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盛唐诗歌

合集下载

盛唐诗歌笔记

盛唐诗歌笔记

盛唐诗歌笔记一、嘿,你知道盛唐诗歌吗?那可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啊!就像繁星挂满了夜空,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李白的诗就像是一把自由的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一句喊出了多少人的心声,那种不羁和洒脱,简直要冲破纸张,让你感受到他心中满满的豪情壮志。

二、盛唐诗歌呀,那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诗人们就像一群神奇的画家,用文字描绘出各种各样的画面。

王维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哇,你能想象那辽阔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升起,黄河尽头那又大又圆的落日吗?这画面感,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在眼前播放,每一个字都像是颜料,涂抹出壮丽的景色。

三、我觉得盛唐诗歌还是情感的大熔炉呢。

诗人们在诗里表达着喜怒哀乐。

杜甫的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听听,这是多么伟大的情怀啊!他自己身处困境,却心系天下的穷苦之人,这种同情心和责任感,难道不让人肃然起敬吗?四、盛唐诗歌可有意思啦。

你看那些诗人之间的互动,就像一场场精彩的武林大会。

王昌龄被贬官的时候,李白就写了诗安慰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就像是朋友在你最落魄的时候,拍拍你的肩膀说:“兄弟,别怕,我陪着你呢。

”诗人之间的这种情谊,通过诗歌传递,真的很感人。

五、有时候,盛唐诗歌像一场梦。

那些华丽的辞藻,优美的韵律,就像梦境里的仙境一样。

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置身于那片江水之上,明月之下,仿佛能看到江水滔滔,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

这诗就像一个魔法盒,打开就能把你带到一个美妙的世界。

六、你要是读盛唐诗歌,就像在品尝一道道美味佳肴。

不同诗人的风格就像不同的菜系。

岑参的诗呢,充满了边塞的风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边塞的雪景写得那么美,就像一道独特的西北菜,充满了豪迈和粗犷的气息,让你读完感觉舌尖上都有了那种冰天雪地的冷冽和壮丽景色的震撼。

盛唐诗歌鉴赏

盛唐诗歌鉴赏

盛唐诗歌鉴赏第一篇:盛唐诗歌鉴赏浅析盛唐(时期)诗歌的文化融合精神(中文)摘要:盛唐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孕育了繁荣的盛唐诗歌和诗歌中独特的盛唐气象。

这种气象,不仅从边塞诗歌作品豪迈、雄浑的风格中体现出来,也从山水诗歌作品清新、优美的风格中体现出来;不仅从天真、浪漫的诗人作品中体现出来,也从现实、沉潜的诗人作品中体现出来;不仅以诗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也以诗人的情怀、理想、精神风貌来表现;不只是某个诗人的创作表现出这种气象,而是该时期诗人群体创作共同形成的时代气象。

唐朝的兴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

在此基础上益繁荣的唐代诗歌,逐步形成蓬勃向上、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时代风貌。

这种诗歌风貌,尤以被誉为“开元盛世”的盛唐时期表现得特别充分。

盛唐时期的诗歌,不仅表现在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佳作如林,更为特别和重要之处在于,在越来越多的诗歌中体现出一种激越昂扬、自信奋发的独有时代气质。

盛唐的诗歌在其多姿多彩的外形包装下,深藏了一股扑面而来、为后人所心仪神往的盛唐人精神气息。

关键词:盛唐;边塞诗;田园山水诗一、盛唐边塞诗(中)的时代精神(文化融合性)以军旅、征战等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边塞诗,肇始于《诗经》。

至开疆拓上的汉代,战争频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塞诗无论在质上或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降及唐代,边塞生活成为诗歌创作的普遍题材。

特别是自玄宗开元元年(713)至代宗大历五年(770)这一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更是以其充沛的感情,刚健的笔触,描写了寥廓壮丽的边塞风光,豪迈慷慨的军戍生活以及幽怨悲凉的征夫之恨、思妇之悲,题材多样,意境雄浑,为历代边塞诗之冠。

诚如南宋严羽所言:“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滴、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1】为什么边塞诗不兴盛于汉代,不成就于元代、清代,而在唐代结出硕果呢?笔者以为,这既有唐代社会经济政治进步的原因,又有诗歌内在发展的必然。

概言之,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是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唐帝国文治武功极盛与占典诗歌高度发展成熟的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

燕歌行
朗诵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塞下曲
高适
永远的唐诗
这些诗写于1300年以前。那是中国古代 的封建社会,一批穿着长袍,戴着布帽, 骑着马,坐着船、坐着牛车的人写下的这 些诗句为什么到现在还能让我们感动呢? 我们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穿着皮鞋、坐 着奔驰,但是当我们读到这些唐诗的时候 还会被深深地打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 感情,这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唐诗的永恒 魅力,唐诗的价值,唐诗的深刻内涵。
永远的唐诗
当一个人慢慢地步入老年,当他想到自己 一生的经历,看到年轻人在不断地取得成 就的时候,他也会很自然地想起,“沉舟 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他就 更多了:过节了你在外地回不了家,“独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诗好像把每种感情都表达完了。
永远的唐诗
还有爱情,这是永恒的主题。李商隐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怎么讲?一个人爱一个人要发了狠不得 了,我怎么才能够爱你呢?我爱你爱得深, 就像春蚕把最后一根丝都吐尽了,我对你 的爱才能够暂时停止,要是这个春蚕复活 了还要继续吐丝的;我对你的爱就像蜡烛 一样燃烧尽了,我对你的爱可能才能暂时 停止。
黄鹤楼
朗诵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朗诵
《送陈章甫》[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客昨日今如何。

盛唐诗歌(诗派) 共57页PPT资料

盛唐诗歌(诗派) 共57页PPT资料
• 他长期隐居在山水林壑之间,对大自然的观察细 致,加之于他擅长绘画、音乐、书法,对大自然 的色彩、音响有极敏锐地感受,用最准确、最富 有表现力的词语来创造诗的意境,再现大自然的 美。(构图、着色、声响)
• 受佛教思想影响深,诗歌追求一种寂静无人的清 幽境界。“诗佛”
王维的其他诗作
• 送别怀亲诗:感情真挚,构思精巧, 语新意远。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送元二使安西》 • 《相思》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诗中有画•来自2、诗中参禅1、诗中有画
• 1)、构图美 • 2)、色彩美 • 3)、层次美 • 4)、线条美
构图美
如《渭川田家》将夕阳、牛羊、牧童、 野雉、田夫等散点笼照在一个“归”字下, 流露出“闲逸”之趣和作者的价值取向。 《山居秋暝》,用月、松、泉、石、竹、 莲结构出一个雅静的境界,间缀以浣女、 渔舟,突出了一种恬淡、安详、高洁的精 神追求。
线条美
王维还成功地吸取了绘画线条勾勒的技 法入诗,例如《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画面上有直的孤 烟,圆的落日,横贯大漠边缘的地平线, 蜿蜒曲折的长河,四种不同的线条,勾画 出雄浑壮阔的塞上风光。
王 维(701一761)
• 王维,701年生,761年 逝世,祁(今山西祁县) 人。唐诗人、画家。字 摩诘。父迁居蒲州(今 山西永济),遂为河东 人。与弟缙并以词学知 名。天宝十五年(755) 叛军安禄山军陷长安, 拘摩诘于洛阳普施寺, 授以给事中。后官至尚 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的诗歌创作
• 前期多写政治感遇诗,仕 进精神强。
• 这派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常建、 祖咏、裴迪等。
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1、历史渊源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 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 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 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与杜甫
• 李白和杜甫是“诗国的巨星,他们 并肩站在那时代的顶峰上,然而心 情是两样的”,一个上山,一个下 山,“上山的时候似乎只望着天, 下山的时候就不得不望着地了”, 望着天,会异想天开,表现为浪漫 的;望着地,自然要脚踏实地,表 现为现实的。所以一般认为,李白 属于浪漫主义,而杜甫则是现实主 义。他们的诗歌都表现了那个年代 的时代精神,都放出耀眼的光芒, 即韩愈所说的:“李杜文章在,光 焰万丈长。”(《调张籍》)
天宝三载春,以“非廊庙器”“赐金 放还”。高吟:“凤饥不啄粟,所食 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 《鞠歌行》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玉壶吟》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⑷以东鲁、梁园为中心漫游(744-755) ⑸流落江南与被流放时期(756-762) 玄宗子永王璘奉诏率兵由江陵东下。 璘败亡,李白以“附逆作乱”罪入狱,长流 夜郎。
《行路难》
乐府旧题,多写世事艰辛与离别悲恨 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友人饯别时作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这类乐府诗,虽说是拟古,却处处有“我” 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摹拟的个性特色。从语调 到气势,都是李白式的,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 用赋体叙事的写法。李白把浪漫气质带进乐府, 使古题乐府获得新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无 与伦比的高峰。

(优选)盛唐诗歌部分赏读详解.

(优选)盛唐诗歌部分赏读详解.

“七律正宗”李颀诗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明·胡应璘《诗薮》:“和平而不累气,深厚 而不伤格,浓丽而不乏情,几于色相俱空, 风雅备极。”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盛唐气象
1、从宇宙、人类发展变 化规律高度看待人生;
2、高扬独立人格,崇尚 高洁品质;
3、在建功立业与恬淡隐 退对立道路上均充满自信 与傲骨
洗净脂粉气
汰尽庸俗气
荡涤虚伪气
展现恢弘、 雄浑与博大、 深邃
从“个人”到“情调”——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景)萧瑟,空寂,冷落(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景)雄伟,阔大,豪迈(情)
串联孟浩然的人生轨迹
开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雄心万丈 发展:《岁暮归南山》——不遇 延续:《与诸子登岘山》——悲慨,失落 延续:《宿建德江》——孤寂,冷落 转折:《夜归鹿门歌》——新的人生选择 结尾:《过故人庄》——融入隐逸
2、盛唐:高适。所写边塞地域上有较大局限性, 以歌行体写作,容量扩大。
3、盛唐:岑参。地域扩大,景色奇丽,承续歌 行体创作,创新达到高峰。
4、盛唐:王维、李白、杜甫,非创作重心,但 形式多样。
盛唐诗歌部分赏读
高屋建瓴把握“盛唐”面貌
王昌龄《诗格》:“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 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 然后始有调。”

盛唐典型诗歌

盛唐典型诗歌

盛唐典型诗歌
将岁月铭刻于诗篇,饱含着盛唐时代的荣华;白日绣云飘若轻烟,风景如画映
人的心头。

史册留下那壮丽场景,盛唐帝王一统神州;宫廷繁华似绮丽绣,文人墨客吟咏
风流。

登高望远见群峰,江山壮丽尽收眼底;伏虎降龙谱华章,文治武功盛世华夏。

大风歌舞盛太平,市井繁荣商贾亨通;金戈铁马震天下,边塞烽烟彰显豪情。

温文尔雅藏才情,盛唐文化璀璨灿烂;诗人墨客抒豪情,赋予文字灵动的魅力。

白日依山尽黄河,彩霞满天映盛世;九州大地繁荣富饶,岁月如歌不断延续。

梅花破雪傲寒冬,山水画境动人心弦;牡丹争艳照芳华,风华绝代映盛唐之年。

舟行碧海白帆远,弦断桥畔思古人;诗辞深情展豪情,唐诗贯穿千年之长。

尘世纷嚣古人悲,挥剑西行戍边疆;诗歌表达了壮志,声声笔墨慰情怀。

望月思乡思亲人,豪情壮志铸辉煌;盛唐诗歌流传久,载入史册垂青史。

唐人诗文饱飨眼,激扬笔墨照华年;盛时之诗美如画,流传世间留千年。

2024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课件

2024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课件

2024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唐朝诗歌”的第二节“盛唐诗歌的繁荣”。

具体内容包括: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诗人及其作品风格特点,以及盛唐诗歌的艺术成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掌握盛唐诗歌的主要特点。

2. 通过分析代表诗人及其作品,提高学生对盛唐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盛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重点: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盛唐时期的社会景象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诗人及其作品风格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4. 例题讲解: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讲解其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和意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杜甫的《春望》诗歌的艺术特点。

六、板书设计1. 盛唐诗歌社会背景2. 盛唐诗歌代表诗人王之涣李白杜甫3. 盛唐诗歌艺术特点雄浑豪放意境高远艺术手法丰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歌的艺术特点。

2. 答案:要求学生从题材、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盛唐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盛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具体操作。

3.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和答案要求。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盛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1. 夸张:在盛唐诗歌中,夸张手法被广泛运用,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通过夸张描绘出瀑布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

盛唐诗歌)PPT课件

盛唐诗歌)PPT课件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
2021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什么?
由题目“望月怀 远”可见是借助 月亮怀念远人, 表达思念之情。
2021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 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
“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 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 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 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三四两句,就以“怨” 字为中心,以“情 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 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2021
颈联:“我”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衣 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 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
整夜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 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 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 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怜”应有怜爱之意。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 的衣裳。“滋”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 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202景1 。
2021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诗中人因怀想远方的情人, 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 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 衣步出室外,独自望月凝 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 方觉醒过来 。
2021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 面对如此美好的月华(呼应“望月”), 诗人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光赠送远人的想 法,然而天涯阻隔,终难如愿。还是做个 好梦吧,或许能在梦中相见,这是一种无 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 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 更有含蕴。

《盛唐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盛唐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盛唐诗》阅读练习及答案《盛唐诗》阅读练习及答案盛唐诗中国的批评家在划分文学史时期时,通常采用年号、朝代的名称,或诸如初中晚等朝代细分期名称。

可是,当他们回顾唐代时,却将一个源于植物生长周期的新名称插入初唐和中唐之间。

这一名称的采用,是文学史家超出平常的冷静而惊叹不已的表现:盛唐唐朝的黄金时代,没有一个朝代的诗歌曾经如此称呼。

在后世读者看来,以玄宗朝为中心的这一时代,闪耀着独一无二、辉煌壮丽的光彩,是文化繁盛和文学天才幸运地巧合的时刻。

然而,这种特别的光彩也遮盖了这一时期文学史的庐山真面目:一个持续变化的复杂过程,却被看成是天才和多样化风格如同雨后太阳突现,而且其消失也如同出现一样迅速,留下后来的时代为获取其余辉而努力奋斗。

将盛唐看成中国诗歌顶峰的信念,出现于九世纪,发展于宋代,牢固地植根于所有后来者的心中。

但如果我们想对这一时代及其诗歌进行严肃认真的探讨,就必须将这种辉煌绚丽的神话撇在一旁。

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从远处观察它,就不能充分赏识其蓬勃生机和多彩丰姿:诗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曲解了,这一时代深植于过去诗歌中的根被切断了,一系列简单化的、陈旧的词语被用来描绘这一时代的风格特征。

要坚持盛唐是诗歌黄金时代的神话,就必须对三个重要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不能将这一时代等同于李白和杜甫,两位被后代读者看成是这一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诗人。

文学史并不能包括主要天才的全部,较为谨慎的做法是将天才安置于其基本背景之下。

如果我们撇开盛唐神话,就会发现李白和杜甫并不是这一时代的典型代表。

后代读者往往满足于李白和杜甫的这一形象:他们不仅被视为诗歌的顶点,而且被视为诗歌个性的两种对立典范。

但是,同时代诗歌的背景却使我们对李白和杜甫有了殊为不同的眼光,这种眼光能使我们看出他们的独创性的本质和程度。

我们的目标不是用主要天才来界定时代,而是用那一时代的实际标准来理解其最伟大的诗人。

其次是关于时代风格的一般问题。

保守的文学史家幻想时代风格是一种完全一致的实体,具有明确的固定年代。

盛唐诗歌(诗派)

盛唐诗歌(诗派)

盛唐诗歌——盛唐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派产生及其特点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

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

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2.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

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

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盛唐诗歌概述

盛唐诗歌概述

盛唐诗歌概述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

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

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1、如何理解“盛唐气象”?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

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

2、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一、善于发掘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客观景物,抓住其特征,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微妙的心理感受,使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的统一;二、对自然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用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恰当的构图在诗里表现出来;三、以禅入诗,即以独特的禅宗的审美眼光观照自然,从而特别善于发现和捕捉大自然中极细微的声响和动态,生动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内在的律动,进入常人不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创造出独特的优美静谧的意境。

盛唐诗歌教学课件

盛唐诗歌教学课件

• 3、山水田园诗。奠定王维在唐 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 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他精通音 乐,又擅长绘画,在他的山水田 园诗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的 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 句诠。
观猎
风劲角弓鸣 草枯鹰眼疾 忽过新丰市 回看射雕处 将军猎渭城 雪尽马蹄轻 还归细柳营 千里暮云平
使至塞上
四、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的影响
• 王维等山水诗的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 格调,都带有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化意蕴, 饶有禅意和禅趣。王维山水诗独具特色的 宁静之美和空灵禅境,奠定了他在中国山 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 位。
第二节 王昌龄、崔颢和创造 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 一、王昌龄 • 王昌龄的诗歌创作。王昌龄工七绝,堪与李白争胜。清 人叶燮《原诗》云:“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 李俊爽,王含蓄。”王昌龄的诗歌有边塞诗,宫怨、闺 情诗,送别诗等。其边塞诗讲究立意构思,风格苍凉悲 壮,清刚劲健,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宫怨、闺情诗 善于细节描写、心理刻划和艺术概括。总体来看,王昌 龄的诗意境高远而情致深长,语言婉曲含蓄,风格偏于 清逸明丽,缠绵婉转,但仍有一种清刚爽朗的基调。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岑参:
• 岑参的诗歌创作。两度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岑参一生 中最有意义的壮举。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 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将西北荒漠的 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 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这些 诗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 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艺术表 现上,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跌宕、舒卷自如的 体式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乐府古题 而自立新题,用韵十分灵活,不仅意奇、语奇,还兼有 调奇之美。岑参的诗想象丰富,奇情壮采,节奏多变。 语言瑰奇壮丽;风格奇丽雄放,富有浪谩气息。概言之, 岑诗以“奇才奇气”写“奇情奇景”,妙在一“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母歌》 李颀 武皇斋戒承华殿,端拱须臾王母见。 霓旌照耀麒麟车,羽盖淋漓孔雀扇。 手指交梨遣帝食,可以长生临宇县。 头上复戴九星冠,总领玉童坐南面。 欲闻要言今告汝,帝乃焚香请此语。 若能炼魄去三尸,后当见我天皇所。 顾谓侍女董双成,酒阑可奏云和笙。 红霞白日俨不动,七龙五凤纷相迎。



(二)时代诗歌风潮的发展流变促使诗 歌创作者自身也在发生变化。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其六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 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高适《塞下曲》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 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 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 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 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 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 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 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 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并序》

第二节
山水田园诗

一、盛唐前的山水田园诗。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

(一)产生山水田园诗人的隐逸之风。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时代美学观念的变化。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李颀《古意》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 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 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 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王维《老将行》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 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 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 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崔颢《赠王威古》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其二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其一

(二)诗人对边塞征战生活的根本认识的 变化。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三)盛唐时代的山水田园诗自身及其 诗人也在变化。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三节
盛唐气象



一、强烈的时代自豪感、自信心的外现。 《少年行》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李白《少年行》其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三、盛唐诗歌的顶峰——李白。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杜甫《前出塞》其三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杜甫《前出塞》其八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杜甫《前出塞》其九
《题神力师院》 李颀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坚持日月 珠,豁见沧江长。随病拔诸苦,致身如 法王。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树色 向高阁,昼阴横半墙。每闻第一义,心 净琉璃光。


《赠怀一上人》 崔颢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 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 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 至,召入承明宫。


《田家杂兴八首》其三 储光羲 逍遥阡陌上,远近无相识。 落日照秋山,千岩同一色。


《田家杂兴八首》其三 储光羲 逍遥阡陌上,远近无相识。 落日照秋山,千岩同一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盛唐边塞诗群。

(一)盛唐边塞诗群的出现与当时那个 时代的社会心态息息相关。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男儿事长征, 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 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 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 未得报恩不能归。
第六章 盛唐诗歌的兴盛
第一节
边塞诗
一、真正严格意义上边塞诗出现在盛唐时 期。

(一)诗人对边塞题材的根本认识的变 化。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曹操《苦寒行》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京还赠张维》 孟浩然 拂衣去何处?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晏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二、盛唐的时代思潮汇聚了各种思想流 派。



《寄焦炼师》 李颀 得道凡百岁,烧丹惟一身。 悠悠孤峰顶,日见三花春。 白鹤翠微里,黄精幽涧滨。 始知世上客,不及山中人。

王维《赠李颀》 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 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


《送王道士还山》 李颀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 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 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 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 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 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 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风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从军行》其五
“万鼓雷殷动,千旗火生风。” ——高适《塞下曲》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浑驱大宛马, 系取楼兰王。” ——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 高开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