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原子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教案3
原子结构一、教学目标:1、对原子结构有个基本的认识。
2、采用学生自主讨论的方法,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得出结论。
多考虑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最新认识成果。
3、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课堂导入):1. 把49gH2SO4配成2L稀H2SO4,稀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 在200mL稀盐酸中溶有0.73g氯化氢气体,求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 在标准状况下,11.2LNH3溶于水,配成400mL溶液,此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见上3、重点、难点化解(探求新知、质疑导学、课堂反馈):4、系统归纳:5、练习巩固(课堂作业):四、作业布置:1、课后作业:[思考]在199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ɑ粒子(质量为氢原子的4倍,带2个单位正电荷),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
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四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能让大多数ɑ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ɑ粒子发生偏转,被笔直地弹回。
根椐以上实验能得出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
试写出其中的三点:(1);(2);(3);2、家庭作业:略五、其他资料(附板书设计):表一表二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讲解图的含义)[科技博览]六、下堂课学生课前准备要求: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2课时)
练习2: 1、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某原子, 则该元素的 18 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 2、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3p4, 则此元素在周期 第3周期,第VIA族 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3、一个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 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 (C ) A.+1 B.+2 C.+3 D.-1
O:
Si:
[He]2s22p4 [Ne]3s23p2 [Ar]3d64s2 P7 【思考与交流】2
Fe:
练习 1: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BC A. Ca2+ 1s22s22p63s23p6 )
B.
C. D.
O2ClAr
1s22s23p4
1s22s22p63s23p5 1s22s22p63s23p6
构造原理:P5 随原子核电荷数递增, 绝大多数原子核外电 子的排布遵循如右图 的排布顺序,这个排 布顺序被称为构造原 理。
【思考】: 有何规律?
能级交错
构造原理: 1s;2s ;2p 3s ; 3p 4s ; 3d 4p 5s ; 规律 4d 5p 6s; 4f 5d 6p 7s ;
7s
核 外 电 子 填 充 顺 序 图 6s 5s 4s 3s 2s 1s
7p
6p 5p 4p 3p 2p 6d 5d 4d 3d 5f 4f
7 6
5
4 3 2 1
构造原理中排布顺序的实质 -----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 (1)相同能层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 ns<np<nd<nf
• (2)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1s<2s<3s<4s;2p<3p<4p; 3d<4d • (3) 不同层不同能级可由下面的公式得出: ns<(n-2)f<(n-1)d<np (n为能层序数)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全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1. 原子序数:含义:(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a. 原子符号: zX A zb. 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2e-微粒 8e-微粒 A10e-微粒。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教案设计
原子结构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3.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2.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三、教学难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阅读法、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法等[引入] 原子的概念[设问] 原子是如何诞生的?[指导阅读]课本P4页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大爆炸后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H、少量的He及极少量的Li,然后经过长或短的发展过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
[思考与交流]有谁知道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宇宙年龄有多大?地球年龄有多大?[指导阅读课本后回答]氢元素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占88.6%(氦1/8),另外还有90多种元素,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
[介绍]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史——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1.公元前400多年前,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观点:把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叫原子。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说;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4.卢瑟福原子模型5.波尔原子模型6.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回忆复习] 原子的组成结构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复习讲述]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分层排布(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探究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3、电负性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3、电负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1. 可以以问题思考的形式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 对于电离能和电负性概念的教学,应突出电离能、电负性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在了解电离能概念和概念要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元素电离能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第2课时)教案 Word版
第二課時知識與技能:1、瞭解原子結構的構造原理,能用構造原理認識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2、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1~36號)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4、知道原子的基態和激發態的涵義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電子的躍遷及吸收或發射光譜,瞭解其簡單應用教學過程:〖課前練習〗1、理論研究證明,在多電子原子中,電子的排布分成不同的能層,同一能層的電子,還可以分成不同的能級。
能層和能級的符號及所能容納的最多電子數如下:(1)根據的不同,原子核外電子可以分成不同的能層,每個能層上所能排布的最多電子數為,除K層外,其他能層作最外層時,最多只能有電子。
(2)從上表中可以發現許多的規律,如s能級上只能容納2個電子,每個能層上的能級數與相等。
請再寫出一個規律。
2、A、B、C、D均為主族元素,已知A原子L層上的電子數是K層的三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K、L層上電子數之和等於M、N層電子數之和;C元素形成的C2+離子與氖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D原子核外比C原子核外多5個電子。
則(1)A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是,B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寫出C和D的單質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引入〗電子在核外空間運動,能否用宏觀的牛頓運動定律來描述呢?4、電子雲和原子軌道:(1)電子運動的特點:①品質極小②運動空間極小③極高速運動。
因此,電子運動來能用牛頓運動定律來描述,只能用統計的觀點來描述。
我們不可能像描述宏觀運動物體那樣,確定一定狀態的核外電子在某個時刻處於原子核外空間如何,而只能確定它在原子核外各處出現的概率。
概率分佈圖看起來像一片雲霧,因而被形象地稱作電子雲。
常把電子出現的概率約為90%的空間圈出來,人們把這種電子雲輪廓圖成為原子軌道。
S的原子軌道是球形的,能層序數越大,原子軌道的半徑越大。
P的原子軌道是紡錘形的,每個P能級有3個軌道,它們互相垂直,分別以P x、P y、P z為符號。
P原子軌道的平均半徑也隨能層序數增大而增大。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东风高级中学杜先军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过程: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
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排布的尸般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9’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2、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K、L、M、N、O、P、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
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5,写出该元素原子的价电 子层结构式,并指出该元素所属的周期和族。
其排布式为[Ar]3d54s2, 由于最高能级组数为4,其中有7个价电子,故该元素是第四周期ⅦB族。
思考与探究
按照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的元素划分为5个区:s区、p 区、d区、ds区、f区。划分区的依据是什么? s区、d区、 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
P区,主族,第三周期,第VIIA族 ds区,副族,第四周期,第IB族
3、由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给出其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 (3)第四周期第VIA族 (4)第四周期第IVB族
4S24P4 3d24S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DF ) A. B. C. D. E. F. G. S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s结尾 d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ds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p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sp结尾 主族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含s,但都不含d 过渡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ds区元素的原子d轨道一定全满
课堂练习 1、已知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ⅥA族位置 上。试写出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 式并分析该元素在哪区? 由于是ⅥA族, 4d必是全充满的,所以价电子排 布为5s25p4,
电子排布式[Kr]4d105s25p4
属P区
2、下列元素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第几周期?第几族? (1)1s2 2s2 2p6 3s2 3p5 (2)[Ar]3d10 4s1
区的名称来自按照构造原理最后填充的能级的符号
(四)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s区: 含ⅠA与ⅡA共两族两列;价电子层为ns1或 2(n≥1) 特点: 价电子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 ①并不是所有价电子层为ns1或2的元素都在 S区, He除外(它在p区) ②除H外,都是金属元素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原子结构》教案
教案课题:第一节原子结构(2)授课班级课时第二课时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教、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3技能、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4学、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5过程与目复习和沿伸、动画构造原理认识核外电子排布,亲自动手书写,体会原理方法的情感充分认识原子构造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态度的兴趣。
价值观重点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难点电子排布式三、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能级顺序都遵循下列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2、能级交错现象(从第3电子层开始):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知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识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结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构3.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与最低状态。
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板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书4、对于同一电子亚层(能级)(等价轨道),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设空时,原子是比较稳定的。
计5、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简化为:[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围电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四、基态与激发态、光谱1、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页10 共页1 第激发态—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基态与激发态的关系:2、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3、光谱分析—利用原子光谱线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 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应用视频、图片、类比和归纳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宇宙和地球的形成,认识人们研究原子结构的发展过程。
2.进一步了解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层状排列。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了解电子排布式,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简单元素(1~18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5、让学生感受到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
2、核外电子排布式。
三、教学方法视频和图片观察、讲解、归纳、练习。
四、教学用具录播教室、本节课ppt。
五、教学过程:导入:原子是怎样诞生的呢?视频:地球的起源宇宙大爆炸_标清讲解:(展示三张宇宙大爆炸图片)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大爆炸后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H、少量的He及极少量的Li,然后经过长或短的发展过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思考与交流: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宇宙年龄有多大?地球年龄有多大?讲解:氢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占88.6%(氦约为氢的1/8),另外还有90多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总数加起来不足1%。
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
地球上的元素绝大多数是金属,非金属仅22种。
建议课外阅读: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从大爆炸到生命诞生的故事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图片讲解)1、古希腊原子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
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选修3 1.1 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原子结构》(第1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2.熟知核外电子能层与电子层的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能级分布,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
二、旧知回顾1.画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原子的构成3.原子序数= = = 。
三、查阅资料——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四、知识梳理1.宇宙大爆炸之初,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现在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 ;地球上的元素绝大多数是 ,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仅种。
2.能层3.能级五、问题探究1.不同的能层划分多少个能级?能层序数与能级数存在什么关系?能级如何表示?2. 1s、2p、3d分别表示什么意义?3.用示意图或表格表示出能层、能级的划分?4.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与能层序数存在什么关系?5.各能级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有什么规律?6.不同能层的能量大小关系?同一能层不同能级能量大小关系?《原子结构》(第1课时)课堂检测班级:姓名1.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提出的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电子分层排布模型②“葡萄干布丁”模型③量子力学模型④道尔顿原子学说⑤核式模型A.①③②⑤④B.④②③①⑤C.④②⑤①③D.④⑤②①③2.下列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6sB.2dC.1pD.3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D.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n为能层序数)4.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钙原子核外有个能层填充电子。
(2)钙原子M层有个能级填充电子。
(3)钙原子能层上的电子能量最高。
5.用1——18号元素的符号填空:(1)1s能级未充满电子的是。
(2)第二能层只有3个电子的是。
(3)有三个能级填充电子的是。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 Word版
第一章物質結構與性質教案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學目標1.瞭解原子結構的構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佈,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1~36號)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2.瞭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態與激發態,知道原子核外電子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躍遷產生原子光譜。
3.瞭解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知道電子雲和原子軌道。
4.認識原子結構與元素週期系的關係,瞭解元素週期系的應用價值。
5.能說出元素電離能、電負性的涵義,能應用元素的電離能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
6.從科學家探索物質構成奧秘的史實中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維、理論分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本章知識分析:本章是在學生已有原子結構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結構,從構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紹了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譜等,並圖文並茂地描述了電子雲和原子軌道;在原子結構知識的基礎上,介紹了元素週期系、元素週期表及元素週期律。
總之,本章按照課程標準要求比較系統而深入地介紹了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為後續章節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
儘管本章內容比較抽象,是學習難點,但作為本書的第一章,教科書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比較注意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利於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能夠比較系統地掌握原子結構的知識,在原子水準上認識物質構成的規律,並能運用原子結構知識解釋一些化學現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屬於略微展開。
第一节原子結構第一課時知識與技能:1、進一步認識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電子的能層分佈及其能量關係3、知道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佈及其能量關係4、能用符號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級,初步知道量子數的涵義5、瞭解原子結構的構造原理,能用構造原理認識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6、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1~36號)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方法和過程:復習和沿伸、類比和歸納、能層類比樓層,能級類比樓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延伸阅读
阅读课本P4“开天辟地—原子 的诞生”并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探究
根据已有知识,试写出K原子的电子排布 式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猜想一:1s22s22p63s23p63d1
猜想二:1s22s22p63s23p64s1
问题探究
请阅读P5倒数第一段内容,并仔细观察P6 构造原理示意图,找出先填写4s能级而不填 写3d能级的原因
(2)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构造原理
②任一能层的能级总从 s 能级开始,能级数目 = 能层序数。
③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
为 1、3、5、7…… 的二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问题解决】
1 .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不同能层中能级的能量高低
(1)1s、3d (2)3s、3p、3d (3)2p、3p、4p
课堂练习
写出18Ar 、20Ca、 25Mn 、31Ga四种原 子的电子排布式
Ar:1s22s22p63s23p6 Ca:1s22s22p63s23p64s2 Mn:1s22s22p63s23p63d54s2 Ga: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电子总数21 - 2=19 - 2=17 - 6=11 - 2=9 - 6=3 - 2=1 - 1=0 电子总数16 - 2=14 - 2=12 - 6=6 - 2=4 - 4=0
第一章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课时 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一节 原子结构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2、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3、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重 点 难 点: 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 教学过程:4.能量最低原理, 基态, 激发态, 原子光谱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
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许多元素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
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5、电子云和原子轨道:1.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
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
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 ②运动空间极小 ③极高速运动。
因此,电子运动来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来描述。
我们不可能像描述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能确定它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
s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ns 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 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 、p y 、p z 表示);P 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
n d知识 技 能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1s,2s,3s……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
这是不难理解的,打个比喻,神州五号必须依靠推动(提供能量)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天,2s电子比1s电子能量高,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在离核更远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就比1s大,因而2s电子云必然比1s电子云更扩散6.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通常称为电子对,用方向相反的箭头“↑↓”来表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教案设计
电子云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教学目标】了解电子云、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重点难点】电子云、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教学过程】一、引言:01.20世纪初,丹麦科学家玻尔把原子类比为太阳系,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认为核外电子像行星绕着太阳运行那样绕着原子核运动,玻尔还因此于191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然而在后来的十年里,玻尔的行星模型却被彻底否定了,你知道为什么吗?02.那是因为电子是一种质量极小的微观粒子,电子在核外的运动速度又接近光速,因此电子的运动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相性。
此时,不可能像描述宏观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何处。
而只能用统计的方法,确定它在原子中某一区域内出现的概率。
03.就以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为例,这种概率统计的结果如何?有何规律?二、指导阅读:01.假想给电子拍照,然后把照片叠加在一起得到电子云图像(右图)。
02.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即为电子云轮廓图,该轮廓图即为原子轨道。
03.s能级的原子轨道和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分别如下,由此可见: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p电子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的,每个p能级的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
三、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01.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你已经了解了哪几个方面?02.写出原子序数为3-10的电子排布式,到此,你能解释下列电子排布图吗?03.阅读: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电子自旋。
四、小结:01.描述电子运动状态应从哪几方面着手?02.构造原理解决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其余问题靠什么解决的?03.可见,学习原子结构的方法如何?五、课后作业:01.图1和图2分别表示1s电子的概率分布和原子轨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B.图2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C.图2表明1s轨道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D.图1中的小黑点表示某一时刻,电子在核外所处的位置02.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其理论依据是()A.构造原理B.泡利原理 C.洪特规则 D.能量最低原理03.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总是()A.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B.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反C.自由配对,优先占据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D.自由配对,优先占据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反04.基态原子的4s能级中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共有()A.1种 B.2种C.3种 D.8种0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基态硅原子的是()A B C D06.人们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word版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课设计教材剖析:一、本章教课目的1.认识原子结构的结构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散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有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认识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必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认识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研究物质组成神秘的史实中领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想、理论剖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剖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结构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绘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确立基础。
只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育学生的科学修养,有益于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经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说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可以挖得很深,属于稍微睁开。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知识与技术: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散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散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一样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认识原子结构的结构原理,能用结构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有元素( 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概括、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1.1原子结构(第2课时)教案word版
第二课时知识与技术:1、认识原子结构的结构原理,能用结构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有元素( 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照能量最低原理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汲取或发射光谱,认识其简单应用教课过程:〖课前练习〗1、理论研究证明,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分红不一样的能层,同一能层的电子,还能够分红不一样的能级。
能层和能级的符号及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以下:(1)依据的不一样,原子核外电子能够分红不一样的能层,每个能层上所能排布的最多电子数为,除K层外,其余能层作最外层时,最多只好有电子。
(2)从上表中能够发现很多的规律,如每个能层上的能级数与律个电子,s能级上只好容纳2相等。
请再写出一个规。
2、A、B、C、D均为主族元素,已知A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的三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形成的C2+离子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完整同样,D原子核外比C原子核外多5个电子。
则(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是,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写出式C和D的单质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
〖引入〗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可否用宏观的牛顿运动定律来描绘呢?4、电子云和原子轨道:(1)电子运动的特色:①质量极小②运动空间极小③极高速运动。
所以,电子运动来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绘,只好用统计的看法来描述。
我们不行能像描绘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立必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辰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好确立它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
概率散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此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
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类电子云轮廓图成为原子轨道。
的原子轨道是球形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P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的,每个P能级有3个轨道,它们相互垂直,分别以P x、P y、P z为符号。
P原子轨道的均匀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课题:第一节原子结构(2)授课班级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复习和沿伸、动画构造原理认识核外电子排布,亲自动手书写,体会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构造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难点电子排布式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三、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能级顺序都遵循下列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2、能级交错现象(从第3电子层开始):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3.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4、对于同一电子亚层(能级)(等价轨道),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原子是比较稳定的。
5、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简化为:[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围电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四、基态与激发态、光谱1、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激发态—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基态与激发态的关系:2、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3、光谱分析—利用原子光谱线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课前练习]理论研究证明,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分成不同的能层,同一能层的电子,还可以分成不同的能级。
能层和能级的符号及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投影][思考]钾原子的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而非2、8、9?[板书]三、构造原理[投影]图1-2构造原理:[讲]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在能级上的排布顺序:电子最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上,然后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
电子的排布遵循构造原理[板书]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能级顺序都遵循下列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讲]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板书]2、能级交错现象(从第3电子层开始):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知识拓展]1、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之和越大,能量越高2、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之和相等时,主量子数越大,能量越高例如,4s轨道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之和为4,3d轨道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之和为5,于是4s轨道的能量低于3d轨道的能量;而3d轨道和4p轨道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之和均为5,但4p轨道的主量子数更大,于是4p轨道的能量高于3d轨道的能量[讲]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
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
在不违反保里原理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
[板书]3.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讲]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
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我想也应该适用于此原理。
所以人才会通过各种方式发泄和排解自己的各种能量。
这其中包括喜怒哀乐等情绪以运动。
不过释放能量的方式还是要注意的,如小孩本身不能存储过多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没有太大的冲击;而成人能够容纳很多的能量,所以感情更深沉丰富。
但也有弊端,如果这些能量不能合理的排解,一旦冲垮理智的大坝,江河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我想在我们提升自身修养与胸怀的同时,一定要时刻注意心理能量的警戒线,及时合理宣泄自身的情绪。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投影]部分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空着的自己填上:[思考与交流]查元素周期表中铜、金、银外围电子排布,它们是否符合构造原理,你从中总结出什么规律?Cu:[Ar]3d104s1Ag[Kr] 4d105s1Au[Xe] 5d106s1,如Cu根据构造原理先排4s再排3d,实际上采取了3d全充满,4s半充满的状态。
[板书] 4、对于同一电子亚层(能级)(等价轨道),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原子是比较稳定的。
[投影]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全充满:p6,d10,f14。
全空:p0,d0,f0。
半充满:d5,f7。
[思考与交流]元素周期表中钠的电子排布写成[Ne]3s1,是什么意义?模仿写出8号、14号、26元素简化的电子排布式?稀有气体结构,O:[He]2s22p4Si:[Ne] 3s23p2Fe:[Ar] 3d64s2。
[讲]上式方括号里的符号的意义是:该元素前一个周期的惰性气体电子排布结构[板书]5、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简化为:[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围电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讲]即将基态电子的原子排布式中与稀有气体相同的部分用该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表示。
[投影小结]构造原理中排布顺序的实质------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1)相同能层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ns<np<nd<nf2)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1s<2s<3s<4s;2p<3p<4p; 3d<4d3) 不同层不同能级可由下面的公式得出: ns < (n-2)f < (n-1)d < np (n为能层序数)[随堂练习]写出17Cl(氯)、21Sc(钪)、35Br(溴)的电子排布氯:1s22s22p63s23p5钪:1s22s22p63s23p63d14s2溴: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知识拓展]原子最外层、次外层及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的解释:1、依据:构造原理中的排布顺序,其实质是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可由公式得出:ns < (n-2)f < (n-1)d < np2、解释:(1) 最外层由ns,np组成,电子数不大于2+6=8(2) 次外层由(n-1)s(n-1)p(n-1)d组成,所容纳的电子数不大于2+6+10=18(3) 倒数第三层由(n-2)s(n-2)p(n-2)d(n-2)f组成,电子数不大于2+6+10+14=32[过渡]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电子排布都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我们学习第四部分。
[板书]四、基态与激发态、光谱[讨论]节日五颜六色的焰火是否是化学变化?若不是化学变化,与电子存在什么关系?(参阅课本)。
[讲] 节日焰火与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板书]1、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激发态—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基态与激发态的关系:[讲]各种焰色反应是由对应的各种元素决定的。
钙、锶、钡以及碱金属的挥发性化合物在高温火焰中,接受了能量,使原子外层的电子从基态激发到了高态,该电子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是十分不稳定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约10-8s)便跃迁到基态或较低的能级上,并在跃迁过程中将能量以一定波长的光能形式释放出来。
由于各种元素的能级是被限定的,因此在向基态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也就不同。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能级差正好对应于可见光范围,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各种色彩。
[投影]图1-4 激光的产生与电子跃迁有关[问]同学们都听说过“光谱”一词,什么是光谱呢?[板书]2、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讲]资料:1868年8月18日,法国天文学家詹森赴印度观察日全食,利用分光镜观察日珥,从黑色月盘背面如出的红色火焰,看见有彩色的彩条,是太阳喷射出来的帜热其他的光谱。
他发现一条黄色谱线,接近钠光谱总的D1和D2线。
日蚀后,他同样在太阳光谱中观察到这条黄线,称为D3线。
1868年10月20日,英国天文学家洛克耶也发现了这样的一条黄线。
经过进一步研究,认识到是一条不属于任何已知元素的新线,是因一种新的元素产生的,把这个新元素命名为helium,来自希腊文helios(太阳),元素符号定为He。
这是第一个在地球以外,在宇宙中发现的元素。
为了纪念这件事,当时铸造一块金质纪念牌,一面雕刻着驾着四匹马战车的传说中的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像,另一面雕刻着詹森和洛克耶的头像,下面写着:1868年8月18日太阳突出物分析。
[投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讲]原子光谱可分为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板书]3、原子光谱的分类:(1)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2)吸收光谱[讲]发射光谱: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或分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时产生辐射,将多余的能量发射出去形成的光谱。
大量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会发出各不相同的谱线组成了氢原子光谱的全部谱线,由于产生的情况不同,发射光谱又可分为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讲]处于基态和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吸收具有连续分布的某些波长的光而跃迁到各激发态,形成了按波长排列的暗线或暗带组成的光谱。
[讲]光谱分为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线状光谱--具有特定波长、彼此分离的谱线所组成的光谱(上图)。
连续光谱--由各种波长的光所组成,且相近的波长差别极小而不能分辨所得的光谱.如阳光形成的光谱[投影][投影][讲]各种焰色反应是由对应的各种元素决定的。
钙、锶、钡以及碱金属的挥发性化合物在高温火焰中,接受了能量,使原子外层的电子从基态激发到了高态,该电子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是十分不稳定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约10-8s)便跃迁到基态或较低的能级上,并在跃迁过程中将能量以一定波长的光能形式释放出来。
由于各种元素的能级是被限定的,因此在向基态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也就不同。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能级差正好对应于可见光范围,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各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