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定)
“战神”粟裕,解放战争的四大突出贡献
“战神”粟裕,解放战争的四大突出贡献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粟裕功勋卓著。
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他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战略筹谋和战役指挥上,做出过四次决定性的贡献。
第一大突出贡献:提议发起并组织指挥苏中战役(后称苏中七战七捷)当时粟裕是华中野战军司令员,39周岁。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6月27日,粟裕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发起苏中战役。
7月13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致华中野战军的电报,批准进行苏中战役,将全面内战爆发以来中共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在主要战场进行较大规模初战的重大任务,交给了粟裕。
毛泽东在电报中指示华中野战军,“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山东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主力再进行战役。
这说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赋予了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以“能不能在战争中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侦察的使命。
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华中野战军在粟裕指挥下进行了苏中战役,连续七战七捷,歼敌5.3万余人,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进行解放战争初战的战略任务。
苏中七战七捷,对解放战争胜利具有的决定性意义是:使毛泽东、中央军委主要依据这一战略初战创造的“在解放区连续运动歼敌”的成功经验,确定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应实行“内线(即凭借解放区)作战、运动歼敌”的战略方针。
这一战略方针,政治上有利(说明处于防御地位),军事上必胜(依靠解放区人民支持)。
苏中七战七捷的喜讯传到延安后,毛泽东亲笔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发给人民解放军各战略区首长,推广这一“凭借解放区作战”、“造成辉煌成果”的经验,并“希望各区仿照办理”。
苏中七战七捷堪称为解放战争初期奠定人民解放军战略方针之战,也可以称为定战法之战。
第二大突出贡献:提议发起并组织指挥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是粟裕提议发起,由陈毅、粟裕共同指挥的,当时粟裕40周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18张PPT)
战略决战阶段
(1948.9---1949.10)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国统基区本任务是:举行全
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
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
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区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 是什么?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么?
课本剧
第一幕 时间:1945年8月14日 地点:重庆蒋介石办公室 人物:蒋介石 陈诚
第二幕 时间: 1945年8月23日 地点:延安会议室 人物:毛泽东 周恩来
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内战?
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他为什 么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为什么要赴这场“鸿门宴”?
第17课
1948年,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 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 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 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 还是“民意”?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 还是“民意”?
战略防御阶段
(1946.6---1947.6)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战略反攻阶段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6---1948.9)
战略决战阶段 三大战役 北平谈判 渡江战役 (1948.9---1949.10) 占领南京 新中国成立
1948年,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 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 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 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解放战争时期时,人民解放军有几大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时,人民解放军有几大野战军?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孕育于同国内外敌人的浴血奋战中,诞生于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之际。
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统帅下,五大野战军犹如五只雄狮,纵横驰骋于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凯歌行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成为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巨大推动力量……(一)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是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全国胜利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革命战争进程出现重大转折的重要标志。
国共两党、两军,经过近30年的激烈斗争和厮杀,至1949年初,双方力量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原来的大小、强弱,迅速变换着位置,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早在1948年9月,辽沈战役刚刚开始、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刚刚结束时,毛泽东即曾指出:根据过去两年来的作战成绩和整个敌我形势,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并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从1946年算起),歼灭敌正规军500个旅(师)左右(平均每年歼敌100个旅左右),歼灭敌正规军、非正规军和特种部队共75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歼敌150万人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是有充分可能性的。
但,形势的发展比毛泽东预料的还要好、还要快。
仅仅过了两个月,1948年11月,毛泽东又十分愉快地否定了此前作出的预测和估计。
他说:我军在9、10两月的胜利,特别是在东北及济南的胜利,业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形势。
7月至现在四个多月的作战,我军共歼敌军近百万个。
国民党军(连近月补充的在内)现已不足300万人,而我军则增至300余万人。
因此,9月上旬我们所作的“在5年左右的时间中,建军500万、歼敌500个正规师,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估计及任务,因近两月的伟大胜利,已经显得落后了。
目前来看,这一任务的完成,大概只需再有1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
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1)合作→分裂→再合作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2)再合作→再分裂
轻巧识记——中共中央所在地的迁移情况
概念阐释——“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1)“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 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2)“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 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 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3)“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 治的区域(“国统区”)。
角度3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史料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 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 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①毛泽东却说: “民意。”② 解读
① 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认识失败的真正原因。
[命题探究]
角度1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重庆谈判的目的
史料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①,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
之至。
蒋中正八月十四日
解读 ① 日本投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② 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和平建国。
胜利的伟大意义。 3.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及
历史意义。
内战的爆发
红军、抗日、解放、抗美界定
噢````1、离休干部
是指在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
根据时期不同分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战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时期),从1921年7月1日至1927年7月31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二战时期或称红军时期),从1927年8月1日至1937年7月6日;
抗日战争前期,从1937年7月7日至1942年12月31日;
抗日战争后期,从1943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
解放战争时期,从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
2、老干部工作的基本政策原则
中发[1982]13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规定:“老干部离休退休以后,一定要很好地安排照顾,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并注意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这应当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坚定不移的政策原则之一。
”
3、干部离休后,福利待遇及其他各项生活待遇是如何规定
国发[1980]253号、劳人老[1982]10号文件指出:干部离休后,原标准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其他各项生活待遇,都与所在地区同级在职干部一样对待。
“福利待遇不变”,是指离休干部继续享受原单位同级在职干部同样的困难补助(含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各项非生产(工作)性福利待遇不变;“其他各项生活待遇”包括:粮价补贴、副食品价格补贴、冬季取暖补贴和医疗、住房、用车、生活品供应等待遇。
中国解放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解放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1945年8月6日-1949年10月1日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进行原子弹爆炸,标志着二战的
结束。
1945年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进行第二次原子弹爆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解放战争随即
展开。
1946年1月10日:重庆签署《中共与国民党停战协定》,标志着
解放战争的开端。
1947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为人民服务》声明,宣示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
1947年11月在河南平汝县杜家村爆发反动军队进攻人民起义事件。
1948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为了争取更大游行胜利而斗争》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侵略。
1949年1月22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大陆最后一座国民党据点执行
战斗任务,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即将到来。
1949年3月30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今北京)。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进军上海,解放上海。
1949年5月23日:人民解放军进军南京,解放南京。
1949年9月21日:人民解放军进军武汉,解放武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解放战争胜利。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战役名称
时间
军队
歼敌数 解放地区
平津战役
东北野战军 1948 年 11
和华北军区 月至 1949
第二、三兵 年1月
团
52 万 余人
基本解放华 北全境
(2)影响: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
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争取中国革命的全国胜利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 年春,河北平山西柏坡。 (2)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___全___国__胜__利____的基本方 针。 ②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 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③提出了“两个务必”,提醒中国共产党全党的工作作风和生 活作风。
史料二 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壮大了,由原先的 120 万人发展到 400 万人以上,并且蒋介石做了很好的运输大队长, 我们的战士有很大一部分是俘虏过来的,后来成为解放军战士。 史料三 这次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 渡江,这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持。今天的革命绝不能再如辛 亥革命和北伐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由反动派最后胜利。 历史经验证明,革命不能进行到底,则一定失败。
——以上材料均引自北平和谈期间周恩来的演讲
[研读] (1)史料一主要说明周恩来看透了蒋介石要求谈判的真实意图。 (2)史料二分析了北平谈判的背景。 (3)史料三提出要从人民解放战争的任务出发,将革命进行到 底。 [思考] (1)陈嘉庚为什么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 提示 因为当时陈嘉庚看透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 谋。
(2)方针: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 出__延__安___,转战陕北。 (3)结果 ①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____青__化__砭______、沙家店 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山东____孟__良__崮______消灭 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 重点进攻。
论解放战争
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题目:论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姓名:2015年12月09日摘要: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大的、对战略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它是中央军委、毛泽东组织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历时4个月零19天,歼灭敌正规军以4个师`旅),非正规军29个师,共154万余人。
它使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从此,国民党政权呈现土崩瓦解之势。
三大战役最成功的指挥经验,就在于它决策的创造性。
三大战役“其规模之博大、气势之雄伟、战绩之辉煌、指挥艺术之高超,在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它不沦在军事史上还是在革命史上,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意义,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三大战役战略方针、战术指导、决策高明一、三大战役发起的条件与时机。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7个纵队,在鲁西南强渡黄河.8月,越过陇海路,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接着各路野战军纷纷出击,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略防御,而转入战略进攻.中国的军事、政治形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战略进攻开始后,我军经过一年英勇奋战,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防御”和“分区防御”,共歼敌152万余人.解放人口3700万,攻克城市164座。
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原解放区,收复和解放了西北、东北、华东、华北的广大地区。
解放区的面积已扩大到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已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
我军已增加到280万人.不仅改善了装备,增强了攻坚能力.积累了阵地战经验,而且经过新式整军.政治觉悟和军事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者,由于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
使我军在人力物力上获得了巨大的支援,有了巩固的后方。
与此相反,国民党统治区的范围大大缩小,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剧,反动政权岌岌可危。
敌军兵力大大减少.能用于第一线作战的只有170万人。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ppt
3、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 (1)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
(2)三大战役概况: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三
三大战役的
大
顺序?
战
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解放
黄百韬 杜聿明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敌55万余人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找 到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3.五次反围剿斗争;长征;遵义会议;由幼稚走向成熟。
4.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在敌后战场的斗争)
5.解放战争时期,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3)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
“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定都于
此的政权:太_平__天_国_,_中_华_民__国_南_京__临_时_政__府_,_南_京_国__民_政府
(1)内战全面爆发: 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中原解放区
(2)经过和结果
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难 解的数学题:
430 ︰ 127 =? 飞机十坦克十大炮十美元︰步枪十手榴弹十小米十0 =?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 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 =?
毛泽东的战略思想
党划江而治 ③蒋介石为了退居幕后指挥 ④共产党
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战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 B.红军长征时 C.抗日战争时 D.解放战争时
口号是时代的鲜明印记。与下图所 示战役形势相符合的口号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 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大片 船只结束。”请问“大片船只”指 的是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
·
1.国内和民要求和平民主,蒋介石 内战不得人心。 2.共产党战略、战术运用正确得当
3.人民军队英勇善战 4.人民群众的支援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 立
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材料中的图片再现了1919年以来中国革命的四项 重大事件,请为这组图片归纳一个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
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 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 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一个小栏目里展出《刘邓大军挺进大 别山》、《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起进 攻》、《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三 张图片。如果给这个小栏目定一个小 标题,最合适的是 A.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 B.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C.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D.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
下列信息不能从右图 中获得的是 A.战役名称 B.战役时间
C.战役指挥者 D.战役结果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 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 “观点”的是 A.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B.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余人,取得重 大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 际地位 D.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 了渡江战役
《中国近代史》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1946-1949)
《中国近代史》内容整理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1.起止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七单元解放战争(1946.6—1949年)第23课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毛泽东,蒋介石目的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权。
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结果:签署了“双十协定”(又叫《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内容: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持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2.政治协商会议重庆谈判时间:1946年1月10日地点:重庆内容:并通过一系列协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1.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
2.经过:全面进攻: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顶峰。
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四、解放区的自卫反击1.毛泽东提出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2.作战方式: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反击①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②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1.措施(1)土地政策的调整: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解放战争
430万 正规军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 备,有飞机、坦克等
先进武器,有美国 援助建立的空军和 271艘舰艇
3 美国 亿 8亿 多 美元
剩余 物资
120万 正规军
基本上是“小米加 1 无 步枪”,没有飞机 亿 和坦克,大炮很少。多
敌 众 我 寡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大的提高;建立
2、三年战争阶段(从1946年夏至1949年10 月)
抗日战争结束后,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开始减少, 抗战中出于共同目标而隐藏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的矛 盾开始浮现。在东北、华北及中原部分地区,国共两党的军队竞 相展开城市管辖权与战略物资的接收。
同时,苏联把在东北地区缴获的原日军轻兵器及部分战略物 资,转移给由林彪率领的东北解放军;国民党则从美国方面取得 了军事援助,由美国海空军负责运送国民革命军前往华北、东北 地区,两党在部分地区对政权的控制展开了零星的冲突。
2.战略反攻阶段
(1)时间
1947、6——1948、9
(2)原因
必要性 可能性
(3)任务
只有打出去,才能减轻陕北和山东战场的压 力,减轻解放区财力、物力的消耗。
土地改革
(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意义: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数量
武器装备
拥 外援 有 人 口
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技术;不仅能打运用战,而
且能打阵地战。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后
方更加巩固,参军支前更踊跃。各主要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可作战 略上的直接支援。
国民党军队能用于第一线的只有170万人,虽然在数量上、装备上 还有一定的优势,但士气极为低落,战斗力已大为下降。与此同时, 国统区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人民民主运动不断发展,国民党的反动统 治,已摇摇欲坠。
解放战争时期的界定
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止于1950年6月30日,而非建国之日——致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公开信经过我们长期的研究与观察了解,我国在职的高级干部(包括中央委员和省、部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包括教授、研究员等),其中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截止于1950年6月30日,而把1949年9月30日认为是解放战争截止时间。
这不奇怪,因为从书本上学到的就是这样。
一个文明、民主、法制的国家,如果有相当多的高级官员、高级知识分子(其他普通民众姑且不说)不知道本国人民武装夺取政权,所进行的革命战争正确的起止时间,以至闹成大笑话,那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教育的缺失和悲哀,是这个国家有关的领导者的失职和失责。
早在1955年2月13日,《人民日报》面向全世界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令,及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该条例明确界定“解放战争时期(自1945年9月3日到1950年6月30日)”,这是以法律的形式告诉全国人民,我国解放战争时期起于1945年9月30日,止于1950年6月30日,之所以将解放战争时期截止时间定在1950年6月30日,是基于此时全国除台湾及金门等地区外均已解放。
然而,1978年7月20日,中组部老干局会同国家劳动总局出于某种需要,在桂林召开的一次座谈会期间,发出了《关于更正革命战争时期划分的通知》(简称《更正通知》)(即中组老干字[78]127号、劳薪字[78]第32号文件)称“解放战争时期”是从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
(此件由国家劳动人事部编入1984年2月印发的《人事工作文件选编》第四册第1048页)。
依据《更正通知》这一官方政策性文件,几十年来,我国出版物、教科书、文件、史料等诸多方面,均不以法律界定的解放战争时期截止时间为依据宣讲历史,制定政策,回答处理问题,而是一切依从《更正通知》的错误“界定”,称:解放战争时期到1949年9月30日截止。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建军初期(1927年-1949年)建军初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了一系列革命战争,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在这一时期,人民军队经历了难点卓越的游击战争,充分发挥了游击战争的灵便性和机动性。
红军长征是人民军队的一项重要战略行动,展现了人民军队的顽强意志和战斗力。
建军初期的人民军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逐渐形成为了一支具有纪律、战斗力和忠诚度的正规军队。
二、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1950年)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成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军队在这一时期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积极参预了抗美援朝战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和勇气。
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是人民军队的一项重大战争行动,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民军队在这一时期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国际影响力,成功抵御了美国等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军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时期,人民军队经历了军事改革、装备改革、人材培养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不断提升战斗力和军事技术水平。
人民军队参预了一系列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的任务,如抗洪救灾、反恐维稳、维护边境安全等,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未来发展展望未来,人民军队将继续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密切环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提高军队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
高考历史常用固定搭配汇总(新)
高考历史常用固定搭配汇总(新)一、政治术语类常用固定搭配1.旧中国: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2.新中国: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
3.专制制度:一种集权式的国家政治管理体制。
4.宪政体制:以宪法为基础的国家政治管理体制。
5.三民主义: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
6.马克思列宁主义: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建设。
7.:中国领导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照、、、、科学发展观等形成的理论体系。
9.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10.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历史时期类常用固定搭配1.夏商周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起始阶段,政权相继由夏、商、周三个王朝掌握。
2.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封建割据的时期,是小国分立、强国争霸的阶段,孔子和墨子也在这个时期活跃。
3.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崛起,马上又是西汉、东汉、三国及晋朝和南北朝时期。
4.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中发展最为繁荣、国势最为强盛、文化最为灿烂的时期。
5.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次预备性风暴,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6.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之后,以反封建和追求民主自由为主要内容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7.抗日战争时期:是1937年到1945年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的历史时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
8.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又称“内战时期”,是指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中国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伟大革命战争。
9.新中国成立时期:运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军队、政治等方面的改革。
三、政策类常用固定搭配1.:党中央推行的一项经济建设战略。
2.三面红旗:大炼钢铁、大办公共交通、人民公社化。
3.农村人民公社:以生产大集体为基本形式,实行全行业的集体经营、集体供销和集体储备的公社经济和人民公社政权。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纷纷建立。在1946年以前,解放区政权的性质和组织形式,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面貌。1946年6月以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国共两党彻底决裂。从此解放区的政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制度改变为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这个时期,参加人民民主政权的基本成分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而以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为主。从政权性质看,解放区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从政权的组织形式看,与抗日民主政权相比较有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是:新、老解放区逐步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解放区的城市实行带有过渡性质的军事管制制度;大行政区民主政权的建立,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解放区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采取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多种多样的政权组织形式。最早提出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是陕甘宁边区。1944年底,谢觉哉(当时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曾提出将边区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会议。12月1日,毛泽东致信谢觉哉说,关于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会议,我想对内对外都是会有好影响的,请你和其他同志商量一下。次日,毛泽东又给谢觉哉写信说:“参议会改名,关涉各解放区,中央尚未讨论,请暂不提。”根据形势的发展,1945年9月,边区参议会和政府决定先将乡参议会改为乡人民代表会议。随后,在1946年4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这就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1947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政权组织形式问题的指示信,要求在土改中,应使解放区政权自下而上地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制。从此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在各解放区相继建立起来。在农村,建立人民代表会议是与土地改革的进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战争开始后,解放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政策。土改中,一些地方组织了贫农团和农会作为临时性的基层政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区、村(乡)两级人民代表会议,作为区、村(乡)两级的权力机关。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这一做法,他指出:“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在贫农团和农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区村(乡)两级人民代表会议,是一项极可宝贵的经验”,“我们曾经打算在各地农村中,在其土地改革任务大致完成以后再去建立人民代表会议。现在你们的经验以及其他解放区的经验,既已证明就在土地改革斗争当中建立区村两级人民代表会议及其选出的政府委员会,是可能的和必要的,那么,你们就应当这样做。在一切解放区,也就应当这样做。在区村两级人民代表会议普遍建立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建立县一级的人民代表会议。有了县和县以下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就容易建立起来了。”(见《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当时的中国谈民主,最实际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使占全国人口85%以上的人民翻了身,谁就实行了民主,真正使人民做了主人。广大解放区的这一实践,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在城市,尤其是新解放的大中城市,由于情况比较复杂,人民代表会议很难立即召开,因而一般是先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作为临时性的政权机构。在军管会的领导下,召开各界、各业的座谈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随后进一步发展成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种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初期是地方人民政府传达政策、报告工作、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的机构,一俟条件成熟,它即可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市人民政府。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工作,多次发出迅速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49年8月北平市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毛泽东亲自到会祝贺,希望全国各城市都能迅速召集同样的会议。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解放区不断扩大,原来分散的、隔离的小块解放区逐渐联成一片。为了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更有效地支援解放战争和进行政权建设,中央决定建立若干个大行政区民主政权。最早建立的是华北人民政府。1948年6月,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决定两边区政府实行联合办公。同年8月7日至19日,在石家庄召开了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之所以称它是临时代表大会,主要是因为参加会议的541名代表不是采取普选的方式产生的,而是由各地、各团体用推选的办法产生的。董必武在大会开幕词中说,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临时的,一个华北地区的,但它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型。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华北人民政府。在华北人民政府之下,设立了若干个部和委员会,如民政部、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工商部、公安部、司法部及财政经济委员会等。后来的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机构,就是在华北人民政府所属有关各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还有,1947年4月,在内蒙古的王爷庙召开了内蒙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宣言》、《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等文件。同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民主政权。从以上可以看出,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权组织形式,虽然各地有所差别,但基本上都实行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这一制度对支援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又为建国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制度、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制度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主要发展阶段,在人民群众中扎下了根,有了深厚的基础。建国之后采取这种政权制度,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基本群众来说,是顺理成章的。。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迫切希望和平、民主、团结,但是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和平谈判的烟幕下发 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为争取和平、准备战争走过了最初阶段。 全面内战爆发后,党一方面领导解放区农 民参加土改、生产和支持前线作战,另一 方面开辟第二条战线,发动国统区的爱国 民主运动。一方面加强党内教育,另一方 面做好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 [1] 中共中央编译局.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1
▪ [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7册[M].北京: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 [3] 张天荣等,党的建设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 出版社,1992
▪ [4] 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史,西安:陕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8
▪ 2、政策、纪律和理论教育 ▪ (1)增强政策和策略观念 ▪ (2)克服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 ▪ (3)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武装全党 ▪ 3、加强教育迎接执政考验 ▪ (1)执政党面临新情况 ▪ (2)优良传统作风教育 ▪ (3)新形势、新任务教育
小结
▪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组织发动 和思想教育下,形成了最广大的人民民主 统一战线,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陷入了人民 解放战争的包围之中。在解放战争时期, 无论在军队政治工作、瓦解敌军的工作、 解放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党的建 设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发展。
▪ [5] 黄小蕙等,思想政治工作70年,北京:国防 大学出版社,1991
▪ 2、鼓励农民积极生产支援前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7 日侵华
19世纪末
1921
1949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运动 成立 革命胜利 (农民阶级)(民族资 (无产阶级) 产阶级)
农民阶级 探 索 太平天国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纲《天朝田亩制度》 三民主义(民族 最高纲领:共产主义 领《资政新篇》 民权 民生) 最低纲领:反帝反封 西方天赋人权、 思 小农平均主 马列主义 自由平等思想 想 义思想
C
B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1、(2008年广东文基,25)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 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 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 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 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三大战役时机成熟的表现有 : ①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变化②战略 反攻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为决战创造了条件③解 放区的土改基本完成④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3、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4、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5、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 战争 抗争史:
1840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 八国侵华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一)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大革命运动(1924—1927)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南昌起义、土地改革、长征) (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37—1945年抗日战争 的胜利,1946—1949年解放战争的胜利)
100万 人
130
单位:(万人)
沈阳市民欢庆 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船只
筹粮 挑子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歼敌47万
歼敌55.5万
北平和平解放
为什么要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呢?
歼敌47万
歼灭、收编敌人52万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材料二:蒋介石兵败台湾后对军事失败的检讨 ●军队内部的腐败,是国民党战败的重要原因。蒋介石承认军民关 系“可以说恶劣到了极点”……“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意 帮助我们。” ●蒋介石最终得出结论:“我们此次失败并不是被共军打倒的,实 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D
C
4、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全部国土
C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C、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D、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全面内战的爆发(战略防御,粉碎全面和 重点进攻)(1946、6——1947、6)
(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时间:1946年6月; 标志: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重点进攻
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老百姓民谣 : 想 中央,盼中央,中央 来了更遭殃
土地改革:
颁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3、反攻阶段(1947、6——1948秋)
(1)经济: 土地改革(时间、文件、内容、意义)
(2)军事: 刘邓挺进大别山(时间、部队、意义)
4、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 5、胜利阶段
(1)北平和平谈判(背景、结果) (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3)追歼残余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看谁最聪明>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
很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
内就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国民党呢?
材料一: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的支援情况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合计 民工 160万 150万 180万 490万 担架 1.38万 30.5万 2万 34万 大小车 0.7万辆 88万辆 40万辆 130万 牲畜 80万头 0.6万头 100万头 180万 粮食 0.7亿斤 4.3亿斤 3亿斤 8亿斤
结 被中外反动势力 果 联合镇压
作 用 与 地 位
被袁世凯窃取 革命果实
取得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
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三座大 山;结束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几千年农 推翻清王朝, 民战争的最高峰;结束几千年的 沉重打击中外反 君主专制制度, 动势力;是中国 建立资产阶级 人向西方学习资 的共和国,沉 本主义的最早探 重打击帝国主 索。 义。
从两则材料中,我们有何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1、过渡阶段(1945、8——1946、6)
(1)重庆谈判(1945.8-10)(背景、结果、焦点、意义) (2)政治协商会议(1946.1)(时间、地点、结果)
2、防御阶段(1946、6——1947、6)
(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 (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
280 万 优于 敌军 主 动
1948年8月
装 备
大为 改善
后 方
巩 固
士 气
高 昂
国民党 军队
360 万
不
足
被
动
略占
优势
危机
四伏
低
落
三 大 战 役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 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
猛虎掏心
返回
歼敌47万
430 300 290 余 左右
完 领 国 党 整 土 人 反 。 主 动 民 毛 权 , 派 泽 的 保 , 东 独 卫 解 立 中 放 朱 和 国 全 德
切 敢 于 抵 抗 的 国 民
地 歼 灭 中 国 境 内 一
彻 底 、 干 净 、 全 部
奋 勇 前 进 , 坚 决 、
----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南京
江阴 江阴
湖口 湖口
歼敌55.5万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天津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
塘沽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和平解放对北平有什么好处?
想一想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共计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国民党军队 的主力基本 上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的 胜利。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歼灭和改编
国民党军队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150多万人
北平和平谈判
背景:①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 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 到底。 ③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 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结果: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 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 破裂。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 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进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辽沈战役
内容: 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影响: 解放区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广大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大 别 山
刘 邓 大 军 挺 进 大 别 山
大 别 山
三 路 大 军 挺 进 中 原
陈赓 兵团
陈粟 大军
大 刘邓 别 大军 山
三 路 大 军 挺 进 中 原
敌我力量对比表
总 机动 形 军队 兵力 兵力 势 人民 解放军
D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 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 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毛泽东于1947年底
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3、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 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 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4、(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0)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 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 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结论:
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的 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胜利(中共领导革命成功的历程)
1919年 五四运动
1924—1927 1921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国民大革命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分 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 (分 裂) 土地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 1946—1949 1927—1937 1937—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