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语文花开》1,2,3,4,5,6,7,8,11课答案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二、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8.示例:“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无私的奉献,“太阳”象征光明。
9.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
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
(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 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二、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在山的那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主题,感悟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
2.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体会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3.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
2.教学难点:诗歌中意象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谈谈对山的印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山相关的素材。
2.邀请一位同学分享自己爬山的经历,引出诗歌主题。
二、诗歌朗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三、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节奏美。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大海、山、小溪等,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3.讨论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如“大海”象征理想,“山”象征困难等。
四、诗歌感悟1.邀请同学们谈谈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追求理想的过程是曲折的。
2.分享自己追求理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共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邀请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诗歌写作特色分析1.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等。
2.分析诗歌的句式特点,如排比、对仗等。
三、诗歌仿写1.请同学们模仿诗歌的写作特色,创作一首关于追求理想的诗歌。
2.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2.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追求理想的诗歌。
五、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诗歌。
2.写一篇关于自己追求理想的作文。
六、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学会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激发对文学的热爱,培养追求理想的勇气和毅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追求理想的坚定与执着。
2.分析诗歌中的写作特色——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富有节奏感的句式。
教学过程补充:第一课时二、诗歌朗读1.(教师):“请大家先自己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感受诗中的情感。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 (shùn) 瞬间 (níng)凝成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纳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 诫瘦骨(lín xún) 嶙峋小心(yìyì) 翼翼(sǒng)耸立3.解词。
(1) 纳罕:惊奇,诧异。
(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 tà庸碌lù小憩qì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 骚扰(gū) 辜负3.解词。
(1)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 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 应许:答应。
二、重点句子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 上册 第一课 在山的那一边 PPT课件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 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情?用了什么 写法?
师引导学生理解: “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 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 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 根。 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 能让它扎下深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
上册
第一课
学习解析 品味课文 认读生字 整体感 知 探究词义 品味词语
合作与探究 作 业
王家新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学生学法
教学理念
教学教法
作者介绍
教材分析
课前准备
教学设想
本诗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 第一首当代诗歌,因此要从朗读 上着手,引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要让学生对诗句的品味有自己的 体会,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学法
1.抓住诗歌中的”山””海”, 理解全文 . 2.根据诗歌的形象及其感情内 蕴的发展脉络背诵全文 3.课后的字词,研讨与练习中提 出的问题.
教材分析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 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 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 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 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 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 力的语言。
枯干:理想破灭后的捻与痛苦
合作与探究
1、 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 来的呢?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 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 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写大山好像人生 气时那样“铁青着脸”,诗人将大山拟人 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 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语文第1课《在山的那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精品PPT课件
妈妈给我说过:海
妈妈,那个海呢?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题目解说
从表面上来说,“山那边还是山”这样的 发现,自然不过是“山那边是海”一类幼稚幻 想的破灭.然而,“山”在诗中,是阻碍诗人通 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 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所以,这种挫折 也就预示了诗人生活中所有的伤痛和失败,它 超越了具体的生活经历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 情感经验的象征.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共同探讨。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 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 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完全 落空。
“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 时侯的理想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文 中的“山”和“海”指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 手法?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 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 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 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顶
点。
—— 马克思
下列划横线的字你都认识吗?
chī 痴想
yīn 隐秘
níng 凝成
yòuhuò xuān
诱惑
喧腾
shùn 一瞬间
阅读诗的第一部分,你觉得小 时侯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 子? 一个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 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愿 追求新天地的孩子。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
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 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 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 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 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象 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 笑我幼稚可笑。
七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
七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一、课文标题《在山的那边》二、作者介绍作者王家新,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旋转的硬币》、《乌鸦》、《望》等。
他的诗歌风格深沉、内敛,通过简洁的意象表达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三、主题思想《在山的那边》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主题是探索和追求理想。
诗歌中通过描绘在山那边寻找大海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对于理想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只有不断翻越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情节梳理诗歌以“我”在山边寻找大海为线索,通过描绘“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诗歌中通过描绘山的高大、海的壮阔,以及“我”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形成了一幅充满哲理的画面。
五、人物形象在这首诗中,“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追求理想的少年,通过“我”的形象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此外,诗歌中的山和海也具有象征意义,山代表了困难和挑战,海代表了理想和目标。
六、写作手法王家新在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深刻的意境。
诗歌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主题。
同时,王家新也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七、语言特色王家新的诗歌语言简洁而有力,具有深刻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他善于运用日常语言来表达深奥的道理,使得诗歌更加接近读者的内心世界。
同时,王家新的诗歌也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使得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八、课文主旨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强调了追求理想和不断探索的重要性。
通过描绘在山那边寻找大海的过程,展示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课文在山的那边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课文在山的那边推荐文章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热度:七年级语文课文的学习知识热度:初一语文上册课文空城计课堂练习题热度:7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思想及作者介绍热度: 2017年七年级语文课文目录热度:《在山的那边》是一首优美的现代诗。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课文《在山的那边》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课文《在山的那边》原文: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二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课文《在山的那边》练习题:第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痴想()隐秘()凝成()喧腾()瞬间()扰()小()庸()负()天()2.体会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4分)⑴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⑵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3.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4分)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4.体会诗句的意义,回答问题:(4分)⑴"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⑵"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5.《生命生命》一文开头写小飞蛾是什么意思?(4分)6.瓜苗一例,从这个角度去说生命力之强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建议安排1课时)[学法导引]这是一首抒情诗。
学习诗歌,必须了解诗的特点,即:①思想感情强烈②联想想像丰富③形象意象鲜明④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多讲求押韵。
全诗以抒情的笔调通过写童年时的想望、困惑和成年后的感悟、信念,告诉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本文这种“告诉”并不是概念化的语言直白,也不是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是借助于“山”和“海”这两个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来进行的。
“山”,暗指现实的世界,它封闭、灰暗、压抑、落后,是要挣脱和超越的对象,是重重困难、道道难关;“海”暗指想象的世界,它开阔、光明、自由,是要竭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是理想的境界。
“山那边是海”把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转化成了具体而实在的人生要不断追求的过程。
学习这首诗要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及诗中所表述的思想感情。
[典题例析]例题:阅读这首诗的第一节,完成下列问题。
在山的那边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1、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从这节诗中可以读出“山”与“海”的具体含义吗?请简析。
解析:第1题考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2题考对诗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第3题考对诗歌精练含蓄语言的理解。
参考答案:1、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2、拟人。
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现“我”内心极度的失望。
3、对于“海”,我是怀着隐秘的想望去追求的,这里的“海”是一种光明、自由、理想境界的象征。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在山的那边》 PPT课件
作业 (1)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 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 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 以写自然的海)。 (2)抄写生字。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原意:发呆地想;诗里的意思是:作者神 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 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 的天地,立志追求“全新的世界”。
在山的那边
2.“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 秘”?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 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 人,所以说“隐秘”。
在山的那边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 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这句诗中“铁青”什么意思?是 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 表现什么?
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
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
会实现。
在山的那边
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
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
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
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在山的那边
1、如何理解“痴想”在文中的意思?
在山的那边
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诗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把自己的坚 定信念,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
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
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在山的那边
“山的那边是海”,这个“海”是 怎样的“海”呢?
“用信念凝成的海”、
“全新的世界”。
在山的那边
为什么说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海 是“全新的世界”? 作者所说的“海”是指人所追求的最 终目的,或者说奋斗目标,即理想。
在山的那边
请同学们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初一的语文书上册第一课
初一的语文书上册第一课人教版初一的语文书上册第一课是《在山的那边》。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大山的想象和向往,以及勇敢地走出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故事。
文章中通过对大山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传递了要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梦想的启示。
在语文学习中,这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山的那边》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现代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山的无尽想象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首先,这首诗的标题“在山的那边”就非常引人入胜。
它引发了读者对大山背后的想象和好奇心,让我们想要了解山那边到底隐藏着什么。
这种吸引力,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和兴趣。
其次,这首诗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座大山的巍峨和辽阔。
例如,“妈妈给我说过:山外有海”,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展现了一个孩子对大山的无尽想象和向往。
又如,“在山的那边是海”,这句话以一个简洁明了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山的想象和对海的向往。
此外,这首诗还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敢追求梦想的信息。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要被现实中的困难所束缚,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追求更广阔的世界和更高的目标。
这种精神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启示。
总的来说,《在山的那边》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现代诗,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在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中作为第一课,是非常合适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材全解
《在山的那边》教材全解题目解说:《在山的那边》是一个非常含蓄的题目,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完全诗,看看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
题目简介而凝练,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全文: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跟我说过:海哦,山的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确实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全解:1.主题归纳这首诗通过借助“山”和“海”两个意象,表达了一种信念与这里,那就是:要达到理想警戒。
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唯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坚持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理想!2.写作特色:(1)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写作手法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概括的思想感情。
本诗中“山”象征困难、挫折和失败,“海”则象征理想、信念、成功。
“无数座山”形象地说明实现理想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要努力经过奋斗才能到达。
是人把深刻的哲理寄寓于大家熟悉的事物中,给人以启迪。
(2)语言朴实凝练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语,语言易懂又不失凝练。
(3)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设问、碧玉、你人、反复等··4.问题探究(1)“一次次漫湿了我苦干的心灵······”中省略号包涵了什么内容?很多次的希望、失望、努力、奋斗、挫折、灰心、重拾信心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描绘出的人生图景尽在省略号中,作者的感慨也隐含其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海”的深切渴望。
在山的那一边
在山的那边今天,我授课的内容诗《在山的那边》。
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课是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对贯彻课程标准和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这篇课文是当代诗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们要从小学生过渡为中学生,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去克服,另一方面诗的第一节诗人以一个孩子的语调来写,能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
学生一般能较好地把握诗中的山与海的象征意义,但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往往估计不足,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突破难点。
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2、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课文:联系青岛的地域特点,提问: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青岛的海滨,而是生活在苍茫的大山里,同学们会想些什么呢?引发学生想象山里孩子的想望,搭起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初一是起始年级,一定培养学生打好基础,不能忽视认字、写字的训练。
四、整体感知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山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全诗为什么分为两节?五、研读赏析:学生通过朗读,自己主动品味揣摩语言,从中发现问题共同探究赏析。
六、体验反思: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首诗给自己的启示,引导学生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能走过文字的桥梁,用自己的心灵与诗人沟通达到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有益的人生启示,丰富自己的个性,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在山的那一边
把握层次
• 第一部分:描写了“我”小时候对“海”的热烈向往和梦 想破 • 灭后的失望与困惑。 • • 第二部分:描述了“我”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艰难与欣 喜。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 人们,通往理想的道路是漫长的,崎岖的, 但只要不怕长途跋涉,战胜困难,一次次 的战胜失望,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作者简介
• 王家新,诗人,诗歌评论家,文学教授。曾用笔名北新、 磅家。1957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 市肖川中学。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 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在读大学的时候开始发表诗 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 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 组诗》等,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 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 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 《风景》《预感》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92年 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 系,担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任为教 授,开设了中西现代诗歌比较研究课程及创造性的写作课 程
深挖主题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 • 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 • 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个“山” 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由一个意境 • 翻出一个新的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 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 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 想感情,诗歌除字面上的 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 义,探究一下,诗中的 “海”与“山”,蕴含着 什么意思?
初一 语文上册 第一课 在山的那边
1.在山的那边学习目标1.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1.重点: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难点:初步领悟课文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教学时间一课时—、预习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这些生字词注音并解释,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
(1)痴想(chī):(2)隐秘:隐蔽,不外露。
(3)铁青: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4)凝成(nng):凝结成。
(5)诱惑(yu):吸引,招引。
(6)喧腾(xuān):喧闹沸腾。
(7)漫湿:水满湿润。
(8)枯干(kū):失去水分,没有水。
(9)一瞬间(shn):一眨眼之间。
2.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1.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年出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
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
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
1992年去英国。
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年)等。
2.导语。
童年时代,每个人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我们可以从诗中找到答案。
三、正课1.朗读指导,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老师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全班齐读课文。
5.探究质疑:“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讨论并归纳;“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
的那边》课件
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山的画面
山对于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当我们登高眺望,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时,我们心中一定会有感慨万千。
而恰恰就是在这大山之中,有那幺一群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无言的大山中,从孩提时他们就怀有最美丽的梦,便是对山那边世界的憧憬,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为他们生活中不断的追求。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去倾听有关“山”和“海”的
诉说。
导语设计一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个起点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
作为现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们追求的是一种什幺东西呢?
导语设计2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蕴涵哲理.
2.品位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诗中“山”和“海”的艺术形象及蕴涵意味.
诗歌:文学的一种,“五四”以来产生的一种新的诗体。
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
偏重于抒情言志。
特点: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课件.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学习目标: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1、大声朗读,理解诗歌内容。
2、品读赏析,了解象征手法。
3、联系生活,培养拼搏精神。
1.加色字注音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痴想( )隐秘( ) 凝成( )诱惑( ) 喧腾( )一瞬间( )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讨论交流: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 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 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 首诗给你的启示。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当堂检测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用的是( ●主要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
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 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 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放飞 理想
展翅 翱翔
2.词语解释 痴想: 隐秘: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喧腾:
一瞬间: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3.选择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入横线,概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节:“我”——对大海的想望和困惑。
第二节:“我”——的拼搏奋斗和人生感悟。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无数座山”是指(
●“信念凝成的海”是指(
●“爬山”是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在山的那边》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在山的那边》教案2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
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
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
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 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我的幻想指什么? 零分又指什么?◆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
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
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 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
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shùn) 瞬间(níng)凝成
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
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分享到: 7
标签:【初一】【知识点】【语文】【人教版】
上一篇:2013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下一篇:2013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更多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的新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及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第13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第27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第21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第15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第11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第9课
精彩推荐
∙“大写”的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
∙2013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四字成语
∙“冰心”笔名的由来
∙初一下册语文第15课:孙权劝学
∙师旷劝学原文及翻译
∙浙江金华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增强阅读巧记单词
四步法增强阅读五到法巧记单词...[详细]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详细]
备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一文由快乐学习提供免费提供。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
否则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