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
食源性疾病培训资料
食源性疾病培训资料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品摄入引起的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和有毒物质等引起。
这些病原体可以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存在,因此食源性疾病的防控非常重要。
二、常见的食源性疾病1.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沙塲菌等。
常见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有腹泻、食物中毒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2.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病毒性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肠道病毒、诺沃病毒等。
常见的病毒性食源性疾病有肠道病毒感染、诺如病毒相关食物中毒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
3. 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寄生虫性病原体主要包括蛔虫、钩虫、包虫等。
常见的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有蛔虫病、包虫病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4. 真菌性食源性疾病真菌性病原体主要包括霉菌、曲霉等。
常见的真菌性食源性疾病有霉菌中毒、麦角中毒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
5. 有毒物质食源性疾病有毒物质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常见的有毒物质食源性疾病有农药中毒、重金属中毒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
三、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措施1.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的监督检查。
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许可认证,定期检查和抽检食品安全。
2. 提高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前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食物,使用餐具。
3. 食品加工和储存注意事项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温度控制,避免食品在高温环境下存放过久。
熟食和生食要分开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4. 细心选择食品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检查食品是否完好无损。
尽量选择新鲜、没有异味的食品。
避免购买过期或者变质的食品。
5. 充分烹饪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确保烹调温度和时间足够高。
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
《食源性疾病诊断技术规范研讨会》会议材料现有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和规范一、传染性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强制国标)1.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4-1995】2.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1-1995)3.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2-1995)4.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0-1997)5.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1-1997)6.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WS 271-2007 )7.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5-1997)二、食物中毒(非传染病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国标推荐部标)1.食品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1994)2.曼陀罗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3-1996)3.毒麦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4-1996)4.含氰甙类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5-1996)5.桐油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6-1996)6.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1996)7.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9-1996)8.变质甘蔗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10-1996)9.霉变谷物中呕吐毒素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11-1996)10.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12-1996)1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13-1996)1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0-1996)1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1-1996)14.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2-1996)15.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3-1996)16.大麻油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4-1996)17.食源性急性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5-1996)18.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6-1996)三、其他标准1.旋毛虫病的诊断(WS 369-2012 2012年3月2日卫生部通告)2.囊尾蚴病的诊断(WS 379-2012 2012年6月4日卫生部通告)四、急性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卫办应急发[2011]94号)1.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2.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3.急性盐酸克仑特罗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4.急性致痉挛性杀鼠剂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5.急性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6.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7.急性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五、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71号)。
食源性疾病定义、常见疾病种类及预防措施
食源性疾病定义、常见疾病种类及预防措施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都称之为食源性疾病,不包括一些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病、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食源性疾病是食物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疾病种类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是由于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往往是由于食物被致病菌污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致病菌急剧大量繁殖而引发的。
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克罗诺杆菌属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
病毒性和寄生虫食源性疾病病毒性和寄生虫食源性疾病是以食物为载体的病毒和寄生虫,通过摄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食物中常见的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诺如病毒等。
食物中常见寄生虫有寄生于淡水甲壳动物体内的并殖吸虫,寄生于鱼体内的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螺体内的广州管圆线虫,寄生于猪、牛、马、羊、狗、猫、兔体内的旋毛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弓形虫、裂头蚴等。
这些寄生虫一般通过有效的高温加热可以被杀死,但人们常因食用了加热不彻底而没能杀死寄生虫或虫卵的食物,或亲密接触了含有寄生虫或虫卵的动植物导致感染。
有毒动植物食源性疾病有毒动植物食源性疾病是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其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常见的有毒动植物有河豚(河豚毒素)、麻痹性贝类(如扇贝、贻贝、牡蛎和文蛤等)、未熟的四季豆等。
预防措施一是不采集、捡拾、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和野果;不捕捞、不购买和不食用野生河豚;选购食物时,应到信誉度好、具有食品生产/ 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要注意查看所购食品包装上的标识是否齐全,是否注明了品名、商标、生产厂家、厂址、电话、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要选择包装完好、无破损的产品;不要在无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无冰箱(或冰柜)等冷链条件的食品商场(店)或售货亭内购买凉菜、酱制品等需低温保存的食品,更不能贪图便宜购买不新鲜的、超过保质期限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影响因素与传播途径
影响因素
研究影响食源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如环境、社会经济、生活习惯等。
传播途径
研究食源性疾病在人际、动物与环境之间的传播途径与机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
03
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
搜集、整理和分析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死亡和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
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规范食品消费行为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讲座等形式,提高公众 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公众在购买、食用食品时选择正规渠道 和信誉良好的生产经营单位,不购买、食用 问题食品和过期食品。
加强家庭食品安全管理
鼓励社会监督
家庭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煮熟煮 透、不食用变质食物等,保障家庭食品安全 。
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 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及时掌握食源 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爆发特点。
提高监测质量
加强监测点建设,提高监测覆盖面和 数据质量,确保监测数据能够真实反 映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
预警系统建设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食 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风险因素,为 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治疗与预后
介绍针对食源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 疗、补液治疗等,阐述疾病预后及影响因素 。
THANK YOU.
时间分布
食源性疾病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特点,如季节 性、周期性、长期趋势等。
3
人群分布
食源性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如年龄 、性别、职业等。
流行病学关联分析
疾病与因素的关联
研究食源性疾病与相关因素(如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等)之间的关联,分 析其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诊断要点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特点
1.1 发病季节:全年都可能发生。
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的食物导致的感染型食源性疾病。
1.3 致病食品:主要为生肉及肉制品、鸡蛋、蔬菜沙拉、乳与乳制品、海产品及即食食品和直接或间接被本菌污染的其他食品。
1.4 易感人群: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
2 临床表现
2.1 潜伏期一般为 4 d~21 d,最短 3 d,最长 70 d。
2.2 主要症状为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早产、死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
3 实验室检验
3.1 由可疑食物中检出>10 2 cfu/g(ml)数量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3.2 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3.3 由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相同血清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3.4 由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检测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3.5 按 GB 4789.30 进行检验。
4 诊断
4.1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由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相同血清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即可确诊。
4.2 符合本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由可疑食物中检出>10 2 cfu/g(ml)数量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即使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也可以确诊。
4.3 其他情况,按照 GB 14938.1 执行。
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
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全球每年至少有6亿人患食源性疾病,可见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二、食源性疾病基本特征1.不清洁的饮食史食源性疾病的患者均有不清洁的饮食史,一般是进食过被病毒、细菌或者细菌的毒素、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或进食过含有能致中毒的化学物质的食物。
2.共同进食史共同进食不清洁食物、水的人,可以集体发病,没有进食可以不发病。
故食源性疾病多有聚集性,如家庭聚集、学校聚集、工厂聚集、餐饮单位聚集等。
3.潜伏期较短食源性疾病的潜伏期(进食到发病的时间间隔)较短。
短者几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即可以发病,长者一般也不会超过一周的时间。
4.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源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胃肠道的症状为主,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伴有腹痛或者不伴有腹痛,有些患者可以出现发热,有些患者也可以表现为体温正常。
不同类型食源性疾病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症状有的可能很严重,一些食源性疾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5.病程短病程相对比较短,一般几天的时间病程就可以彻底治愈。
一般愈后良好,但也有部分会产生后遗症。
三、怀疑食物中毒怎么办?1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尽快去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6.症状严重的可以打120呼救,尽快治疗,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
7.食物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清除毒物、控制感染、尽快补液和对症治疗。
8.在家自救的时候可使用紧急催吐方法尽快排除毒物,如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
早期的催吐、导泻非常重要。
9.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
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预防小贴土1.保持清洁勤洗手:餐前便后要洗手,生熟食品交替处理时也要洗手;餐具和厨具要清洁;厨房环境要清洁,注意防虫防鼠。
食源性疾病报告流程
食源性疾病报告流程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传播的疾病,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及时报告食源性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源性疾病报告的流程。
首先,出现食源性疾病的症状时,个人应立即就医。
食源性疾病症状多样,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就医的过程中,医生将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
如果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食源性疾病,他们将向患者了解详细的病史和近期的饮食情况。
这是为了确定是否存在饮食相关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一旦医生确诊患者患有食源性疾病,他们会立即进行报告。
食源性疾病的报告通常由医生或医疗机构负责,他们会将相关信息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或相关管理机构。
食源性疾病的报告流程是有规定的,旨在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迅速性。
其中,报告应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年龄等)、病情描述、病原体相关信息以及可能与疾病有关的饮食信息。
此外,还需要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其他信息,如接触史、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等。
卫生部门或相关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会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他们会对患者进行排查,找出其他可能的病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此外,他们还会对食品供应链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食品污染的可能性。
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食品加工场所、餐饮场所等,卫生部门还会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在食源性疾病报告流程中,公众的参与也非常重要。
社会各界应积极宣传食源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加强公众的卫生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同时,公众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就餐前仔细选择食品来源和餐饮场所,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饭前便后排便,并妥善处理食品。
此外,在食源性疾病报告流程中,也应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医疗机构、卫生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等应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分享信息,加强交流,以便做好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食源性疾病诊断与报告
小时发病,主要症状是口、指甲及全身皮肤出现紫 绀等皮肤缺氧的表现,伴有头晕、腹胀等,重者可 有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呼吸困难而死亡。 ➢ 另外,还有很多化学物质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临床表 现各不相同。
精选ppt
33
食源性疾病诊断之临床表 现
化学性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 有机磷农药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 三类:毒蕈碱样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多汗、流涎、视力模糊、瞳孔缩小等;烟碱样症状: 全身紧束感、肌肉痉挛、呼吸麻痹等;中神经性症 状:头昏、头痛、乏力、烦躁、言语障碍、呼吸困 难等。
精选ppt
32
食源性疾病诊断之临床表 现
➢ 2004年大头娃娃事件,“重度营养不良”患儿100多名,死亡十数例。
➢ 2006年12月,江西中医学院由于学校小吃店厨师感染甲肝病毒,引起100 多人的甲肝暴发。
➢ 2006年湖南株洲新马村土壤镉污染事件,造成2人死亡,150名村民镉中毒。
➢ 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数十万婴儿进行体检筛查。
精选ppt
14
食源性疾病分类
细菌性
➢沙门氏菌 ➢葡萄球菌 ➢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肉毒梭菌 ➢变形杆菌 ➢单增李斯特氏菌 ➢阪崎肠杆菌 ➢……
精选ppt
15
食源性疾病分类
病毒性
➢甲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诺如病毒 ➢轮状病毒 ➢……
精选ppt
16
食源性疾病分类
寄生虫
有毒动物性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 河豚鱼中毒主要是麻痹中枢神经。发病急,发展迅 速。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内即出现中毒表现,出现 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口唇麻木、失去知觉、肌 肉瘫痪等,严重者语言不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昏迷等。
食源性疾病检验结果判定原则
食源性疾病检验结果判定原则
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1——可疑食物、环节样品或接触人员样品与病人检样检出的致病意义明确的细菌在种类、生化和/或血清型、毒素型均一致时,可报告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病原体。
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2——可疑食物、环节样品与病人检样只有一种检出病原菌时,此检验结果仅供临床与流行病学诊断参考,其中可疑食物、环节样品检样的检验结果参考价值较大,病人检样只有在同次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中的多数患者样品中检出种类、生化和/或血清型、毒素型均一致的病原体时才有参考价值。
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3——可疑食物、环节检样和病人检样只有一种检出病原菌时,在与同一次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件中采集的多数患者的急性发病期和恢复期血清发生有凝集效价显著升高的,可报告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病原体,但此结果仅用作回顾性诊断。
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4——可疑食物、环节检样与病人检样检出占绝对优势但通常致病意义不甚明确的细菌如大肠艾希菌、溶藻弧菌等,且其在种类、生化和/或血清型均一致,同时本次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中非患者对照标本中未检出该菌时,应做该菌的毒素、毒素基因或动物试验,阳性结果可报告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病原体。
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5——样品中检出的生化、血清符合致泻性大肠艾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一定要以毒素、毒素基因测试阳性为最终结论报告。
蜡样芽胞杆菌在非病源检样中须达到10^5cfu/g(ml)以上者才有报告价值。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内容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一)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因此,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含有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的疾病。
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
(三)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与食物中毒不同之处:有些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等。
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群体性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形式。
(四)、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2)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同时发病;(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病程短;(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5)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6)有一定的季节性。
例如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节高发。
(五)、食物中毒分类及中毒表现根据导致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通常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五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1。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2。
(3)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3。
(4)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4。
(5)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5。
(六)食物中毒事故报告表(七)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八)报告:发现食源性疾病后,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务科和感控科。
附件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内容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一)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因此,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含有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的疾病。
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
(三)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与食物中毒不同之处:有些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等。
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群体性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形式。
(四)、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2)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同时发病;(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病程短;(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5)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6)有一定的季节性。
例如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节高发。
(五)、食物中毒分类及中毒表现根据导致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通常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五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1。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2。
(3)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3。
(4)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4。
(5)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5。
(六)食物中毒事故报告表(七)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八)报告:发现食源性疾病后,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务科和感控科。
附件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
食源性疾病工作手册
食源性疾病工作手册第一篇:食源性疾病工作手册XX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工作手册一、监测内容食源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任何疾病”。
(1)致病因子:我国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天然毒素等。
(2)临床表现可分为4类:1.食物中毒,即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2.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和寄生虫病等;3.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4.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3)食源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三种形式: 1.明显的暴发(常具有急性健康损害、病例呈时空聚集、同源或点源暴露引起等特点);2.聚集性不太明显的发病(病例常呈现时空广泛分布、新的或“非特异”临床表现等特点,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食源性危害所致疾病,无法事先预测其所致危害的临床表现,可以归为此类);3.长期或潜隐性损害。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是指用目前的知识难以解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或事件,其定义或概念应该是宽泛而非特定的,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事件:(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不能得到合理解释;(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两个以上的个案组成。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或饮用水传播的疾病,是卫生和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
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本手册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指导和规范,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一、食源性疾病监测概述。
1.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或饮用水传播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和化学性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包括沙门氏菌病、霍乱、痢疾、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
2. 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意义。
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对于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控制疫情蔓延、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为食品安全管理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
1. 监测指标的确定。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指标包括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情况等。
监测指标的确定应结合当地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监测内容和方法。
2. 监测样本的采集。
监测样本的采集是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关键环节。
采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采样方法的规范性,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
监测数据应及时、准确地录入和整理,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趋势变化。
4. 监测结果的报告和应对措施。
监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报告,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和公共卫生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三、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注意事项。
1. 加强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监测网络的建设和信息共享,提高监测工作的覆盖范围和监测效率。
2. 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监测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监测方法和操作规程,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源性疾病工作手册
概要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目的是收集和分析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掌握疾病负担,以利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和监管措施。
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是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信息的收集和归因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为政府制定和调整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内容为所有发病人数在2 人及2人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是通过对特定病原体的监测,为食源性疾病诊断提供病原学确证,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掌握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基线。
第一部分部门与机构职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是涉及多部门、多机构,跨多学科的一项技术工作。
制定和实施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需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风险评估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职责分工为: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一)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二) 制定统一的质量管理方案,组织培训、督导、考核;(三) 采取措施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四) 组织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五) 协调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食品溯源调查;(六) 监测信息通报。
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一) 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监测计划;(二) 制定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三) 对全国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四) 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评估中心)、医疗机构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考核;(五) 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督导检查。
三、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 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监测方案;(二) 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培训、督导及评估等工作;(三) 辖区内监测信息的审核、汇总、分析和报告;(四) 辖区内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五) 辖区内阳性标本和菌株的复核、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六) 承担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七) 协助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溯源调查。
食源性疾病报告相关知识
食源性疾病报告相关知识
一、食源性疾病全年监测
二、食源性疾病的定义
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版: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
食物中毒
WHO: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
物质所引起的疾病.致病因子非常广泛,包括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海藻等及其毒素、蕈类毒素、鱼类毒素、重金属、杀虫剂以及其他化学污染物等
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1、短时间内出现2例及以上因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场所就餐送餐而发病且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
2、短时间内出现1例及以上因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场所就餐送餐而死亡的病例
四、食源性疾病网络报告标准病例定义主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
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食源性异常病例.不仅仅是暴发病例,还包括散发的个案,中毒性、感染性等所有接诊病例.
五、重点优先网络报告的对象
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2.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河鲀毒素中毒等。
食源性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病诊断要点
食源性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源性疾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及梅雨季节,食品因潮湿、阴雨天气,贮存不当而变质。
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1.3 致病食品:主要中毒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
1.4 易感人群:可引起各年龄段的感染,无明显的年龄组和性别差异。
2 临床表现2.1 发病急,潜伏期多数为 1 h~12 h,少数长达 1 d~2 d 以上。
2.2 主要症状和体征: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燥不安、惊厥、抽搐、休克。
一般无发热。
病情及愈后情况与摄入的毒素量有关。
3 实验室检验3.1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3.2 从病人呕吐物、粪便/肛拭等生物标本、可疑食物或菌株培养物中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代谢产物──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
3.3 动物(小鼠)试验具有毒性。
3.4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和米酵菌酸分别按GB 4789.29 和 GB/T 5009.189 进行检验。
4 诊断4.1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中毒食品或/和患者生物标本中检出米酵菌酸,可确诊。
4.2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中毒食品经培养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菌株培养物中检出米酵菌酸或动物(小鼠)试验具有毒性,可确诊。
4.3 其他情况,按照 GB 14938.1 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附录1 重要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附录1-1 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节(5~10 月)高发。
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非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
1.3 致病食品:主要为沙门氏菌污染的的畜肉类、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等。
1.4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2 临床表现2.1 潜伏期:一般为6 h~48 h。
偶尔长达4 d。
2.2 主要症状及体征2.2.1 胃肠炎型:最常见。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有恶臭。
症状可因病情轻重而反应不同。
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多见于老人、婴儿和体弱者。
病程一般为 3 d~7 d。
2.2.2 败血症型:多见于儿童、慢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
症状严重,有高热、寒战、厌食和贫血等。
败血症因沙门氏菌侵入血循环引起,可导致多种器官的炎症,如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心内膜炎等。
3 实验室检验3.1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
3.2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
3.3 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沙门氏菌。
3.4 必要时可测定沙门氏菌分离株与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约升高 4 倍)。
3.5 沙门氏菌检验按照GB 4789.4 进行。
4 诊断4.1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由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可确诊。
4.2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几个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即使无可疑食品或未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也可确诊。
4.3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而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未检出沙门氏菌,则不可确诊。
附录1-2 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生在3 月~9 月。
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 coli,EIE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E.coli,EAggEC) 等致泻大肠埃希菌导致的感染型食源性疾病。
1.3 致病食品:主要为被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的各类熟肉制品及冷荤食品,其次为蛋及蛋制品,乳酪等食品。
1.4 易感人群:老人及婴幼儿易感。
2 临床表现2.1 潜伏期2.1.1 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的潜伏期为1 d~3 d,最短10 h~12 h。
2.1.2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的潜伏期为1 d~3 d,最短10 h~18 h。
2.1.3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的潜伏期为1 d~6 d,最短12 h~36 h。
2.1.4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的潜伏长,3 d~10 d,平均为 4 d。
2.1.5 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ggEC)的潜伏期不详。
2.2 主要症状2.2.1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是婴儿(2 周~18 个月)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成人少见。
临床表现多为发热、不适、呕吐、腹泻、粘液便(无血),20%左右的婴幼儿有上感症状,病情可持续 2 周以上,严重者可致死。
2.2.2 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腹痛、腹泻、恶心、低热,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便形似霍乱),少有血样便出现。
常为自限性,一般 2 d~3 d 即愈。
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
2.2.3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临床表现多为突发性痉挛性腹痛,初为水样便后为鲜血样粪便,偶有低热,伴有上呼吸道症状。
严重者(如婴幼儿或老年人)可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水板减少性紫癜,导致死亡。
2.2.3.1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为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的主要血清型,人感染该病原后,患者大多数起病较急,典型的出血性肠炎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先出现水样便,1 d~2 d 后出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样便或血便相混,低烧或不发烧。
病程一般为 2 d~9 d。
感染中毒严重的人在便后不久可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
也有的病例在血性腹泻后出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有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表现外,还可出现头痛、轻瘫、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其病理特征为动脉透明血栓。
该菌能产生大量志贺样毒素(SLT)可引起肠道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2.2.4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水样性腹泻2 次/d~5 次/d,并有肠鸣、腹痛、乏力、厌食等症状,部分有恶心、发热(39℃)。
2.2.5 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ggEC):以成人旅游者腹泻为主。
病程较短 1 d~2 d,症状较轻、中度腹泻,偶有与婴幼儿顽固性腹泻有关,其特征为病程长,大于14 d,发热(>38℃)、呕吐、血便。
3 实验室检验3.1 从可疑食物和呕吐物或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三者之一中检出相同血清型的致泻大肠埃希菌。
3.2 不同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相同血清型的致泻大肠埃希菌。
3.3 患者急性期血清对比恢复期血清,与对应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凝集效价测定,呈 4 倍以上升高。
3.4 检验方法3.4.1 按GB4789.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进行。
3.4.2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按GB/T4789.3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菌O157:H7/NM 检验》进行。
4 诊断4.1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可疑食品和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中检出相同血清型别的大肠埃希菌,可确诊。
4.2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患者急性期血清对比恢复期血清,与对应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凝集效价测定,呈 4 倍以上升高,可确诊。
4.3 其它情况按GB14938.1 执行。
附录1-3 食源性志贺氏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节(5 月~10 月)高发。
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志贺氏菌污染的食品而感染。
1.3 致病食品:主要有是被志贺氏菌污染的熟肉、生食蔬菜、瓜果或未煮熟食品。
1.4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2 临床表现2.1 发病急,潜伏期最短半小时,一般1 d~3 d,最长7 d。
2.2 典型的临床症状:突然发生剧烈的腹痛,多次腹泻。
初期为水样便,以后可出现带黏液的脓血便,里急后重症状明显,伴有高热。
一般持续数天至数月。
食源性志贺氏菌病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或抵抗力下降或耐药等原因可导致慢性志贺氏菌病。
约2~3%病人可出现并发症(红斑性结节、脾肿大、关节膜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等)。
2.3 临床分型:2.3.1 轻型:不发热或低热,轻微腹痛,腹泻每日3~5 次,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
2.3.2 普通型:畏寒、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每日10 次至数十次,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2.3.3 中毒型:多见于老人、儿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突发高热,惊厥,精神萎靡、嗜睡、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可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肠道症状较轻。
3 实验室检验3.1 从可疑食物或患者呕吐物或粪便/肛拭检出志贺氏菌。
3.2 从可疑食物(或食品制作人员的粪便/肛拭)或患者呕吐物检出与患者粪便/肛拭相同血清型的志贺氏菌。
3.3 按GB4789.5 进行检验。
4 诊断4.1 符合本标准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可疑食物或患者呕吐物或粪便/肛拭检出志贺氏菌,可确诊。
4.2 符合本标准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可疑食物(或食品制作人员的粪便/肛拭)或患者呕吐物检出与患者粪便/肛拭相同血清型的志贺氏菌,可确诊。
4.3 其他情况,按照GB 14938.1 执行。
附录1-4 食源性肉毒梭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中毒型1.1.1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1.1.2 发病原因:由带有肉毒梭菌或其芽胞的粪便、土壤、水污染畜禽肉、鱼肉、粮食、水果蔬菜等食物原料或食品,在其加工储存过程中于厌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产生肉毒毒素,食用前未再进行高温加热,经口食入含肉毒毒素的食物而导致的中毒性食源性疾病。
该病一般以家庭暴发为主。
1.1.3 致病食品:主要以豆谷类发酵食品和肉制品为主,如臭豆腐、豆瓣酱、豆豉、面酱、火腿肠、血灌肠、风干牛肉等。
中毒食品多数为家庭自制的风味或民族风俗食品,有密封隔氧的加工和储存过程;商品类食品以罐头等密封包装食品为主。
1.1.4 易感人群:无性别、年龄差异。
1.2 感染型1.2.1 发病季节:无季节性。
1.2.2 发病原因:主要通过经口食入被肉毒梭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肠道感染性食源性疾病;也可通过其他媒介致使肉毒梭菌进入胃肠道而导致感染性疾病。
1.2.3 致病食品:蜂蜜和含蜂蜜的食物。
1.2.4 易感人群:婴儿,一般为1 岁以内。
2 临床表现2.1 中毒型2.1.1 潜伏期:一般为12 h~36 h,短者2 h,长者8 h~10d 或更长,潜伏期长短与被摄入食品中肉毒毒素含量和摄入食品量有关,摄入毒素量大者潜伏期短,病程急,量小且连续摄入,则呈现潜伏期较长,发病缓的特点。
2.1.2 主要症状和体征:患者一般具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肉毒中毒特有的神经麻痹症状,初期表现为视力减弱、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震颤或固定、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眼部症状,同时或稍后出现张口、伸舌、咀嚼、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声音嘶哑或失音等肌肉瘫痪症状,由于肌肉运动神经麻痹,导致口腔分泌物增多而不能下咽,气管分泌堆积导致呼吸困难,胃肠运动机能障碍而致便秘和腹胀,患者颈软不能抬头,四肢瘫软不能站立。
重症病例终因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障碍引起窒息、昏迷、心力衰竭和电解质紊乱而死亡。
但患者知觉、体温、血压、血象等体征一般正常。
2.2 感染型2.2.1 潜伏期:潜伏期不明确。
2.2.2 主要症状和体征:初期婴儿突发便秘,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肌肉张力减弱。
啼哭声和吮乳力减弱、面乏表情、吞咽困难、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口腔分泌物增多且潴留,对光、腱、催吐等反应减弱,颈软而无力支撑头部。
血压、心跳、肤色变化且不稳定,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