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其故何也”中“故”的从属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战守策》中的“此其故何也”在苏教版《教学参考》中的翻译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学参考中的翻译体现出的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把“故何”理解“何故”,翻译为“什么原因”。笔者认为“故”应该从属于“此其”,这句话可翻译为“这原因是什么”,这就涉及“故”的从属问题。具体辨析如下:
首先,从语法角度来看,现代汉语中,宾语是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组成动宾短语或介宾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而在文言文中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构成宾语前置结构。《教战守策》第一段中“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安在”应该理解为“在安”译为“在哪里呢”,这是动词的宾语前置;《岳阳楼记》最后写道:“微斯人,吾谁与归?”这里应该是“吾与谁归”,“谁”做介词“与”的宾语前置了,译为“我和谁一道呢”。“故”在古代汉语字典中读?ù时大概有下面十个义项:①缘故,原因;②事;③计谋,巧合;④旧,与“新”相对;⑤死亡;⑥故意;⑦固,本来;⑧任然,依旧;⑨必定;⑩连词,所以,因此。对照这十个义项,笔者细加辨析发现,“故”只有作为“死亡”这一解释来说才是动词,也不能做介词。而“何”在这个句子中是疑问代词,这样一来,这个句子便不具备宾语前置的条件,故对教学参考的解释产生质疑。
其次,在《教战守策》这篇文章中类似的句子还有两处。文章第五小节有“此其势必至于战”,第七小节有“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若我们依据教学参考把“故”从属于它后面的“何”,那么这两句中“势”和“心”是不是也要从属于它们后面的内容呢?如果它们从属于后面的内容可译为“这是一定招致战争的形势”“这是认为天下了解战争的心,只有我罢了”,就这两句翻译而言,第一句勉强可以讲得通,但似乎与我们时下流行的“这是……的节奏”句式很相似,难道当时已经这么时髦了吗?而第二句话此中语序翻译则完全不通顺。再看教学参考中对这两句话的翻译是“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和“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天下懂得作战的,只有他自己罢了”。从这翻译上看,教学参考则认为“势”与“心”应该是从属于“此其”。文言翻译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力求逐字翻译,字字落实,意译则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直译准确而简洁,意译灵活而流畅。也就是说文言翻译应该简洁不应该故意复杂化。笔者认为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样的句式在翻译从简的原则下翻译也应该是相同的。
第三,与“此其”类似的句式在文言文中有很多。例如:《楚王好细腰》中“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翻译是“等到满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游东林山水记》中“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翻译是“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在这些类似甚至是相同的句式中,大家无一例外地把“故”从属于“此其”,由此可见,教学参考中的翻译是有待商榷的。
最后,“何故”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固定句式。例如《墨子?天志中》中有:“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何故?则方法明也。”“此其何故”在这里翻译成“这是什么原因”。又如《陶渊明集序》中“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何故也”;《屈原列传》中“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等。此类例子,不胜枚举。而且在《教战守策》这篇文章中第七小节的开头也有:“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教学参考翻译为:“现在国家驻扎在地方上的军队,骄横又多有怨言,欺压百姓而向朝廷或上司邀功请赏,是什么原因呢?”,也就是说在苏轼的观点中“何故”应该是一个固定句式,可直接译为“什么原因”,那么在他的文章中则不存在“故何”的倒装问题了。
总之,从现代汉语语法和文言文中的各种例证来看,“此其故何也”中的“故”应该从属于“此其”,断句应该为:“此其故,何也?”
当然这是笔者的个人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今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恳望批评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