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8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三-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4.13 论述类文本阅读(浙江专版)三-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浙江专版)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愤怒出诗人”,这是西方流传的一句名言。
它从创作的心理角度谈到了诗人往往诞生于愤怒,诗作往往是人的愤怒情感的发泄。
这句话在我国古代的《诗经》中也能找到它,《诗经》中的无名氏已在吟唱:“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君子作歌,维以告良”“心之忧,故歌且谣”。
尽管“忧”和“愤怒”在情感的强度上有别,但如与欢愉、和平、宁静的心理相比,毕竟还是可以把它归为一类,即属于创作性的经历和情绪。
这可以说是古文人“发愤著书”说的先声。
(2)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自道感叹:圣贤的写作“皆意有所郁积”的缘故,所以是“发愤之所为作”。
于是,“发愤著书”就作为一个极有影响的创作心理不断地为世人所发挥、发展。
后汉何林《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中写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怨恨是歌的原因,歌可以解除或至少可以减轻人们胸中的怨恨。
在“相从而歌”的热闹场面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歌者心中的不平和怨恨随歌声消散了、飘逝了。
(3)白居易曾说:“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须及鲍、谢之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
观其所自,多困谗冤遣逐,征戍行旅,冻馁病老,存殁别离,情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古今,计八九焉。
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斯见矣。
”“情发于中”,故“文形于外”,诗人又多是薄命之人,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作品流传于世。
陆游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
”(4)“发愤著书”之说在《读唐人愁诗戏作》中也鲜明地体现了出来,其中有两句这样的诗:“清愁自是诗中料,向使无愁可得诗?”也就是说,无愁便无诗,因此,愁是诗的好材料,是诗的熔炉。
明代的王慎中在他的《碧梧轩集序》中写道:“不得志于世,而寄于诗,以宣其怨忿而道其不平之思,盖多有其人矣”;清代的尤侗又在《叶九来乐府序》中写道:“古之人,不得志时,往往发为诗歌,以鸣其不平”。
江苏省最新高考考前押题卷语文试题(三)word版有答案-(高三)
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附加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瓦尔登湖》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
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华美的文辞和________的意境,也不是因为它构设了________的故事。
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谲异常的思路,那种________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
A.深刻危言耸听矜持B.深邃危言耸听矜持C.深刻耸人听闻执拗D.深邃耸人听闻执拗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深邃:深;深奥。
深刻: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
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芈月传》开播一周多时间仍能维持超高收视率,并创下多项收视纪录,足以说明剧目本身品质不俗。
B.近年来,多位艺人涉毒被捕,其中凡是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公众谅解的,无不是不热衷公益的艺人。
C.互联网兴起后,各种怪诞、恶搞、粗口、泼皮、另类、粗鄙的语言被贴上来自生活的标签广为流传。
D.新政策出台以后,想要“二孩”的家庭不仅有了政策保障,独生子女家庭和广大流动人口也将享有服务红利。
A[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B项,多重否定失当,应删除“无不是不”中的第二个“不”。
C项,搭配不当,“粗口”和“泼皮”不能修饰“语言”。
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提到“想要”之前。
]3.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20332110】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专题14.9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四-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专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四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谈书法朱良志①卫恒《四体书势》讲:“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
”以自然鸟兽外在紧张的动态形式特征来描绘书法。
其语义的是强调说明内在的“势”与内在的节奏。
②书法中对于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都不能偏重一面,比如为了“燥”的效果而简单的使用渴笔或特殊的墨。
书法的用笔及形态表现要燥中有润、润中有燥是非常清楚的,看起来干炼秋风的线条、用笔,却又有润泽如春的感觉,方能入妙。
概括地从表象、形式的层面谈及燥与润、迟与速、疾与涩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书法只从这些表象和形式入手,从我们古代书论来讲,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
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包括书法,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它的节奏感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节奏感,而是内在心灵的蕴藉,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间,一种生命的反应。
这种生命的反应跟人的情绪、情感、潜在的理性知识以及对某一问题独特的领会角度有关,其直觉和理性都在起作用,是一种整体的呈现。
这样的东西不是在形式的节奏上把握就能达到的,而需要艺术家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所以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的培植与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③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有人讲书法是一种纯形式艺术,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力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
但节奏背后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
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
虽然书法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书法不能导向“技”的方面。
江苏省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江苏省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测试卷(附答案解析)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宵 (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甲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乙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
元宵节,处处① ,男男女女都踏月丙看灯,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人们每每(独出心裁/标新立异)地制成各样的冰灯, (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煞是好看。
在旧社会里, 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
② ,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
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饨..),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快活地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熏陶),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
以前, 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地过年。
1.文中加序号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悬灯结采火炽(zhì)②腊八粥馄饨(hún dùn)庇佑(pì)B.①悬灯结彩火炽(chì)②腊八粥馄饨(hún tun)庇佑(bì)C.①悬灯结采火炽(chì)②蜡八粥馄饨(hún dun)庇佑(pì)D.①悬灯结彩火炽(zhì)②腊八粥馄饨(hún dun)庇佑(bì)2.依次填人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独出心裁巧夺天工熏陶 B.标新立异玲珑剔透熏染C.独出心裁玲珑剔透熏染 D.标新立异巧夺天工熏陶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正确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3分)A.:,、B.——;,C.,。
、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遇到问题,他总喜欢一个人琢磨,不向领导汇报,往往误事。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1论述类文本阅读_高考题组1含解析苏教版
专题集训1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题组一、(2024·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索: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快速崛起供应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变更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假如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或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更的标记。
因此,瓷器的演化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化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索和相识。
假如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来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相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沟通高峰亲密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沟通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其次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专题14.8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三-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含解析 精品
专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宽容骑士何满子①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近年出现了一些宽容骑士。
人数不多,却舌端花生,笔底波澜,颇能引人驻目停耳。
如议论某人某事某现象,其公式大抵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要肯定其积极面,也不能忽视其消极面。
因此主张对万事万物要大度能容,说起来娓娓动人。
初视之,仿佛在主张老黑格尔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一例题;细辨之,则是在鼓吹均衡论,亦即“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相对主义。
而其所开的药方则是:请君稍安毋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切新秩序、新关系、新伦理都会自然形成,急什么!骑士们指点江山,笑傲众生,讽嘲他人为短视、狭隘、红卫兵心态。
他们是站在云端里静观世变的哲士,不食人间烟火。
②世上的万事万物,当然也很难判定清一色的绝对的好坏利弊,此所以无可无不可的发源地生哲学也有其市场。
对万事不加评价,连称好好的司马徽之类的人物也确实能招人喜欢,八面玲珑,今语称之曰到处摆得平。
但是,常人要修炼到宽容骑士那样的道行是很不容易的。
我还怀疑,骑士自身是否真能心理气和地宽容大度到底;当别人触犯了他们,对他们“宽容论”表示非议时,是否真能沉得住气。
如果也会气急败坏,暴跳如雷,那就证明骑士们不客气对一切要有宽容气度,而他本人却并不对一切都逆来顺受,维持其宽容的矜持;则即使不便说骑士的“宽容论”是虚伪的,至少也说明“宽容论”有点什么破绽。
③诚然,事物的是非利弊,其价值判断不宜绝对化,但人们凭常识、凭经验、凭理性的思考,是得以定出应有的标准来的。
鸦片烟能镇痛安神,作麻醉剂入药,但它毕竟是毒品,上了瘾是要把人报废的。
当然,鸦片烟的例子太极端,太彰明昭著,即使宽容骑士,也不会向禁鸦片烟一事说教。
④倘若弊害不那么明显,效验不那么迅疾的事物,例如近年来迅速膨胀的市场大众文化中的庸俗趣味之泛滥,有人如果提点意见,向社会提点警告,宽容骑士就要出来说教了:不要太停泊呀,要尊重不同群族的精神文化的追求呀。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卷三(解析版)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卷三(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莱夫勒在研究白喉的早期,证明了实验动物因注射白喉杆菌而死亡时,细菌仍留在注射点的附近。
他认为动物死亡是由细菌的毒素所造成。
根据这一假说,鲁(法国细菌学家)做了大量实验,企图证实细菌培养液中的这种毒素,虽做了很多努力,却都失败了。
尽管如此,鲁仍坚信这一假说,最后孤注一掷,给豚鼠注射了三十五毫升的大剂量培养液滤液。
奇怪的是,这只豚鼠在注射了如此大量的液体后居然没死。
过了一些时候,他满意地看到这只豚鼠死于白喉中毒。
确认了这点以后,鲁很快就查明,他的困难是因培养液中细菌培养时间不够,从而产生毒素不足所致。
因而,增加细菌培养的时间就能制成毒性很大的滤液,这一发现引出了预防白喉的免疫法,并使抗血清用于治疗。
贝尔纳根据神经冲动沿交感神经传导并引起化学变化从而在皮肤中生热的假说,切断了家兔颈部的交感神经,希望导致兔耳变凉。
使他吃惊的是,该侧的耳朵却变得更热了。
贝尔纳没有意识到耳血管与通常使耳血管保持适当收缩的神经作用是有联系的;结果血液流量增大,耳朵变热。
他是完全偶然地发现了动脉中的血流量是由神经控制这一事实。
这是自哈维经典性的发现以后,对血液循环认识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贝尔纳在实验过程中显示了他放弃原有推断、追踪新线索的能力。
他在叙述这次经过时写道:“我们对于正在研究的设想,绝不应过于全神贯注。
”在大不列颠和澳大利亚西部某些地方出现一种羊群的神经性疾病,叫做缺铜病,原因多年不明。
高考语文培优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
全国课标卷现代文阅读整体规制
序号
㈠
㈡
㈢
赋分
9分
12分
15分
文本类型 论述类文本 实用类材料 文学类作品
检索阅读
123
45
加工阅读
6
789
文本阅读要求
低
中
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红色字为选择题目
全国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整体规制
序号
㈠
赋分 文本类型 检索阅读
19分
实用类材料 科技类小品
123
加工阅读
45
D、判断的实质是:“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 一个新的方面”这一假设条件可以去掉。
思考
理解
落实
免疫缺陷病的病因以及分类
免疫系统失控 可能导致疾病
超敏反应的诱 因和表现类型
自身免疫病病 因和治疗现状
免疫缺陷病的 病因以及分类
过强 受损
据题精答——检索类阅读选择题目 排除干扰,认清实质
①检索一: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 本中检索与之照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照应句; ②检索二:对照选项和照应句,检索比照二者有差异 的表述,可以接受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③做判定:对照中,自觉检索生活和语文积淀,调动 联想和推断能力,用以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误点。
例2 · 选择题目
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B、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 C、美和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有时是可以统一的。 D、经受住实验和时间考验的探索才是美的。
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第三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精准训练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
精准训练十四分析概括文本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练前提示作为最常见的分析概括题,答题肯定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词语、句子加以整合。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那些间接、分散、含蓄的信息的提取与归纳,尤其要注意作者在举例、对比等论证中隐含的观点态度,对层次复杂的句子要分层提取;二是千万注意不可机械地摘录原句,要根据题干要求去掉枝叶,保留核心信息,同时要注意善于转换,如否定的变成肯定的,反问的变成陈述的,让答案更符合题干要求。
另外,对某些要求“从哪些方面”“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的题目,要有“上位概念”意识,进行有“面”有“点”的回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还我鲁迅朱学东今天许多人并不喜欢的原因,除了鲁迅似乎太过“刻薄尖酸”“不饶人”的传统说法之外,还有就是鲁迅死后的神化,在新的时代新的人群中引发的逆反。
但是,从来没有第二个人像鲁迅一样赢得过我的心。
这位“辗转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痕迹”(废名语),“以非凡的志气,伟大的心地,贯穿了一代的人物”,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颓废苦闷,而又刚毅决绝;阴郁狐疑,而又温情慈悲。
他对心性自由的攀缘,不屈服于一切势力的选择,他混合着个人主义与虚无主义在黑暗里的挣扎,以自己的真,反抗一切奴役之路,他的努力,就像无声中国微茫的烛光,穿透着无边的寒夜,至今回荡在这块土地的上空。
他那些本该速朽的文字,依然鲜活,渗着斑斑血痕。
假若他地下有知,更会有深深的绝望,一如他活着时。
他死后,在他的精神墓碑上,后人以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方式给他加冕。
但他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在黑暗中,以他活着时穿透世相的目光,冷冷打量这喧闹的人世间,以他希望速朽的文字,让偶尔瞅上一眼的人胆战心惊。
他曾经带动了许多青年人走向精神幽深之地,后来也带动了我。
他是我远离奴隶之路最重要的引路人、燃灯者。
但是,对于热爱鲁迅、受教于鲁迅的普通人而言,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而不是一个被高度神化、脸谱化的鲁迅。
专题14.7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二-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二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①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教材古诗词“瘦身”,但谁都不敢放言要把古诗词赶出教材。
争来争去,无非是个“量”的问题。
那么,现代人要读多少古诗词才算合适?这个话题恐怕先要弄明白“读古诗词有啥好处”。
②有位网友所言极是:“文言文虽不适合生活,但在写作上微言大义,意境悠远,往往超越字面本身,引人遐想。
现在的白话文虽然口语化,更贴近生活,却没了汉语的优雅和精确。
”前些时候,一首英文金曲被译成文言文走红网络,歌词成了“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等之乎者也,大概就是这种失落情绪的宣泄。
点赞的网友说“突然有种想学好文言文的冲动”。
③多读些,“技多不压身”,至少不会被忽悠。
像“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这等“古体诗词”,是否真如某位大家所说“亦属绝唱,已属绝伦”?“陈独秀孙逸仙,国共合作……”美其名曰“辞赋体”,算得上“世无孤品”吗?不用“熟读唐诗三百首”,只需课本多留几篇古诗词,想来连小学生也能念出个所以然。
可悲的是,某些传统断根已久,心灵无从浸润的现代人连“照妖镜”都不会用,连“画皮”都看不出。
④93岁高龄的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自幼博学强记,和许多老一代学人一样,他始终相信“背”是做学问的重要方法,但教人读书并不主张一味贪多,要求学生读《古文观止》,在《国语》《左传》《战国策》三者之中各选两篇精读,读到能背诵,其余的能读能解即可。
西汉文精读《报任少卿书》等篇,骈体文只要读熟《滕王阁序》一篇,韩柳文章只精读《柳子厚墓志铭》即可。
⑤余秋雨说:“古人学富五车,其实算起来没有现在的一本书容量多,但他们可以在山下、水边静静地思考。
”想要给“读多少古诗词才算够”一个准数,怕是永远都找不着答案。
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必要学习古诗人,像他们一样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
(选自《福建日报》,原题为《学古代诗人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划线句如何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结合全文说说现代人如何才能具备“纯净的眼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本文首先由中小学教材古诗词瘦身,引出现代人要品读诗词。
专题14.6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一-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一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名单学何满子古今中外都讲究名单学,要排出个尊卑等次来,古代叫做礼法名分,现在叫做摆平关系。
排得不妥当,就要出麻烦,甚至闹乱子。
所以,各种国际性的集会,以国名的首字母,ABCD来定先后,这样才能不偏不倚,大家没话说。
中国则将三山五岳的英雄一律以姓氏笔画为序,免得有人叽里咕噜,彼此不开心。
其奥妙都基于名单学的原理。
不少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却常以作者的社会地位、知名度安排其先后,放在显著位置或塞进边边角角,令人感到官场的名单学也侵入了文场。
论资排辈的风习有时诚不可免,似乎也只宜偶尔为之,可权而不可经。
倘一味遵循官场式的名单学,放弃编者的鉴别主张,虽然省心得多,但也不免和势利眼同调了。
社会地位从来不应作为衡文的标准,可以置之不论。
以知名度来论,也很难办。
以写小说知名的人未必在别种文体上是高手,如果此人偶尔也写写诗歌、小品或论文,那他由小说而得的声名就和别的文体无涉,按理是不能挪用的。
小说家写的诗歌、论文,就得到诗歌、论文堆里去接受检验。
有名的大评论家忽然兴致来了,也写写诗歌、小说,如以其由评论家所得的盛名凌驾于诗人、小说家之上,显然有失公允。
有如以造房起屋知名的大木匠师不应盖过作细木、雕花的匠师一样。
梅兰芳如到粤剧班子去也挂头牌,观众是会瞠目不解的。
再说,名作家是以某一作品或某些作品而成名,并非篇篇都是成功之作,可以压倒众芳冠冕群伦。
严肃认真的作家为了珍惜自己的声誉,为了尊重读者,不太像样的东西不肯轻易示人,这样的人是有的,或很多的;但也并不见得个个如此,盛名之下不少作品其实难副者比比。
更加上,报刊编者为了名人效应,而且名人拿出来的作品比较可靠也是事实,于是纷纷向为数不多的名作家索稿;有些作家疲于应付,只得草率成文,虽不一定是次货,但某些文章不如无名新人的奋力之作,也是常事。
但文以人重,编者硬是将名家的任何作品都压在知名度不高或尚无声名的作家之前,文章的质量虽不能以衡器量器来测算,但亦如欧阳修所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大体可以见出分晓。
专题14.10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五-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4·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五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漫谈“漫画”鲁迅①孩子们吵架,有一个用木炭——上海是大抵用铅笔了——在墙壁上写道:“小三子可乎之及及也,同同三千三百刀!”①这和政治之类是毫不相干的,然而不能算小品文。
画也一样,住家的恨路人到对门来小解,就在墙上画一个乌龟,题几句话,也不能叫它作“漫画”。
为什么呢?就因为这和被画者的形体或精神,是绝无关系的。
②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
③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中国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的“漫”。
当然也可以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的,但因为发芽于诚实的心,所以那结果也不会仅是嬉皮笑脸。
这一种画,在中国的过去的绘画里很少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脚的摹写;罗两峰的《鬼趣图》,当不得已时,或者也就算进去罢,但它又太离开了人间。
④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
无缘无故的将所攻击或暴露的对象画作一头驴,恰如拍马家将所拍的对象做成一个神一样,是毫没有效果的,假如那对象其实并无驴气息或神气息。
然而如果真有些驴气息,那就糟了,从此之后,越看越像,比读一本做得很厚的传记还明白。
关于事件的漫画,也一样的。
所以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
“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⑤“夸张”这两个字也许有些语病,那么,说是“廓大”也可以的。
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固然使漫画容易显出效果来,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
矮而胖的,瘦而长的,他本身就有漫画相了,再给他秃头,近视眼,画得再矮而胖些,瘦而长些,总可以使读者发笑。
但一位白净苗条的美人,就很不容易设法,有些漫画家画作一个骷髅或狐狸之类,却不过是在报告自己的低能。
2020江苏省高三下学期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精选汇编及参考答案(23页)
2020江苏省高三下学期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根据(南京市、盐城市3月第二次模拟、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二)、南京师大附中一模试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检测试卷、丹阳市 3月质量检测、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二、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三、南京市浦口区江浦高级中学校校内第二次模拟、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3月考前综合训练(一))语文试题汇编而成南京市、盐城市3月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 题。
哲学的作用[美]威尔·杜兰特哲学使人愉悦,即使是形而上学的幻景也蕴含诱惑,每个学习者都能体会得到,直到粗粝的生存需求将我们从思想的高峰拽下,抛入生活的撕扯琐碎中。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晓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黄金年代,那时,哲学确实称得上柏拉图口中“那珍贵的喜悦”;那时,审慎追寻难于捉摸的真理远比追求肉欲低俗的生活方式荣耀得多。
人类社会早期追求智慧的努力留给后来者某种永不消逝的渴慕。
我们想要弄清楚“生命之于我们,意味着不断地将我们自身及所遭遇的一切转化为光与火”。
我们就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米特亚,“不求百万财富,只求问题之答案”。
我们渴求把握眼前事物的价值和前景,以免陷入日常生活的旋涡。
我们希望了解事情的轻重缓急以避免本末倒置。
希望眼中的世界恒定如常,仿佛照耀在“永恒的光束下”。
希望能够笑对不可避免之事,甚至是日益逼近的死亡。
希望保持完整,通过分辨和协调欲望来调整精力分配,因为协调精力是伦理学、政治学,乃至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基石。
梭罗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哲学家,不仅需要具备缜密的思维或建立某一学派的能力,还要热爱智慧,循其意旨过一种简单、独立、宽容、信任的生活。
”我们愿意相信,若能找到真的智慧,那我们的生命将不再盲目。
真理无法帮助我们富有,却能使我们自由。
此时,某些缺乏教养的读者大概会打断我们,指出:哲学如下棋般无用,如愚昧无知般含混晦涩。
西塞罗曾经说过:“没有比哲学家的著述更荒诞无稽的了。
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 考前三个月 第5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点训练
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第5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点训练(江苏专用)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第5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点训练一分析概括论证思路[复习方略] 理清论证思路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的首要任务,也是江苏卷的重要考点。
二轮复习,要以江苏卷常考的两类题型――理清整体思路和局部段落思路为抓手,重点解决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层意不准、层次不清问题。
如何审准题、答好题?自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说来似乎很简单:既然书有种类,那么我们只要分门别类地找出它们理应给我们的东西就可以了。
然而,却很少有人会根据书所能给我们的东西来读书。
我们读书时,大凡都头脑不太清醒,目的不太明确;要不就是苛求:小说一定要写得真实,诗歌一定要写得虚玄,传记一定要美化传主,历史一定要迎合我们的先入之见。
而我觉得,读书若想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开端,就必须先把这样的成见统统驱除掉。
我们不应该对作者发号施令,而应该设身处地为作者着想,成为作者的合伙人和同谋。
要是你一开始就心存疑虑或者要求苛刻,那么你就不可能从你所读的书中读出尽可能多的意蕴。
反之,倘若你尽可能地敞开自己的心扉,那么,一打开书,你便会从那隐晦曲折的字里行间,从那些难以觉察的细微迹象和暗示中,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而当你沉浸于书中并不断熟悉它之后,很快就会发现,作者给予你的东西,或者试图给予你的东西,其实是相当明确的。
(选自伍尔芙《读书不必听人指导》) 1.请简要分析文段的论证层次。
答:答案首先提出“读书要分门别类地找出书中理应给我们的东西”的观点,接着阐述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的原因,最后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读书要驱除成见的意义。
解析本段共八句话,按意思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是第一层,提出本段的中心论点;二、三两句用“然而”转折,分析一般人不能做到论点中所提要求的原因;最后五句话谈读书为什么要驱除成见。
将各层意思概述出来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论友谊蒙田人类钟情于交往超过任何其他活动,这或许是本能赋予我们的。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第5章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第5章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江苏专用)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第5章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用时:45分钟满分:4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________我们终将分离。
②寂夜里________缥缈的钟声,可以唤醒梦中之人,让一个沉沦在世间物象中太久的人,有醍醐灌顶之感.③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________。
A.即使悠远添砖加瓦B.即使幽远添枝加叶C.虽然悠远添砖加瓦D.虽然幽远添枝加叶答案 C解析“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根据句意,此处应用“虽然〞.“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也指距离远;“幽远〞指深远,远而幽静.此处用来形容“缥缈的钟声〞,应用“悠远〞。
“添砖加瓦〞比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儿小小的贡献;“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结合语境,此处应用“添砖加瓦〞。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引发了人们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B.“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阅读量明显不足,图书行业的出版和消费呈现出不对称发展的态势.C.今年艺术品春季拍卖成交略有增长,市场开始回暖,意味着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走出去年的低谷,预计秋季拍卖形势更好.D.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婉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答案 B解析A项不合逻辑,“增长至5.2%和4%〞有误,可删去“至〞。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题组3(含解析)苏教苏教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题组3(含解析)苏教苏教专题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题组(2)一、(XXXX·湖北七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开展,所有人都习惯了一个现状,那就是在信息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透明的。
街道上密布的天眼监控摄像头记录着你所有的活动,在公安机关的监控大厅里,通过多个摄像头的联动,你的行走轨迹一览无余。
出入机场、车站,甚至住店的信息都被完整记录着,传统意义上的隐私已经不再成立。
买房、买车、子女入学,你登记的个人信息早已泄露。
人们早已适应了隐私权被逐渐剥夺的信息化社会。
但是,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效劳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
隐私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根本权利,人工智能的开展不能以剥夺人类的根本权利为代价。
恰恰相反,人工智能应该更好地保护人类的根本权利,其中就应该包括隐私权,这才是人工智能开展的正确方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普通用户的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份认证信息,例如我们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另一类是我们的内容信息,例如订餐、打车、购物等信息。
身份认证信息必须由用户本人绝对掌控,不能让渡给任何商家,甚至也不能让渡给政府,这应该是人工智能的一条铁律。
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身份认证信息一旦泄露和被坏人利用,就可能遭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甚至可能危及你的生命平安。
如此重大的事项,绝不能相信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
不仅不能相信他们的诚信,也不能相信他们的能力。
近年来出现很多知名网站泄露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的案件,这些企业是有诚信的,但防护能力不够,被黑客抄了家。
我们订餐、打车、购物的内容信息呢?与身份认证信息不同,这局部信息就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为了享受人工智能的效劳,有时必须得让渡出去。
人工智能有智能感知、智能推理、智能学习、智能行动四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受数据驱动的,你不给它提供数据,它如何理解你的需求?又如何通过学习和推理为你提供精准的效劳?内容信息虽然必须得让渡,但也要坚持“数据统计结果归商家,个人信息所有权归自己〞的原那么。
江苏南京市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南京市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武侠小说受众广泛、影响深远,(),而与此对应的是,对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
在批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
这种观念看似_______,实则经不起推敲。
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四大经典名著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影响其经典性。
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无异于_________。
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性则更是令人_______。
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
倘若因为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便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________的揣测。
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尽管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
若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则沈从文、汪曾祺、陈忠实、苇岸、刘亮程、张联等作家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不断地得到学术界的认可B.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可C.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不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D.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冠冕堂皇缘木求鱼莫名其妙管中窥豹B.冠冕堂皇舍本逐末匪夷所思管中窥豹C.道貌岸然缘木求鱼匪夷所思管窥蠡测D.道貌岸然舍本逐末莫名其妙管窥蠡测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
江苏省精编高考考前押题卷语文试题(三)word版有答案-(高三)
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附加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瓦尔登湖》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
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华美的文辞和________的意境,也不是因为它构设了________的故事。
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谲异常的思路,那种________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
A.深刻危言耸听矜持B.深邃危言耸听矜持C.深刻耸人听闻执拗D.深邃耸人听闻执拗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深邃:深;深奥。
深刻: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
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芈月传》开播一周多时间仍能维持超高收视率,并创下多项收视纪录,足以说明剧目本身品质不俗。
B.近年来,多位艺人涉毒被捕,其中凡是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公众谅解的,无不是不热衷公益的艺人。
C.互联网兴起后,各种怪诞、恶搞、粗口、泼皮、另类、粗鄙的语言被贴上来自生活的标签广为流传。
D.新政策出台以后,想要“二孩”的家庭不仅有了政策保障,独生子女家庭和广大流动人口也将享有服务红利。
A[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B项,多重否定失当,应删除“无不是不”中的第二个“不”。
C项,搭配不当,“粗口”和“泼皮”不能修饰“语言”。
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提到“想要”之前。
]3.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20332110】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江苏专版)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宽容骑士何满子①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近年出现了一些宽容骑士。
人数不多,却舌端花生,笔底波澜,颇能引人驻目停耳。
如议论某人某事某现象,其公式大抵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要肯定其积极面,也不能忽视其消极面。
因此主张对万事万物要大度能容,说起来娓娓动人。
初视之,仿佛在主张老黑格尔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一例题;细辨之,则是在鼓吹均衡论,亦即“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相对主义。
而其所开的药方则是:请君稍安毋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切新秩序、新关系、新伦理都会自然形成,急什么!骑士们指点江山,笑傲众生,讽嘲他人为短视、狭隘、红卫兵心态。
他们是站在云端里静观世变的哲士,不食人间烟火。
②世上的万事万物,当然也很难判定清一色的绝对的好坏利弊,此所以无可无不可的发源地生哲学也有其市场。
对万事不加评价,连称好好的司马徽之类的人物也确实能招人喜欢,八面玲珑,今语称之曰到处摆得平。
但是,常人要修炼到宽容骑士那样的道行是很不容易的。
我还怀疑,骑士自身是否真能心理气和地宽容大度到底;当别人触犯了他们,对他们“宽容论”表示非议时,是否真能沉得住气。
如果也会气急败坏,暴跳如雷,那就证明骑士们不客气对一切要有宽容气度,而他本人却并不对一切都逆来顺受,维持其宽容的矜持;则即使不便说骑士的“宽容论”是虚伪的,至少也说明“宽容论”有点什么破绽。
③诚然,事物的是非利弊,其价值判断不宜绝对化,但人们凭常识、凭经验、凭理性的思考,是得以定出应有的标准来的。
鸦片烟能镇痛安神,作麻醉剂入药,但它毕竟是毒品,上了瘾是要把人报废的。
当然,鸦片烟的例子太极端,太彰明昭著,即使宽容骑士,也不会向禁鸦片烟一事说教。
④倘若弊害不那么明显,效验不那么迅疾的事物,例如近年来迅速膨胀的市场大众文化中的庸俗趣味之泛滥,有人如果提点意见,向社会提点警告,宽容骑士就要出来说教了:不要太停泊呀,要尊重不同群族的精神文化的追求呀。
其公允宽大之态可掬,而且动辄还以莫非还想回到“文革”时期的文化沙漠相恐吓。
似乎要多样化就得让人吞咽一切污泥浊水,容忍一切乌七八糟的垃圾,连人们皱个眉吭个气的权利也应被剥夺。
骑士们是提倡宽容的,怎么对别人不合他们心意的言谈就没有宽容的雅量呢?⑤又如,有一种脏话连篇、耍嘴皮子调侃人生、将严肃的问题化为一笑的所谓“玩个梦”的文化,有人要写,有人要印,有人要读,也只好由它。
舞台上有个把小丑,算不得什么,也算是多样化吧。
可是有人对这类无聊的嬉皮笑脸表示不满,也该算是多样化的声音之一种吧?宽容骑士却又出来干预了,说这种人生调侃有重大贡献,它摧毁了往昔虚假的神圣、崇高、英雄观念;却丝毫不提它在摧毁虚假的同时,把人生应有的庄严、神圣、崇高也连根摧毁了,它所呼唤的是一种否定一切的着地打滚的人生。
⑥总而言之,骑士们所提倡的是一种泯灭是非、无爱无憎的窗帘。
那么,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等等的是非利弊靠什么来解决呢?骑士们的回答是,人是无能为力的,正确的途径就是大家躺着,静候社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
谜底就是市场规律“万能论”。
⑦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有一派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市场规律能使资本主义自动成长为社会主义。
排除了人在历史创造中的能动作用,是一种扩大的拜物教。
这种将一切都托付给市场经济来自我调节的高论,是否也和商品拜物教的教旨极其相像呢?1.第一段揭示了“宽容骑士”的哪些特征?答:2.文章第四段对“宽容骑士”的批驳是如何展开的?答:3.“宽容论”有哪些破绽?结合全文,概括作答。
答:【答案】1.能说会写,左右视听;主张宽容,鼓吹均衡;居高临下,脱离现实。
2.先亮出对方的观点,再指出其恶劣的手段,接着揭示其荒谬后果,最后指出其自相矛盾之处。
3.“宽容论”认为万物无是非,但人们凭常识经验和理性可以定出是非标准。
“宽容论”貌似宽容一切,但对触犯他们的言谈并不宽容;“宽容论”把一切托付给市场经济,否定人的能动作用。
3.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由第二段“此所以无可无不可的发源地生哲学也有其市场。
对万事不加评价,……很不容易的”可以看出宽容骑士是主张万事无是非的;由第四段“骑士们是提倡宽容的,怎么对别人不合他们心意的言谈就没有宽容的雅量呢”可以看出,一旦有触犯他们言论的,就不会宽容,表现自相矛盾;由第六段“骑士们的回答是,人是无能为力的,正确的途径就是大家躺着,静候社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可以看出,在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等的是非利弊的解决问题上,认为人无能为力,消极地把问题交由市场来解决,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题型】现代文阅读【难度】一般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四时之外,刹那永恒朱良志①中国人有独特的时间观,我们在过程中看待生命,生命是一绵延的流,绵绵不绝,以时间统空间,世间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流动中活了。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还有一种超越的思想,即所谓“荣落在四时之外”,就是悬隔时间,截断时间之流,到流动时间的背后,去把握生命的真实,拷问永恒的意义,思考存在的价值。
它是中国哲学内在超越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美学中极富价值的思想。
②苏州沧浪亭有一小亭,亭廊柱上题有一副对联:“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
”亭子不大,景致也无特别之处,但这副对联却令人难忘,只是觉得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
.前句是中国诗词中常见的感叹,如欧阳修《浪淘沙》词:“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是代未来预想,今年很好,当下很好,但来日如何,明年如何?明年不知流转于何处,时间转瞬即逝,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
后一句引东晋王徽之对竹子的感叹,强调当下此在的感受。
两句又有密切的情感逻辑,正因为我们无法把握未来,正因为必将缺席,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当下的人生盛宴。
这副对联有无奈,但更有惊悟,中国艺术强调,时间、空间带给我们的是拘限,超越时空,领略当下的圆融。
这里含有中国人刹那永恒的思考。
③被闻一多称为“泄露了天机”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诗中表达了在如水的时光中如何抓住一些影象的思考。
张若虚以他妙绝人寰的千古叩问震撼着人们的心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些天才诗人几乎是在神秘的颖悟中,和合物我,齐同古今,万古同一时,古今共明月。
虽短暂并无局限,虽脆弱但并不能随意摧毁,虽渺小并无缺憾,诗人们在超越中占有了无限,与过去晤谈,与未来商兑,在颖悟中顿入了永恒。
④瞬间永恒是禅宗最深刻的秘密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的秘密之一。
“万古江山在目前”,大道就在今朝,就在此刻,就在此刻所见的十五圆月。
明代心学家陈白沙说:“道眼大小同,乾坤一螺寄。
东山月出时,我在观溟处。
”关键在于“我在”,此在并不因为过去而失去意义,目前不因为广远而丧失可观之处,此顷我在此处,我就是世界的中心,圆满而无缺憾,“我在”,世界因而有意义。
⑤刹那永恒的境界,就是任由世界自在兴现。
在纯粹体验中,并非脱离外在世界的空茫索求,而是即世界即妙悟。
悟后,我们见到一个自在彰显的世界,它不由人的感官过滤,也不在人的意识中呈现。
水自流,花自飘,我也自在。
由此在的证会,切断时间上的纠缠和空间上的联系,直面活泼泼的感相,确立生活自身,看飞鸟,听鸡鸣,嗅野花之清香,赏飞流之溅落,……以自然之眼看,以自然之耳听,就是这么平常。
(节选自《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答:5.作者为什么认为沧浪亭廊柱上的对联“格调似过于冷峻”?答:6.如何理解刹那永恒的关键是“我在”?答:【答案】4.首先总起中国人有独特的时间观,有超越的思想,讲求四时之外;接着以对联和诗句为例,论述中国文人对刹那永恒的思考;最后阐述刹那永恒的关键是“我在”,这样才能达到任由世界自在兴现的境界。
5.对联感叹无法把握未来,劝慰珍惜当下的人生盛宴;对联有无奈的感慨,有对时空的惊悟,让人读后心情沉重;沧浪亭环境优雅,对联的格调与之不符。
6.刹那永恒是悬隔时空思考永恒,“我在”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结合起来,把此处和他处结合起来;刹那永恒讲求即世界即妙悟,“我在”把主体意识和客观存在结合起来。
5.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原句为“亭子不大,景致也无特别之处,但这副对联却令人难忘,只是觉得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把“优雅”与“严峻”对比来看,应从情感方面来区别。
此句对联译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此身在哪里?不能一天没有竹子在身边”,情感凝重,让人读后心情沉重,如有“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当下的人生盛宴”(第二段),有“有无奈的感慨,有对时空的惊悟”(第二段)。
抓住此特点即可。
6.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主要因为“我在”,有了两个结合,一是“时空”方面的,即“时间、空间带给我们的是拘限,超越时空,领略当下的圆融”(第二段),一是“主体意识和客观存在”。
【题型】现代文阅读【难度】一般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林风眠中国之所谓国画,在过去的若干年代中,有很大的毛病。
中国的国画,十分之八九,可以说是对于传统的保守,对于古人的模仿,对于前人的抄袭。
王维开创了墨笔山水,于是中国画的山水差不多都是墨笔的;清代四王无意中创立了一派,于是中国画家就此也“石涛”,彼也“八大”起来!殊不知,艺术是直接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的,画家的思想感情虽是本人的,画家本人却是时代的,时代的变化就应当直接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与技巧。
所以,时代在变化,绘画的内容与技巧也要变化,不可以仅仅跟在千百年前的人物后面跑。
中国国画家总是崇尚人之风格气度,却忘记了艺术原是人类思想情感的外化,换句话,艺术是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者说寄存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
而所谓外物之形,就是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形体。
艺术假使不借这些形体寄存思感,则人类的思感将不能借造型艺术以表现,或者说所谓造型艺术者将不成其为造型艺术!中国画家就弄错了这一点,所以徒慕“写意不写形”的那美名,就矫枉过正地群趋于“超自然”的一隅去了!弄到现在,就只看到古人的笔墨气度,全不见有画家个人的造型技术。
为矫正这些毛病,我们所望于中国绘画之前途,还是有话说的。
绘画上的基本练习,应以自然现象为基础,先使物象正确,然后谈到写意的问题。
古人之所以有“写意不写形”之语,大体是对照那些不管情意趣致如何,一味以像不像为第一标准的画匠而说的。
在这个时代,这种画匠也并不是没有。
于是,我们就得努力矫正我们自己,而不把那些画匠置之话下。
我们的画家之所以不自主地走进了囿于传统、模仿和抄袭的死路,也许因为我们的原料、工具,有使我们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吧!例如我们的国画目前所用的纸质、颜料、毛笔,或者是因为太与书法相同之故,所以就不期然地应用着书法的技法与方法,而无法自拔!那我们就不妨像古人从竹板到纸张,从漆刷到毛锥一样,下一个决心,在各种材料和工具上试一试,或设法研究出一种新的工具来,加以代替,那时中国的绘画就一定可以有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