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史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演变过程1、萌芽期一一内部牵制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是由早期的内部牵制发展而来的。
内部牵制源远流长,早期的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会计的组织制度体现出来。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经济制约关系。
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基于企业个体行为层面控制的内部经济制约的阶段。
因此,这一时期只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可以概括为以业务授权、职责分工、定期核对等会计控制为基本内容,采用账簿之间的核对和账簿与财产之间的一致性验证为主要手段,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
2、发展期一一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 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的概念。
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1949年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1953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又发布了《审计程序公告第19号》(,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第1号公告中,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1)内部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 2) 内部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
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
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1)..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机构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内部监督机构和控制方法,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管理学的早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经验型阶段,即“自我控制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多依靠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通过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来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营和目标的实现。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内部控制主要依赖于个人的直接参与和管理者的个人素质,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控制手段。
第二个阶段是制度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逐渐建立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等。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内部控制开始从个人行为转向制度化的管理方式,控制手段逐渐规范化和系统化。
第三个阶段是标准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引入一些内部控制的标准和框架,主要是为了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以及与外部治理机制的衔接。
内部控制标准的引入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和指导,帮助组织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
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等。
第四个阶段是信息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等先进的工具和方法来支持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
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例如,通过采用ERP系统、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内部控制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前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总之,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经过了经验型阶段、制度化阶段、标准化阶段和信息化阶段。
这些阶段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管理理念的进步和发展,也为组织提供了不断完善和提升内部控制的思路和方法。
内部控制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关注和改进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复杂的环境要求,确保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引言:企业内部控制是指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制定的确保公司资产安全、保护股东权益、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层报告可靠性的制度和方法。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当今商业环境中变得愈发突出。
本文将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从中总结相关的启示,以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和管理效能。
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1. 早期的企业内部控制早期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主要关注风险和机会的管理。
这一阶段的核心理论是防御性控制,即企业采取措施防范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风险。
这种控制方式主要体现在流程上,例如审批流程、财务核算流程等。
这一理论的发展为后来的控制理论提供了基础。
2. 审计理论的兴起随着企业日益复杂的经营活动,企业内部控制开始涉及更多的领域,例如企业战略、风险管理、合规性等。
审计理论的兴起使企业得以更好地管理内部控制。
通过审计,企业可以评估和验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管理水平。
3. 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全球化的进程,风险管理理论逐渐受到关注。
企业需要有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类风险。
内部控制也日益重视风险管理,以确保公司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能够做出适当的决策。
4. 内部控制整合理论的提出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开始整合,以实现更高效的内部控制。
管理学、财务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理论被引入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的本质和机制。
二、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启示1. 统一标准与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告诉我们,统一标准与规范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非常重要。
统一的标准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降低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多学科整合与创新内部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体系,它需要多学科的理论支持。
企业应积极借鉴管理学、财务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理论,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创新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理论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并剖析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接着探讨了内部控制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借鉴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强调了内部控制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总结了内部控制理论对企业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企业管理、借鉴意义、未来发展趋势、现实意义、重要性、启示。
1. 引言1.1 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起源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过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认为人的内心需要良好的控制和管理,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工商业开始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管理和控制问题愈发突出。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企业家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纷纷尝试建立起内控制度。
此时,内部控制理论逐渐形成雏形,成为当时企业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
逐渐形成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模式,强调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措施,提前识别和管理各种潜在风险,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起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引导我们如何更好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
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对于当前企业管理实践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企业管理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企业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深入化的趋势。
在国内,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企业财务丑闻的频发,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备受关注。
话说企业内部控制的前世今生
话说企业内部控制的前世今生一、内部控制的前世1、内部控制的由来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近代提出来的,最原始的控制思想的雏形来源于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牵制思想的体现可以追溯到人类几千年以前的古文明时期,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古埃及、波斯、古罗马等地的国库管理职能的分工上,都有内部牵制思想的体现。
在《周礼》的记载中,中国早在西周时代的国库管理中,便分为了职内、职出和职币三个岗位,分别负责收入、支出和盘点登记。
所谓牵制,是指职能和职能之间必要的相互弥补、相互约束,不能由一个职能完全支配一项业务活动而没有交叉检查和约束。
可以看出,牵制思想最早出现在财政管理(财务管理)中,这些牵制思想直至今天还被作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延续了下来。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最开始的牵制思想体现其实不仅仅是在财务管理领域,对于管理领域来说,管理牵制也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只不过是由于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敏感地位体现的突出一点罢了。
今天牵制思想的体现也随处可见,比如重要的场所上两把锁,保险柜的密码分为两段、业务按不同权限授权不同岗位等等。
我们前面写风险管理发展历史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分支是财务管理领域,指的就是内部控制的发展前身内部牵制思想的源头。
随着内部牵制思想的发展,控制一词最早在17世纪被提了出来,含义为“由登记者之外的人对账册进行检查核对”。
在这个阶段,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对会计账目和会计岗位的分离和牵制。
2、内部控制设计的初衷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内部牵制思想的出现是要避免两类问题的出现,一类是无意识的错误、另一类是有意识的舞弊。
无意识的错误,如由于粗心大意或信息遗漏,或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最终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出现差异;有意识的舞弊,则是指有计划、有预谋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导致财务数据和真实经营情况不符,最终的公司利益受损。
而有意识的舞弊情况也是内部控制关注的重点。
从内部控制历史看内部控制发展
从内部控制历史看内部控制发展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风险管理、运营效率和合规性等方面。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历史角度出发,探讨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分析其重要性以及未来的趋势。
1. 历史回顾内部控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的古代巴比伦,当时已经出现一些类似于内部控制的做法,旨在保护财产和资产免遭损失。
在随后的几千年里,内部控制的概念逐渐发展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控制机制,企业可以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保护资产的安全。
其次,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通过规范流程和制度,企业可以优化资源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的合规性。
在各种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企业需要建立合规性的控制体系,确保自身的合法经营。
3. 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部控制也在不断进化和改进。
以下是当前内部控制发展的几个趋势:3.1 技术驱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内部控制也受到技术的影响,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3.2 数据分析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内部控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3.3 多维度控制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基于流程和制度,而现代的内部控制趋向于多维度控制。
不仅对财务流程进行控制,还对战略、风险、治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确保企业的全面发展。
3.4 风险导向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关注规则的执行,而现代内部控制更加关注风险的管理。
通过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各种风险,提高内部控制的韧性。
4. 总结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发展历程和重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内部控制发展的趋势。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引言: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度、方法和措施对内部各种资源、行为和环境进行监督、管理和规范的一种制度安排。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不断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保障和启示。
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1. 传统内控理论:传统内部控制理论始于二十世纪初,强调内部控制是为了预防和发现错误和舞弊行为而建立的,主要关注财务方面的控制和外部调查审计。
2. 美国《萨珊斯法案》的出台: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珊斯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和研究。
3. 风险管理理论的兴起:近年来,风险管理理论的兴起为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风险管理理论突出了风险的主动管理和控制,强调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根据风险情况进行设计和实施。
二、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启示:1. 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的管理和规范,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有效实施。
2. 内部控制需要与企业战略相一致: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与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相一致,只有这样,内部控制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提供支持和保障。
3. 内部控制必须与风险管理结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结合是企业有效控制风险的关键。
企业需要根据风险情况来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4. 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不仅仅是管理层的事情,而是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让每个员工都明白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
5. 内部控制需要持续改进: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随着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应该及时调整内部控制制度,以保持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有效控制效果。
结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内容阐述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最新研究成果;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现状和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解决
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风险管理:强调对风险的识 别、评估与控制,以提高企
业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将内部 控制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 业务流程等相整合,以提高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
信息化内部控制:利用信息技
术手段,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内
部控制体系,以提高内部控制 的实时监控和预警能力。
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关注企业 内部组织结构、文化氛围等因 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内部控制的融合研究:探 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内部控制相结合,
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内部控制理论体系逐渐完善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益融合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逐渐明确 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规范操作流程。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保障企业资产安全。
提高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与监督力度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 展、现状、问题与 解决措施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内 部 控 制 理 论 的 发 展 历程
03 04 我 国 内 部 控 制 理 论 的 研究现状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的 实施现状
05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差 距
06
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 施
01
添加章节标题
风险管理意识 增强
内部审计职能 得到强化
信息披露制度 逐步规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内部控制理论及其发展历史
内部控制理论及其发展历史控制是指一定的控制主体为了实现既定的控制目标以信息沟通为基础,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对控制客体所进行的约束、支配和驾驭。
全美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即COSO报告),在COSO报告中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受到董事会、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员工的影响,以便为实现经营效果及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应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
同时,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这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
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内部控制作为一种企业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高效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的产生最初来源于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后,内部控制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组织、调节、制约和监控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法,这也是内部控制的雏形。
目前为止,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为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即内部牵制阶段。
控制活动是随着企业管理活动的出现而发展的。
在15世纪出现了复式记账法,它推动了内部控制的发展。
到了20世纪40年代,《柯氏会计词典》中将内部牵制描述为:“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
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者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者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的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者交叉控制。
” 这里的内部牵制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从实务中可以得出结论:内部牵制机制的确能有效地减少错误和舞弊行为。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1
早期管理理论
管理学派关注职权划分与规范,奠定了内部控制的基础。
2
投资者保护
上市公司监管加强,内部控制得到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
3
风险管理
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优化。
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1 互相依赖
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相互支持、 相互促进。
2 目标一致
产品召回
由于质量问题等原因,不得不召 回大量产品,造成损失。
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1 科技应用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技术改善内部控制效果。
2 跨界整合
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合规管理等领域融合。
3 强化监管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和 监督,推动更高的标准。
1 内部评价
内部控制自评和自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外部审计
独立第三方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审计。
3 持续改进
依据评价和审计结果,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
典型的内部控制失败案例
财务造假
以虚增收入、隐瞒负债等手段误 导投资者,损害企业利益。
数据泄露
未能保护企业重要数据,导致泄 露和信息安全风险。
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都以 保障企业利益和可持续发 展为核心目标。
3 协同运作
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 高企业治理的效力和效率。
内部控制的执行和优化
策略制定
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制定相应 策略和流程。
培训和沟通
向员工传达内部控制政策、程 序和要求。
监测和改进
不断监测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及时改进和优化。
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审计ຫໍສະໝຸດ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历 程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第一篇: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美国内部控制发展(一)萌芽阶段——内部牵制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是由早期的内部牵制发展而来的。
内部牵制源远流长,早期的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会计的组织制度体现出来。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经济制约关系。
对于企业而言, 这是一个基于企业个体行为层面控制的内部经济制约的阶段。
因此, 这一时期只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可以概括为以业务授权、职责分工、定期核对等会计控制为基本内容, 采用账簿之间的核对和账簿与财产之间的一致性验证为主要手段, 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由内部牵制向内部控制制度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大提高, 并促使工厂制度形成, 公司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单元, 由此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 传统的单一、散乱、缺乏体系的内部牵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对西方各国的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危机过后, 为了完善资本市场,进而保护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西方国家纷纷以法律的形式要求通过内部控制来强化对企业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最早提到“ 内部控制” 的文献是192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了《会计报表的验证》, 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概念的则是1936年在上述基础上修订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
该公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 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 该报告认为“ 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内部控制是指组织通过内部规章制度、流程和方法,以及在操作活动中建立的各种控制手段,确保组织的目标能够达到,并实现保护组织资产、防止欺诈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等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组织形式简单,内部控制并不复杂。
家族、氏族等组织形式的控制主要通过家族长辈、族长等长者层面来实施。
他们以权威、经验和道德观念来约束和引导成员的行为,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组织的出现,内部控制需要更加科学和成体系化。
古希腊的城市国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城邦的管理者们建立了法律和制度,以遏制权力的滥用和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此外,他们还建立了财务制度,确保城邦的财产和收入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
到了中世纪,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内部控制变得更加重要。
商人们在进行商业交易时,面临着风险和欺诈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商人们建立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例如审计制度、合同约束和财务记录等。
这些控制手段成为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内部控制的需求进一步增强。
企业管理者发现,传统的权威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的管理需求。
于是,管理学的兴起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管理者开始关注组织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业务流程等方面,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机制。
到了20世纪,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内部控制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内部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例如计算机辅助审计、电子商务控制等。
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多复杂的风险和挑战,加强内部控制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内部控制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挑战。
例如,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内部控制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和风险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当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较为简单,内部控制主要侧重于内部牵制,通过职责分工和交叉检查等方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
例如,在财务领域,将现金收付和账目记录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账目的准确性。
到了 20 世纪 40 年代至 70 年代,内部控制的概念逐渐扩展。
这一时期,内部控制不仅包括内部牵制,还涵盖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关注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内部管理控制则侧重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遵循相关政策法规。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多样,内部控制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
企业开始意识到,单纯的控制活动已不足以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纳入内部控制的框架之中。
进入21 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企业的交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关注点。
同时,跨国企业的增多也使得企业需要在不同的法律和文化环境下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首先,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
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为了遵循法律法规和防止舞弊,更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的价值。
管理层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其次,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论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启示
论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启示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做了回顾与梳理,指出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并对当前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改进的内容与方向。
标签:内部控制;理论发展1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1)18世纪产业革命前:内部牵制。
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思想的萌芽。
(2)18世纪产业革命后至20世纪40年代: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阶段的控制是为了牵制行为当事人无意的失误(错误)和有意的徇私舞弊行为而设置的内部相互控制、相互稽核的控制制度。
(3)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并将内部控制制度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4)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的提法,替代“内部控制”。
该公告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5)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了其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该公告将内部控制分为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这一时期的内部控制开始关注对企业管理层的控制,同时把企业的外部环境纳入企业控制的范围,这是控制理论发展的一次飞跃。
(6)21世纪开始至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于2004年8月正式公布。
风险管理整体框架阶段强调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全面内部控制,旨在对企业内部风险实施管理和战略制定而建立的事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完整word版)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内部控制的定义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强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纵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
内部牵制制度的内容内部牵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
不相容职务指的是不能同时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
我们知道,每项业务的处理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和检查等五个步骤。
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下,为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同步骤应交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去完成。
换言之,有五项要求。
第一,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二,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批准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三,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第四,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第五,保管与记录某项资产的职务与账实核对的职务要分离等。
由此可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即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具体实行时,包括四个要点(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四个要点)。
第一,识别不相容职务,即对通常不能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这些职务包括出纳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记账、业务经办与业务审批、业务审批与记账、财物保管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财物保管、业务操作与业务复核;第二,合理界定不同职务的职责与权限,只有这样,才能在有关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去合理地分离不相容职务,也只有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才能准确地分清责任;第三,分离不相容职务,在进行定岗和分工时,注意将不相容职务分离开来,使其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第四,必要的保障措施,如物理措施(保险柜、专用钥匙等)或技术措施(网络口令等),定期的岗位轮换等。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及概述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及概述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及概述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一、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及概述1.国际概况1985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协会、财务经理人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联合创建了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旨在探讨财务报告中舞弊产生的原因。
委员会调查发现其所研究的欺诈性财务报告案例中,有大约50%是由于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于是成立了COSO委员会(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英文缩写)来制定指南。
1992年9月,COSO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历史性的突破。
此时,整体框架不仅为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其有效实践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五个要素。
进入21世纪,美国先后爆发了安然、世通、安达信等公司欺诈、会计造假的丑闻,使投资大众遭受巨大的损失。
为了加强公司治理,重建投资者的信心,2002年7月,美国国会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提出建立以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为参照基准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这表明COSO框架已正式成为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框架的参照性标准。
2013年5月,COSO发布《2013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及其配套指南。
新版《整体框架》在基本概念、内容和结构,以及内控的定义和五要素、评价内控体系的有效性标准等方面均与原版相同,有变化的是依据具体形势所做出的相关内控管理措施,《整体框架》明确地列出了17项原则,每一项原则均与其中一个要素相连,代表这些基本概念都与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相关联,这被业内人士称为一种升级。
2.国内概况在借鉴和吸收国际监管理念的背景下,2008年5月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就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作出了明确部署。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当时的统治者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国家事务和资源分配。
然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增加,内部控制的概念逐渐演变并适应了不同的时代需求。
在19世纪,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企业更加庞大和复杂,内部控制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企业主开始意识到,为了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率,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这一时期,内部控制主要关注于财务方面,包括会计核算、报告的准确性和资产保护等问题。
20世纪初,由于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内部控制也得以优化和提升。
例如,使用机械式会计机实现自动化记账,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同时,对于不同部门间的分工和职责划分也得到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进一步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果。
在20世纪后半叶,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的兴起,内部控制也逐渐与企业治理和合规管理相结合。
此时,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还包括确保企业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下运营。
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风险的增加,内部控制也逐渐扩展到风险管理领域,并包括对企业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审计。
当前,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
随着科技
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内部控制也得以进一步提升和创新。
同时,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国际合规标准的制定,内部控制也越来越重要。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其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史摘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和会计造假案件频发,严重打击了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
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公司舞弊的内部控制受到了越来越多相关人士的关注。
但是,与国外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依然有待完善。
文章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在国外发展史的介绍与对内部控制理论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希望使更多的人对内部控制理论有所了解,并对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字: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同很多理论一样,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渐进过程。
该思想产生于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与审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业务活动日趋频繁,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都促使着内部控制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的概念逐渐清晰,相关理论日趋完善。
目前为止,内部控制理论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萌芽期——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阶段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控制的萌芽期,即内部控制牵制阶段。
内部控制思想的萌芽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出现了。
苏美尔文化的史料记载中会计账薄数字边的标记、古埃及谷物入仓时的职务分离、我国周朝留下的记录——“一毫财赋之出入,数人之耳目通焉”等,均反映了内部牵制的基本原理,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
英国著名的审计学家劳伦斯•迪克斯在1905年对其著作《审计》进行补充时第一次提出了内部牵制(Internal Control)这一概念。
内部牵制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1912年美国著名的审计学家蒙哥马利在其所著的《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也明确表达了这种思想。
1936美国发布了《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第一次给内部牵制下了定义。
在《柯氏会计辞典》中内部牵制的定义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
设计有效的内部牵制以便使每项业务能完整正确地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而在这规定的处理程序中,内部牵制机能永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内部牵制机制确实有效地减少了错误和舞弊的行为,因此,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成为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规划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
二、成长期——内部控制(Intemal Control)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的成长期,即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得以产生和发展。
内部控制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传统内部牵制思想与古典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供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此后,美国一些著名的审计学者将内部控制定义表述为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以及原始的内部牵制概念的总和。
1958年10月,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委员会发布了《审计程序文告第29号》,正式以文告形式对内部控制重新进行表述:“内部控制从广义上说包括会计控制(Intemal Accounting Control)和管理控制(In temal Administrative Control)”。
1972年,该委员会在公布的《审计准则文告第1号》再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和定义:“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决策有关的程序及记录。
会计控制包括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
此文告将内部控制一分为二,使得审计人员在研究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方式成为可能。
由此内部控制进入“制度二分法”阶段。
三、发展期——内部控制结构(Intemal Control Strueture)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进入了发展期,即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西方会计审计界研究的重点逐步从一般定义向具体化内容深化。
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55)。
该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iemal Control Structure)”代替“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并提出内部控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会计系统(Accounting System)、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
其中,控制环境定义为多种因素对公司整体运营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管理者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公司权利和责任的分配方式、公司的监督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外部监管机构的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与之前的文告相比,该公告有两大重要的变化:其一,将控制环境正式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且把对控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相对较高的程度;其二,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而统一以要素表述内部控制。
从而,内部控制由“制度二分法”阶段步入“结构分析法”阶段,这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变。
四、成熟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1992年,美国COSO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1994年进行了增补,标志着内部控制发展到成熟期,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该报告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努力的方向,而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需的条件。
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每一个组成要素适用于所有的目标类别,每一个组成要素也与每一个目标都有关。
对于任何企业或企业中的任何部门,内部控制都极为重要。
该报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有关内部控制的里程碑式的文件,于1996年被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全面地接受。
至今为止该报告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在内部控制研究领域被奉为经典。
该整体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和监督(Monitoring)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控制环境决定一个组织的氛围,影响该组织中人们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决定内部控制的规则与结构,控制环境的内容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划分、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员工的职业道德与胜任能力、董事会的倾向和影响力等。
风险评估是指判别和分析完成目标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从而为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企业必须建立自身的目标,且该目标必须和生产、销售、财务等作业相结合,为此,企业必须设立能够辨别、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控制活动是指保证管理目标得以实现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能够针对企业目标完成过程中的风险采取必要的行动,其内容包括职务分离、实物控制、信息处理控制、业绩评价等。
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人员必须能够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其内容包括确认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采用恰当的货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等。
监控是指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其内容包括日常的管理监督活动,也包括内部审计及与单位外部有关方面进行信息交流的监控。
五、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nteprise Risk Management)近年来,人们重点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风险管理上,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相互叠加放大,有的相互抵消减少,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考虑风险,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企业的角度看风险。
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框架以便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COSO委员会为了顺应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从2001年起开始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
在此框架开发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投资者、公司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采用新的法律、法规和上市准则来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呼吁。
于是,COSO于2004年10月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称ERM框架),满足了这个需要。
该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内部控制,从而确立了内部控制向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合理性。
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有了一个新的发展。
根据ERM框架,全面风险管理被定义为“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有力更广泛地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
它将内部控制框架纳入其中,公司不仅可以借助这个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来满足它们内部控制的需要,还可以借此转向一个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
六、结论纵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理论也在随之不断完善、更新。
当今社会,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导致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日益融合。
可以说,内部控制就是为了控制风险,这与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全面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今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1):[1]陈跃明.内部控制发展方向:风险导向[J]50,51[2]王军华.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和应用研究[D]中国知网, 2007[3]方红星.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Corn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COSO).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R].1992[5]Corn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nunission(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draft)”[R].2003[6]Jan R. Heier, Michael T. Dugan,David L. Sayers.”Sarbanes-Oxley and the Culmin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Development:A study of r eactive evolution” [C], 2003(作者通讯地址:大连交通大学116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