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学生说不出正方形的边长和2与3的关系,可提问:6、12、18、24……这些数与2有什么关系?与3又有什么关系?
(3)揭示概念。
讲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说明: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提问:12是6和9的公倍数吗?为什么?27呢?哪几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
(4)完成“练一练”
要求:出示数表先在2的倍数上画三角形,在5的倍数上画圆,然后填空。
完成后交流:2和5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3、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
小组讨论:这里在图中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前提呢?
用集合图表示倍数与公倍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感受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层次清楚,形式多样的习题让学生体会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开放延伸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呢?
2、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1、说一说2的倍数有哪些?这些数有什么特点?3的倍数有哪些?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9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举例、操作、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实践和探究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从而理解和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钟表、日历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中的数字都有共同的倍数。

让学生思考:这些共同的倍数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1.利用课件呈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例子,如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如何求得的?2.让学生尝试解释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操练(10分钟)1.让学生分组,每组找出两个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各组汇报结果,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巩固(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设计--第三单元 第9课时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设计--第三单元  第9课时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11、例12和“练一练’’,第46页练习七第9~10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系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进行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

那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认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引导: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两个正方形,哪个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看图想一想是为什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算式来说明理由,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为什么用同一个长方形去铺,边长6厘米的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却不能铺满呢?你能结合图形,说明你的理由和表示的算式吗?结合学生交流和算式表示,借助图形演示引导观察并理解:正方形边长数6是长方形两边边长数3和2的倍数,能正好铺满;(板书:6÷3=2 6÷2=3)另一个正方形边长数8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不能正好铺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基本知识,对于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

但是,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探究,从而理解和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通过动画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如:“小明的手表每5分钟响一次,小红的手表每3分钟响一次,他们的手表在什么时候会同时响?”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并用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两个数,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教学内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公倍数的概念、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以及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 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 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提高题: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探索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2. 教学难点是否讲解清楚,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3. 练习题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4. 作业布置是否适量,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5. 针对学生的反馈,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教学设计
3.对作业完成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阶段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全面评估学生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播放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一个片段,展示熊大、熊二为了种树,需要在不同位置同时浇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它们在同一时间浇水。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题:求解以下数对的最小公倍数,并说明求解方法。
(1)2和3
(2)4和6
(3)8和9
2.应用题: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1)小华的闹钟每30分钟响一次,小红的闹钟每45分钟响一次。问:闹钟同时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分解质因数法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
4.学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解质因数,求解最小公倍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求解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在求解最小公倍数时,还有哪些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时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和求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应用来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和求法。

2.合作交流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实际应用法:教师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主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华和小明有一些相同的书,小华有18本,小明有24本,他们一共有多少本相同的书?”让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课件,包括实例和活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巩固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制作蛋糕需要2个鸡蛋和3盒牛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出需要多少个鸡蛋和牛奶。

从而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求法。

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提供一些数,要求学生找出这些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选取几组进行讲解和解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究问题,并能够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他们还是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卡片、骰子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倍数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倍数呢?我们又是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呢?”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呈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求法。

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最小的倍数。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两个数,让学生通过计算或者讨论的方式,找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及反思教学理念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五年级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并且在未来的学习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分数、小数和近似数等等。

在教授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我注重于讲解其概念和应用场景,同时注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帮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和策略。

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2.学习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和策略。

教学内容讲解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首先,我通过举例,向学生讲解了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给学生介绍了公倍数的含义,即两个或多个数共同拥有的倍数,然后提供了几个示例,包括求出两个数的公倍数,以及给定任意多个数,如何确定它们的公倍数。

•示例 1:求出 4 和 6 的公倍数。

首先,列出这两个数的倍数,即 4, 8, 12, 16, …和6, 12, 18, 24, …,然后我们看到 12 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因此,12是 4 和 6 的公倍数。

•示例 2:给定 3, 6 和 12,求它们的公倍数。

首先,列出每个数的倍数,即3, 6, 9, 12, 15, 18, …,6, 12, 18, 24, 30, …和12, 24, 36, …。

我们看到 12 是所有三个数的公倍数,因此,12 是 3, 6 和 12 的公倍数。

讲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接下来,我讲解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向学生传授了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示例 1:求出 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

首先,列出这两个数的倍数,即4, 8, 12, 16, …和 6, 12, 18, 24, …,然后我们找到两个数共同拥有的倍数,即 12,因此,最小公倍数为 12。

•示例 2:给定 3, 6 和 12,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的倍数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倍数的概念,对倍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3.学生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一辆自行车和一个足球的质因数分解分别为:自行车:2 × 3 × 5足球:2 × 2 × 3它们的公倍数有:2 × 2 × 3 × 5 = 60,2 × 3 × 5 = 30,2 × 2 × 5 = 20,2 × 3 = 6,2 = 2,3 × 5 = 15,5 = 5,2 × 3 × 5 = 30,……,其中最小公倍数为60。

2.呈现(10分钟)讲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最小的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求多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求多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向学生们介绍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对两个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求多个数的公倍数让学生们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了解到求多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是将这些数的因数分解,然后取每个因数的最高次幂乘起来。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求2, 3, 4的公倍数,首先将它们的因数分解,得到:• 2 = 2• 3 = 3• 4 = 2 × 2然后取每个因数的最高次幂乘起来,得到 2 × 2 × 3 = 12,所以,2, 3, 4的公倍数是12。

3. 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接下来,让学生们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了解到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将这些数的因数分解,然后将所有的因数及其次数写下来,只保留每个不同的因数且它的次数最高的那一个,然后将它们乘起来。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求2, 3, 4的最小公倍数,首先将它们的因数分解,得到:• 2 = 2• 3 = 3• 4 = 2 × 2然后我们将所有的因数及其次数写下来,只保留每个不同的因数且它的次数最高的那一个,得到:• 2 × 2 × 3 = 12所以,2, 3, 4的最小公倍数是12。

4. 实际应用接下来,让学生们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将所学到的方法用于实际应用。

我们可以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让学生们通过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计算一些食品材料的配方比例等,让他们能够掌握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求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们能够掌握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公倍数的概念;2.能够灵活地应用公倍数求解相关问题;3.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4.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5.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公倍数的概念,求解公倍数的方法;2.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应用;2.难点: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和板书;2.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3.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总结规律;4.学生讲解作业,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观看教育动画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2.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公因数吗?2. 学习1.讲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让同学们尝试寻找一组数的公倍数,然后讨论公倍数的求解方法;3.引导同学们探究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讨论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

让同学们练习用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

3. 拓展1.发现更多最小公倍数的性质;2.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求解更多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1.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组数,并求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布置练习作业。

六、板书设计1.公倍数的概念2.最小公倍数的概念3.求公倍数的方法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准确地说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最小公倍数的概念;4.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把一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写在小本子上;3.思考一下,最小公倍数能否大于两个数的乘积?如果能,请列举出这种情况。

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了倍数的概念,对倍数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了倍数的概念,对倍数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情境,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学具,方便学生操作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明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次,小红的妈妈每5天休息一次,请问这两位妈妈下次同时休息是几号?”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用课件展示相关实例。

例如:展示两组数,一组是6的倍数,另一组是8的倍数,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并引导学生发现最小公倍数。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数,让学生两两组合,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并记录在卡片上。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总结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两个数的共同倍数,从而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让学生尝试解答,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答一些关于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说课稿(大市公开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说课稿(大市公开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说课稿(大市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探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理解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巩固新知: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新课教学(1)讲解公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公倍数的存在。

如: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等。

(2)讲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比较公倍数,找出最小的一个。

如: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3)引导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

如:求4和6的公倍数,可以列出它们的倍数,然后找出公共的倍数。

(4)引导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如: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它们的公倍数,然后从中找出最小的一个。

3.练习巩固(1)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解决实际问题(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两个班级举行拔河比赛,如何确定比赛场地的大小,使得两个班级都能顺利进行比赛。

(2)引导学生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探讨,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练习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正式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正式稿)

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总第课时月日【教学内容】:P43-44例11、例12,练一练,练习七第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前思】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

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义和作用,这节课是一节以概念为本的教学。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设想在本课教学中采用直观呈现、数形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合作探究、交流研讨,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前置性作业:准备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出示本课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谈话:同学们,汤老师在春节前买了一套房子,现在正在装修。

在设计卫生间墙面的时候,我特地设计了两处正方形(电脑出示),打算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彩色墙砖点缀一下。

在铺的时候,我要求瓦工师傅不许切割。

请大家想想,这两个正方形用这种彩色墙砖能正好铺满吗?认为可以的打“√”,不可以的打“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正确使用它们进行计算。

2.能够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利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计算。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公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

3.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方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2.练习方法: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技巧与方法。

3.讨论方法:通过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流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并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讲授(20分钟)1)公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1.定义: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都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则这个数就是这些数的公倍数。

2.计算方法:将这些数分解质因数,然后提取公共因数和不同因数相乘得到的积,即为这些数的公倍数。

2)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1.定义:两个数公共的倍数中最小的那个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性质: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乘积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计算方法:将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列表中各个质数的最高次幂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组成因子,乘积即为最小公倍数。

3. 练习(3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计算。

学生可以在纸上或课本上完成,老师随时抽查。

4. 讨论(20分钟)教师安排若干实际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解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3-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3-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3-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3-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在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块巧克力,他和小华约定每人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他们应该如何分配?”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组数,让学生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并进行讲解。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互相讲解。

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如:小明和小华约定每人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他们应该如何分配?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11、例12和“练一练’’,第46页练习七第9~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
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系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进行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

那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引导: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两个正方形,哪个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看图想一想是为什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算式来说明理由,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
为什么用同一个长方形去铺,边长6厘米的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却不能铺满呢?你能结合图形,说明你的理由和表示的算式吗?
结合学生交流和算式表示,借助图形演示引导观察并理解:正方形边长数6是长方形两边边长数3和2的倍数,能正好铺满;(板书:6÷3=2 6÷2=3)另一个正方形边长数8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不能正好铺满。

(板书:8÷2—48÷3—2……2)
提问:联系铺满长方形的图形,观察列出的算式,你觉得6和3、2这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
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你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厘米数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就能用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
像这样能被正好铺满的正方形有多少个,能找得完吗?
说明:这个长方形能正好铺满边长是6厘米、12厘米、18厘米、24厘米……的正方形,因为它们的边长数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这样的正方形找不完,个数是无限的。

(3)引导:现在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大家发现6、12、18、24……这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板书:公倍数)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不是?
那哪些数是2和3的公倍数呢?(板书:6,12 ,18,24……是2和3的公倍数)为什么公倍数里要用省略号?你还能任意再说几个2和3的公倍数吗?
说明: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接“公倍数”板书:——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所以写公倍数时需要用省略号表示。

2.求公倍数。

出示例12,明确要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

让学生独立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的?
结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用不同方法找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领会。

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

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追问: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说明: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板书: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

引导:你也能用圆圈图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公倍数的关系吗?自己画一画。

学生交流,呈现集合相交的图,(图见教材,略)分别标注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并强调三个部分都有无数个数,都要用省略号表示。

让学生看直观图说说,哪些数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数是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

指出: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完成,填写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交流: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呢?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呢?
在这个练习中怎样得出2和5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
说明:先在表里分别圈出两个数的倍数,再看哪些数同时是两个数的倍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最小公倍数。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在直线上分别画出4和6的公倍数,再填空。

交流:你怎样在直线上找4和6的倍数的?(呈现在直线上表示)怎样的数是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倍数是哪些数,最小公倍数是几?(呈现填空结果)
注意检查有没有用省略号。

3.做练习七第9题。

让学生先分别填出左边圈里的数,再填写相交圈里的数。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呈现结果)这里为什么不用省略号?
说明:50以内6和8公有的倍数,就是6和8在50以内的公倍数。

50以内6的倍数、8的倍数和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有限的,所以不需要用省略号。

4.做练习七第10题。

(1)让学生填空完成。

交流填充结果并呈现。

提问:你是按怎样的方法找出8和20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
(2)引导:这里先分别找两个数的倍数,再找其中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找出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吗?自己找一找。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交流结果。

追问:除了像这样通过分别找两个数的倍数,再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外,还能怎样找?
说明:还可以先找一个数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另一个数的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最小公倍数。

四、总结提升
引导: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可以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写公倍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