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04816

合集下载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度状态。

4、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形象。

5、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6、关键期:这是个体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关键期。

7、认知方式:又称为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于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8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9、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10、知识的巩固: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

11、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3、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心理学 名词解释

心理学 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是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简称;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主观能动的反映。

2.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主观能动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

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4.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它是一种

精神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5.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

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6.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

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7.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

的,事先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试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一种较为严格的、客观的研究方法。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9.分心:也称注意的分散,是在无意中改换注意的对象,

它可能由外部刺激造成,也可能由主观因素引起。10.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8.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

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12.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13.适应: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14.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5.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16.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关键期:有些研究者根据动物心理实验提出了“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3.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

速度大体上是稳定的共同的。

4.智商:是智力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比率智商和

离差智商。

5.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6.诱因: 指能够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和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7.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

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8.挫折: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

9.构想: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成特质。

10.焦虑(障碍):指受不合平现实或不合平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11.服从: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12.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

殊的情境下由催眠师生诱导形成的。

13.心向:也称“心理定势”,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14.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的研究人

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可以测量的。

4、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的变化,

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5、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

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6、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

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冯特。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向和情感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

7、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

姆斯。机能主义者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人的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8、认知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

动看作室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收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

9、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由细胞体、轴突、树突三部分组成。

10、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11、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以物理的性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

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12、反射:是神经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科学。

2.实验法:是一种有严格控制的,特殊的观察形式,是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

3.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4.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5.感觉:是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实务的个别属性所作出的反映。

6.观察: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7.记忆表象或称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再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8.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9.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10.超额学习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

11.遗忘: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

1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13.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14.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

15.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方式。

16.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它试图理解个体和群体的思维、情感、行为和认知等方面的内在机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提高人类福祉。

2.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在个体的思维、情感和感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和活动。它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情绪、意识等活动,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 行为

行为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活动和反应。心理学研究行为的目的是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和动机,以及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 认知

认知是指个体对事物的知觉、判断、记忆、推理等心理能力。它关注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包括注意、记忆、研究、思维等认知过程。

5. 研究

研究是通过经验和实践改变行为或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心理学研究研究的机制和方法,以及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促进个体的研究和发展。

6. 情绪

情绪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它包括喜、怒、哀、乐等不同种类的情感状态,对个体的行为和生理功能有重要影响。

7.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或行为方面存在异常,导致功能受损和苦恼的疾病。心理学研究精神疾病的原因、诊断和治疗,帮助个体恢复健康。

8.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群体或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社会交往、群体决策、态度与偏见等社会心理现象,提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9.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它关注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认知、情感、社交能力等方面,帮助人们理解个体的成长和演变。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

[ xīn lǐxué]

基础释义

•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任务分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详细释义

•研究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据不同研究领域和目的分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例句

• 1. 对于心理学我是一窍不通,所以不敢对这篇文章妄下雌黄。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3、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歪曲的知觉。

5、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6、观察力:指敏锐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的知觉能力,是人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7、绝对感受性: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8、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9、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量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10、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1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2、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叫~。

13、有意注意:有……,需要……。

14、有意后注意:有……,但不需要……。

15、注意的广度: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注意的对象的数量的多少。

16、注意的稳定性:我们的注意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所持续时间的长短。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除此之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行为、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是边缘科学。

2、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过程。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4、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人格心理的差异。人格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人格倾向性是指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等;人格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5、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是在任何情境下人的一切的心理活动,而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实践情境下学生的心理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以研究心理现象、探究心理本质、揭示心理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注意:一般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特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心理本质: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操作事件而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脑作为物质基础,通过后天的社会影响和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高原现象: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上升,有时会岀现暂时停顿现象,叫做高原现象

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记忆的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缺一不可。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高级认识活动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

心境:是一种具有持续性、弥漫性的微弱情绪状态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成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

人格:又称为个性,是指体有别于他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是受一定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气质:是反映心理活动的动力反面的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天赋性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岀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规律性的答应活动。

3、观察法: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4、品德:品德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品德的形成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也受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5、道德情感:它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按内容可以分为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和自尊感。

6、道德意志:它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7、意义障碍:学生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

8、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身以外的标准所支配。

9、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

10、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保持个人之间、群体内部以及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持社会安定团结、发挥群体的实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心理相容:班级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称为心理相容。

12、小团体:班级是一种正式群体,其中还包含若干由于小学儿童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简称小团体。

13、规范: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某种集体期望。就其本质而言是对面员行为提供的社会控制,因为规范实际上表明班级希望其成员做什么和怎么做。

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

1、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2、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3、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

5、学习: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6、智慧技能:加涅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之一,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7、情境性问题解决:指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结构不良问题。

8、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9、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10、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11、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三、

12、学习的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的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13、图式:这里指巴特利特的术语,是个体头脑中原有的观念,对个体的记忆和提取新信息会产生重要影响。

14、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描述的一种条件作用形式,指原先的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重复匹配呈现,获得了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3、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4、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7、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8、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9、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10、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11、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2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4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15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16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17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18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19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20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规律的科学。详细的说,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实验心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它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

3.认知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用科学的创造方法探讨内部心理活动的规律。

4.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6.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但广义的讲,它也包括动物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只要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师资培训和学业考试,并推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造力等。

8.学校心理学:通常在中小学工作,对在学校中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有某种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振动和辅导,并协助家长和教师解决学校有关的问题。

9.观察法: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10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1.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只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种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知觉。

心理学总资料

心理学总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分不断发展及其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3.注意:

注意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开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才会出现的心理状态。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4.感觉:

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现象主要有感觉后像、感觉适应、感觉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等。

5.知觉:

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征包括知觉的意义性、完整性、选择性和恒常性。

6.记忆: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的。

7.想象: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其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种:粘合、夸张、人格化和典型化。

8.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其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问题性三个基本特征。

9.需要: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10.动机: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11.情绪:

情绪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12.意志: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

或关系的过程。

4、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5、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6、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7、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纪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8、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9、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10、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式,即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11、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1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2、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反射: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感觉:感觉是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所作出的反应。

观察: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表象:记忆表象或称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后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超额学习:超额学习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遗忘:遗忘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想象: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求异思维: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

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动机: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意志: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情商:情商也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以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能力:能力是人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智力: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的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气质: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

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

人格: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识

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方案。

变式:变式是指学习过程向学生举例子时,交替变更所提供材料的形式,是对象的非本质特征得到变异,而突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共同规律。

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技术方法以及态度等)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技能: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

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的变化过程。

心理学简答题

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3.科学实验证明。

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互相诱导。

简述感觉知觉的关系。

1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说明观察与感知的区别与联系。

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

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

3观察过程中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

4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感情和抑制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的新颖性。

4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4感觉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

1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

2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3避免回忆材料时的系列位置效应。

4注意科学用脑。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1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

2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简述如何进行复习。

1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

2复习要多样化。

3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

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

1学习的程度。

2记忆的任务。

3记忆内容的性质。

4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

5识记后的复习以及记忆动机与当时情绪等因素。思维与语言有什么关系。

1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活动。2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

3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

4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简述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2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3思维的逻辑性。

4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

1发现新问题

2解决新问题

简述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人格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种是很熟练的,这样才能把大部分注意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去,使注意合理分配。

2注意分配的水平依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熟练程度和习惯程度等。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

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