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奸臣严嵩
明朝奸臣严嵩的简介
明朝奸臣严嵩的简介严嵩是明朝臭名昭著的奸臣,在嘉靖年间专权长达二十年,那么你了解明朝奸臣严嵩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提明朝奸臣严嵩的简介,希望能帮助到你。
明朝奸臣严嵩的简介严嵩是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在嘉靖年间专权长达二十年。
严嵩一生通过讨好高官、皇帝来获取官位,通过铲除异己来增加权势,通过结党贪污来丰富钱财,最后因为道士的一句话而被削官抄家,落了个无处安葬抛尸荒野的下场。
一开始,严嵩只是一个翰林院的小官,而且一当当了十来年。
之后,严嵩通过巴结讨好同乡的顶头上司夏言,在他的举荐下才平步青云,之后还被调入了京城任职,见了皇帝做了高官,甚至进入了内阁。
不过等到严嵩官居高位,他就开始忘恩负义,各种诬陷谋害夏言,怂恿世宗将他罢官,最后踩着他的尸体更上一层,当上了内阁首辅。
除了巴结夏言,严嵩更会讨好的其实是皇帝。
世宗沉迷道教,喜好炼丹等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严嵩就投其所好,不遗余力地为皇帝建造斋醮修炼用的宫殿,花费大量精力来撰写皇帝喜欢的青词,因此他也被称为“青词宰相”。
就是因为他懂得朕心善于讨好,所以才能在敏感善猜忌的嘉靖皇帝身边保持恩宠如此之久。
严嵩自己权倾朝野,他的儿子和党羽也是为虎作伥,横行霸道。
他们不断结党营私,通过贪污、卖官等各种方式敛财,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曾经夸下海口说,朝廷还没他有钱。
最后,把持朝政二十年的严嵩却突然失去圣宠,又是罢官又抄家,而原因只是一个道士给皇帝做的一次扶乩,说的一句话而已。
明朝奸臣严嵩的青词严嵩除了是一代权臣外,也是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
他一生著述繁多,文集、诗选、稿件、奏章等加起来有几十种,共计200多万字,其中诗词作品就有1300多首。
而他的诗歌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青词,他更是被称为“青词宰相”。
青词,是道士们举行斋醮仪式时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因为要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而得名,所以又称作绿章。
后来文人写青词的多了,青词也就慢慢成了一种文体,不再是只是道士的专利。
青词的主要特点就是形式工仗、辞藻华丽,所以一般以四字、六字相间的骈文。
明朝严嵩简介
明朝严嵩简介
严嵩(1327年—1402年),字子厚,号溪洛,浙江杭州人,明朝开
国功臣。
早年为南宋臣子,孝顺老母,有“孝子严嵩”之称;明朝建立后,历任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大司农、太子太保等职。
严嵩是明朝初年名臣,一生履行职责严谨,廉洁奉公,振奋士气,促
进朝廷政治稳定。
他主持推行了许多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刑法、治国方略
和经济政策,对明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尤其是他主持
实行“市易法”,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明朝的商业繁荣和经济发展。
严嵩的妻子曹氏也是有名的贤淑女性,诗词、文学、绘画一窍不通,
但非常勤劳、朴实、孝敬。
在严嵩官场得意时,她始终保持低调,践行孝道,关注世界,协助丈夫建功立业。
历史趣谈严嵩是怎么死的 明代权臣严嵩到底贪污了多少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严嵩是怎么死的明代权臣严嵩到底贪污了多少钱导语:严嵩是怎么死的?严嵩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
严嵩的仕途生涯都决定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严嵩入阁二十一年,任首辅十五年,在任严嵩是怎么死的?严嵩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
严嵩的仕途生涯都决定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严嵩入阁二十一年,任首辅十五年,在任相期间,蛊惑世宗,贪污受贿,却深受世宗信赖。
严氏父子奸险误国,而世宗却无动于衷,在世宗的纵容下,严嵩到底贪污了多少钱?如此这样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奸臣严嵩是怎么垮台的呢?又是怎么死的呢?嘉靖四十年,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老朽昏聩,他为世宗进献的青词已不能使世宗称心如意,渐渐地便对严嵩心生不满。
后来世宗又听说严嵩儿子严世蕃贪虐淫纵,对其父子更加厌恶。
另一大臣徐阶感觉到了世宗对严嵩的态度,便买通了深受世宗信任的道士蛊惑皇帝。
道士在扶乩时,显现出“分宜父子,奸险弄权”的字样,“留待皇帝正法。
”这一年,皇帝的万寿宫发生火灾,向大臣征求意见,严嵩建议皇帝搬到英宗被幽锢的南宫去,世宗十分生气。
而徐阶迎合圣意,主张重建万寿宫,徐阶在世宗心中的地位取代了严嵩。
严嵩失宠后,御史邹应龙上疏弹劾严嵩。
嘉靖四十一年,世宗在徐阶的鼓动下,罢除严嵩官职,勒令回乡,严世蕃谪戍雷州卫。
严世蕃在谪戍雷州中途跑回江西老家,嘉靖四十三年,严世蕃又被御史弹劾。
世宗大怒,将严世蕃逮捕下狱,第二年被斩,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尽抄。
无家可归的严嵩只好住在祖坟旁的茅屋中。
嘉靖四十五年四月,严嵩在孤独和贫病交加中去世。
临死前,严嵩艰难地写下“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掷笔而死。
生活常识分享。
明朝严嵩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
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63岁拜相入阁。
严嵩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实为他人代笔)。
[1]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透过戏曲和文艺作品、历史典籍,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严嵩这个人特别难说。
从他下台后就有人认为他是奸臣很冤枉。
《明史》里严嵩是赫然列在奸臣传里的。
但修明史时,写作班子对于严嵩是不是奸臣就有很大争论。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有一位很有名的汉学家,写了一篇当时引起很大反响的文章全面替严嵩翻案。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
查抄严嵩家时,一共查出来3万多两黄金,200多万两白银。
明代大画家文徵明的儿子去他家鉴定文物真假,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把名画看完。
现在的“湖广会馆”就是严嵩的家,今天保留下来的湖广会馆只相当于原来的十分之一。
如果说他不是贪官很难成立。
仅仅说他奸或贪肯定不够,严嵩是一个极复杂的人。
他的书法成就很令人敬佩,“六必居”三个字是他写的。
今天什刹海、景山公园、北海、故宫等地都有他的书法作品,听说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也是他的手笔。
严嵩的文学成就很高,诗词“清丽婉约”。
根据史书记载,严嵩至少有几次试图纠正嘉靖皇帝的一些做法。
我认为在今天,奸臣的概念就不应该再提了,是一个应该走进历史的词语。
嘉靖知道严嵩是奸臣,为什么却没有处置他?
嘉靖知道严嵩是奸臣,为什么却没有处置他?本文导读:严嵩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但是却没有被嘉靖击杀。
如果是换一个智商不高的皇帝,或许会被严嵩耍得团团转,但是在历史上嘉靖可是非常精明的。
所以不存在嘉靖能不能看破严嵩的伪装,只存在嘉靖想不想杀严嵩。
为何嘉靖作出不杀严嵩的决定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这件事。
首先,嘉靖时需要严嵩的。
严嵩是一个奸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奸臣在朝廷当中也是必须的,因为皇帝需要他们来背锅。
如果国家没有奸臣的话,大家会骂皇帝昏庸。
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有奸臣的话,那么大家就会责怪奸臣,说是他蛊惑了皇帝。
实际上,有很多事情是嘉靖自己想要做的,之后把锅甩到了严嵩的头上。
因为严嵩是臣子,所以遇见这种事只能默默承受着,而不能反抗。
他也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利用价值,如果自己哪天不再背锅了,那就表示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其次,嘉靖在晚年的时候沉迷炼丹,他基本是不过问朝堂当中的事情。
他关心的只是自己,而不再是整个朝廷。
这时候大臣的谏言,他基本都是连看都不看的。
而且当时国库是非常紧张的,但是嘉靖炼丹从来就不缺钱,因为有严嵩在填补这个窟窿。
嘉靖喜欢的不是对百姓好的官员,而是对自己好的管用。
严嵩非常的懂事,嘉靖这边从来就没有因为经费问题所以担心过。
所以无论是谁在嘉靖这里举报严嵩,都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就算是到后期的时候,嘉靖也仅仅是罢免了严嵩,而不是杀了严嵩。
要知道,按照律法的话,严嵩贪墨的百分之一的财产都足够被杀了。
他之所以没有事,就是因为嘉靖选择保他。
嘉靖和严嵩的那些秘密外人或许不知道,但是权臣肯定是都知道的。
嘉靖罢免严嵩是因为群情激愤的关系,所以不得不这样做。
他现在需要一个人来接班,接严嵩的班。
如果自己用完严嵩直接杀掉的话,相信肯定没有人再愿意接班了。
所以,他没有杀严嵩,而仅仅是罢免了严嵩的官职。
不得不说,嘉靖皇帝的智商真的是太高了。
如果他能把这份头脑用在治国方面,国家绝对会更加强盛。
历史趣谈明朝的官员奴仆 权臣严嵩家奴敢于藐视朝廷官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明朝的官员奴仆权臣严嵩家奴敢于藐视朝廷官员
导语:在封建制度下,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豪奴悍仆,属于一种奴隶制残余的畸异现象。
一些原本挣扎于社会底层的奴仆,竟然依附豪门权贵,倚势横行
在封建制度下,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豪奴悍仆,属于一种奴隶制残余的畸异现象。
一些原本挣扎于社会底层的奴仆,竟然依附豪门权贵,倚势横行,招权纳贿,不仅缙绅争与交权,甚至相通姻好,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李树政
1 藐视朝廷官员的严嵩家奴
《明史》载,嘉靖年间,首辅严嵩柄政二十年,操纵国事,吞没军饷。
其子世蕃贪虐索贿,卖官鬻爵。
严氏父子不仅权焰熏天,连其家仆亦仰仗主子权势,为非作歹。
严嵩的心腹家奴严年(一作严永年),署号“鹤城”。
不但招权纳贿,而且与朝中官互与赠诗文,敬若宾主。
史称“其奴严年最黠恶,士大夫竞称萼山先生者也”。
嘉靖四十一年(1562),御史邹应龙上疏弹劾严世蕃,数其通贿赂行诸不法状。
同年五月,严嵩致仕归里,严世蕃谪赴雷州卫,严年亦被“锢狱退赃”。
清人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载,严世蕃未到雷州,至南雄而返,并在老家大兴土木,修建馆舍。
“会袁州推官郭谏臣以公事过嵩里,工匠千余,方治园亭,其仆为督。
”面对袁州府负责勘问刑狱的官员,督工的严家奴仆“箕踞不起”,大不敬。
当有役工用瓦砾抛掷戏弄郭谏臣时,其不加制止,甚至嚣张地叫嚷:京城衙门长官、六科要员、监察御史排队等候在主人门前,吆喝一声,谁人敢动!这算哪根葱?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故事-小丞相严世蕃简介 严世蕃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小丞相严世蕃简介严世蕃是怎么死的?严世蕃这个名字,也许大家还觉得陌生,但是要说起他父亲的名字,就绝对不陌生了。
严世蕃的父亲,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严嵩。
严嵩是嘉靖朝首辅,因为善写青词而受到嘉靖帝重用,因而在嘉靖朝权倾一时。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严嵩与其妻子的感情极好,中间没有夹杂着姬妾,二人育有二女一子,严世蕃是严嵩独子。
据传严世蕃此人极为聪慧,博文通才,特别擅长引经据典,据理以论。
嘉靖皇帝是一个喜好读史书经典之人,因而严世蕃很得嘉靖皇帝喜爱。
据传严嵩所写青词,实际上是严世蕃代笔,所以严嵩能在嘉靖朝受到重用,有严世蕃的功劳在。
严嵩再任首辅的时候,已经年逾七十,精力已经极度下降,很多时候某些奏章都交给儿子严世蕃批注,商议出解决办法之后,再递给嘉靖帝审阅。
而严世蕃所做批注,每每都能得嘉靖帝赞扬,而严世蕃也因此“权倾天下”。
严嵩柄政时,朝野上下流传着“大丞相”、“小丞相”的称呼,“大丞相”指的是严嵩,“小丞相”指的就是严世蕃。
严嵩到了后来,基本上已经将朝政奏折交给严世蕃处理了,而严世蕃凭此也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权利。
当时明朝上下,贿赂成风,严世蕃更是借此大肆搜刮金钱。
当时大臣想要有所成,必定要给严世蕃送礼,严嵩的义子赵文华从江南回来,送给严世蕃的见面礼就是一顶价值连城的金丝帐,还给严世蕃的二十七个姬妾每人一个珠宝髻。
更夸张的是,严世蕃竟然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利,让当时的皇子朱载垕也对其行贿。
朱载垕按理来说,是要被封为太子的,但是因为嘉靖帝对其并不喜爱,因此就一直拖着。
而严嵩父子两人,对朱载垕也极为怠慢。
照例每年该给裕王府的岁赐,户部都因为没有严氏父子的命令而一连三年都没给发放。
朱载垕最后是凑齐了一千五百两的银子给严世蕃,严世蕃才让户部补齐了三年岁银。
严世蕃的猖狂可见一斑。
严嵩与其夫人欧阳氏的感情极好,一生就只娶了这么一位女人。
与自己父亲的专情相比,严世蕃简直是滥情的典范。
历史趣谈严嵩为什么失宠?只因反对皇帝修缮宫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严嵩为什么失宠?只因反对皇帝修缮宫殿导语:在传统的史书中,历史人物大致被分成好坏两类:皇帝有英主与昏君,大臣有忠良与奸邪。
事实上,在多数场合下,历史人物好坏、忠奸之间并非泾在传统的史书中,历史人物大致被分成好坏两类:皇帝有英主与昏君,大臣有忠良与奸邪。
事实上,在多数场合下,历史人物好坏、忠奸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纵横交错,难解难分。
在这方面,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严嵩、徐阶就是很好的例子。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三月,徐阶以少保兼礼部尚书的身份入进内阁,当时,内阁首辅是严嵩。
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就此开始。
起初,徐阶估计自己战胜不了严嵩,于是委曲求全,尽藏锋芒,以便博得世宗的欢心。
徐阶不仅精心撰写“青词”(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世宗崇信道教,善写青词者就能得到重用,严嵩、徐阶均靠此起家。
编者注),还主动请求为世宗烧炼灵芝。
一次,世宗将五色灵芝分给严嵩等人,让他们按药方烧炼仙丹。
起初,世宗没有将灵芝分给徐阶,对他说:“你负责政事,这事就不要掺和了。
”徐阶为人机敏,马上嗅出世宗对自己的不信任气息,惶恐奏道:“身为人臣,最重要的事就是保佑天子享福万年,炼仙丹难道不关乎政事?”世宗听后,非常高兴,马上将灵芝分给徐阶,让他参与了炼长生不死之药的活动。
世宗中年以后,长住西苑(即今中南海)。
西苑宫室湫隘,世宗想要重修。
严嵩大概是脑子糊涂了,反而劝世宗迁回大内。
世宗因此对严嵩很不满。
他转而询问徐阶,徐阶马上领会世宗的意图,建议以修建三大殿的余材,让工部尚书雷礼负责,重修西苑。
世宗任命徐阶之子尚宝丞徐生活常识分享。
62岁高龄得到明朝首辅,严嵩不是厚道人,可坑苦了嘉靖皇帝!
明朝这个朝廷很奇怪,于是也培养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皇帝和性格特征各异的大臣。
明朝的官吏大多清明,首辅也一个比一个厉害。
但是呢,可能是由于厂卫和锦衣卫的存在,导致明朝的大太监一个比一个牛。
奸臣除了严嵩父子以外,基本上罕有那种官特别大的奸臣。
嘉靖皇帝一生基本上只干了两件事,第一个是大礼仪之争,第二个是炼丹。
也许有朋友要说了,嘉靖皇帝扫平了倭寇,其实小编仔细分析以后,发现这两件事基本上和嘉靖没啥关系。
首先说胡宗宪,是老严的人;戚继光是张居正的人。
所以说这两个人都是在严嵩和张居正拿到朝廷权利的时候,安插的自己人。
严嵩在大礼仪这件事上,站队站的很正确。
史学家评论:因议礼而骤贵,赞玄修而得宠。
本来一片大好的形势,但是祖父和母亲去世,他只能放下大好前途,回家守孝。
后来阉党实力越来越大,严嵩退出朝廷,与王阳明等当时名士都很有来往。
这是他的文笔更好,名声也不错。
严嵩之所以能做到首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青词。
嘉靖皇帝喜欢炼丹,经常要写一些文章给天上的太上老君看。
所以老严写这些东西还挺好,字也好看。
再整到了另外一个写青词也很厉害的人物夏言时,老严如愿以偿终于做上了首辅的座位。
严嵩做到首辅以后,他的残疾儿子严世番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官员升迁,官位无大小,皆有定价,不看官员的口碑、能力,一切都以官员的贿金为准。
而嘉靖皇帝对严嵩的喜爱,杀掉了许多弹劾严嵩的人。
比如大明第一直谏之臣杨继盛。
严嵩父子做为大明第一奸臣,对明朝中后期的影响是很大的。
历史上有一位收藏家具的奸臣,光抄他的家就用了二十几年
想必大家知道这位奸臣,它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严嵩,1564年嘉靖开始抄严嵩的家,当时的老百姓都特别的高兴。
当然,我们的严嵩大哥就不是那么高兴了,他那个独眼龙的儿子严世蕃已经被弄到监狱里了,老爹也被判谋反罪,等待审判。
罪行坐实后就开抄了,据说当时抄严嵩家的时候,光书写的案件文字就有6万多字,比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还长,其中有难以计数的玉器、字画、书籍,更让人吃惊的是还查处了8000多件稀世家具,因此,家具收藏大家的身份也公之于众。
当时,徐阶是派大书法家文征明的儿子去查验文物真假的,光看字画就用了三个多月。
在这里说一下严嵩收藏的家具,这八千多件家具中主要以饰漆的为主,小件家具都是以硬木为主,另外花梨木、大理石家具、金漆大屏风都是成千上百的。
当时硬木家具十分珍贵,可见严嵩多么有钱。
还要说的是,严嵩收藏的家具,为后世研究古典家具也有很多作用。
历史趣谈:明朝权奸严嵩之子严世蕃为何被罗织罪名冤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权奸严嵩之子严世蕃为何被罗织罪名冤死导语: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一月,是“一代名奸”严嵩伤心难过的日子。
就在这个月,他的儿子严世蕃被人告发,以“通倭谋反”的罪名逮捕下狱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一月,是“一代名奸”严嵩伤心难过的日子。
就在这个月,他的儿子严世蕃被人告发,以“通倭谋反”的罪名逮捕下狱。
这个罪名如果成立,等待他的,将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严嵩是有明一代的异数,一个“不可多得”的奸臣。
明代的奸臣不多。
《新唐书》作《奸臣传》,上下两卷,另有《叛臣传》上下两卷,《逆臣传》上中下三卷。
《宋史》作《奸臣传》,多达四卷,另有《叛臣传》上中下三卷,《佞幸传》一卷。
《明史》的《奸臣传》却只有一卷。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大明的奸臣就一定比大唐或大宋少,因为《明史》还有《佞幸传》和《阉党传》。
入此二传的,在一般人看来,也是奸臣。
比如武宗(正德)朝的焦芳,身为阁臣,却与宦官刘瑾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怎么不是奸臣?然而入《阉党传》。
又比如成祖(永乐)朝的纪纲,专一刺探官民隐私,打小报告陷害他人,“被残杀者不可胜数”,又怎么不是奸臣?然而入《佞幸传》。
《明史》认为,不能把小人都名之为“奸”。
只有那些“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的,才是奸臣。
像焦芳和纪纲那样的,便只好算作“阉党”和“佞幸”。
这也并非没有道理。
正如宠臣不等于权臣,小人也不等于奸人。
小人,是从来就有的(世所恒有)。
奸臣就比较罕见。
“一代名奸”更是“珍稀动物”。
审诸唐宋元明四代,堪称“名奸”的,唐代只有一个李林甫。
宋代多一点,蔡京、秦桧、贾似道。
元代六大奸臣一个都不知名,明的“名奸”恐怕就是严嵩。
不信随便找个人问问,问他明代最坏的人都有生活常识分享。
明朝那些事儿最喜欢的大臣的介绍
明朝那些事儿最喜欢的大臣的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神往的王朝,而在这个辉煌的时代,有许多杰出的大臣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一些明朝历史上最受喜欢的大臣。
1. 严嵩:严嵩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要大臣,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
严嵩在朝政上表现出色,被皇帝赞誉为“明朝第一权臣”。
他在权力中心执掌大权,推行了一系列政策,致力于巩固皇权,整顿朝纲。
严嵩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威望,被誉为“明朝政治领袖”。
2. 戚继光:戚继光是明朝末期的一位著名大臣,他以果敢决断和勇猛剽悍而著称于世。
戚继光在边疆地区镇守,多次大破敌军,壮烈捷报频传。
他改革军制,整顿边防,为明朝边疆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
戚继光因其卓越的战功和高尚的品德备受人民敬重和爱戴。
3. 杨廷和:杨廷和是明代著名长吏,他在明英宗时期担任宰相,为朝廷稳定和国家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杨廷和深得皇帝信任,施行“三驾政策”,改革官僚体制,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他在处理政务中诚信守法,深得众人敬佩,被誉为“符合天道、促进国运的贤臣”。
4. 文徵明:文徵明是明代着名的文学家、画家和政治家,他以才华横溢和清高品格著称于世。
文徵明在文学创作中突破传统,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的一颗星。
他在政治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多次为朝廷排忧解难,被朝廷称誉为“文学宗师、政治贤臣”。
5. 黄道周:黄道周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经学家,他在朝廷中任职多年,以清正廉明和通达忠诚而著称。
黄道周在治国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提出了“史正经邦”的治国理念,得到朝廷及民众的一致认同。
他为明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明代政治明达的大臣”。
以上介绍的这些大臣,都是明代历史上备受喜爱和尊敬的重要人物。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忠诚,为明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明代历史的光辉篇章。
让我们铭记这些英雄,珍视历史的教训,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被误读的“明代第一奸臣”
世全
的人 。明代文 学复古运 动的发起 人李梦
阳就 曾评 价说 :如今 词 章之 学 , 林诸 “ 翰 公 , 惟 中( 严 嵩 ) 最 。此外 , 嵩还 严 即 为 ” 严
写得 一手 好字 , 说北 京老 字 号酱 菜店 据 “ 必 居 ” 个 字就 是他 的 墨 宝 。 六 3
听到 这 个 消 息 后 , 嵩 悲 痛欲 绝 , 严 由于 伤 心 过 度 , 甚 至 还 差 点 丢 了 命 。 不 久 之 他 后 , 风 得 意 . 途 无 量 的 严 嵩 决 定 辞 官 退 春 前
任 内 阁 首辅 杨 廷和 的 盛 情 邀 请 之 下 , 嵩 严
决定 出 山 。
伴君 如伴虎 , 对 这样 一个 皇帝 , 面 严 嵩 也 曾说 过 一 些 直 言 , 却 让 嘉 靖 皇帝 不 但 高 兴 。严 嵩 决 定 向现 实 妥 协 , 抛 弃 了 文 他
人 特 有 的清 高 , 始逢 迎 皇 帝 , 击 异 己。 开 打 利 用 这 种 古 今 通 用 的 “ 官 妙 诀 ” 严 升 , 嵩在此后短短 几年内青云直上 。最后 , 在
县 ) 。 他 早 年 是 一 个 “ 童 ” 明弘 治 1 人 神 。 8 年 ( 元 10 年 )2 岁 的 严 嵩 便 入 选 翰 林 公 5 5 ,6 院 庶 吉 士 , 谓 少 年 得 志 。然 而 , 当严 嵩 可 正 准 备 大 展 身 手 时 , 在正 德 4 ( 元 10 却 年 公 59 年 ) 来 了 一个 噩耗 —— 他 的 母亲 去 世 了 。 迎
决。
时势 造就 的小人 孝顾 正直 的文人
严嵩是江 西分宜 ( 江 西新余 市分宜 今 明 朝 正 德 后 期 , 一 些 正 直 大 臣 的不 在 懈 努 力 下 , 太 监 刘 瑾 等 奸 佞 小 人 终 于被 大 铲 除 。正 德 1 年 ( 元 1 1 年 ) 月 , 时 1 公 56 3 在
明朝严嵩简介
明朝严嵩简介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江西一个小村落里,严淮夫人晏氏生下了第三个孩子严嵩,这个孩子刚出生那会可不简单,传言说晏氏生产之时有奇光异彩升腾,引得众人都来围观,村民们口口相传此人命运以后必然不简单。
此时的严家家境十分清贫,父亲严淮自然就对严嵩给予了厚望,希望他长大后能光耀门楣,于是从小便悉心栽培,加之严嵩十分聪颖,自然也就不负期望,他十岁通过了县试,十九岁中了举人,二十五岁时中进士,被选为了庶吉士。
但是严嵩在此时却突然得了重病,被迫退官回籍整整十年。
也不知道是否是运气,他离开朝廷的时候正是权擅天下的太监刘瑾风头正盛之际。
正德九年(1514),严嵩受邀任《正德袁州府志》总纂,不久北上复官。
此时,他虽在朝廷,但几乎不起眼,严嵩自然不甘心,很快他就攀附上了作为同乡的吏科都给事中夏言。
那为何会是夏言呢?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突发奇想,想把天、地分开祭祀,但是朝中老臣认为有违礼制,大多反对。
作为吏科都给事中的夏言得到明世宗授意,上书附和,由此受到了明世宗的青眼。
第二年,明世宗就让他接替了李时担任礼部尚书。
夏言从谏官到六卿之一的尚书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样的飞升速度怎不让严嵩眼红,严嵩希望打着老乡的亲情牌借力平步青云。
但是严嵩与夏言的骨子里终归不是同路人。
夏言心中有正气,为人耿直做事豪迈。
反观严嵩做事圆滑,有小人佞臣之相,两人终究只会分道扬镳。
人与类聚,物以群分,严嵩很快就与太师郭勋成了一队,站在了夏言的对立面。
嘉靖十八年(1539)夏言擢升为内阁首辅。
他做了一系列正清朝廷风气的事务,完备内阁,抑制宦官,整顿吏治,巩固边防。
但是明世宗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之术的状态已经愈演愈烈,而夏言觉得此事甚为不妥,因此直言进谏,想要力劝明世宗重回正道做个明君,特立独行的明世宗因此对夏言颇不耐烦,逐对其失去信任。
而严嵩趁此机会,各种讨好、附和明世宗,明世宗也因此十分受用,愈加喜严嵩而嫌弃夏言。
明世宗虽讨厌夏言过度正直,但也知国家社稷不可缺少这样的忠臣良士。
揭秘明朝宰相严嵩的最后结局
揭秘明朝宰相严嵩的最后结局严嵩老爷子,白发苍苍八十老翁,一身破衣烂衫,满脸污脏,日日持一破碗,在田野间的坟间转来荡去,捡那些上坟的供品充腹活命。
捱了一年多,老头子苍凉死去。
昔日威风凛凛的大宰相,落得如此下场,想来也令人鼻酸。
严嵩于嘉靖二十年八月八日为相,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去位,二十多年来,最大的过恶如下:其一,信用心腹赵文华,使东南倭患愈演愈烈;其二,清除异已,继杀曾铣、夏言之后,又在嘉靖三十四年杀杨继盛,使明朝首先开杀谏臣之恶侧,随后又杀沈鍊和王忬,命令虽然皆出皇帝“圣载”,主谋皆是严氏父子;其三,贪污纳贿,在朝内结党营私。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侵袭明境,严嵩向兵尚书丁汝夔授计说:“地近京师,如果兵败难以掩盖,一定命令诸将不要轻易与敌交战,他们饱掠后自会离去。
”可见,严嵩作为相爷,在军国大事上确实没什么远计和魄力。
丁尚书傻不拉叽,惟严相国所指,传令诸将勿战。
本来明朝大多数军将饮食终日,皆怯于战斗,有了兵部长官的命令,都大松一口气,互相戒嘱传言:“丁尚书讲不要与敌交战。
”这下可苦坏了百姓。
他们饱受蒙古人烧杀抢劫,官军皆龟缩于坚城之中,不做任何御敌的行动,连姿态也不做。
民间大愤。
俺答汗的蒙古军队撤走后,老百姓纷纷上万民书,矛头直指丁汝夔畏怯无能,明廷下令逮捕他。
严嵩怕老丁说出自己事先为他出主意,假意安慰道:“你别怕,我自会保你无事。
”丁汝夔大傻一个,有严相爷给自己打保票,刑部鞠审时他很“配合”,没有多作辩驳。
他就等相爷向皇帝说好话直接把他赦免了。
结果,不久,一帮狱卒就从狱中把他提出,老丁还以为是走个过场后就把他释放。
一行人直接把他押至西市,刽子手持大刀正等着他来。
直到自己被踹跪于地,丁汝夔才恍悟被相爷所卖,大叫“王八蛋严嵩误我!”话音刚落,头也随之落地。
嘉靖三十年,锦衣卫经历沈鍊因严嵩御寇无方,抗疏历数这位当朝阁臣“十大罪”:“昨岁俺答犯顺,陛下奋扬神武,欲乘时北伐,此文武群臣所愿戮力者也。
明朝十大奸臣
明朝十大奸臣1、严嵩严嵩(1480-1565),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他是明朝重要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
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晚年,为明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
严嵩2、周延儒周延儒(1593年—1643年),字玉绳,号挹斋,明代宜兴人(今宜兴宜城镇人)。
明朝大臣,崇祯帝朱由检在位时任内阁首辅。
少时聪明,有文名。
20岁时连中会元、状元,授修撰。
天启年间迁右中允,掌司经局事。
不久又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
崇祯帝即位,召为礼部右侍郎。
崇祯十六年(1643年)四月,清兵入关,周延儒自请视师,却假传捷报蒙骗崇祯帝,崇祯帝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特进太师。
后锦衣卫指挥骆养性上疏揭发-,其他的-也相继-,因而获罪流放戍边。
不久,崇祯帝下诏勒令周延儒自尽,籍其家。
终年51岁。
周延儒剧照3、王振王振,(?~1449)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
其本来是一个教书先生,后来自阉进宫,英宗为太子时,侍于东宫。
太皇太后死,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
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
瓦剌大举入侵。
王振鼓动帝亲征,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锤杀。
王振4、魏忠贤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别名李进忠、九千岁,明朝末期宦官。
魏忠贤自宫,进宫当了太监;他官拜司礼监秉笔太监,封爵上公,明熹宗时期嫉妒受宠,被称“九千岁”,只比皇帝少一千岁。
天启七年(1627),朱由检继位,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最后上吊自杀,朱由检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
魏忠贤5、汪直汪直 (1501年4月3日-1559年),明朝成化年间宦官,第一任西厂厂公,开启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大明王朝1566》:历史中的那些角色
《大明王朝1566》:历史中的那些角色《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以明朝中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主要讲述了“扳倒严嵩”这一事件。
在这个时期,政治斗争异常激烈,权力斗争也异常残酷。
小说将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小说的主要反派是严嵩,他是一个极具权力欲望的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他诬陷他人、构陷无辜,甚至不惜杀人灭口。
他的权力观念极端,对于实现自己的目的可以违反人伦、道德和法律。
这使得他备受诟病。
小说中对于严嵩的描写非常细致入微,将他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严嵩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更能够理解这个时期政治斗争的严重性和残酷性。
除了严嵩之外,小说中还有徐阶、高拱、胡宗宪、戚继光、李时珍等历史人物的形象也被刻画得非常深入。
这些历史人物各自有着不同的品德和特点,他们的行为和言论也展现出了不同的价值观。
例如,戚继光是一个忠诚的将领,他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李时珍则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他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医学史上的巨著。
这些历史人物在小说中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个时期的历史,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和价值。
小说中的情节非常丰富,通过多个角度来叙述同一事件,让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同一事件,更好地理解历史。
另外,小说的叙事方式也非常独特,采用了双线叙事和多视角叙事等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景和内心。
《大明王朝1566》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商场上的权力交易,国与家的休戚与共,敌和友关系的错综变化,以及历史人物的品德与行为。
这些描写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个时期的历史,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今的和平和稳定。
同时,小说中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探索,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严嵩这三句话,暴露了他屹立不倒的底牌
严嵩这三句话,暴露了他屹立不倒的底牌以前听一位历史迷长辈说:你要是能把《大明王朝1566》看明白了,大概一辈子也不会活得太差了。
当时不明白,现在其实也还不明白,因此,也确实混得不怎么好。
就像有人说,年少不懂曹操,读懂已是中年人,说的是,读懂曹操,你必须要有足够的阅历,足够的磨砺,足够的碰壁,势必要经历些蝇营狗苟,经历些折辱算计,要不然,心智就不够坚定,脑力就不够精明,盘算就不够接地气。
严嵩,是忠是奸,这重要吗?这或许也只是一件历史悬案而已。
只是,忠或者奸的评判,都太过极端、太过泾渭分明,这样就不够客观。
就像宋朝的丁谓,那些一窝蜂说他奸臣的人,不过是自己的智商跟不上人家超级理工男神的逻辑而已。
那么,看看所谓大奸臣严嵩,到底是怎么个“奸”法?01第一句: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
这是对时局的精准判断,这种判断需要格局。
这叫“识势”。
东南,是明朝财政的主要来源地,对国家的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浙江是严嵩要重点布局的地方。
因此,精挑细选,弄去了一个胡宗宪,兼着兵和政的一把手,既是总督,又是巡抚,也就是说,东南的兵都是胡宗宪管着,东南的钱也是胡宗宪管着。
这地位没谁了。
然后,倭寇屡犯东南,对东南这一经济要地,造成了巨大的隐患。
胡宗宪带着抗倭名将戚继光,不仅以少胜多,还屡战屡胜。
你看胡宗宪的份量有多重?这里有两个事情,一定要清楚。
第一、东南的重要在于,为国库空虚的大明王朝给以续命的钱。
第二、东南的重要在于,倭寇的犯边,不仅是领土安全问题,还是与国库挣钱的问题。
因此,在嘉靖帝眼里,可想而知,会把东南放在什么位置。
要不然,也不会病急乱投医,弄出个“改稻为桑”的政策,来解决大明的军需问题。
严嵩,看准了东南之于明王朝时局的重要性,而这也是他最后的底牌。
02第二句:东南不可一日无胡汝贞。
这是在对时局准确判断下的高段位布棋,这种布局需要眼光。
这叫“识局”。
为什么说是“高段位”?你看一下严世蕃用的些什么猫猫狗狗,就知道严嵩的老谋深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嵩严嵩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病休归里,读书8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复官。
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明世宗喜。
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
嘉靖十五年 (1536),以贺万寿节至京师。
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
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
二十一年(1542),拜武英殿大学士。
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
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20年。
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
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
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1]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明朝江西分宜人。
他粗眉毛,大声音,脚长体高,又削瘦,像只两脚规。
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出生在分宜介溪一个寒士之家,他父亲严准是个穷秀才,在乡里课蒙童。
严嵩幼时聪慧,加上他父亲对他的学业格外关心,八岁时就书史成诵,能为文,属对有奇语.据《严氏族谱》,嵩读私塾时,曾与其老师及叔父对联语有曰:“手抱屋柱团团转,脚踏云梯步步高”;“一湾秀水足陶情,流珠溅玉四顾好山皆入望,削碧攒青;”[2]夏言严嵩如当时不少同年儿童一般,都有一些小智慧,其父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于权力的人,自然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于是便悉心的栽培、教导。
后来,严嵩完成父亲的心愿,在他25岁之年中了进士,先后被选为庶吉士以及被授为编修官职,直在他雄心壮志的时候,严嵩得了一场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
在严嵩的退官的10年,正是宦官刘瑾权倾天下之时。
及后刘瑾与其党羽被灭后,严嵩北上顺天,正式复官。
在复官的十多年之中,严嵩先后工作于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深深明白到权力的重要。
在同时之间,他学会了口蜜腹剑、欺上媚下的“功夫”,又了解若要得到大权,必定要找个靠山。
明武宗驾崩后,明世宗继位。
世宗沉迷于道教,整天都与道士们祈求长生不老,对政事莫不关心,朝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给宠宦处理。
当时的礼部尚书夏言极为得到世宗的宠信,又是严嵩的同乡,于是严嵩就抓紧这个机会,拚命巴结、讨好夏言,成为朝野上下的大红人。
有一次,严嵩在家中设宴,令下人请来夏言,可是夏言谢绝了严嵩的好意,于是严嵩跑到夏言家门前,撩起衣袍,跪在夏府前。
夏言见他如此恭敬也不好意思再三谢绝,便到严嵩家中赴宴。
得到如此的机会,严嵩立刻讨好夏言,在宴会上一边劝酒布菜,一边甜言蜜语,令夏言十分高兴。
自此以后,严嵩成为了夏言的知己,并向多方推荐严嵩。
有了夏言的引荐,严嵩自此步步高升,更得到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官职。
后来,严嵩了解到世宗喜欢被人奉承的心理,于是大展他惊人的逢迎功夫,深得世宗喜爱,更被提拔为礼部尚书,进入了内阁。
严嵩羽翼已丰,于是开始攻击夏言的阴谋活动,严嵩后来以手段教唆世宗离远夏言,又怂恿世宗罢黜夏言。
夏言被罢后,严嵩为所欲为,加插自己的亲友与羽翼在左右,以巩固自己在朝野中的实力。
可惜,短短两年内,世宗突然想起夏言,于是再次起用,夏言明白到严嵩的为人,于是都把他处处克制,眼见自己受到处处克制,毫无实权,于是怀恨在心中,定要令夏言再无还手的机会。
后来,他握著鞑靼入侵中原的机会,迫害夏言。
在鞑靼入侵时,陕西总督曾铣得到情报后,动员手下夺回河套一带,于是上呈奏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得到了夏言的鼎力支持。
夏言一面在世宗面前举荐曾铣,一面与曾铣商讨计划。
严嵩石刻在计划开始之时,世宗决心夺回河套,并褒扬曾铣。
可是,就在此时,严嵩买通了世宗左右近待,使他们于世宗面前说什么收回河套的建设只是夏言与曾铣信口开河,最终只会惹来无穷的后遗症。
同时,严嵩又贿赂边将,让他上书诬告夏言受曾铣的勾结,在皇帝面前举荐曾铣,严嵩更在世宗面前说两人夺回河套别有用意,世宗果然相信。
之后,世宗下旨把夏言罢回乡,后来严嵩利用传言,使世宗“得知”夏言毁谤自己,于是下旨将夏言斩首,夏言的亲信也或贬或罚。
政敌夏言死后,严嵩当上内阁首辅,独揽大权,在同时,世宗已把所有朝政事务都由严嵩所管理,此时除了严嵩、道士和左右近待外,基本上没人见过世宗的一面。
成为内阁首辅后,严嵩继续讨好世宗,竟得到了世宗赐得的“忠勤敏达”的银质印章。
后来,严嵩年老,于是把自己的儿子严世藩协助掌权,严世藩本人无能,但有父亲的保护,当上了工部侍郎。
“有其父必有其子”,严世藩比父亲的奉承诀窍更高,他收买世宗左右近待,把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一举一动都汇报严世藩,再在世宗面前好好的讨好。
大臣更干脆叫他们为“大丞相”与“小丞相”。
两父子权倾天下长达二十年中,坏事做尽,弄得天下大乱。
众多大臣加以弹劾,皆赖世宗包庇。
最终,严氏父子的权势被一位道士的几句说话推倒,严世藩被判斩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无家可归。
两年严嵩的仕途生涯与世宗紧紧相连,他的荣辱兴衰都决定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
严嵩入阁二十一年,任首辅十五年,除了杨士奇,有明一代,无人能及。
严氏父子奸险误国,早就成为众矢之的,但是世宗却无动于衷。
那么,严嵩究竟是怎么垮台的呢?原来,世宗下决心除去严氏父子,还是阴谋和权术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嘉靖四十年(1561),严嵩的妻子欧阳氏去世,严世蕃按旧时礼制应回乡守制三年,虽然皇帝应严嵩的奏请,准许严世蕃留京,但他在居丧期间已不能代父入值票拟。
严嵩此时已有八十余岁,老朽昏聩,他所作的票拟往往言语不清,前后矛盾,他所进献的青词也都是别人代写,这些多不称世宗的心意,遂对严嵩渐渐心生不满,后来又听说严世蕃贪虐淫纵,对其父子更感厌恶。
徐阶这时,严嵩可谓是祸不单行,自己不得皇帝的欢心不说,还与时任次辅的徐阶发生了渐趋白热化的斗争。
徐阶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权略的人,他感觉到世宗对严嵩态度的微妙转变,就买通了世宗很信任的一个名叫蓝道行的道士。
蓝道行在扶乩的时候,显现出“分宜父子,奸险弄权”的字样,世宗问:“上天为何不诛杀他呢?”蓝道行诡称:“留待皇帝正法。
”世宗心有所动。
就在这一年,皇帝居住的万寿宫发生一场大火,皇帝不知以后怎么办,向大臣询问,严嵩竟建议皇帝搬到南宫去住。
南宫是旧时英宗被幽锢之所,这对喜欢祥瑞的世宗来讲,真是犯了大忌讳。
徐阶迎合皇帝心意,主张重建万寿宫,新宫建成后比先前更巍峨漂亮。
这样,徐阶在世宗心目中的地位渐有取代严嵩之势。
严嵩失宠后,御史邹应龙闻风而动,上疏弹劾严嵩。
嘉靖四十一年(1562),在徐阶的怂恿下,皇帝夺去严嵩一切官职,勒令回乡,严世蕃谪戍雷州卫。
严世蕃在谪戍雷州中途跑回江西老家,嘉靖四十三年(1564),严世蕃又被御史弹劾。
世宗大怒,将严世蕃逮捕下狱。
第二年案结,世蕃被斩,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尽抄,世宗令将籍没的财产一半充边饷,一半入内库,仅10万两入库。
后来严嵩只得在祖坟旁搭一茅屋,寄食其中,晚景非常凄凉。
嘉靖四十五年(1566)四月,严嵩在孤独和贫病交加中去世。
他死时穷得买不起棺木,也没有吊唁者。
临死前,严嵩艰难地写下“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掷笔而死。
当年的十二月,明世宗也龙驭宾天[3]严嵩是明代嘉靖间的一位大学士,直内阁近二十年。
关于他的名号,世人多不陌生。
在过去,“奸臣”二字为其考语,典籍里、舞台上、屏幕中,他是凶狠贪婪、无恶不作的化身,令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明代"光禄寺卿"象牙腰牌拨开“奸臣史学”所播下的迷雾,人们不难发现,严嵩不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问大家和书法大家。
严嵩一生不仅精熟经史典章,谙习音律诗文,对永字八法也毫不含糊。
然而,受“奸臣”声名的株连,他的书法佳制非但未获得应有的肯定,甚至连他的作者权都被剥夺。
严嵩在书坛成名,是在他初入翰林院的时候。
弘治十八年(1505)三月,严嵩以二甲第二名的成绩被赐予进士出身。
不久又以一首《雨后观芍药诗》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明代的翰林院实际上就是内阁的署衙,内中网罗了天下的许多科举人才,是朝廷的智囊团和书记处。
在馆阁的日子里,严嵩的经义文章每每在馆试中列为首选,他的诗词唱酬之作每每在宴集中力拔头筹,于是,人们在欣赏他的文章的同时,又领略了他的书法技艺,观其文便可获双重享受。
此后,由翰林院而及他曹,由京师而及地方,士林中便多有以得其墨宝为荣者。
钤山归隐的八年间,严嵩又精研了许多书法字贴,书法造诣更有精进,当世的一些知名画家每邀他连袂创作,或得一佳作即邀其题署,以为画面增色。
翻开《钤山堂集》,便可知严嵩的许多诗文,便是因此而作,如卷3《吴伟画》、〈山水画《题李学士画》、《题杨时明瀛州别业》、《李学士薇园秋霁雨图题赠》,卷5《题吕梁陈之部观物序》、《奉题阁老费公至乐楼》、《题潇湘楼》、《题双松卷,卷6《题风洞》、《题虞山洞》、《题黄氏池亭》、《题龙封君颐贞卷》,卷7《题罗太守画》、《君持梅卷请题笔赠之》、《题胡使君可泉》,卷8《凤图为宗伯序公题》、《梦竹卷题赠胡也贞光禄》、《题宫保孙公宜晚序》,卷10《题顾中丞居》,卷11《题顾中丞载酒亭图》、《写真自题》,卷17《子昂马图赠大梁李中丞》。
通过《直庐稿》,我们还可了解到,严嵩自己比较满意的书法作品,尚有《题先高祖闱中试小录后》、《题画册》、《题田氏所藏予手书》、《题千字文》等等。
令人遗憾的是,上述书法原件多已不存,许多作品我们无从领略其艺术的神韵。
在留传至今不多的严嵩书法作品中,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是榜书,即“署书”、“擘窠书”,这类作品主要标题宫阙门额上,过去在北京较多,如原在西城区东大高殿外牌坊上的榜书“孔绥皇祚”、“太极先林”、“弘佑天民”、“先天民境”,西城区原景山大门上的“北上门”榜书,原在司法部地方法院楼上的“万邦总宪”榜书,宣武门菜市口的“西鹤年堂”榜书和门联“用收赤箭青芝品,制式灵枢玉版篇”,前门外铁柱宫许真人庙里的“忠孝”、“净明”榜书,以及前门外粮食店的“六必居”、崇文门的“至公堂”,原翰林院署大堂上的“翰林院署”等榜书,此外,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山东曲阜的“圣府”等也俱出自严嵩之手。
二是碑文,如现存于湖南永州柳宗元纪念馆的“寻愚溪谒柳子庙”一文,杭州西子湖畔岳飞墓旁的“满江红”词一首,便分别是严嵩在任国史编修和礼部左侍郎时的作品。
三是印文,目前笔者经眼的有两方,一为木印正书“严嵩”,一为篆文阴刻汉白玉“严嵩私印”。
四是卷轴,严嵩生前此类作品最多,然而能保存下来的也最少,现今保存下来的“千字文”,尤属珍品,严嵩自己对此作也颇为满意,曾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七十七上“题手书千文后”,叙述自己的书法创作经历,略曰:“予昔养疴钤山,得古法书,山林日永,饱时无事,时有临池之兴,虽风雨寒暑不辍,欧阳公谓学书为静中至乐,信然。