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实验-探究题

合集下载

中考总复习化学6-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

中考总复习化学6-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

稀硫酸或稀盐酸
【实验3】向【实验2】的A内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加________________,充
分反应后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以上实验可知,绿色固体受热分解可能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其成分
可能是碱式碳酸铜。
例1
1
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
返回类型清单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绿色沉淀是碱式碳
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兴趣小组同学
为研究清楚其成分对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进行了相关探究
活动。
例1
1
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
返回类型清单
(1)探究活动一
题型演练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A是什么?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
题型演练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
[猜想假设]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三种情况:
Ⅰ.NaOH、NaCl;
Ⅱ.Ca(OH)2、NaOH、NaCl;
NaOH、NaCl、Na2CO3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推理]根据以上信息判断猜想Ⅲ成立。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类型一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
类型二
有关物质变质问题的探究
类型三 有关实验条件、影响因素、
反应规律
类型四
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
类型五
有关化学反应实质的探究
类型六
新情境下的实验探究
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

2011年中考试题汇编-实验与探究题100例(二).

2011年中考试题汇编-实验与探究题100例(二).

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实验与探究题100例(23. (乐山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食品干燥剂、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玻璃小杯【问题】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查阅资料】(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HAc, Ac —代表醋酸根;(2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3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反思与评价】(1小明将干燥剂袋口打开一段时间后,袋中的白色颗粒粘在了一起,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3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写出该实验发(1CaO+H2O = Ca(OH2(2 四(3C02+Ca(0H2=CaCO3+H2024. (眉山实验表明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经查阅资料得知①S0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S0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02不能;③S02可与酸性的KMn0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02不能;④CuS04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胆矶。

在对该反应的产物的探究中需用下列A、B、C装置:A B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 + 2H2SO4(浓X T + 2SO2T + 2H2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2若要证明产物中有水,则要用装置(填装置的编号。

(3若按B、A、C的顺序组装,不能证明产物。

(4若按C、B、A的顺序组装,则能证明产物。

(5若要证明这三种产物,正确的组装顺序是装置B中的品红I的作用是,品红U的作用是。

(1CO2(2A (3H2O (4SO2(5ABC证明产物中的SO2检验SO2是否完全反应25. (兰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

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种金属X和丫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2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X、丫可能是锌银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丫就(3小明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X、丫的活动性。

2011年中考化学探究题

2011年中考化学探究题

2011年中考化学探究题1、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B 中盛放_____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此步实验目的是_____。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 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 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

2、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

老师从中取出3种固体,研磨混合均匀(如右图所示),让小组同学检验其成分。

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每次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部分实验现象实验1:加水溶解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淀粉、水垢:均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洗衣粉:溶解,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实验2:加酚酞溶液向实验1所得液体中分别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洗衣粉、纯碱:液体呈红色其余物质:均无明显变化实验3:加稀盐酸另取样品,分别加入2 mL稀盐酸洗衣粉: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水垢:有大量气体逸出食盐、淀粉:均无气体产生实验4:加碘水另取样品,分别滴入2 滴碘水淀粉:变蓝 其余物质: 均不变蓝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①该洗衣粉溶液pH_____7 (填“>” 、“<”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实验1 加水溶解 实验2 加酚酞溶液实验3 加稀盐酸实验4 加碘水未知粉末 实验现象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液体呈红色有大量气体逸出变蓝参照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和_____,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_____或_____,请你设计检验这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____。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附有答案)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附有答案)

实验探究题1、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

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麽物质?【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当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拓展应用】(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全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导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 H2。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2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2 (6) +3A↑。

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⑵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关闭止水夹K1和K3,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是 溶液。
②若b是水,则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 。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
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 ,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西城)3.(6分)H2、CO、CO2和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东城)2.(6分)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生锈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
(丰台)1.(6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⑴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
和 ,关闭 ,从
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当看到D中有大量浑
浊产生时,CO2已集满,写出D中发生反应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2011年中考化学试实验与探究题

2011年中考化学试实验与探究题

2011年中考化学-实验与探究专题主讲人:张和军 2010.3.281.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她(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3)第一方面:比较MnO 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 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变)2.钢铁、铝合金、铜制品等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1)如图,取一根约10cm 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 、B 、C 三处的变化。

几天后,他们会发现 处最先出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 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2)一同学联想到家里铜制餐具上有一层绿色物质,认为铜在空气中也会生锈。

他们上网查阅资料,知道这种绿色物质的化学成分为Cu 2(OH)2CO 3(铜绿)。

他们从铜绿组成和空气的成分大胆猜测,铜生锈除了与铁生锈条件相同外,还应该有CO 2参加反应。

请写出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 。

(3)【查阅资料】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 2(OH)2CO 3,也可以表示成CuCO 3·Cu(OH)2。

与孔雀石相似,还有许多矿物可用x CuCO 3·y Cu(OH)2(x 、y 都是正整数)表示,石青就是其中的一种。

①确定步骤1中产生气体成分的实验方法是 。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训练-探究性实验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训练-探究性实验

6.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 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 2熄灭。

”他们决定探究CO 2与Na 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Na 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 2、H 2O 等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②Na 2O 是白色固体,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

③向氯化钯(PdCl 2)溶液中通入CO ,产生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CO 2与Na 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 、CO 、Na 2O 、Na 2CO 3【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B 中盛有Na HCO 3溶液除去可能产生的氯化氢气体) 实验记录如下:中出现浑浊时,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_ (2)装置C 中的药品是 。

若无装置C ,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什么新的认识(写一条即可) 。

【继续探究】为了检验D 中白烟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探究:7.潜水艇有两种供氧的装置,第一种是储备压缩氧气,第二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过氧化钠(Na2O 2)做供氧剂,小红同学对过氧化钠如何做供氧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1.过氧化钠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 2转换成O 2,以供呼吸之用。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一种是氧气,另一种是化合物。

3.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1)小红利用下图的BCDE 装置组合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B 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填数字序号,下同);E 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 ;B 中的化学方程式氧气收集 装置A B C D⑤水为 。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物质?[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什么物质?小红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① 是碳酸 ②是氢氧化钠 ③是碳酸钠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 (填数字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 mL 16.7 mL 11.9 mL 9.6 mL 7.6 mL 6.9 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第1分钟反应慢,因为锌粒表面有氧 .
化膜、油污等;第2分钟以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反应逐渐变 .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了剩余的CO2 。
该类题常涉及以下几种情况: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 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其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是否使用催化 剂、反应时的温度、物质的浓度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实验时常利用控 制单一变量的思想设置对比实验,分析对比的实验间不同的因素,推理得出实 验结论。

20%
锌粒
31.7

20%
锌片
50.9

30%
锌粒
61.7

30%
锌片
79.9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①③(或②④)
【得出结论】(4)结论是 其他条件相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锌片比锌粒 .
反应快(意思相近即可) 。
例3 “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 A (填字母序号)。
A.锌
B.铜
C.银
例5 ]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该地某校环境监测实践 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性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监测沙尘暴的成因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1、(7分)以下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按要求回答:(1)盛有由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这是为了防止,在试管口处放一块棉花,是为了防止。

(2)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

(3)收集满的集气瓶应放在桌面上,这是为了。

2、(11分)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③④⑴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

⑵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或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⑶陈超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收集某气体,采用装置D或E,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分)某实验小组用如下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③④(2)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装置B收集氧气的方法是集气法,这种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的杂质气体主要是;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

(4)装置C收集氧气的方法是集气法,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理与装置C相似,同时装置D、E 组合还可以测量收集到的氧气的,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体凹液面的保持水平。

4、(5分)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

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⑵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2–4中的装置(填字母)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 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

初三化学专题 实验探究题

初三化学专题 实验探究题

1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假设 B .实验 C 2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 C 3A .双氧水B .稀盐酸C .AgNO 3D .稀硫酸4 A .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B .用洁厕剂(主要成分是盐酸)
C .用食醋(主要成分是醋酸)
D 5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③强氧化钠和水 A .①②③④ B C .①②④ D 6①食盐水 A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为证明CO 2 、NaOH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某同学设计了下列五种实验装置。

的气体,则该气体是 。

⑷请你写出用pH 试纸监测滤液酸碱性的具体操作:。

⑸已知在氯化锌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然后溶解生
1011.小玲午餐买了清炒菠菜和豆腐肉片汤各一份,但朋友说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答案:
8.⑴①属于②水分子⑵滤去不溶性吸附一些可溶性⑶②饱和Na2CO3溶液。

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与探究题)

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与探究题)

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与探究题)1.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2)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色。

实验 2 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请回答:①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 (写化学式);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A B C D(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2)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混有一氧化碳.(3)如果混合气体中混有一氧化碳,为了保护环境,应在D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⑴〖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⑵〖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⑷〖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⑸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确实是铜与氧化合生成的CuO,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2)为进一步证明步骤二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元素组成,他们选用了以下装置继续进行实验:A B Ca.甲同学向A 装置中通入纯净的H 2,为检验反应产物,A 的右边应连接上面的装置 (填番号),所选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 。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___________;
丙方案______________;
丁方案______________;
三、评价设计方案型
题型三
题型特点:
已知实验目的,提供几套设计方案,要求 评价优劣或挑选方案或设计方案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原理上的可行性; ②操作简单方便; ③环保(尽量不使用、不 产生有毒物); ④安全(防止爆炸等);⑤ 经济合算(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结论: 取残留固 现象: 体加水溶 (1)可 解,过滤, 固体部分 能有氧 向滤液中 溶解,酚 有氧化钙生成 化钙 滴加几滴 酞试液变 无色酚酞 红色 试液 结论: 有碳酸钙 另取残留 ① (2)还 有气泡产生 方程式: 固体滴加 可能有 足量盐酸 ② 结论: 无碳酸钙 碳酸钙 无气泡产生
一、完成实验报告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实验探究题 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一)
1、取一片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
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
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设计了下
列实验方案探究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现将
有关内容记录在下表中。
残留固 体的成 分
探究的步 骤
可能观察 到的现象
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所选药品
有关化学方程式
总结提升
1、完成实验报告型
解题策略 弄清实验目的和所用药品及操作
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情境,按图索骥。 2、限定条件型
解题策略 以限制条件为依托,利用已有知识
资源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资源解决问题。
3、评价设计方案型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①原理
的可行性;②环保(尽量不使用、不产生有 毒物);③安全(防止爆炸等)④经济合算 (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4、设计方案开放型

中考化学 实验与探究试题

中考化学 实验与探究试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六:初中化学实验专题(2)——实验与探究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①发现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收集证据;⑤解释与结论。

2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勾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

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3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

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一、考点剖析:考点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考点点评※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

对于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称量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了然于胸。

考点2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蒸发;⑥过滤;⑦搅拌;⑧量取,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由食盐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取用6.8毫升某溶液的操作。

※考点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知常用仪器的用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考点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教材实验专题练习1(共10题)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教材实验专题练习1(共10题)

中考化学教材实验专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图丙: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另一块放在空气中,观察到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____,空气中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_(1)图甲: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填“多”或“少”,下同)。

(2)图乙:向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 实验前用砂纸将细铁丝打磨光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 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 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 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5)在新制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结果铁丝未出现燃烧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 图甲: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

(2) 图乙:将红热的木炭缓慢插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图丙: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璃片,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中有______生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二)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

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

(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3 Fe 2O 3 + CO 2 Fe 3O 4+ CO 2(2)四氧化三铁(Fe 3O 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请具体说明你的理由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金属铁。

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探究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探究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写化学式).(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 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答案】CaO+H2O=Ca(OH)2 CaCO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Na2CO3、NaCl;NaOH Ca(OH)2、CaCO3【解析】【分析】【详解】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3)②中,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4)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F中含有Na2CO3,同时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还可能含有①中反应生成的NaOH;解释与结论:样品中含有0.2g碳酸钙,如果除去碳酸钙外全部是氢氧化钙,则氢氧化钙质量为:0.94g-0.2g=0.74g,氢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经过反应后全部转化到滤渣E中。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大全及答案1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大全及答案1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汇总与答案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 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 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小陈:也可能含有 。

(3)验证:验证小强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 3?进行猜想 :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 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 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 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③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应用: 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3.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能验证一氧化碳性质并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效果明显。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当打开开关a(同时在尖嘴处放一火源),通入适量的一氧化碳后,关闭开关a和b,并撤掉火源。

约10—15分钟后,可观察到A中鱼仍活着,B中蛙死亡,C中鲜红的血液变成黑色。

然后打开开关b,同时再在尖嘴导管处(开关b后)点燃。

试回答:
(1)A中结果说明:;
(2)B中结果说
明:;
(3)在尖嘴导管处点燃的目的是:。

2、问题:请自己再另外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提示: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图2-2
3、下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后,A、B、C、D、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F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4、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有关气体的实验。

(1)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 此装置若用于制备氧气,应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 ;
若用于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此装置还可以验证某气体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③ 在不改变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同学们认为只要再增加一个操作,还可以验证该气体的其他化学性质。

增加的操作是 。

(2)同学们又设计以下实验研究某混合气体的组成。

① 第一组:取三支试管,在其容积的二分之一 处做标记。

分别充满气体(甲为CO 2,乙为A 气体,丙为CO 2和A 的混合气)后倒扣在NaOH 溶液中。

最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

据此推测:气体A 的化学性质有 。

② 第二组: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关闭止水夹,向充满丙的集气瓶中注入10 mLNaOH 溶液(足量),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实验现象是 。

5、向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把试管固定在盛有饱和石灰水(25℃)的烧杯中,再向试
管中滴入约5mL盐酸,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有:①剧烈反应,有气泡产生;
②镁条逐渐溶解;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③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因素,进行太阳光照射下N2、O2、CO2及空气温室效应强度的比较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填写有关空格.
(1)用50mL集气瓶装满一瓶空气.
(2)另取一个500mL的集气瓶,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从液氮瓶中放出的N2.
(3)现用图7-5中装置A分别制取一瓶O2和一瓶CO2 (均为500mL),则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5
该实验制取O2和CO2,与用装置B相比较,用装置A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制得的N2、O2、CO2及空气4瓶气体放在室外的太阳光下,在互相不遮太阳光的条件下尽量使集气瓶靠近,以保证地表和光照条件__________________.将温度传感器插入4个集气瓶中,连接好装置[如图7-6(a)所示]打开数据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