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教师版含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们通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某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6B。
1s22s22p63s23p63d54s2C.1s22s22p63s23p63d54s1D.1s22s22p63s23p63d104s1解析:根据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A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0;B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5;C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6;D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1.答案:C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0 B。
单质具有还原性C。
是单原子分子 D.电子数为10解析:1s22s22p6为10电子微粒,可能为Ne、Na+、F-等,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3.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Na+的电子排布图:B。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C。
碘化铵的电子式:[H H]+I-D。
H2O电子式:H∶∶H解析:Na+的2p能级中每个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状态不能相同,A项错误;S2—的电子排布式3p 能级应排6个电子,即1s22s22p63s23p6,B项错误;碘化铵的电子式中I—的电子式书写错误,C项错误. 答案:D4.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A。
3种 B.4种 C.5种 D.6种解析:第一周期有H:;第二周期有C:,O:,第三周期有P:,Fe:,共5种。
答案:C,其中一组所形成化合物类型与其他三组不同,该组是()A。
1s22s22p63s1与1s22s22p5B。
1s22s22p4与1s22s22p63s23p4C。
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学案习题 原创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考试大纲: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3、能书写常见元素的轨道表示式4、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5、识记常见元素(1~36号) 知识重现: 1、 原子的组成原子核 原子 A Z X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个周期,个族。
(1)横行:个横行( 个周期)短周期:包括、、周期,分别有、、种元素。
长周期:包括、、、周期,分别有 、、、种元素。
(2)纵行:个纵行(个族)族分为、、、。
3、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是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由里至外分别为n=1、2、3、4、5、6、7层或、、、、、、层,其主要规律是:(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电子。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 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4、写出O 、N 、Na 、C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新知导学中子(N) 质子(Z)最外层电子数各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电子层核外电子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在宇宙中,仍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约占宇宙原子总数的,约为氢原子数的,他们合起来约占原子总数的以上,而其他90多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加起来不足。
至今,所有的恒星包括太阳,仍在合成元素,而且,所有的元素都是。
地球上的元素大多数是,仅22种。
二、能层和能级1、能层(1)概念: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按电子的能量,因此,它们的运动区域也不同,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的区域运动,而能量高的电子在的区域运动。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综合练习-有机物的组成

专题一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物就是从有机体分离出来有生命活性的化合物B .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C .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D .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2.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A 贝采利乌斯 瑞典 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B 维勒 德国 首次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 李比希 法国 创立了有机物的定量分析方法D门捷列夫俄国发现元素周期律3.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合成尿素,使人们摒弃“生命力论”思想B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现尿素,使有机化学迅速发展C .1965年中国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D .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和利用是在有机化学形成之后开始的4.瑞典皇家科学院曾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水通道细胞膜(疏水性跨膜多肽类物质)研究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两位美国科学家。
右图显示水分子通过膜通道的中部时水分子发生旋转,从而破坏了水分子因氢键形成的网状结构,阻止了质子利用氢键网格跳跃前行的可能。
下列关于水通道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和离子都能自由通过水通道膜 B .膜通道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蛋白质C .上述题干中的“质子”是指H +D .水通道膜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5.靛青是一种染料,利用元素分析仪分析其样品,发现它只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四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碳为73.3%、氢为3.8%、氮为10.7%、氧为12.2%。
则靛青的最简式为( ) A .C 8H 5NO B .C 2H 2NO C .C 4H 6NO D .C 7H 8NO6.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练习题含答案

故选C。
11.D
【详解】A.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含有15个C原子,10个H原子,5个O原子,分子式为C15H10O5,故A正确;
B.该物质中只有酚羟基能与Na2CO3反应,1mol该分子含有3mol酚羟基,能与3molNa2CO3发生反应,故B正确;
D.该分子结构中含有醇羟基,可以与Na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但不能与NaOH发生反应,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5.A
【详解】A.蔗糖水解生成果糖和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
B.“半成品碳”再放进硫酸中高温加热,可以生成分子式为C36H50O25的“焦糖烯”,因此可知“半成品碳”不能是碳单质,B错误;
C. 分子中含有醛基,该物质是丙醛,属于醛,C正确;
D. 分子中含有酯基,该物质是乙酸苯酯,属于酯,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8.D
【详解】A.C24O6与CO2分子式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
B.C18是一种碳单质,与石墨、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烃为碳氢化合物,C18不是芳香烃,不与苯互为同系物,B项错误;
A.蔗糖的水解产物之一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与银氨溶液反应
B.“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与C60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发生一系列反应,浓硫酸主要体现吸水性和酸性
D.焦糖烯是一种新型的烯烃,其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6.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对现代有机合成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1944年,他第一次成功人工合成奎宁(结构如图)。下列与奎宁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烷烃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被充分利用,达到“饱和”状态,因此这样的烃也叫作_______。
(必考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40197]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12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4.4g,再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A.C4H10B.C3H8O C.C2H6O D.C2H4O22.(0分)[ID:140188]我国学者研制出用纳米铜催化法制备生产合成树脂PET的原料EG,反应原理为:CH3OOC-COOCH3(DMO)+H2→CH3OH(甲醇)+HOCH2CH2OH(EG)(没配平)。
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是一种胶体B.产物EG属于离子化合物C.1 mol DMO完全反应生成1 mol EG和2 mol甲醇D.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O-H、C-C、C=O3.(0分)[ID:140180]有机物 H2C=CH-CH2-CHOH-CH2Cl 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以下哪些反应: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聚合反应A.①④⑤B.③⑤C.②③④D.全部都可能4.(0分)[ID:140163]1,3-丁二烯()与HBr加成的能量与反应历程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比a稳定B.a、b互为同分异构体C.生成a和b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反应生成a的速率比b的慢5.(0分)[ID:140154]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的是A.CH4B.CH3CH3C.CH3CH2CH3D.CH3CH2OH 6.(0分)[ID:140149]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A.C4H10属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B.分子组成是 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 5 种C.分子组成是 C4H10O 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D.C3H6C12有 4 种同分异构体7.(0分)[ID:140144]同分异构的现象广泛存在有机化合物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7Cl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结构)B.分子式为C5H12O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C.分子式为C5H10O2能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D.分子式为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0种8.(0分)[ID:140141]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烷B.丁烷C.2-甲基丙烷D.2,2-二甲基丙烷9.(0分)[ID:140129]萜品油烯(IV)可用作制香料的原料,它可由I合成得到。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只含共价键的是( ) A .Na 2O 2B .H 2OC .NH 4ClD .Na OH2.乙酸、水和乙醇的分子结构如表所示,三者结构中的相同点是都含有羟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乙酸: 水:乙醇:32CH CH OH --A .羟基的极性:乙酸>水>乙醇B .与金属钠反应的强烈程度:水>乙醇C .羟基连接不同的基团可影响羟基的活性D .羟基极性不同的原因是基中的共价键类型不同3.石灰氮(2CaCN )是一种氮肥,与土壤中的2H O 反应生成氰胺(2H N-C N ≡),氰胺可进一步转化为尿素()22CO N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H O 的电子式为B .1个2H N-C N ≡分子中含3个σ键C .2H N-C N ≡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2:1D .已知()22CO NH 中含有C O =键,1个()22CO NH 分子中含有2个π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多数的有机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外层都有四对共用电子B .所有的有机物中每个碳原子都形成四个单键C .碳原子只能与碳原子之间形成双键或三键D .由甲烷,乙烯的结构可推知有机物分子中不能同时存在单键,双键5.多位化学家用简单的偶联反应合成了如下这个有趣的“纳米小人”分子。
有关该分子的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的C 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有:sp 、2sp 、3spB .该分子中的O 原子采取3sp 杂化C .“纳米小人”头部的所有原子不能在同一平面内D .“纳米小人”手、脚部位的碳原子不杂化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2O 和163O 互为同位素B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 .60C 和70C 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 .223H NCH COOCH 和322CH CH NO 是同分异构体7.下面为三种简单螺环化合物,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化合物m 、n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B .化合物m 的一氯代物有2种C .化合物n 与3-甲基-1-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D .化合物t 的名称为螺[5,4]壬烷8.能发生银镜反应,并与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是( ) A .丙醛B .丙酮C .乙酸甲酯D .甲酸乙酯9.豪猪烯,形状宛如伏地伸刺的动物,其键线式如图。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章末检测练习下学期(解析版)

第一章章末检查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 在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答案】C【解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故A错误;B.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二溴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也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C.在浓硫酸和一定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D.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无色,不是加成反应是萃取;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A. 11种B. 13种C. 15种D. 17种【答案】D【解析】根据减碳法书写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然后氢原子的种类,等效氢有几种一氯代物就有几种。
属于烷烃,主链为6个碳原子结构为:,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3种;主链为5个碳原子结构为:;,分子中分别有5种氢原子,4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主链为4个碳原子结构为:;,分子中分别有3种氢原子,2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则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共有17种,故D正确。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原子构造及性质一.原子构造1、能级及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下图依次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织: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织。
(PS :构造原理并非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而是指这样依次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包容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一样)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一样,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
比方,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溢或全充溢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溢状态的有: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溢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 ↑ ↑ ↑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说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开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到达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构造的局部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三第一章练习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四个能层,最外能层有1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可能为()
A. 24
B. 18
C. 19
D. 29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的电子走“8”字形
B. K能级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是()
A. 6
B. 12
C. 26
D. 30
6、已知R为ⅡA族元素,L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R、L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 n=m+1
B. n=m+10
C. n=m+11
D. n=m+25
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8.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
9.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a-4②a-5③a+3 ④a+4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D)
11.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
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的原子
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
12.下列各组元素都属于p区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2 、7的元素
B. O、S 、P
C. Fe、Ar、Cl
D. Na、Li、Mg
13.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 VB族
B. IIB族
C. VIII族
D.IIA族
14.一种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7B.第一电离能最大C.原子半径最大D.电负性最大
1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D
B. 原子序数d>c>b>a
C. 离子半径C3->D->B+>A2+
D. 单质还原性A>B>D>C
16.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17.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
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Y>X
18.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3价B.元素Y是ⅢA族元素
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2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与冷水剧烈反应
19.)
A .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 . 乙的化合价为+1价
C. 丙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D .丁一定是金属元素
20、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小
C.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
D. 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正价
二,非选择题
21、(10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符号为;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Z、X两元素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B的结构式为。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1mol气态氧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的反应热是(填字母)。
a.+99.7mol/L
b. +29.7mol/L
c. -20.6mol/L
d. -241.8KJ/mol
(4)Z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成碱性,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
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
22、(7分)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完成下列问题
(1)A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后面一号元素大的原因是。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C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氙相同,B、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D元素的符号为。
在同期表中位于,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硫反应,试写出该方程式。
23、(10分)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的核外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X、Y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2)XZ2与YZ2的分子式分别为和,在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写分子式)。
(3)Q的元素符号是,它位于第周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在形成化合物时它最高的化合价为。
(4)E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I1I2I3I4
Q 2080 4000 6100 9400
R 500 4600 6900 9500
S 740 1500 7700 10500
T 580 1800 2700 11600
U 420 3100 4400 5900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
A.Q和R B.S和T C.T和U D.R和T E.R和U
(2)电解它们的熔融氯化物,阴极放电反应最可能正确的是()
A.Q2++2e-→Q B.R2++2e-→R
C.S3++3e-→S D.T3++3e-→T E.U2++2e-→U
(3)它们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正确的是()
A.QCl2 B.RCl C.SCl3D.TCl E.UCl4
(4)S元素最可能是()
A.S区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p区元素D.过渡金属E.d区元素(5)下列元素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最像Q元素的是()
A.硼(1s22s22p1)B.铍(1s22s2)C.锂(1s22s1)D.氢(1s1)E.氦(1s2)25、(9分)有A、B、C三种元素,已知5.75gA单质跟盐酸完全反应,在标准下可产生2.8LH2和0.25molACln;B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为H2B,其相对分子质量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88,B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C和B可形成液态化合物CB2,并能溶解B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C名称分别为、、,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CB2的分子式为。
(2)用电子式表示A与B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3)工业上制取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原料的主要成分为,写出锻烧此原料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