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1)》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新课讲授
典例分析
例 如图,已知△ABC,△BDE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E=CD.
分析:要证AE=CD,可通过证AE,CD所在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来实现,即证△ABE≌△CBD,条件可从 等边三角形中去寻找.
新课讲授
证明:∵△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B=BC,BE=BD,∠ABC=∠DBE=60°. AB=CB, 在△ABE与△CBD中, ABE=CBD, BE=BD, ∴△ABE≌△CBD(SAS). ∴AE=CD.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 等腰三角形
课时2 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重点、难点)
新课导入
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论: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
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 重合.
新课讲授
典例分析
例 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分析:先根据命题分析出题设和结论,画出图形,写 出已知和求证,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 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证明.
新课讲授
解:如图,在△ABC中,AB=AC,CE和BD分别是AB 和AC上的中线, 求证:CE=BD.
证明:∵AB=AC,CE和BD分别是AB 和AC上的中线,
新课讲授
知识点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2.想一想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 形的内角有什么特征呢?
新课讲授
定理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 都等于60°.
新课讲授
典例分析
例 已知:如图, 在△ABC中,AB= AC=BC. 求证:∠A= ∠ B = ∠ C = 60°. ∵AB = AC, ∴∠ B = ∠ C (等边对等角). 又∵AC = BC, ∴∠A= ∠ B (等边对等角). ∴∠A= ∠ B = ∠ C. 在△ABC中,∠A+∠ B+∠ C = 180°. ∴∠A= ∠ B = ∠ C = 60°.

1.1 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1.1 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D
B
E
C
五、当堂达标检测
5.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BD是AC边上的中线,BD=BE,求∠EDA的度数.
解:
∵ △ABC是等边三角形,
B
∴∠CBA=60°.
∵BD是AC边上的中线,
∴∠BDA=90°, ∠DBA=30°.
C
∵ BD=BE,
∴ ∠BDE=(180 °-∠DBA) ÷2 = (180°-30°)÷2=75°.
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线相等.
你能证明你
的猜想吗?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一:等腰三角形的重要线段的性质
猜想证明
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A
已知:如图, 在△ABC中, AB=AC, BD和CE是
△ABC的角平分线.
D
E
求证:BD=CE.
B
1 2
C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D
C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4)如果AD= AC,AE= AB,那么BD=CE吗?


A
为什么?
E
解:(4)BD=CE.


证明:∵AB=AC,AD= AC,AE= AB,


∴AD=AE.
在△ABD和△ACE中
∵AD=AE,∠A=∠A,AB=AC,
∴△ABD≌△ACE(SAS).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6.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M,
N分别在AB,AC边上,AM=2MB,AN=2NC.求证:DM=DN.

证明: ∵AM=2MB,∴AM= AB.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优质公开课课件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优质公开课课件

等腰三角形 知 识 回 顾
【定义】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 等边对等角. 【性质定理的推论 】
A
顶角


底角 底角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 B 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
(简称:“三线合 一”) 【判定定理】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简称: 等角对等边.
试一试
求证: 如果a1,a2,a3,a4,a5都是正数,且a1+a2+a3+a4+a5=1, 那么,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
(用反证法来证)
证明:
假设这五个数中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 即都得小于1/5,
那么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就小于1.
这与已知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1相矛盾. 因此,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
隋堂练习P9 习题1
3、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 AD∥BC且∠1=∠2. 求证:AB=AC.
A 1 2 D E
B
C
隋堂练习P9 习题3
4.用尺规做等腰三角形
5.如图,在△ABC中,AD⊥BC于D,AB+BD=CD, 求证:∠B=2∠C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几种?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 定的区别和联系. (4)举例谈谈用反证法说理的基本思路
反证法证题范例
求证: 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用反证法来证) 已知:△ABC 求证: ∠A、 ∠ 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证明: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共28张ppt)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共28张ppt)
导引:给出的条件中,若底角、顶角已确定,可直接运用三 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性质 求解;若给出的条件中底角、顶角不确定,则要分两 种情况求解.
解:(1)∵AB=AC,∴∠B=∠C. ∵∠A+∠B+∠C=180°, ∴50°+2∠B=180°,解得∠B=65°.
例题精析
(2)由题意可知,70°的角可以为顶角或底角,当底角 为70°时,顶角为180°-70°×2=40°.因此顶角 为40°或70°.
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 互相重合. 2.思想方法:转化思想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 证明角相等、边相等的重要方法.
课堂精练
7. 【中考·台州】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 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C ) 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
课堂精练
8. 【中考·苏州】如图,在△ABC中,AB=AC,D 为 BC的 中 点 , ∠ BAD = 35° , 则 ∠ C 的 度 数 为 () A.35° B.45° C.55° D.60°
易错点拨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这个等腰三
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为( D )
A.40°
B.55°
C.70°
D.55°或70°
易错点:求等腰三角形的角时易出现漏解的错误
易错点拨
本题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分顶角为70°和 底角为70°两种情况,解题时易丢掉一种情况 而漏解.
课堂小结
1.知识方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论: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
EF⊥AB,垂足为F.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1)》优质课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1)》优质课课件

∵∠1+∠2=180˚ , ∴ a∥b.
b
c
1
2
c
1 2
c
1 2
公理、定理及由它们直接推出来的结论(推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几何的I 三m 种N 语言a 、o g 平行e 线的性质
【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b, ∴ ∠1=∠2.
c
a
1
b
2
c
【性质定理 1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Biblioteka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3)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 写出“已知”和“求证”;
(4)分析题意,探索证明思(路由“因”导“果”,执“果”索“因”
(5)依据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
条理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 (6)检查表达过程是否正确,完善.
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几何的I 三m 种N 语言a 、o g 平行e 线的判定
a 【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
b
【判定定理 1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 ∠1=∠2, ∴ a∥b.
b
【判定定理 2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
的 推论: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 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B
D
C
随堂随堂P练4练习习Im 学N 好a 数学o g 的诀e 窍 做题
1、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如图,△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
AC=BC=CD。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1》公开课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1》公开课课件

∵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A
又∵∠A+∠B+∠C=180°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
∠A=50° (已知)
∴∠B=65°
∠C=65°
B
C
小结归纳 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 直于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 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作底边中线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
已知: △ ABC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作底边中线AD. 在△BAD和△CAD中,
B DC
AB=AC ( 已知 ),
BD=CD ( 辅助线作法 ),
AD=AD (公共边) , ∴ △BAD ≌ △CAD (SSS).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①
学习 目标
1.等腰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 。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下载图片
创设情境
等腰三角形
你知道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吗?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如图,△ABC中,AB=AC,那么△ABC就 是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条边AB和AC叫做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例1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
1 等腰三角形的两 个底角相等(等边
且∠B=80° ,则∠C= ___度, ∠A=____度?
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 ∵AB=AC(已知)
平分线,底边上的 ∴∠B=∠C(等边对等角)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谢谢大家
7.如图,在△ABC 中,AB=AC,AD 是角平分线,BE=C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DA 平分∠EDF;②△EBD≌△FCD; ③BD=CD;④AD⊥BC.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点拨】∵AB=AC,AD 平分∠BAC, ∴BD=CD,AD⊥BC.故③④正确.∵AB=AC,∴∠B=∠C. 又∵BD=CD,BE=CF,∴△EBD≌△FCD.故②正确. ∵AB=AC,EB=CF,∴AE=AF. 又∵∠BAD=∠CAD,AD=AD,∴△AED≌△AFD. ∴∠EDA=∠FDA,即 DA 平分∠EDF.故①正确. 【答案】D
4.【2019·衢州】“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 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 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 OA,OB 组成,两根棒 在 O 点相连并可绕 O 转动,C 点固定,OC=CD=DE,点 D, E 可在槽中滑动,若∠BDE=75°,则∠CDE 的度数是( D ) A.60° B.65° C.75° D.80°
(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
解:若∠A 为顶角,则∠B=(180°-80°)÷2=50°; 若∠A 为底角,∠B 为顶角,则∠B=180°-2×80°=20°; 若∠A 为底角,∠B 为底角,则∠B=80°. 故∠B=50°或 20°或 80°.
(2)解(1)后,小敏发现,∠A 的度数不同,得到∠B 的度数的个数 也可能不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设∠A=x°,当∠ B 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索 x 的取值范围.
10.【2019·杭州】如图,在△ABC 中,AC<AB<BC. (1)已知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 BC. 证明:∵点 P 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PA=PB,∴∠PAB=∠B. ∵∠APC=∠PAB+∠B,∴∠APC=2∠B.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一) 》公开课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一) 》公开课课件

∴ ∠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
A
已知:如图, 在△ABC中, AB=AC.
求证:∠B=∠C.
证法二:
BD C
证明:作△ABC顶角∠A的角平分线AD.
在△ABD和△ACD中
∵ AB=AC, ∠BAD=∠CAD, AD=AD
∴∠C=180°-(∠A+∠B),∠F=180°-(∠D+∠E)
∵∠A=∠D,∠B=∠E(已知)
∴∠C=∠F(等量代换)
∵BC=EF(已知)
∴△ABC≌△DEF(ASA)
议一议, 做一做
(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尽可能回忆出来. (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如图,先自己折纸观察探索并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然后再小组交流,互相弥补不足.
AAA来自→→BD
C
BD C
B(C) D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
A
已知:如图, 在△ABC中, AB=AC.
求证:∠B=∠C.
证法一: 证明:取BC的中点D, 连接AD.
BD C
在△ABD和△ACD中
∵ AB=AC, BD=CD, AD=AD
∴ △ABD≌△ACD (SSS)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3月29日星期二2022/3/292022/3/292022/3/2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3月2022/3/292022/3/292022/3/293/2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3/292022/3/29March 2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1节等腰三角形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1节等腰三角形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 你能证明它们吗
回顾与思考
几何的三种语言
B
判断公理: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SSS).
A
C B′
在△ABC与△A′B′C′中
∵ AB=A′B′
A′
BC=B′C′
AC=A′C′
∴△ABC≌△A′B′C′(SSS).
C′
驶向胜利 的彼岸
回顾与思考
几何的三种语言
B
判断公理: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 ●
●●
● C′
∠A=∠A′,∠B=∠B′,∠C=∠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三角形全等
判定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公理: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公理: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1.将下面证明中每一步的理由写在括号内: 已知:如图,AB=CD,AD=CB. 求证:∠A=∠C.
证明:连接BD,
在△BAD和△DCB中,
A
∵ AB=CD(
)
AD=CB(
)B
BD=DB(
)
∴ △BAD≌ △DCB( )
∴ :∠A=∠C (
)
D C
2.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 上,AB=DE,AC=DF,BE=CF.
性质公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你能用上面的公理证明下面的推论吗?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应边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命题的证明
推论: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

202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优质公开课课件 (2)

202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优质公开课课件 (2)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 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作用.
反证法证题范例
求证: 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用反证法来证)
已知:△ABC 求证: ∠A、 ∠ 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证明: 假设△ABC中有两个直角 ,不妨设∠A=∠B=90° , 那么∠A+∠B+∠C=180°+∠C>180°,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相矛盾 ∴假设不成立 ∴△ABC中不能有两个直角
定的区别和联系. (4)举例谈谈用反证法说理的基本思路
一、随堂练习1、2题 习题1.3 第1题
祝你成功! 二、练习册1.1.3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2/52021/2/5Friday, February 05, 2021
这又是一个判定两条线 段相等的依据之一.
随堂练习
1、如图,∠A =36°,∠DBC =36°,∠C =72°,
图中一共有几个等腰三角形?找出其中的一个等 腰三角形给予证明.(黄金三角形)
A
D
B
C
随堂练习
2、已知:AB=DC,BD=CA,BD与CA相交于点E
求证:△AED是等腰三角形.
A
D
E
B
C
论证命题的新思维与新方法
试一试
求证: 如果a1,a2,a3,a4,a5都是正数,且a1+a2+a3+a4+a5=1, 那么,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
(用反证法来证) 证明:
假设这五个数中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 即都得小于1/5, 那么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就小于1. 这与已知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1相矛盾. 因此,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BD、CE是△ABC的中线.
E
求证:BD=CE.
证明:∵AB=AC(已知)
B
又∵BD、CE是△ABC的中线
∴AE=
1 2
AB
AD=
1 2
AC
∴AE=AD
在△ABD和△ACE中,
AE=AD(已证)
∠A=∠A(公共角)
AB=AC(已知)
∴△ABD≌△ACE(SAS).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谢谢
复习旧知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A
顶角


底角
底角
B
C
底边
名 称
图形
性质



A


两腰相等 两底角相等
角 形B
顶角平分线
C 底边中线
底边高线
三线合一
对称性
轴对称图形
活动1 画一画
探究新知
在等腰三角形中,除了我们上节课所学的顶角的平 分线之外,你还能画出两底角的平分线吗?你画的这两 条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E
D
求证:BD=CE.
证明:∵ BD、CE是△ABC的高BCຫໍສະໝຸດ ∴∠AEC=∠ADB=90°
在△ABD和△ACE中,
∠AEC=∠ADB=90°(已证)
∠A=∠A(公共角)
AB=AC(已知)
∴△ABD≌△ACE(AAS).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A
2、已知:如图,在△ABC中, AB=AC,
A.3条 B.6条 C.9条 D.7条
二、填一填
等边三角形ABC的周长等于21cm,各边的长是 7cm ; 各角的度数 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折好的纸打开 不难发现折痕两旁的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B
C
A
由此实验得到启发——折痕就是 我们用于证明时要添加的辅助线。
做一做
你现在能证明“等边对等角”这一结论吗? B C 注意千万不要忘记书写的基本格式—— 写“已知”、“求证”、“证
等腰三角形的 “三线合一”
在上述问题中,折痕AD 是等腰三角形ABC的怎样的线? 线段AD的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线段AD是BC边的中线、
北师大 • 八年级《数学 (下) 》
本节课学些什么?
1、回顾与巩固上学期证明的有关内容;
2、了解作为证明基础ຫໍສະໝຸດ 几条公理的内容, 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3、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重点: 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 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难点:
∵ a∥b, ∴ ∠1+∠2=180˚ .
a
b
2
1
公理、定理及由它们直接推出来的结论(推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有关三角形全等的一些结论
【公理】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公理】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公理】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SSS) (SAS) (ASA)
C
想一想
A
∠BAC的平分线、
边BC上的高。 “等边对等角”定理 的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 推论: 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B
D
A
C
B
D
C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P4
学好数学的诀窍
做题
1、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如图,△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 AC=BC=CD。 A (1) 求证: △ABD是等腰三角形; (2) 求∠BAD的度数. B D
顶角 A

腰 底角
验证方法 用折纸重叠法.
A B 底角 底边
C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 等边对等角.
B
C
以底边的中线为折痕
“等边对等角”——由实验到论证
议一议
(1) 你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2) 你能动手来证明这些结论吗吗? (3) 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 来证明“等边对等角”这一结论吗 ?
a
b
2
1
公理、定理及由它们直接推出来的结论(推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几何的三种语言、平行线的性质
【公理】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b, ∴ ∠1=∠2. 【性质定理 1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a∥b, ∴ ∠1=∠2.
a
b a b
2
1
c
c
1
2
c
【性质定理 2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分析题意,探索证明思路 (由“因”导“果”,执“果”索“因” (5)依据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 条理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 (6)检查表达过程是否正确,完善.
驶向胜利的彼岸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验证与证明
议一议
(1) 你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2) 你能动手来证明这些结论吗吗?
【推论】 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AAS) 【公理】 全等三角形的确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运用上述公理和已经证明的定理及其推论, 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其它的结论。
学好几何的标志是会“证明”
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3)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 写出“已知”和“求证”;
能够用综合法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几何的三种语言、平行线的判定
【公理】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 【判定定理 1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
a
b a b
2
1
c
c
1
2
c
【判定定理 2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180˚ , ∴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