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肠内营养支持及并发症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3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营养评估
01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 的营养状况,制定合
理的营养计划
04
评估结果:根据评 估结果,制定个性 化的营养计划,预 防肠内营养并发症
02
评估内容:体重、身 高、BMI、血红蛋白、 白蛋白等指标

患者自身因素:如肠 道功能障碍、免疫力 低下等,可能导致肠 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避免感染
02
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03
合理使用抗 生素,避免
滥用
04
加强营养支 持,提高免
疫力
2
肠内营养处理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肠内营养并发 症及处理
演讲人
目录
01. 肠内营养并发症 02. 肠内营养处理方法 03.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04.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1
肠内营养并发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常见并发症
1 腹泻: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腹泻,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2 恶心呕吐:肠内营养可能导致恶心呕吐,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3 腹胀: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腹胀,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4 便秘:肠内营养可能导致便秘,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5 感染:肠内营养可能导致感染,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6 营养不良: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需要调整营养配方和剂量
胃肠减压:针对胃肠道梗阻, 使用胃肠减压进行治疗

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感染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指在EN过程中,因呕吐误吸而突然发生呼吸道症状,甚至呼吸衰竭,有泡沫样痰,X线片有肺下叶斑点状阴影;或在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或精神异常的病人,可以无明显呕吐,但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X线片上有肺部浸润影,停EN后症状消退
肠道细菌逆向扩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插管抑制了咳嗽、纤毛运动等正常的肺部防卫机制,促进了鼻咽部分泌物的吸入一般发生率为1%左右;气管切开或插管病人可高达3%;也有报告ICU病人连用EN3天以上,肺炎高达54%!
⑥激素
⑦抗生素等
机械方面并发症
鼻胃/十二指肠/空肠管:
与管径、材料、柔顺度、放置时间等因素相关
异位入气管、胸腔
鼻、咽、喉、食管等不适、炎症、糜烂、坏死、溃疡、感染
气管食管瘘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管道打结、不能拔出
肠梗阻、穿孔
颈部食管/胃/空肠造口:
造口处出血、溢渗、瘘形成、梗阻、疝、感染等
HuangDT等(1992)还报告过1例鼻咽癌PEG后造口处癌细胞接种
B:与肠内营养配方及选择相关:①气味难闻②乳糖含量及比例高③脂肪比例高④渗透压高——胃潴留⑤温度过低
C:与肠内营养输注相关: ①输注速度过快②推注③滴注失去控制
腹泻
定义很重要,但模糊,一般指应用EN后发生多次稀便或一次较多的稀便——BlissDZ等(1992))引用8种定义,从每日一次稀软、不成形或水样便到每日4次水样便,追踪所有管饲病人3个月,“腹泻”发生率:20.7%-72.4%;时间(日)发生率为:1.7%-26.6%肠道对水份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小肠吸收水12L/d左右, 结肠4-6L/d肠腔渗透压→血管内血浆渗透压。
应稀释开始,逐步适应
检查有无胃潴留表现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06 动态调整肠内营养的量及速率来避免胃扩张 07 每4h监测1次GRV
03 常规执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技术
08 误吸高风险患者,使用促胃肠动力药
04 患者采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
09 尽可能降低患者的镇静/镇痛水平
05 幽门后/小肠喂养
10 减少1CU患者外出诊断检查的程序
03
第三部分
20g/L)来减轻腹泻
06 避免在营养制剂里添加水或有色物质 07 使用酵母菌或益生菌来预防由肠道菌群移位 08 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匀速输送的方式 09 以低剂量起始喂养逐渐达到目标喂养量 10 营养液的温度应维持在体温或于38-
误吸定义
定义: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 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 不等的液体或固体的食物、 分泌物、血液等进入声门以 下呼吸道的过程。
误吸危险因素
高风险误吸的因素包括高龄(>70岁)、 鼻胃管肠内营养喂养期间、机械通气 期间、吞咽功能障碍、意识丧失/下降、 声门或贲门关闭功能遭到破坏、合并 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类疾病、使用镇 静或肌松药物、院内外转运等。
预防误吸的方法
01 采用带锥形或圆锥形气囊的气管导管来
预防微误吸
02 气管导管的囊内压维持在25~30cmH2O
高水平GRV
高水平GRV定义
定义:当患者连续2次监测 GRV>250mL或GRV监测值超过 前2h喂养量的50%时,即可视 为高水平的GRV。
高水平GRV评估
推荐每4h使用注射器抽吸法或胃超声 监测法对误吸高风险的重症患者进行 GRV监测。
高水平GRV的干预方法
01 推荐使用胃肠动力药物 02 促动力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运动激动剂(红霉素)、血清素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腹胀、肠鸣音亢进
减慢营养液输注速度,给予促进 胃肠动力的药物,同时检查是否
存在肠梗阻或肠麻痹等情况。
代谢性并发症处理
高血糖
01
调整营养液中糖的比例和输注速度,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
疗,同时监测血糖变化。
低血糖
02
立即停止营养液输注,给予高糖食物或葡萄糖静脉注射,同时
监测血糖变化。
电解质紊乱
03
根据电解质监测结果,调整营养液中电解质成分和比例,必要
营养剂因素
营养剂类型
不同类型的营养剂成分和比例不同,可能影响患者的吸收和代谢, 从而引发并发症。
营养剂污染
营养剂在生产、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可能导致患者感染或 中毒。
营养剂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与营养剂中的成分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 引发不良反应。
喂养管因素
喂养管位置不当
喂养管插入位置不准确或 移位,可能导致营养液误 入气管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喂养管堵塞
喂养管堵塞可能导致营养 液无法正常输注,影响患 者的营养摄入。
喂养管相关感染
长期留置喂养管可能导致 局部感染或引发全身感染。
其他因素
护理不当
如未定期清洁口腔、未定期更换 喂养管等,可能导致感染或其他
并发症。
监测不足
对患者肠内营养状况监测不足,可 能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患者不配合
患者不配合治疗或护理,如自行拔 出喂养管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 生。
WENKU DESIGN
患者因素
01
02
03
疾病状态
如糖尿病、克罗恩病等, 可能导致肠道吸收不良、 蠕动减慢等,从而影响肠 内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如何处理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如何处理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如何处理(1)胃肠道症状1)腹泻、恶心、呕吐: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肠内营养制剂的类型、成分、渗透压可影响肠道对营养液的耐受性,营养液配置过程污染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营养液输注温度及速度不适宜易引起肠道痉挛。

相应的处理措施主要有:注意观察患者出现腹泻的次数及性状;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浓度(300 mmol/L)的溶液;及时调整配方;营养液要新鲜配制,低温保存,常温下保存 8小时,低温保存12小时,使用不超过24小时;营养液注意滴注速度及温度;危重症患者注意菌群失调;操作人员注意双手及物品清洁,避免人为污染。

2)胃潴留:可能与输注量过多有关。

在每次输注前先抽吸,以了解胃是否排空,若停止喂养1小时,残留量>100ml,提示有胃潴留,需要延长输注间隔,或行胃肠减压。

(2)代谢并发症:肠内营养可出现多种代谢性问题,包括液体、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多,最常见的是水中毒、高糖血症(高血糖)、低糖血症(低血糖)及高钠血症性脱水。

1)水中毒:较为常见,尤其同时肠外营养或补液者,一旦发生应立即调整总入量。

2)高糖血症:多发生在鼻饲后24小时,可改为低糖饮食或加用胰岛素,同时监测血糖。

3)低糖血症:患者应缓慢停用要素饮食,并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4)高钠血症:通常是因为水分丢失过多,应逐渐增加膳食的浓度与量,并监测血清钠及尿素氮的水平,严格记录患者出入量。

5)低钠血症:也较常见,常伴水肿。

主要原因有:静脉输液过多,患者通常体内水负荷增多,总钠水平也增高。

治疗上不应继续补钠,而是限制液体摄入。

(3)反流和误吸:主要是咽部刺激引起胃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导管穿过贲门。

意识不清或呕吐反射减弱的患者更易发生。

年老体弱者发生误吸易导致吸入性肺炎。

为了减少误吸的风险,患者喂养时应抬高床头超过30°,喂养结束后应保持这种姿势30分钟。

另一方面,胃内食物潴留可使误吸风险增高。

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输注期间,应每隔4小时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若残留量>150 ml,应暂停输注,必要时加用胃动力药物。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肠道方式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常见于胃肠道疾病、手术后及严重创伤等导致胃肠道功能受限的病人。

虽然肠内营养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

本篇文档将介绍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 腹泻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0%~35%。

主要原因是肠内营养制剂中营养素成分过高或输注速度过快使肠道难以承受。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变输注速度:减慢输注速度,增加输注时间,一般每日输注量不超过40毫升/小时。

•检查肠内营养配方:调整配方中营养素的含量,减少三酰甘油和葡萄糖酸盐的含量,并避免使用皂化的脂肪乳剂。

•药物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止泻药物,如鸦片类药物、肠黏膜保护剂、吲哚美辛等。

2. 腹胀和肠鸣音增强由于肠内营养制剂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当肠道吸收不良时,易导致腹胀和肠鸣音增强等不适症状。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变肠内营养配方:调整配方中水分含量,使其不超过同等体积P 等渗液。

同时减少葡萄糖、聚合糖和胰岛素的含量。

•松弛剂:口服或肛内给药松弛剂,如甘油、甘露醇、硫酸镁等。

3. 营养过度营养过度是由于过分注入营养物质导致的。

表现为高血压、水潴留、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脂等。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逐渐调整肠内营养量:按病情和体重逐步增加肠内营养量。

注意不要一步到位输注高浓度肠内营养液。

•减少注射速度和持续时间:肠内营养应缓慢输注,一般不超过2-3小时以保证安全。

•调整配方中营养素含量:减少三酰甘油和葡萄糖酸盐的含量,并避免使用皂化的脂肪乳剂。

4. 电解质紊乱肠道内营养含有的电解质浓度较高,输注过多或过快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的浓度异常。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监测电解质:在输注肠内营养前,要预测病人的各项电解质,盐酸等药物的需求量。

•肠内营养的浓度调整:以适当的方式,根据病人的血清电解质恢复情况和输注的肠内营养的标准,减少或增加肠内营养中电解质的含量。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1 机械性并发症1.1 喂养管放置不当该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鼻胃或鼻十二指肠及空肠置管者,插管时误将喂养管置入气管、支气管内,严重者可穿破肺组织及脏层胸膜,引起气胸、血气胸、脓胸、气管胸膜瘘及肺出血。

一旦发现喂养管有误插,应立即将导管拔出,并观察有无气胸、血胸等表现,及时作相应处理。

预防的方法是仔细操作,严格插管的操作程序和原则,鼻饲管(鼻肠或鼻胃管)放置后,抽吸、注气听诊或X线等证实导管尖端是否在消化道内。

1.2 鼻、咽及食管损伤鼻、咽不适或损伤主要是长期放置粗而硬质的喂养管,压迫鼻、咽部或食管壁,造成黏膜糜烂和坏死。

因此,插管时应选用质地软、口径细的聚氨酯和硅胶导管,操作过程中应仔细轻柔,遇有阻力应查明原因,不可冒然硬插。

亦可选用其他途径,如通过胃造口或空肠造口进行肠内营养。

1.3 喂养管堵塞喂养管堵塞的常见原因是喂养管内径小,营养液粘稠,膳食残渣和粉碎不全的药片碎片黏附于管腔内或是药物膳食不相溶造成混合液凝固等。

预防的主要措施为每次输注或每输注2—8小时用20—50ml清水冲洗,如发现阻力大随时冲洗。

选择合适口径的喂养管,应用营养泵持续匀速输注。

1.4 喂养管拔出困难长期使用硬质喂养管,喂养管停留在胃肠壁上,并嵌入胃肠黏膜中,导致喂养管拔出困难。

可以选用其他途径,如改用胃造口或空肠造口方式。

空肠造瘘管与肠壁或腹壁脏层缝合结扎固定过紧也会造成喂养管拔除困难或阻力很大。

此时,可剪断造口管,使其远端由肠道排出。

1.5 喂养管移位和脱出喂养管固定不牢或长期置管、固定导管的缝线松脱及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或严重呕吐均可导致喂养管脱出。

一旦发生不仅使EN不能进行,而且在造口置管的患者尚有引起腹膜炎的可能。

因此,置管后应牢固固定导管、加强护理与观察,严防导管脱出。

1.6 误吸因呕吐导致的误吸常用于虚弱、昏迷的病人,在食道返流者中呕吐或咳嗽后易发生。

肠内营养中氨基酸PH值较低,误吸后对支气管粘膜刺激性较强,一旦发生吸入性肺炎,较为严重。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的途径
口服 鼻胃管 鼻空肠管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 术中胃/空肠造口 经肠瘘口营养
PART 03
肠内营养的护理及并发症
肠道是一个最值得被重视的气管。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包括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 持人体代谢所需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心理护理
行肠内营养前应提前告知病人,使其有一定的心 理准备和适应时间。 向病人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及对治疗原发病的益 处,必要时介绍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以增强病人 的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增加病人的 安全感。 对长期应用者可向其介绍具体应用方法,使病人 掌握一定的应用技术,以便参与到实施过程中。
500~1000ml左右
输注的护理
02
注意观察导管穿出鼻孔或皮肤 的标记变化
04
药物不可直接加入营养液中,因 为药物会影响营养液的物理稳定 性,引起营养液粘稠度,颗粒大 小的变化和营养液凝结,导致管 道堵塞;药物和营养液的混合还 会出现配伍不当,从而导致药物
吸收的减少
导管的护理
01
妥善固定导管,这是防止导管移 位脱出的重要措施
滴速太快,减慢速度或改用连续 滴注
高渗溶液,肠腔内渗透负担过重, 改用等渗或稀释高渗溶液
溶液被细菌或真菌污染,导致细 菌性或真菌性肠炎,注意无菌配 置及运送,悬挂时间不超过8小 时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04 肠道功能紊乱
症状包括肠痉挛、腹胀、 恶心和呕吐
这是由于输入速度过快、 膳食浓度高、量大或气味 不佳、溶液浓度低和胃排
喂养管包括胃管、胃造瘘管、鼻胃管、鼻 肠营养管、空肠造瘘管。
消化道的组成及功能
胃肠道是一连续的管道,自口到肛门,长约4.5m。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还有许多附属器官。主要功能包括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

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A:与EN配方高渗透压相关:
① 高渗液致肠道分泌增加 ② 高渗液致肠道血流不足
B:与乳糖酶缺乏有关:
① 乳糖性高渗 ② 乳糖被细菌分解——有机酸
C:与脂肪相关:
① 脂肪酶不足:如胰腺疾病 ② 脂肪吸收不良:如胆道梗阻、肠道病变/切除
D:营养液温度过低:
低于8-10℃更易发生,特别是老年人、中国人 ① 热水袋 ② 热水瓶 ③ 加热器
鼻胃管>胃造口>空肠造口 鼻胃管>鼻空肠管
均速>推注
吸入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pH、颗粒大小、渗透压高低、量的多少
病理改变:
肺不张
水肿、出血
炎症细胞浸润
气管粘膜脱落
肉芽肿形成
预防:
头抬高、半卧位、床倾斜30°
重力滴注/蠕动泵控制持续均匀输注
Jacobs S等(1990)、Lee B等(1990)认为持续24 h输注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有一段时间停止EN的病人;Lee B等报告EN 16h,停8h,肺炎发生率从54%→12%,与EN时pH升高有关;但Amstrang D认为持续EN并不升高pH
电解质、微量元素异常
高钾血症,如肾功能障碍时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微量元素镁、铜、锌缺乏等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并存的肝胆病变 EN中的某些氨基酸在肝内代谢肝酶系统的激活
管饲综合征(tube feeding syndrome)
——低磷血症
严重低磷血症可引起下肢感觉消失、语言障碍、精神症状发作、昏迷、心肺衰竭等,严重营养不良是高危因素,厌食病人再喂养时也常有此症的报告强调严重营养不良时EN的初期,应注意监测血磷
悲观感
管腔堵塞、不通畅:
胃内喂养、细管、整蛋白配方容易发生,与蛋白酸化有关,特别是当pH<5时,经常经喂养管回抽检查残余容量时——Powell K等(1993):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护理

积 ,从 而使潮气量和功能残气 量减少 ,引起肺 不张和肺部感 染
3 预 防并 发 症 护 理
。 麻 醉未完全清醒者 ,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麻醉清醒后 ,
3.1 吻合 口瘘 是 手术后极为严重 的并 发症 ,也是手术 每 2 h叩背 1次 ,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 。
后死 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 。吻合 口瘘发生在术后 5 d-10 d,注意
[1】 曹伟新 ,李 乐之 .外科护 理学 [M】.第 4版.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006:432.
[2] 黄孝迈 ,秦文瀚 .现代 胸外科 学【M].北京 :人 民军 医 出版社 ,1991:
252—255.
【3] 王黎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联合胆囊 切除术后 呼吸道 的护理 [J]. 护士进修 杂志,2010,25(1):94. (收稿 13期 :2013—07—09)
基层 医学论坛 2013年 1O月第 l7卷第 3O期
5.1 机械性并发症 5.1.1 喂养管放置不 当 预 防的方法是仔细操作 ,严格遵 守插 管的操作程序 和原 则 ,鼻饲管 (鼻肠 或鼻 胃管 )放置后 ,抽
吸 、注气 听诊 或 x线 等 证 实 导 管尖 端 是 否 在 消 化 道 内 。
症 ,需及 时查找病 因并针 对病 因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结论 瘘。④空肠造 口:特殊患者在行腹部大手术 时必要 时可行空肠
肠 内营养具有符合 生理 、经济实惠、易于 管理 、简单 易行 、并发 造 口术 。
症 少,且有 助于肠道 功能的恢复等优点 ,积极预 防、治 疗并发 症 是其安全、有效 实施 的重要保 障。
综上所述 ,有效的护理措施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食管癌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

胃肠道并发症—胃潴留
胃潴留
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 合征,系胃张力减 退、蠕动消失所致,表现为上腹饱胀,返酸嗳气、呕吐胆汁 和食物等。
(文献报道,EN并发症中腹胀引起的高胃残留量发生率为78%
当患者遭受创伤、手术、严重感染等打击后,胃肠道首先
受累,其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容易导 致胃潴留,胃潴留后易引起反流误吸致吸入性肺炎而加重病 情。
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部肠内营养。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有损失,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 常 规食物。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各制剂药理作用
百普力:能补充人体日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及营养成分。 瑞素:为营养成分完全的营养制剂,可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瑞髙:髙分子量、易于代谢。本品含有小肠容易 吸收的中链甘油三酯。 瑞能:髙脂肪、高能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特 别适合于癌症患者的代谢需
要。本品所含-3脂 肪酸以及维生素A、C和E能够促进免疫功能,增强 机体 抵抗力。

瑞代:本品配方符合国际糖尿病协会的推荐和要 求,提供的营养物质符合糖 尿病患者的代谢特点 。处方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木薯淀粉和谷物 淀粉, 以此能减少糖尿病患者与糖耐受不良患者的葡萄糖负荷。本品不含牛奶蛋白, 适用于对牛 奶蛋白过敏的患者。
二、肠内营养的供给方式
(一)口服营养 是指在非自然饮食条件下,口服由极易吸收的中小分子营养素配 制的营养液。
(二)管饲营养 是指对于上消化道通过障碍者,经鼻-胃、鼻-十二指肠、
鼻-空肠置管,或经颈食管、胃、空肠造瘘置管,输注肠内营养制 剂的营养支持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的时机
前提:血流动力学稳定 积极复苏治疗为早期EN 创造条件 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 联合大量液体复苏 乳酸≥2-4 MAP<60-70

05肠内营养适应症、禁忌症、制剂选择及临床检测

05肠内营养适应症、禁忌症、制剂选择及临床检测

商品化肠内营养 制剂
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成分型 肠内营养制剂
氨基酸型 短肽型
平衡型 疾病适用型 平衡型 疾病适用型
非成分型
整蛋白型
平衡型 疾病适用型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2年版。
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特殊EN 类型 模块型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2年版。
氨基酸/短肽/整蛋白模块 糖类制剂模块
营养治疗不是单纯地提供营养素
使机体细胞获得需要的营养底物,进行正 常或接近正常的物质代谢,保护或改善器官、 组织的功能和结构,改善包括免疫功能在内 的各种生理功能,达到利于康复目的。
当基本功能受到影响,单位细胞的营养 底物不足,ATP能量产生不足,会加速和增 多细胞调亡,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
因此,营养治疗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显得更为突出。
可正常进食且营养素 能满足自身需求
可正常进食,但摄食 量不足
吞咽困难,胃肠功能 正常
胃功能受损,而肠功 能正常
肠道节段性功能存在
给予适合病情的调整营养素膳食
口服加强
经胃管饲肠内营养
辅以肠外营养
经空肠营养
节段性肠内营养
以肠外营养为主
EN 适应证
1、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 ①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 ②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脓毒症、甲状腺功能亢
EN 适应证
9、 小儿吸收不良,低体重早产儿(应用儿童或新生儿适用的 肠内营养制剂)。
10、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因恶性肿瘤、艾滋病等造成的营养 不良。
11、重度厌食合并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患者。 12、肝肾功能衰竭; 13、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
EN 禁忌证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2009-10-20 13:07 【大中小】【我要纠错】(一)肠内营养的适应证1.胃肠功能正常,但营养物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者(昏迷、烧伤、大手术后危重病人)。

2.胃肠道部分功能不良者,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大量小肠切除术后)等。

3.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但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良者如糖尿病或肝、肾衰竭者。

需进行营养支持时,凡胃肠道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者,应当首选肠内营养或与肠外营养配合,部分应用肠内营养。

(二)肠内营养的方法1.除少数整蛋白类制剂可口服外,大多数需经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和鼻空肠管或空肠造瘘管输入。

2.输注宜应用输液泵控制,匀速、缓慢以免发生腹胀、腹泻等合并症。

3.所用制剂有整蛋白类(适用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胃肠道功能正常者)和以蛋白水解产物为主的制剂(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者)。

(三)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防治(比肠外营养发生的少和相对较轻)1.误吸年老、体弱、吞咽功能不佳,应用鼻胃管时发生呃逆,引起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处理:改用鼻空肠管输入营养液。

2.腹胀、腹泻浓度、渗透压过高和输液速度过快引起。

处理:稀释减量、减速和适当用阿片酊类药减慢肠道蠕动。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防治2009-10-20 13:06 【大中小】【我要纠错】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防治:1.技术性并发症:气胸、血胸、水胸、臂丛神经损伤、出血、空气栓塞、导管扭曲或折断等。

以空气栓塞最严重,可导致死亡。

预防:熟悉解剖、正确穿刺。

2.代谢性并发症(1)补充不足包括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等。

预防: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性补充。

(2)糖代谢异常包括胰岛素用量不当引起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和葡萄糖用量过多引起的肝损害(脂肪肝)。

预防:注意胰岛素用量及速度。

(3)肠外营养本身的并发症如胆汁淤滞、胆泥及胆石形成、肝酶谱升高和肠屏障功能减退及继发性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和肠源性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韦军民朱明炜朱峰于健春唐大年肠内营养的发展历史久远,1790年Hunter使用鼻胃管进行管饲治疗吞咽肌麻痹的患者,是关于应用肠内营养最早的记载;1901年Einborn发明十二指肠管,为胃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了另一管饲途径;1957年Greenstein等为宇航员开发要素肠内营养液,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改进了肠内营养制剂;1973年Delany介绍空肠造瘘,为安全有效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水平认识到机体对外来的侵害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到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也发现肠道粘膜屏障在应激条件下将出现功能障碍,细菌及内毒素可透过粘膜屏障而进入体内,再一次地导致机体发生SIRS 等一系列改变,造成机体的机能更为紊乱。

1967 年Dudrick 和Wilmore开始利用肠外营养特殊的优势,拯救了无数病人生命,但是多年的应用后,其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长期禁食和肠外营养可造成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

肠内营养的作用不仅仅是维持病人的营养状况,更重要的是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尤其是肠粘膜屏障功能。

随着人们对肠内营养有了新的认识,肠内营养在营养支持中又占据了主导地位。

一、营养物质在消化道的代谢蛋白质的消化自胃开始,胃蛋白酶使蛋白质成为多肽和少量氨基酸,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粘膜细胞刷状缘分泌的氨基肽酶和二肽酶以及胰液中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羧基肽酶等的作用下水解成二肽和氨基酸。

短肽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吸收后进入胞浆,被胞浆肽酶水解为氨基酸。

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被胞浆肽酶水解的氨基酸经侧基底膜进入细胞间质或血循环,部分短肽也可直接进入血液。

个别完整的蛋白质可通过入胞和出胞途径、跨细胞途径、旁细胞途径或M 细胞途径被吸收。

脂肪的消化从胃开始,进入胃的脂肪在舌脂肪酶、胃酯酶和胃剧烈蠕动的作用下被乳化分解,食物中的中链和短链甘油三酯可部分被分解。

进入小肠以后,胆汁中的胆盐、卵磷脂、溶血卵磷脂和甘油一酯有很强的乳化力,同时由于胰液中的胰脂肪酶、共脂酶、磷脂酶A2 和胆固醇酯酶的作用和十二指肠的蠕动使甘油三酯几乎全部分解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脂肪酸、甘油一酯、卵磷脂及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与胆盐聚合在一起,形成混合微胶粒,通过扩散方式到达肠壁细胞刷状缘,脂肪水解产物被释放入细胞膜的脂质中,经被动扩散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主要在小肠上部完成。

进入细胞的脂肪水解产物在细胞内再合成甘油三酯,在磷脂、胆固醇和载脂蛋白的参与下组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管进入血液。

而短链脂肪酸和大部分中链脂肪酸均可直接吸收进入门静脉。

胆固醇和卵磷酯与脂肪水解产物一道经混合微胶粒形式被吸收。

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

进入胃后在酸性环境下,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故淀粉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进行。

胰腺分泌的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为麦芽三糖、麦芽糖和α- 糊精,它们与蔗糖和乳糖等寡糖一道,在肠粘膜绒毛表面刷状缘受寡糖酶的作用,分解为单糖,被载体蛋白运送至细胞内,完成吸收,由于寡糖酶的活性在空肠最高,因此寡糖的吸收主要在空肠。

此外,成人每日自食物中摄取水2500mL,食物分解代谢产生300mL 水,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约8300mL,因此每日有近10000mL 水进入小肠,其中只有1000mL 进入结肠,而自粪便中只排出150mL ,所以大部分水分被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二、肠内营养的特点肠内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能够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为全身和胃肠道本身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并能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

这些作用对维持肠粘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易位,以及预防肝内胆汁淤积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肠粘膜屏障包括四部分:①机械屏障指完整的肠粘膜上皮、肠道向下的推进作用和肠粘膜表面的粘液;②化学屏障指肠腔内的化学物质如胃酸、胰蛋白酶及其它胰酶、胆盐、溶菌酶和IgA 等;③生物屏障指肠道的正常菌群及其产物;④免疫屏障包括肠粘膜分泌的IgA、肠道相关的淋巴组织和Kuffer 细胞等。

各种原因导致的肠粘膜屏障损伤会促使肠道致病菌跨过肠道进入肠系膜淋巴结并进入血液循环中,招致全身感染和炎症反应。

肠道粘膜需从肠腔内摄取营养底物供自身利用,这种营养方式占总营养底物摄取的70 % , 其余30 %来自动脉血液供给。

在禁食时,肠腔内无营养底物,来自动脉血液的代偿也十分有限,此时,肠道的屏障功能和正常菌群均会受到破坏。

肠内营养的作用机理包括: ①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细胞间的连接和绒毛高度,保持黏膜的机械屏障;②维持肠道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保持黏膜的生物屏障;③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 ,保持黏膜的免疫屏障;④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保持粘膜的化学屏障。

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研究发现,只要提供不低于总热量20 % 的肠内营养就可避免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与肠道的菌群易位。

创伤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降低代谢应激和严重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腹腔和肺部感染。

创伤程度越重,早期肠内营养获得的好处越多。

研究表明,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更有益处,可以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改善伤口愈合,改变肠粘膜抗原表达和氧合及器官功能。

Hochwald等的研究表明,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24 h 内给予肠内营养,能够降低脂肪氧化和机体蛋白分解代谢,提高氮平衡。

目前对于肠内营养的应用国内外专家的共识是“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就应用它”。

三、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比较肠内营养时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到肝脏,有利于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

肠外营养增加心排血量,因而使代谢营养物质所需消耗的能量增加,同时机体对肠外营养提供的营养物质利用率不如肠内营养高,因而在同样热量和氮量的情况下,应用肠内营养病人的体重增加和氮潴留均优于肠外营养。

由于肠外营养时所有营养物质均需进入血液循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些营养物质目前尚不能添加至肠外营养中,而且肠外营养制剂的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与此相反,目前已知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谷氨酰胺、精氨酸、核苷酸、膳食纤维、中长链脂肪酸等物质均可方便地加入肠内营养中,因而肠内营养液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而且价格低廉。

肠外营养的配制和输注过程需要严格无菌,同时由于容易导致代谢并发症的发生,因而需要严密监测,而肠内营养配制时对无菌的要求不如肠外营养高,操作简单,对技术和设备要求低,使用过程也较安全,并发症也相对较少。

1989年Moore 等比较了创伤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果表明肠内营养能够增加肝脏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降低感染率( EN 组为17 % ,PN组为37 %)和重要感染并发症( EN组为3 % , PN组为20 %)。

Lewis 等证实早期肠内营养能够降低感染并发症和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Bozzetti 等比较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发现肠内营养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并发症发生时间,感染和非感染并发症危险性分别降低40.8 %和26.6 %。

2002年蒋朱明等关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了120例接受消化道手术的患者,结果显示肠内营养组在肝功能、肠粘膜通透性、血浆谷氨酰胺水平和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朱明炜等在老年接受中等以上手术后患者,比较肠内和肠外营养,肠内组在血浆前白蛋白、累积6 d氮平衡、乳果糖/甘露醇比值、IgG和IgM,以及术后感染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优于肠外组。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在国外的应用比例从20 世纪70 年代肠外营养多于肠内营养逐渐转向为肠内营养多于肠外营养。

四、肠内营养适应症和禁忌症肠内营养适应证包括:1.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

①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②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脓毒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及其化疗或放疗时、畏食、抑郁症;③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者。

2.胃肠道疾病。

虽然胃肠道疾病妨碍病人经口进食,但仍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提供的营养素齐全,不需消化或容易消化,通过较短的或粘膜面积较小的肠道即可吸收,具有不改变肠道菌群、无渣及无乳糖以及对肠道与胰外分泌刺激较轻等优点。

肠内营养不但能够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且对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可以避免长期禁食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多种原发性胃肠道疾病,采用肠内营养对治疗有利。

①胃肠道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消化液大量流失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和腹腔感染等,其中营养不良导致的瘘口不愈合是根本原因。

肠内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并能够减少消化液的分泌,无渣或少渣,不增加瘘口排出量。

对于高位小肠瘘或胃瘘,可通过鼻肠管、经瘘口置管或空肠造口的方法利用远端小肠进行肠内营养,对于远端小肠或结肠瘘,可利用近端小肠进行肠内营养;通过肠内营养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自愈率:②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除在严重情况下需采用肠外营养外,如小肠尚有一定的吸收功能,且又能耐受肠内营养时,可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是Crohn 病的基本治疗方法,能够在肠道得到休息的同时使临床症状缓解,营养状况改善,其症状缓解率与糖皮质激素相似,而并发症却少得多。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来说,营养支持的治疗作用不如Crohn 病明显,因而主要用于改善营养状况和进行围手术期处理。

③短肠综合征,由于肠道吸收面积大量减少,进而导致一系列营养物质缺乏和进行性营养不良,急性期的主要问题是严重腹泻造成消化液大量丢失,此时应进行全肠外营养,但长期的禁食和肠外营养将造成肠粘膜萎缩和对肠外营养的终生依赖,因此在腹泻量减少后应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的目的不但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更重要的是促进残留小肠逐渐发生代偿,减少甚至摆脱对肠外营养的依赖。

④消化道憩室疾病,当炎症过程消退后,可采用肠内营养。

3.不完全肠梗阻和胃排空障碍:由于肠内营养无渣,因此不完全性肠梗阻同样可以应用肠内营养,达到改善营养状况和术前准备的目的,部分患者通过治疗症状能够得到缓解。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将完全性肠梗阻误认为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同时对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不完全肠梗阻患者也不宜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胃排空障碍常发生于上腹部疾病或上腹部手术以后,其治疗方法除解除原发疾病外,主要是支持和促进胃动力的恢复。

充分利用有功能的胃以下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和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病情恢复。

4.多发性创伤与骨折及重度烧伤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与热量的摄入,可通过肠内营养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