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想象主要来源于现实,但语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种展示,因此,可以说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启发丰富的重要的“训练器材”之一。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
教学时,可借助于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力。
二、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
”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
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为他们质疑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
教师要设计好有意义的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解开束缚,打开思路,不断创新。
三、强化训练,提高想象力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出来。
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
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
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
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
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
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理学家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就告诉我们,要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窄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要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去学习,去受影响,并有的放矢,随时点拨,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质疑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但传统教学却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想象的空间。
往往是教师设计出种种问题,给出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实物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可爱的草塘》描述了北大荒草塘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具体地描绘了草塘美丽的景色、河水倒映出草塘奇特的风光和“我”在水泡子里逮鱼的经历,但对冬天捉野鸡、打狍子这部分描写不够具体。
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对人物的穿着、狍子的动作、野鸡的神态等的描写进行想象,想象自己去北大荒,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和几个朋友去捉野鸡、打狍子的情况。
然后小组四人交流,最后练笔。
要求写出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狍子、野鸡的动作、神态等。
如果不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哪个学生还有疑问?学生认为有了标准答案,何必再思考呢?那不是浪费时间吗?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岂不被培养成为一个个只会制造标准答案、没有自己的思考的木偶人?幸运的是,新课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质疑解惑,对文章整体的质疑解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对难点及疑惑,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合作小组解答。
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往往能拓宽自己的思维,激发思路的火花,形成自己的认识,为学生发挥想象力提供了空间。
二、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指从语文教材出发,联系生活,走向社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发现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
以下是我总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一、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是培养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在故事、诗歌等文本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情绪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景色的美丽或阴森,从而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图像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实物、图片、视频等辅助工具,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本内容,从而增加想象力的产生。
二、创建学习情境
语文教学需要创造情境,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习营造成一个有趣的环境,如让学生到图书馆自由阅读,或采用分层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把事物画像出来。
三、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图片、影片、音频等等。
除了前面提到的实物、图片和视频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创造情境。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较为深入的细节描述,把文本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想象力。
此外,老师还可以教授一些技巧,如词语错位或重组、意象转换等,以此来提高想象力的培养效果。
四、鼓励学生表达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这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并促使其形成更加独特的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想象力。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享几个初中语文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被采用的教学方式。
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可以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例如,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学习一篇描述春天的诗歌,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教师播放了一段描绘春天的美景的视频。
学生们在欣赏视频的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画面中的自然景色、听到的鸟鸣声和春天的气息等多种感官刺激,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这也激发了学生们对春天的美好想象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情境创设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创造一个特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情感和思维上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一节教授古诗词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个角色扮演的任务,让学生们化身为古代文人,在课堂中互相对诗,互相赋诗。
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人的模仿,让学生通过创作来理解、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形式、不同题材的文字,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读一些著名的科幻小说,如《三体》、《流浪地球》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前沿科技和未来世界的设想,可以想象自己置身其中的情景。
学生们可以通过课后的讨论和写作,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发散思维,展开创造性的思考。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四条写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想象是创造的火种,学生今后要有所创造,从小就必须培养和发展想象力。
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确定为教学为目标之一,而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要途径。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呢?对于这方面,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下面几点浅见。
一、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想象力课文中的有些插图与课文内容互为空白,或文有图也有,或图中有而文中无,或文中无而图中无;对此可引导根据课文叙述方法进行画面叙述,补充课文空白。
课文中的有些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把课文和插图进行对比,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依据,进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无形中是对图和文进行了“二度创作”。
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当学生读到“桂林的山真奇啊,像骆驼,像巨象”时,该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桂林的山展开想象:“同学们,你们还能想象出桂林的山像哪些事物吗?”有的学生说:“瞧,那座山就像一只公鸡,伸长脖子在喔喔的叫”;有的学生说:“在象鼻山旁,有一座狮子峰,它前爪搭地,张着大嘴,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在嗷嗷的怒吼”。
二、通过想象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这是对传统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束缚太多的一个矫正。
传统的命题作文,大多拘泥于记人或记事,为学生提供的发挥空间很小,这也是导致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因素。
而想象作文适合儿童富于幻想的天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儿童的约束,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老师应解放思想,大胆放手。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活 积 累加 以 想 象 , 抽 象 为具 体 , 学 生 如 闻 其 声 , 见 其 变 让 如
人 , 临 其 境 , 切 地 感 受 到作 品 的人 、 、 、 。如 著名 散 如 真 物 情 景
如 一 石 激 起 下层 浪 .学 生 马 上 被 这 一 有 创 意 的设 计 吸引 过
代 多 媒 体 技 术 集 图 、 、 、 于 一体 , 助 声 、 、 的 神 奇 文 声 像 借 光 电 配 合 。 其 丰 富 多 彩 的 信息 刺激 , 学 生想 象思 维 创 造 了 广 以 为
在 语 文 教 材 中 . 别 是 鲁 迅 先 生 的 作 品 中 , 许 多篇 章 特 有 留有 “ 义 空 白 ” 抓 住 其 中 最 主 要 的部 分 , 过 想 象 , 往 意 , 通 往 成 为 理 解 作 品 的 钥 匙 。 如 《 乙 己》 文 , “ 约 孔 乙 己 的 孔 一 以 大 确 死 了 ” 结 . 意 义空 白给 人 留 下 十 分 广 阔 的 想 象 空 间 。 作 其 我 在 讲 课 过 程 中 , 计 了这 样 一 个 环 节 : 果 你 是 导 演 , 设 如 你 将 如 何 设 计 拍 摄 《 乙 己》 结 尾 镜 头 ? 这 一 点 拨 式 质 疑 犹 孔 的
白 ” 。
少 学 生 囚 没 看 到 过 真 正 的 大 海 , 以 体 会 其 中 的 意 境 , 别 难 特
上 重 视 想 象力 的 培 养 ,教 学 方 法 上 注 重 学 生 想 象 力 的 形 成
与 提 高 , 样 , 断 地 提 高 学 生语 文 知 识 水 平 , 动 学 生 学 这 不 调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实际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力。
1. 创设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来让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环境描写等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描绘情景、揣摩人物感受和设想后续发展。
2. 鼓励阅读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幻小说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接触不同的故事世界和人物形象,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 提问引导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想象力。
针对一篇文章或一幅图画,可以提问学生:“你觉得这个故事会发展成什么样的结局?”,“你能设想一下主人公的心情和感受吗?”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展开想象。
4. 创作活动创作活动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题或素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5. 互动讨论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和同学的交流,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6. 观察世界培养学生观察力也是培养想象力的一种策略。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景物、人物言行举止等,去了解和感知世界的更多细节和变化,从而培养出更加丰富的想象力。
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不仅仅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它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培养想象力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安排。
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想象翱翔。
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词】语文教学想象力培养传统的教育教学过分注重知识本身,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知识的创新,影响了青少年想象能力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共识。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通过阅读教学,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思维活动。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需要借助想象,让思维跟随文字,充分调动头脑里所记忆和储存的声音与画面等素材,再组合重构,这样才能再现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才能领会其中的意境。
可以这么说,想象力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下。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一)教学文质兼美的文章俗话说:一切文章皆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文字符号变成多姿多彩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在学生头脑中唤起与文字符号相关联的形象,使其对课文所描述的对象进行形象组合,由此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培养和发展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分析“春草图”“春花图”和“春雨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随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在领会课文内容的同时,创造性地想象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图。
不仅如此,还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描写春景的诗词佳句,并通过比较和联想,再构思新的春景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拓展了思维,又发展了想象力。
只要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要素,打开思路,让思维突破陈规的局限,学生的想象力便可以在学习文质兼美的文章时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人的大脑对于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认真反思,让语文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呢?一、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朗读中体会其美感。
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读悟教学法,我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的读。
紧扣词句,理解感悟,全面而深入的感悟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在学生认知性朗读和感知性朗读后,由我来深情并茂大声地朗读全文。
我请学生闭了眼,边听边想象画面。
这时,我发现学生神情陶醉、喜悦。
学生纷纷描述起来。
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
’‘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
”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课堂气氛激动人心。
在“读中想、想中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利用课件,培养想象1、充分利用插图和挂图,启发学生的想象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
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的让插图动起来。
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借助画面,展开想象。
想一想小动物快乐玩耍的情景,说一说还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些什么?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案:写作启蒙——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写作启蒙——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激发他们对生活、社会和理想的思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沟通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1. 提供丰富的文学资源教师可以精选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经典名著等,并将其呈现给学生。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展思维、丰富想象、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深入思考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细节,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2. 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生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事物,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
比如,学校周边的景色、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周末的户外活动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创作自己的文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比如,将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让他们想象自己成为其中的主人公,并写下自己在童话故事中的奇遇。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编织精彩的故事,积极参与到故事的创作与表达中。
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1.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幅图片、一段文字或者一个情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测。
比如,给学生展示一幅草地上躺着的丝巾的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个丝巾是谁的,为什么会在这里,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和写作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让他们集思广益,提供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观点。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头脑风暴中的想法整理归纳,并进行写作训练。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摘要:想象力在学生智力因素中极具创造性,在教学中更应该抓住各种契机,通过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训练;想象能力想象力在学生智力因素中极具创造性。
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一条重要渠道。
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抓住各种契机,采取种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一定的想象力可以缓解和改变学生学习语文课本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课堂活跃性,使得学生逐渐喜欢语文学习,利用阅读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如今,初中教学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惟妙惟肖的景物描写、绘声绘色的故事情节都展现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想象,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章中生动的文字描述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与内容相关的表象,通过丰富的想象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感情。
但是,要针对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应该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的方法。
1.诗歌教学诗歌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它可以在不同的诗句之间形成很大的跨度,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不会详尽地描绘事物的全貌;诗歌还讲究含蓄,它从不直白地表达事物,注意并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
鉴于诗歌的以上特点,诗人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创造形象,抒发自己的感情。
有人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必须注意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便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时,我注重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
比如: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想象天上有什么?作者的眼中天上有什么?在诗中是如何表达的?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牛郎和织女在天上干什么?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儿童的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儿童如果缺乏想象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会缺乏创造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就能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潜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积累语言,奠定想象想象可以活跃思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奠定想象的基础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正确地理解字词句;二是要帮助学生享有丰富的语言储备。
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可以解决这两点。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与写作的作用关系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读者不仅仅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和提高语言,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感性体验,同时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进行丰富的语言储备。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小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不仅要让学生阅读童话故事书,还要广泛阅读天文、地理、科学、哲学等方面的书,要让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得到共同提高,如此学生的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利用课本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看图学文,还有配有插图的课文。
形象生动的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的插图使文字表达的内容形象化,有的插图展示了文字言犹未尽的意思。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感知的事物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通过色彩、画面、音响等刺激学牛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
小学生如何培养写作想象力
小学生如何培养写作想象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写作想象力,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写作水平,同时也对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培养小学生写作想象力的方法。
首先,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力。
阅读是培养写作想象力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科幻小说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世界和人物,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其次,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形表示思维过程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思维中的各个要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一个主题为中心,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开头脑风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与该主题相关的词语、图片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想象力。
第三,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力。
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想象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写作任务,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
在写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形象生动的描写、独特的比喻等手法,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写作想象力。
最后,培养学生写作想象力也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由选择写作的题材和风格,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交流和互评,让他们相互启发、借鉴,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和想象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想象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丰富的阅读、思维导图、写作练习以及学生的自主性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写作想象力培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教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其中想象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开启想象力的大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诗歌等,让他们开拓眼界,培养丰富多彩的想象力。
2. 听故事或讲故事——通过听或讲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听或讲的过程中思考,想象故事情节,从而培养其想象力。
在听或讲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背景、人物、情节、结局等,让学生自由想象并表现。
3. 视觉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是想象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开启自己的想象力,提高想象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加强画画、手工制作等视觉艺术教学,让学生通过画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和表现自己的想象。
4. 小品朗诵或自由表达——小品朗诵和自由表达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让学生朗诵课文或自由表达内容,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课文。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需要多方面的帮助和引导,如阅读,讲故事,视觉艺术教育等,并且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
下面我将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一些方法,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讲故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故事情节和细节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比如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想象故事中的场景、人物和情节,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通过扮演的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各种形式的作品。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给学生阅读,比如童话故事集、科幻小说等,让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的文学作品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问题,比如“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有魔法,你会用它做什么?”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课堂活动、课外阅读和提出开放性问题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所帮助。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发学生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它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神话中的奔月、补天、插上翅膀飞翔、脚踏风火轮穿行等等,几乎都成为现实。
语文教学要学会发现学生合理的想法,尊重学生合理的想法,激励和鼓舞学生展开大胆想象。
不仅要积极保护教学过程中这种“创新”火苗的出现,更要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起学生强烈的想象欲望和对想象的渴求。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并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造成学生年龄越大想象力越贫乏。
其实,语文教材都是些“文质兼美”的佳作,本身就是作者创造思维的结晶。
新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课文篇数,减少了课后的思考练习,给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在课题引入时,激发想象欲望想象的对象可以是现实中有的,可以是个人尚未感知的事物新形象,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有待创造的事物的新形象。
同样,在提示新标题后也可以让学生看题目想故事。
如《龟兔赛跑》一课,刚引入课题,我就安排学生对龟兔这两个跑步速度天壤之别的动物赛跑的故事进行假想。
由于学生日常生活积累、见识、观点、爱好各不相同,因此假想过程也就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这样学生会觉得主动、积极,思维活跃,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在理解重点时,培养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图画、声音、语言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表演,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产生新异感,激起他们热烈的情绪,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专注投入,全面活起来,忘我的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有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一旦成为主体就会由此辐射开去,主动接纳知识,大胆的想象、探究。
如教《伞花》一文时,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师爱生、生爱师的感情,抓住重点“学生送伞”,“教师追伞”两段,多媒体再现图象,配上雨声,加上教师动情的语言创设情境,说:“傍晚,突然下起雨来了,老师们还没回家,怎么办呢?正在这时,一群热心的孩子给老师送伞来了,你瞧!”紧接着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去体验文中学生对老师的担心、关心,对老师的爱。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想象力一、抓住词句, 引导同学扩想课文中许多词句和句子写得比较简略, 但有着丰富的内涵。
教学如能引导同学进行扩大性的想象, 就会使同学对词句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入,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
如《鸟的天堂》这课中, 有这样一段话:"河面很宽, 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
那声音就像一曲音乐。
'教学时如引导想象, 则能深入体会意境。
"白茫茫的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会使人产生什么感觉?"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是怎样的情景?"那声音'指的是什么声音然后让同学再连起来讲讲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 在同学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有趣的画面:宽宽的河面上水平如镜, 四周的一切十分宁静。
载着几个人的小船, 在水面上缓缓的移动, 三支桨有节奏地拨着水, 那桨划动时发出的咿呀声拨水的哗哗声就像一曲悦耳的音乐声飘荡在宁静的河面上二、抓住情节的"空白', 引导同学补想作品的艺术形式要精炼含蓄, 这就决定了对情节不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 这就是读者留下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
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点', 启发同学用想象去补充。
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
在表达敌机轰炸后写到:"当我醒来时, 发现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 一动也不动, 那捆教科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 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作为教者在教学中可引导同学想象指导员护书的经过。
通过补想, 使同学对课文内容理解更深入, 并从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
三、抓住已有条件, 引导同学推想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相当篇目的课文含有严密的推理过程。
如《要下雨了》、《惊弓之鸟》、《蝙蝠和雷达》等课文, 都直接写出了推理的过程, 是训练同学推想能力最好的教材。
还有一些课文含有推理过程但没有直接写出来, 如《称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捞铁牛》等课文, 教学时应引导同学抓住有关条件把课文中的人物或的推想过程想象出来, 这对发展同学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想象力语文教学是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实践活动,因为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属于文学作品,作者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极为重要。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想象力的培养,进行想象力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
那么,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呢?一、放飞思绪,激活想象力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
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开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互爱、互尊、互信的关系,把心灵的时空还给学生,激活他们的想象,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如上《故乡》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想象,我巧设疑问:“少年闰土在海边的沙地上还有哪些新鲜稀奇的乐事?”学生有的说:“他在沙地上拾贝壳、吹螺号,唱童谣,与影子赛跑。
”有的说:”他躺在沙地上看天上的那一轮圆月,问候广寒宫里的嫦娥,想数尽天上的星星。
”有的说:“他乘小船出海,在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之间穿行,并想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我又问:“少年闰土称鲁迅为‘迅哥儿’,中年闰土称鲁迅为‘老爷’,老年闰土如果与鲁迅相遇,他如何称呼鲁迅?又如何自称呢?”生:“大王、天王、皇上、天神、佛祖;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寿无疆!阿弥陀佛,佛祖保佑;自称:小人、奴才、贱民、蚁民。
”学生在讨论中得出许多个妙趣横生的答案,并进行形象描绘和具体分析,既揭露专制社会的荒谬,又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
接着我便提出课堂想象习题,宏儿和水生的新生活是怎样一种生活?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写出他们的生活景象,在课堂上宣读。
学生写出的新生活景象都极富个性,绝不雷同。
由此可见,民主、开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绪,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发散思维,培养联想能力联想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它是想象的基础,是想象的初级阶段,它能引导学生由一种事物的形象特征联想到相似的另一种事物,探索它们之间的共同的或相似的规律,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想象能力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利用课文激发想象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良好素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
比如,在学习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故事中的角色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怎样的表现和想法。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女孩在点燃火柴时看到的温暖场景,让学生思考如果小女孩能够进入那个温暖的世界,她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小女孩的渴望和无奈,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想象能力。
在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字描绘,想象出美丽的景色。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自己的朗读,想象桂林山水的如画美景,如奇峰罗列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江水、形态各异的石头等。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想象中的画面,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情境启发想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
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表演的课文或故事,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在表演前,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情感和所处的环境,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塑造角色形象。
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晏子和楚王,想象他们在当时的情境下的对话和神态,通过表演来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比如,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音乐、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展开想象。
例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让学生看着广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和洁白的羊群,想象自己置身于草原之中,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古今中外有识之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无活力。
新课标针对此积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
基于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进行朗读示范,然后才让学生练习朗读。
不过,我们想过没有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学生倒是省去了一大麻烦,但他们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吗?对于教师的示范,学生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己,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
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
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不可能都相同,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
此时的朗读便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
二、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
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
曾听说,某地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夹等不一而同。
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
”听课者无不哗然。
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强有力地占据了语文课堂,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象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
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对认识具有补充作用,当学生对认识对象的客观信息不足或很难直接感知的时候,想象可以弥补对对象认识的不足。
想象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
想象具有满足需要的作用。
当现实不一定能满足需要时,通过想象可以获得满足的需要。
想象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一、尊重学生,给予信心
语文课堂是学生快乐的天堂,应当成为学生想象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像一匹脱僵的骏马,奔腾在辽阔的草原上。
每个正常的学生都有创造性思维的天赋,他们可随时迸发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想法。
这些想法可能荒谬怪诞,可能出人意料,但我们不要轻易否定。
尊重学生的想象,就是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自由幻想的权利。
你剥夺了这种权利,就等于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萌芽、创造天性。
试想,一个不允许学生“胡思乱想”的教师,一个不允许“出格”的课堂,怎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俗话说: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想象,需要教师给予肯定与信心。
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胆小怕事,腼腆害羞。
很多时候他们回答声音很小,许久不挤出一两个字,或许说出的你也认为是错的。
这时,我们不要骂他、批评他,不要一口否定他的答案。
我们应该拍拍他的肩膀,表扬他的勇敢,给予一个灿烂的笑容和肯定的评价,他一定信心大增,表现更积极。
二、活用教材,巧设提问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知识载体,而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抓住教材的本质,对教材进行适度开发,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因此,教学不应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与传递。
教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是用教材。
“用”不是死肯教材,而是把教材看作一个可参照的蓝本,是在此基础上的开发与创新。
即,要活用教材。
活用教材,可通过巧设提问来体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如:在教学《火烧云》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这些形状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那我们也来想象吧?霎时,教室像炸开了锅。
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有的说:它像一只可爱的小兔,小兔是蹲着的,像是等人来抓它。
突然,小兔蹦蹦跳跳地钻进树林里不见了。
哦,原来是猎人来了。
有的说:它像一只白天鹅。
咦,天鹅怎么不动呀?哦,原来它睡着了。
过了一会儿,天鹅的翅膀煽动起来了,它醒了,正扑着翅膀飞起来了。
飞吧飞吧,带着我们的梦想飞向远方吧!
三、借用辅助手段,激发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借用语言、文字、图象、声音等辅助手段,创设一种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
共鸣,进而激发想象力。
1.利用音乐,激发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绝不是没有情感的,丰富的原始表象只有在情感的作用下才能触发想象。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形象的感受来理解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教学《赤壁之战》时,我就选择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来导入。
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赤壁之战上熊熊燃烧的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火又蹿上岸,兵营也烧了起来;硝烟弥漫、刀光剑影、炮火连天,哭声喊声混成一片,烧死的,淹死的……丰富的想象,让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课文,领悟文章的内涵。
2.利用图画,激发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带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因而他们的想象往往要借助形象的画面。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原有画面,使画面活起来,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如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 学生仿佛就看到那蓝似海洋、蓝似天空的青海湖,碧绿的草滩、晶莹明澈的湖水,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带着学生进入青海湖梦幻般的世界,像是一下子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
学生对青海湖的赞叹有感而发,个个如同身临其境。
3.借助课件,激发想象力
多媒体课件,让文字、声音、图象发挥到淋漓尽致,不仅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把学生带入到所学内容的意境中。
让学生通过听、看、读的方式,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
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中草塘美景时,我先把草塘美景用课件展示出来,配上轻柔优美的音乐,再由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草塘的美景。
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仿佛置身于大海中一样,看那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一层又一层,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这样就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草塘的美景在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充分体验到草塘的美。
四、加强想象训练,丰富想象力
1.多设计想象训练题,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如在教学《芦叶船》,我引导学生想象:小船可能漂向哪里呢?学生说:小船可能飘向大海;小船可能飘向大城市......再如在教学《黄河象》时,我让学生假想黄河象为什么会陷入淤泥里。
学生说:它是为了救自己失足落水的孩子而陷入淤泥里的;它是为了和别的公象争配偶,在决斗中不小心陷下去的。
这些问题学生若能大胆、创造性地进行推想,想象是丰富多彩的。
2.续写、改写课文,提高写作技巧,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了。
如学习了《田忌赛马》后,我要求学生续写课文。
我说“齐威王不服气,要和田忌再赛一次。
第三次赛马谁赢?是怎样赢的?请大家写一写。
”有位同学这样续写:齐威王是个小人,赛马输了不服气,请人出了个馊主意,在比赛之前叫下人偷偷的给田忌的马喂了一种草药,吃了之后,田忌的马拉个不停。
到了比赛,齐威王无论让那一匹马先出场,他都能赢。
最后,齐威王赢了,但赢得不光彩。
再如学习了《小音乐家扬科》后,我要求学生把这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改写成幸福感人
的故事。
有位同学这样改写:第二天,可怜的扬科给带到管家面前。
管家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看到扬科那双惊恐的眼睛和瘦小的身体几乎站也站不稳,他心疼极了!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怎么忍心打他一顿呢?于是,他偷偷地把扬科送回去给她的母亲,给了一些钱让他们马上离开这里到别处去谋生,走得越远越好。
管家冒着生命的危险告诉地主:扬科弱小经不起打,死了......这样就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3.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常常“异想天开”:月亮里面住着嫦娥姐姐和小白兔;有一天我会变成宇宙超人,专抓坏蛋......有些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以”,对儿童来说,正是奥妙所在。
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奇思妙想写下来,变成自己的习作。
或者,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按要求来进行想象作文。
有句话说: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是天生的,它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依赖教师的启发和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法很多,很多时候它是在潜移默化、不露痕迹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做一个心的人,利用好每一个机会,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当作一个任务,放进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让学生的想象在无拘无束无穷无尽的空间里自由自在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