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2、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活生产: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过程:1921—1929---此后发现化石意义:为复原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直立行走。

生活特征:工具、组织、用火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怎样得到火?获得用途?火的意义?)地位及意义:P5四、山顶洞人生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质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生产生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三二二二一:三个远古人类、两个地点、两个大河流域、两个社会阶段—群居和氏族、一个时期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六千年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3、生产生活:•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种植农作物:粟•畜牧业:猪、狗等•手工业:彩陶和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生活物资来源:打猎、采集、种植、渔业、畜牧等)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七千年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3、生产生活情况:•建筑:A 干栏式房屋、 B 木构水井•主要农作物:水稻•农业工具:骨耜•畜牧业:猪、狗、水牛等•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雕刻技术;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过程:•时间:稻距今约10000年、粟距今约9000~7000 •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发展变化:刀耕火种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联盟•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地点:黄河流域•背景:部落间攻伐---合并---联盟(首领)•经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双方、过程、结果)•影响: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中考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与真题训练专题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中考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与真题训练专题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本单元讲述中国史前时期的历史。

人类起源和演进是史前史的首要问题,本单元依据在我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等讲述元谋人和北京人、山顶洞人。

农业文明的起源是史前史的又一重大问题,依据出土文物提供的重要信息可以判断,我国原始农业产生于约一万年前,最早培育出来的粮食作物,在南方以水稻,在北方以粟为代表。

这些事实表明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

在远古传说中,介绍了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创造原始农耕文明的艰辛及其取得的成就。

史前时期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学习和探讨这一时期的历史,要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成果,从相关传说中提取信息。

生产力发展标志与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变打制石器→原始人群→采集狩猎磨制石器→氏族公社→原始农牧业金石并用→奴隶制建立→社会分工扩大,技术进步,劳动产品有剩余铁制农具→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确立1.(2015·贵州黔西南)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A.北京市B.陕西省C.云南省D.浙江省2.(2016·山东)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3.(2018·北京)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下图)的主要依据是()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北京人生活想像图4.(2015·湖南)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5.(2019·海南)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末相,教民农作”。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危机,19 世纪 60—9 完 全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 年代,清政府掀起 社会。
2、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
洋 务 运 动 , 兴 办 近 代 2、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粉 斗争连遭挫败,资产阶级的
军事和民用工业,创 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 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困境。
建 新 式 海 军 和 举 办 新 计划,但落后性使其难免失 3、随着民族工业短暂而迅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912 年推翻了清王朝,建立 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为 共 产 党 的 诞 生 奠 定 了 阶 级
产生。
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性质 基础。
依然没有改变。
1、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1、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 1、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
式 教 育 、 留 学 教 育 , 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 速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
培 养 实 用 人 才 等 。 运 级 革 命 派 , 建 立 中 国 同 盟 伍发展壮大,思想觉悟和斗
动 没 有 使 国 家 走 上 富 会 、 提 出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纲 争水平不断提高,这为中国
强道路,但却启动了 领,进行反清武装起义,1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
1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19 世纪中晚期至 20 世纪早期的世界
时间、 分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加深 (1861-189 4)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和旧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旧民主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终 结( 19 1 革 命 的 高 潮( 18 95 - 19 12 )
2-1919)
1 、经 济 :第 二 次 鸦 片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1-11课思维导图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_________ 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迁都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奴隶的悲惨生活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战国时期,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的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______________, 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如:_______ 国郡守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 修的_____________, 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___工程。

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的变革.
(如:生产工具的进步使一些奴隶主开垦出大量土地并将土地出租,转化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也转化为农民。

)(显然,以土地私有制,分封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度不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改革就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制度,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战国后期各国都掀起了变法运动,以
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四、各国变法的作用
1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4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思维导图学习法

思维导图学习法

请根据历史制作关于秦朝 的思维导图。
请根据地理“地形”为主 题,绘制思维导图
请绘制关于“显微镜”的 思维导图


方法+勤奋=成功!


谢谢聆听!
空气上升运动时,温度会下降。科学家依据降水 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 主要类型。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叫对流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 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叫地形雨。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 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它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 既简单又有效。
使用思维导图是波音公司的质 量提高项目的有效组成部分之 一。这帮助我们公司节省了一 千万美元。 —Mike Stanley
波音公司设计波音747
这样一个大型项目通常
要花费6 年的时间。但
是,通过使用思维导图,
他们的工程师只使用了
6 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脑细胞结构图
思维导图
从上面两张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使用思维导图的好处
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整个画面正像一个 人大脑的结构图 ,能发挥人脑整体功能。
(1)使左脑的抽象思维和右脑的形象思维有机结合; (2)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手、脑多种感官结合; (3)关键词和图像,促进归纳概括、联想能力和创新能 力。

围绕一个主题,在主题下有分支,每一个分支用关键词 来呈现,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就是思维导图。
子题 1
子题 2
子题 3
主題
子题 4
子题 7
子题 6
子题 5
托尼.博赞(Tony buzan)

知识结构图的理解(2)

知识结构图的理解(2)

未学习之前,我对知识结构图的理解是:一、它只是教师在新课讲完后,复习时的一种教学手段,便于学生回顾和理清所学的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二、只要将知识点罗列出来即可,不需要分层次;三、学生只要能看懂教师画的图即可,不需要自己画知识结构图。

在听完白剑林老师讲的知识结构图后,我才晓得自己以前的理解太浅,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第一、弄清了知识结构图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它不光是一种图表或示意图,更是将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用箭图、字词、数字、几何图形、图案或其他符号相连接形成系统集中、准确完整、简明清晰的表达形式,也是一种知识网络图。

它既是一种创造、交流、学习、评价的工具,亦是一种技能、策略,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其理论基础是人大脑是两个半球,右脑是整体思维,左脑是逻辑思维。

以前,我只知道有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其它的一知半解。

第二、知道了知识结构图不仅可以用半个大括号来画图,也可以用树状图、方框等方式来画图,同时也弄起了咋样才能更使知识结构图更完美。

它既可以是概念图、也可以是树形图或思维导图,既可以是某一方面的知识,亦可以是某一学段或某一层次的知识。

要使知识结构图完美就必须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简单易操作。

以前,我只用大括号来画知识结构图,只有文字而无图形。

第三、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使用知识结构图。

每节课、每一单元、每册课本、每个学段都可以使用它;学习前、学习中、学习末也可以使用;同时要教会学生画知识结构图,可以在课前、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结构图来理清思路,使所学知识连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要学会编写、设计画知识结构图的作业,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自己会画,而且要使学生学会画知识结构图。

以前,我只是在学完一单元后才画一次结构图,其它时间很少使用。

上面就是我的一点体会和收获。

返回学校后,我先要求学生用大括号画出本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图,然后将自己画的及找来的结构图展示给学生,再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每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图,通过反复讨论、修改,最终每个学生都学会了这一工具的使用,同时也使学生对我的课程更有兴趣,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上次月考均分提高了5.2分。

思维导图备课讲稿

思维导图备课讲稿

7
8
人体五大器官:
9
10
11
画出你的第一张导图
12
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准备工具:
1.空白A4或A3纸 2.彩色铅笔或蜡笔(非水彩笔)和一
只铅笔(签字笔) 调动大脑发散思维(想象力、创造力)
14
绘制思维导图
1、一开始就把主题摆在中央 在纸中央写出或画出主题,要注意清晰及有强烈视觉效果。 2、发散思维,向外扩张分枝 想象用树枝的样子,从主题中心向外扩张不同颜色分支列出题目的要点。 由中心将相关要点均匀曲线分支出来,主要分枝最好维持五到七个。 近中央的分枝向外发散、由粗到细,相关的主题可用箭号连结。 3、使用“关键词”表达各分枝的内容 思维导图目的是要取其精粹,方便记忆。
思维导图
脑细胞结构图
思维导图
2
2. 思维导图的由来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 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 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 此基础上,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 的思维工具。 他发明的“思维导图”这一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正被全世界 约3.0亿人使用。 思维导图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领 域也有广泛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有些国家从小 学就开始展开思维导图的教育。
主导因素
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 化相一致
在我国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部 季风区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春季 给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 变化较稳定
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 密切的关系,春季气温 升高,积雪开始融化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
雪和冰川 夏季
补给

2018版七年级初一上册道法人教版全套课件第七课亲情之爱第3课时让家更美好

2018版七年级初一上册道法人教版全套课件第七课亲情之爱第3课时让家更美好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3课时 让家更美好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课堂练习
课后训练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 结构、 规模 、 观念 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 庭变得 越来越小 ,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 天家庭不断趋向 小型,中化国的 家庭结构 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2.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 富,家庭成员的 交流、 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
课堂练习
3.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和 消费水平的提高,“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受到前 所未有的挑战。这说明( ) C A.中国的家庭规模逐渐扩大 B.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不再得到继承和发扬了 C.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中国家庭的生活 方式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D.中国的家庭规模越来越趋向于西方国家
课堂练习
9.“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 ”……“00后”的孩子,呈现出与“70后”“80后 ”不一样的新“成长的烦恼”。与此同时,不少 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 ”“不理解父母”等。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 长之间应( ) D ①相互理解和信任 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③顺其自然,各行其是 ④相互体谅和包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课后训练
5.我们若要与父母解决好矛盾和冲突,就不能 ( )D A.学会冷静地处理问题 B.找到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C.掌握好处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D.顺其自然,不必多理会
课后训练
6.临近中考,妈妈每天给小军做好吃的饭菜,想方
设法给小军补充营养;同时,禁止小军上网玩游戏
、看电视,一看到小军休息就大发雷霆。对此,小
7.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 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下列做法有利于家庭稳 定的是( )C ①爸爸努力工作,我认真学习 ②妈妈病了,小琪给妈妈买药 ③周末,一家人去看望姥姥 ④妈妈怕我打电话影响学习,经常偷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施展:中国史纲50讲知识结构图

施展:中国史纲50讲知识结构图
唐宋之变 技术变迁,刺激中原社会结构从豪族社会变为平民社会; 草原帝国从辽开始主动构建二元帝国,到大清发展为多元帝国;
西域、雪域的催化剂作用,以新的方式呈现; 海外白银,从海洋上到来,白银供给变化影响帝国的命运起伏。
海洋
中原
草原
西域
高原 高原
高原
唐 | 宋
宋辽 || 元金 || 明元
中国经济对外环 中国海地区的深 刻影响与塑造; (22)
国的视野 国的普世主义
(37)
格局
(40、42)

(41)
、41)

共产党的普世主义 国民党的组织
|
(42)
技术(40、

主导全球的经济秩序,构成所有国家的外部约束条件(35)

海洋世界拉动中国经济崛起(43)
Hale Waihona Puke 在冷战中陷入困境(45)国
中国经济崛起的奥秘(43)
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秩序的影响 (44、45、46、49)
草原受中原剌激,生成游牧帝阒:
中原受草原冲击,向海洋方向传播文明:
西域、雪域起催化剂作用,决定着中原、草原互动的历史节奏
海洋
中原
草原
西域
因技术变迁,生成
农耕帝国,封建终
结 (6) 中原豪族帝国的内 在演化逻辑
因中源刺激, 生成游牧帝国
(7、8)
作为中原与草 原博弈的地缘
战略支点 (28)
(10、11、16、
弥赛亚帝国主 义,把扩张作 为一项宗教责 任;以共产主 义作为弥寒亚 主义的超越 (36)
在各种内外要素的刺激下,革命走 亚细亚主义,
经济上拉动中 国,反倒造成中 国的内在撕裂化
(39、41)

施展:中国史纲50讲知识结构图

施展:中国史纲50讲知识结构图

清 末 | 民 国
主导全球自由贸 易秩序,统一又 适度繁荣的中国 最符合其利益 (35、38)
民 国 | 新 中 国
在各种内外要素的刺激下,革命走 亚细亚主义, 向激进化(39) 深度刺激中国 传播共产主义 经济上拉动中 救亡,压缩中 革命,打开中 国,反倒造成中 国的视野 国的普世主义 国的内在撕裂化 (37) 格局 共产主义被内化 国民党的民族 (39、41) (40、42) 于中国历史 主义(37、40 (41) 、41) 共产党的普世主 国民党的组织 义(42) 技术(40、 主导全球的经济秩序,构成所有国家的外部约束条件(35) 海洋世界拉动中国经济崛起(43) 在冷战中陷入困境(45) 中国经济崛起的奥秘(43) 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秩序的影响 (44、45、46、49) 后冷战时期大陆地区的困境 (47、48)
作为世界枢纽的中国,其崛起所带来的历史责任与世界意义(50)
施展:中国历史50讲知识结构图
导论(第1讲) 对于“何谓中国”、“休谓历史”的总体解释 分析历史的“第一性原则”的思维导图 商周之变 轴心文明在中原开始出现,波斯、印度文明从西域的方向开始传播 海洋 商 | 周 中原 草原 西域 高原
秦 | 汉
轴心文明出现, 中亚文明的传 封建秩序 入 (3、4、5) 周秦之变 技术变迁,剌激中原生成大一统帝国: 草原受中原剌激,生成游牧帝阒: 中原受草原冲击,向海洋方向传播文明: 西域、雪域起催化剂作用,决定着中原、草原互动的历史节奏 海洋 中原 草原 西域 因技术变迁,生 成农耕帝国,封 建终结 作为中原与草 因中源刺激, (6) 原博弈的地缘 生成游牧帝国 战略支点 中原豪族帝国的 (7、8) (28) 内在演化逻辑 (10、11、16、 17) 中原与草原的互动,所带来的复杂 演化过程,及豪族的变迁 (7、8、9、13、14、15、19) 草原的压力下,中原向海洋方向传播秩序 (13) 西域作为催化剂,对中原的精神世界与帝国战略 的复合影响(18) 高原作为催化剂,与中原、草原、西域的互动 (20) 融合了中原-草原的二元帝国,形成灿烂文化,向海洋方向传播文化 (15、16) 唐宋之变 技术变迁,刺激中原社会结构从豪族社会变为平民社会; 草原帝国从辽开始主动构建二元帝国,到大清发展为多元帝国; 西域、雪域的催化剂作用,以新的方式呈现; 海外白银,从海洋上到来,白银供给变化影响帝国的命运起伏。 海洋 中原 安史之乱催生技 术变迁,终结了 豪族社会,进入 平民社会(17) 中原帝国的内在 演化逻辑 (22、23、26) 草原 西域

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人教版分段考期考两张

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人教版分段考期考两张

, 新的起点成长的礼物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打开学习之窗学习点亮生命体味学习学会学习人贵自知多把尺子量自己接纳与欣赏自己我要飞得更高我的朋友圈友谊的力量友谊的性质友谊的澄清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网上交友慎重结交网友了解教师职业风格不同的老师教学相长 亦师亦友生命的居所中国人的家体味亲情沟通传递爱现代家庭面面观 和谐家庭我出力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爱护身体养护精神生活难免有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生命的追问发现我的生命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第一课 中学时代 二 学习新天地 三 发现自己 四 友谊与成长同行 五 交友的智慧中学序曲少年有梦学习伴成长享受学习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深深浅浅话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网上交友新时六 师生之间 七 亲情之爱 八 探问生命 九 珍视生命 十 绽放生命之花走近老师 师生交往 家的意味 爱在家人间 让家美好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敬畏生命 守护生命 增强生命的韧性 感受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精彩,新的起点成长的礼物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打开学习之窗学习点亮生命体味学习学会学习人贵自知多把尺子量自己接纳与欣赏自己我要飞得更高我的朋友圈友谊的力量友谊的性质友谊的澄清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网上交友慎重结交网友了解教师职业风格不同的老师教学相长 亦师亦友生命的居所中国人的家体味亲情沟通传递爱现代家庭面面观 和谐家庭我出力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爱护身体养护精神生活难免有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生命的追问发现我的生命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第一课 中学时代 二 学习新天地 三 发现自己 四 友谊与成长同行 五 交友的智慧中学序曲少年有梦学习伴成长享受学习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深深浅浅话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网上交友新时空六师生之间七 亲情之爱八 探问生命九 珍视生命十绽放生命之花走近老师 师生交往 家的意味 爱在家人间 让家美好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敬畏生命 守护生命 增强生命的韧性 感受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精彩六1.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2.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教师: 3.怎样理解“教学相长"?4.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6.在师生交往中,怎样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7.与老师发生分歧时的处理办法:七1、什么是家庭? 2.家庭的功能有哪些?4.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怎样尽孝? 5.什么是亲情之爱?6.为什么有时我们体味不到亲情之爱?7.怎样把握亲人离开、新成员出现的家庭中的亲情之爱?8.为什么会出现爱的碰撞? 9.怎样化解爱的冲突?10.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11.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12.为构建和谐家庭,我们应怎么做? 13.学会在家人间传递爱,化解亲子冲突?八1.为什么说生命来之不易? 2.生命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看待死亡?4.如何看待生命的接续?5.为什么要对生命产生敬畏心? 6.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7.怎样做到休戚与共?8.怎样理解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不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敬畏生命、生命至上的表现?九1.守护我们的生命应注意什么? 2.守护生命为什么还需要养护精神?3.我们的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是怎样的? 4.我们为什么要守护精神家园,弘扬民族精神? 5.什么是挫折?6.为什么人们面对挫折时的认识和态度有区别? 7.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8.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9.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10.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11.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无知识点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无知识点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 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 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灭西夏与金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 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 宋词 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科技名著 明长城和 北京城 小说和戏剧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巩固西北边疆 清朝的疆域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 昆曲与京剧艺术。

部编历史复习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部编历史复习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子
时间
主要思想
春秋 仁;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施行德政;有教无类
战国 “性善论”;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战国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战国 “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贤、尚同”
春秋 顺应自然;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无为而治”
战国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青 铜 器 与 甲 骨 文
工艺 表现
夏 商 周 的 更 替
动荡的春秋时期
表现
政治上:王室衰微 各国变法改革 经济上:井田制衰落 生产力提高 军事上: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不断
战 国 时 期 的 社 会 变 化 思想上:形成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消极:诸侯势力壮大,威胁周王室地位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西周分封示意图
西周分封诸侯形势图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概念
发展历程 代表作品 铸造方法 用途功能
主要特点
知识点五: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指的是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铜、锡经炼制、锻造后 所形成的的各种器物。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时间
都城 中心地区
建立者 亡国者
继承制度 都城遗址
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今河南登封) 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禹 桀 世袭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思维导图在历史复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历史复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历史复习中的应用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梅巧莉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思考和笔记工具,它以思维为基础,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种概念、思想、理论的各级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用图像、颜色建立记忆链接,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思维导图的反射性结构与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高度吻合。

于是在历史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构建历史知识结构,提高记忆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接下来结合日常教学中使用FreeMind制作思维导图进行历史学科复习的探索实践,谈谈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复习中应用的认识。

一、改变笔记形式,提高记忆效率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采用提纲式的板书,所以在学生的笔记中我们常见1.2.3.……这样的形式。

传统笔记条理清楚,内容详细,但是这种笔记体现的是线性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松散,关键词淹没在文字的海洋中,重点不突出,记忆量大且不易记忆。

一课的笔记内容,其记忆的难度已经不小了.在单元复习或期末复习时,知识点成倍增加,复习笔记以提纲式的方式呈现会让学生望而生畏,直接影响复习效果。

右图所示的是用FreeMind制作的思维导图版笔记。

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笔记形式,它是“画出来”的笔记,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颜色丰富的、简短易记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从中心主题发散出来的结构,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用词简洁概括,遵循简单、基本、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

因为思维导图和大脑处理信息的自然方式高度吻合。

所以相较于传统纯文字的提纲式笔记,思维导图更能吸引大脑的注意力,加深记忆的效度,激发联想从而强化记忆力。

二、化零为整,建构历史知识结构学生普遍认为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对历史课堂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课堂上教师会创设历史情境拉近过去与现在的距离,调动丰富的史料真实再现历史的原貌,通过严密的论证去伪存真发现历史的真相.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以史为鉴,客观全面的看待世界,可以不被表象假象所蒙蔽,成为一个理智的人。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 . .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 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2、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170 万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活生产: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生活年代:距今约70 万至20 万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过程: 1921—1929--- 此后发现化石意义:为复原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直立行走。

生活特征:工具、组织、用火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怎样得到火?获得用途?火的意义?)地位及意义:P5四、山顶洞人生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质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资料整理. . . . 生产生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 三二二二一:三个远古人类、两个地点、两个大河流域、两个社会阶段—群居和氏族、一个时期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六千年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3、生产生活:? 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种植农作物:粟? 畜牧业:猪、狗等? 手工业:彩陶和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生活物资来源:打猎、采集、种植、渔业、畜牧等)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七千年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3、生产生活情况:? 建筑:A 干栏式房屋、 B 木构水井? 主要农作物:水稻? 农业工具:骨耜? 畜牧业:猪、狗、水牛等? 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雕刻技术;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过程:? 时间:稻距今约10000年、粟距今约9000~7000? 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详解与学习方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详解与学习方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详解与学习方法第四单元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演变,包括封建制度、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内容。

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1. 理解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建立了君主与地主之间的附庸关系。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中有关封建制度的介绍,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情况。

2. 认识封建等级结构: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是由君主、贵族、士大夫、农民和工商业者等不同阶层组成的。

学习时,可以通过制作一个等级结构图,对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和比较。

3. 学习不同等级的生活方式:不同等级在封建社会中拥有不同的权力和生活方式。

可以通过阅读有关各个等级的生活情况来了解和记忆这些差异。

也可以通过举例,比如描述士大夫的生活和待遇,来加深对封建社会的理解。

4. 分析封建社会的演变:封建社会是一个历时较长的社会形态,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演进。

掌握封建社会的起源、发展和灭亡过程,可以通过查找有关封建社会演变的资料来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5. 口头和书面表达:学习这一单元的知识后,可以尝试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例如写一篇关于封建制度的短文或者进行小组讨论,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要注重记忆和理解。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看教材、记笔记、制作图表等方法来帮助学习。

另外,要注重对比和联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思考。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单元主要讲述了封建制度的特点、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以及不同等级的生活方式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建立了君主与地主之间的附庸关系。

核心是权力与土地的关系,君主将土地分封给地主,地主为君主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而地主则从君主那里得到保护和统治权。

分享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思维导图

分享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思维导图

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程标准:学生知道辽、宋、西夏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的政治家的主要功绩;了解宋、辽、西夏和议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设计辽和西夏宋建立简表,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比较辽和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北宋的关系以及汉化过程,培养归纳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辽和西夏这两个少数民族与宋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辽和西夏、北宋的关系;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方法1.教法本课采用阅读法、活动体验法、史料解读法、电教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2、学法本课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法、欣赏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感受法等来学习本堂课。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此学段学生探究欲望强,但形象思维与感性认知仍占主导,分析问题难免缺乏深度。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寇准师:短短的几十秒你们搜索出这位新朋友的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对应信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名门连皇帝都赞不决口的亲信重臣他的人生却又是命运多舛现在我们就跟随寇凖的脚步,探寻他跌宕起伏、充满传奇的一生。

★刚直不阿仕途通达的他到底生活在怎样一个时代呢?(出示课题)★澶州定策名垂青史★遭遇排挤客死他乡111师:(出示辽、宋、西夏并立地图)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割据的局面,但他的版图远不能和汉唐相比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时期。

那我现在有疑问了,能和北宋王朝同时并立的(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们又是怎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受汉文化影响后又有哪些新发展?)现在呀老师就邀请你们来个时空连线,针对屏幕下方的问题结合书上的内容,试着画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3分钟后回到屏幕前一起分享我们的学习成果。

整理七年级历史思维导图4张

整理七年级历史思维导图4张

七年级历史思维导图4张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个人教学设计模板:齐声回答:秦统一中国学生组内讨论发言,归纳秦能灭六国的原因。

学生展示回答。

学生齐说,秦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学生小组讨论,展示回答山难。

秦是统一了,但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发展,如果不加以改变,那肯定是要影响秦的统一的,这个江山就很难守住了!所以秦始皇是如何守他的江山的呢?师:那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历史小剧《朝会》。

二、巩固统一国家过渡:面对已经超过了原来秦国十几倍的大帝国该如何进行治理呢?1.提问:假如你是秦始皇,你把权力放在谁手中比较放心呢?秦始皇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这时有位大臣上了一件奏折,让秦始皇心中有些不快,到底是什么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提问:秦皇会赞同实行分封制吗?为什么?正是由于秦皇亲眼目睹了分封制带来的战乱纷争他不想噩梦重演,他创立了一套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制度。

老师展示幻灯片。

提问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师总结(课件出示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那现在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了,你觉得这三点措施在当时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除此以外,在交通上统一车轨,还开凿了灵渠意图)提问:李四为什么没买成张三的米,也没买成王二的米呢?秦始皇是如和解决的呢?展示统一货币、度量衡的图片3、讲述皇帝诏书百姓无法看懂的小故事提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课件展示统一文字的过程。

提问:假如你是当时的官吏,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对你有什么好处?假如你是商人或是百姓呢?强调在经济文化上巩固了统一国家4、身为一国之君,每天要处理教学反思:整体而言,为了让学生可以学得条理清晰又印象深刻,我设计了思维导图,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自己制作了音频。

在材料的搜集、制作整合方面我还是很用心的。

有几点缺憾就是课堂的互动性不是很强,还有没能在课堂上检测出学生的听课效果。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会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展示出相关的关键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2、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活生产: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过程:1921—1929---此后发现化石意义:为复原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直立行走。

生活特征:工具、组织、用火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怎样得到火?获得用途?火的意义?)地位及意义:P5四、山顶洞人生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质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生产生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三二二二一:三个远古人类、两个地点、两个大河流域、两个社会阶段—群居和氏族、一个时期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六千年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3、生产生活:•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种植农作物:粟•畜牧业:猪、狗等•手工业:彩陶和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生活物资来源:打猎、采集、种植、渔业、畜牧等)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七千年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3、生产生活情况:•建筑:A 干栏式房屋、 B 木构水井•主要农作物:水稻•农业工具:骨耜•畜牧业:猪、狗、水牛等•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雕刻技术;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过程:•时间:稻距今约10000年、粟距今约9000~7000 •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发展变化:刀耕火种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联盟•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地点:黄河流域•背景:部落间攻伐---合并---联盟(首领)•经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双方、过程、结果)•影响: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后人为什么称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始祖”?打破界限,促进交流融合,为华夏族形成奠定基础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A、炎帝:1、部落活动区域:陕西渭河流域2、发明:农业: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手工业: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制作乐器琴瑟商业:教人们通商交换科技: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B黄帝:1、发明: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2、其他:属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C考古发现:挖掘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型陶壶等,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1、背景:自然灾害——联盟2、禅让制:(原始民主制度)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表现: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首领没有特权;部落联盟首领要具有高尚的品质。

3、功绩:•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舜:制刑法,完制度,稳局势,派禹治水,解水患。

•禹:大禹治水方法:总教训,采疏导,开河渠疏洪入海。

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十年努力,解除水患。

尊称及影响:大禹,扩大夏后氏部落势力和影响。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我国的奴隶制朝代有:夏、商、西周、春秋。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都城:阳城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2、家天下•形成:启凭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影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家天下)3、夏朝的统治•禹在位,征服南方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制度•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统治范围: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地点、发掘、意义)4、夏桀暴政致夏亡•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

二、商汤灭夏1、夏朝灭亡(背景=内因+外因)2、商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都城:亳3、商朝统治•统治: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迁都: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后期: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控制5、商纣王暴政三、武王伐纣1、背景(内因+外因)2、时间:公元前1046年3、经过:牧野之战4、结果(西周建立= 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镐京)四、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1)目的: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其具有较大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贡,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在自己封地内再分封。

3)作用:A积极:•保证周王朝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利于王室与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推动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B消极: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导致中央政权衰败,诸侯势力强大,国家陷入分裂内斗之中。

4)实质:确立周王朝社会等级制度2、西周灭亡背景:公元前841,周厉王-国民暴动\周幽王朝政腐败灭亡:公元前771,西周被犬戎族所灭3、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夏、商、周暴君: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根据生产工具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出现:时间:原始社会后期地点:甘肃、青海、陕西……代表:距今4000多年甘肃齐家文化遗址铜镜2、发展:时间:商朝以后特点: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工艺高超、制作精美用途与功能:饮食、祭祀及军事;食器到礼器,成为……3、制作工艺:成分组成: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杰出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为止……)二、甲骨文记事1、含义: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3、记载内容: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评价: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5、意义: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2、与汉字的关系: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南——成都平原——“三星堆”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春秋+战国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铁制农具、牛耕开始使用,促进……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增多,如……商业:商业活动活跃;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铁农具和牛耕——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推广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王室衰微原因:分封制逐步瓦解表现:周王室势力大减,地位下降;(名义上天下共主)诸侯崛起,各自为政,不再纳贡,王室财政陷困结果: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

三、诸侯争霸背景:自身利益,展开激烈的争斗;民族间矛盾激化。

特点:尊王攘夷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结果:P29•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或条件:•地理条件: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春秋争霸的影响(利弊):1、战事不断,小国备受战争之苦,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2、争霸战争促使一些诸候国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3、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促进各民族间交融;4、大的诸侯国疆域扩大,国家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

•新兵种---步兵出现,提高军队战斗力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同时并存)1、形成背景:纷争、兼并、崩溃过程: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方位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2、战争背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拓展疆域特点:规模大、兵力多、交战广、持续长战役:齐魏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结果:此消彼长……秦最强大,构成威胁★相关成语: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围魏救赵(齐魏“桂林之战”)、减灶计(齐魏“马陵之战”)、纸上谈兵(秦赵“长平之战”:赵括、廉颇)二、商鞅变法(商鞅是法家代表)背景:…推广,…提高,…增强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时间、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内容:P33表格作用:国力…战斗力…,最强盛,奠定基础各国变法的影响:多方面发生变革,加速社会进步★商鞅变法是否成功?有何启示?成功:历史角度,外部因素,个人角度启示:顺应历史潮流;改革非一帆风顺;促进社会发展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建造:公元前256年,李冰,岷江上建造特点:高山与平原的连接处,利用地势和河流结构:渠首(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和灌溉网功能:综合性水利枢纽……防洪、灌溉、水运影响:“天府之国”,绝无仅有,人民的智慧•(与大禹治水比较)第8课百家争鸣一、老子简介\评价: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创始人,学识渊博主张:顺应自然、对立面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书籍:《道德经》二、孔子和儒家学说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大思想、教育家。

主张:思想---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治国--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注重道德文化知识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整理文献资料…做出巨大贡献书籍:《论语》影响:对中国古代的发展……深远影响三、百家争鸣背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形成: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表现及影响:P39•注意:儒家与法家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孙武是春秋末期,孙膑是战国时期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六国一、秦灭六国(军事上完成统一)背景(秦灭六国的条件):•民心所向—顺应历史潮流•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大增•嬴政即位,广招人才,商讨统一计策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30年,韩赵魏楚燕齐,远交近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咸阳,秦朝建立•北进南下,对边疆开拓经营意义:结束混战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