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设计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作用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结合病例,说明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四、教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共案
个案
导入
【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3.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调节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共案
个案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正常人体温有个范围,变化一般不超过1℃。个人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6点最低,12-20点最高)。
2、体温随年龄及性别差异,一般年轻者较高、女性较高。
3、气温变化对人体温有一定影响。
2、温度、PH的相对稳定——维持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
3、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正常——保证极体的能力供应;
共案
防止机体中毒;
(五)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示范教案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在上一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
现在大伙儿往常后4位同学为一个小组,汇总交流各自的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按照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咨询题:课件展现:1.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讲明了什么?2.和其他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比较班级中同一性不同学的体温数据,能够得到什么结论?3.将人体体温的日变化情形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形进行对比,结果如何?4.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什么特点?生1 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不完全一致。
这讲明人的体温有个体差异。
生2 同一性不的同学的平均体温有个体差异,然而相差幅度较小。
生3 人体体温的变化不受当地气温的变化所阻碍,或者讲在正常情形下阻碍专门小。
生4 同一个人的体温白天比晚上高,然而变化幅度不大。
师不同年龄、不同性不、不同个体的人的体温具有差异,同一个人一天中的体温也是有差异的,然而这一差异往往不超过1 ℃。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稳中。
像体温的变化情形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稳之中,这种动态平稳称为稳态。
内环境的稳固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推进新课板书: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师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稳中。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生物材料在加酸或加碱后pH变化范畴较小,这就证明了生物内环境的pH也处于动态平稳中。
那么,内环境的渗透压又如何呢?我们明白内环境中的渗透压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先了解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
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形的一项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开释到血液中,因此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存,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节“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合乎逻辑延伸和拓展,也是学习第二章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的重要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介绍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包括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内容,力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稳态是必修模块3重要的核心概念,处理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稳态的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要逐步展开和深化,本节中仅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做好后继课的铺垫。
其中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只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有关,不涉及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在逻辑上可以紧接着内环境稳态概念出现。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但在调节机制的认识中已多处体现了稳态的重要性,因此教材仅结合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从生理代谢反应正常进行的角度予以阐述。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节内容中已经学习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知道了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和理化性质。
本课时将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入手,让学生能够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和稳态的生理意义。
由于本节内容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通过学生常见的事例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方式进行具体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稳态的概念涉及到内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
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以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中,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了解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还不能很好地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形成理性的思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的简要分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3第1章第2节的内容。
它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学习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稳态是必修模块3重要的核心概念。
处理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稳态的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要逐步展开和深化,本节中仅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做好后继课的铺垫。
人体健康与内环境稳态密切相关。
几乎所有人生活中都亲历过诸如发烧、腹泻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因此,通过有关内环境稳态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目标(1)概述什么是内环境稳态,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能力目标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态的机制。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认同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积极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1.教学重点(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2)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四、教学具体方案及实施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二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三、当堂检测1.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略低于成年人B.女性体温略低于男性C. 一个正常人的体温的昼夜之差不超过l℃D.人是变温动物2.人的体温相对恒定,意味着(D )A.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相等B.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机体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D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人体内细胞和外界进行各种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的系统是(C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5.下列生理活动中,除哪一项外其他都属于维持内环境稳定(C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出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6.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能稳定进行B.活细胞能适应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动C.细胞外液的各项理化性质稳定不变D.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7.下列疾病或症状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无关的是(C )A.发烧B.尿毒症C.色盲D.中暑。
高中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括内环境动态变化的特点2、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操作《内环境的pH变化》的实验,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和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情感目标:1、关注稳态与健康的关系2、建立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教学重点】内环境动态变化的特点概述内环境的稳态【教学难点】概述内环境的稳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着“提高生物素养”和“提高课堂实验教学”的课程理念,本教学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操作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力图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内环境的稳态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中要重点突破,其涉及到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学生也不好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对“体温变化”的讨论和“内环境的pH变化”实验的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环境态动态变化的特点,进而理解稳态的概念。
关于稳态的调节机制及稳态的重要意义,将安排在下一课时结合本节课的实验作进一步的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新闻“水中毒”,请同学们从内环境的角度分析“水中毒”的原因。
学生思考并回答通过稳态失调的生活实例导入,使学生认识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进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外界环境会发生变化,体内的细胞代谢也时刻都在进行,那么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是否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呢?1、调查:体温变化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教师展示一位同学的调查结果,并将绘制成曲线图,请同学讨论并完成学案中的讨论题。
学生讨论结束,教师展示问题:①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有变化吗?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②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有没有差异?小结:健康人体温约为℃,处于平衡中。
除温度外,内环境的其他理化性质是否也处于动态平衡中?以酸碱度为例,正常人内环境的pH是在什么范围内?接近于中性,当人体从外界大量摄取酸性和碱性食物内环境的pH是否会变为酸性或是碱性?借助什么方式去了解看不见摸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通过直观的数据使学生认识正常人体温的变化特点,进而发现内环境温度动态变化的特点。
《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了解内环境稳态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PPT课件,实验器材,显微镜等。
2. 准备教学材料: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案例等。
3. 安排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学习。
4. 预习相关内容: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人体各器官图片,介绍人体各器官正常运作离不开内环境。
(2)展示一些内环境稳态失衡而引发的疾病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进而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1)讲述概念:通过演示血液渗透压影响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血糖平衡与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各种理化性质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等过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介绍机体如何维持稳态的:机体如何通过调节机制使调节机制正常发挥作用,使学生理解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机制;讲解机体通过免疫调节和神经-体液-神经调节的相互关系来维持稳态。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什么是稳态,并且分析自己平时的行为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3. 课堂讨论在小组内讨论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常见的稳态失衡的实例。
4. 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如何预防一些由于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的疾病等。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5. 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内环境稳态重要性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2)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思考这些现象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
(二)能力目标: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机制。
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三)情感目标:1、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3、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的内容。
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学习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的基础。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
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要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达到了解水平即可。
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通过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构建概念,经过思想认同强化自我保健的意识。
重点难点内环境的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设问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好!上节课下课之前,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希望同学们周末回去可以完成咱们课本上第7页的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大家都完成得怎么样了?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调查结果都拿出来,咱们回答以下问题:1、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2、和其他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将体温变化情况与当地实际日温变化大致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生:1、不同家庭成员其体温不完全一样,但相差都不大,这说明每个人的体温具有个体差异性。
《内环境稳态重要性》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分析来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理解稳态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并了解稳态的调节机制。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
二、教学重、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三、教学方法启发教学、小组讨论、探究教学等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问题探讨2: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问题探讨2.1:体温的变化特点安排学生讨论:根据课前大家对“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以及对3个问题的思考,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总,然后汇报大家的讨论结果。
评价和小结:健康人的体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
那么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如何呢?问题探讨2.2:内环境pH的变化特点提问学生: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会肌肉酸痛呢?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pH的大幅度下降呢?平常摄入一些酸性或碱性食物会不会导致内环境的PH发生改变呢?也就是说内环境的PH能否维持相对稳定?现在大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依据探究实验的步骤来完成。
课件展示:实验结果,即自来水、血浆ph的变化。
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内环境的pH可以维持相对稳定。
提出问题:血浆pH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课后继续探究问题探讨2.3:内环境渗透压的动态变化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酸碱度外,还有渗透压,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否也能维持相对稳定呢?请同学举例说明。
提出问题。
PPT演示:“红细胞的形态图”内环境的渗透压只有维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保持正常形态,完成它的各项生命活动。
由此可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也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
通过以上的问题探究,可以说明健康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即内环境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1: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三、教学策略1.关于课时安排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和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课时安排为2课时,1课时授课,1课时进行实验。
这两课时如何安排?可以有两种方式:其一,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先授课后实验,实验安排在后可以验证课堂上学习过的人体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知识,并解释pH维持稳定的机制;其二,先实验后授课,实验安排在前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现象,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以利于学习后续的稳态、稳态失调等抽象概念。
两种安排各有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2.在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促进稳态概念的建构稳态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
因此建议在本概念的教学中应该多花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
问题探讨"化验单分析"侧重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稳定(如血糖稳定、血脂稳定等)、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体验体温的相对稳定。
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活动,让学生对内环境理化性质中的另外两方面──pH稳定和渗透压稳定有一定的体验。
关于pH 稳定,可以在课堂上演示血浆pH稳定的实验,具体做法详见教学案例。
或者采用实验在前的教学安排方式。
关于渗透压稳定,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为什么多喝多尿、少喝少尿"等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初步认识渗透压的稳定。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含义和意义2.了解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3.掌握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导致的疾病和防治措施二、教学内容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3.内环境稳态失调导致的疾病和防治措施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了解内环境稳态失调导致的疾病和防治措施。
2.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模拟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情况,让学生体验内环境稳态失调对人体的影响。
3.讨论法:通过讨论内环境稳态失调导致的疾病和防治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出“内环境稳态”这一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其基本含义。
步骤二:学习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讲解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调节方式和特点。
步骤三: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的方式,模拟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情况,比如让学生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跳绳、练拳等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内环境稳态失调对人体的影响。
步骤四:讨论防治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内环境稳态失调所导致的疾病以及防治措施。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步骤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自行查找相关的文献或资料,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再次复习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讲解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以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各个方面知识点为主要目标。
在导入环节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内环境稳态有了基本的认知和理解。
在讲解环节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和失调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讨论环节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但是,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环境的限制,学生实际体验的失调效果不够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增加实验的难度和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重要性》表格教案
课题《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 3》第一章第二节基本信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作者及工马春敏作单位云龙一中教材剖析本节内容是《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延长和拓展,稳态观点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观点,也是本模块的核心观点。
搞好这一观点的教课,能够为后续的学习生命活动调理等知识打下坚固的基础。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剖析经过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必定的生物学习方法,思想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有所提升,可是,内环境是一个新的模块,而且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学生缺少必定联系生活经验的能力,因此可能有些难以理解。
这就要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化抽象为详细,多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知识。
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说出内环境稳态的观点及其生理意义。
2【能力目标】能用理论知识解说生活中一些疾病的产生,理解稳态是动向的变化过程;并认识稳态的调理体制。
培育学生的识图能力、概括能力。
3【感情目标】领会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并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预防。
教课要点和难点【要点】内环境稳态的观点【难点】内环境稳态的观点及其重要性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企图第1页请同学报告上一次课结束前部署的作业:依据课本上的要求达成“体温日的变化规律”的检查结果,并回答以下问题: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色2.不一样的人(年纪、性别不一样)体温变化有何异同?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学生报告检查结果,回答以下问题的日变化有何差别?叙述:像体温的变化状况同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向均衡之中,这类动态均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固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
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除了体温以外,内环境其余理化性质,如 pH 和浸透压能否也处于动引出课题态均衡中呢?向学生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察看实验现象取甲乙两干净试管,向甲内加入蒸馏水,向乙内加入等量的血浆,用导入pH试纸检测,记录下PH值。
精品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课题】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我们的自身联系的十分紧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人体的系统和器官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并且上节课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学习使学生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了一定的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做了一个很好地铺垫。
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学习过程中容易浅尝辄止,兴趣不易持续保持,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对其中的原理可能不太清晰,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相对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2. 解释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机制。
3. 通过体温调查报告以及血浆PH调节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提出问题-举例分析的模式了解稳态的相关内容。
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稳态失调导致健康问题的实例,让学生关注健康问题。
2. 让学生体会课堂知识即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教学难点]稳态的调节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时数]45分钟[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三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温度人的体温与年龄有关:新生儿>成年人>老年人。
人的体温与性别的有关:女人>男人。
体温最高:14点-16点。
体温最低: 2点-到4点。
(2)PH缓冲物质: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剧烈运动时:乳酸 + NaHCO3乳酸钠+ H2CO3H2O+CO2碳酸钠进入血液:Na2CO3 + H2CO3NaHCO3(3)渗透压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电子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1)
1.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一.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3教学设计9: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3、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能力方面:
测定人体体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3、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板书设计】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
体温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动态平衡
PH值
二、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三、稳态的失调
四、稳态的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1)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什么是内环境稳态,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能力目标(1)“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操作;(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态的机制。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认同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积极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1.教学重点(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操作四、教学具体方案及实施过程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下面我们将通过问题的探讨,来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板书:一、稳态概念的认知方法人体时刻都在进行着生命活动,外界的环境也是起伏波动,那我们的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化吗?PPT演示:问题探讨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表1:内环境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提出问题,安排讨论:进入学习状态开始进入思考阅读表中各项数据,以学习小组进行数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展现并学会合作学习加强实验操作1.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2.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简要评价、补充,形成共识:(1.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
)(2.葡萄糖含量超标,可能引起糖尿病,还可能并发酮症酸中毒等;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PPT演示:问题探讨2:内环境pH的变化特点提问学生: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会肌肉酸痛呢?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pH的大幅度下降呢?据的逐项对比分析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技能过手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引出实验问题: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PPT演示:教科书P.9-10“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酸碱对内环境pH的影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
重点发展学生归纳、类比、推理、建模等理性思维能力,引导学会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形成正确生命观和生活观。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尽管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但也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不足。
例如,问题设置层次和深度不够、课堂交流、反馈和评价环节不够深入、高估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等。
附导学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导学案
活动2:调查日体温变化规律
1.填写体温变化调查表,注明测定的体温时所处的状态(如安静、
3.探讨
(1)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收集整理数据,尝试总结人体温变化规律。
活动3:生物材料pH变化实验
1.课前认真预习本实验,进行实验分组(6人一组),明确个成员职责。
4.探讨
(1)就加入HCl或NaOH后pH值变化来说,生物材料变化趋势是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3)解释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思考血浆中哪些成分有缓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