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巴林银行事件

合集下载

审计第五章内部控制例题

审计第五章内部控制例题

案例一:巴林银行倒闭案巴林银行集团是一个有232年历史的老牌英国银行,在全球拥有雇员13 000多人,总资产逾94亿美元,所管理的资产高达460亿美元。

然而,巴林银行集团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辉煌业绩,却毁在其新加坡分行的一名年仅28岁的交易员手上。

1995年2月26日,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对英国著名的老牌投资银行--巴林银行的拯救行动宣告失败,巴林银行被迫宣布破产。

在巴林银行宣布破产之前,该银行的高级主管人员对导致该银行破产的直接责任人,该银行新加坡分部的经理兼交易负责人尼克·利森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直到尼克·利森潜逃的那一天,即2月23日,该银行的风险报告仍然出现交易平衡。

据新加坡有关当局披露,巴林银行在1995年2月前18天中,共给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汇去了1.28亿美元,作为垫付维持金。

巴林银行在未通知英格兰银行的情况下,擅自给新加坡分部汇去了7.6亿英镑现金,而且又疏于控制,致使尼克·利森支配资金的权力超越了自己的权限。

在巴林银行新加坡分部,尼克·利森本人就是“制度”。

作为总经理,他既分管交易,又管结算,还集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签发支票、负责新加坡分部与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交易活动的对账调节以及新加坡分部与巴林银行的对账调节这四种权力于一身。

这为尼克·利森的犯罪行为提供了许多机会,也为巴林银行的倒闭埋下了隐患。

【案例点评】从巴林银行集团的案例不难发现,缺乏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其崩溃的重要原因.巴林银行集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2、会计控制松散,内部审计失效。

3、过度从事投机交易,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4、金融监管存在漏洞,过度投机不受约束。

案例二:杨铮窃取公款案2002年春节期间,工商银行武汉营业部下属某储蓄所的储蓄员杨峥犯下“惊天大案”,卷走巨款的事件,就是疏于内部控制的惨痛教训。

春节期间,杨峥通过虚增存款的手段,共卷走人民币337。

案例十一 巴林银行破产事件

案例十一 巴林银行破产事件

案例十一巴林银行破产事件一、案例内容1995年2月17日,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以最夺目的标题报到了同一事件:巴林银行破产了。

巴林银行集团有着232年历史的老牌英国银行,在全球拥有员工1 300多人,总资产逾94亿美元,所管理的资产高达460亿美元,在世界1 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许多的英国王室显贵都是他的顾客,曾被称为英国的皇家银行。

巴林银行经历了1986年伦敦金融市场解除管制的“大爆炸”,仍然屹立不倒,已成为英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然而,巴林银行长达两个世纪的辉煌业绩,却于1995年2月毁于一旦。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其新加坡分行的一名交易员——尼克•李森的违规交易。

李森,事发时刚满28岁。

1992年,李森由摩根斯坦利的衍生工具部转投巴林,被派往新加坡分行。

由于工作勤奋、机敏过人,李森得到重用,升任交易员,负责巴林新加坡分行的衍生品交易。

期货交易的成功使李森深受上司的赏识,地位节节上升,以至被允许加入由18人组成的巴林银行集团的全球衍生品交易管理委员会。

李森的工作是在日本的大阪及新加坡进行日经指数期货套利活动。

然而,李森并没有严格地按规则去做,当他认为日经指数期货将要上涨时,不惜伪造文件筹集资金,通过私设帐户大量买进日经股指期货头寸,从事自营投机活动。

然而,日本关西大地震打破了李森的美梦,日经指数不涨反跌,李森持有的头寸损失巨大。

若此时他能当机立断,损失还是能得到控制,但过于自负的李森在1995年1月26日以后,又大幅增仓,导致损失进一步加大。

1995年2月23日,李森突然失踪,其所在的巴林新加坡分行持有的日经225股指期货合约超过6万张,占市场总仓量的30%以上,预计损失逾10亿美元之巨,这损失已完全超过巴林银行约5.41亿美元的全部净资产值,英格兰银行于2月26日宣告巴林银行破产。

3月6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决,巴林银行集团由荷兰商业银行收购。

二、案例分析通过上述案例,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金融市场主体面临着越来越广泛的风险:1)近20年来,金融市场主体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风险;2)金融风险并不是下金融机构的专利,大的金融机构也存在风险;3)金融风险的成因日趋复杂。

巴林银行倒闭案案例

巴林银行倒闭案案例

巴林银行倒闭案案例背景介绍: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并且在1992年被巴林总部派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同时担任交易及清算部门的负责人,并出任总经理。

交易部门主要负责执行期货业务,而清算部门主要负责记录每笔交易的结果。

在期货交易中,如果发现无可挽回的错误,巴林银行的做法就是将该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这个账号叫做99905。

这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给里森打了一下电话,要求里森另外设立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

于是里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这样,帐号为“88888” 的“错误帐户”便诞生了。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了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规矩行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

“88888”错误帐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存于电脑之中。

从1992年到1995年1月期间,里森利用88888错误账号隐瞒了多笔失败的交易数字,数额达到了86000万英镑的高点,而那时巴林银行的全部股份资金只有47 000万英镑,无奈之下,巴林银行宣布破产。

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项镑存款,但这5000万已被挪用来补偿88888号帐户中的损失了。

查了一个月帐,却没有人去查花旗银行的帐目,以致没有人发现花旗银行帐户中并没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

关于资产负债表,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还曾经在1994年3月有过一段评语,认为资产债表没有什么用,因为它的组成,在短期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彼得·巴林说:“若以为揭露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

”。

事实上,从1993年到1994年,巴林银行在SIMEX及日本市场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1000万英镑,超出了英格兰银行规定英国银行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25%的限制。

案例8-5 巴林银行倒闭案例

案例8-5 巴林银行倒闭案例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成因分为微观主体原因与宏观成因: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成因分为微观主体原因与宏观成因: 1.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微观主体原因 1.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微观主体原因 内部控制薄弱,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 内部控制薄弱,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 衍生产品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衍生产品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内部风险管理混乱到极 点是巴林银行覆灭的主要原因。首先,巴林银行内部缺 点是巴林银行覆灭的主要原因。首先, 乏基本的风险防范机制,里森一人身兼清算和交易两职, 乏基本的风险防范机制,里森一人身兼清算和交易两职, 缺乏制衡,很容易改写交易记录掩盖风险或亏损。同时, 缺乏制衡,很容易改写交易记录掩盖风险或亏损。同时, 巴林银行也缺乏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检查部门对里森所 为进行监控;其次,巴林银行管理层监管不严, 为进行监控;其次,巴林银行管理层监管不严,风险意 识薄弱。在日本关西大地震之后, 识薄弱。在日本关西大地震之后,里森因其衍生合约保 证金不足而求助于总部时, 证金不足而求助于总部时,总部竟然还将数亿美元调至 新加坡分行,为其提供无限制的资金支持;再者, 新加坡分行,为其提供无限制的资金支持;再者,巴林 银行领导层分裂,内部各业务环节之间关系紧张, 银行领导层分裂,内部各业务环节之间关系紧张,令许 多知情管理人员忽视市场人士和内部审检小组多次发出 的警告,以至最后导致整个巴林集团的覆没。 的警告,以至最后导致整个巴林集团的覆没。 另外,过度的激励机制激发了交易员的冒险精神, 另外,过度的激励机制激发了交易员的冒险精神,增大 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系数。 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系数。
1.你认为巴林银行倒闭的根本原因 1.你认为巴林银行倒闭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是什么?
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1)巴林银行内部管理不善,控制不力,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1)巴林银行内部管理不善,控制不力,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在新加坡 巴林银行内部管理不善 分行,李森既是清算部负责人,又是交易部负责人,一身二职, 分行,李森既是清算部负责人,又是交易部负责人,一身二职,说明 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极不严谨。同时, 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极不严谨。同时,巴林银行也没有风险控制检验机 构对其交易进行审计。 构对其交易进行审计。巴林银行管理层知道李森在关西大地震后仍在 增加仓位,却继续在1995 月至2月间将10 1995年 10亿美元以上资金调拨给新 增加仓位,却继续在1995年1月至2月间将10亿美元以上资金调拨给新 加坡分行,充分说明巴林银行风险意识薄弱。 加坡分行,充分说明巴林银行风险意识薄弱。巴林银行设立新加坡分 在组织形式上也欠周详考虑, 行,在组织形式上也欠周详考虑,如果注册为全资子公司而不是分公 也就不会招致巴林银行全军覆没的后果。 司,也就不会招致巴林银行全军覆没的后果。 (2)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 (2)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所持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 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三分之一。 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三分之一。单一的经 纪行为占有如此大的市场比重,新加坡交易所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 纪行为占有如此大洞。 明显存在监管漏洞。

巴林银行事件始末

巴林银行事件始末

恶魔交易员搞垮巴林银行-----金融衍生工具惹的祸?一、事件背景巴林银行是巴林银行集团的母公司。

它拥有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这是伦敦的一家成立于1763年、具有悠久历史的商人银行,在伦敦、新加坡和香港设有分行,在东京和汉城设有代表处。

巴林银行作为一家商人银行,它不仅从事一般银行业务,还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经营证券和金融期货业务。

1993年以前,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是巴林银行集团的主要经营实体,承担着对巴林银行集团的分行和子公司的管理职能。

其中,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巴林证券有限公司就是作为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经营证券和金融期货业务的主要机构,尽管该公司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但实际上公司的总部、档案管理和业务运作等全部都在伦敦。

巴林证券有限公司通过设立其分支机构,使业务网络遍布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

巴林证券有限公司全权管理巴林期货(新加坡)有限公司和巴林证券(日本)有限公司。

1993年后,巴林银行集团进行结构性改革与调整,将原来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下属的巴林证券有限公司升格为与前者平级的公司,然后将这两个公司进行内部合并称为巴林投资银行。

合并后巴林投资银行负责管理巴林银行集团的所有银行业务和证券与金融期货业务,但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和巴林证券有限公司仍作为巴林银行两个平行的主要经营实体,分别从事上述两项业务的经营活动。

该行1993年的资产有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4.5亿英镑,海内外职员4000余人,盈利1.05亿英镑。

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英镑。

该行当时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

巴林期货(新加坡)有限公司组建于1986年9月17日。

其后不久,它申请并获得了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非清算会员资格。

1992年2月21日,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申请国际金融交易所的清算会员资格,结果也获得了批准。

从1992年7月1日起,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开始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进行交易。

审计学案例分析

审计学案例分析

商学院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巴林银行倒闭案专业: 财务管理系别: 财务管理系班级: 财务11406班小组成员: 02乌兰、指导教师: 王明珠成绩:巴林银行倒闭案案例巴林银行成立于1763年的巴林银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并声明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

1994年巴林银行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

然而,在欧洲金融界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它却因为内部控制原因最终倒闭。

里森是巴林银行的一个区级职员,负责巴林银行在新加坡的工作他既是首席交易员,又是清算部经理。

从 1992年开始,他利用一个按巴林银行总部规定本该废止但他却私自保留的一个叫“88888”的账户进行不受任何约束的期货交易,结果造成高达 1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最后透支的金额超出整个巴林银行几亿美元的资本,将整个巴林银行赔了精光,导致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轰然倒塌,最终走向坟墓。

一、从内部控制分析其倒闭成因(一)、控制环境存在问题1 、管理层对企业经营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这决定了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企业,经营中需要拥有比其他行业更高的风险意识。

而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业务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买卖,如果说银行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那么经营衍生金融工具需要更高的风险意识,要求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双刃剑”效应,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

在巴林银行倒闭案中管理层只看到衍生金融工具的正面效应而忽视了负面效应,从而也就没有对负面效应可能产生的风险迸行控制和防范。

2 、管理层不重视历史经验的指示作用,突出表现是不重视资产负债表的作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极其结构状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利润分配能力等。

尽管资产负债表具有静态性,但它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及承担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它分析各种数据的正确性,检查内部是否存在做假账的问题。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巴林银行事件是中国银行业历史上一起重大的金融风险事件,对于大规模投资者和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下是对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是中国首家上市的商业银行,成立于1995年。

在成立的初期,巴林银行经营正常,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

然而,在2002年,巴林银行因为一系列不当操作引发了金融风险。

首先,巴林银行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该行管理层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银行违规操作,未按照规定进行交易核对和审计,导致资金流失和风险暴露。

其次,巴林银行对外部环境的监测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银行在处理风险事件时缺乏应急应对措施,导致风险扩大和损失加剧。

再次,巴林银行的信息披露不透明。

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巴林银行隐瞒了真实情况,无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信任,对巴林银行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重大伤害。

最后,巴林银行对风险的估计和处理不准确。

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巴林银行未能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加大了损失,并让金融风险进一步蔓延。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揭示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银行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并建立明确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其次,银行需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再次,银行必须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银行应准确估计和处理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巴林银行事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暴露出银行业管理的问题,也揭示了金融风险对于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

该事件促使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加强,并引起了投资者对于金融风险的关注。

同时,银行业也认识到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的建设。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是一起备受关注的金融丑闻,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失和金融安全
问题。

这一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

本文将对巴林银行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教训,以期为今后的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首先,巴林银行事件的发生与金融监管不力密不可分。

在这起事件中,监管部
门未能有效地对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导致了银行内部存在大量的漏洞和腐败现象。

这表明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职和疏忽,需要对监管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完善。

其次,巴林银行事件也暴露了银行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

在这起事件中,银行
高层管理人员对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的失职和疏忽,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流失和金融安全问题。

这表明银行内部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需要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加强。

另外,巴林银行事件也揭示了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些不正当竞争和腐败现象。


这起事件中,银行与一些非法机构和个人进行了不正当的合作和交易,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流失和金融安全问题。

这表明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不正当竞争和腐败现象,需要对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的整顿和清理。

综上所述,巴林银行事件是一起备受关注的金融丑闻,暴露了金融监管不力、
银行内部管理薄弱和金融市场不正当竞争等问题。

对于这一事件,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加强金融监管,改善银行内部管理,整顿金融市场,以期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希望通过对巴林银行事件的深入分析,可以为今后的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英国 皇室。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 五个世袭的爵位。这可算得上一个世界记录,从而奠定 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
在当时《亚洲金融》杂志组织的由机构投资者 评选亚洲最佳经纪活动中,巴林银行连续4年 名列前茅。
二、巴林银行破产的背景
里森不断用这个账户吸收下属的错误,为了应付每月 底巴林总部的帐户审查,里森就将自己的佣金转入帐 户,以弥补亏损。刚开始由于这些亏损的数额不大, 倒也相安无事。
1993年1月,里森手下有一名交易员出现了两笔大额 差错:一笔是客户的420日合约没有卖出,另一笔是 100日合约的卖出指令误为买入。里森再次作出了错 误决定,用“88888”帐户保留了敞口头寸。
另据《金融时报》报道,巴林银行在未通知英格兰银行的 情况下,擅自给其新加坡分部汇去了7.6亿英镑现金,而这 个数将近巴林银行资本的两倍。
破产前的巴林运作机构,里森主要是与巴林公司伦敦总部、 东京分部及香港分部交易。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仅有 少数客户,其中一个为巴林分支,另一个为巴黎国际银行, 每笔交易都会经过一家巴林分支,因此,巴林主管完全不 知晓里森所作所为是不可能的。
所有这些交易均进入“88888”帐户,为维持数额如此 巨大的交易,每天需要3000-4000英镑。巴林总部竟 然接受里森的各种理由,照付不误。2月中旬,巴林 总部转至新加坡5亿多英镑,已超过47000万英镑的 股本金。
2月23日,日经股价指数急剧下挫276.6点,收报 17885点,里森持有的头寸合约已达6万余份,由此 造成的损失则激增至令人乍舌的8.6亿英镑,并决定 了巴林银行的最终垮台。
1995年2月26日深夜,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 布,总部设在伦敦的巴林银行因资不抵债,即将破产。

金融企业审计案例分析审计0952李星

金融企业审计案例分析审计0952李星

案例:巴林银行事件
最后崩溃
在巴林期货的最后一日,里森对影响市场走向的努力 彻底失败。日经股价收盘降到17885点,而里森的日经期货多 头风险部位已达6万余口合约;其日本政府债券在价格一路上 扬之际,其空头风险部位亦已达26000口合约。里森为巴林所 带来的损失,在巴林的高级主管仍做着次日分红的美梦时,终 于达到了86000万英镑的高点,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 行终结的命运。
打了一个电话,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
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 样帐号为“88888”的“错误帐户”便诞生了。 这
案例:巴林银行事件
事件过程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 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学是按老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 仍由“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帐户刚刚 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 存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现的 错误很多,但里森都巧妙地搪塞而过。“88888”这个被人忽 略的帐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帐的机会,如果当时取消 这一帐户,则巴林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
第一次错误
• :当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口日经指数期 货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为卖出20口,这个错误在 里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欲纠正此 项错误,须买回40口合约,表示至当日的收盘价 计算,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公司。 但在种种考虑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帐户 “88888”,承接了40口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 以掩盖这个失误。然而,如此一来,里森所进行 的交易便成了“业主交易”使巴林银行在这个帐 户下,暴露在风险部位。数天之后,更由于日经 指数上升200点,此空头部位的损失便由2万英镑 增为6万英镑了(注:里当时年薪还不到5万英镑 )。此时里森更不敢将此失误向上呈报。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巴林银行是一家总部位于巴林的国际性银行,成立于1971年。

在其成立初期,巴林银行主要从事贷款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巴林银行逐渐成为了巴林地区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然而,2019年,巴林银行卷入了一起涉及违规操作的事件。

据报道,巴林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存在着一定的违规操作,涉及金额巨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这一事件不仅对巴林银行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对其业务发展和未来前景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对这起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经过。

其次,我们需要对事件的影响和后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最后,我们需要对巴林银行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展望。

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巴林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存在的违规操作。

据了解,巴林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存在着一定的内部管理漏洞,导致了大量资金被挪用或滥用。

这种违规操作不仅违反了银行的内部规定,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事件的影响和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巴林银行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客户和投资者对其信任度大幅下降。

其次,巴林银行面临着来自监管机构和法律部门的严格处罚和调查,可能导致银行业务的受限和经营风险的增加。

最后,这一事件也对巴林银行的业务发展和未来前景带来了严重的挑战,需要银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改进来重建信任和恢复业务。

针对这一事件,巴林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和解决。

首先,银行需要对内部管理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改进,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其次,银行需要积极与监管机构和法律部门合作,配合调查和处罚,全面整改,恢复业务的正常运营。

最后,银行需要加强对客户和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重建信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恢复业务的稳定和发展。

总的来说,巴林银行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违规操作事件,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对银行的声誉和业务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事件案例分析巴林银行事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起金融丑闻,该事件不仅对巴林银行自身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引起了金融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在这起事件中,巴林银行的管理层和员工涉嫌违规操作,导致银行资金链断裂,客户利益受损,甚至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巴林银行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教训,以期为金融行业提供借鉴和警示。

首先,巴林银行事件的发生与银行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密不可分。

在这起事件中,巴林银行的管理层未能有效监督员工的操作,导致了内部风险的快速积累。

同时,银行内部的审计和风控机制也存在严重缺陷,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违规操作的发生。

这表明,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应更加重视内部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监督机制,以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其次,巴林银行事件也揭示了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不足。

在这起事件中,一些银行员工为谋取个人利益,故意违反银行规定和监管要求,进行违规操作。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也损害了银行客户的利益和金融市场的良性秩序。

因此,金融从业人员应当牢记自己的职业责任,坚守职业操守,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手段违规谋取私利。

再次,巴林银行事件对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和执法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这起事件中,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和介入银行内部的违规操作,导致事件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表明,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能,及时发现和处置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和市场的合法权益。

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当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监管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巴林银行事件也给投资者和公众敲响了警钟。

投资者和公众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应当审慎选择,加强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

同时,投资者和公众还应当关注金融市场的动态和监管情况,积极参与监督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巴林银行案例,金融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案例,金融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一.事件介绍(一)巴林银行巴林银行1763年创建于伦敦,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投资者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又像一个“商人”一样自己做买卖,也像其他商人一样承担风险。

由于善于变通,富于创新,业务范围广泛,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

到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

然而,这一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里森之手。

(二)里森其人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

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争取到了到印尼分部工作的机会。

由于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地解决以前未能解决许多问题,使工作有了起色。

因此,他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伦敦总部对里森在印尼的工作相当满意,并允许可以在海外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

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

这原是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

于是里森又建立了名为“88888”的错误账户。

几周后,伦敦总部又要求用原来的99905的帐户来与伦敦总部联系,但这个已经建立的88888错误帐户,却没有被销掉。

开户表格上注明此账户是"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误差账户,只能用于冲销错帐,但这个账户却被用来进行交易,甚至成了里森赔钱的"隐藏所"。

巴林银行事件分析(五篇范文)

巴林银行事件分析(五篇范文)

巴林银行事件分析(五篇范文)第一篇:巴林银行事件分析因素分析①巴林集团管理层的失职。

早在1994年末和1995年初,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曾发现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交易中存在若干异常,并向巴林集团提出了一些关于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征询。

这些原本是可能促成较早发现里森活动的。

根据官委清盘人的观点,如果巴林集团的管理层适当检讨并理解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在致该集团的信中所表述的忧虑,那么倒闭是可能挽回的。

官委清盘人认为巴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第二封信的态度尤其应该受到严厉指责,该回信向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作出许多毫无根据的错误保证。

同样,琼斯对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两封信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问题掉以轻心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我们无法理解,琼斯作为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财务董事,何以未经独立地详细了解整个事件,就在里森草拟的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征询里森交易活动的复函上签字。

②松散的内部控制。

从巴林破产的整个过程看,无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或国际金融组织都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而巴林的内部控制却是非常松散的。

据报载,在2月26日悲剧发生之前,巴林银行的证券投资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性,但竟未引起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警惕。

1月份第一周,里森持有合约3024张,20天后,即持有合约16852张(短短20天内,合约持有额增长4倍)。

到2月中旬,里森持有的合约突破2万张,比在同一市场操作的第二大交易商持有的头寸多出8倍。

这个信号由于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而没有被巴林银行的最高管理当局注意到从而作出应有的反映。

总之,巴林银行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失灵了,预警系统失败,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巴林破产前不久,该银行直到尼克·里森去职的那天,即2月23日星期四,公司的风险报告仍出现交易平衡。

但是,据新加坡有关当局说,巴林在1995年2月头18天里给新加坡期货有限公司汇去1.28亿美元作垫付维持金之用。

《巴林银行》案例课件 (二)

《巴林银行》案例课件 (二)

《巴林银行》案例课件 (二)
- 《巴林银行》案例课件简介
- 案例背景及重要人物介绍
- 问题分析
- 解决方案
- 成果与启示
《巴林银行》案例课件简介:
《巴林银行》是一起关于银行业的大型诈骗案件,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

该案件被认为是金融史上规模最大的欺诈案之一,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跨国金融诈骗案例。

案例背景及重要人物介绍:
该案件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包括巴林国际银行的前董事长Alfredo Sáenz和前总裁Mario Conde,以及一些其他的银行高管和财务人员。

这些人员通过利用虚假交易和欺诈手段,从银行和股东手中骗取了大量的资金。

问题分析:
该案件的主要问题是银行高管和财务人员利用其职位和权力,通过虚假交易和欺诈手段骗取银行和股东的资金。

这些人员在银行内部建立了一套复杂的欺诈体系,通过虚假交易和账目操作,掩盖了他们的行为。

解决方案:
该案件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调查和审判,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在调查过程中,相关机构发现了银行高管和财务人员的欺诈行为,并对他们进行了审判和判决。

此外,相关机构还加强了对银行的监管和审计,以防止类似的欺诈事件再次发生。

成果与启示:
该案件的成果是成功地追究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加强了对银行的监管和审计。

此外,该案件还提醒了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避免类似的欺诈事件发生。

该案件也提醒了公众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虚假交易和投资。

会计监督案例

会计监督案例
里森由于工作勤奋出色,被上司委以重任,同时 负责新加坡分行的清算部和交易部。当时,他 负责在日本的大阪及新加坡进行日经指数期货 套利活动。当里森认为日经指数会上涨时,他 不惜伪造文件筹集资金,通过私设账户大量买 进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头寸,从事自营投机活动。 然而,日本关西大地震使日经指数不涨反跌, 投机交易,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巴 林银行集团管理层德知里森的行为后,仍将10 亿美元调给新加坡分行。
4、金融监管存在漏洞,过度投机不受约束。英 格兰银行规定英国银行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 自有资本的25%,但1994年第4季度巴林银行 集团存入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保证金最大风 险额超过了其资本基础的75%。
案例——巴林银行失控案
总结:巴林银行崩溃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 1、没有将交易和清算业务分开。里森既是期货交易部
经理,又是清算部经理,自己监督自己。 2、会计控制松散,内部审计失效。1994年度巴林银行
集团最后一季度的审计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有可能被 置之不理,且由此可能造成极大的风险。但有关方面 未采取任何行动纠正。
案例——巴林银行失控案
过于自负的里森于1995年1月26日后,又大副增 仓,而巴林银行管理层在得知里森的行为后仍 继续将10亿美元调拨给新加坡分行,导致损失 进一步加大。至1995年2月23日,新加坡分行 持有的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超过6万张, 占市场总仓量的约30%,预计损失逾10亿美元, 已完全超过巴林银行集团约5.41亿美元的全部 净资产值。
案例——巴林银行失控案
“我所处的位置是相当奇特的,一方面,我在交 易场地工作,负责用日元做期权交易;另一方 面,我又是后勤部门的主管,可以向伦敦方面 随意的提出要求。我可以纵观全局--对我而言,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我也许是世界上 同时对收入平衡表上的两边都负责的唯一一个 人。”

案例十二巴林银行的破产

案例十二巴林银行的破产

案例十二:巴林银行的破产巴林银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该行成立于1762年,当初仅是一个小小的家族银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业务全面的银行集团。

巴林银行集团的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业务网络点主要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上海也设有办事处。

到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

1995年2月26日巴林银行因遭受巨额损失,无力继续经营而宣布破产。

从此,这个有着233年经营史和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业银行在伦敦城乃至全球金融界消失。

目前该行已由荷兰国际银行保险集团接管。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

1995年1月份,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了大量期货合同,指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日本阪神地震打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

巴林银行最后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之巨,而其自有资产只有几亿美元,亏损巨额难以抵补,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就这样倒塌了。

那么,由尼克·里森操纵的这笔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何在短期内便摧毁了整个巴林银行呢?我们首先需要对金融衍产品(亦称金融派生产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金融衍生产品包括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和手段,买卖期权、期货交易等都可以归为此类。

具体操作起来,又可分为远期合约、远期固定合约、远期合约选择权等。

这类衍生产品可对有形产品进行交易,如石油、金属、原料等,也可对金融产品进行交易,如货币、利率以及股票指数等。

从理论上讲,金融衍生产品并不会增加市场风险,若能恰当地运用,比如利用它套期保值,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对冲方法。

但在其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其致命的危险,即在特定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纯粹以买卖图利为目的,垫付少量的保证金炒买炒卖大额合约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往往无视交易潜在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那么这种投机行为就会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林银行事件与市场监管在伦敦的金融城里,匆匆而过的人们不会发现这里有什么变化。

巴林银行,作为全球最古老的银行之一,曾经是英国贵族最为信赖的金融机构。

但是,200多年优异的经营历史,并没有使巴林银行逃脱破产的悲惨结局。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一个惨痛的结局,竟然出自于一个普通的证券交易员——尼克·李森之手,正是他利用欺骗的手段使巴林银行蒙受了8亿6千万英镑的巨额亏损,最终把巴林银行推上了死亡之路。

尼克·李森1989年加盟巴林银行,1992年被派往新加坡,成为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的总经理,而尼克·李森搞垮巴林银行的事发地也正是新加坡。

期货交易员在交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他们一般都会开设一个特殊账户,用以暂时存放那些错误的交易,等待适合的行情出现时,再挽回损失。

但是,错误账户在尼克·李森的手中改变了用途,他把自己失败的交易记入其中,用以掩盖损失。

结果,为了赚回赔掉的钱,尼克·李森的赌局越开越大,以至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1995年2月23日傍晚,已经赔光了整个巴林银行的尼克·李森踏上了逃亡的旅程。

但是,惊弓之鸟般的逃亡生涯仅仅持续了四天,1995年2月2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刚刚走下飞机悬梯的尼克·李森被捕了。

1995年11月22日,尼克·李森再次成为了全球的新闻焦点,他从德国被引渡回新加坡。

一周之后,尼克·李森被送上了审判台。

根据新加坡《证券交易法》,尼克·李森因欺诈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半,从而变成了新加坡塔那梅拉监狱的阶下囚。

巴林银行事件有很多教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所有的员工都正直、诚实。

多年来,巴林银行一直认为雇佣的员工都是值得信赖的,都信奉巴林银行的企业文化,都将公司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中。

而尼克·李森在巴林银行服务期间一直是不诚实的。

因此所有金融机构的管理层都应该从李森事件中意识到用人的风险所在。

由于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存在诸多不足,巴林银行的管理层一直没有及时发现李森的犯罪行为,而当他们发现时为时已晚。

尽管新加坡和英国法院的联合调查表明,巴林事件完全是尼克·李森个人所为,巴林银行的管理层没有法律责任。

但是,巴林银行的破产与其内部管理的混乱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评:尼克·李森一手制造的巴林银行事件绝非偶然。

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中,大投资者侵犯小投资者利益,中介机构损害客户利益,上市公司欺骗股东的事情时有发生,并且,金融市场上的这些事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它们会影响到整个金融、经济体系,甚至诱发社会危机。

因此,市场需要一个强大的监管体系,需要一系列严明的法律约束和高效率的监管机构。

上市公司应从“会计控制”到“管理控制”2009-4-30随着上市公司违规和舞弊案件浮出水面,内部控制再度成为投资者、监管层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一家缺乏有效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其风险无时、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但长期以来,除了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外,我国尚没有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适时填补了这一空白。

指引借鉴COSO组织内部控制整体架构(IC-IF)及企业风险管理(ERM)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成果,使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从传统会计控制过渡到管理控制阶段,实现了与国际先进理论接轨。

该指引具有哪些特点?存在哪些不足?以下将对指引内容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

一、关于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反映了人们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SAS NO.1),把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在于将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内部管理控制的目标在于提高经营效率和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1988年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SAS NO.55)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其目的是“合理保证企业实现特定目标”。

1992年COSO组织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认为,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企业风险管理在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除了上述三个目标外,还应包括公司战略目标。

在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上,指引第二条规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依次为控制公司风险、提高公司经营的效果与效率、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确保公司行为合法合规,最终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上述目标定位,吸取了COSO组织内部控制整体架构和企业风险管理两个文献的理论精华,体现出风险导向和绩效导向两大特点。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是针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做出迅速反应的方法,内部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一起识别和评价经营风险,在收集资料、认识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对组织经营面临的风险与改良时机产生深刻见解。

风险和控制在实质上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two sides of same coin)”,出于减轻和规避风险的需要,人们才设计内部控制系统,不存在风险,也就无所谓内部控制,只有将内部控制与特定的风险因素联系在一起时,内部控制才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审计师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评价时,更为关注组织目标、战略和风险管理程序,更为强调内部控制在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中发挥作用。

传统内部控制以交易事项和财务处理为重点,体现了内部控制查错防弊的目标,绩效导向内部控制,突出了内部控制从消极防弊发展到积极兴利,从强调防护性发展到强调效率性和效果性。

风险导向和绩效导向的内部控制最终都服务于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从我国相关的规定看,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主要还是局限于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与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以及查错防弊等方面。

这种目标定位更多地考虑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中的特殊群体,对内部控制具有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不仅用以防弊,还要兴利和增值,指引在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上前进了一大步。

二、关于内部控制主体关于内部控制的主体,学术界和实务界已基本达成一致。

例如,COSO组织在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的定义中明确了内部控制的主体,认为内部控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

正是“人”的因素使内部控制发挥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将责任赋予管理当局,他们负责设立内部控制目标,使控制机制和作业发挥作用,并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价,COSO组织同时也强调组织内所有人在内部控制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认为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员工在内部控制系统中负有不同的职责,其中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整体负责,应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政策,寻求日常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作用;管理当局负责执行董事会制定的风险和控制政策,应确认、评价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设计、运行和监督内部控制系统;公司员工有义务将内部控制作为其责任目标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信息和权限,以建立、运行和监督公司内部控制系统。

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员工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形成责任层次分明的统一体,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负有主要责任,但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对内部控制分担责任,从而使所有员工团结一致,而不是与管理当局对立。

上述任何一个控制主体出现失误和过错,均可能导致公司整体内部控制系统失效。

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主体,指引做出了明确规定,指引第三条规定,“董事会应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董事会及其全体成员应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与内部控制整体架构和特恩布尔报告相比,指引仅把董事会作为内部控制主体,而忽略了另外两个同等重要的控制主体,这是指引的一大缺陷。

以银鸽投资[6.80 -1.31%](600069)为例,其郑州分公司原负责人未经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授权,分别于1999年、2000年和2001年1至5月对外提供委托理财资金共计2.74亿元、2.00亿元和2.70亿元,还以银鸽投资账内银行存款作保证,向银行借入资金后流入郑州分公司“账外账”进行股票炒作,该公司高管上述行为均给公司带来巨额损失。

应该看到,在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中,仅董事会发挥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若管理当局对董事会制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政策视而不见,一线员工拒不执行相关控制作业,甚至恶意践踏,无论设计多么完美的内部控制都将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三、关于内部审计职能从英国内部审计实践的演变看,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认为内部审计是对外部审计的补充,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是良好实务的组成部分,这种日常监督也是公司内部控制整体中的一部分,它有利于保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其后的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认为,没有必要对内部审计做出强制性规定,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关于内部审计的观点是,公司是否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取决于对公司规模、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员工数量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指引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应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负责内部控制稽核工作。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在许多上市公司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人抱有内部审计人员只是“简单地重复外部审计的工作”,只是审查“数豆子的人是否将豆子数得一粒不差”等类似的偏见。

各公司在机构设置和责任安排上也不尽相同,有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向财务总监负责;有的隶属于高级管理层,向总经理负责;也有的隶属于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向审计委员会负责。

指引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制度安排做出了统一规定,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对董事会负责,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也应由董事会任免”,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或风险管理委员应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中的地位,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扩大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影响力。

指引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工作重点,要求内部审计应将收购和出售资产、关联交易、从事衍生品交易、提供财务资助、为他人提供担保等重大事项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必备事项”,进行重点审计。

实践证明,这些领域正是蕴藏巨大风险,内部控制最容易失效的关键领域,涉足这些领域也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使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而是介入到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的业务审计和综合审计领域。

指引还规定应把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据实在稽核工作报告中反映,并应在向董事会报告后进行追踪,以确定相关部门是否及时采取适当的改善措施,这些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协助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