述优胜劣败的道理

(三)近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背景:
14、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纺织业、金 属冶炼和机械加工等,工场手工业。商品经济、 开拓市场的需要远航探险和地理发现天文 知识和地理知识、数学和力学的发展;伴随着 文艺复兴(厌恶神性、张扬人性)和宗教改革 运动,在科学领域中产生了以天文学开始的科 学革命。
生理赫尔姆霍兹、英律师格罗夫、丹麦 科学家柯尔丁等,不同研究,独立发现。 –揭示了热、机械、电、化学等各种运动 形式的统一性,物理科学的第二次大综合, 摧毁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彼此割裂的形 而上学观点,消除了人们对于“世外造物 主的最后记忆”。(物质运动处于普遍 联系中)
化学:原子分子论,周期律,合成有机物

整体上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直观考察,勾勒了自 然界发展变化的总体画面,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 和统一性,初步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矛盾运动是世界万物发展变 化的内在原因。
局限: –质朴性:把自然界统一为具体事物; –思辨性:圆圈式的简单循环; –猜测性:有启发性,但幼稚、神秘色彩。 所以,称为“朴素的辩证自然观”(与当时的科学 水平相适应)

2.19世纪科学技术与辩证 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科学发展:

天文学方面:太阳的起源和演化 –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 星云假说,(后来拉普拉斯也独立提出类 似假说,并运用数学的证明,使之得到较 广泛承认,被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 说)。 – “天”在演化中,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 了第一个缺口。

德谟克利特
雅典时期(古希腊哲学最高峰)

苏格拉底: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Knowledge is virtue;自知自己无知是最聪明 的;
柏拉图
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念”,世界万物都是 理念的摹本。

亚里士多德
地上物体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组成。
科学技术哲学
绪论
一、两个名称的并存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 1.“自然辩证法”一词的来源
最初由恩格斯提出,作为其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的归 类标题。 1925年,前苏联出版恩格斯的有关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的 手稿时把它命名为“自然辩证法” 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自然辩证法”被定为我国理工农 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2.“科学技术哲学”一词的来源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改研究生学科目录时把“自 然辩证法改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

苏格拉底对美德的关注为
哲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因 为在此之前,哲学一直充 斥着对于物质世界的解释。 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美 德是一种技能 ,如同做木 工、做鞋匠一样,传播美 德是一项专门的事业。为 了成为美德的专家,就要 一心一意地关心美德的价 值。苏格拉底认为,雅典 的统治者不懂得美德,他 争论说,由于不懂得美德, 苏格拉底(469——399B.C.) 才导致了邪恶。
地质学方面:赖尔的地质渐变论
–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地质学原理》
( 1883 ),提出“渐变论”—— 力图从自然的原因来解释自然,驳 斥了“灾变论”和“神创说”。 – “地”在演化之中,也是打破形而 上学自然观的重要科学根据。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电磁理论
–上中叶,德医迈尔、英业余焦尔、德物理
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1991年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对全球荒漠化状况的评估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36亿公顷, 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已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约9亿人),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600万 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320万公顷是牧场,250万公顷是旱地, 12.5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2100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 物。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 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 水资源危机
欧几里德的几何学: 《几何原本》,创立了极为系统和严 格的欧式几何体系。
阿基米德的力学

浮力定律:公理化方法推出的结论 杠杆 原理:公理化方法推出来的结论 阿基米 德的力学的特点:数学与经验的结合

阿里斯塔克的天文学太阳中心说:月亮 不发光,地球绕太阳转,月亮绕地球转 太阳比地球大(6-7倍),地球比月亮大,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比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大(19-21倍) 特点:阿里斯塔克的结 论已不是希腊式的哲学猜测,而是亚历 山大里亚式的观察与几何学相结合的产 物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五行说 阴阳说 八卦说 老子学说
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



在人类历史上,希腊 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理性自然观。 哲学和科学诞生的三 个条件 惊异 闲暇 自由
爱奥尼亚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
泰勒斯(约前624~547) —— 万物的始基是“水” 毕达格拉斯(约前570~490)—— 我们的世界“一切”都是有数构成的。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480)—— 火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361)—— 世界的本原:原子和虚空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 点

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 质和运动是不可分隔的,整个宇宙就是 一个永恒运动和发展的物质世界。宇宙 和各个层次的演化均是有规律的。
二、现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的 新发展
相对论→宏(宇)观世界、高速运动 粒子物理学 现代宇宙学 生物学(生命科学) 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自组织理论
–40年代系统工程,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60-70年代,耗散结构论,超循环论,协同论 –80年代,混沌理论,分形学,自组织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 展——系统自然观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系统是什么? 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 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一个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自成系统、互成系 统。 系统的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 层次结构:生命世界、非生命世界 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太阳和地球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 人类的产生
牛顿的综合
牛顿(I· Newton,1642—1727年),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1686,4,28),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 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 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行而上学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柏拉图
“统治者必须成为 哲学家,或者哲学 家必须成为统治者, 这样才能最好地进 行才能分配,以便 实现社会利益的最 大化。”
(427——347B.C.)

古希腊三位最伟大 的哲学家中,他是 最具有体系性的。 他代表了古希腊哲 学的顶峰并长久地 影响着后世。
384 ——322 B.C.
亚历山大时期(公元前3世纪— —前2世纪学说:30年代末,施莱登、施旺,揭开
了有机体产生、成长及其构造的秘密。 (生命界动植物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 –进化论:1859,达尔文《物种起源》,说明 了物种之间的联系,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 的适应性和进化作了正确的解说,摧毁了 各种唯心主义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 变论。“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为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提供了自然史的 基础”。(生命在演化中)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 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
展——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海洋资源破坏和污 土地荒漠化 森林破坏 淡水资源问题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酸雨现象 生物多样性减少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人口问题
水资源危机
世界上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根据国际经验,每人每年 1000立方米可重复使用的淡水资源是一个基本指标,低于这个指标的国家 可能会遭受阻碍发展和损害健康的长期性水荒。然而,目前世界上约有20 个国家已低于这一指标,主要位于西亚和非洲,总人口数已过亿。另一方 面,由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固体废物渗漏、大气污染物等引 起的水体污染,使全球可供淡水的资源量大大减少了。世界银行的报告估 计,由于水污染和缺少供水设施,全世界有10亿多人口无法得到安全的饮 用水。
机械的自然图景。 机械的决定论

行而上学自然观的意义和局限:
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各种自 然现象的,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在自然科学 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都起过积极的作用。 力学难解释:运动如何发生?天体怎样运动起来? 不同物质形态如何转化? 不得不把造物主请回来,把神从前面赶出去,最终又 把神从后门请进来。 随着科学进步,形而上学自然观陈腐了,将要被辩 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