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前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可见,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的创造和进步是多么的重要。《课程标准》在数学的地位中明确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由此可见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想象,不仅可以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还可以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下面就本人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探究与实践总结几点浅见,供同仁斟酌。

关键词:培养,想象,想象力,

第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水平,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与时俱进同样适合教师,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些老师会认为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都是这样的,怎么会有问题呢?熟不知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见识,思维方式都在不断的变化着。如果我们教师自己不跟进现在学生的思维,不与他们同步或超前,对学生想象力就难以做出正确评价,那么就会和学生格格不入,就难以引导学生想象,肯定阻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想象力。除了不断学习进修,还要多看儿童读物,科幻片,动画片等,并且课余时间要经常与孩子一起玩,互相交流。

第二、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

要熟悉并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到:1、促进学生想象由无意向有意过渡。2、促进学生想象由无序向有序过渡。3、促进学生想象由模糊向清晰过渡。4、促进学生想象由片面向全面过渡。5、促进学生想象由易变向稳定过渡。6、促进学生想象由单向向多向过渡。7、促进学生想象由顺向向顺逆灵活过渡。7、促进学生想象由顺向向顺逆灵活过渡。

第三、根据教材精心设计想象内容

领会课标精神,精心设计想象内容,使其紧扣教材,难易适度,学生熟悉。其来源大致有:

1、充分挖掘教材中培养想象力的因素。

教材中每一项内容都可以培养想象力,就靠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如:我们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舍弃原教材对“垂直”与“平行”这两个概念的呈现方式,而是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出现什么图形?让学生发挥想象、讨论、交流后动手操作。

2、教师自己设计。

除利用教材中的因素外,教师还应自己设计培养想象力的内容。例如,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后,让学生想象:大于0.1又小于0.3的小数有几个?有些学生只能想到0.2一个,其实在0.1和0.2之间,0.2和0.3之有无数多个。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多角度的进行思考,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第四、运用生动、确切、形象、直观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在教学中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因为现实生活中往

往有一种事物与他事物有类似的特点,所以我常常用儿童熟悉的事物说明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描绘抽象的事物,把看不到的事物作比喻,这样把数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使学生产生联想,以便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

2、在课堂讲解时,用恰当的手势唤起儿童的想象。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手势表示物体的大小、多少、高低。还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及位置变化,以突破教材的难点。如我在讲“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用两个拳头相对表示从甲、乙两种相对开出的火车,逐渐靠近表示相向运动,逐渐放开表示相背运动等。这样恰当运用手势既直观形象,又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突破难点非常有效。

第五、创造良好的想象条件和情境,抓住想象的机会

在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实物和直观教具的作用,因为它们能为学生提供感知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乐意观察这些事物,获得想象的“源泉”。有些时候要使学生积极想象并达到预想的效果,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想象条件和情境。首先,教室要安静无干扰。其次,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规范的板书、形象的图画或模型等,创造良好的想象情境,唤起学生正确、迅速想象。如:“街道旁边停放着摩托车和三轮车共5辆,数数轮子共有12个,摩托车有几辆?三轮车有几辆?”师提示用两个不同的、有趣的图形分别表示摩托车和三轮车,激发学生的趣味,促使想象翅膀的展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培养想象力的机会,但是有些教师却把培养想象力的好机会白白丢掉了,如讲“万”的概念时,教师不可能把一万个物体都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这就需要学生想象“一万”是多少。但是有的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充分想象,而是简单地从个位到万位,告诉学生十个千就是一万就过去了。学生既没有深刻理解“万”的概念,又没有提高想象力。大胆地狠想、估计,不仅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同时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第六、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纪中尤为重要。”而在传统教学中,习惯于教者设疑,学生解疑。这样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习惯于坐等答案。久之,则形成思维惰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己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

第七、强化训练,提高想象力

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出来。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信息或改变题型,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