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优质ppt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优质ppt
代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三角形、 四边形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相互联系,需要学生系统掌握。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大量的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
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是数学中的重 要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函数和几何 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

方程式复习
总结词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并能 够将其转化为一般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 、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 方程并求解。
理解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除以多项 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方法,能够 进行整式的除法运算。
分式复习
01
02
03
04
总结词
掌握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四则 运算
分式的约分
了解分式约分的概念和方法, 能够将分式化简为最简形式。
分式的通分
理解分式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能够将分式进行通分。
分式的四则运算
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 算,能够进行分式的四则运算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大量的题目来巩固 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 力。
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包括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直角三角 形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相互联系, 需要学生系统掌握。
代数与函数的综合应用
代数与函数的综合应用是数学中的重要 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代有广泛的应用 ,如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等。
二次函数复习
二次函数定义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课件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课件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 符号语言: 在Rt△ABC中 a2+b2=c2 A C (4) 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 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四个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①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和; ②三个角之比为3:4:5; ③三边长分别为7、24、25 ④三边之比为5:12:13 其中直角三角形有( C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 个
P M
B
60
E 60
D
N
80 100
30° 100
160
A
Q
有一棵树(如图中的CD)的10m高处B有两只猴子 ,其中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m处的池塘A 处,另一只猴子爬到树顶D后直接跃向池塘的A处 ,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 多高。 D x 解:设BD=xm 30-x B 由题意可知, BC+CA=BD+DA 10
a2+b2=c2 c a C
面积 两种计算面积的方法。 A
b
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1) 有一个内角为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两个内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满足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符号语言:∵a2+b2=c2
2 2 2
a
C
b
2ab (a b) (a b ) 225 81 144
1 1 S ABC ab 144 36 2 4
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 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 A ) A.24cm2 B.36cm2 C.48cm2 D.60cm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期末总复习典型题
CONTEN
目T录
第一章 勾股定理 第二章 实数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第四章 一次函数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六章 数据分析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第一章 勾股定理
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
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 a、b,斜边为 c,那么a2+b2=c2
各种表达形式:在 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
找出格点C,使△ABC是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的直角三角形,这样
的点有____6____个.
图1-8 图1-9
[解析] 如图1-9,当∠A为直角时,满足面积为1的点是A1、 A2;当∠B为直角时,满足面积为1的点是B1、B2;当∠C为直角 时,满足面积为1的点是C、C1,所以满足条件的点共有6个.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 a=34,b=54,c=1,这个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吗?
6.B、C 是河岸边两点,A 为对岸岸上一点,测得∠ABC=45°, ∠ACB=45°,BC=50 m,则河宽 AD 为( )
B
A.25 2 m B.25 m
50 C. 3 3 m
D.25 3 m
图 1-10
7.如图1-11,已知△ABC中,∠C=90°,BA=15,AC=12,
以直角边BC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8_81_π____.
图1-19
15.一个棱长为6的木箱(如图1-20),一只苍蝇位于左面的壁 上,且到该面上两侧棱距离相等的A处.一只蜘蛛位于右面壁上 ,且到该面与上、下底面两交线的距离相等的B处.已知A到下 底面的距离AA′=4,B到一个侧面的距离BB′=4,则蜘蛛沿这 个立方体木箱的内壁爬向苍蝇的最短路程为多少?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共570张PPT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共570张PPT

二、新课讲解
二、新课讲解
例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
∠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
寸如图2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图1
图2
解:∵在Rt△ABD中,AB2+AD2=9+16=25=BD2, ∴△ABD是直角三角形,∠A是直角. ∵在△BCD中,BD2+BC2=25+144=169=CD2, ∴△BCD是直角三角形,∠DBC是直角. 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一、新课引入
观察右边两图并填写下表(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单位1)
A 的面积 B 的面积 C 的面积
左图
9
9
右图
4
4
怎样计算正
方形C 的面积
呢?
一、新课引入
分析表中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A的面积 B的面积 C的面积
9
9
18
4
4
8
SA SB SC
16
9
25
1
9
10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 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 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9,12,15
12,16,20
30,40,50
5,12,13
10,24,26
15,36,39
20,48,52
50,120,130
8,15,17 7,24,25
16,30,34 14,48,50
24,45,51 21,72,75
32,60,68 28,96,100
80,150,170 70,240,250
四、强化训练 5、已知:△ABC,AB=AC=17, BC=16,则高AD=15,S△ABC=120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套ppt课件及复习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套ppt课件及复习

自学指导
• 1.动手画画、动手算算、动脑想想 • 在纸上任意作出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测量它们的三边长,且动笔算一下,三 条边长的平方有什么样的关系,你能猜想一下吗? • 2.借图说明 • (1)观察课本第三页图1—2,思考在两个直角三角形ABC中,三边的平方分别 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它们满足上面的结论吗? • (2)在图1—3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是否仍满足这样的关系?若能,试说明 你是如何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 3.想想办法 •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和12个单位长度,上面所猜想 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AB 12 (3 3) AB 15
2 2 2
A 12

3
O
B
侧面展开图
A’
12

B
你学会了吗? A A
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 面的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于 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 (1)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 吗? (2)李叔叔量得AD长是30厘米, AB长是40厘米,BD长是50厘米, AD边垂直于AB边吗?为什么?
点A处有一只蚂蚁,现要向顶点B处爬行,已知蚂 蚁爬行的速度是1厘米/秒,且速度保持不变,问 蚂蚁能否在20秒内从A爬到B? B
五、布置作业
1.习题1.1. 2.阅读《读一读》——勾股世界. 3.观察下图,探究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 a 2 b 2 c 2?
a
c b
a c
b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1、回顾旧知: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勾股定理的内容是: 2、探索新知认真阅读教材P17-18页内容,并动手实践,归 纳总结已知下列每组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a、b、c,用尺规 作出三角形(图作在背面) (1)3cm、4 cm、5 cm (2)6 cm 、8 cm 、10 cm (3)5 cm 、12 cm 、13 cm 3、用量角器量出最大角的度数,它们是直角三角形吗? 分析三边长有何关系: 从而得出结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ppt课件
即:
斜边:10
另一直角边:5 3
精选ppt课件
5
直角三角形的判别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a 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精选ppt课件
6
任意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b ac (直)
a2+b2=c2
c b
(钝a)
a2+b2<c2
精选ppt课件
3-4 得
y=2
将y=2代入 1,得 2x+3 x2=12 x=3

除法: a 3b
=
3a b
a 4 3

b =2 ba 23 精选ppt课件
(a为实数,b≠0)
20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判断
1. 两个有理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结果 一定还是有理数吗?(是)
2. 两个无理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结果 一定还是无理数吗? (相加、相减时,结果一
定是无理数;相乘、相除时,结果不一定是无理 数。)
-3 -4
-5 -6
精选ppt课件
正比例函数y=kx的图 象是经过原点(0,0)的
一条直线.
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k>0时,y的值随x值
的增大而增大,叫增函
数;
当k<0时,y的值随x值
的增大而减小,叫减函
数.
30
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 y=4x-1
(2) y=4x+4
X
法.
分析:何时可用加 减法来解?
懂啦,当有一个相同未知
数的系数相同或相反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初二数学全册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初二数学全册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图所示的图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2
A.c2=a2+b2
B.c2=a2+2ab
+b2
3
C.c2=a2-2ab+b2
D.c2=(a+b)2
2021/1/28
知2-导
知识点 2 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2 我方侦察员小王在距离东西向公路400m处侦察,发现一 辆敌方汽车在公路上疾驰.他赶紧拿出红外测距仪,测得 汽车与他相距400m,10s后,汽车与他相距500m,你能 帮小王计算敌方汽车的速度吗?
相等;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且最长边所对 的是直角;若不相等,则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 角形.
2021/1/28
知1-讲
例1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所示,按规定这个零 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 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图2所示,这个零件符 合要求吗?
2021/1/28
图1
图2
知1-讲
解:在△ABD中,AB2+AD2=9+16=25=BD2, 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A是直角. 在△BCD中,BD2+BC2=25+144=169=CD2, 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DBC是直角. 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 验证与应用
2021/1/28
1 课堂讲解 勾股定理的验证 2 课时流程 勾股定理的应用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2021/1/28
作业 提升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测量和数格子的方法发现了 勾股定理.在下图中,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 长向外作正方形,你能利用这个图说明勾股定理的正 确性吗?你是如何做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课件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一次函数复习课件ppt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一次函数复习课件ppt

(D)
• 2、一次函数y=ax+b与y=ax+c(a>0)在同一坐标系中
的图象可能是( A )
y
y
y
y
o
x
A
o
x
B
o
x
C
o
x
D
3.直线y1=kx与直线y2=kx-k在同一坐 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C )
(A)
k>0 k>0 -k>0
(B)
k<0 k<0 -k<0
(C)
k<0 k<0 -k>0
(D)
(1)服药后 ______时,血液 中含药量最高, 达到每毫升 _______毫克, 接着逐步衰弱。
y/毫克
6
3O25Fra bibliotekx/时
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实
际验药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
服用,那么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毫
克)随时间x(时)的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当成年人按规定剂量服药后。
y/毫克
(2)服药5 6
时,血液中
含药量为每 3 毫升____毫
克。
O
2
5
x/时
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实际验药
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每
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毫克)随时间x(时)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成年人按规定剂量
服药后。
y/毫克
(3)当x≤2 6 时y与x之间的
函数关系式是 3 _____。
O
2
5
x/时
当k1 ≠ k2,两直线相交; 当k1 ≠ k2,b1=b2时,两直线相交于y轴上 同一点; 当k1=k2,b1≠b2时,两直线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 李老师让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3所示,有 一个长方体盒子,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2 cm,高为3 cm,在长
方体盒子下底面的A点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的F点处
的食物,则怎样爬行路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
过了一会,李老师问同学们答案,甲生说:先由A点到B点, 再走对角线BF;乙生说:我认为应由A先走对角线AC,再走C到F 点;丙生说:将长方形ABCD与长方形BEFC展开成长方形AEFD, 利用勾股定理求AF的长;丁生说:将长方形ABCD与正方形CFGD 展开成长方形ABFG,利用勾股定理求AF的长.你认为哪位同学
解:(1)当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3 和 4 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 32+42=25; (2)当斜边为 4,一直角边为 3 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 42-32=7.
易错警示 应用勾股定理计算时,易出现下列两种错误: (1)忽视勾股定理成立的条件,在非直角三角形中使用 a2+ b2=c2; (2)当题目给出两条边长而没有给出图形时,可能考虑不周 而漏解.
考点三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例3 如图1-2,在公路AB旁有一座山,现有一C处需要爆破 ,已知点C与公路上的停靠站A的距离为300 m,与公路上另一停 靠站B的距离为400 m,且CA⊥CB,为了安全起见,爆破点C周围 半径250 m范围内不得进入.在进行爆破时,公路AB段是否因有
危险而需要暂时封锁?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演示文稿
C实数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第四章 一次函数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六章 数据分析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第一章 勾股定理
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
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 a、b,斜边为 c,那么a2+b2=c2
则BF=BC+CF=3+2=5(cm),AB=2 cm,连接AF,在 Rt△ABF中,AF2=BF2+AB2=52+22=29≈5.392,
∴AF=5.39 cm.连接AC, ∵AF<AC+CF,
∴丁的方法比乙的好. 比较丙生与丁生的计算结果,知丙生的说法正确.
图1-4
图1-5
方法技巧
最短路径问题是勾股定理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一般做法 是把长方体(或其他几何体)侧面展开,将立体图形问题转化为 平面图形问题,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勾股定理求解.
考点四 验证勾股定理 例5 一个直立的火柴盒在桌面上倒下,启迪人们发现了勾
在 Rt△ECF 中,有 EF2=a22+a42=156a2. 在 Rt△FDA 中,有 AF2=a22+a2=54a2.
在 Rt△ABE 中,有 BE=a-14a=34a,
∵AE2=a2+34a2=1265a2,
∴AF2+EF2=AE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FE=90°,
∴AF⊥EF.
易错警示 根据 a2+b2=c2,判别直角三角形时,容易出现计算一条 短边及最长边的平方和,导致错误.
的说法正确?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29≈5.392)
图1-3
第[解一析章] |过要关使测蚂试蚁爬行的路程最短,可直接连接AF,再求出AF ,但AF在盒子里面,不符合题目要求.甲生和乙生的方案类似
,只是顺序不同,丙生和丁生的方法类似,只是长方形的长、 宽不同,若在丙、丁的长方形中分别画出甲、乙的路线,则发 现丙生和丁生的办法都符合要求,但究竟哪个路程最短,就需 要计算了.
解:按丙生的办法:将长方形ABCD与长方形BEFC展开成长方 形AEFD,如图1-4所示:
则AE=AB+BE=4(cm),EF=3 cm,连接AF,在Rt△AEF中, AF2=AE2+EF2=42+32=25,∴AF=5(cm).连接BF,
∵AF<AB+BF,
∴丙的方法比甲的好.
第一按章丁生|过的关办测法试,将长方形ABCD与正方形CFGD展开成长方形 ABFG,如图1-5所示:
由三角形的面积可知:12AB·CD=12BC·AC,所以 500CD= 400×300,所以 CD=240 m.
因为 240<250,即点 C 到 AB 的距离小于 250 m,所以有危险, 公路 AB 段需要暂时封锁.
方法技巧
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的应用十分广泛 ,如通过作高可以将非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直角 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通过建模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 为数学问题来解决等.
图1-2
[解析] 要判断公路 AB 段是否需要封锁,则需要比较点 C 到 AB 的距离与 250 m 的大小关系,可以借助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 积计算点 C 到 AB 的距离.
解:作 CD⊥AB 于 D,因为 BC=400 m,AC=300 m,∠ACB =90°,根据勾股定理,得 AC2+BC2=AB2,即 3002+4002=AB2, 所以 AB=500 m.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 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
满足 a2+b2=c2 的三个 正整数 ,称为勾股数.
考点攻略
考点一 应用勾股定理计算 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求第三边长的平方.
[解析] 因习惯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说法,即意味着两直角 边为3和4时,斜边长为5.但这一理解的前提是3,4为直角边. 而本题中并未加以任何说明,因而所求的第三边可能为斜边 ,也可能为直角边.
各种表达形式:在 Rt△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
别为 a、b、c,则 c2= a2+b2 ,a2= c2-b2 ,b2= c2-a2 .
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 另两边的关系;(3)用于证明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考点二 直角三角形的判别
例 2 如图 1-1,在正方形 ABCD 中,F 为 DC 的中点,E 为 BC 上一点,且 EC=14BC,请说明:AF⊥EF.
图 1-1
[解析] 要说明 AF⊥EF,可说明△AEF 是直角三角形,只要根 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明 AF2+EF2=AE2 就可以了.
解:连接 AE,设正方形边长为 a,则 DF=FC=a2,EC=a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