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一天,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 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妻子说:“看,我们有 炸鱼吃了!”妻子说:“没有油啊。”“那就 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 气得把鱼扔回河里。那鱼在水里划了半圈,跃 出水来,激动地高呼:“勃列日涅夫万岁!” • 莫斯科一位市民丢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很紧 张:天知道它会在外面乱说些什么?要是引起 克格勃的注意就糟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他特地在一家大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遗失 一只会说话的鹦鹉。特此郑重声明:本人不同 意它的政治观点。”
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大致阶段
(1)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列宁对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 (2)斯大林领导建立高度集中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曾取得重大成就,但 存在明显缺陷和弊端。 (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 乔夫等先后进行了改革,收效甚微, 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逐渐背离了社会 主义方向,直至苏联解体。
俄罗斯人怀的什么旧?
• 自本世纪以来,俄罗斯的经济以每 年6%的速度递增,这是世界上除 中国之外极少有的经济增速,而且 其物产丰富,科技基础雄厚,以这 样的速度增长,谁也不能否定在不 久的将来即可再度成为世界强国。
• 俄罗斯人到底怀的什么旧?他们中有人 说:“我怀念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军事力量,那是一个能取得伟大成就的 时代”,有人说:“我最怀念的是当时 社会拥有的秩序,一切都那么井井有 条”,也有人说:“作为一个强大的联 邦共和国被解体是令人沉痛的”……由 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们怀旧更多的是不 愿意看到苏维埃联邦这样一个大国的分 崩离析,等等,而对于当时的社会制度、 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而这恰恰是 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几乎无人提及。
不过,到20号上午时,舍宁就已经明白了:事情 并没有朝着他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一切在他看来 都荒谬极了:由于准备时间仅有短短的3天时间, 因此,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组织工作明显未能 跟上形势的变化,不仅各人分工不明确、指挥体 系不清晰,而且,在关键时刻,谁也不想负责任 地下达命令。此外,他们对苏联民众的感情变化 也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因此,据舍宁事后透露: “20号晚,我看到所有的领导人都陷入了困境, 他们感到恐惧,发抖了:‘什么也干不成了,街 上到处是人群!’ ”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苏联的强大”也成为 了被俄罗斯人所怀念的历史。2005年,普京总 统在国情咨文中公开表示,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 最大的灾难。这在前苏联《真理报》著名评论员 亚历山大· 戈洛文科看来,其实就是在政治上为 舍宁等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分子恢复名誉。
不过,随后的四个月,这位“苏联英雄”完成了最后 摧毁苏联的工作。1991年12月21日,“独立 国家联合体”成立,苏联解体。 甚至等不及戈尔巴乔夫清理办公室,叶利钦就于12 月27日接管克里姆林宫。当天的《消息报》报道说: “当戈尔巴乔夫今天进办公室时,发现叶利钦已经坐 在那里了。” “他就像是一个一流的外科医生,面对的却是一个濒 临死亡、毫无希望的病人。他进行了一次充满痛苦、 却十分必要的手术,病人活了下来。”著名评论员斯 瓦尼泽说。 然而,在66岁的退休工会职员布拉佐夫看来,“他 做的惟一正确的事情,就是阻止了一场针对戈尔巴乔 夫的阴谋,其他的作为全都大错特错。”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 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的改革。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从黑色伏尔加上下来的不速之客当中,除了普 列汉诺夫将军之外,还有其他4位高官:苏共中 央书记奥列格· 舍宁,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奥列 格· 巴克拉诺夫,国防部副部长瓦连京· 瓦林尼科 夫,总统办公厅主任瓦列里· 博尔金。 接到自己卫士长弗拉基米尔· 梅德韦杰夫少将的 通报后,陷入长时间沉默的戈尔巴乔夫,最终 仅接见了舍宁等4人。大约半小时的谈话结束之 后,舍宁等人立即返回了莫斯科,而“8· 19事 件”也随即震惊了世界:以副总统亚纳耶夫、 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农 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等8人组成的“国家 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从8月19日4时起在苏联 个别地方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与此同时, 停止戈尔巴乔夫履行总统职务,国家紧急状态 委员会接管全部政权。
在失意的日子里,叶利钦曾说“感觉自己周围是死一 般的寂静和空虚”,但寂静中有躁动。激进派、社会 失意者关注着他。在叶利钦去职的时候,改革已经进 行了一些时日,但是改革成果还未能显现,经济增长 乏力,供应短缺,怨恨的目光里满是社会不公……苏 联早已千疮百孔,它们迟早会奔涌而出。而经过一年 蛰伏之后,叶利钦从一个“正统共产党人”变成了一 个彻底的反对派。 竞选人民代表无疑是叶利钦最重要的一场胜利,接着 通过递补进入最高苏维埃,叶利钦通过“公众渠道” 重返政治舞台。1989年7月,叶利钦在最高苏维 埃组建“跨地区代表团”,要求“一切权力归于苏维 埃”;1990年1月又成立“民主纲领派”,目标 直指取缔“苏共在苏联领导地位”的宪法第六条。而 所有这些被视为冒险的行动,到4月苏联第4次代表 大会时即有实质突破。5月叶利钦赢得了他在党内最 后一次相当关键的选举,出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 主席。
莫斯科红场
斯大林的巨幅雕像被推倒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 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 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 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 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 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 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 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 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 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 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 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果不 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 什么?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改革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民族问题、争霸拖垮苏联经济……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 新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①没有结合国情 ②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④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框架
根本原因?
1964年,赫鲁晓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
赫鲁晓夫既是斯大 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 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 角色。 ——《俄国史》
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伊万诺夫将军90年 代和记者议论赫鲁晓夫的功过时说:“他是个 犯了错误的共产党人。他跟勃列日涅夫、戈尔 巴乔夫和叶利钦不一样,是真心想实现共产主 义的,只是方法不对头,效果不好。” 赫鲁晓夫当政的1953~1964年,苏联工业 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1%~13.2%,普通人 生活明显改善。他颇有平民风格,当政时不重 “形象工程”,大量建造站台简陋的地铁,速 度比斯大林时代快一倍以上,解决了莫斯科边 缘地区的交通难题。赫鲁晓夫大造廉价的五层 楼,当时圆了数千万人的住房梦。
随后,叶利钦宣布退党。对此,《华尔街日报》评论 说,叶利钦此举“把苏联共产党撕开,而且是永远撕 开了。” 1991年6月,俄罗斯联邦举行第一次总统选举, 莫斯科同时有了两个总统,一个是苏联总统戈尔巴乔 夫,另一个是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总统叶利钦。 8月19日,站在塔曼师110号坦克车顶,叶利钦 进行了最后一次保卫苏联的表演。他说“国家正处于 恐怖的危险中”,他呼吁军队“不要再做践踏苏联宪 法和其他法律的冒险主义集团罪恶意志的盲目工具”。 政变仅仅持续了60个小时即告失败,叶利钦因为在 “平定政变中的卓越贡献”获颁“苏联英雄”勋章。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 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 在农场视察
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 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 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 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不仅没有解 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 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 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 年,他又宣称苏联将在1980年建成共产主义。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赫鲁晓夫经常心血来潮地做出一些决策, 许多改革措施未经深思熟虑便草草实施,又草 草收场。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 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 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 洛伐克。1976年5月,他 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 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 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 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 亲苏联的政策,发动了侵 略阿富汗的战争。
假如游客来到莫斯科新 圣女公墓,导游一定会推荐 他们去参观赫鲁晓夫墓。一 方面是墓主作为政治家的极 高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因为 他的墓碑独具特色。他的墓 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 接堆砌而成,赫鲁晓夫的头 像置于黑白框架之中。 有趣的是,墓碑的设计 者是赫鲁晓夫大权在握时臭 骂过的抽象派雕塑家涅伊兹 维斯内,而请此人设计赫鲁 晓夫的墓碑,又正是赫鲁晓 夫自己的遗愿。
“8•19”事件
苏共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未能得到人民、包括1000多万苏 共党员的积极响应,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
政变的发动者本想 挽救苏联这个濒临解体 的超级大国,而政变失 败的结果则加速了苏联 的解体。
叶利钦——英雄,还是叛徒?
“如果把转轨比拟为从此岸驶向彼 岸的一艘船,那么叶利钦这个掌舵 人使船驶离了此岸,但没有到达彼 岸。然而这艘船也没有掉头而返, 更没有在风浪中倾覆,而且还在冒 着风浪向彼岸前行。”
莫斯科给叶利钦提供了充分表演的舞台。刚一上任, 他就对干部进行了大换血,33个区委第一书记他一 下换了23个。他把在地方的工作作风带到莫斯科, 在党代会报告上,指名道姓谈问题、谈责任;他放弃 了国家给干部的许多优待,经常混迹于市民之中,一 起排队购买并不充裕的食品,挤公共汽车……他高举 反特权、反贪污的大旗。他的咄咄逼人让干部们感到 恐惧,却在市民中赢得了良好口碑,认为他是实干家。 叶利钦支持改革,甚至不满意戈尔巴乔夫的速度。他 直斥“苏联70年时间都未能解决人民温饱、提供服 务和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在党的高层会议上也不留 情面,从来没有一个党员有这样的表现。终于,他的 激进连党内支持改革的温和派也难以忍受。1987 年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上,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 公开决裂。结果,他在政治上下落的速度和他此前的 提升一样快。1987年11月,他被免去了莫斯科 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随后是政治局候补委员。
列昂尼德· 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06- 1982)
①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斯大林模式的框 架,只是修补性的改革。 ②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③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 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1991)
经济:“加速战略”
内容: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政治: “民主化”和“公开性” 实行多党制
政治: 政局不稳 经济: 连年滑坡 思想: 极度混乱 民族关系:民族分裂运动
结果:失败,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 ——国家政权发生质变
<<明斯克协定>>
——独联体成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阿拉木图宣言>> ——苏联解体
“8•19”事件
1991年8月18日下午16点32分,苏联再过数十 小时就将因为《主权国家联盟条约》的签署而 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国家之际,一支由5辆黑色 伏尔加组成的神秘车队,突然驶抵了正在黑海 度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位于克里米亚度假 胜地福洛斯岛上的总统官邸。 由于从车上下来的5位高官中包括有苏联克格勃 警卫局局长尤里· 普列汉诺夫中将,因此,负责 总统官邸安全工作的克格勃警卫人员不仅立即 放行了这个车队,而且还立即开始执行了普列 汉诺夫中将的另一道命令:切断总统官邸与外 界的所有联系。这些警卫并不知道,正是这道 命令拉开了历史上的著名的“8·19”事件的序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