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合集下载

企业对国家层面 省级层面实际层面的意见和建议

企业对国家层面 省级层面实际层面的意见和建议

企业对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实际层面的意见和建议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越来越多,由此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进行必要的风险防范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业务层面控制的涵义业务层面控制是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和方法,针对具体业务和事项实施的控制。

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一第14号为控制活动类应用指引,包括资金活动、采购活动等9项指引,第15号一第18号为控制手段类应用指引,包括全面预算、合同管理等4项指引,此13项指引构成了业务层面控制的框架。

二、关键控制点和措施建议业务层面控制基本涵盖了企业资金流入、实物流、人力流、信息流等各项业务和事项。

但企业性质、规模、经营范围和业务特点千差万别,在此,笔者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重点探讨以下关键控制点及措施建议。

1,资金活动控制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一直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资金活动控制中存在由于资金管控不严而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或抽逃的风险,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资金营运环节的管控,建议如下:(1)出纳人员每日向主管财务者上报实时资金,以便及时業握企业的资金动态,为企业下一步地合理安排及运用资金提供准确信息,以免造成资金断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或资金冗余。

尤其是商业票据较多的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票据的有关信息,如到期日、票面面额,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度,是可以为企业争取更多利益的。

(2)目前铁路企业的人员工资、日常报销基本都已经通过理银行进行穿盘代付,大部分企业根据已审核会计凭证自制excel表格的代付清单,送交银行进行穿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取得银行方面出具的穿盘记录,也就不能确保银行实际代付记录是否能够与企业账面记录的收款人、账号、金额一一对应,势必留下管理死角。

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代付业务的监管,要求每一笔代付业务都必须取得银行方面出具的正式代付清单,以避免造成资金的侵占、挪用或者小金库的产生。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在当今社会,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对于保障企业运营的规范性和健康性至关重要。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防范内外部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誉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一、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标准。

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特点和行业要求,制定明确的制度和规则,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审计,定期对各项业务和部门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同时,建立内部违规行为的举报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监督,及时报告违纪违法行为。

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

在制度层面,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违规操作和内部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市场形象。

二、加强内部信息共享和沟通内部信息共享和沟通是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传递。

通过组织会议、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定期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和运营情况进行报告和解释,增加员工对企业运营情况的了解和参与感。

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沟通机制,搭建员工交流平台,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改善工作环境和流程。

通过有效的沟通,凝聚内部的战斗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提升员工素质和道德水平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离不开员工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适时举办培训班、组织讲座等方式,加强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和遵守。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制度和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员工选拔和晋升中,注重综合素质和道德表现,将道德与业绩相结合,提高员工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四、引入外部监督和评估为了进一步提高内部监督机制的效果,企业应该引入外部监督和评估机制。

浅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2)

浅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2)

浅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摘要: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亘古不变的主体,而内部控制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策略,进而表达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关键字:内部控制;企业管理;作用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企业经营成效、会计信息可靠性及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而对企业采用的一种控制手段。

反之,内部控制的缺失,会造成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及各种经济犯罪现象的发生。

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一、内部控制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让企业的运营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保证企业工作人员恪尽职守,防止企业高层滥用职权,损害各股东和各阶级员工的利益,从而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保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保证企业各项决策的合法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

因此,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催化剂,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有效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和完整度,维护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安全,深化企业对高层管理者的考核和选择,确保企业发展的合法性,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保障。

若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缺失,企业管理将出现漏洞,违法违纪,徇私舞弊的现象将日益严重。

所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制度环境,只有在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中,内部控制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各要素建设的具体举措2.1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奠定坚实基础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提升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调节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利益矛盾,建立互相信任的桥梁。

要建立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首先要从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入手。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1.引言1.1 概述概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旨在保护组织的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促进效率和效益,并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内部控制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完善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下,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

良好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各项业务活动,还可以保护企业免受内部和外部的潜在风险。

在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中,首先需要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企业应当制定出适合自身业务特点和运营环境的内部控制目标,明确各项业务活动的控制要求。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业务活动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此外,企业还应当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主动识别和评估各项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和防范。

良好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还需要依托科技手段的支持。

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提升业务活动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内部控制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和理解,增强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总而言之,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和强化内部控制,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风险挑战,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完善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主要围绕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整篇文章的主旨和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分别是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企业内控制度(推荐3篇)

企业内控制度(推荐3篇)

企业内控制度(推荐3篇)企业内控制度(推荐3篇)企业内控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发展战略。

第四条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 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 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三) 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 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 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 信息与沟通。

企业内部控制总结汇报

企业内部控制总结汇报

企业内部控制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
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总结汇报我们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

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深知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企业各项活动合规、高效、安全进行。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内部控制。

首先,我们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确保各项业务活动都有明确的流程和规范操作。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财务和资产的监管,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和核算制度,防范了财务风险和资产损失。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员工行为的监督,确保员工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我们将继续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共同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将一如既
往地重视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确保企业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此致。

敬礼。

内部控制中企业层面内部控制 论文

内部控制中企业层面内部控制 论文

内部控制中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6-000-01摘要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由董事会、管理层及其全体员工实施的,为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关建词内部控制企业层面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它包括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企业层面内部控制是指对企业控制实现具有重大影响,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直接相关的控制,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具体化和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

关注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加强对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直接相关的控制,是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的首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中组织构架的关键控制点组织构架,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它所面临的风险有: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投入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运行效率低下。

因此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等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明确,企业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应当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1.董事会股东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按照股东会有决议,设立战略、审计、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委员会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资格以及议事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2.监事会对股东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3.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加强内部监管

加强内部监管

加强内部监管加强内部监管对于一个组织的有效运营和规范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内部监管是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运作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内部监管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加强内部监管的策略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部监管的意义和目的内部监管是指组织内部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控制措施,对企业运营进行监督、管理和规范的过程。

它的意义和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企业的合规性:内部监管是企业确保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各个层面的运作符合规范,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2.防范风险和降低损失:内部监管有助于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风险。

通过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并加强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3.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内部监管可以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高效管理。

它有助于发现和解决运营中的问题,优化企业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二、加强内部监管的策略和措施为了加强内部监管,组织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流程和政策,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企业运营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2.加强内部审计:建立专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委员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推行严格的岗位职责和奖惩机制:明确员工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目标,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同时对违反规范的行为实施严格的惩罚措施。

4.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各项运营活动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5.加强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内部监管的认识和理解,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6.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保障企业安全稳健发展。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规范、监管和优化,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职责与权限,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降低风险、防范欺诈和错误,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建设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确保企业运行正常的关键。

通过制定明确的业务流程和规范操作指南,可以使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工作井然有序。

在这个体系中,每个岗位都应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风险扩大。

内部控制建设还需要注重信息的安全和保护。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企业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体系,培养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保护意识,防范内外部的信息安全威胁。

内部控制建设还需要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

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机制,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企业的安全和稳定运营。

内部控制建设还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

员工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同时,还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注重信息安全和保护,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充分认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核电产业由“适度发展"向“积极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为企业成长带来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深入,防范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内控管理逐步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上海公司党委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作为纪委工作的重点工作抓,而作为世界级工厂建设的企业过程中如何充分认识企业内控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发展1、企业内部控制含义。

常用的定义是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简称为企业内控。

从上述我们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2、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内部控制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中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

2001年底以来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被曝光后,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我国的内部控制发展较晚。

直到2008年和2010年,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内控规范的发布是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和整合。

企业对于内部外部的风险可以得到更系统有力的控制。

内控规范为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理念、实施和制度层面为企业提供了基础,即解决了什么是内控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开展内控的问题。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六个方面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六个方面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六个方面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别看这个话题有点严肃,我们要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聊聊,让大家都能听懂,学得会。

咱们要明白内部控制是什么,它就像是一个公司的管家,负责监督和管理公司的各个方面,确保公司的运营顺利进行。

那么,内部控制有哪六个方面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1.1 了解公司的目标和战略咱们先来聊聊公司的目标和战略。

就像一个人要有目标才能前进一样,公司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战略才能更好地发展。

内部控制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公司的目标和战略,这样才能确保公司的各个部门都在为实现这些目标和战略而努力。

所以,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要时刻关注公司的目标和战略,为之努力。

1.2 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流程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战略,接下来就是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流程。

制度和流程就像是公司的红绿灯,指引着公司的各个部门如何运作。

有了好的制度和流程,公司就能更加高效地运作,避免出现混乱和错误。

所以,我们要积极参与制度和流程的制定,确保它们是合理且有效的。

2.1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是公司运营的重要环节,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掌握资金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内部控制的第二步就是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加强财务报表的审核和分析等。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在财务方面做到游刃有余。

2.2 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是公司运营的关键环节,一个合理的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能够帮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内部控制的第三步就是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包括制定详细的成本计划、加强成本的监控和分析等。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在成本方面做到精打细算。

3.1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内部控制的第四步就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科学的薪酬政策、加强员工培训和发展等。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六个方面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六个方面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六个方面说到内部控制,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儿“高大上”?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把这个“高大上”的话题聊得接地气,让你在喝茶的时候也能轻松懂!咱们从六个方面来聊聊内部控制,既能让你心中有数,又不至于像在看教科书一样犯困。

1. 业务流程的规范性1.1 规范流程的重要性首先,咱们得说说业务流程的规范性。

这就像咱们家里做饭,要有菜谱,不然你可能把盐和糖搞混了,最后吃得像是科学实验一样!流程规范了,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至于在关键时刻“无米之炊”。

比如,客户下单、发货、收款,这一系列步骤得有条不紊,像交响乐一样,才不会让人听得“难受”。

1.2 流程中的监督机制而且,流程规范了,还得有人盯着。

就像咱们上学时老师的“千里眼”,一眼就能看出你在课堂上打瞌睡。

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就像这双眼睛,确保每个人都按规矩来,防止那些“吃豆腐”的小动作。

2. 财务管理的透明度2.1 财务透明的必要性接下来,我们说说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钱这东西,大家都爱,但可不能让它在黑暗角落里发霉。

就像家里有多少存款,大家心里得有数,不然就像玩“失落的宝藏”,越找越迷糊。

透明的财务管理,让公司每一分钱的去向都能明明白白,就像一块清澈的湖水,映出蓝天白云,清清爽爽!2.2 定期的财务审计这还不够,咱们还得定期做财务审计,确保没有“猫腻”。

就像咱们常说的,审计就像给公司上了一道“保险”,让每笔支出都有依据,不至于有人“黑吃黑”。

这不,年年审计,人人安心,谁也不用担心在“黑暗中”被抓住小辫子。

3. 风险管理的全面性3.1 识别潜在风险然后,我们得聊聊风险管理。

这就像咱们走路,要时刻注意地上有没有坑,不然摔了可就不好了。

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识别潜在的风险。

这可能是市场波动、客户违约,甚至是小猫小狗的乱跑。

只要把这些风险都揪出来,咱们就能提前做好准备。

3.2 制定应对策略说到准备,咱们得制定应对策略。

就像打仗,不能等敌人来了再想办法,要提前布阵,才能稳操胜券。

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流程,不断推进工作现代化

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流程,不断推进工作现代化

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流程,不断推进工作现代化2023年,企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有许多企业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在市场中获得了核心竞争力。

但是,企业的竞争力仅有创新,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流程,不断推进工作现代化,这些也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完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联系和沟通。

因此,企业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组织架构,并不断调整和完善。

其次,要加强人才管理。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挖掘优秀人才的潜力,提高人才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企业要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优秀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心。

再者,要健全责任制度体系。

企业要明确职责,界定权责边界,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体系,确保工作流程的可控和可追溯。

同时,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益。

在优化流程方面,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制定流程标准。

企业要根据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流程标准,明确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和业务要求,从而保证工作流程的顺畅和效率。

其次,要改进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企业要将信息化系统与业务流程相结合,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协同和业务优化。

同时,企业要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确保其安全可靠和高效稳定。

再者,要实施流程优化。

企业要对业务流程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减少无效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企业要注重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满意度。

在不断推进工作现代化方面,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强化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企业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智慧化管理。

其次,要关注生态环境。

内部控制中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中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中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摘要:本文从内部控制中的企业层面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入手,分别分析了企业层面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并对其控制风险和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试探讨采用合理的控制措施来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层面;内部控制建设;控制措施一、企业层面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内控建设都比较重视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而轻视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这种状况其实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而这种厚此薄彼的状况又有具体的影响表现,比如说某一个企业的业务工作开展的比较好,而且控制流程也比较完善,整体机制的运行都是处于优化状态中,但是相对来说企业层面控制的建设却十分薄弱,控制流程不完善,存在严重的缺陷和漏洞,对于企业的整体内控建设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比如说,一个企业的企业层面内部控制不到位,行使企业决策权的董事会就很难约束到负责企业生产的经理层,决策者与管理者互相抗衡,这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很显然是不利的。

从某个角度来看,企业层面的内控建设能够直接影响到业务层面的内控建设,因此企业的内控建设应该首先考虑到企业层面的内控建设。

二、企业层面内部控制中的风险控制(一)组织架构的风险控制企业组织架构的内控建设主要是为了建立稳定的内部组织架构,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企业组织架构的主要风险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不合理的组织架构可能会造成企业部门的职能出现重合混淆状况,导致各部门互相推诿,不能追究具体责任,最终影响到业务的正常开展,不利于企业正常经营。

②企业的组织架构设计如果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就不能发挥他的有效作用,不利于企业的科学决策,严重的话,可能会让企业走向经营失败的道路。

③在组织架构的建设过程中,有些员工可能会趁机发展小团体,排挤其他员工,造成企业内部人员的严重隔阂,不利于业务工作的良好开展。

风险控制措施:完善组织架构的内控建设,其中包括企业组织架构的管理规范与制度标准、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等。

第四章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第四章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第四节
资产控制
(二)严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项所需的全部 印章。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 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负责 保管印章 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 并做到人走柜锁。 (三)按照规定应当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 盖章的,应当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第四节
资产控制
第四十二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 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开立、变更和撤销 银行账户。 第四十三条 单位应当加强货币资金的核查控制。 指定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人员定期和不定 期抽查盘点库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余额,抽查 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核对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调节不符、可 能存在重大问题的未达账项应当及时查明原因, 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五节 建设项目控制
第五十一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档案 的管理。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 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第五十二条 经批准的投资概算是工程投 资的最高限额,如有调整,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报经批准。 单位建设项目工程洽商和设计变更应当 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相应 的审批程序。
第三十四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业务 预算与计划的管理。 建立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等部 门或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根据本单 位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按照已批复 的预算安排政府采购计划。
第三节 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第三十五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管 理。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归口管理,在政府采购 活动中建立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会、内部审 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的机制。 单位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按 照规定选择政府采购方式、发布政府采购信息。 对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变更政府采购方式等事项 应当加强内部审核,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有关内控工作要求

有关内控工作要求

有关内控工作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内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内部控制措施规范组织的运作,确保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合法合规、有效运转,防范风险,保障资产安全,提升经济效益。

内控的核心是明确规范,灵活适应,全员参与,确保内控有效运行。

内控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下我们来详细介绍有关内控工作的要求。

一、强化内控意识,全员参与内控工作要求企业全员参与,强化内控意识。

企业管理者要牢固树立内控意识,将内控工作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把内控作为企业长期良性发展的保障。

员工也要增强内控意识,认识到内控对企业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内控工作,配合完善内控制度,做到心中有责,行动有力。

二、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和流程内控工作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建立适合自身的内控制度,包括财务内控、业务内控、人力资源内控等。

制定流程规范,明确各岗位职责,清晰流程关联,确保内部控制落实到位。

三、明确内控责任和权限内控工作要求企业明确内控责任和权限。

企业应明确内控工作的责任人和相关部门,明确各个层级的内控责任和权限划分。

管理层要承担起内控建设的主体责任,全面推动内控工作的开展,确保内控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内控监督和检查内控工作要求企业加强内控监督和检查。

企业应建立健全内控监督机制,对内控制度和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管理层要加强对内控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内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内控措施,避免潜在风险的发生。

五、注重内控培训和教育内控工作要求企业注重内控培训和教育。

企业应定期开展内控培训,提升员工的内控理念和技能,使员工深化对内控工作的认识,增强内控技能,合理运用内控工具。

管理层要关注员工的内控培训需求,确保员工掌握内控知识,提升内控意识。

六、建立有效的内控反馈机制内控工作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内控反馈机制。

企业应设立内控反馈渠道,接受员工和各方面的反馈和建议,及时处理内控问题,改进内控措施,提升内控效能。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一)单位层面内控依据原则1.坚持全面推进。

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强化内部控制的精神和《单位内控规范》的具体要求,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

2.坚持科学规划。

科学运用内部控制机制原理,结合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合理界定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内部权力运行结构,依托制度规范和信息系统,将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嵌入内部控制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合理配置权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和风险评估要求, 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管理结构1.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的工作机制一是过程分离。

决策过程 (即授权审批过程)、执行过程和监督过程应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二是不相容岗位分离。

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决策与监督检查等岗位应相互分离。

三是根据经济活动特点,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对专项经济活动成立专门工作组。

2.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通过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使经济活动决策更为科学、民主。

一是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明确议事决策规则,明确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重大经济事项的范围。

二是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

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对于业务复杂、专业性强的经济活动,应听取专家意见,组织技术咨询。

三是做好决策纪要的记录、流转和保存工作。

四是加强对决策执行的追踪问效, 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制度。

3.建立健全关键岗位责任制单位内部关键岗位明确其岗位职责权限。

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 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 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合同管理; 会计负责人岗位;出纳岗位;稽核岗位;资本、基金核算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岗位等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以任何个人和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需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内部控制被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阶段。

内部控制结构三要素阶段。

该阶段指出内部控制结构具体包括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

该阶段正式将以前作为外部因素的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结构五要素阶段。

该理论将内部控制分为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
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控制环境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风险评估是规划控制活动的前提,控制活动是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对策,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必须借助信息与沟通,监控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的评价和促进。

二、当前我国企业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的认识上存在几个误区:实行内部控制会增强公司成员之间的不信任感,不利于集体的团结;内部控制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观的经济利益,相反,开展内部控制会额外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狭隘地将内部控制理解为防止职工舞弊、欺诈所采取的内部牵制制度或会计稽核制度,有的管理者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和企业没有直接关系,只与审计有关;认为内部审计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使人放不开手脚。

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得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缺乏合理性,即使公司制订出了相应内部控制制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使得内部制度在落实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有效执行。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

由于没有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判别的可操作性的标准,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就是一种不很现实的要求,即使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不同的报告对企业内部控制发表的意见结论也很难具有可比性。

(三)各种监督机制弱化使内部控制的刚性被扭曲。

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会受到来自企业以外的各种监督机制的约束,为其“保驾护航”。

但由于这些监督机制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整治的合力,使得监督机制弱化。

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职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未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

对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人不就事,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

(四)企业文化落后、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不高,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

只有管理者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影响和激励企业文化的建设。

而企业形成独立的文化氛围的基础在于员
工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

三、完善当前我国企业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重建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体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核竞争力的最重要部分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决定内部控制优化的重要因素.在目前我国以“一股独大”为主的股权结构格局下,为了保护众多中小股东的利益,我们可以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存的双层治理机构,监事会与董事会是一种并行关系,监事会对董事会负有监督职责,并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同时应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在发现管理当局存在舞弊行为而损害股东利益时,监事会应证券监督机构及其他部门直接报告情况。

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大力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使内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报告。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信息沟通系统。

企业内部也应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清晰的业务流程,合理地对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分工、控制和考核,对每一个部门的责任和利益明确界定,防止权力重叠,也避免出现权力真空。

通过
汇编内部管理制度、
业务流程图、权限指引等,促进企业各层级员工明确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正确行使职权。

开设信息反馈渠道,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报告和解决。

(三)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很多企业管理层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未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另外,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控制企业的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四)加强企业信息传递与沟通。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信息
在各级之间的传递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

为了应对信息传递不畅,企业应改善信息系统,建立一个通畅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使管理
层能够快速、
有效地管理企业。

(五)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

主要从加大对企业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力度两方面入手。

我国多数企业只注重监督制度的建立,
不注重监督制度的执行,导致内部控制普遍薄弱。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监督内部控制的主要力量,要加强内部监督力度,可以从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入手,发挥内部审计实质监督作用,在设置内部审计
机构时,应该遵循独立性和权威性原则,使内部审计能够客观、
公正地评价本企业内部控制,并能使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

参考文献:
[1]赵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的路径选择[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07)
作者简介:李淑娟(1958-),女,汉族,哈尔滨人,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

加强企业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研究
李淑娟
(哈尔滨畜牧产品工业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要:业务层面控制,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和方法,针对具体业务和事项的控制,本文主要研究加强企业业务层
面内部控制研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业务层面控制;筹资决策;资金管理
李淑娟:加强企业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研究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