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上海

合集下载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1.(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2.(2010新课标)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4.(2010全国新课标)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 B.10( 2a-b)mol/LC.10(b-a)mol/L D.10(b-2a)mol/L5.(2010全国新课标)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6.(2010全国新课标)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 2Ag+(aq)+Co(s)==2Ag(s)+Co2+(aq)7.(2010全国新课标)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二、非选题8.(2010全国新课标)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1.(3分)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NH4Cl+NaOH 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2.(3分)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①C4H10(g)+O2(g)=4CO2(g)+5H2O(l)△H=﹣2878kJ/mol②C4H10(g)+O2(g)=4CO2(g)+5H2O(g)△H=﹣2658kJ/mol③C4H10(g)+O2(g)=4CO(g)+5H2O(l)△H=﹣1746kJ/mol④C4H10(g)+O2(g)=4CO(g)+5H2O(g)△H=﹣1526kJ/mol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kJ/mol B.﹣2658kJ/mol C.﹣1746kJ/mol D.﹣1526kJ/mol 3.(3分)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4.(3分)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5.(3分)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B.1:2C.2:1D.4:16.(3分)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点燃使其完全燃烧,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B.1:3C.1:2D.1:17.(3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8.(3分)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图: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A.B.C.D.二、非选题9.(15分)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反应2min 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min内,v A= ,v B ;(2)化学方程式中,x= 、y= 、p= 、q= ;(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B的转化率为 ;(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 1.5a mol,则该反应的△H 0;(填“>”、“<”或“=”))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①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10.(15分)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⑧将B和H 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 ,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C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H的化学式是 .11.(15分)如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 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③A管溶液不变色; ④B管溶液不变色;(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12.(15分)如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1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0%.B 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 ;(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 ,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 ;(4)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gG需用20mL0.100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 ;(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如图2反应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6)H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I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NH4Cl+NaOH 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考点】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516: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该反应为固体与固体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故A不选;B.Mg(OH)2为不溶性弱碱,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不选;C.NaOH+NaHCO3=Na2CO3+H2O的离子反应为OH﹣+HCO3﹣=CO32﹣+H2O,故C不选;D.NaOH+HNO3=NaNO3+H2O为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故选D;故选:D。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2010-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汇编及解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II卷(第5-12页)两部分。

全卷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第Ⅰ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Br—80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食物加排布、原子结构的表示、化学键、物质的构成等知识点。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不存在分子,B错;S是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C对;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

技巧点拨:在分析电子排布式的对错时,可以首先写出相应的电子排布式一一对照,得出答案;也可以依次验证电子数目的正误、填充顺序的正误、填充电子数的正误进行判断。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1,3,4-三甲苯B.2-甲基-2-氯丙烷C.2-甲基-1-丙醇D.2-甲基-3-丁炔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知识。

有机物命名时,应遵循数值和最小原则,故应命名为:1,2,4-三甲苯,A错;有机物命名时,编号的只有C原子,故应命名为:1-甲基-1-丙醇,C错;炔类物质命名时,应从离三键近的一端编号,故应命名为:3-甲基-1-丁炔,D错。

知识归纳: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①是命名要符合“一长、一近、一多、一小”,也就是主链最长,编号起点离支链最近,支链数目要多,支链位置号码之和最小;②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③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1.(3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熔点:Si3N4>NaCl>SiI4B.沸点:NH3>PH3>AsH3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2.(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3.(3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D.将铜屑加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4.(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pH <7C.常温下,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pH=8.0 D.若1mLpH=1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溶液的pH=115.(3分)如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TiO2/s→TiO2/S﹡(激发态)TiO2/S﹡→TiO2/S++e﹣I3﹣+2e﹣→3I﹣2TiO2/S++3I﹣→2TiO2/S+I3﹣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会减少6.(3分)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有机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7.(3分)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1:2B.2:3C.3:1D.5:38.(3分)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C.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二、非选题9.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 及c(C)=0mol/L.反应物A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 ; .③ ;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 ;(3)该反应的△H 0,其判断理由是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v B= 实验③:v c= .10.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11.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有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答题卡上的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不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在答题卡上填写该表仪器符号仪器中所加物质作用A石灰石、稀盐酸石灰石与盐酸生成CO2(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 ;(4)验证CO的方法是 .12.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 mol A 完全燃烧消耗7mol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E.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 ;(3)G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G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是 ;(4)①的反应类型是 ;③的反应类型是 ;(5)链烃B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B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6)C也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的结构简式为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熔点:Si3N4>NaCl>SiI4B.沸点:NH3>PH3>AsH3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考点】75: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76: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77:元素周期律的作用;9H:晶体熔沸点的比较.【专题】51C: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51D: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从晶体的类型比较;B、从是否含有氢键的角度比较;C、从非金属性强弱的角度比较;D、从金属性强弱的角度比较;【解答】解:A、Si3N4为原子晶体,NaCl为离子晶体,SiI4为分子晶体,一般来说,不同晶体的熔点高低按照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的顺序,故有Si3N4>NaCl>SiI4,故A正确;B、NH3含有氢键,沸点最高,PH3和AsH3不含氢键,沸点的高点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应为AsH3>PH3,故顺序为NH3>AsH3>PH3,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非金属性Cl>S>P,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顺序为:HClO4>H2SO4>H3PO4,故C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由于金属性Na>Mg>Al,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的强弱顺序为:NaOH>Mg(OH)2>Al(OH)3,故D正确。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附解析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附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熔点:Si3N4>NaCl>SiI4B.沸点:NH3>PH3>AsH3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Si3N4、NaCl、SiI4分别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故熔点大小顺序为:Si3N4>NaCl>SiI4,A项正确;NH3、PH3、AsH3均为分子晶体,且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最高,而PH3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AsH3的,因此分子间作用力PH3小于AsH3,则沸点PH3小于AsH3,B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Cl>S>P,故酸性:HClO4>H2SO4>H3PO4,C项正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由于金属性:Na>Mg>Al,故碱性:NaOH>Mg(OH)2>Al(OH)3,D项正确.答案:B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可生成次氯酸C.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可生成BaSO3沉淀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程度.Li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A项错误;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发生反应:CO2+Ca(ClO)2+H2O===CaCO3↓+2HClO[CO2过量时,生成Ca(HCO3)2],B项正确;BaCl2溶液显中性,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BaSO3沉淀生成,C项错误;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不能使Cu2+还原成Cu,D项错误.答案:B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D.将铜屑加入含Fe3+的溶液中:2Fe3++Cu===2Fe2++Cu2+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A项错误;磁性氧化铁可以看做FeO·Fe 2O 3,溶于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O 4+8H +===Fe 2++2Fe 3++4H 2O ,B 项错误;氯化亚铁和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 2++4H ++NO -3===3Fe 3++NO ↑+2H 2O ,C 项错误;将铜屑加入含Fe 3+的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 3++Cu===2Fe 2++Cu 2+,D 项正确. 答案:D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C .1.0×10-3 mol/L 盐酸的pH =3.0,1.0×10-8 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 mL pH =1的盐酸与100 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意在考查考生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醋酸在稀释时,其电离程度增大,n (H +)增大,但c (H +)减小,因此pH 增大,故a<b ,A 项错误;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显弱碱性,B 项错误;pH =8.0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因此1.0×10-8 mol/L 的盐酸其pH 不可能等于8,只能接近7,C 项错误;设NaOH 溶液的pH =b ,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1×10-3 L×10-1 mol/L =100×10-3 L ×10b -14 mol/L ,解得b =11,D 项正确.答案:D10.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 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TiO 2/S ――→hνTiO 2/S *(激发态)TiO 2/S *―→TiO 2/S ++e - I -3+2e -―→3I -2TiO 2/S ++3I -―→2TiO 2/S +I -3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I -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B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不会减少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意在考查化学基本原理的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电池反应,TiO2电极流出电子,镀铂导电玻璃电极流入电子,故镀铂导电玻璃作正极,I-3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I-3+2e-===3I-,A项错误,D项正确;电池工作时,有机光敏染料吸收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电能,B项正确;根据电池反应,电池工作时,I-在负极放电和正极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I-3在正极放电和负极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故二者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浓度不变,C项正确.答案:A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物官能团的认识.反应①为氧化反应,产物含有溴原子和羧基两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取代反应,产物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消去反应,产物只含碳碳双键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加成反应,产物只含溴原子一种官能团.故C项正确.答案:C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 g磷消耗掉314 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3∶1 B.5∶3C.2∶3 D.1∶2解析:本题考查化学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计算基本方法的应用能力.0.25 g磷的物质的量为0.25 g31 g/mol=0.008 mol,标准状况下314 m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314 L22.4 L/mol=0.014 mol,则n(P)∶n(Cl)=0.008∶(0.014×2)=2∶7,设PCl3、PCl5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3x+5y)=2∶7,解得x∶y=3∶1,A项正确.答案:A13.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B.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C.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D.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对常见晶体类型的空间结构的理解能力.二氧化硅晶体相当于将金刚石晶体中的C原子换成Si原子,同时在每两个Si原子中心连线上的中间加上一个O原子,最小的环上有12个原子(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A项错误,C项正确;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1,B项错误;SiO2晶体为空间网状结构,每个Si原子与相邻的4个O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前者位于四面体的中心,后者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D错.答案:C27.(15分)在溶液中,反应A+2B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 mol/L、c(B)=0.200 mol/L及c(C)=0 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3)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反应进行到4.0 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v B=________;实验③:v C=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意在考查考生读图、表述和计算能力.(1)分析图象可知,①和②在平衡时刻A的浓度相等,且②的曲线斜率较大,说明反应速率较大,故是改变某一条件使反应加快,但平衡没有移动,故只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①和③相比较,平衡时刻③中A的浓度较小,曲线斜率较大,说明③的反应速率较大且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起始浓度相等,故只可能是升高温度.(2)由起始到平衡时刻Δc(A)=0.10 mol·L-1-0.060 mol·L-1=0.040 mol·L-1,故Δc(B)=0.080 mol·L-1,则B的转化率为0.080÷0.20×100%=40%;实验③平衡时刻,c(C)=0.060 mol·L-1.(3)由(1)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那么该反应正反应方向要吸热,ΔH>0.(4)观察图象可知,在第4.0 min时,②中c(A)=0.072 mol·L-1,③中c(A)=0.064 mol·L -1.②中v=(0.10 mol·L-1-0.072 mol·L-1)/4.0 min=0.007 mol·L-1·min-1,而v B=2v A=0.014Amol·L-1·min-1.③中v A=(0.1 mol·L-1-0.064 mol·L-1)/4.0 min=0.009 mol·L-1·min-1,而v C =v A=0.009 mol·L-1·min-1.答案:(1)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2)40%(或0.4)0.060 mol/L(3)>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4)0.014 mol/(L·min)0.009 mol/(L·min)28.(15分)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②将A分别加入其他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A时,D 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确定的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意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由A有刺激性气味,且与浓盐酸靠近有白雾,说明A为浓氨水.而F能溶于过量的氨水,说明其为AgNO3溶液.纯E为油状液体,故E为H2SO4.由C与E(H2SO4)和F(AgNO3)要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故其为BaCl2或BaBr2等.B与H2SO4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其含CO2-3,但阳离子不能确定.故可以确定的是:A为浓氨水,F为AgNO3溶液,E为H2SO4.答案:(1)A:NH3,E:H2SO4,F:AgNO3,C:BaCl2(若C作为不能确定的溶液,进一步鉴别的方法合理,同样给分)(2)B Na2CO3或K2CO3用铂丝蘸取少量B,在氧化焰中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为Na2CO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溶液D Al2(SO4)3或MgSO4取少量D,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加过量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溶液,若沉淀不溶,则D为MgSO4溶液29.(15分)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由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部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填写下表:(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验证C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1)依据本题实验目的,需要设计实验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题目已给出了CO2的制备装置,需要依次设计的是:CO2的除杂装置,CO2的干燥装置,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装置,CO除杂装置.(2)CO2的除杂装置中可用NaHCO3溶液,CO2的干燥装置中可用浓硫酸,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装置中要有木炭,CO除杂装置要吸收CO2,要用碱液.(3)题给装置不易控制气体生成的快慢且长颈漏斗容易漏气,用长颈漏斗和小试管就避免了这一问题.(4)要检验CO的存在,可将其点燃,再检验其产物中是否有CO2生成.答案:(1)(2)(3)可以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来控制气体产生的快慢;同时小试管中充满盐酸,可以起到液封作用,防止反应激烈时气体经漏斗冲出(4)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30.(15分)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 mol A完全燃烧消耗7 mol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E.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G 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G 转化为H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5)链烃B 是A 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B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 也是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他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推断,意在考查考生的有机推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计算能力.(1)设烃A 的分子式为C x H y ,由燃烧通式计算可得:x +y /4=7,65<12x +y <75,故x =5,y =8.故其分子中含一个碳碳叁键,且含支链,碳碳叁键必在一端,烃A 为3-甲基-1-丁炔.(2)A 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加成生成CH 2===CH —CH(CH 3)2,E 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 :CH 2BrCHBrCH(CH 3)2.(3)由F 水解生成G ,可推出G 为CH 2OHCHOHCH(CH 3)2,而G 与二元羧酸反应生成一种二元酯H.(4)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③是取代反应.(5)链烃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说明其必为二烯烃,且其催化加氢产物为正戊烷,故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CH===CH —CH 3、CH 3CH 2C ≡CCH 3.答案:(1)(CH 3)2CHC ≡CH 3-甲基-1-丁炔(2)(CH 3)2CHCH===CH 2+Br 2――→CCl 4(CH 3)2CHCHCH 2BrBr(3)(CH 3)2CHCHCH 2OHOH +HOCCH 2CH 2OCOHO ――→H +△+2H 2O(4)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取代反应 (5)CH 3CH===CHCH===CH 2(或写它的顺、反异构体)、CH 3CH 2C ≡CCH 3(6)。

2010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宿根花卉是指植株的根部冬季宿存于土壤中,来年春季能够重新萌芽生长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宿根花卉的日常养护和一般的植物相似,休眠期的管理是宿根花卉养护管理的重点。

地被植物是指由一些低矮的灌木、小型藤蔓类、蕨类、匍匐性竹类植物和宿根草本植物组成,覆盖地面以防露土的植物群体。

因为地被是以群体美观取胜的,所以一般均采用密植方式栽植。

一、宿根花卉的养护管理(一)灌溉宿根花卉虽然可以从天然降雨中获得所需要的水分,但是由于天然降雨的不均匀,常常不能满足宿根花卉的生长需要。

特别是干旱缺雨的季节,对宿根花卉正常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灌溉工作是宿根花卉养护管理的重要环节。

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宜,避免使用硬水,最好用河水、池塘水和湖水。

井水温度往往和地面温度相差较大,一般应抽取存放一段时间后,再行使用;工业废水常有污染,对植物有害,不可利用。

宿根花卉幼苗期,因植株过小,宜使用细孔喷壶或雾状喷灌系统喷水,以免水力过大将小苗冲倒并玷污叶面。

幼苗栽植后的灌溉对成活关系甚大,幼苗会因干旱而使生长受到阻碍,甚至死亡。

一般情况下在移植后要随即灌一次透水;过3—4天后,灌第二次水;再过5—6天,灌第三次水。

灌水完成后要及时松土。

有些在盛夏易染病的宿根花卉应控制环境湿度。

(二)施肥宿根花卉养护中养分管理可参考绿地养护一章。

应强调的是宿根花卉属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对肥料养分更敏感。

宿根花卉和草坪也有区别,如果土壤养分不足、不全面,则会严重影响其开花,影响景观效果。

1.基肥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常用的有厩肥、堆肥、饼肥、骨粉、动物干粪等。

有机肥对改进土壤的物理性质有重要作用。

通常宿根花卉堆肥施用量为1—2.25kg/m2.厩肥和堆肥常在整地时翻入土内,饼肥、骨粉和动物干粪可施入栽植沟或定植穴的底部。

目前在宿根花卉栽培中也开始采用无机肥料作为部分基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2.追肥追肥是补足基肥的不足,以满足宿根花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

常用的有化肥,是好施用复合肥,如泥炭土、饼肥(水)等。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 16 P31 Cl35。

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熔点:Si 3N 4>NaCl >SiI 4 B. 沸点:NH 3〉PH 3〉As 3C .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 D. 碱性: NaOH 〉Mg(OH )2>Al (OH )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 将2CO 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 . 将2SO 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 SO 沉淀D . 将3NH 通入热的4CuSO 溶液中能使2Cu +还原成Cu8.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 将铁粉加入稀释硫酸中:B .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 .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 . 将铜屑加入Fe 3+溶液中: 2 Fe 3++Cu=2 Fe 2+ Cu 2+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醋酸溶液的PH =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 b,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C. 1。

0×10—3mol/L 盐酸的PH=3.0,1.0×10—8mol/L 盐酸PH =8。

0D 。

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M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 溶液的PH=1110。

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由有机光敏染料(S )涂覆TiO 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李自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TiO/S*+3I-→2TiO2/S + I3-2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

2010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 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    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u 64一、选择题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沸点:NH3>PH3>AsH3B.熔点:Si3N4>NaCl>SiI4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 3沉淀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Fe3++2H2O+NO↑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C.1.0×10-3mol·L-1盐酸的pH=3.0,1.0×10-8mol·L-1盐酸的pH=8.0D.若1 mL pH=1的盐酸与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10.如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TiO2/STiO2/S*(激发态)TiO2/S*―→TiO2/S++e-I+2e-―→3I-2TiO2/S++3I-―→2TiO2/S+I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工作时,I-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的浓度不会减少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6答案:C6解析:A选项中Si3N4、NaCl、SiI4依次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一般熔沸点递变规律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A选项正确。

结构相似,一般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故PH3的沸点小于AsH3,又由于NH3中存在氢键,所以氨气的沸点异常的高,故:沸点:NH3> AsH3>PH3,故B错。

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酸)酸性越强,P、S、Cl同为第三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故这三种最高价酸的酸性顺序应为:HClO4>H2SO4>H3PO4,故C正确。

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碱)碱性越强,Na、Mg、Al同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故这三种最高价碱的碱性顺序应为:NaOH>Mg(OH)2>Al(OH)3,故D正确。

7答案:B解析:Li不如钠活泼,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可以利用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强酸制取弱酸,B选项中CO2与次氯酸钙溶液制取次氯酸,相当于用H2CO3制取HClO,由于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故可以用该反应制取。

C选项若可以发生,则反应方程式为SO2+H2O+BaCl2=BaSO3+2HCl,相当于用亚硫酸制取HCl,弱酸不可能制取强酸,C错。

出题人不知道干什么吃的,B、C两选项考察知识点相似度如此之高。

除NH3不具有强还原性,与硫酸铜反应可能得到络离子或Cu(OH)2沉淀,D错。

8答案:D解析:A选项铁与稀硫酸反应只能得到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不可能得到Fe3+,A错。

B选项电荷不守恒,而且Fe3O4硫酸我们可以看成是FeO•Fe2O3,故它与盐酸反应同时得到Fe2+和Fe3+,B错。

C选项电荷不守恒,错。

D正确。

9答案:D解析:对于酸来说,越稀释酸性越弱,PH越大,越接近7,故b>a,A 错。

真题-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解析版)

真题-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1.(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2.(2010新课标)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4.(2010全国新课标)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 B.10( 2a-b)mol/LC.10(b-a)mol/L D.10(b-2a)mol/L5.(2010全国新课标)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6.(2010全国新课标)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 2Ag+(aq)+Co(s)==2Ag(s)+Co2+(aq)7.(2010全国新课标)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正确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CO32-+2H+==CO2+ 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该写成离子形式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正确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二、非选题8.(2010全国新课标)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 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G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阴极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0.23 mol B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9.(2010全国新课标)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到答F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和;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4)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10.(2010全国新课标)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3)实验室中现有Na2SO3、MgSO4、Ag2SO4、K2SO4等4中溶液,可与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旌有(答两种);(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混合溶液A B C D E F4mol/L H2SO4/mL 30 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20H2O/mL V7V8V9V1010 0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色;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11.(2010全国新课标)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2)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填两种物质的名称),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3)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是.(4)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c(Mg2+)=6´10-4mol/L,则此水的硬度为.(5)若(4)中的天然水还含有c(HCO3-)=8´10-4mol/L,现要软化10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g ,后加入Na2CO3g.12.(2010全国新课标)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X,Y和Z分属于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W原子L层电子排布式为 W3空间构形是.(2)X单质与水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3)化合物M的化学式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将一定是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酸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O-C-O的键角约.(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位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 13.(2010全国新课标)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已知以下信息:①A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②B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③C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④D不能使溴的CCl4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2)B的结构简式为;(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4)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写出结构简式);(5)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丙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写出结构简式).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解析在后面)一、选择题1.C 2.B 3.D 4.D 5.C 6.A 7.B二、非选题8.(1)B.SO2 E.H2SO4G.Cu2O(2)粗铜精铜CuSO4溶液(3)Cu+2H2SO4(浓) D CuSO4+SO2+2H2O(4)k=23.8mol/L 减小降低减小9.(1)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出现黄色浑浊还原性和氧化性5SO2+2MnO4-+2H2O==2SO42-+5Mn2++4H+(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4)NaOH10.(1)Zn+CuSO4==ZnSO4+Cu Zn+H2SO4==ZnSO4+H2(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铜与Zn形成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度(3)Ag2SO4(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答两个)(5)①V1=30 V2=60 V3=17.5②灰黑色,暗红色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接触的表面11.(1)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2)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填其中任意两种) 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浮物并破坏天然水中的其他带异电的胶体,使其聚沉达到净水的目的. (3)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4)10°(5)740 148412.(1)2S22P4V形(2)2F2+2H2O==4HF+O2(3)MgO 晶格能大SP3和SP2120°(4)3:1:1(5)紫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低的轨道时,以一定的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13.(1)丙烯(2) (3)(4)CH3CH2CHO (5)7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S-32Cl-35.5 Ca-40Cu-64一、选择题1.(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性强,考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既考查了重要化学用语电子式、微粒结构示意图、原子组成符号和同位素的概念,同时也考查了Vm的概念、混合的法则和守恒思想.B选项干扰性较强,它成立的前提是乙醇和丙醇按1∶1的物质的量比混合.2.(2010全国新课标)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解析】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CH3CH2CH3的氢原子环境有两种,由此可知二氯取代发生在同一碳原子上和不同谈原子上的异构体各有2种,即2+2=4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答案】D【解析】考查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氧化、消去.A项前者为取代反应,后者为加成反应;B项前者为取代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C项前者为消去反应,后者为加成反应;D 项前者为酯化反应,后者为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4.(2010全国新课标)把5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分,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 L B.10(2a-b)mol/L C.10(b-a)mol/ L D.10(b-2a)mol/L【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无机综合计算,着重考查了守恒思想(电荷守恒)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一份溶液中n(K+)=(b-2a)mol,故c(K+)= n/V =(b-2a)/0.1 = 10(b-2a)mol·L-1.5.(2010全国新课标)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 -12.1kJ /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 = -55.6kJ/ 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H等于()A.-67.7 kJ /mol B.-43.5kJ /mol C.+43.5 kJ/ mol D.+67.7 kJ/ mol【答案】C【解析】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和中和热的概念.6.(2010全国新课标)根据右图可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2Ag+(aq)+Co(s)=2Ag(s)+Co2+(aq)【答案】A【解析】考查了原电池的概念、化学反应强弱规律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命题角度新.7.(2010全国新课标)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正确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CO32-+2H+=CO2↑+H2O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C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正确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答案】B【解析】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定,呈现方式新颖.A项违反化学事实,起氧化作用的是NO3-而不是H+;B 项正确;C项中复杂离子方程式只写了一半,错误;D项离子方程式正确,考虑到了反应强弱规律和电子转移守恒,评价错.二、非选题8.(2010全国新课标)(14分)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 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E________、G_________;(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_______,阴极物质是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0.23mol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1)SO2 H2SO4 Cu2O(2)粗铜精铜CuSO4溶液(3) Cu+2H2SO4(浓)∆CuSO4+SO2↑+2H2O(4)23.8 mol-1·L 减小降低减小【解析】以无机框图推断为载体,综合考查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铜的电解精炼和化学平衡相关知识,难度适中.(1)根据已知条件走通转化关系图:A B C D E F G(Cu2S)SO2Cu SO3H2SO4CuSO4 Cu2O按题目要求在指定位置写出B、E、G的化学式.(2)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aq).(3)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4)[mol/L] SO2(g)+ O2(g)SO3(g)起0.23 0.11 0变0.12 0.06 0.12平0.11 0.05 0.12∴1222222380.2305.011.012.0][][][-⋅=⨯=⋅=LmolOSOSOK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 O2,平衡右移,重新达到平衡后,[SO2]平减小,α(SO2)升高,但α(O2)反而降低,由于机械作用强于平衡移动,故SO2体积分数减小.9.(2010全国新课标)(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4)尾气可采用___________溶液吸收.【答案】(1)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还原性氧化性5SO2+2MnO4-+2H2O=2Mn2++5SO42-+4H+(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4)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这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了SO2的制备、性质、检验和尾气处理.很常规,学生答起来非常顺手.10.(2010全国新课标)(14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答两种);(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V6=______,V9=______;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__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____色;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Zn+CuSO4=ZnSO4+Cu Zn+H2SO4=ZnSO4+H2(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Cu/Zn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3)Ag2SO4(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5)①30 10 17.5 ②灰黑暗红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解析】这是一道无机综合题,考查原电池反应原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量实验方法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高考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1)考生容易漏写“ Zn + CuSO4 = ZnSO4+ Cu ”.(2)置换出的少量Cu与Zn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3)是(2)的延伸——Ag、Zn、稀硫酸也能构成原电池.(4)答案有多种,只要合理均可.(5)①着重考查学生对定量实验方法原理的理解和阅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该实验目的是“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所以,应控制稀硫酸的量不变,故V1=V2=V3=V4=V5=30,V6=10,V7=20,V9=17.5,V10=10.②考查单质Zn和Cu的颜色.③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2010全国新课标)[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填两种物质名称),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4)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 c(Mg2+)=6×10-4mol/L,则此水的硬度为__________.(5)若(4)中的天然水中还含有c(HCO 3-)=8×10-4mol/L,现要软化10m 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 ______g,后加入Na 2CO 3 _________g. 【答案】1)氧气(O 2) 二氧化碳(CO 2)(或氮气)(2)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填其中任何两种)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浮物并破坏天然水中的其他带异电的胶体,使其聚沉,达到净化目的(3)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4)10°(5)740 1484【解析】题干精练,设问明确.(2)中学生对混凝剂的提法也许不熟悉,但只要理解净水原理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4)以新情境给出水的硬度的概念,理解了这个概念,计算就很轻松.此水的硬度为: ︒=⨯⨯⨯+⨯--10101056)106102.1(333(5)注意Mg(HCO 3)2溶液与Ca(OH)2反应时OH -的双重作用——沉淀Mg 2+,中和HCO 3-. ∴ m[Ca(OH)2] = [ 6×10-4 +21(8×10-4) ]×104×74 = 740 gM[Na 2CO 3] = ( 1.2×10-3 + 1×10-3 - 0.8×10-3 )×104×106 = 1484 g 12.(2010全国新课标)[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 、Y 和Z 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 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 、X 、Y 、Z 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 与Y 形成的化合物M 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 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W 3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 (2)X 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合物M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晶体结构与NaCl 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 熔点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 负载在M 上可制得ZX/M 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__,O —C —O 的键角约为____________;(4)X 、Y 、Z 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 占据所有棱的中心,Y 位于顶角,Z 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 :Y :Z=_________________;(5)含有元素Z 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__________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S 22P 4 V 形 (2)2F 2+2H 2O=4HF+O 2(3)MgO 晶格能大(MgO 为2-2价态化合物) SP 3和SP 2 120° (4)3∶1∶1(5)紫 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解析】先依据题设条件推出W 、X 、Y 、Z 各是什么元素,然后依据题目要求填空.W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可知W 是氧(O );X 、Y 、Z 分属不同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0,在由元素W 、X 、Y 、Z 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 与Y 形成的化合物M (即YW )的熔点最高可以推出Y 为镁(Mg ),M 为MgO,X 为氢(H ),Z 为钾(K ).13.(2010全国新课标)[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PC 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 的合成路线:已知以下信息:①A 可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②B 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③C 可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④D 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2)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C 与D 反应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5)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答案】(1)丙烯(2)(3)(4)CH3CH2CHO (5)7【解析】这是一道传统的有机合成题,与无机推断题解法一样,先走通转化关系(合成路线),再按要求抄写答案.其中(4)、(5)两问设置条件书写同分异构体,实现了本题的选拔功能.。

2010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全国2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全国2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S 32Cu 64一、选择题6.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NH4Cl+NaOH 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7.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①C4H10(g)+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1②C4H10(g)+O2(g)===4CO2(g)+5H2O(g) ΔH=-2 658 kJ·mol-1③C4H10(g)+O2(g)===4CO(g)+5H2O(l) ΔH=-1 746 kJ·mol-1④C4H10(g)+O2(g)===4CO(g)+5H2O(g) ΔH=-1 526 kJ·mol-1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 878 kJ·mol-1 B.-2 658 kJ·mol-1C.-1 746 kJ·mol-1 D.-1 526 kJ·mol-18.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9.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10.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 B.1∶2C.2∶1 D.4∶111.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 mL 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 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1∶3C.1∶2 D.1∶1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

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部分

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部分

已知以下信息: 已知以下信息: 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溶液褪色; ①A可使溴的 可使溴的 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B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C可与 可与 不能使溴的CCl4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 褪色, ④D不能使溴的 不能使溴的 为单峰。 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丙烯 ; ) 的化学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为 ) 的结构简式为 ; 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3)C与D反应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 ) 与 反应生成 为 ;
11.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 .己知: 与 反应的 ; △H= -12.1 KJ.mol-1, HCl(aq)与 与 NaOH(aq)反应的△H= -55.6 KJ.mol-1。 反应的△ 反应的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等于 等于(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C )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A. −67.7kJ gmol −1 . B. −43.5kJ gmol −1 .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 )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 升高反应温度、 ( 采取的措施有 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 答两 酸的浓度、 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 种); 面积等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 ) 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 个盛有过量 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 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 粒的反应瓶中 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2 D.Ag + (aq) + Co( s) = 2 Ag ( s) + Co 2+ (aq)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上海卷,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上海卷,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上海卷,含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II 卷(第5-12页)两部分。

全卷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第Ⅰ卷 (共66分)考生注意: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2B 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Ⅰ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 铅笔涂黑。

注意答题纸编号与试题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 —l C 一12 N-14 0-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Br-80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 .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 .注意节约用电C .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 .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 .次氯酸的电子式B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2SiOC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2433s pD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1,3,4-三甲苯 B. 2-甲基-2-氯丙烷C. 2-甲基-1-丙醇D. 2-甲基-3-丁炔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 .有机物不导电B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 .2SO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 .N0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 .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28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7.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2N 和C0所含分子数均为A NB .1.7g 22H 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A NC .1mol 22Na O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A ND .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A N8.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A .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 .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

2010-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汇编及解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II卷(第5-12页)两部分。

全卷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第Ⅰ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Br—80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 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A;目前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节约用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B;本地食物能减少运输消耗、当季食物能减少贮存的能量消耗,能体现,排除C;薪柴为燃料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体现低碳思想,符合要求。

易错警示: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低碳”的含义,而造成错误选择。

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地球气候异常表现的越来越显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故此在生产生活中要尽可能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中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的表示、化学键、物质的构成等知识点。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不存在分子,B错;S是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C对;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

技巧点拨:在分析电子排布式的对错时,可以首先写出相应的电子排布式一一对照,得出答案;也可以依次验证电子数目的正误、填充顺序的正误、填充电子数的正误进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II卷(第5-12页)两部分。

全卷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第Ⅰ卷(共66分)考生注意: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Ⅰ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

注意答题纸编号与试题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l C一12 N-14 0-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Br-80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 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2SiO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24 33s p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1,3,4-三甲苯B. 2-甲基-2-氯丙烷28 1+11C. 2-甲基-1-丙醇D. 2-甲基-3-丁炔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 .有机物不导电B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 .2SO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 .N0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 .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28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 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7.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2N 和C0所含分子数均为ANB .1.7g 22H 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AN C .1mol22N a O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AND .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AN8.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A .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 .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

C .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D .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9.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 -、C I -、3N O -、Na +B .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 +、2A L O -、3N O -、3H C O -C .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 +、Na +、3N O -、CIO -D .含大量0H 一的溶液中:23C O -、C I -、F -、K +10.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 .乙醇、甲苯、硝基苯 B .苯、苯酚、己烯 C .苯、甲苯、环己烷 D .甲酸、乙醛、乙酸 11.将0.4gNaOH 和1.06932N a C O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1L -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2C O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12.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B .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C .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 D .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1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 .2N O 通入4FeSO 溶液中B .2C O 通入2C aC l 溶液中C .3N H 通入3A L C l 溶液中 D .2SO 通入已酸化的32()Ba N O 溶液中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灼烧至固体发黑,测定值小于理论值B .相同条件下,2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 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C .0.11m ol L -⋅m 的碳酸钠溶液的pH 大于0.11mol L -⋅的醋酸钠溶液的pH D .1L11mol L -⋅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02的量大于1L 1mol L -⋅硫化钠溶液吸收2SO 的量15.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 .3H N O 溶液(24H SO ),适量2B aC l 溶液,过滤B .22()CO SO ,酸性4KM nO 溶液、浓硫酸,洗气C .3K N O 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D .253()C H O H C H C O O H ,加足量C a O ,蒸馏16.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 4C l N H -+⎡⎤⎡⎤⎣⎦⎣⎦B .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O H H -+⎡⎤⎡⎤=⎣⎦⎣⎦ C .O.1 1mol L -⋅的硫酸铵溶液中: 244NH SO H ++⎡⎤⎡⎤⎡⎤⎣⎦⎣⎦⎣⎦ D .0.11mol L -⋅的硫化钠溶液中:[][]2O H H H S H S-+⎡⎤⎡⎤=⎣⎦⎣⎦17.据报道,在300℃、70MPa 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23222()6()()3()C O g H G C H C H O H g H O 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使用Cu-Zn-Fe 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 .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充入大量2C O 气体可提高2H 的转化率D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32CH CH O H和2H O可提高2C O 和2H 的利用率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8.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 .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 .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B .等体积、等浓度的232()C aH C O +溶液和NaOH 溶液混合223332222C aH C O O H C aC O C O H O+---++−−→↓++C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222222FeHH O FeH O+++++−−→+D .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2224224I O H O I O H--++−−→+2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 、Y 元素的金属性 X<YB .一定条件下,Z 单质与W 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22W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 .一定条件下,w 单质可以将z 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21.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氨水和NaOH 溶液,各加入10mL 0.11mol L-⋅3ALCl 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B .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C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D .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22.由5mol23F e o 、4mol34F e o 和3mol Fe0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纯铁1mol 并在高温下和23F e o 反应。

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0与23F e o 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A 4:3 R .3:2 C ,3:1 D .2:l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第Ⅱ卷(共84分)四、(本题共24分)23.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同时含有三硅酸镁(2382M g Si O nH O)等化合物。

1)三硅酸镁的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某元素与镁元素不同周期但在相邻一族,且性质和镁元素十分相似,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 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3)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镁原子半径大,该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____(填“大”或“小”),该元素与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3ALO 、Mg0和2SiO 都可以制耐火材料, 其原因是______。

a3ALO 、Mg0和2SiO 都不溶于水 b .3ALO 、Mg0和2SiO 都是白色固体 c .3ALO 、Mg0和2SiO 都是氧化物 d .3ALO 、Mg0和2SiO 都有很高的熔点24.向盛有KL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4C C l 后滴加氯水,4C C l 层变成紫色。

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4C C l 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 写出并配平4C C l 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

3)把KL 换成KBr ,则4C C l 层变为__色:继续滴加氯水,4C C l 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2C l 、3H IO 、3H BrO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 ~50mg /kg 。

制取加碘盐(含3K IO 的食盐)1000kg ,若庄Kl 与2C l 反应制3K IO ,至少需要消耗2C l _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25.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2232()()2()190SO g O g SO g K J −−→++←−−1)该反应所用的催化剂是___(填写化合物名称),该反应450℃时的平衡常数 _____500℃时的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a .23()2SO v o v =正逆() b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 .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4)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2SO 和0.10mol2O ,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3SO 0.18mol ,则2()v o =______11mol min l--⋅⋅:若继续通入0.20mol 2SO 和0.10mol2O ,则平衡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 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______ mol<n(3SO )<______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