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3参考695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3参考695

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某个实际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

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丹斯·缪勒给公共选择理论下的定义常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被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应用于政治科学。

公共选择的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方法。

”但其与主流经济学在分析框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经济市场上的供求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决策,而把政治决策视作经济决策的外生因素或既定因素。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市场上,个人受利动机支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个人的动机和目标是利他主义的,超越了个人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人的行为重新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基本假设来统一分析人的行为的两方面,从而拆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竖起的隔墙,创立使二者融为一体的新政治经济学体系。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党官员、政治家(供给者)。

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效用的私人物品;但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政治经济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主流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都是以微观的个体为起点,按照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进行政治经济分析的,但二者在理论上却存在着分歧。

2012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教案(第24章·公共选择理论)(多媒体)(拷贝版)

2012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教案(第24章·公共选择理论)(多媒体)(拷贝版)

第24章布坎南的公共选择与政府理论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便是这股思潮中别具一格的一派。

公共选择理论有时也叫公共选择学派(Public Choice)、“公共选择经济学”(Economics of Public Choice)、“政治的经济学理论”(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s)等,它们在概念上是同称。

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是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结合——经济学方法与政治学对象的结合,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个分支科学,即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政治的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许多研究领域与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和政治学相互重叠。

受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将经济学理论和原则等引入公共行政学领域,开辟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蹊径。

公共选择理论独特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认识和分析政府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第一节布坎南生平与著作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Buchanan)(1919-),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一直从事教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工作,对发展经济与政治决策的契约与法制基础进行研究将近40个春秋,著述颇丰,其代表性著作(中译本)有:布坎南:《民主财政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布坎南:《赤字中的民主》,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布坎南:《财产与自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布伦南、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布坎南、康格尔顿:《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西方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综述

西方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综述

能 : 1 情 报 。 ( ) 议 。 () 定 。 ( ) () 2建 3规 4 援 引。() 5 实施 。() 估 。() 6评 7 终止 。 功 能过 程 理论 按照 公 共 政 策 的动 态过 程 ,确 定 了公共 政 策 的 参 与 者在 这 个 过程 中的 基本 功 能 , 概 括 了 公共 政 策 过 程 的 基 本 问 题 。 尽 管 一 项 实 际 的 公 共 政 策 过 程 并 非 一 定 要 把 每 一 个 环 节 或 每 一 种 功 能 包 含 无 遗 , 但 这 一 理 论 对公共政策过 程中各种行 为的把握 , 有 利 于 对 公 共 政 策 进 行 动 态 分 析 和 研 究 实 际 的 公 共 政 策 过 程 提 供 了 较 好 的 概 念 框 架 。 这 是 行 为 主 义 政 治 学 观 点 在公 共政策 研 究上 的反 映 。 2 政 治 制 度 理 论 (oiclntuin . P li stt taI i o

意味 着公 共部 门管理尤其 是政府 管理研 究领域范式 的转变 。 上述 功 能 过 程 理 论 、政 治 制 度 理 论 、 政 治系统理论 、 公共选择 理论 、 交易成本 理 论 和 管 理 主 义 理 论 等 理 论 , 不 同 时期 在 影响着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在 2 O世纪 7 0 年代 以前 , 公共政 策学发展 主要受到来 自 政治学途径的功能过程理论、 治制度理 政 论 、 政 治 系 统 理 论 以及 集 团 理 论 ( ru ? G o p
T er) 精 英 理 论 ( leT er)的 影 ho 、 y Ei ? ho t y 响; 到了 7 0年代以后, 经济学途径逐渐居
公共政 策的政 治行为进行 阶段性或 程序
化 的研 究 。

公共管理十个基本理论

公共管理十个基本理论

公共管理十个基本理论●一般管理的职能战略:确立组织目标和要点;设计操作计划以实现既定目标内部组成因素:人员组织与分配,人事指挥与人事管理制度,控制绩效管理的外面因素:办理组织与外面单位的关系,办理与独立组织的关系,办理与新闻媒体和民众的关系●公共管理一种新式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政府为的公共组织经过整合社会资源及运用政治的法律,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而对公共利益实现有关的宽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使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正,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公共表此刻: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公共参加性,合作共治性。

●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系统:⒈公共管理主体理论: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理论⒉公共资源管理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估算与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信息资源管理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理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管理,信息技术与公共管理创新,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⒋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理论: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治理新模式⒌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理论: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伦理,公共责任,公共管理法律和公共管理监察等●公共管理 VS 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重申结果和目标,重视管理的外面环境,着重民众意向和要求、与社会互动、竞争与责任,重申来自系统外的监察,主体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重视履行的过程,关注组织内部运转,重申规则和程序,依赖规则和程序、政府自己威望,关注政府运转和层级关系,依赖自己监察和自我拘束,主体是政府。

管理 VS 行政联系:都是人类社会活动形式,管理为行政供应存心义的营养成分,行政为管理供应必需的环境支持差别:管理比行政外延更宽,历史更长,两者的组织主体不一样,管理波及的是实现结果和对完成的结果肩负个人责任,行政实质上波及履行指令和服务,关注过程,程序和切合规定●公共管理的发展:⒈行政学,威尔逊,古德诺,泰勒,马克斯韦伯,怀特等①公共行政采纳制度或法理的研究方法并以正式政府组织机构(官僚系统)为研究主要领域②政治—行政二分法成为行政学的理论基础③行政学致力于行政管理的一般广泛性探究④行政学重申以效率原则为最高标准⒉新公共行政学,罗伯特,西蒙,沃多尔以公正为核心,行政管理对好的管理与社会公正作出承诺,扔掉了传统的二分法⒊公共管理学, 70-80S ,政府改革与政府再造●传统公共行政模式⒈基本思想:行政部门处于政治领导的正式控制之下并成立在官僚制的严格等级模式的基础之上,由常任,中立,和无个性特色的官员任职,只受公共利益的激励,不偏不倚地为任何政党服务,只是履行被政治官员确立的政策⒉理论根源(七条原理)官僚化的组织原则;以为存在一种最正确工作方式并全力尊崇科学管理原则,严格列出工作细节化程序;经过官僚制供应服务;信仰政治与行政二分,行政仅是履行命令的工具,政策或战略问题是政治领导人的职责范围;假设公事员个体的动力根源于对公共利益的忠诚和追求,那么公共服务的供应便是无私的;需要中立的,匿名的,终生制的且有能力为任何政治领导人供应相同服务的职业官僚队伍;履行由别人供应的指令而无需为结果肩负个人责任。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3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 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 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 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 (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 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 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 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熊彼特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 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经济
学》教科书第16版中认为:“约瑟夫·熊彼特在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开创了 公共选择理论。”
8
熊彼特之所以被冠以“公共选择理论的开 创者”,是因为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 民主》一书中对民主的方式、民主与政治制度 的兼容性、民主政治成功的条件等问题进行过 探讨。这些问题正是公共选择理论所要研究的 问题。
14
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提出 了公共物品理论。林达尔在1919年发表的《公 平的赋税》一文中,根据维克赛尔的自愿交易
学说,认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同私人物品的生产
一样,都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易各自获益的行动 的结果。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
(Pantaleoni)、德·维蒂(De Viti)、德·马尔
伯格森(A.Bergson)发表《福利经济学 某些方面的重新系统论述》一文,提出用一个 多元函数来表示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函 数表述为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 1951年阿罗(K.J.Arrow)出版《社会选择 和个人价值》一书(1963年又出了修订版), 试图在任何条件下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
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 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 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 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 场上他面对的是企业。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二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二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二)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AC )A.多元化B.单一性C.整体性D.公共性2、私人部门管理的突出特征表现为(ABD )A.目标明确B.协调过程中的效率优先C.组织有效性度量很难D.组织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3、一般认为,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的范式有(AD )A.公共行政范式B.公共服务范式C.公共责任范式D.新公共管理范式4、促成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因素主要有(ABCD )A.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B. 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C. 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管理活动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D.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的理论支撑5、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学科基础为(ABD )A.政治学B.行政法学C.社会学D.官房学6、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为(AC )A.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B.杰弗逊的“独立宣言”C.韦伯的科层制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7、韦伯把权力分为(ABC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8、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之上的科层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则为(ABCD )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则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则C.法定管辖范围原则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9、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征为(ABCD )A.行政活动的科学化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C.严格的等级制组织模式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公务员10、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BCD )A.政治的顺向控制问题B.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C.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D.科层制组织的限制自由问题11、造成科层制组织低效率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BD )A. 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B.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有通过知识保密来获得和保持权力的激励B. 科层制组织存在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D.严格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中不可避免在会出现“彼德现象”1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措施主要包括(ABCD )A.严格的成本控制B.权力分散化C.加强一线管理D.运用市场机制和强化服务质量13、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观点包括(ABCD )A.注重管理、绩效评估和效率B.公共服务代理化C. 在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并削减成本D.强调产出控制而非过程控制14、1992年英国梅杰内阁颁布的《公民宪章》中列出的公共服务的原则有(ABCD)A.公布明确的标准B.公布有关服务运作的全面和准确的信息C.向用户提供选择和咨询D.优质服务、有效纠偏和确保效率和经济15、新公共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为(ACD )A.公共选择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委托--代理理论D.交易费用理论16、公共选择理论对政治市场上的决策进行分析的基本思路是(ACD )A.作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假设B.作出与一般政治学相同的行为假设C.通常把偏好显示过程描述为类似于市场D.提出与传统价格理论相同的问题17、为回答如何有效地组织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交易活动这个问题,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制度理论中进一步发展了更为具体的理论,分别为(ABD )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宪政理论D.官僚政治理论18、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AB )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官僚政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19、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AD )A.有限理性B.无限理性C.决定成本D.机会成本20、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不同的组织或市场交易的维度为(ABD )A.不确定性B.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C.成本固定性D.资产专用性21、好的治理的基本要素为(ABCD )A.合法性B.说明义务C.能力D.尊重法律和保护人权22、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3E标准是指(ABC )A.节约B.效率C.效益D.公平23、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的(ABC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外交机关24、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AD )A.政治权力B.经济控制C.社会网络D.公民意见25、政府所具有的鲜明的特性包括(ACD )A.政治性B.效率性C.普遍成员资格D.强制性26、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为(ABC )A.政治组织B.私人组织C.第三部门组织D.利益集团27、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主要有(ABCD )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28、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CD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29、一般来说,需要政府供应的公共产品主要有(ABCD )A.国防B.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C.部分社会基础设施D.部分社会福利计划30、政府供应手段所具有的功能包括(ABC )A.配置B.分配C.稳定D.效率31、政府管制可以区分为(CD )A.政治管制B.行政管制C.经济管制D.社会管制32、在亚当•斯密看来,政府应该承担下列任务(BCD )A.调节经济运行B.国家防卫C.设立法律体系D.建设公用设施33、一般认为,18世纪中下叶至今,人们对政府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ACD )A.自由放任阶段B.政治国家阶段C.福利国家阶段D.新公共管理阶段34、自由放任时期政府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为(AD )A.《国富论》B.《经济与社会》C.《政府与市场》D.《独立宣言》35、布坎南拓展了政府职能的范围,指出政府职能包括(BCD )A. 理解并解释现行法律的那些行动B.执行现行法律的那些行动C.包括现行法律范围内的集体行动的那些活动D.包括改变法律本身和现行成套法律规定的那些活动36、对于一般组织而言,组织间网络的组成部分有(ABCD )A.供应者和顾客B.竞争者和伙伴C.特殊利益集团D.管制机构和工会37、人们通常将一般环境区分为(ABCD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技术和自然环境因素38、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AD )A.变化程度B.主观程度C.客观程度D.复杂程度39、为了提升响应性,公共组织应致力于(ABD )A.战略规划B.柔性结构设计C.刚性结构设计D.组织学习40、传统科层制组织中的响应性是指(AB )A. 组织内部下属对上级的响应性B.组织内部下属对权力的响应性C.组织对环境的响应性D.组织对服务的响应性41、在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里,政治过程的主角是(CD )A.公民B.政党C.利益集团D.政策团体42、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ABCD )A.基本财务规划阶段B.长期规划阶段C.战略规划阶段D.战略管理阶段43、战略管理包括(ABCD )A.战略规划B.战略实施C.战略评估D.战略控制44、一般来说,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三类或三个层次的战略及其组合关系,这三类战略分别为(ACD )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45、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来源于“水平”竞争的是(ABD )A.产业内部现存的竞争者B.潜在的进入者C.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D.替代品生产者46、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来源于垂直竞争的是(CD )A.产业内部现存的竞争者B.潜在的进入者C.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D.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47、根据雷纳德--巴特的观点,企业能力的构成维度为(ABCD )A.员工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维度B.技术系统操作维度C.管理系统操作维度D.企业价值观和行政规范运用维度48、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即(ABD )A.环境B.交易C.反馈D.程序49、刻画或描述组织结构的维度主要有(ACD )A.复杂性B.分权化C.正规化D.集权化50、决定组织结构类型的基本变量为(AD )A.管理幅度B.管理广度C.管理结构D.管理层次51、一般来说,组织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有(ABCD )A. 反映战略的要求并与环境相适应B.与技术相匹配并与文化相一致C.与规模相协调D.体现组织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52、组织生命周期可以区分为(ABCD )A.创业B.集体化C.规范化D.精细化53、组织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ABD )A.命令统一原则B.职权与职责对应原则C.等级制原则D.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原则54、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在于(ABCD )A. 人力资源管理联结并整合于组织战略B. 人力资源管理倾向于确保雇员承诺而不仅仅是服从C. 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雇员的招募、培训、评价和奖励D.人力资源管理应该由一线管理者而不是人事管理专家来实行55、在人员配备中,招聘来源的确定依据为(ABCD )A.劳动力市场B.所配置工作职位的类型或层级C.组织的发展战略D.组织的发展规模56、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分为以下阶段(ACD )A.系统分析B.系统整合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57、在系统分析阶段,要明确系统的目的和需要,其主要环节有(ABC )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58、管理信息系统中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环节有(ABCD )A.安装B.调试C.转换D.操作59、公共组织绩效管理对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为(ABD )A. 绩效管理与市场模式相统一B.绩效管理与分权化改革相适应C. 绩效管理与“以过程为本”的管理相一致D.绩效管理与“以结果为本”的管理相一致60、平衡记分卡的指标分别为(ABCD )A.财务角度B.顾客角度C.内部业务角度D.创新和学习角度三、判断题1、公共性是指超越个人和特定私人组织的特殊利益而追求社会共同利益。

政治学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知识点

政治学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知识点

政治学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知识点政治学中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和经济相互关系的重要领域,旨在理解政治力量对经济决策的影响以及经济力量对政治过程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政治学中的几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存在的阶级矛盾和资本积累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经济基础对政治和社会的决定性作用,强调经济利益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二、利益集团与利益协调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利益集团和利益协调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利益集团指的是由共同经济利益或政治目标所联系的人们组成的团体,对政治决策产生影响力。

而利益协调则是解决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政治经济平衡的过程。

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内容。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引导和调节的角色,通过政策和法规来干预经济运行,保护公共利益。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积极引导,也需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全球化与政治经济学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视角。

在全球化过程中,国家主权、经济发展模式、资源调配等都发生了变化,政治经济学需要适应新的全球背景下的问题和挑战。

五、制度分析与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是政治经济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旨在研究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行为的影响。

制度安排对于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政治经济学分析需要考虑不同制度下的政治经济效果。

六、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研究政治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体在政治决策过程中是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行动的,政府行为也是由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结果决定的。

总结起来,政治学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知识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集团与利益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球化与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与政治经济学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等。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引言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关注的是经济体中的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和解释制度的发展、演变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在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流派,本文将对制度经济学的三大流派进行比较与评析。

1.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流派是制度经济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为道格拉斯·诺思和奥利弗·威廉姆森。

新制度经济学主张通过对经济制度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制度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该流派的核心观点是,制度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他们认为,制度可以影响经济行为的规范化程度、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通过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可以改善经济体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制度的定义和分类、制度与交易成本的关系、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制度与合作关系的建立等。

他们通过对不同经济制度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例如交易成本理论、合同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分析经济中的各种制度问题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2. 公共选择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是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为詹姆斯·布坎南和戴维·祖克曼。

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政府行为和政治经济学领域。

公共选择学派的核心观点是,政府行为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常常受到政治利益集团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追求公共利益。

他们认为,政府的行为常常存在着权力滥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困扰等问题。

公共选择学派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政治制度对政府行为的影响、政府行为的经济效应、选民理性与公共政策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和模型,例如公共物品理论、政治交易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分析政府行为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 文化经济学派文化经济学派是制度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为道格拉斯·诺思和劳伦斯·伍德。

公共政策、交易成本与治理机制——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交易成本视角探析

公共政策、交易成本与治理机制——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交易成本视角探析
目标 。
关键词 : 公共政策 ; 治交 易; 治契约; 易成 本 政 政 交
中图分类号 : 0 5 D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2 9 (0 9 0 — 0 6 0 10 — 7 4 2 0 )9 0 4 — 5
在政治交易成本的视角下 , 公共政策作为公 民和 政策制定者之间互动的产物, 其本质是一种政治交易
在政治, 还是在市场里活动 , 两者都是一种交易过程,
具有 自 愿交换的性质 , 区别仅在于环境不同而已。与
市场中的交易过程一样 , 人们在 自愿交换 的基础上 , 协调冲突、 制定规则。新制 然而 , “ 交易” 做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直没有界定清 在政治活动中达成协议、 楚, 在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眼里 ,交易” 度学派也将政治看作一个交易的过程 , “ 把政治过程放 等同于“ 交换”即物品或劳务 的双边转移。一直到了 , 在交易的框架内进行分析 ; 甚至赋予了政治市场上的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会面临巨大的交易成本问 题, 主要包括制定契约时的高昂的信息成本、 决策成
本, 以及合同实施的风险成本 , 这些交易成本 问题都 在康芒斯的启发下 , 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 会影响到政治交易以及政治制度的设计 。因此 , 分析 进一步发挥 , 交易” 把“ 的概念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 公共政策契约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 设计节省交易成本 领域。公共选择论者强调政治是一种在解决利益冲 的治理机制, 对于提高公共政策的治理绩效、 实现政 突时进行交易而达成协议的过程。他们认为, 个人的
策评估可以看做是政策制定者( 委托者) 与政策评估 者( 代理者) 之间的一种政治交易 , 等等 。其暗含的基 本假设是 , 把公民投票者和政策制定者 、 政策制定者 和政策执行者、 政策制定者和政策评估者看成是契约 人, 是交易双 方 , 将每 次 的交 易视 为一种 契约 。 政策 的形成过程和运行 过程都是政治交易 的过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是指在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中,研究个体在集体决策中的行
为和选择的理论。

它主要关注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行为,以及这些选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性选择、集体行动、政府干预等方面。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强调理性选择。

理性选择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会
根据自身利益和偏好做出最优决策。

在公共事务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进行选择,以最大化个人利益。

这种理性选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关注集体行动。

在公共事务中,个体的选择和行为会对整
个社会产生影响。

当个体面对共同利益或共同问题时,他们可能会进行集体行动,以实现共同的利益或解决共同的问题。

集体行动的结果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个体在集体决策中的作用和影响。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还涉及政府干预。

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往往会对公共事务
进行干预和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府的决策行为,以及政府对个体选择和行为的影响。

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改变个体的选择和行为,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行为,以及这些选
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它强调了理性选择、集体行动和政府干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和集体在公共事务中的行为和选择,为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政治家的行为和特征:
政治家在竞选时会宣布一些最能被“中间投
票人”接受的政策主张。 在收入政策方面,政治家更多地倾向于用发 行公债来代替税收。 在支出政策方面,政治家总是倾向于扩大公 共支出的规模和范围。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早在18世纪末,美国就出现了全国啤酒制造商协会、
全国棉花生产商协会等利益集团。以后,英国、法国
等其他西方国家也相继出现类似的团体。19世纪中叶, 工业化的浪潮席卷西方各国,产业、行业、职业在工 业化过程中迅速分化,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政 府职能也随之扩大,由此引起人们对政府行为的普遍 关注,各种利益集团迅速发展起来。英国企业协会、 英国造船联合会、美国制造商协会、美国商会、法国 的制造商协会、日本的经济团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
一、一致同意规则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也称为“一致性规则”,指 的是一项决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 才能通过的一项投票规则,是事实上的一票否决 制。 一致同意规则首次由威克塞尔和林达尔进行了系
统的描述:林达尔均衡。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也称为“一致性规则”,
单峰偏好放松了阿罗定理的哪个条件?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解决的是什么时侯 五、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不会出现投票悖论 的问题 把一个人偏好曲线中,比所有邻近点都高的点定义 为“峰” 。 单峰:如果某投票人偏离他最中意的选择,不论 偏离的方向如何,他的效用都将下降,那么该投票 人的偏好是单峰的。

公共经济学(四)

公共经济学(四)
公共经济学
偏 好
个体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对象 之间关系的一种主观感觉。
偏好的表达方式:(1)通过投票 表达;(2)通过发言表达;(3) 通过进退表达;(4)通过反叛表 达。
公共经济学
投票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偏好 隐瞒偏好 策略性投票 无意参与投票 偏好强度差异
公共经济学
西方学者眼里的民主形式
直接民主:指主权由公意组成,不 可转让,不可剥夺,也不可被代表, 只能由人民集体直接行使。 代议制民主:指现代国家实现人民 主权的制度安排,通过选举,委托 专门代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公共经济学
公共产品需求的决定
政治市场:指人们参与政治活动 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发 生关系的场所。
公共选择理论的切入口是将决策 环境分为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
公共经济学
非市场决策与市场决策的 一项重要区别
对市场决策而言,在自由竞争的条 件下,企业和消费者基本上拥有同 等的决策权力来改变市场行为。 对非市场决策而言,政府拥有更多 影响非市场行为的权力。
公共经济学
阿罗不可能定理
1951年,阿罗试图说明,由于任 何集体决策都无法保证能同时满足 社会选择的五个条件, 在非独裁即 尊重每一个个体自由的、理性的选 择前提下,社会偏好是无法通过个 人偏好加总得到的。 阿罗不可能定理揭示了民主政治存 在的内在弊端,即无论哪种规则下, 政府决策都可能产生偏差 。
公共经济学
198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
第十八届获奖者詹姆斯 · 布坎 南——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建者。传 统经济理论主要是关于消费者和企 业家如何做出关于商品购买、工作 选择、生产及投资决策的,而布坎 南则相应地创建了公共部门的决策 理论,被称作 “新政治经济学” 或“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渊源:经济学还是政治学?

公共选择理论的渊源:经济学还是政治学?
选举 的代 议 机 构—— 或 者 在 某 种程 度 上是 说 是 行 政 官员 们—— 来 作 出决策 。这 些 政 客们 ( 政治
① ②
D n i CM e e:公共选择 理论》 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年版 ens u l r《 l , 99 布坎南 : 自由、 《 市场和 国家》上 海三 联出版社 18 年版。 , 98
维普资讯
公 共 选择理论 的渊源 : 经济学
还是政治学?
东北财经大学 冯 文 成
公 共 选择 理 论 是 西 方 经 济学 中 以经 济 学分 析方 法研 究政 治 问题 的一个 重 要理论 流派 , 主要 流行 于美 国 ,0 纪8 年代 起声 势 与影 响 目益扩 2世 o 大, 已遍 及 西方 各 国经济 学 界 , 主要 研 究 集体 它 决 策或 政治决 策 的决 策过 程 和结构 , 其重 点是研 究 经 济政策 的制 定过程 , 中探索 关 于公 共事 物 从 的经 济问题 的深层 原 因 。 其理论 涉及 到 政治过 程 的各个 方面 , 以统称 为公共 选 择理论 。 所 对 于公 共选 择 的定义 学术 界有 多 种 , 比较 有 代 表性 的 是 美 国 马里 兰 大 学 D n i CMu l r e ns . el e 和布 坎 南 以及 D v .y a @ ai NH m n 的三种 定 义 , d 从 中我们 可 以得 出如下 结论 : 共选 择 是经 济学 方 公 法 与政治学 对象 的结 合 。简 单地说 , 是将 经济 学 应用 于政治 科学 , 共选 择 的主题 就 是 政治科 学 公

D v .y a ;公共 财政 》财经 出版社 20 ̄ ai N m n 《 d H . 01

公共选择理论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比较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比较分析
是交 易 ,“ 交易 ” 概念 最早 由康芒 斯 提 出 。13 97年 ,科 斯 在 《 业 的性 质 》 一文 中首 先 提 出 了 “ 企 交 易成本 ” 的概 念并应 用在 经济分 析 中。威廉 姆 森 拓展 了 交 易成 本 分 析 ,把 交 易成 本 比喻 为 物理 学 中 的 “ 摩擦 力 ” ,并将 交易成 本 区分为事 前交 易成本 ( 包括 签约 、谈 判 、保 障契 约等成 本 )和 事后 交 易
成本 ( 包括适应性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建构及营运成本 、约束成本 ) J ,从而使交易成本在揭示
经 济市 场 的本 质上 具有很 强 的解 释力 。由于 “ 何 一种 关 系 ,不 论 是 经 济关 系 还 是其 他 关 系 ,只 要 任 它表现 为 ,或 者可 以表述 为签 约 的问题 ,就 都能 根据 交易 成本 经 济学 的概 念做 出评 价 ” 。交 易成本 J 政 治学 由此 “ 把交 易成本 分析 推广 到 政治 交 换 中” J 。政治 交 易 成本 指 的是 政 治领 域 中进 行权 利 交 换 所耗 费 的各 种资 源 ,信 息不 对 称 、机会 主义 和 资产 专用 性 导致 了政 治 交 易成本 的产 生 。 ( ) 由于 1
h a b x Le u c u n, mI d . n @

财 ̄1 题研 究 " - 3

2 1 年 第 1期 01
总第 3 6期 2
作为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前沿领域 ,交易成本政治学在沿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和概念的 同时 ,直接应 用交 易成本 经济学 的分 析框架 和逻辑 来研究 政 治 问题 。交 易成 本政治 学 的基 本 分析单位
治学 “ 大大 地增进 了对 于政 治领 域 的交 易 及 制度 的理 解 ,弥补 了 以公 共 选 择理 论 为 代 表 的理 性 选 择 理 论 的不足 ” 。 [

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

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

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第一,就经济学而言,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和政治结合起来进行讨论的做法对于恢复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重建新政治经济学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经济学把国家、政府或政治作为经济学的外生变量而排斥在经济学体系之外,而公共选择理论将政治、制度因素看成经济过程的内在变量,较好地反映了当代社会中政治与经济、政府与市场的现实关系。

其次,就政治学而言,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问题,为后行为主义时代的政治学供应了新的讨论视角。

它打开了政治决策过程的“黑箱” ,构造了一套有关政府官僚主义的普遍论理论,突破性地实现了对政治行为的经济分析。

第三,对政治活动主体的“经济人”假设之评价。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经济人” 假设带到对政治行为的分析中,认为人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参加政治的。

这种对政治参加者的自利假设有肯定的合理性,它打破了覆盖在政治家头上的传统光环, 为制度分析供应了全都性基础, 由于假如人人都是利他的,政治制度就没有必要设计出来,更遑论各种制度的优劣。

但是这样的假设一方面存在将人一成不变地看成“经济人”的错误,另一方面存在模糊甚至抹杀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差异的错误。

第四,“政府失败论” 具有突破性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政府失败” ,让人们意识到政府的干预行为是有局限性的,政府的政治行为也存在种种弊端,如投票民主的虚伪性、政治过程为少数利益集团所操控等。

这在肯定程度上摧毁了西方政治学中关于国家与政府的“政治中立”理论,揭示了其利益偏向。

公共选择理论告知人们,西方社会面临的重重逆境,与其说是市场失灵所致,不如说是政府和制度的失败所致。

这填补了有关政府失败讨论的空白,也说明白市场失败并不是实行政府干预的充分理由,由于政府自己也会失灵。

以上四点就是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及反思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及反思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及反思公共选择理论是二十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政治经济学理论,它主要研究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和作用,强调政府应在市场失灵和政策矛盾等情况下进行调节和干预,强调个人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认为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和价值观的影响,还受到制度、规范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在经济和政治学领域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戴维·德瑞福斯、戈登·塔洛克等人开创的,他们主要关注政治选举和投票过程中的因素对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的影响。

第二阶段则是由布坎南与莱斯·麦金泰尔和温斯顿·斯特鲁特等学者共同探讨,他们强调了政治制度、权力和利益的相互作用对政策决策的影响,提出了很多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包括集体行动、理性选择和机制设计等概念。

集体行动指的是许多个人之间协调行动的过程,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当行动涉及到公共利益时,集体行动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权自由选择是否参与,如果没有参与者,则行动是无效的。

理性选择是指人类在作出决策时,综合考虑现实的利益和成本的工具性分析行为,这种理性选择往往体现在人们的投票行为中。

机制设计是指制定规则和机制以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这种机制应该是公正、高效和透明的。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往往忽略了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联合行动,没有考虑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网络的影响。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对人的行为模式过于简单化,并且假设了人们是自私而理性的,忽略了人的心理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三,公共选择理论没有提供足够的解决方案,而是更多地关注于问题描述和分析。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和经济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理解政治制度和政策实践方面,它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这些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决策的制定和实现。

当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主要观点分析

当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主要观点分析

新经济自由主义学说体系概述【摘要】经济自由主义,源于法国的重农主义和英国的亚当·斯密。

发展于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无法解释的“停滞膨胀”。

其间形成了与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各种新自由主义流派。

其主要有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弗莱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经济史学派、法律经济学派。

新自由主义学派众多,观点不一,文章就每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的切入点、政策主张以及自身独有的视角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综合性评述。

【关键词】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经济自由主义,源于法国的重农主义和英国的亚当·斯密。

他们分别用“自由秩序”和“看不见的手”论证了自由竞争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边际革命之后,经济自由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用“边际”、“均衡”等基本概念为分析工具,详细说明了自由竞争条件下的经济运行机制。

然而当大喜新自由主。

义的出现和流行并不是古典自由主义的简单继续,而是发生于古典自由主义的危机和衰落之后。

在1929—1933年爆发了一场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随着凯恩斯《通论》的发表,主张政府干预的经济主张在资本主义世界得到了较大范围的认可。

但二战后出现的“停滞膨胀”则是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无法解释的。

于是便形成了与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各种新自由主义流派。

主要有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弗莱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经济史学派、法律经济学派。

一、新经济自由主义各流派概述(一)货币学派货币学派又称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对于刺激资本主义的发展,缓和经济危机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同时也引起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

而到了1960年代后期,美国的通货膨胀急剧发展,以致到了197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的“停滞膨胀”局面。

在此背景下货币主义在美英等国异军突起。

马骏_交易费用政治学

马骏_交易费用政治学

马 骏:交易费用政治学:现状与前景交易费用政治学:现状与前景马 骏(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与政治与公共事物学院 510275) 内容提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交易费用经济学开始被运用来研究政治领域的许多问题。

虽然这一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但即使在英语文献里,仍然还没有研究者全面地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进行评估。

本文先评述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为什么交易费用经济学可以用来分析政治问题,并总结了交易费用政治学的贡献。

最后,分析了交易费用政治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交易费用 政治 制度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交易费用经济学开始被运用来研究政治领域的许多问题。

1981年,诺斯(N orth)发表了“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

在此书中,诺斯开始关注制度的低效率及其原因,并建立了一个新古典国家理论,将交易费用视为一个理解国家行为的变量。

1990年,诺斯发表了一篇名为“交易费用政治学”(1990)的论文,标志着交易费用政治学正式诞生。

在此之前,莫(M oe)和温加斯特(Weingast)就已经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运用来分析政治问题。

和诺斯相比,他们对于政治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1984年,莫发表了“组织新经济学”一文。

他认为实证的政治理论主要关注社会选择的两个机制:投票与市场,而忽视了第三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即层级制。

因此,他呼吁政治学家重视“组织新经济学”的研究。

在他看来,既然组织新经济学对于理解私人领域的层级制结构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那么,它同样也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共部门的层级制。

不过,莫(1990)认为,虽然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角度,政治决策的环境和过程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例如,政治权威是在非自愿的基础形成的,政治领域存在政治产权的不确定性。

温加斯特(Weingast,1983,1984;McCubbins,N oll&Weingast,1987,1989)运用委托2代理理论分析了国会与官僚机构的关系,挑战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官僚支配”理论。

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模型

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模型

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模型:贡献、批评与前景【字体:】点击次数:1012次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模型:贡献、批评与前景马骏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对于政治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种影响之大以致于一些政治学家感到政治学研究内部出现了某种“经济学转向”。

例如,莱微(Levi, 2000)教授最近就指出,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就出现了这样的转向。

随着经济学研究方法在政治领域的运用,它所运用的理性选择理论也被带到政治学中。

在讨论与评价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模型之前,有必要明确一下它的范围。

有的政治学家将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界定得很窄,认为理性选择理论只包括运用决策和博弈论的政治学研究(Bates,Figueiredo & Weingast, 1998)。

本文认为,这种界定过于狭窄。

因此,本文采取了更为广泛的界定,将任何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政治模型都视为理性选择模型。

这种做法也是大部分政治学家所接受的(Miller, 1997;Levi, 2000)。

本文首先概述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发展的历史以及主要的研究领域。

在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的文献已经可以说是汗牛充栋。

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做详细的介绍与评估。

对于这一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家,本文仅仅关注那些关键性的理论家(开创性的理论家、转折点处贡献卓越的理论家)。

至于主要的研究领域,虽然理性选择理论在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限于篇幅,本文没有进行介绍。

[1] 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理性选择理论的贡献。

然后讨论了各种对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批评和诘难。

最后,本文讨论理性选择理论在政治学中的前景和出路。

一、理性选择理论概述:历史与领域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济学家阿罗(Arrow, 1951)的社会选择的不可能定理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是否存在某种规则使得立法投票的结果既是民主的也是理性的。

唐斯(Downs, 1957)分析了两党系统中政党的向心趋势,他还运用经济学的逻辑分析了投票行为,并认为由于个人的投票并不能影响最后的投票结果,而且投票的成本是很高的,因此,理性的投票人会选择不去投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选择理论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比较分析作者:黄新华李凯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01期摘要:作为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选择理论与交易成本政治学存在着共识,但是,兴起于公共选择理论之后的交易成本政治学增进了对政治领域的交易及制度的理解,弥补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不足。

换言之,交易成本政治学提高了对于政治世界的理解水平。

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比较分析,厘清二者之间的共识与差异,有助于辨析政治学和经济学整合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政治学;共识与差异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1-0003-07公共选择理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是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

就研究对象而言,公共选择无异于政治科学:国家理论、投票规则、选民行为、党派和管理体制等。

交易成本政治学是交易成本经济学在政治领域的应用与延伸,它认为“政治过程和经济领域一样都存在交易行为,可以在交易框架中分析政治问题”。

借助交易成本“这把钥匙”打开政治过程的“黑箱”,并检验其内部机制的实际运转情况。

作为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选择理论和交易成本政治学存在着共识,但是,兴起于公共选择理论之后的交易成本政治学“大大地增进了对于政治领域的交易及制度的理解,弥补了以公共选择理论为代表的理性选择理论的不足”。

一、共识1秉承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概念公共选择理论是新政治经济学中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但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是经济学的。

与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的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布坎南和塔洛克在《同意的计算》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概念工具以及逻辑分析法”本质上都渊源于经济科学。

奥德舒克因此指出,“自《同意的计算》一书出现后,政治学学者开始觉得有必要熟悉无差异曲线、供给和需求曲线,以及弹性、市场均衡、效率、公共品与私人品、消费者剩余等概念”。

借助这些经济学概念和分析工具,公共选择理论探究了寻租行为、政党竞争、政府失灵和官僚行为等政治现象,形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学派(罗切斯特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弗吉尼亚学派),虽然各个学派的具体主张存在某些分歧,但是每一个学派都采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解释宪政、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政治问题。

作为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前沿领域,交易成本政治学在沿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和概念的同时,直接应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逻辑来研究政治问题。

交易成本政治学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交易,“交易”概念最早由康芒斯提出。

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应用在经济分析中。

威廉姆森拓展了交易成本分析,把交易成本比喻为物理学中的“摩擦力”,并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事前交易成本(包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包括适应性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建构及营运成本、约束成本),从而使交易成本在揭示经济市场的本质上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由于“任何一种关系,不论是经济关系还是其他关系,只要它表现为,或者可以表述为签约的问题,就都能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概念做出评价”。

交易成本政治学由此“把交易成本分析推广到政治交换中”。

政治交易成本指的是政治领域中进行权利交换所耗费的各种资源,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导致了政治交易成本的产生。

(1)由于政治领域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政治代理人拥有政治委托人所不知的信息,“只要政治代理人是信息优势者,拥有一些为政治委托人所不知的信息,而政治代理人的本性中又包含着自私自利的成分,那么,理性的政治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私利”。

这种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政治交易成本的产生。

(2)机会主义“是指个人谨慎地运用有关交易对象特殊的信息以及自身偏好与意愿,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更一般地,机会主义是指信息的不完全或受到歪曲的透露,尤其是指意图的误导、歪曲、掩饰、混淆或制造其他混乱等精心算计的蓄意行为”。

机会主义加大了政治组织问题的复杂性,因而形成交易成本。

(3)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其生产价值的前提下,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配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替代使用者重新调配使用的程度”。

在政治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经济领域的资产专用性导致的交易成本。

“由于害怕政治威胁(政策的变化),专用性资产的经济投资可能停滞不前;那些拥有专用性资产(在一定区域内或产业内)的政治家和他们具有经济专用性投资的核心支持者会密谋以使政策陷入闭锁状态”。

2认可政治市场和政治交易的存在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两者都代表着由两个以上的个人进行的合作”。

因此,在经济市场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政治市场。

政治市场是指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发生关系的场所。

政治市场中的参与者与经济市场中的参与者一样,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人们在进行政治活动时,也是以个人的成本一收益计算为基础的,没有理由认为公民在投票箱跟前的行为和作为消费者在市场中的行为有本质区别。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制度就像市场制度,政府就是企业,政治家就是企业家,选民就是消费者,选举制度就是交换制度,选票就是货币,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就是消费品。

因此,完全可以用经济市场的逻辑来分析政治市场的活动。

但是,在政治市场上,政治行为主体(政治家、选民、政党、官僚、利益集团等)对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并不要求一个个体的人牺牲其他个人以增强他自己的效用”,政治主体可以“通过提供某种直接有益于交易的另一方的产品或服务而促进其自己的利益”。

因为政治过程是一个交易过程,“只要集体行为的模型是以个人决策者为基本单位,并且只要这种集体行为基本上被认为反映了复杂交易或者一个相关群体的所有成员中间的协定,那么这样的行为或选择很容易被归人交易经济学的范围”。

因此,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治活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换;而且,就像在市场关系中那样,理想上还期望这种政治关系使所有各方都互有收获”。

“集体行动的个体参与者肯定认识到,要求采取集体行动的活动有其时间序列,而且同样肯定的是,他将受到激励而与他的同伴一起从事相互有利的‘交易’或者与他们‘妥协”。

只不过政治交易与经济交易相比,二者在“直接参与者的数量”,交易的内容上存在着差异。

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的阐述,在政治学中“政治市场和政治交易的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

交易成本政治学的创始人诺斯在《政治交易成本理论》中,就直接运用了政治市场的概念,并利用选民和立法者之间的关系模拟了政治市场中交易行为,刻画了政治市场“不完全信息、主观模型和高昂的交易成本”的特征,提出了政治交易成本的概念,迪克西特进而指出,政治交易成本的存在是交易成本政治学成立的前提,政治交易成本是导致政治问题复杂化的原因所在。

但是,交易成本政治学认为,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有着本质的区别,其运行的规则也不同,虽然政治过程和经济领域一样都存在交易行为。

交易成本政治学阐明了政治交易的特点:一是政治交易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

政治交易所投资的资产本身不具市场流通性,一旦终止交易,投资于交易的资产成本难以回收或转换使用用途。

二是政治交易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有限理性,政治交易存在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完全事先预测交易的风险,加上交易过程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政治交易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高昂的谈判成本、履约成本和监督成本。

三是政治交易的频率较低。

交易频率是指交易发生的次数。

如果交易双方经常进行交易,那么,双方就会想办法建立一个治理结构,降低交易成本;但若交易是很少发生的,那么,就不容易建立这样的治理结构,交易成本就会提高。

政治交易频率较低,因为政治交易具有专属性或异质性,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使得交易对象减少造成政治市场被少数人把持,导致政治市场运作失灵。

3重视制度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勒帕日认为,公共选择理论最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之一,是对政府失灵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解释。

人们可以把这些解释概括这样一个简单的结论:西方民主政体是一种“过时的”政治技术的俘虏,该政治技术的逻辑使得现代国家的增长和发展只有利于特权公民阶层,即官僚阶层。

这使“现代社会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即国家权力总是要求更大的国家权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坎南认为,现代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困难,与其说是市场制度的破产,不如说是政治制度的失败,所以,公共选择理论对国家或政府表现出一种“忧郁的”心情,“正是这种悲观的心情,激起这一领域研究者的积极态度——对如何改造令人不满意的现行政治制度的思考”。

公共选择理论由此揭示了制度(规则)的重要性,并“使人们对政治决策过程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当人们看到一项政策没有带来预期结果时,不要立即去寻找一项‘更好’的政策手段,最好还是首先审查一下使人们选中该项政策的制度原因,并优先考虑一下改善公共选择制度之效率的方式”。

因为“在一个体制下产生了坏政策或不好的结果,原因要么是现有的政治体制所对应的规则产生了错误的领导人,要么是在政治决策与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率的制约机制,因此,惟一的决定因素是规则”。

因此,公共选择理论的“追随者实际上是以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而知名,这种研究考察影响政治决策的方式和行为的根本制度”。

交易成本政治学同样强调制度在政治过程中的重要性。

交易成本政治学认为,由于“政治市场更倾向于无效率”,政治市场的交易成本高于经济领域,而且,政治交易存在着复杂程度上的不均衡,有些交易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进一步提高了政治交易成本。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必须设计一套制度安排来满足跨空间和时间的交易”。

“规则和制度应该而且确实应该为服务于这一目的而发展”。

因此,交易成本政治学从本质上说是研究制度问题的。

“制度通过为政治的社会和经济的交换提供背景结构,从而降低不确定性”。

交易成本政治学探讨了一系列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1)承诺。

承诺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方法。

可信承诺在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承诺要具有可信性,它必须事前十分清晰并可观测,事后不可逆转”。

(2)激励。

政治市场上“之所以对代理人问题总是处理不好,其原因就是激励不足”。

必须设计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控制政治代理人的行为偏差。

(3)透明度。

透明度“是一种制度,它包含了若干程序,经由这些程序可以确信,政府的行为是以公开、公正的方式行使的”。

透明度越大,信息就越精确,也越具有对称性,因此能减少交易成本。

(4)授权。

授权反映了所有政府的特征,为解决复杂的多样性问题提供了更好的办法。

(5)信誉。

“信誉是社会系统赖以运行的主要润滑剂”。

信誉也是降低政治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因为信誉降低了政治过程的不确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