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证的免疫学本质及中医药防治脾虚的免疫机制研究
中医脾虚证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脾虚证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杨舒;钱会南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8(35)9
【摘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健旺与否不仅关系着人体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体的生命功能都至关重要,张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脾虚证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胸腺、脾脏等免
疫器官重量的减少及超微结构的改变;NK细胞杀伤能力、ADCC作用、分泌细胞因子能力的下降,以及巨噬细胞吞噬、杀瘤能力、产生NO能力的下降;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下降;T细胞亚群的变化;红细胞免疫功能损伤;免疫活性分子水平降低等。
【总页数】3页(P1433-1435)
【关键词】脾虚证;免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作者】杨舒;钱会南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3.11
【相关文献】
1.脾虚证的免疫学本质及中医药防治脾虚的免疫机制研究 [J], 刘永琦
2.中医脾虚证与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李展;陈永斌
3.脾虚证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J], 舒晴;喻松仁;白洋;姚琦;王萍
4.脾虚证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J], 舒晴; 喻松仁; 白洋; 姚琦; 王萍
5.中医脾虚证与免疫功能关系研究进展 [J], 熊斌;钱会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脾虚证与免疫功能关系研究进展
过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 征肝郁脾 虚患者 的外 周血 N K细胞活
黄 秀深等 ¨ 研究 湿困脾 胃大 鼠模 型发现模 型大 鼠脾脏及胸 腺 脏器 系数 降低 , 胸腺皮质厚度及 中央动脉淋 巴鞘 直径 变小 , 说
机体免疫应答 , 发挥 增强 吞 噬、 清除循 环免疫 复合物 、 调节 免疫
药 肾气汤 、 补脾方药 四君 子汤对 它们 的影 响 , 结果 显示 脾虚 、 肾
阳虚证动物的脾脏 、 胸腺超微结构 均有 明显的破坏 现象 , 肾阳虚
应答 、 增强 T细胞依赖性应答等功 能 ] 。近年来研究表 明 , 脾虚
脾为后天之本 , 气血 生化之 源。人体 的防卫功 能与脾 有着 密切的联系。人之所以发病 , 最根本 的原 因就在于 正气 的强弱 。 《 素问 ・ 遗篇刺法论》 指 出: “ 正气存 内, 邪不可干” 。如果 正气不
2 脾虚证与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是 由 T淋 巴细胞介 导的免疫应答 。近年通过 研究
医学免疫功能有许多 相似之处 , 脾 与免疫 功 能之 间的关 系也非
的活性明显受 到抑 制 。张 声生 等… 发 现脾 虚证 和脾 虚痰 湿证 C D 4+、 C D 4+ / C D 8 +比值 皆明显下 降 , 脾 虚痰湿证 C D 3+也 明 显下降 , 但C D 8+明显 上 升。孙克伟 等 发现 显示肝 郁脾虚 型 和湿热 内蕴 型的 C D 4+/ C D 8+均 降低 , 而肝郁脾虚型下降 更明
不能滋之。 ” 这些 阐述从生理上说明 了脾 胃 在 抵御外邪 中的重要
关于脾脏与自身免疫疾病
关于脾脏与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白塞氏病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强制性脊柱炎脊髓索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的直接病因都是由于脾脏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组织或器官。
在患病时给脾脏做B超会明显的发现脾脏的肿大。
之前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多用激素,但效果欠佳。
既然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病的诱因那么治疗这些病就用中医的调脾的方法来治疗。
理论上脾脏可以产生攻击人体大部分组织的抗体。
除了用中药外还可以运用按摩疗法来治疗。
另外所谓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主要是因为在胃消化食物时脾脏给胃供血。
中医脾虚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物 红 体液免疫 、 超 微 结 构 后发 现 , 虚 证 患 者 G 细 胞 分 泌 功 能 低 下 . 后 血 清 胃 现在脾虚患者及动l 模 型的机 体变化 中, 细胞免疫、 脾 餐
对 7 例 脾 虚 证 胃痛 患 者 胃窦 牯 膜 内 病 理 机 制 之 一 . l
G 细 胞 的分 布情 况 进 行 观 察 后 发 现 . 细 胞 数 明 显 减 少 . 成 再 3 脾虚 证 与 免 疫 功 能 关 系的 研 究 G 造 泌 索 古 量 相 对 性 增 多 , 制 胃蠕 动 J 胃排 空 的 作 用 增 强 起 食 抑 受 引 中 医学 认 为 脾 主 运 化 . 气 血 生 化 之 源 , 旺则 不受 邪 。 虚 为 脾 脾 气 现 停 胃脘 . 部 胀 闷 、 痛 李 氏 等 观 察 了 脾 虚 胃痛 患 者 胃粘 膜 的 则 气 血 生 化不 足 , 血 不 足 告 导 致 免 疫 功 能 降 低 代 研 究 也 发 脘 疼
维普资讯
竺 !竖 三
!兰 ! A EERH02O,3 O4 兰 SAC 0VI1N R 2
时珍目医国药2f年第1卷第4 02 ) 3 期
中 医脾 虚 证 的 现 代 研 究 进 展
徐 涛
20 2 ) 1 0 9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 苏 南 京 江
、
摘要: 对近十年脾虚 证的现 代研 究进行 了综述 、 消化、 从 免症 、 微循 环 能 量 代 谢 、 量 元 素 、 2 内 分 泌 等 方 面 探 讨 褐 示 微 - 0
脾 虚 酌 皋 质 . 对 存 在 酌 问题 进 行 了 简要 的 分析 并
关 键词 : 脾虚证 ; 消化 } 微循环 : 能量代谢 : 微量元 素 中 国分 类 号 : 20 R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0 0 ( 0 2 0 2 3 0 1 0 —8 5 2 0 ) 40 4 2
中医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法
中医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法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及其功能异常的科学,而中医免疫学是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免疫学相结合的一个学科领域。
中医免疫学关注于维护人体的免疫平衡,强调预防和调节免疫功能,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本文将探讨中医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法。
一、中医免疫学的基本原理1. 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作一个有机整体。
中医免疫学认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联系,共同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2. 阴阳平衡理论:中医免疫学借鉴了中医阴阳平衡理论。
阴阳是中医对事物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描述。
在免疫学中,中医认为免疫力的增强与阴阳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
3. 气血理论:中医免疫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血是气的物质基础。
气血的运行畅通与否对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 病因病机理论:中医免疫学认为,外界的病因可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强调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病情特点调节免疫功能。
二、中医免疫学的调节方法1. 饮食调节:中医免疫学强调饮食在调节免疫功能中的关键作用。
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合理调配饮食,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和中药,以增强免疫力。
2. 草药调理:中药在中医免疫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等,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免疫学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或经络,刺激人体的自身调节机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4. 按摩推拿:按摩推拿是中医免疫学中常用的调节方法。
通过按摩或推拿,刺激经络,调和气血,增加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5. 气功调养:中医免疫学强调以调整呼吸为核心的气功调养方法。
通过练习气功,调节呼吸,增强气血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中医免疫学的应用领域1. 预防疾病:中医免疫学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
2. 免疫调节:中医免疫学可以帮助调节免疫功能的异常,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脾脏免疫原理
脾脏免疫原理
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免疫功能。
脾脏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免疫应答,包括过滤血液、储存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等。
以下是脾脏免疫原理的主要方面:
1.过滤和清除功能:脾脏是一个巨大的淋巴器官,通过其特有的结构,能够过滤血液。
在脾小搏和毛细血管网中,脾窦的结构有助于清除血液中的老化、异常或受损的红血细胞、血小板以及微生物等,起到保持血液清洁的作用。
2.储存和释放免疫细胞:脾脏是免疫细胞的主要贮备库之一,特别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在免疫应答期间,脾脏可以释放这些储存的免疫细胞,以应对感染和其他病理状态。
3.抗体生成:脾脏参与了体液免疫的过程,即通过产生抗体来防御病原体。
在脾脏的白髓区,B淋巴细胞会接触到抗原并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从而促进抗体的生成。
4.抗原呈递:脾脏中的专门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负责捕获和处理外来抗原。
它们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并引导其参与细胞免疫的应答。
5.免疫调节:脾脏在免疫应答中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以及促进或抑制特定免疫细胞的活性,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这有助于平衡免疫系统,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
总体而言,脾脏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维持免疫平衡、清除异常细胞和抵御病原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使其成为机体应对感染和疾病的重要防线。
中医免疫学中医调理免疫系统的方法与原理
中医免疫学中医调理免疫系统的方法与原理免疫系统作为人体的天然防御机制,起着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作用。
中医免疫学是研究中医药在调节免疫系统方面的学科,通过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调理和加强免疫系统功能。
本文将就中医免疫学中调理免疫系统的方法与原理进行探讨。
一、中医免疫学中的调理方法1. 中草药调理:中草药在中医免疫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调理免疫系统。
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选择适当的草药组合配方,以调理免疫功能。
例如,党参、黄芪等草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而苦参、白术则有抗病毒和抗菌的功效。
通过中草药的内服外用,可以达到调理免疫系统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免疫学中重要的调理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针灸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例如,经典的"四神针"包括大椎、风池、百会和足三里穴位,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提高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免疫学中常用的调理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特定的腧穴和经络,可以改善气血循环,调理免疫系统。
例如,胸部按摩可以刺激肺部和心脏经络,增强肺部功能和心脏循环,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中医免疫学中的调理原理1. 整体观念:中医免疫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维持免疫系统的功能。
因此,在调理免疫系统时,中医兼顾调理全身的平衡,通过调理气血、脏腑功能,从而加强免疫系统的活性。
2. 升阳化气:中医免疫学认为阳气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本要素,即"阳气足则邪不侵"。
调理免疫系统的关键就是升阳化气,通过中草药、针灸等方法,激活阳气,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3. 补益脏腑:中医免疫学中,脾胃为调理免疫系统的关键脏腑。
脾胃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调理免疫系统时,中医往往通过调理脾胃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 舒筋活络:中医免疫学认为,气血畅通和经络通畅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中药功效的现代本质及药理研究的最佳方向
证的本质与中药功效的现代医学实质中化西医中医有一套独特、丰富而系统的中药学和方剂学理论,它直接指导中医临床的组方用药,是中医治疗取效的重要保障。
因此,中药学的现代化是中医进入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但目前,有两个制约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的瓶颈问题:一是中药功效的现代医学本质。
即,中药现代药效学。
一是中药及复方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
即,中药现代药理学。
药理就是探索药效产生及消除的机理,药理与药效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可是,当前中药药效、药理的研究,基本上是仿照西医药理学理论研究方式进行的。
结果有导致中药“西药化”的局势。
如:遇到炎症就清热解毒,遇到高血压就平肝息风;或者根据西医药理实验(葛根、丹参有“扩冠”作用,黄精、地骨皮有“降糖”作用,五味子有降低“转氨酶”作用),于是,遇到相关疾病则随病选用。
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完全脱离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在学术上的精髓及特色丧失殆尽,变得名存而实亡!为此,我们必须找到中药各种功效的现代内涵或本质,进行中医特色的现代药理与药效研究,才能利于中药药理学的现代化和中医化,才能既利于中西药之间的交流、又能利于西药的“中药化”。
所以,探索中药功效及理论的现代医学实质,是中药现代化的突破口。
一、中药功效的现代本质我们从“六淫内涵的现代化”一文的探讨发现六淫及其辨证所包含的现代医学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脏腑功能:卫——气——阳——液——血——阴(功能性六淫)脏腑结构:膜——肌——脉——液——血——津组织病性:风——寒——暑热—湿——火毒—燥(结构性六淫)细胞类型:肥大—肌胞—中性—免疫细胞—血小板—内分泌—癌细胞细胞病性:风——寒——热——水湿—痰饮—毒——燥———瘀(细胞性六淫)细胞病变:变质—缺血—充血—水肿—坏死—增生—萎缩——化生由此分析,从纵向关系可以发现:脏腑之组织结构的变化是中西医共同的疾病病理变化观察与研究的核心。
而每一组织结构的改变又都是由于细胞的结构改变、脏腑功能(包括气候)改变以及物质因子(包括病菌)三大途径造成的。
脾虚 实验报告
脾虚实验报告脾虚实验报告引言:脾虚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体质问题,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脾虚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脾虚模型的建立我们选取了一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长期喂养高脂饮食和运动不足的方式,模拟脾虚的体质。
经过观察和检测,我们发现这些小鼠在摄食量、体重增长和运动能力方面与正常小鼠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符合脾虚的特征。
实验二:脾虚对消化功能的影响为了研究脾虚对消化功能的影响,我们采用了胃肠道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实验结果显示,脾虚小鼠的胃肠道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说明其消化功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脾虚小鼠在消化食物过程中出现了腹胀、腹泻等症状,进一步验证了脾虚对消化功能的不良影响。
实验三:脾虚的治疗方法针对脾虚的治疗,中医学认为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药物治疗来改善脾虚的症状。
在实验中,我们给予脾虚小鼠一种中药复方,成分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脾虚小鼠的食欲明显增加,体重恢复正常,消化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这表明中药复方对脾虚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长期高脂饮食和运动不足可以导致小鼠出现脾虚的体质特征。
2. 脾虚会对消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胃肠道传导速度减慢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3. 中药复方可以有效改善脾虚的症状,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
结论:脾虚是一种常见的体质问题,会对消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中药复方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脾虚的症状。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探索脾虚的发病机制以及其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脾虚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脾虚会对消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但中药复方可以有效改善脾虚的症状。
这为进一步研究脾虚的发病机制和探索更多治疗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希望本次实验的结果能够对脾虚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脾病本质的研究进展
脾病本质的研究进展研究进展脾虚证动物模型:①脾气虚证模型:主要采用苦寒泻下、饥饱失常、甘肥过度、劳倦伤脾等方法。
曹氏[1]等通过喂饲保宁醋制造脾气虚动物模型。
②脾阳虚证模型:王氏[2]用伤湿法致大白鼠脾阳虚动物模型。
③脾阴虚证模型:王氏建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加甲状腺激素和利血平脾阴虚模型。
④脾不统血证模型:有人在偏食法塑造“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过酸法模拟成“脾不统血黑便证(上消化道出血)动物模型”,醇酒法模拟成“脾不统血便血证(下消化道出血)动物模型”,破血法模拟成“脾不统血肌衄证(肌肤出血)动物模型”。
⑤脾虚证病结合模型:有人用20%番泻叶浸剂灌服豚鼠,3天后肛门注入5%冰乙酸0.1ml,复制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豚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在已有的研究中证明,劳倦过度加番泻叶组对免疫系统影响最显著,是脾虚证理想的造模方法。
脾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根据中医“异病同证”,脾虚证是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证型,亦是非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肾炎、各种慢性出血疾病等)的常见证型。
①脾主运化:对脾主运化的研究仍集中在消化系统,认为消化和吸收失常为主的疾患是脾虚证,因此胃肠道功能、胃肠道激素、胰腺功能等下降均可导致脾虚证。
任氏[3]等认为,大鼠的脾虚状态明显影响tmpp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②脾主肌肉:主要体现在“脾气虚”时能源物质的改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改变、磷酸肌酸激酶的改变、有氧代谢骼肌的形态变化等方面。
有人通过多年的脾虚证与肌肉能量代谢关系的研究,已逐步将中医“脾主肌肉”的理论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以提高运动能力、抗运动性疲劳等。
③脾主统血:有人认为脾不统血证可概括为4个方面,一是出血现象;二是脾虚运化失司表现;三是气虚特征;四是血少失濡表现。
其中运化失司症状是脾虚的共性,为脏腑辨证的定位标志;气虚和出血现象是该证的主要病理性质和病理机转的标志。
脾虚证与免疫功能:主要体现在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红细胞免疫等方面。
中医调理免疫力低下的关键观点
中医调理免疫力低下的关键观点免疫力是人体抵抗疾病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中医药在免疫力调理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免疫力低下的关键观点。
一、八纲辨证中医八纲辨证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人体的症状、体质、舌诊、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把握病情及其机理,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调理免疫力低下时,中医八纲辨证有助于判断免疫力低下的具体原因和病机,从而指导治疗。
二、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免疫力的根本。
脾胃功能强,气血充盈,则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而脾胃功能不佳,则会导致气血虚弱,进而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因此,调理脾胃是中医调理免疫力低下的重要手段。
调理脾胃可采用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等方法,如常用的补脾益气的中药方剂和易于消化的清淡饮食等。
三、疏调肝气中医认为肝气畅通对于免疫力的调节至关重要。
肝气不舒则易导致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从而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
因此,通过疏通肝气,可以改善免疫力低下的症状。
中医疏肝理论认为,调理肝气可以通过舒缓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方式实现。
四、养阴清热中医养阴清热是调理免疫力低下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养阴可以增强人体的液体代谢,清热可以消除炎症和毒素,从而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
调理免疫力低下时可使用一些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中药,如黄芪、枸杞子、天花粉等。
五、辨证施治中医药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因此,在调理免疫力低下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可采用滋阴补气、活血化瘀等中药调理方法,同时结合针灸、推拿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六、预防为主中医药强调“治未病”,即预防为主。
调理免疫力低下也应从预防入手。
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加锻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是预防免疫力低下的关键。
此外,中医药还注重环境的调理,如避免内外寒湿等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补气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脾虚证的研究进展研究
补气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脾虚证的研究进展研究【摘要】肠道菌群能够吸收营养、调节人体免疫,其与中医“脾”理念十分相似。
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来讲,在肠道菌群出现紊乱的情况下,人体免疫机能受损,会导致腹泻等现象的出现。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之源”,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脾的调理十分重视。
基于此文章就补气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治疗脾虚证进行研究分析,以脾虚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基础,并结合补气中药的应用对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过程中脾虚证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
【关键词】补气中药肠道菌群脾虚证肠道菌群属于人体肠道微生物,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肠道菌群的调节能够保障肠道菌群数量的稳定性,对保障人体健康意义重大。
脾虚证病因形成机制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大便溏薄、神倦无力,作为综合性概念“脾”与肠道菌群存在必然联系。
机体脾虚状态下人体消化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出现变换,因此补气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实现对脾虚证的治疗。
一、脾虚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中医理论“脾”与肠道菌群间存在别必然联系,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能够对“脾”功能进行调整。
脾虚证作为反应机体脾胃生理功能不足的综合征,其能够导致机体水谷运化不周,使人体出现消化功能障碍。
肠道菌群的失调能够家中脾虚证症状,对此在进行治疗脾虚证的过程中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方式进行用药。
脾虚证在中医诊断中十分常见,导致此种症状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同时脾虚证对人体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讲脾虚证能够划分为脾气脾虚、脾阳虚证、脾阴虚证三种主要类型,不同症状所对应的治疗方式与疾病类型具有差异,但其发病均以脾气虚为主,因此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辨脾气虚证为主要方式,从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干预。
从当下已有的研究数据与资料分析可知,在机体出现脾虚证时,肠道菌群数量与菌群种类会受到影响,从肠道菌群物种来讲,脾虚证的出现加重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病原菌数量,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急剧下降。
同时在肠道菌群失调时,人体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受到限制,进而导致腹泻等现象的出现,此类现象也就加重了脾虚证病情。
中医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与调理
中医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与调理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组复杂而精密的组织和器官,能够识别和抵抗外界侵入的病原体,并保护身体健康。
中医学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与调理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免疫系统的认识与调理。
一、中医对免疫系统的认识1. 中医免疫学的概念中医免疫学是中医学中独立的学科,它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功能,并探讨中医调理方法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中医免疫学的发展与现代免疫学有所不同,它提出了以“正气”为核心的概念,认为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是维持免疫系统健康的关键。
2. 中医认为的免疫系统中医将免疫系统称为“卫气”和“正气”,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免疫功能。
卫气是指具有防御功能的气血,“卫”的含义是护卫、保卫。
正气是人体的生命力和免疫力,正气充足时,能够抵御外邪的侵袭,保持身体健康。
二、中医对免疫系统调理的方法1. 药物调理中医采用中药进行免疫系统的调理,通过选择具有提高免疫力、祛邪、益气补血、调和阴阳等功效的药物,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枸杞子等,它们具有滋补脾胃、扶正固本的作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中医推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适量摄入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度食用油腻食物,以提高免疫力。
3. 穴位按摩与针灸中医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四白”、“太冲”、“大椎”等。
通过按摩或针灸这些穴位,可以调整气血的流动,激活体内的正气,增强免疫力。
4. 民族医药调理在中医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调理方法,称为民族医药调理。
这些方法包括藏医、蒙医、维吾尔医等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它们跟汉医学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能调理免疫系统。
免疫学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精)
免疫学方法及其 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医学课件园
作者介绍。 第一段简要介绍了中医学有关免疫学的发展历史和 贡献。 第二段简要介绍了免疫学的定义、分化和与中医药 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定义:免疫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以维 持机体的生理性平衡,在多数情况下对机体具有保护作 用,如其功能发生异常,则也可发生疾病。 免疫学的分化:分子免疫学、免疫遗传学、免疫化 学、免疫病理学、感染免疫学、免疫药理学、神经免疫 学、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学等。 免疫学与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应用免疫学方 法来研究中医中药,将为中医学和免疫学的发展作出较 大贡献。
医学课件园
2.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外毒素、血清、细菌培 养的滤液、组织浸出液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 电解质参与下,形成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 的抗原多为多糖、类脂、蛋白质等。 1)单向扩散试验。这是一种抗原定量试验,是可溶 性抗原在含抗体的琼脂介质中扩散的沉淀反应。试验时 ,将已知抗体与融化的琼脂混匀倾注于平皿或玻片上。 琼脂凝固后打孔,孔内加入待检抗原,置湿盒于室温使 其扩散,次日观察结果。由于抗体均匀地分布于琼脂内 ,抗原从孔中向四周扩散,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孔周围形 成沉淀环。沉淀环的直径与孔中抗原浓度成正比。如事 先用不同浓度的已知标准抗原作单向琼脂扩散,并绘制 成抗原浓度与沉淀环直径的标准曲线,则可根据待检抗 原孔的沉淀环直径从标准曲线查明其抗原含量。此法常 用于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成分的含量。
医学课件园
进而介绍了其延伸的内容“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范 围越来越广泛,包括传染病、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自 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等领域 ,也可用于微量蛋白、微量分泌激素、微量药物中抗原等 的测定。中医中药的疗效及机理、某些中医证型与免疫功 能的关系、开发中药时的动物实验皆可以应用免疫学方法 进行研究观察。” 在介绍具体方法的时候,请大家考虑,中医药研究如 何应用。 (一)体液免疫检测法 讲抗原与抗体在体外结合反应的一些基本条件,和为 什么叫“血清学反应”,以及其应用领域。
中医对免疫力的解释
中医对免疫力的解释标题:中医视角下的免疫力导言:免疫力是指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侵袭、保持身体健康的能力。
中医认为,免疫力的提高与人体的平衡状态、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解释免疫力的含义、形成机制以及如何通过中医养生方法增强免疫力。
一、免疫力的概念与意义:免疫力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
免疫力的提高可以预防感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保持健康。
在中医中,免疫力与“正气”概念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人体有“正气”与“邪气”之分,正气充足则免疫力强大,反之则易生病。
二、免疫力的形成机制:1. 脏腑功能平衡:中医认为,脏腑功能的平衡对免疫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脾胃功能健康对消化吸收、营养供给至关重要;肺脏功能良好可以保障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助于排除病原体;肾脏的健康与体液代谢、免疫调节密切相关。
2. 气血运行畅通:中医强调“气血畅通”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气血的流动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运输和消化道黏膜的修复,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中医养生注重调整呼吸方式、行气活血,通过饮食、运动和按摩等方法改善气血运行。
3. 阳气与阴精的平衡: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认为阳气与阴精的平衡对免疫力至关重要。
阳气强旺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而阴精滋养阳气,使其充盈,保持脏腑功能的正常运作。
三、中医养生方法增强免疫力:1. 合理饮食:中医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建议选择新鲜、质优的食材,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草药等,同时避免或减少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2. 适度运动:中医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和循环系统功能,促进气血流动。
推荐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坚持身体适度的锻炼。
3. 良好情绪:情绪对免疫力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医提倡心情愉悦、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长期的压力和情绪波动,可以增强免疫力。
4. 中草药调理:中医草药具有调理身体的特点。
脾虚证与神经_内分泌_免疫调节相关机制研究_钱泽南
脾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相关机制研究钱泽南,钱会南(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摘 要: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通过共有的化学信号分子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及这些信号分子的受体在机体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资料表明脾虚证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的水平如果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则这可能提示与之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也发生了相应不同程度的改变。
近年来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即神经免疫调节(neuro i m -muno regulati on)或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uro -i m muno -endocrino logy)。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的治疗,可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关键词:脾虚证;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中图分类号:R 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3-0401-03R evie w of Concern i ng M echanis m s Be t w een Sp leen D eficien cySyndro m e and N euronendocrine I mm uno m odu lati onQ IAN Ze -nan,Q IAN H ui -nan(B eijing Universit y of Ch i nese M e d ici ne ,B eij i ng 100029,China )Abstrac t :N EI ne t w ork can exe rt an i m po rtant ac ti on in regulation o f li v i ng o rganis ms through co -recogn ized signa ls such asneurotrans m itte r ﹑neuropeptide 、hor m one ,ce ll factor and receptors o f these s i gna ling m o leculars .R esea rch data o f recent years ind i cate t hat level o f neuropepti de 、hor m one ,cell factor is i n vary deg ree when sp l een -defic i ency syndro m e occurs .T hose changes ind i cate t hat R egulate o f NEI m ay be chang i ng.T he neuroendocr i ne -i m m unoregulato ry ne t w ork is f unda m enta l to the m a i ntenance o f hom eostasis .Chinese traditi on medic i ne therapy can i m prove function o f neuronendocr i ne i m munomodulati on .K ey word s :sp leen -de fic i ency syndrom e ;neuronendoc ri ne i m m uno m odulation ;neuro trans m itter ;ce ll fac t o r 收稿日期:2009-08-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30772685)作者简介:钱泽南(1977-),男,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藏象理论研究。
中医药调理免疫系统
中医药调理免疫系统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免疫系统失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拥有丰富的调理免疫系统经验,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改善免疫力,提升健康水平。
本文将从养生观念、中医免疫学和中药调理等方面论述中医药调理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中医养生观念与免疫系统中医养生观念注重“以治未病”,即通过调理身体,提升免疫系统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将免疫系统视为人体的“卫气”,主要由五脏六腑、气血体液、精神和五感等多个要素共同组成。
根据中医理论,免疫力与脏腑功能、气血畅通、情志调适和饮食调理等息息相关。
因此,通过中医药方法调理这些要素,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中医免疫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医免疫学是指中医学关于免疫系统以及免疫性疾病等的研究。
根据中医免疫学的理论,免疫系统发生异常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气虚血瘀、湿热内蕴、脾胃失调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药调理免疫系统主要通过调理气血、祛除湿热、调和脾胃等方面进行干预。
在中医药调理免疫系统的实践中,常采用草药汤剂、针灸、艾灸和推拿等疗法。
例如,黄芪、党参、枸杞等药材常常被应用于免疫力低下和疲劳倦怠等问题的调理;艾灸和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增强免疫能力;推拿则通过按摩穴位和经络,改善气血循环,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
这些中医疗法都可以有效调理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三、中药调理免疫系统的经典方剂中医药调理免疫系统有许多经典方剂,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1. 四神汤:由黄芪、党参、麦冬和甘草组成,具有养血益气、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2.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组成,可补充气血、调理脾胃,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 十全大补汤:由人参、黄芪、白术、枸杞等组成,是一款具有全面调理作用的补益方剂,可以增强免疫力。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中药方剂的例子,中医药调理免疫系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搭配应用。
脾虚证症状规律的文献研究
脾虚证症状规律的文献研究陈玉龙;符仁;刘学俊;岳静宇;刘紫阳【期刊名称】《中医学报》【年(卷),期】2013(28)1【摘要】目的:探讨脾虚证症状表现规律。
方法:利用期刊网数据库收集、整理脾虚证资料,提取不同疾病脾虚证症状和体征发生频次,应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脾虚证症状和体征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比较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发生异同。
结果:胃肠道疾病占所有病种的28.57%。
症状频次出现最高的11个症状:面色萎黄、少华等明显为脾气虚的表现。
聚类分析显示:一些相关的症状能够聚为一类,相似的疾病可以聚为一类。
因子分析显示:16个主要成分可以涵盖41个频率大于0.5%的症状,贡献率为69.13%。
消化性疾病和非消化性疾病间症状比较发现,消化性疾病中腹胀、腹痛、形体消瘦、便溏、完谷不化、便秘、舌淡等症状发生率明显多于非消化性疾病(P<0.05);非消化性疾病中舌淡胖、齿痕发生率多于消化性疾病(P<0.05)。
结论:脾虚证在不同疾病中症状表现有一定差异,但有共同表现;脾虚证在疾病症状组成特点为虚性症状、胃肠道症状、疾病特殊症状。
【总页数】3页(P150-152)【关键词】脾虚证;症状规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作者】陈玉龙;符仁;刘学俊;岳静宇;刘紫阳【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1.6【相关文献】1.基于古代文献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症状的针灸取穴规律研究 [J], 陈劲舟;姜泉;刘志顺;张华东;周新尧2.基于文献的支气管扩张典型症状的用药规律研究 [J], 李宣霖;王憭瑶;张蓝熙;马锦地;李建生;李纳;孙曙明;蔡永敏;李庆磊3.肠激宁改善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身心症状的研究 [J], 钟毅;郭红4.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及辨证标准的现代文献研究 [J], 马玉平;王天芳;薛晓琳;刘燕玲;何跃华;杜彩凤;李雪5.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常见症状调查研究 [J], 赵歆;陈家旭;王利敏;崔华廷;崔海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号 转 导 、细 胞 凋 亡等 基 本规 律 。免疫 学 自身也 发 展成 为生命
科 学 的 前 沿 , 为 各 学 科 相 关 性 研 究 的 一 个 关 键 性 桥 梁 学 成
应 答 履行 上 调下 达 的功 能 。抗 原刺 激 在 机 体 内发 生 的体 液 免
疫 或 细 胞 免 疫 都 是 由 抗 原 呈 递 细 胞 和 T 辅 助 细 胞 (HC 4 ) T, D T
1 2 T淋 巴 细 胞 亚 群 比 例 失 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这 种 失 衡 首 先 表 现 在 脾 虚 时 普 遍 存 在 C C 值 下 降 , D/ D 比 即 T/ 比例 失 调 , 示 脾 虚 时 免 疫 应 答 的 活 化 开 始 即 表 现 H 提 功 能 不 良 。 免 疫 细 胞 中 T 细 胞 是 最 重 要 的 调 节 成 分 , 免 疫 对
T】 泌 I一 分 H L 2和 I N F —Y, 制 M C I 分 子 的 表 达 , 可 抑 制 抑 H I类 并 产 生 I一 、 I一 L 1 L 6等 因 而 T细 胞 亚 群 在 免 疫 调 节 中 既 互
液 免 疫 。这 说 明脾 虚 时红 细 胞 C b受 体形 成 率在 某 种程 度 上 3
科 。 中 医 的免 疫 学研 究 , 别 是 中 医虚 证 的 免 疫 学 本 质研 究 特 是 中 医现 代 化 研 究 的 一 大 内容 和 热 点, 是 中医 学 与现 代 生 也
命 医学 从 理论 上 进行 根 本沟 通 与 结合 的一 个重 要 桥梁 。 现 代 免 疫 学 研 究 成 果 从 基 因 、 分 子 、 细 胞 、 整 体 等 不 同 层 次上 认 识 到 脾 虚证 的 免 疫学 本 质 , 且现 代 中药 研 究 更 深 而
在很 多 组织 器 官, 固 定血 小 板 、补 体 , 与血 小板 、中 性粒 能 并
其 分泌 细 胞 因 子不 同又分 为 T 和 T 两类 , 发 体液 免 疫作 诱 用 的是 T2诱 发 细胞 免 疫起 辅 助 作 用 的是 T 和 T2 H , H。T H 还
可 通 过 各 自分 泌 的 细 胞 因 子 相 互 制 约 。 H细 胞 主 要 产 生 I 一 T L2 和 IN F —Y, 者 可 抑 制 T 2 殖 和 功 能 , T, 生 I 一 、 L 5 后 H增 而 产 L 4 I-
维普资讯
20 0 2年 1 0月 第 9卷 第 1 0期
中 国 中 医药 信 息 杂志
・5・
脾 虚证 的免 疫学 本质 及 中 医药 防治 脾 虚 的免疫 机制 研 究
刘 永 琦
( 肃 中 医学 院 甘 兰 州 7 0 0) 3 0 0
现 代 免疫 学 是从 以基 因 、分 子 、细 胞 、整 体 等互 为基础
的相 互 作 用 开始 的 。在 免 疫 应 答 过程 中, c T 的作 用 可 经 D 活 化抑 制 性 T 细 胞 ( C T , 之 分化 成 为 效应 , ) 使 细胞。 它 可 分泌 抗 原特 异 及 非特 异 抑 制 因 子, 可抑 制 杀 伤性 T 细 胞
(C 、T 及 B细 胞 的 功 能 , 挥 负 反 馈 调 节 作 用 。 如 此 , 外 T) 发 当 来 抗 原 侵 入 机 体 后 经 A C活 化 T 细 胞 以后 启 动 正 免 疫 应 答 , P 产 生效 应 分 子和 ( ) 应 细 胞 以清 除 外来 抗 原 。 或 效 与此 同时 在 免 疫 应 答 后 期可 启 动 T 细 胞 使 之 活 化 及 分 化 发育 为效 应 T 细 胞 , 抑 制 免 疫 应 答 , 以 维 持 机 体 的 免 以 籍 疫 稳 定 平 衡 。 一 般 认 为 C C 之 比 上 升 , 示 免 疫 应 答 的 D/ D 提 正 调节 占优势 , 比值下 降 甚 至 小于 1提 示 免疫 功 能低 下 。 而 , 其 次脾 虚 时存 在 T №淋 巴 细 胞 亚 群 受 抑 制 现 象 , T淋 巴 细 胞 按
细 胞及 其 它 炎 性 细 胞 上 的 受 体发 生 反 应 , 导致 各 种 炎症 的发
生 : 它 能 直 接 或 通 过 补 体 调 节 T 细 胞 和 B 细 胞 的 活 化 , 能 并 影 响 中 性 粒细 胞 表 面 对 抗 原 的接 受 , 而 影 响细 胞 免 疫 和 体 从
和 I 一 O 特 别 是 I 一 O是 个 重要 的 免疫 抑 制 因 子, 可抑 制 L 1, L1 它
的 不 同 层 次 上 研 究 免 疫 细 胞 的 生 命 活 动 与 功 能 , 人 类 从 分 使 子 、细 胞 、整 体及 群 体等 不 同水平 上 理解 细 胞 与细 胞 间及 免 疫 系统 与机 体 整 体间 的 功 能 ;阐 明并 揭 示细 胞 活 化分 化 、信
析脾 虚 证 免 疫功 能 状 态 的参 考 指标 之 一
入地 揭 示 了脾 虚 证 的 免 疫 机制 , 为免 疫 网络 的 异 常 是脾 虚 证
免 疫学 本 质提 供 了又一 佐 证 。
1 脾 虚 证 的 免疫 学本 质
1 1 红 细 胞 Cb受 体 水 平 下 降 .
脾虚 时 c R水 平 下 降提 示 红细 胞 介 导 的清 除循 环 免 疫 复 合物 及 免 疫 粘 附 功 能 下 降 , 而导 致 脾 虚 时 免 疫 功 能 的低 从 下 。 因表 达 Cb 受 体 的 红细 胞 数 量 巨 大, 是 清 除循 环 免 疫 3 它 复 合物 (C 的 主 要参 与 者 , 红细 胞 Cb 受体 水 平下 降则 引 I) 而 3 起 I 的蓄 积增 多, 机体 带 来许 多不 利 的影 响 , c 给 它可 以沉 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