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燃烧与灭火

合集下载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参加此次说课比赛,我将借这次机会,与大家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展示得是: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九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说课内容。

本节教材在整册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燃烧和灭火这一重要知识点,时常在中考中浮现,并且还时常以实验探索的形式浮现,学习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家里不幸发生了火灾,应该怎么处理?公共场所浮现了火灾险情,怎么办?怎么样防止惨剧发生?等。

从内容设置的角度看,本节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化学反应——燃烧入手,用科学探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爆炸等有关知识。

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及火灾中逃生的一些小常识。

我担任的教学班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通,但对学习化学兴趣较为浓厚,特别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

有一部份同学具备独立完成探索实验的能力,有的可以通过组成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获得知识。

学生学习本节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对这一部份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现象的分析、总结而得出结论。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对火灾发生的原因的分析(2)常用灭火方法和使用范围(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爆炸发生的原因(2)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4)能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火的问题(1)通过灭火的原理的探索,体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2)通过活动与探索,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1)通过对燃烧现象的分析,了解内因和外因间的辩证关系(2)在进行科学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带来的乐趣,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对化学学习的兴趣(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4)展示大量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 .实验探索法:通过实验,探索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燃烧概念:“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例如,电灯发光、原子弹爆炸(核反应)、萤火虫发光都不是燃烧。

2.燃烧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影响物质燃烧的三个因素(1)可燃物的性质。

(2)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

(3)氧气的浓度。

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1)加催化剂。

(2)将固体或液体可燃物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或液滴),以达到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效果。

(3)燃烧反应中增加氧气的浓度。

其它反应也可利用提高反应物浓度的方法来加快物质间的反应。

5.爆炸(1)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发生物理变化,如炎热的夏天,汽车轮胎爆炸。

(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3)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4)在可燃性气体泄漏或易燃易爆品泄漏时,要注意不能使用产生明火的东西外。

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开灯或使用电器,以防因用电产生的电火花或热量将物质点燃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三者中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2.灭火的三种常用方法(1)隔离法:将已燃物与未燃物隔开,可以阻止燃烧区的扩大。

(2)窒息法:使燃烧物因缺少氧气助燃而熄灭。

(3)冷却法: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终止燃烧。

3.用来灭火的物质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密度大于空气,能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开来。

用水灭火是水受热汽化,吸热降低温度。

4.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1)干粉灭火器: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可扑灭油、气引起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分析一些实例;3、通过火灾图片,让学生思考在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方法;[教学内容]1、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2、了解消防安全知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教材分析]燃烧是生活现象,本课题从几幅利用燃烧的图画引入,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研究燃烧的条件,以及让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

通过一些实例的分析,学生思考如何在火灾发生自救,从而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消防安全。

[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分析。

[教学准备]白磷、红磷、碳酸钠、稀盐酸、热水、蜡烛、烧杯、薄铜片、制氧装置、剪刀、湿布、水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其实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可能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了。

(展示图片)在古代人们利用燃烧取暖、烘烤食物、驱赶野兽、冶炼金属等;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加工各种美食,火箭的发射等航天航空领域更离不开燃烧,可见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发生呢?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又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回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做过蜡烛、硫磺、铁丝、木炭等燃烧的实验,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通过相互讨论来总结一下燃烧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课题1、燃烧和灭火》说课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华北区、东北区)大赛说课一等奖:燃烧与灭火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化学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燃烧和灭火》,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上册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碳、磷、一氧化碳等物质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学习,使学生再次体会,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同时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极其重要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对实验事实进行逆向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的形成。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了解易燃物易爆物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通过对易燃易爆物的学习,提高安全隐患意识●通过对燃烧和爆炸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通过对实验的再设计,开阔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二、教学策略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大课的信息量。

2、学法:1)实验探究2)分析归纳3)自主学习3、设计思路探究灭火方法比直接探究燃烧条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我调整了部分教学顺序,改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熄灭蜡烛入手,进一步探究灭火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逆向思考得出燃烧的条件,再利用实验对结论进行验证。

这样使新知识建立在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逆向思考的意识,敢于对实验从正反两方面去评价,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同步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同步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同步教学设计)单元备课第六单元本单元所需课时数6课时核心素养与课标分析“燃烧与灭火”教学单元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物质的变化与转化”大概念,认识燃烧与灭火的本质是可燃物的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变化的能量视角。

进行教学设计时,基于大概念结构化统整“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化燃料的利用”等单元内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为例,认识物质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转化及其对维持人类生活与生态平衡的意义。

主要内容学习化石燃料及其燃烧产物,了解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发生条件、灭火原理、防火和防爆炸的措施;知道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材分析本单元从是司空见惯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入手,目的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站在化学科学的角度认识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就是生活,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

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的进行,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优化燃烧的条件,就能促进燃烧的进行,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实验室中怎样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有哪些主要性质?教材就此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站在比生活经验更高的层次上,更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

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燃料的重要性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和性质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难点:1.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2.提高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教与学建议1.准备必要学具,如烧杯、玻璃棒、火柴、酒精、棉花、蜡烛、木条、铁架台等。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暖和,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日我们就来探讨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熟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育自护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学问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熟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熟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依据肯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难,造福人类。

3.通过平安学问的学习,增强平安意识,学会自我爱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演示试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四.教学过程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依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结:燃烧,必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行。

(1)可燃物(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同时补充:试验的改进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4、应用5、谈一谈,遇到火灾自救的措施6、理解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7、小结8、课堂练习9、课外任务:调查与探讨。

五、板书设计(略)《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熟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学问。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2、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一些易燃易爆的安全常识。

3、知道防火、自救的常识。

4、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和方法[教具准备]药品及其它:水、火柴、木条、蜡烛、湿抹布、玻璃棒、玻璃杯、小煤块、镊子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词]: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约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就已知用火。

”火更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助手,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的帮助。

说到火我们很自然就想到燃烧。

但燃烧不当、失控,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我们又能怎样来控制燃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燃烧和灭火的条件![讲授新课]:一、出示本节课的目标导读。

二、学生自学课文,并出示自学提纲。

1,什么叫燃烧?它有哪些特点?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板书)[学生讨论]:燃烧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归纳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剧烈、有新物质生成。

引出燃烧的定义:2,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过渡]: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教师演示实验]:用三个实验展示燃烧的条件■ [实验1]:将一根玻璃棒和一根木条分别放在在酒精灯上烧[交流讨论]:学生交流后发言。

由实验现象引出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木条能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

结论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即可燃物。

进而举例哪些物质是可燃物,哪些物质不是可燃物。

■[实验2]:点燃两支小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中的燃烧与灭火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燃烧与灭火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燃烧与灭火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同时,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燃烧与灭火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探究实验-总结归纳-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主动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实例,分析实例中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燃烧和灭火》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燃烧反应的基本概念;2. 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笔记:请同学们认真记录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燃烧的条件、燃烧反应的类型、灭火的方法和原理等,以便课后复习。

2. 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和灭火方法,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3.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进行简单的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燃烧的条件。

同时,通过不同的灭火实验,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请同学们注意实验安全,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4. 知识问答:针对课堂笔记和实验操作,设计一系列知识问答题目,检验同学们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情况。

5. 案例分析:请同学们分析一些火灾案例,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灭火的方法,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需要小组合作完成,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

3.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完成后,需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4. 按时提交: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逾期将无法提交。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同学们提交的作业,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评分;2. 小组合作情况:根据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合作情况给予评价;3. 实验报告质量:根据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4. 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同学们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反馈:对于同学们在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积极给予指导和帮助;2. 及时反馈: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以便同学们改进和提高;3. 优秀作业展示:对于优秀的作业,我们将予以展示和表扬,以激励同学们继续努力。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ppt课件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ppt课件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 森林着火 砍伐出隔离带
移走可燃物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题秘方: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根据不同的火灾情景 选择合理的灭火方法,特殊情况下的灭火更应采取相应的 合理方法,否则可能导致“火上浇油”。
感悟新知
知3-练
导引: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不溶于水且密 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上,达不到灭火的目的,A 错误;液 化气起火,关闭阀门,清除可燃物而灭火,B 错误;住宅 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 般不变,C错误;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是利用清除可 燃物的原理灭火,D 正确。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知1-讲
1. 利用对比法研究燃烧的每一个条件 (1)通过对比蜡烛、煤块、火柴、沙子、石块和水泥砖是否
可燃得出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通过对比室温下存放的蜡烛和点燃后的蜡烛及引燃煤块 的方法得出燃烧需要满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且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感悟新知
题型2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使用
知4-练
例7 下列有关易燃、易爆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在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
B.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只要不影响工作,个人可以吸烟
C. 煤矿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
D. 在有易燃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感悟新知
知4-练
感悟新知
教你一招 火灾现场处理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1.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2.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3.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4.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5.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燃料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燃料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上一页 下一页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 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
以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煤气浓度防止发
生危险;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该用锅盖盖灭,从而隔绝氧
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倒水,且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
低;C、加油站周围漂浮着可燃性的气体,所以加油站要严禁
说明空气中含有( )
A.稀有气体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解析 因为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 蒸汽遇到较低温度液化为液体水,使饮料瓶外壁变得潮湿.
答案:B
考查角度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药品 Cu粉

2Cu+O2==2CuO,消耗掉氧气后使容器中 实验原理 气压减小,测出实验后装置内减少气体的
烟火,防止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D、木
柴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所以生煤炉时可点燃木
柴来引燃煤.故选:B.
上一页
《燃烧与灭火》随堂练习
1.燃烧是指__可__燃__物__与___氧__气___发生的一种 ___发__光___、__发__热____的剧烈的___氧__化___反应。 2.灭火的原理: (1)___清__除__可__燃__物____; (2)__隔__绝__氧__气__(_或__空__气__)__; (3)_降__低__可__燃__物__温__度__至__着__火__点__以上__一下_页_。下一页 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故选:A.
上一页 下一页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3)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试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是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教学用品:铜片、烧杯2个,大试管(含橡皮塞)1支,小蜡烛,红磷,白磷,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塑料瓶,小试管,火柴。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做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火”在给我们人类带来光明、温暖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能不能控制燃烧,让它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在这一节课里,我们将用实验的方法去揭示燃烧的规律,找到控制燃烧的办法。

【典故】1.1854年5月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他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

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船.......2. 农村之“鬼火”,盛夏时节,在农村经常有人看见鬼火……二、问题和猜想:(一)燃烧的条件【提问】你能说出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物质的燃烧现象?【讨论】下面的这几个变化,有哪些相同点?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可燃物: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

【板书】1.燃烧: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市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市一等奖】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关于燃烧和灭火的一些初步知识。

前面学习了O2和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本课题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课题又为后面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做好铺垫。

可见本课题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燃烧的概念和着火点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难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二、学情分析:初三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学重点在于授人予渔。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对燃烧有一些零散、初步的认识。

从学生已有的实验基础来看,初三学生掌握了一些实验的操作,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思维方式正在逐步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度,但缺乏具体的思维方式。

三、教法、学法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探究法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

这样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做好准备,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和讨论。

初三学生对燃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燃烧的条件并不完全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置为: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归纳总结—巩固提高这四个方面。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教师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引导学生观察,熊熊火焰过后,手帕完好无损。

教师顺势提问:为什么手帕能够完好无损呢我们今天的学习可以揭开这个事实的真相。

通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引出了今天的课题。

2、探究新知:这个环节分2部分,第一部分:认识燃烧的概念;第二部分:认识燃烧的条件。

第一部分:认识燃烧的概念。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之前学过的S、C、Fe 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组织学生思考:燃烧的定义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总结出燃烧的定义是: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4教学方法探究式5教学用具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2、实验准备: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录象倾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一、认识燃烧的条件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上午好!我说的课题是《燃烧与灭火》。

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燃烧与灭火》是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第一节课,本单元的三节内容燃烧贯穿其中,所以学好这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

而灭火又是和燃烧紧密相连在一起的,每个同学都要掌握一定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而且,燃烧与灭火又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因此本节内容应该容易掌握。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设计方案、评价反思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2)渗透“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培养观察分析、设计方案、评价反思的能力四、说教法: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学生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价与反思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点:1.燃烧与灭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此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化学的奥秘,并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整节课,学生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体验中逐步培养探究能力;3.注重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五、说教学过程:(一)燃烧的条件:1、情景引入:请学生们谈谈生活中常中的`燃烧事例。

然后教师由同学们所列举的事例导入课题。

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创设学习情景。

2、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先分小组学生交流燃烧的利与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6—1
•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一根带 有止水夹的尖嘴玻璃管。用排水法集满纯净的氢 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定在铁架台上。打 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察现象。
思考: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能够在导管的尖嘴处 安静地燃烧,而片刻后却发生爆炸了呢?
想一想
轮胎爆炸发生的是 火药爆炸发生的是 变化: 变化。与燃烧和爆炸 Nhomakorabea关的标识
达标测试:
1、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是( )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地一辆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内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2、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3、由物理变化引发的爆炸是( ) A、汽车加油站用有明火引发的爆炸 B、液化石油气罐发生爆炸 C、自行车车胎因高温季节引起爆炸 D、煤矿井里“瓦斯”气发生爆炸 4、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不是易燃物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接触面积
5、一辆客车夜间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漏油,车厢内充满了 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洒水降温并溶解汽油 B、开灯查找漏油部位,及时修理 C、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离开车厢 D、让车内人员坐好,不要随意走动 6、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 品,因为在人员密集,高速行驶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 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的危害,以下物品: ① 蔗糖 ② 酒 精 ③ 烟花鞭炮 ④ 汽油、煤油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爆炸( ) A.是物理变化 B.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 也不是化学变化
能力提升:
如右图,将盛满氢气的集气瓶瓶口朝下, 同时把一根燃着的木条缓缓伸到瓶底,可 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 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收获园:
通过本节学习,你怎样理解燃烧与爆炸、 促进可燃物燃烧与灭火之间的关系?准备 三分钟发言,与同学交流。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汽油爆炸也是一种剧烈燃烧的现象 B.厨房里放有液化石油气钢瓶,因此要严禁烟火 C.固体粉尘比块状固体易发生爆炸 D.凡可燃性气体或蒸气都有爆炸的可能 9.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一氧化碳和氧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 10、某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为了提高工人的防火意识,保证生产和安 全,想制定一个安全防火制度,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们提几点建议 (答出三点即可)。 (1) 。 (2) 。 (3) 。
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
高唐第二实验中学
学习目标:
1、知道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 防火、灭火的目的。 2、通过对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实验实验探究, 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爆炸的措施。
前置练习
• 1、每个家庭都离不开燃料,你家使用的燃料 是 ,你家在使用燃料时,使燃料充分燃烧 的方法是 ,如果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后 果是 。 • 2、 或 都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 3、在油库和面粉厂都写着“严禁烟火”字样,因 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 性的 或 , 它们接触明火,就有 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