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浙江省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011绍兴教师职称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其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2、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课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3、替代强化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4、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了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也称罗森塔尔效应。

二、简答题1、简述学生的权利(1)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2)享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4)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的权利;(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简述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关系。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素养。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素质构成。

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校德育过程也就是对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识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动为终结。

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具有多种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请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全)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

(全)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1.在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词。

【最早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P1)2.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根本的属性是它的社会性。

(P2)3. 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

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

(P3)4.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了教育中三对最基本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其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最基本、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P3)5.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P4)6.生活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最早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由神学转向科学解释。

(P4)7.劳动起源说是前苏联教育家最早提出,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凯洛夫。

观点: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P4)8. 中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教育特征是等级性。

(P5)9. 夏朝:序(设在王都,最初教射场所,后来成为奴隶主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对奴隶主贵族进行教育)、校(地方乡学,原为养马地方,后来演变为军事训练和习武的场所;对平民进行教育),两者为学校的雏形。

一般认为,夏朝最早有学校的设置。

(P6)10. 鸿都门学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促进学校多样化。

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P7)11. 国子监是我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P8)12. 文士学校,这是古埃及开设最多的学校,主要培养文士,能写善书,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的知识。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资料(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资料(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 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 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 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 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 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 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 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 点。

9、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 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 教育。

”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 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 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 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 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 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 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 征等。

13、 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 身心发展的特点, 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 弘扬其主体精神, 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 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易混知识点总结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易混知识点总结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易混知识点总结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义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011教师编制的重点

2011教师编制的重点

2011年教师编制考试重点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2011年河南省招教考试《教育学》考点

2011年河南省招教考试《教育学》考点

2011年河南省招教考试《教育学》考点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5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6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7生产力水平与教育关系: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8科学技术与教育: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功能.9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10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区别1)“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3)“年龄段教育-“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4)时空限制-跨时空的教育.1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011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

2011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 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完整版)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最新教育学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1)在我国,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相区别):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他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

再者,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

所以,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相区别):首先,活动对象也是人。

其次,活动目的特殊。

第三,活动方式特殊(特殊的规训方式)。

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5)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6)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2、教育的形态1)教育形态的划分依据(1)教育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

2)不同教育形态的特点(1)非形式化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2)形式化教育:定型的实体化教育(3)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

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

(4)非制度化教育:重要体现是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

“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思想 3)学校教育特点: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专门性(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有专门场所和设备;学生以专门学习为己任);相对稳定性(师资、场所、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校园文化) 4)家庭教育特点: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个别性。

(全)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

(全)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梳理1.在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词。

【最早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P1)2.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根本的属性是它的社会性。

(P2)3. 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

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

(P3)4.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了教育中三对最基本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其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最基本、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P3)5.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P4)6.生活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最早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由神学转向科学解释。

(P4)7.劳动起源说是前苏联教育家最早提出,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凯洛夫。

观点: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P4)8. 中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教育特征是等级性。

(P5)9. 夏朝:序(设在王都,最初教射场所,后来成为奴隶主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对奴隶主贵族进行教育)、校(地方乡学,原为养马地方,后来演变为军事训练和习武的场所;对平民进行教育),两者为学校的雏形。

一般认为,夏朝最早有学校的设置。

(P6)10. 鸿都门学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促进学校多样化。

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P7)11. 国子监是我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P8)12. 文士学校,这是古埃及开设最多的学校,主要培养文士,能写善书,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的知识。

2011年教师招考复习资料(推荐)教育学常考知识点

2011年教师招考复习资料(推荐)教育学常考知识点

教育学常考知识点1944年出版的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著作。

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沦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把测验分为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的依据是测验目的把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标准是评价的功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十三大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民主管理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班、课、时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的是培根被公认的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毕业考试前夕,学校咨询人员对平时比较容易紧张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问题预防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直观性原则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生理适宜原则布卢姆的教学观点结构化教材和发展学习模式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读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蔡元培所倡导的美育是超美育长善救失。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提出的倡导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人是杜威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卢梭《爱弥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十3=4(人)12干2=6(人),12干1=12(人),12十0·5二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评价的功能上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素质教育德育的价值属性和对平行教育子系统的作用是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的两大含义。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综合复习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综合复习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综合复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定义:(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余产品,为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接受教育成为可能。

(2)文字的产生。

只有借助于文字,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才得以积累。

3、教育的产生即教育的起源说:(1)神话起源论,中国宋朝的朱熹、西方的《圣经》都认为教育是由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沛西·能,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产本能活动。

(3)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

(4)劳动起源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5)生活需要起源论,认为教育乃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是劳动起源论的扩展。

4、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5、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1)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认务使实现个体社会化。

(2)在受过专业训练专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

(3)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6、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是校阅实践活动的工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二)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二)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二)-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基本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癸卯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提出”六三三”学制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5.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6.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2011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重点整理(内部资料)

2011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重点整理(内部资料)

第一章1、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

2、谢费勒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三种: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3、所有的教育定义都把教育看做是活动,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4、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

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

5、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社会性。

6、怎样理解教育活动时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7、教育的根本特质:教育8、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

教育的直接落脚点是身心发展,最终落脚点是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

9、学校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稳定性10、终身教育的创始人及其内涵:创始人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内涵:P611、教育的三种历史形态划分: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全名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不同的历史阶段:原始、古代、现代1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稳定性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

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个别性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

对象的全名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13、原始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原始教育: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原始性、同一性古代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 必考

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 必考

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考考点一、单选1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正式产生于奴隶社会。

2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

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

4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

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德国。

6记述孔子教育思想及言论的著作是论语。

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8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称为产婆术。

9标志教育学走向独立的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10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德国教育家1806年赫尔巴特)。

11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理论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12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舒尔茨。

13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康德。

14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15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着教育结构。

16减少人口数量并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教育。

17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18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9教育工作必须分阶段地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0教育工作必须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1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2一个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称为教育方针。

23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称为培养目标。

24根据个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为个人本位论。

25“社会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2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7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8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创立者是布鲁纳。

29加涅在1992年修订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了其著名的学生素质结构理论。

30我国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称为“三育两有”。

3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是智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

《教育学》重要考点一: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概述【考点1】教育及其要素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包括学生和老师、课程、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

概括起来,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构成要素。

【考点2】教育的形态和属性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可划分为不同的形态。

根据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和空间标准,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指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包括: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考点3】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在它的活动过程,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二条。

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第二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考点1】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神创造的。

这是最古老的观点。

生物起源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斯宾塞和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把人类的意识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忽略了人类教育的目的性。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
(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名称??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鄙视和脱离生产劳动。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实行棍棒纪律;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4.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六)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可以说,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都应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而展开。
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对人的影响较大的是社会环境(包括被人改造的自然;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但是,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环境决定论”也是错误的。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1年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地方面变化的过程。

4: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5: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其宗旨是为了补充、丰富国家课程的内容,满足全国范围的地区差异.6:学校课程—-—--—是指学校自身研究开发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属于三级课程。

它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7: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8: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9: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堆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10::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11: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 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卢梭代表作《爱弥儿》。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创始人: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

•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当代教育学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第一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凯洛夫的《教育学》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理论•(1)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2)创建时间:1960年•“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创立的“宪章”•(3)核心概念: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4)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科学技术研究功能.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教育与文化•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

•2、学校文化的特性:•(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3、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的构成:(1)学校物质文化;(2)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3)学校精神文化;(4)学校各种亚文化。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它给我们的启示:•(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可以使我们重视学校教育中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一重要任务,重视学校教育的社会意义,重视学校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发挥是决定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能动性的清醒认识,是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认识前提,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1)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1)顺序性→循序渐进•(2)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4)互补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教育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主体地位及尊严.教育教给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怀疑知识技能.使人们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总体上: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具体讲:(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