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来源:《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12期)
Rumet、Schendel和Teece在《战略管理和经济学》一文中明确指出,以20世纪70年代为开端,战略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70年代之前的战略管理思想相比较,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被大量引入战略管理学,是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他们的眼中,70年代以来的阶段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1991,P.5)。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几乎先后出现了两个主流学派。较早的一个是由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提出来的“五种力量模型”(又称竞争优势理论),几乎统治了整个80年代。另一个是由Prahalad、Hamel等学者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它几乎统治了80年代后期开始的战略管理学界。然而,与波特几乎同时代还存在另一个学派,虽然这一学派的影响力不及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和Prahalad等学者的核心能力理论,但是,作为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相对应的~个学派,这一学派成功地从经济学中引入了不同于波特的芝加哥思想,为Prahalad、Hamel等学者后来提出核心能力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Ansoff,1987)。这就是Barney、Rumelt、Peteraf等学者创立的资源基础理论。
一、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渊源
在Rumelt、Schendel和Teece看来,“经济学对战略管理的主要贡献都来源于产业组织方面的文献”,因为(这一领域)“是经济学突破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并取得重要成果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建立了新经济学(1991,P.5)”。这个论断,让我们回想到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重大转折,在宏观经济学上是理性预期思想的引入。在微观经济学上,则是现代企业理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其中,与战略管理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在思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放弃了新古典企业理论中同质性企业的假设,转而接受了差异性企业的现实,并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对这种差异给出有力的解释。Rumelt、Schendel 和Teece的思想给我们很大启发:战略管理之所以会在70年代迅速地引入经济学的思想必须归功于经济学的这种转变,而集中了现代企业理论发展主要成果的产业组织理论,成为了战略管理吸收现代企业理论思想的主要来源。Conner在一篇精彩的评论中,详细地回顾了产业组织理论中不同流派之间的相同和不同(1991)。Conner认为,新古典企业理论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中暗含着从完全同质性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假设中推出企业超额利润(经济学上称为经济租)为零的结论。因此,新古典企业理论下的企业,是具有完全相同绩效的企业。这个推论与现实中企业竞争力的巨大差异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Conner看来,产业组织理论,是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修正。他把这些修正归纳为三个理论: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又称哈佛的产业组织理论)、熊彼特和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科斯和威廉姆森的产业组织理论。虽然三个理论是在不同方向上展开的,但是,经过修正后的产业组织理论终于与战略管理找到了共同的研究主题:即为什么企业之间会表现出竞争力上的差异性。
我们注意到,熊彼特和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与科斯和威廉姆森的产业组织理论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解释为企业在“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的差别。因此,产业组织理论可以简化为两类。
一类是贝恩理论,形成千50年代的哈佛大学。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
归结为市场结构作用的结果,而市场相对干企业而言是外生的因素,因此,贝恩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市场~企业一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在这一意义上,贝恩理论关注的是市场,是如何从市场结构推出企业竞争力。这种分析的特点是从企业外部(市场)指向企业内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哈佛传统。而熊彼特、科斯和威廉姆森理论是诞生在芝加哥。芝加哥的传统是强调“资源的分配与使用”,因此,这一学派的解释更多地是从企业内部的资源配臵效率入手。在他们看来,市场结构既是企业竞争行为产生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绩效。所以,芝加哥的传统更多地关注企业,研究如何从企业内部的资源配臵推出企业的竞争力。这两种传统分别被战略管理的不同学派所接受——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应予经济学上的哈佛传统;资源基础理论则对应于芝加哥传统(Rumelt、Schendel和Teece,1991)。
二、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与思路
战略管理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开创者如Andress、Ansoff、Hofer和Schendel强调“综合外部威胁(机会)和内部能力(弱点)”(Barney,1991)。到了20世纪70年代,战略管理就沿着这两条思路发展下去。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关注“对外部(市场)机会和威胁的分析”,他的工作有助于“揭示那些导致企业高效业绩的环境条件”(Barney,1991)。但是,由于人们过分重视外部市场的研究,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的研究,因此,资源基础理论的出现是对当时战略管理界风气的一种回应。Barney认为,资源基础理论主要是研究“企业内部的组织优势和劣势的”( 1991)。
经过上述这些学者的努力,资源基础理论形成了一个分析企业内部…喷源分配和使用”的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填充假定、概念和命题等相关内容。用Minttzberg(1999)和Ansoff(1987)的说法,在战略管理中又形成了一个“资源基础理论范式”。资源基础理论范式构造了“资源~战略~绩效”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表达了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由企业的资源差异来解释的,这是一个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
但是,在具体填充内容时,不同的学者提供了不同的思路。Barney的思路主要是如何从一般的资源概念入手,最终分解出导致竞争力差异的战略性资源。因此,Barney的分析是一个存量分析、静态分析,强调的是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概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将持续的竞争优势界定为均衡的概念(Barney,1991)”。另一种思路是由Peteraf提供的。他是从企业的资源差异入手,研究如何分离出不同的竞争战略。Peteraf视野的中;已是竞争战略,因此,他的分析是一个流量分析、动态分析。这两种思路的差异集中表现在分析上各有侧重:Barney着重于对资源概念的剖析,而Peteraf则侧重于对竞争战略及其结果的解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分析中,Peteraf完全应用了经济学中的租金思想。这实质上反映了Peteraf的研究是在市场的层面上展开的,因此,在行文上更接近是一篇经济学文章。这一点明显不同于Barney,他的分析完全是在企业层面展开的。表1简单地概括了两种思路的差别和联系。战略资源与竞争战略之间的联系,就如同于经济学中资本存量与投资流量之间的关系一样,因此,Barney的思路和Peteraf 的思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三、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综合
资源是资源基础理论中最基础的概念,它是指“(企业)控制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质、信息、知识等等,是由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效益而用来创造并实施战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