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争论与融合之一

合集下载

供应链判断题

供应链判断题

【大题】判断题【题目】对供应链问题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对)【题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

(对)【题目】仓储管理属于供应链管理得职能领域。

(错)【题目】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的基础是协调与资源共享。

(错)【题目】供应链是以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

(错)【题目】由于网络的存在,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充分而及时的获取外部资源。

(对)【题目】供应链管理重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技术与管理的界限分明。

(错)【题目】传统的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的工作效率。

(对)【题目】供应链管理可以弥补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重物流、轻信息,重过程分解、轻系统优化的缺陷。

(对)【题目】供应量管理的功能模式是信息功能和市场调节功能。

(错)【题目】传统的供应链模式是“拉动”模式。

(错)【题目】在“拉动”模式中,零售商通过PSO系统采集客户所购商品的准确信息。

(错)【题目】按模块化和延迟的不同程度,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供应链结构:刚性结构、柔性结构、延迟结构、模块化结构。

(对)【题目】“推动”模式下,客户是供应链一切业务的原动力。

(错)【题目】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了供应链的物理功能。

(对)【题目】模块化和组合成联合体的内部物流有关,延迟与外部物流相一致。

(对)【题目】供应链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将供应链结构分为完全合作、部分合作、独立决策三种。

(对)【题目】从供应链的结构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带状结构。

(错)【题目】供应链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

(对)【题目】产品的最初来源是供应商。

(错)【题目】供应链已经成为一种开放的全球网络系统。

(对)【题目】供应链是一种可增值的产品。

(对)【题目】柔性制造系统的工艺基础是成组技术。

(对)【题目】供应链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企业的柔性。

(对)【题目】“牛鞭效应”是产生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加速放大的主要因素。

企业资源基础论

企业资源基础论

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资源基础论,所谓资源基础理论虽然资源基础论可被用来分析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但是这一理论难免有些片面。

原有的资源基础论强调企业内部资源对于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认为是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内生理论。

资源基础论不仅局限于对资源特性的分析,而且其研究将视野局限于企业内部资源,忽视了对行业环境的分析,这种分析在全球性的竞争环境和全球网络化条件下就显得静态化而不合时宜。

资源基础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分散化的日益演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资源基础论把研究视野局限.于企业的内部,然而事实上企业的关键性资源可以从企业外部获得。

从企业的社会;嵌入性上来看,企业所依存的外部社会网络是影响企业行动决策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资源,它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现有资源信息的分布状况,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可控制资源集的大小和获得能力。

巴尼(Barney, 1991) 提出:如果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结合,那么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可被定义为一种新的资源框架,资源基础论其资源等于传统资源加网络资源。

这里传统资源更多地是指企业内部的资源,而网络资源是指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源,是一种用来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的特殊类型的企业资源。

资源基础论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其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资源协同,更来源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整个行业战略资源的协同。

把资源基础论关于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这一概念稍加外延和推广,资源基础论这个资源集的范围就可以包括企业外部的、行业内的资源。

如果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由各个区位和节点构成的巨大资源网络,那么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资源基础论,其竞争优势就来源于对这个资源网络体内资源的获得、整合和.转移。

能为跨国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的专有资源和东道国子公司的财务资源,资源基础论还包括跨国公司外部的其他资源,尤其是其所在的全球行业资源。

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①一般系统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中的子系统,它通过人才的获取、使用、留任和替换等功能,提升组织效能。

这个子系统是完全开放性的,员工的知识技能是“投入”,员工的行为是“转换”,员工满意度和绩效是“产出”。

②行为角色理论
一个员工的行为与其他员工相联系,进而产生可以预测的结果。

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组织的工具,用来传递角色信息,支持期望变成行动,审视角色的表现,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③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人力资本投资增长水平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

在企业中,如果重视员工的培训开发,企业获利的机会就越多。

④交易成本理论
企业会选择适当的管理形式和组织结构,使交易过程发生的成本最经济化。

每个组织都要解决好管理形式和组织措施的问题,以期获得正当的权益,并对非正当利益进行有效控制。

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如能充分发挥作用,对员工与企业形成的有形或无形的七月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使组织交易成本下降,组织效益会提高。

⑤资源基础理论
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是组织的三种基本资源。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在理性选择和用户基础两种理论基础上,前者包括如行为角色、资源基础、人力资本、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代理理论。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探讨了战略联盟理论的发展趋势和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有关战略联盟理论的综合性观点,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引言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关系通常以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基础,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战略联盟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

本文旨在综述战略联盟理论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不足之处,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主体部分1、战略联盟的概念与形成原因战略联盟是指企业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其形式可以包括技术合作、研发合作、生产合作、市场合作等。

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竞争压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2)技术创新需求: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共享资源,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3)资源互补:企业之间由于资源类型和拥有程度不同,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4)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通过建立战略联盟,企业可以共同开拓市场、推广品牌,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2、战略联盟的类型分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战略联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按照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划分:可分为紧密型联盟和松散型联盟。

紧密型联盟通常涉及股权参与、人员交叉任职等情况,而松散型联盟则主要以非股权形式的合作为主。

(2)按照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性联盟和专门性联盟。

全面性联盟是指企业在各个领域都进行合作,而专门性联盟则是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合作。

(3)按照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联盟和短期联盟。

长期联盟通常涉及长期合同和稳定合作关系,而短期联盟则是在一定时间内达成合作目标后解散。

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培训

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培训

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培训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将原本由企业内部完成的非核心业务功能和流程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一种管理模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和实务培训。

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在决策外包与内部执行之间需要比较成本,若外包成本低于内部执行成本,则会选择外包。

这种选择有助于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 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应该依靠外部专业服务机构来获取和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外部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

外包能够使企业能够更灵活地调整资源配置,以适应市场变化。

3.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将价值链上的低附加值环节外包给专业机构,实现资源优化和降低成本。

同时,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和共享信息,可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效率和协同效应。

除了理论基础外,服务外包的实务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定制培训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定制相应的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应包括服务外包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和案例分析等。

2. 培训师资力量:确保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师参与。

他们可以通过分享实际案例和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参与度。

3. 实践操作环节:通过模拟操作、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员能够亲身体验和掌握服务外包的实际操作流程。

这样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4. 考核与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可以通过考核和评估的方式对学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检测。

培训结束后,还可以跟踪学员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时修正和完善培训内容。

5. 培训后续支持:建立培训后续支持机制,包括提供问题咨询、经验分享和继续教育等服务。

这样可以帮助学员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服务外包的绩效。

综上所述,服务外包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但实施服务外包需要有理论基础的支持,并且需配以实务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将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被认为是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机制。

在我国,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能来自合作主体,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实力也可能来自合作过程,如合作模式的选择、利益分配机制、信息沟通渠道等。

外部环境如政策支持、市场环境、文化差异等也会对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产生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理论,明确研究框架。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创新效率。

基于实证结果,分析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优化合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对于丰富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体系,指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开展合作,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1. 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往往有限,产学研合作成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旨在探讨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目前,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等方面,而对于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将从创新效率的角度出发,探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丰富了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理论成果。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合作伙伴、优化合作模式、提高合作效果,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的资源基础理论

公司的资源基础理论


维持特定形式的消费者价值方面做出贡献的
3
国际企业
RBV使得现在所建 立的有关跨国企业 和市场个体领域的 研究更加丰富,同 时也推动了战略联 盟,国际企业家精 神和新兴市场战略 这三个领域的研究
RBV可详细列出因 克服外来性责任所 需的资源的属性, 并且为对那些给产 品和国际多样性提 供基础的资源做调 查提供了桥梁
3 经济与财务
在经济领域中对RBV的显式使用受到了因果模糊, 同义反复和公司异质性问题的限制,但是路径依 赖问题则可以暗含的解释一些经济领域中的问题 现在都将路径依赖作为同一的衡量多样性和业绩 表现等多方面的统一标准
未来可以研究的潜在领域包括RBV和代理理论, RBV作为动态理论,用来解释根本性的变化 这两个理论的结合在公司的重构中有很重要作 用,相互替代有相互补充
1
邀. 请1991年就这一问题做过 贡献的人员再一次重温他们 自己当年的文章,然后就这 十年间的发展做一个简短的 评论文章
2
利用RBV对一些特定的领域进 行研究,提供篇幅较长的论 文
文本旨在:
1. 总结并综合出这些文章有关RBV问题所做出的贡献 2.展示出一些在文献中未提及但很重要的可供日后研究的领域
2.当管理者无法获得相当的薪酬,他们可能会寻找机会自己开办私营 公司
拥有特殊技能的风险投资企业进行外部融资,不但可以增加其价 值,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控制风险
长远而言,应该就拥有有效特殊技能的风险投资企业应该对企业技能 问题涉足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做调查研究
经理层收购(以下简称MBO)是杠杆收购(LBO)的一 种特殊形式。
如果能够保障 有足够的激励 刺激,子公司 的存在也有利 于跨国企业中 知识的流动
就新兴市场而言,RBV研究指出,当地企业热衷于与外国结盟,从而获得优 势以优于国内的对手,同时RBV研究也强调了对新创企业利用网络联系作为 无形资源的重要性

资源基础论

资源基础论

资源基础论企业管理黄磊学号:201002010230一、资源基础论的定义及假设1984年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基础论的诞生。

资源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资源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

二、资源基础论的主要内容1984年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基础论的诞生。

资源基础理论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

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

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容:1、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特殊的异质资源资源基础论认为,各种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其中又以货币资金为最。

企业的经营决策就是指定各种资源的特定用途,且决策一旦实施就不可还原。

因此,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都会拥有基于先前资源配置基础上进行决策后带来的资源储备,这种资源储备将限制、影响企业下一步的决策,即资源的开发过程倾向于降低企业灵活性。

例如,拥有1亿元货币金的企业几乎可能涉足任何产业,但它一旦将这1亿元资金用来购买了化工设备及化工原料,它就只可能从事特定的化工生产。

尽管如此,企业仍然热衷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资源的开发增加了资源的专用性,有可能提高产出效率及资源的价值。

如果决策得当,上面那家只能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也许会从化工生产中赚回2个亿。

一般说来,企业决策具有以下特点:①不确定性,即决策者对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等外部环境不可能完全清楚,对竞争者的竞争行为、消费者的偏好把握不可能绝对准确;②复杂性,即影响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性,竞争者之间基于对外部环境的不同感受而发生的互相作用具有复杂性;③组织内部冲突,即决策制定者、执行者、相关利益者在目标上并不一致,各人都将从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出发影响决策行为。

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

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一、理论发展回顾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

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

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

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

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

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

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

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进入一些看起来利润高、但缺乏经验或自身竞争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元化战略。

跨行业并购文献资料

跨行业并购文献资料

跨行业并购文献资料跨行业并购是指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进行合并或收购的行为。

这种并购模式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并成为企业发展和战略调整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跨行业并购的文献资料,并探讨其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跨行业并购的动机跨行业并购的动机多种多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通过并购其他行业的企业,可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提高经营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3.降低成本和风险: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同时,多样化经营可以降低企业单一行业面临的风险。

二、跨行业并购的理论研究在跨行业并购的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相关的理论模型,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包括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1.资源基础理论: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通过并购其他行业的企业,可以获取到新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市场交易时需要支付的各种成本会影响其决策。

跨行业并购可以降低企业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3.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会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

跨行业并购可以改变产业结构,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地位和市场地位。

三、跨行业并购的实践案例跨行业并购的实践案例众多,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乐视网收购乐视影业:乐视网是一家互联网电视和智能设备公司,而乐视影业则是一家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

通过收购乐视影业,乐视网实现了在电影产业的布局,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

2.腾讯收购Supercell:腾讯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而Supercell是一家移动游戏开发公司。

腾讯通过收购Supercell,进一步扩大了游戏产业的版图,增强了在全球游戏市场的竞争力。

管理学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

管理学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

管理学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在管理学领域,有许多理论和方法被提出来研究和解决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几个重要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包括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1. 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其掌握的独特资源和能力。

在知识产权管理中,这些独特资源和能力通常表现为专利、商标和版权等知识产权。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应该通过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来获取竞争优势。

这包括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完整性和独占性,以及建立内部的知识管理体系,促进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运用。

2.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需要考虑到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企业在进行知识产权交易时,往往需要考虑到交易的成本、风险和合作方的行为。

交易成本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知识产权的策略,如合同设计、交易的监督和控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降低知识产权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交易的可靠性和效率。

3.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了社会网络和关系对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对于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资本理论指出,企业应该通过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关系来获取更多的知识资源和支持。

这可以通过加强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和行业组织等相关方的合作和沟通来实现。

此外,社会资本理论还强调了知识共享和创新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培养开放和合作的组织文化。

综上所述,管理学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

资源基础理论关注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和保护,交易成本理论考虑知识产权交易中的成本和风险,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了社会网络和关系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通过运用这些理论,企业可以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创新能力,并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争论与融合之一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争论与融合之一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争论与融合之一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争论与融合之一——对交易成本理论的批判与质疑现代企业理论奠基于1937年Coase发表的《企业的性质》,Coase提出了“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并将其引入经济学,开创了交易成本分析的先河,后经过Williamson等人的完善,交易成本经济学(TCE)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形成了完整分析生产的制度结构、交易的协调方式等经济组织的理论框架。

在交易成本理论形成体系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侧重于战略分析的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BV)蓬勃发展,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企业核心资源产生竞争优势,渐渐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

企业理论的研究沿着经济学和管理学两条不同的轨迹发展,两派学者对企业理论的前提假设,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都有很多争论。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为Coase,Williamson,他们以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导致的交易成本为前提,视企业为“一系列合约的纽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生产制度结构的形成。

而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以资源的异质性假设为基础,强调效率取决于企业资源的差异。

这两种理论虽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行为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是都存在不足之处。

交易成本理论忽视了专用性投资形成的企业异质性及其变化在市场中表现出来的战略特征。

资源理论则忽视了企业异质性资源形成的激励结构的异同。

本文认为,企业的资源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都是在一定背景下针对企业组织的分析框架,不存在完全替代和完全对立的关系,而应当是互补的关系,两种理论融合才能更好地解释企业的种种现象。

对交易成本理论的批判与质疑(一)科斯定理过强的假设前提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复杂性科斯定理认为,在零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合约安排,资源配置的效率总是相同的。

在分析过程中,科斯界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环境以证明其论断:只有两个经济人且具有外部性。

经济人行为假设是完全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跨国公司经营理论回顾

跨国公司经营理论回顾

跨国公司理论的回顾与评论(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跨国公司理论1977年, 英国里丁大学邓宁(J·H·Dunning)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 折衷理论探索》, 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81年, 他又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进一步对折衷理论进行论述。

邓宁认为, 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 是建立在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基础上的, 这些理论虽然对某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跨国公司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是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基本上可分为四种流派:1.完全市场C.P. Kindleberger: American Business Abroad, 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 New Haven, Ya le University Press, 1969的假设前提出发,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分析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优势的来源, 其代表是海默和金德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该理论认为, 垄断优势来自四种市场不完全形态: (1)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2)产品市场的不完全;(3)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的不完全;(4)由政府课税、关税等措施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前3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能够拥有垄断优势, 第4种的市场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实现价值增值。

12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在20世纪60年代初所提出的垄断优势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资产, 如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便利条件、管理技能等;(2)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 如品牌、商标、差异性产品、营销技巧、价格操纵;(3)跨国公司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海默等为代表的垄断优势论与新古典贸易和投资理论的最大区别是将跨国公司看作国际生产的主体, 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国际交换的主体, 从而将跨国公司的研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之中。

《并购协同效应研究》范文

《并购协同效应研究》范文

《并购协同效应研究》篇一一、引言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并购并非简单的企业合并,而是需要实现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

并购协同效应是指通过并购使企业之间的资源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整合和优化,从而产生超出单个企业独立运作所能达到的效益。

本文旨在研究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并探讨如何实现并购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二、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基础理论、能力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各自拥有的资源差异,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在资源上的互补和共享,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能力基础理论则认为,企业之间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企业之间优势的整合和利用,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交易成本理论则认为,并购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通过实现内部化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三、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战略匹配度、企业文化融合度、资源互补性等。

战略匹配度是指双方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方向是否相符或能够互补。

企业文化融合度则是衡量两个企业在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是否能够相互认同和融合。

资源互补性则关注双方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的互补性。

并购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其次,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和拓展业务领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

四、实现并购协同效应最大化的途径要实现并购协同效应的最大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明确并购战略目标: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尽职调查,明确双方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方向是否相符或能够互补,为后续的整合和优化奠定基础。

2. 加强企业文化融合:在并购后,积极推动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述评_姜忠辉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述评_姜忠辉

一 、引 言 资源基础理论作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个最新发展方 向, 其核心问题是研究企业之间为何会存在绩效差异以及 企 业 如 何 利 用 资 源 的 异 质 性 来 建 立 和 维 持 竞 争 优 势 。该 理 论 是 Wernefelt (1984)在 其 经 典 论 文 《企 业 资 源 基 础 论 》中 首次完整表述的, 它不同于战略理论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迈 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外生 论 , 波 特 的 竞 争 战 略 认 为 , 企 业 的竞争优势是外在于企业的, 是由外部市场中的竞争关系 和 市 场 机 会 所 决 定 的 。资 源 基 础 理 论 以 企 业 资 源 的 异 质 性 为理论基础, 企业被假定为难以模仿的资源集合体, 是一 系列资源和能力构成的资源组合的有机体, 企业的长期竞 争优势源 自于企业所拥 有 和 控 制 的 那 些 具 有 难 以 模 仿 、难 以交易等特征的特殊资源, 尤其是异质性资源。外部的市 场结构和市场机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虽然也产生一定的 影响, 但它们并不是决定 性 因 素 。 而 有 价 值 的 、稀 缺 的 、不 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 替 代 的 资 源 才 真 正 构 成 了 企 业 持 续 竞争优势之源。因此, 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过程是内生性 的并且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 在经济学历史上,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 1776 年 古 典 经 济 学 家 亚 当·斯 密 在 《国 富 论 》中 提 出 的 劳动分工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 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 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从而决定了企业成长 的规模界限。在此基础上, 1920 年, A1fred Marshall 创立了 “企业内在成长 论 ”。 随 后 , 在 20 世 纪 50 年 代 和 60 年 代 , Penrose( 1959) 通过深入研究, 从“企 业 内 部 知 识 积 累 ”方 面 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认为企业的功能在于获取和组织 人力和非人力资源以赢利为目的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资源基础理论是在 Penrose 理论的基 础 上 , 经 过 Wernefelt、Barney、Hrebiniak 等 人 的 发 展 而 形 成。Wernefelt (1984)从内部资源的角度, 分析和解释了某些 企业成功的原因。Barney (1986)的研究结果显示, 企业所具 有 的 资 源 和 能 力 是 企 业 保 持 产 品 差 异 性 的 主 要 原 因 。 Bar- ney(1991)进 而 认 为 , 保 持 企 业 可 持 续 竞 争 优 势 的 资 源 应 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争论与融合之一
——对交易成本理论的批判与质疑
现代企业理论奠基于1937年Coase发表的《企业的性质》,Coase提出了“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并将其引入经济学,开创了交易成本分析的先河,后经过Williamson等人的完善,交易成本经济学(TCE)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形成了完整分析生产的制度结构、交易的协调方式等经济组织的理论框架。

在交易成本理论形成体系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侧重于战略分析的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BV)蓬勃发展,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企业核心资源产生竞争优势,渐渐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

企业理论的研究沿着经济学和管理学两条不同的轨迹发展,两派学者对企业理论的前提假设,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都有很多争论。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为Coase,Williamson,他们以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导致的交易成本为前提,视企业为“一系列合约的纽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生产制度结构的形成。

而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以资源的异质性假设为基础,强调效率取决于企业资源的差异。

这两种理论虽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行为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是都存在不足之处。

交易成本理论忽视了专用性投资形成的企业异质性及其变化在市场中表现出来的战略特征。

资源理论则忽视了企业异质性资源形成的激励结构的异同。

本文认为,企业的资源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都是在一定背景下针对企业组织的分析框架,不存在完全替代和完全对立的关系,而应当是互补的关系,两种理论融合才能更好地解释企业的种种现象。

对交易成本理论的批判与质疑
(一)科斯定理过强的假设前提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复杂性
科斯定理认为,在零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合约安排,资源配置的效率总是相同的。

在分析过程中,科斯界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环境以证明其论断:只有两个经济人且具有外部性。

经济人行为假设是完全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制度安排是产权界定清晰,给任何一方都可,且双方可以通过自愿谈判来决定合约内容。

在随后的论证过程中,科斯首先讨论了产权制度安排是外生给定的相对简单情况,然后讨论了产权制度是内生决定的情况。

逻辑和例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每个人选定的结果会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得外部效应的水平与产权的划分是无关的,且在自愿交易和自愿谈判的情况下,将导致自愿的有效配置。

但是,科斯中性定理成立的条件是一个非常强的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准线性的(quasi-linear),意味着对具有外部性的商品的收入效益为零(Hurwicz,1995)。

所以,科斯定理的适用范围实际上是非常窄的,这个问题的产生根源于科斯定理假设的经济环境过于简单,且未能用精确的数学模型加以证明和标示,故出现了很多含糊不清的逻辑和术语,使得科斯定理的成立与否要依赖于经济环境的界定。

(二)企业目标的过度简化,忽视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差异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种特定交易环境中的合约安排。

之所以出现企业,是因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企业把一系列的需用价格协调的交易合约纳入到一个合约中,用科层的行政力量替代,因此大大减少了交易合约。

某一
生产要素不必与企业内部同它合作的其他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复杂的合约,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组织效率。

所以,企业的目标就成了如何节约交易成本。

然而,企业的生产成本差异被交易成本理论忽视了,科斯定理暗含着一个完全信息假定,即可以免费地获得生产所需的所有信息和知识。

这意味着,一个企业所能生产的,另一个企业也能同样地生产,某种产品是通过企业生产还是通过市场购买都与生产成本无关。

科斯只考虑了交易成本为正的时候不同企业存在着管理成本上的差异。

而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科斯则认为市场完全替代企业生产,即不存在企业,也就不存在管理成本上的差异。

实际上,在零交易成本时,企业间仍然存在管理成本的差异,因为市场是不具备生产功能的。

Demsetz指出,企业是专业化知识和使用这些知识的专业化投入的载体,知识的产生、维持和使用是有成本的,而且具有不可完全流动的性质,所以不同的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是有差异的。

(三)交易成本理论中权力源自实物专用性资产的解释有失偏颇
交易成本经济学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假设下,把经济当事人进行的交易置于不确定性、投入交易的专用性资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构成的交易环境中。

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契约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前沿方向。

而基于实物资本之上的委托代理理论强调治理目标是“安排各种手段以便哪些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可以以此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投资受益”(Shleifer & Vishny, 1997),也就是要将企业剩余分配给物质资本所有者。

围绕着企业剩余权利的分配问题,企业理论家们运用各种方法,力图找到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机会主义行为和外部性的有效的索取权与控制权配置方式。

他们提出了多种配置控制权的原则和依据,其中,资产专用性和要素非流动性程度高的人应该获得控制权(Williamson,1975,1980;Dow,1996)的观点影响较大,他们认为,资本家投入企业的资产多为流动性差的非人力资本,其专用性程度较高,投入企业后其价值严重依赖于团队的存在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受团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敲竹杠”(hold-up)的风险较高,因而面临着事后被套牢的可能性较大。

由此衍生出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经济学对剩余权利配置的效率解释:为防止他人机会主义行为侵害的风险,专用性投资者应该拥有控制权,控制权控制的目标是占有剩余索取权,故企业要达到效率最大化,必须让专用性投资者同时拥有与控制权相对称的剩余索取权,所以“那些重要的专用性资产的所有者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资本强权观”受到了越来越多现实的冲击和来自反对者的批判。

因为企业不仅仅是物质资产的集合,在促进企业专用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投资方面,“股东至上主义”并非最有效(Zingales,1997)。

Zingales认为,企业并非完全由非人力资本所决定,而是由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天才和创意共同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对任何关键性资源的控制都是权力的源泉”,并据此提出了一个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进入权(access)”概念,将之定义为使用或处理企业关键资源的能力,授予进入权的权力来自于掌控这些资源的人,而不管他们是不是所有者。

合理配置关键资源的使用权更有利于促进专用性人力资源投资。

因为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天然不可分离及难以观测性,使得只有激励是有效激发其内在主动性的方式,且人力资本的可承担风险性也在逐渐上升,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人力资本的可抵押特征,需要对其风险分担的行为进行补偿。

所以人力资本在企业所有权分配中获得了日益上升的地位。

(四)忽视了知识的分散性、意会性和私人性特征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人在选择契约时,即使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能有足够的洞察力预期到时候所有的偶然性,并在事前制定出最优的契约形式。

但是在人是有限理性的假设下,对交易对象不能拥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经济当事人是很难做到先知先觉的,而且,知识的分散性、私人性和不可言传性导致认知能力有限,使行为人不得不面对极端不确定的环境,此时,行为人的认知活动具有贝叶斯学习特征,但是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无法预期结果的概率分布。

即使行为人在交易过程中相互信任,甚至有利他主义动机,相互之间也会因为认知水平的不同而产生不一致。

所以,交易成本经济学遇到一个“困境”:如果用交易成本、机会主义行为等概念分析企业的性质,那么就只能在不同的交易环境中比较不同企业的合约安排的效率,无法从认知过程对环境变化过程或从一种企业合约安排向另一种企业合约安排的演进过程作出解释;如果要对企业合约安排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就必须考虑认知活动及其产生的不一致性,这就增加了界定交易成本的复杂程度(郑江淮,2003)。

实质上,物流金融的本质就是:为减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信息和物流监管,依据物流供应链而进行的金融活动。

当然,金融机构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或者其分支机构,如UPS专门在国外收购一家银行,依托自身的物流服务来发展物流金融;也可以是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联合体,如前不久,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外运集团正式启动全面合作,旨在共建物流金融服务平台,联合研发物流金融新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